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宋詞三百首>

《宋詞》讀後感5篇

宋詞三百首 閱讀(6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宋詞》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詞》讀後感5篇

《宋詞》讀後感1

每個人總會有一兩本忘記了的書,時光流逝,偶然再會,才懊悔曾經的錯過,也許,那不是錯過,只是相遇的時間不對。彼時,年少輕狂,意氣風發,不知愁滋味,無法領悟《宋詞三百首》的韻味與境界,而今再讀,甚感這是一次美好的遇見。幸好,我們還是遇上了。

“詞之爲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王國維先生一語道盡了詞與詩的區別。的確,相較二者,在給人的感觸印象上,詩剛,詞柔;在表達的手法上,詩直,詞曲;在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詩顯,詞隱。

物慾橫流,風雲變幻的時代,讀上這樣一本書,如心靈淨化,身心俱潤。合上書,閉上眼,那些詞句情景如現眼前,那些情感誓言如在耳邊。到如今,才發現宋詞原來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接下來,我就道一道,從《宋詞三百首》旖旎的詞章中體味的淡淡情懷。人世間最能讓人感動而又讓人淚下的莫不是一個“情”字,“情”的描寫透露於字裏行間:“枯藤老樹昏鴉”的蒼涼,“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以及“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婉約。正是因爲有“情”,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一切,筆下的文字,纔會撩撥人們喜怒哀樂的心絃,引起共鳴。在詞中,我讀到了情怨、幽怨與哀怨,無論是“別來不寄一行書”、“漸行漸遠漸無書”,還是“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妻子對書信的渴求那是對丈夫無聲的關切,也許大丈夫當修身、治國、平天下,但是妻子的那份依賴更與何人說。在詞中,我明白了有一種等待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有一種思念叫“衣帶漸寬人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有一種期望叫“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有一種欣慰叫“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方斜陽鋪成詩箋,一壺香茗飲出詞話。品一句“心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道一聲“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思一段“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的款款柔情。心中,似無雜念。原來,詞,是可以養性的。

品讀宋詞,就是在品讀一種風骨,品讀一段人生,品讀一個時代。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語言的韻味雅緻一流;賀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原來男子也可以這般柔情;李清照“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國難當頭,奇女子也只能無限哀嘆;朱淑真“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盡顯剛烈性情;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才情出衆卻未得以施展;蘇東坡世事滄桑,仍葆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樂觀豁達……斯人雖已逝,但他們留下的一首首小詞在優美的,雋永的,歷史的塵埃中綻放。而我們,已然融化在這樣的小詞中。

時光清淺,詞之境界永恆!

《宋詞》讀後感2

我喜歡宋詞,喜歡她豪放,喜歡她哀婉,喜歡她清麗,喜歡她壯美……

宋詞是一杯陳年的酒,歷久彌香。有“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李清照;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晏殊……無論是詞還是詞人,都令人回味,有人如詞、詞如人、人詞合一的境界,你須小酌慢飲,才能品出個中滋味。他年重讀,更是回味無窮。

宋詞是一盞新沏的茶,芬芳淡雅。“春日遊,杏花吹滿頭。”拂面不寒楊柳風,不僅“吹皺了一池春水”,也吹醒了“一簾幽夢”,帶給人無限的憧憬與遐想。“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秋的蕭瑟又使你的心陣陣發冷,這種時候只能是“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了。宋詞就像是一灣清泉,她的`美是淡淡的,你只有在霏霏細雨的古巷中,撐着油紙傘,滿懷期待。恰在此時,逢着了一個和你一樣也撐着油紙傘的姑娘,她有幽怨,也有哀傷,更有丁香花一樣的顏色和丁香花一樣的芬芳。

宋詞是一首激越的詩,雄渾大氣。“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的岳飛,面對山河淪陷,擡望眼,仰天長嘯,發出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蒼涼,滿腔報國之志無法施展的絕唱讓你靈魂震撼、心頭滴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如一山西大漢持巨爵、彈鐵錚,引吭高唱“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數次遭貶,一生飄零,空有滿腹經綸的蘇軾怎能不感慨歲月無情、人生短暫、事業無成呢?這時,詞人們就像站在你的面前,隨着他們的慷慨激昂,你也心情激盪,熱血沸騰。

宋詞是一幅秀麗的畫,意境幽遠。“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戀,疑是湖中別有天”的西湖美景;“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郊外春光;“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塞外秋景,哪一處不令人駐足、令人流連,縱使你是丹青聖手,也難繪出如此多姿的色彩。

