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

勵志故事 閱讀(2.74W)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都是一段不爲人知的勵志奮鬥故事!瞭解企業家成功的故事,收穫更多人生的道理!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篇1:黃少彬

28歲,兩年時間,創辦4家企業,年產值超5億元,農民的兒子,這些字眼,書寫了一個農村青年創業的傳奇。

8月2日,坐在記者面前的黃少彬話語不多,略顯青澀。就是他,創造了國內近兩年LED光電產品生產企業飛速擴張的神話,也成爲江西LED產品生產企業的佼佼者。

有志不在年高,“80後”也能在商海搏擊,創造美好前程。

自主創業始於實幹

1995年,13歲的黃少彬國中畢業後,來到在深圳做小生意的父親那裏。在深圳讀完高中後,他想外出務工。父親難以說服倔強的兒子,就依了他。沒有一技之長,黃少彬只能做體力活:當搬運工、做建築工地散工、當玩具廠工人。

吃苦,農村出身的黃少彬並不害怕。黃少彬說,20xx年,他進了一家生產LED電子顯示屏等產品的企業。拼命地學習、請教、積累,使他脫穎而出。很快,他被提拔爲公司的領班,直至部門主管。最後,企業老總把整個公司交給他管理。4年之後,這家小企業在黃少彬的管理下,成爲一家上規模的LED產品生產企業。

看似少語、靦腆的黃少彬,其實有一顆果敢、堅定而激情奔放的心。談起LED行業,他臉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20xx年,黃少彬的“野心”開始膨脹。他在考察市場後認爲:LED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顯示屏、景觀裝飾、民用照明、電器等,而目前國內LED產品只應用到了十分之一的市場。而且,LED產品最大的優勢是節能。他說,如果全國所有家庭都有LED照明燈,一年可以節約一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帶着自主創業的夢想,20xx年5月底,黃少彬帶着5名“老部下”,回高安投資160多萬元,成立了高安市漢唐高晶光電有限公司。在黃少彬的精心管理下,公司得到快速發展。

來到漢唐高晶光電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各車間生產秩序井然,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令人讚歎。在產品測試車間,一塊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引人注目。黃少彬介紹說,這是爲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定做的顯示屏,共4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售價是1萬餘元。

“漢唐速度”年輕創造

爲了做大做強企業,黃少彬向全國LED行業的年輕精英們發出“英雄帖”,有30多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加盟漢唐高晶光電。於是,企業生產、管理、銷售各方面的高層人才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年輕團隊。

“我沒有走多少彎路,所以企業可以很快‘複製’,並快速運轉。”黃少彬笑着說。

20xx年底,黃少彬在深圳創辦了高安市漢唐高晶光電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家下屬公司——深圳市佛士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10月,黃少彬的第二家下屬公司——新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安工業園動工建設。公司將投資3億餘元,分兩期建設,主要生產LED景觀燈、民用照明燈、汽車剎車燈等。目前,第一期已建成投產,第二期今年9月可以竣工投產。

20xx年底,黃少彬收購了鄭州恆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第三家下屬公司。

現在,漢唐高晶光電和其下屬公司已完成投資1.3億元,有員工1100多人。企業在國內外有500多家銷售和廣告客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到德國、印度和澳大利亞,月銷售額達到4000多萬元。今年,企業的產值將超過5億元,到明年可以達到15億元。

黃少彬自信地說:“我們的LED電子顯示屏產量,一年之內爭取進入全國前三強。目前,公司正在洽談風險投資項目,力爭在3年左右實現上市。”

遠大的理想,超前的思維,敢闖的魄力,踏實的作風,黃少彬和他的團隊以年輕的特質創造着神奇的“漢唐速度”。

“光電少帥”,LED行業的專家因此給了黃少彬這個雅號。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篇2:孫正義

20歲創立自己的公司;30歲賺到上億美元的錢用於投資;40歲選一個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50歲,實現夢想,公司收入超過100億美元;60歲把接力棒交給接班人,退休。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計劃在走。

我的一生按照我的計劃在走

我大概30年前創立了軟銀公司,當時我沒錢,沒有經驗,也沒有生意上的關係,有的只是激情,還有一個成功的夢想。我要成爲在日本甚至全球非常成功的人,提供新技術,給人們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通過電腦以及後來的因特網的力量,來實現我的夢想。

