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孝經>

孝經讀後感5篇

孝經 閱讀(5.62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經讀後感5篇

孝經讀後感1

孝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等等,是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從動物學上說,實質上是一種"反哺"的行爲。

在我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這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統地論述孝道的人,論語、孝經等書記載了孔子在這方面的大量言論。

孝經中,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爲爲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可見孔子對孝道的看重與推崇。

誠然,儒家孝道也有時代侷限性的陳舊觀念,夾雜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父爲子綱"(指父親對子女有絕對權威),於今已絕對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又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我們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已可以不必理會這句話,這是因爲當時聯絡多有不便,也是社會生產力限制下的說法;再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也已不足取,我們是提倡男女平等的;還有關於"三年之喪"這個問題,四科中十哲之一的`宰我就此事曾與孔子討論過,這位因爲白天睡覺而被夫子斥爲"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的學生認爲,爲父母服喪三年時間過長了,一年就可以了。無論三年,還是一年,這顯然是一種弊端較多的行孝方式,我們就無須效仿了。諸如以上孝說,到了今天,無疑均已過時,我們應毫不吝惜地拋棄或予以批判。

孝做爲華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又經孔孟儒學的發揮,以及歷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確實是深入民心,難以動搖。佛教傳入中國,最後也不得不把"無夫無君"的教義改變爲"忠孝"的說教;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初,也不得不改變"不能崇拜偶像"的誡條,允許信徒"祭祖"……

儒家講的孝道,已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行爲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且還是一種社會性行爲,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着社會責任,孔孟儒學提倡這種孝道,毫無疑問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對於今天來說,也適合我們現代社會。

孝經讀後感2

花需葉綴顯絢爛,人需孝襯現修養。————題記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這是出現在我的讀書筆記上的一句話。他出自一部影響華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詩的神聖著作———《孝經》不錯!孝,的確是天經地義的事,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它讀完,我彷彿撥開雲霧見青天

《孝經》爲上自君臣、下至庶民的處於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制定出了不同的行孝原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超時代意義,是儒家經典十二經中篇幅最短小精煉的一經,但它卻辭簡義駭。《孝經》裏的故事或娓娓動聽,或餘音繞樑,或催人淚下,或艱深晦澀,但如此之多的嘉言懿行無非想要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之行,莫大於孝”

“百善孝爲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千萬經典,孝義爲先”……“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有了“孝”字。古來聖賢皆孝順:春秋有子路百里負米,西漢有劉恆親嘗湯藥,東漢有黃香扇枕溫衾,三國有陸績懷橘遺親,北宋有黃庭堅滌親溺器……我們也都知道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獸尤如此,人何以堪?”孝是綻放在人倫治理裏面最美、最香的一枝花。

對於當今社會的一些自殘、甚至輕生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爲;對於一些輕易想要改變自己外觀上的缺陷的人,這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爲。爲了滿足自己浮雲般的虛榮心,擅自改變父母賜予你的最獨特的東西,最後還是經過歲月的洗滌回到原處,他們又給父母帶來了什麼呢?

這世上那對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從不奢求什麼回報,把自己如星辰般數不清的愛給予了我們,我們豈能辜負他們的厚望?所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爲長大成爲祖國棟樑奠定堅實的基礎!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歲月是無情的,它贈予父母的是兩鬢白髮、兩行皺紋、兩根青筋,父母是有情的,他們用他們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只屬於我們的愛歌,而我們願不願意放下手中的工作、遠離這喧囂塵世,爲父母鑄一首愛的讚歌呢?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趕快爲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讀了《孝經》,我們不能只是囫圇吞棗,要讓這個偉大的漢字雄偉的、永遠的鐫刻在我們的心中!別讓“孝”這個觀念漸漸在我們的生活淡卻,要讓“孝”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永遠傳承下去!

孝經讀後感3

孝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等等,是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從動物學上說,實質上是一種"反哺"的行爲。

在我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這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統地論述孝道的人,《論語》,《孝經》等書記載了孔子在這方面的大量言論。

《孝經》中,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爲爲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可見孔子對孝道的看重與推崇。

誠然,儒家孝道也有時代侷限性的陳舊觀念,夾雜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父爲子綱"(指父親對子女有絕對權威),於今已絕對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又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我們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已可以不必理會這句話,這是因爲當時聯絡多有不便,也是社會生產力限制下的說法;再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也已不足取,我們是提倡男女平等的;還有關於"三年之喪"這個問題,四科中十哲之一的宰我就此事曾與孔子討論過,這位因爲白天睡覺而被夫子斥爲"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的學生認爲,爲父母服喪三年時間過長了,一年就可以了。無論三年,還是一年,這顯然是一種弊端較多的行孝方式,我們就無須效仿了。諸如以上孝說,到了今天,無疑均已過時,我們應毫不吝惜地拋棄或予以批判。