宋詞是一首哀婉的歌,蕩氣迴腸。既有憂國憂民的岳飛、辛棄疾,“臣子恨,何時滅!”“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飽含着詞人的淚和血,他們的愁是悲壯的,悲壯中透出幹雲的豪氣。也有對故國故鄉的深切懷念,“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思鄉之切,如杜鵑啼血!此詞不可念,念之人腸斷!還有對自我命運的嘆惋和親人的思念:“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種哀愁像綿綿的秋雨,侵入你的肌膚,深入你的骨髓,痛徹你的心扉。

宋詞是良師、是益友、是戀人。她豐富知識,啓迪智慧,陶冶性情。

我喜歡宋詞。

《宋詞》讀後感3

對於溫飛卿,對於他的印象總是拋不開他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以及“水精簾裏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他的詞作總是那樣精緻金貴。但這樣的詞,感覺不入我心。

韋莊,他的那首女冠子真是寫的相思入骨!他的菩薩蠻更像是自己一生情緒以及心情的階段性感發。

晏小山,我喜歡他的真性情!他清高、單純、不入俗塵、但往往這樣的精靈在濁世中過着慘淡人生。晏小山的信仰,他的深情都活在自己的理想國度裏。他的精神世界裏容不得骯髒的東西。

蘇軾,達觀、曠達!超脫!豪爽!無論什麼事兒在他這裏他都能消化,都能看開!這樣的大才,真的是千年一遇。

秦觀,蘇門學士,其實我很心疼他,那麼深情的一個人,卻一生坎坷!飛紅萬點愁如海!砌成此恨無重數!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少遊的愁真的是愁不到頭!綿綿情愁到死方始休!所以深情之人不多壽。

辛棄疾,我最喜歡的詞人。可是南宋不配他如此忠肝血膽!一輩子誤了他!負了他!而他對他賦予深情的萬里江山社稷只能排遣與詞作中來得以慰藉他的理想和心靈!他不是一個空談主義紙上談兵之人!他的美芹十論、他的治國方略,他對敵方的瞭解,以及他的氣膽,都是能讓他一展抱負的硬件。可南宋偏偏是選擇苟安!

姜,最喜歡他那首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真是幽怨到肝腸寸斷!而他的.揚州慢又是他的另一面,家國情愁大約是南宋詞人普遍的情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歷史更迭,朝代變遷,冷月無聲又無情,橋邊紅藥又怎知人世悲哀呢?!

吳文英,同樣有國恨家仇的情感,他的八聲甘州真有稼軒之氣魄和豪情,“宮裏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髮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雲平。”只留給你獨倚危樓,山河滄桑,秋與雲平!其實我還喜歡他的那首《唐多令·惜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其實很多時候人對世事看得透卻放不下無力從心之時,也只能是獨上高樓卻又怕登樓,登樓只會千愁萬緒涌上心頭!不堪看!難回首!

就挑這本書的這幾位詞人簡單說這些自己的感慨吧!一生最愛古詩詞!爲什麼?因爲詩詞世界至真至美!因爲這樣的世界可以讓你心靈不死!

《宋詞》讀後感4

高二下學期,語文教學以《唐詩宋詞選讀》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爲主,根據備課組的計劃,上半學期主要是教學《唐詩宋詞選讀》。雖然說是選修課的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個老師都希望學生能儘可能多的掌握詩歌的知識,培養他們閱讀古典詩歌的能力,提高他們解答詩歌類問題的能力。但現實是:

一是由於小大學聯考的衝擊,語文停課一個月,課時減少了很多,而《唐詩宋詞選讀》精選了31首唐詩,32首宋詞,分12個專題,因此不可能對每首詩、詞都作詳細講解。

二是因爲詩歌不像小說那樣有精彩的情節,學生對詩歌教學往往不感興趣,在課堂上,往往呈現出一種無精打采的狀態。

三是學生認爲大學聯考不考課本上的詩、詞,甚至連名句默寫都不涉及選修教材,因此這本《唐詩宋詞選讀》上不上無所謂,反正大學聯考考不到。

面對這樣的現狀,在教學這門選修課之前,結合平時考試成績,我首先讓學生知道近幾年大學聯考詩歌鑑賞題的平均得分,讓學生知道做好詩歌鑑賞可以拉開與他人在語文成績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勝算。而高中能集中學習詩歌鑑賞,一是現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輪複習,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樣即使不能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但最起碼能加深學生對這門選修課的認識。

其次,針對學生詩歌知識薄弱的情況,我初步從題材的角度介紹了詩詞的分類,瞭解各類詩歌常用的`意象、常見的思想情感等。之後,我和學生一起給專題一和專題二的詩歌進行分類。在停課之前,教學類容主要涉及到“思鄉懷人詩&rd