30年前,我曾經一無所有,但現在我們公司僱傭兩萬多名員工,收入達到260億美元,有幾百個互聯網公司,我不斷實現了我的夢想。六七年前,當我們開始高速寬帶業務的時候,我們是虧損的。我們想改變網絡基礎設施,這樣網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的速度,我們要挑戰的是NTT,國家壟斷的電信公司。那是很大的一個競爭對手,而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公司,所以我們一開頭要承受非常大的損失。但我們還是活了下來,並且贏得了非常高的利潤。十年之前,我們的互聯網、電信業務只佔總收入1%以下,大多數收入都是電腦軟件分銷、雜誌出版等。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互聯網和電信業務佔99%,我們不斷地挑戰自己、改變自己,不斷創新,這一切爲我們帶來了豐碩的成果。

我19歲在美國求學,在雜誌上看到了微型電腦的圖片,當時非常吃驚,我覺得這就是未來所在,這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會改變人類的歷史,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把我的一生賭在我的微電腦上。今年我已經50歲了,但是這個熱情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對我的人生做了50年的規劃:20歲創立自己的公司;30歲賺到上億美元的錢用於投資;40歲選一個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50歲,實現夢想,公司收入超過100億美元;60歲把接力棒交給接班人,退休。

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計劃在走,當我回頭看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一直不斷地對自己重複,最重要是精神:你得有激情幫助社會、幫助人們,這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結果,我們不是爲了錢,也不是爲了其他的東西。然後要有一個願景,我的願景就是跟電腦、互聯網連在一起,它們會成爲強有力的工具來幫助人們。

如何去成功,如何實現願景,如何去貫徹精神,我有非常具體的戰略。

回到我19歲的時候,我有許多想法,我有一個單子,上面寫了25個理想,包括我想成立什麼樣的公司,都在這個單子上。接下來我要把我的力量灌輸到哪裏去呢?我一旦有了目標,我就要全心全意實現它,那就是軟銀。對很多人來說,都可以制訂這張清單,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願景,但是你決定好就一定要全心全意去做,因爲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成功不會僅僅幾年之後就降臨,而是需要多年的努力,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準備好自己的清單,來做好選擇你的人生該怎樣走,然後全心全意做你決定好的事情。每當我有一個新的理念,我說出這個新的理念,很多人都會說,這個點子不錯,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錢,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我們沒有足夠的客戶,這個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就一點一點先做起來吧,我們先做一點今天能做的事情,這個方法是不錯,是比較安全的一個方法,也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一個方法。一步一步去走,99%的人會這麼做,但99%的人只會取得一般性的成功。

不是按部就班去想,那不是我的風格

我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方法風險比較大,也很困難,和一般人的方法完全相反。

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有一個非常大的願景和夢想,如果成功,可以徹底改變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然後我再決定,我要在多少時間裏實現這個願景,是20xx年?還是30年?我要先決定一個具體的日程表,用多少年實現這個成功。

接下來我再倒數回來,一直回推到今天,從30年後推到20xx年後,從20xx年後推到20xx年後,從20xx年後推到一年,所以我不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去想,這不是我的風格,我的風格是把這個目標定好,非常龐大的願景,然後再回推到我們今天上來。這就是我的風格,大家都是年輕人,你們有很大的激情,我也推薦大家說,如果你們想在人生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建議大家不妨考慮我的這個方法。

即使擁有大的夢想,我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先是從電腦行業中的小領域開始做起,但是我始終保持一點:即便這是一個很小的領域,很少有人看好它,很少有客戶能做生意,我也要做到第一,我一直要做到第一才滿意。所以我也建議年輕的企業家要找到一些領域做到第一,你只要成爲第一,人們就需要你。不管是在一個很小的行業,很小的人羣,很小的領域,都不要緊,然後你可以再加上很小領域的第一,某一天你會成爲一個大行業的第一。

兩年以前,我們投入了155億美元收購了沃達豐日本公司。沃達豐日本是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但跟其他的競爭對手比,是很小的,軟銀跟其他電信業巨頭相比也是小公司。每個人當時都說,軟銀肯定會把這個事情搞砸了,肯定會陷入困局當中。但是因爲我的激情,因爲我的願景,因爲我渴望成爲第一,我們做了許多的變化,在這兩年的時間裏面,我們得到的新用戶數量是最多的。

接下來20xx年我有兩個目標:第一,讓軟銀成爲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不僅僅是第一的移動的公司,而是移動互聯網公司;第二,軟銀成爲亞洲排名第一的互聯網公司。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論據篇3:小小豆腐能賣5個億