孝做爲華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又經孔孟儒學的發揮,以及歷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確實是深入民心,難以動搖。佛教傳入中國,最後也不得不把"無夫無君"的教義改變爲"忠孝"的說教;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初,也不得不改變"不能崇拜偶像"的誡條,允許信徒"祭祖"……

儒家講的孝道,已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行爲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且還是一種社會性行爲,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着社會責任,孔孟儒學提倡這種孝道,毫無疑問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對於今天來說,也適合我們現代社會。

孝經讀後感4

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孝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關乎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是傳統美德。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系統地論述孝道。

《孝經》中,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應該身體力行的。誠然,儒家孝道也有時代侷限性的陳舊觀念,夾雜封建性的糟粕,比如"父爲子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三年之喪",均已過時,應毫不吝惜地拋棄或予以批判。

《孝經》在中國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視的地位,特別是西漢統治者宣揚“以孝治天下”之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它成爲人們修養的必讀書目之一。《孝經》,是古代的聖人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經典著作中專門談“孝”的一部著作。《孝經》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經典。第一章爲開宗明義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短短33個字就總結了孝之始,孝之終。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爲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規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標準。第七章爲三才章,強調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第八章爲孝治章,講聖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爲聖治章,講聖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爲紀孝行章,講孝子應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爲五刑章,講不孝爲諸罪之首。第十二章爲廣要道章,講孝爲什麼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爲廣至德章,講孝爲什麼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爲廣揚名章,講孝道與揚名後世的關係。第十五章爲諫諍章,講父母有了過錯孝子應該怎麼辦。第十六章爲感應章,講孝道與神明的關係,孝道達到極點就可以感應神明。第十七章爲事君章,講孝子與事君的關係,孝子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第十八章爲喪親章,講父母去世孝子應該怎麼辦。《孝經》,短短十八章,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經》,它不僅能教我們學會孝,還有教我們要效法天地,自然和萬物!

孝經讀後感5

最近讀了《孝經》,古文有些晦澀難懂,深感理解的不到位,在這裏想淺談一下對孝道的感悟。中華文化源於易而成於孝,孝敬父母爲修德之本,以孝道爲根本來修身,齊家,治國,推及平天下。孝是基本原則,是做人做事的檢驗,人不孝免談。《孝經》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勿違。”意思是說生前事父母以禮,遠比死後再補救要可貴的多,事親五要則;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指的是對父母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時候,要竭盡對父母的恭敬,在飲食生活的奉養時,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帶着憂慮的.心情去服侍,父母去世了,要竭盡悲哀之情,料理後事,對先人的祭祀要嚴肅對待。理髮不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孝敬父母,讓父母放心,孝敬父母,要付出行動;孝敬父母,要對父母和顏悅色;孝敬父母,常常和父母溝通,開導父母。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對父母儘量做到不頂撞,多關心!孝就是道,要做到讓父母安心。對於孝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古語說的好,老小孩老小孩,就是說人年紀大了像個孩子一樣。我們小時候耐心的養育我們,父母年紀大了,我們也要耐心的對待老小孩。

說到“孝”,以前的理解就是孝敬父母,讀了《孝經》以後才發現自己的狹隘。《孝經》的內容,分爲天子,諸侯,以至庶人十八篇。讀了《孝經》以後,瞭解到要把孝道運用在社會各階層,使孝道發揮不同的感化,把孝道用在社會方方面面,這才叫孝道。對你從事的職業忠誠,就是你對這個行業盡孝,這也是孝孝。孝用於國家治理,就叫孝治,以孝治國,以孝治天下人。孝道由時,位決定等級,大孝孝天下,小孝孝敬父母。

然而,現代人過分自我,彼此疏離,需要笑孝道促進和諧,孝是德之本,要振興道德,必須從孝道重新開始,唯有明白百善孝爲先,才能根除萬惡淫爲首的亂源。一個人有了知識,就開始對老祖宗有意見,就開始認爲我們中國人應該向西方學習,不應該保留中國傳統的文化,這真是大不孝。那麼孝從哪裏培養出來?孝道從家庭培養出來,由童年開始養成好習慣,父母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使子女有所感受,父母仁慈,夫妻忠貞,三代同堂是最好的環境。中華文化重在實踐,我們一定要言行一致。

自己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人能夠主宰你,這是自性,性格的性,是人的本性,本性來自於天,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天人始終是合一的,我們有自主性,但我們聽老天的話,聽祖宗的話,聽父母的話。沒有天,沒有祖宗,沒有父母就沒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