“送別詩”以及“懷古詩”。如《送魏萬至京》、《春夜別友人》兩首送別詩,在教學時,從讀懂詩歌入手,引導學生積累這類詩歌中經常出現的意象:物象(月、浮雲、鴻雁、柳、酒、淚)、時間(傍晚、拂曉)、告別地點(灞橋、長亭)、交通工具(帆、車馬)、行爲(目送、眺望、牽手、泣下、想象);然後從送別的原因入手,結合具體的詩句,深入分析詩歌中傳達的細膩情感,如同樣是送別詩,這兩首詩雖然都表達了依依不捨之情,口吻不一樣,李白的《春夜別友人》是朋友之間的,而《送魏萬之京》這是長輩與晚輩之間,除了不捨之情,還有一個長輩對晚輩的誡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學中,不面面俱到,(.)對於設計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做一道詩歌鑑賞題。

曾經有人在新課程改革不久說:“新課程改革新在選修,難在選修,突破點也在選選修。”用好《唐詩宋詞》,就能讓學生詩歌閱讀方面有所突破。

《宋詞》讀後感5

平生嗜好國粹。鄙人對國粹的理解就是,經久不熄的、怡人貽世的、富含哲理的文化精髓。《唐詩宋詞三百首》理所當然是中華文明的精髓部分,他經久不息,但他更近乎於“怡人貽世的”。如果我們把《唐詩宋詞三百首》比作一座雄偉的殿堂的話,那麼我們孩時所學的唐詩和宋詞,就只能算是走進了殿堂的第一門;或者說憑着對雄偉殿堂的一知半解,而對那座殿堂有着熱切的嚮往。

當你忽然有一天長大成人時,順着孩時的腳步走近那座雄偉的殿堂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它的雄偉還不止想像中的雄偉。只要你有時間真正的在裏面暢遊時,跨越時空的鴻溝、“身”置時空的背景中,並能領會其中滋味,這便覺得原來自己如此的“渺小”,這是我之所以稱自己爲“鄙人”的原因。我以爲,謙卑的目光會使人走的更高更遠,因爲當你手握“謙卑”這副望遠鏡時,你將會深深的探尋那山外之山,或用目光的,或用思想的。

說起唐詩,首推李白。他的佳作不可羅列,他的意境氣象萬千。他信手拈來的一首《渡荊門送別》,每每讀後讓我寸腸泛愁萬里,鄉情直系雲帆。他牽掛着家鄉,家鄉的山水也情意纏長,從他的詩中明瞭可知家鄉的山水是懂得如何與他惜別的——送君萬里方爲別!還有他的三首《清平調》,無意間寫盡了、寫絕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他的好多詩也是那個時代許多歷史事件的佐證。

說唐詩其次,杜甫必不可少。他是個現實主義的大詩人。他的詩也時常朦朧,但他絕不蓋沒現實;他的詩包天含地,但他走的是人間正道。他的詩絢麗多彩,但詩的對仗仍齊心工整;他的詩處處批判,但說盡事實絕不反叛。一首《望嶽》和《兵車行》,儘可代表他的詩風。唐詩中還有許多絕筆佳唱,比如《渭城曲》《琵琶行·並序》《無題》《登鸛雀樓》《烏衣巷》……我深醉於那拘泥可塑的詞藻中,我更欣賞那富麗堂皇的祖國山水,還有那悲歡可鑑的.歷史與人物。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座文學高峯。宋詞講究詞牌和音律,但他的內容卻是波瀾起伏的。宋詞中我最愛反覆品嚐的是,岳飛的《滿江紅》,辛棄疾的《破陣子》,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還有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這些詞品熠出時,偉大詞人更像是詩人。他們用自已的筆桿子代斧鉞,把自已的一腔雄心壯志全部交給了國勢日衰的大宋王朝,他們的愛國情懷至今感人至深。他們的筆鋒與唐詩比肩,他們的情懷同輝日月。再讀讀蘇軾那月光流水般的《水調歌頭》,似乎整個大宋都融進了這首詞中,在它的字裏行間中飄落了太多的不甘與無奈。

一首唐詩百讀不厭,一首宋詞千年傳頌。在這微縮的景觀裏,有山水,有色彩,有音樂,有舞蹈,有傳奇,有愛情,有歷史,有人物,有高低,有貴賤,還有冰雪,風雨、藍天白雲、冷暖親疏……總之裏面裝滿了大千世界。它們時而分,時而合,時而相互摻雜,或表情,或人物,或大自然,這些都在詩人或詞人的胸中臆念千轉萬回。直到把一個過去的,現有的,預見的世間,通過文字的串連直接書寫在了人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