蔡祖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蕭山西興“豆腐世家”。早在1820xx年,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蔡祖明爺爺的太爺爺,就開始做豆腐了。蔡祖明國中畢業後,既不想“倒騰”豆腐,也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農活,一門心思只想賺大錢——青春期男孩的夢想總是帶着不切實際的痞氣。於是,他拜師學藝做木匠。木匠一做就是7年,雖然娶了妻子王茶英,但他並沒有成爲富翁。他鬱郁不得志。

當時,蔡祖明的父親在杭州當工人。父親42歲那年,身體不好,辦了病退,年紀還不太大,便想找點事做。思來想去後,父親決定把豆腐這門生意“撿”起來。於是,他把杭州豆製品廠的豆腐販到西興來賣。杭州與西興隔條江,當年往返需要坐輪渡,一天一個來回,十分辛苦。

蔡祖明不忍心看年邁的父親如此勞累,便和妻子王茶英一起,跟着父親幹起賣豆腐的買賣來。

很快,賣豆腐賺得的“杯水車薪”又不能滿足蔡祖明的“胃口”了。他把賣豆腐掙來的錢拿去買了臺三輪摩托車,跑短途客運,賣豆腐的事交給了妻子。

摩托車開了不到兩年,蔡祖明覺得不過癮,想開汽車,便把王茶英賣豆腐賺得的錢花了個精光,買了輛“達西亞”,當起了出租車司機。

那時,出租車行業剛剛起步,蔡祖明算是農民中最前衛的了。可時代發展太快,他的“達西亞”還沒開到兩年時間,就有不少出租車換了空調車。不甘落後的他立即也換上了空調車。隨後,別人換“夏利”,他就換“捷達”……他開出租車掙得的辛苦錢都用在了換車上。

見蔡祖明換車換上了癮,父親和妻子發出了反對的聲音。妻子王茶英對蔡祖明說:“開車掙錢,掙錢換新車,沒日沒夜地跟着四個軲轆轉,賺來的錢還是塞進了軲轆裏,何必討這份辛苦呢?還不如做豆腐賺得實在!”父親對蔡祖明說:“你以爲開車值得驕傲?開再好的出租車也是個車伕,坐車的人才值得驕傲!人家當官的,坐專車,一分錢也不用花。”蔡祖明不服氣,認爲他一天能掙500—600元,官員有這麼高的工資嗎?父親卻說:“你一天24小時不睡覺,纔可以賺到500元錢。可你不是機器,你需要吃飯睡覺。即便是機器,也得喝油。算得出來的錢總是不多的,算不出來的錢那才叫賺大錢。”

父親的話令蔡祖明醍醐灌頂。是呀!開出租車不就掙個辛苦錢嘛,而且還不安全。既然父親和妻子都不支持自己開出租車,那就轉行吧!可轉行幹什麼呢?這個問題又難住了蔡祖明。

就在這時,蕭山的國營豆製品廠倒閉了。在社會上已摸爬滾打多年的蔡祖明意識到商機來了:蕭山這麼大的一塊地盤,總不能沒有豆腐廠吧?於是,他和王茶英商量辦個豆腐廠,得到了她和父親的熱烈響應。

1994年4月18日,“蕭山華源豆製品廠”的執照拿到手,蔡祖明正式走上了賣豆腐的道路。現在回想起走上這條路的契機,蔡祖明坦言,並沒有多少“時勢造英雄”的味道,更多的是當時的他從妻子那裏看到賣豆腐賣得好是可以讓家人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而幸福和安穩即是財富。

“折騰”了那麼多,卻返回到了賣豆腐這條路上,那之前的“折騰”豈不白費了?蔡祖明卻說:“所有的折騰都是爲了讓自己看清楚,到底什麼行業什麼職業才適合自己;所有的折騰都是財富,將自己磨練得更加穩重、幹練和成熟。”對於“大學生就業難”以及“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創業”這兩個問題,蔡祖明作爲“過來人”,如此建議:“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首先要磨練。等磨練過了之後,這些問題自然就會有答案。”

蔡氏創富祕訣二:責任

蔡祖明在西興的北塘河邊的一畝八分地上,蓋起了簡易廠房。他賣了車,用賣車的錢買了幾臺磨漿機。隨後,他又花高價從杭州豆製品廠請來兩個老師傅,一個搞安裝,一個搞生產。機器安裝好,產品出來後,師傅就走了——養不起他們了。於是,蔡祖明一個頂三個,睡在廠房裏,不分白天黑夜……

