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孟子>

孟子讀後感2篇

孟子 閱讀(9.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孟子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子讀後感2篇

孟子讀後感1

關於心術,感覺頗是有意思的。

無論外國中國,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推崇一個境界,這種境界在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名字,按儒家孟子講叫致良知,管子叫心術。英國的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爲這種情況與精神病態有些類似,當然佛教也管這個叫禪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事物還是一種事物,用簡明的語言來敘述,就是不受情緒所控制,因爲情緒會影響人的決斷的準確性,不論是高興的情緒也好,還是悲傷的情緒也罷,亦或是恐懼的情緒,都會讓你心中的天平不再平衡。用管子的話叫: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慾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可以說清楚的描繪了當你的心動時情緒帶給你的影響。孫子講戰術叫多方以誤,總之就是用各種手段讓你受情緒左右,從而判斷失誤,比方說脣亡齒寒的那個虢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安全)而沒有看清形勢,等人家打完回來就順手就被滅了。諸葛亮用空城計也是利用的司馬懿對他的畏懼之心,如果換做別人,司馬懿早就破城了。那麼就簡單談到這裏,我更想談的可能還是各方對此的認識與方法。

國外發現世界上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的杏仁核(腦中掌控情緒的地方)天生不發達,即他們的天生就對情感不怎麼感冒,他們因此而冷酷無情,鎮靜,專注,富有行動力(拖延症據分析就是因爲對未知的未來感到害怕而產生),當然也許還富有冒險精神,因爲沒有了情緒他們的生活很無趣,種種這些加起來,便構成了一個富有魅力的壞男人。他們可以是執掌一方的CEO,也可能是沉着的外科主刀醫生,也有可能是一個極度危險的連壞殺人兇手(他們感受不到殺人所帶來的道德譴責),一切都要看他們對自我的把控。

這個可以說是一種天賦,他們天生就達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他們不沉溺於過去,也不展望未來,他們只活在現在(他們很少會考慮後果)。聽起來不錯,但副作用也是相當的大,而且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到的,這需要天賦。當然,凡人對比於天才也有自己的路子。

首先可以說是佛教了,他們提倡以禪修的方式來達到這個境界,不斷打坐修煉自己,讓自己不爲外物所動,可以說這種方法確實可行,有人就測試過修行高深的僧人,然後突然在他耳邊響起爆炸聲(當然會調控分貝大小),看他們的心率變化,結果確實也讓人震驚,他們的心率居然一點變化都沒有,就是說絲毫不受外界所影響,按那位僧人的話來說,就是他的修行讓他感覺這就是遠處發生的事情一樣。

道家雖然沒有什麼禪修之類的說法,但跟佛教也差不多,即清心寡慾。佛說叫斬斷七情六慾,忘卻紅塵煩惱。道家也說: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管子語,老子說的也差不多)。總之就是忘卻自己的慾望,因爲慾望是情感的來源。

而對於儒家來說,我認爲他們的積極入世是很難達到的,但孔子還是達到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很有意思了,想了想,還是從孟子那裏得到了解釋。孟子通篇思想就是致良知,大白話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就不做,做自己心裏想做的。感覺這種方式就是以原則來約束自己,以原則高於情緒,縱使再怎麼情緒波動,也都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久而久之,也就處之泰然。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懂,但真正實行起來卻不容易,孟子之後歷史上能達到他這種境界的可謂鳳毛麟角,因爲一旦破壞原則就有了所謂的第一次,再二再三也就跟着來了,能守住本心的確實不多。凡人麼,強調要達到聖人的.境界確實是少,但向這方面看齊,仍會有很大好處,也許這番修爲在以後你做決斷時助你下出更現實和正確的決定。

二、何爲君子?