就這樣,經過兩年汗水的“浸泡”,“華源”豆腐不僅佔據了蕭山的一半鄉鎮,還佔領了城區市場。

1999年3月,爲了提高產量,蔡祖明拿出手中全部積蓄擴建廠房。可就在廠房破土動工兩個月時,杭州一家豆製品廠突然殺入他賣豆腐的農貿市場,並在他的對面擺起了攤位。令他更氣憤的是,那家豆製品廠擺了一塊黑板,上面寫着:“豆腐每箱13元”,而他的豆腐每箱18元。

無奈之下,蔡祖明只好降低價格。可降價意味着虧本。眼看着辛苦賺到的錢又賠了進去,王茶英心中萬分焦急。就在她和蔡祖明束手無策時,卻發現那些經銷商又一個個都回來了。

原來,那家豆製品廠因爲壓低價格,所以採用低廉劣質的豆子,導致豆腐放一天就壞了。而蔡祖明堅持用最好的豆子,製作出來的豆腐可以保質存放兩三天。

產品質量提上去了,接下來就是向市場做推廣。20xx年9月,蔡祖明夫婦的第一家豆製品專賣店在杭州開業。晚上做好的豆腐,早上送到專賣店銷售,蔡祖明夫婦的做法讓杭州市民漸漸感到放心。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他們先後在杭州開了28家專賣店。

爲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產品的知名度,20xx年初,蔡祖明夫婦想去電視臺做廣告,可高昂的廣告費讓他們捨不得賠本賺吆喝。幾經思考與權衡後,蔡祖明覺得,既然做廣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費者,不如直接把消費者拉到工廠來參觀。

王茶英在廠裏修建了參觀走廊。蔡祖明買了幾臺依維柯中巴車,免費請杭州城裏的老百姓來他的廠裏現場參觀流水線,包來包回,參觀者可以現場吃,現場買,相當於趕了趟超市。在老百姓心中,豆腐作坊總是髒亂差。然而,在蔡祖明這裏,老百姓卻看到了乾淨、整潔、每道程序都綠色有機,還可追溯責任。這樣的免費接客,堅持了一年時間。蔡祖明的產品“清潔可靠,放心食用”的印象終於在杭州城的老百姓中紮了根。(原作者:王玉 吳洪 範豔林)口碑相傳後,杭州城裏幾乎所有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都有了蔡祖明的豆腐。

20xx年3月,蕭山撤市,併入杭州,設爲蕭山區。蔡祖明的廠掛上了“杭州華源豆製品有限公司”的牌子。如今,蔡祖明在蕭山擁有一座佔地面積達36畝、4萬平方米的特製廠房。規模擴大了,“透明度”也進一步加強了。在這座特製廠房裏,修有一條參觀通道。工人操作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舉動,在參觀通道里都看得一清二楚。

只有真正有良心的企業,纔可以做到這樣360度無死角的“透明”——在蔡祖明看來,豆製品加工,工藝並不複雜,技術也不高深,但是豆製品微生物多,容易變質,在工廠化作業和市場化流通的條件下要把質量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鍵是企業從上到下,各個環節,人人都要有一顆責任心。首先是企業上上下下都要有像關愛家人一樣關心消費者的責任心。只有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和產品,纔可以有長遠的發展,纔可以完成他的商業帝國夢想。

就是這樣的一份責任心,使得蔡祖明的產品相繼通過了ISO9000認證、ISO14000認證和HACCP認證。同時,飽含“責任心”的產品很快就走出了杭州,覆蓋長三角地區。

蔡氏創富祕訣三:創新

生意做大的時候,也是考慮給產品取個響亮名字的時候。在蒐集來的衆多的名字中,蔡祖明看中了“祖名”,既與自己名字同音,也是對祖宗的感恩。

生意做大,隨之而來還有一個更令蔡祖明頭痛的問題,那就是被仿冒。

20xx年4月的一天,在杭州錦江農貿市場負責銷售的趙志軍無意中發現,有幾筐公司的豆腐看起來不大對勁——公司包豆腐的布一向是很白的,而這幾筐豆腐的布卻很髒——顯然這幾筐豆腐是假冒的。但豆腐筐上又印刷着“祖名”二字。

趙志軍馬上打電話給工商管理部門,值勤人員過來後,把假冒的豆腐沒收了。

蔡祖明的本意是把產品名字印在豆腐筐上,以防別人假冒,沒想到有些批發商不負責,被別有用心的人把豆腐筐也偷了去。

一筐豆腐賣10。5元,而一個豆腐筐就要20。5元的進價。很多消費者看到豆腐筐上面的“祖名”才掏錢購買,結果買到假豆腐,一時間投訴電話接連不斷。情急之中,蔡祖明想了一個辦法——此後,凡有經銷商來進貨,就得拿來賣完豆腐的豆腐筐。經銷商拿幾個空豆腐筐來,他們就給經銷商幾筐豆腐。

寧可少賣豆腐也要保證豆腐筐不丟失。蔡祖明的方法雖然有些無奈,但豆腐筐的數量明顯得到了控制。他和他的產品也重新得到了消費者的信任。

“祖名”最早推出可吸式豆奶系列,採取獨特的可吸式外包裝。如今,在市場上,除商標有所差別以外,豆奶的外包裝幾乎都一模一樣,大家都“學”了“祖名”。但在蔡祖明看來:被仿冒也不完全是壞事,這督促着企業不斷地進行產品升級,更新換代。

沒過多久,蔡祖明就和他的研發團隊研製了“黑活”系列新品種豆奶,有黑米、黑芝麻、黑豆奶等幾個口味,還推出了5種口味的“祖名”牌豆腐卷、滷製豆乾、臭豆腐、香豆乾。

20xx年廣交會上,“祖名”共有近50種真空包裝豆製品類產品參展。參展產品包括豆乾類、滷製豆乾類、豆腐卷類、重慶風味類、臭豆腐類以及炒菜專用類等。

談到產品創新,蔡祖明也聊到了大學生求職。每年向他們公司遞交求職簡歷的大學生數以萬計,但大多數學生都被他們拒之門外。這些被拒絕的學生,且不說有沒有特長特色,就連簡歷設計幾乎都一模一樣。蔡祖明說:“有個性有特色才能吸引別人的關注,而不斷創新又能使你立於不敗之地。做企業做產品是這樣,求職就業亦如此。”

蔡氏創富祕訣四:共贏

一次,蔡祖明到香港參加一個農產品展銷會,發現香港與揚州合作的一家豆製品廠經營不善,虧了本。對方正想找出路,他們也看到了“祖名”產品的銷量好、前景好。雙方一接觸,有了一些合作的意向。可幾經談判,合作的條件始終沒能達到。蔡祖明便勸對方乾脆甩包袱,把廠折成股份出賣,對方居然採納了他的建議。

最終,蔡祖明以2200萬收購了揚州豆製品廠,又投入2400萬重新裝置,建起了揚州生產基地,生產“祖名”系列產品。這個分廠由他控股,揚州當地也參股一部分。不足部分,蔡祖明採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式,讓公司的部分高管來參股。就這樣,16個股東擡起了揚州基地。

人心齊,泰山移——蔡祖明深信不疑,並始終將這條古訓貫穿於企業管理中。第一年,揚州分廠的產值就超過了1000萬。

20xx年12月18日,蔡祖明又迎來了浙江安吉分公司的開業。安吉分公司佔地面積178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繼續秉承蔡祖明的生產過程“透明化”理念,建造了參觀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參觀者除了可以隨時看到原料投放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還可以通過參觀通道另一側看到以大豆和豆腐文化爲主題特色的大型豆文化館,全館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投資1000多萬元。館內蠟像惟妙惟肖,通過聲光電的作用,使參觀者身臨其境。

蔡祖明的想法是,安吉分公司不但要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還要打造成爲食品工業旅遊基地和豆製品文化傳播基地。

“祖名”爲何要下血本誓要在安吉做生產生活旅遊消費一條龍服務呢?血本的背後,其實蘊藏着蔡祖明對員工的無私關懷。

原來,在硬件設施改造的同時,蔡祖明更加重視企業的基礎建設,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先後招進一批高等學歷人才及研究人員,在關鍵部門擔任主要職務,用他們的先進理念管理企業,提高企業員工的文化結構和層次,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

對於這些爲“祖名”奉獻青春和熱血的優秀人才,蔡祖明向來優待他們——他希望藉助公司擴張的力量,努力提高員工下班後的生活質量。比如建造運動館、健身房、幼兒園,甚至配備“婚房”。目前,這些爲員工服務的設施,正在逐步完善

得民心者,得天下!蔡祖明和他的“祖名”系列產品,贏得了員工的心,也贏得了消費者的心。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名”豆奶也會打出一片天下來,跟牛奶製品一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