想到儒家所說的君子,你的第一印像是什麼?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還是能夠圓滑處事,八面玲瓏額人際高手?亦或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關照他人的貼心暖男?各人的理解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君子,這沒有什麼問題,就像有人認爲堯舜禹是聖人,也有人認爲他們不過是僞裝的好的統治者而已,像什麼堯幽囚,舜野死什麼的,那個時代距離如此遙遠,誰能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麼,只能根據自己所希望的來定義,此所謂不同的世界觀產生不同的人生。

那麼,儒家所認爲的君子是怎樣的?儒家認爲真正的君子無關地位高低,無關學識多寡,能夠堅守自己內心的道義,無關乎別人的看法,從不勉強自己做違背自己內心信念的事,便是真君子。這裏孟子就提出了這麼一個例子:曾子在魯國講學時,遇到了越國的人攻打過來,曾子聞詢馬上就跑路了,有的人就指責他不夠仗義,有人便解釋說:那是因爲曾子在這裏是客,客是被保護的對象,而不是參戰的對象,而像是在衛國做官的子思便會說:如果我走了,誰來守城呢?這便是因爲這是子思食俸祿的職責所在,這裏其實就是有關儒家的這個觀念的一個體現,就是在其位謀其職,不會越職去幹涉其他的職務的事情。以此便可以知道儒家君子的出世樣子了,他是不會做事遷就別人的,不會在乎別人的說法,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讓我想起了莊子的《逍遙遊》中所說的: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也許,說的就是儒家的君子吧。

三、關於孟子的雜談

孟子的核心也就是致良知,但當應用到現實時,又會發現其變化無窮,這裏就講些體現吧。儒家做事,是以道義爲準則的,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孔子說過的:言必信,行必果。(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詮釋,想墨家就說這是知行合一,這裏孔子這裏的意思是說了就要遵守,做了就要有結果)那麼你知道孔子後面還說了什麼麼?硜硜然小人哉!只不過這句話被朱熹所誤導,以爲是小人也可以做到,加上現在是一個經商時代,講求信譽所以纔會沒有了後半句。沒錯,經商是要求有這一點,但做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明知自己錯了,還堅守這個觀念,一條路走到黑,就像你不小心說漏了點機密,有人問你,然後你就如實回答了,這不是"小人“是什麼,你不會矇騙他讓他上當或誤導他麼?而孟子則詮釋的更詳細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就是說做到符合道義即可,不必強調都要有個結果。

對於做事方面,孟子自己提出了一個經與權的概念。孟子在世時,有個人就問孟子這麼一個問題:儒家倡導男女授受不親,對吧?孟子說是。他就又問:假如你嫂嫂掉河裏了你伸手救不救?孟子知道這是在下套,但也不會懼怕別人的質疑,他便說:見人不救無異於豺狼,而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嫂子掉水裏而救是權變。那個人繼續下套:那爲什麼你不出手救天下呢?孟子便回答:救天下要用道來救,不是伸手就能救的。這裏可說就是孟子對於他剛剛的那句話最好的詮釋了:做事以道義爲先,以道義產生權變,而禮法爲解決常規問題時使用了,如果道義與禮法衝突,先重道義,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後,孟子便又闡述了一個相似的觀點:人有不爲也,然後可以有爲。

這點可以說是對我影響頗深的一句話,這句話我認爲可以有兩個理解:第一句就是要幹成一件事,就不要老想着幹其他的事情,因爲多而不專。第二個理解就是要有所畏懼,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做了便會後患無窮(例如吸毒或一些非法的行爲),並且影響人在正道上的修行(與良心相違背的行動),只有當這些事都不會做時,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的空間。而這裏我想再提一個我在選修課上學到的一個膽商,在我看來,膽商就是知而無懼的體現,就是說你明明能感受到後果,風險,壓力,但你還是能做出行動,或迅速做出決斷。(相反的例子就是拖延症,這是種對未來壓力逃避的體現)膽商越高,你便越能在壓力下行動,這是一種敢於作爲的表現。當然,要明白後果會對自己有利才作爲才叫有膽商,如果說不計後果,那便可以說是沒有不爲與有爲的差別,這叫做魯莽,不叫膽商。(曲炳康)

孟子讀後感2

易中天出過一套中華經典故事,包含《論語故事》、《莊子故事》、《孟子故事》、《周易故事》和《禪宗故事》,用慕容引刀的漫畫結合簡短的小故事,大略地給大家介紹了四部國學經典和禪宗的歷史。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孟子故事》的主要內容。

全書分四章

第一章齊宣王的故事/有愛心纔有希望

1.裝病大比拼

孟子最喜歡開設國王培訓班,但要他看得上的才教。孟子到齊國,說明齊宣王在錄取分之上,所以齊宣王很高興。

但不知道爲什麼齊宣王找人跟孟子說自己病了,所以需要先生上朝去看他。孟子馬上回答說他也感冒了不能吹風,所以不能去。

結果第二天孟子出門弔喪,齊宣王就派人來他家慰問還帶來了醫生,弄得家裏人都非常狼狽,學生孟仲子只好應付說:先生昨天病了,今天好了些,已經上朝去,不知道能不能走到。然後他們派人去攔截孟子,孟子進退兩難,只好去景醜家裏借宿。

景醜不解,孟子就說:

天底下最尊貴的有三樣,爵位、年齡、品德。在朝廷看爵位,在鄉里看年齡,平治天下就看德行。貴爲國君也不能憑爵位來蔑視年齡和道德。所以有作爲的國王,必定有他不能隨便召喚的臣民,有問題應該登門求教,做不到這一點,就休想成爲有用的人。

2.哆嗦的牛

齊宣王看到有人牽着一頭祭祀用的牛,牛邊走邊流淚,渾身哆嗦。於心不忍,便讓人換了一隻羊去祭祀。

孟子知道這件事後就認爲齊宣王有仁愛之心,可以成爲國王。

孟子主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他認爲如果發動侵略戰爭,橫行霸道卻想成爲世界之王,就等於爬到樹上去抓魚。(緣木求魚)

3.流行音樂會

孟子發現齊宣王喜歡流行音樂,然後就恭喜齊宣王可以成爲世界之王。因爲欣賞音樂是跟多數人一起,也就是與民同樂,與民同樂也一定會與民同憂。同樂又同憂,就是同心,同心就會同德。

因此孟子說要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各項政策,關注弱勢羣體,也就是鰥寡孤獨

4.罷免提案

孟子認爲國王不合格就該下臺,人民有權革命。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破壞仁的叫作賊,破壞義的叫作殘,賊仁殘義的'就叫作獨夫。我只聽說打倒了獨夫殷紂,沒聽說過什麼弒君不弒君的!

第二章梁惠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吵一架再上課

孟子來到魏國,與梁惠王一見面就吵了一架。梁惠王問孟子能給國家帶來什麼好處。孟子說:何必言利,講講仁義就好,然後訓了梁惠王一通。

孟子認爲要行王道,施仁政: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2.五十步與一百步

梁惠王說自己對國家盡心盡力,災年都忙個不停,卻不比鄰國好多少,是爲什麼?孟子打了個五十步笑百步的比方表明梁惠王並不比那些傢伙好多少。

3.不要學那偷雞賊

宋國一位大臣表示願意接受孟子意見,減輕人民負擔,但條件不成熟,只能一步一步來。

孟子說,有個偷雞賊宣佈爲了改邪歸正,決定由每天偷一隻雞,變成每個月偷一隻雞。這就是賊的漸進式改良,跟你們想法差不多吧?

知錯不改,就跟偷雞賊沒區別。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古人犯了錯誤,馬上就改。今人犯了錯誤,卻不思悔改,寧可一錯再錯。古代貴族的錯誤,有如日蝕和月蝕,所有人都看得見。一旦改正,也像重放光明的太陽和月亮,被衆人仰望。

人不是神,不可能不犯錯誤,重要的是敢於承認並立即改正。承認錯誤不丟人,反倒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

4.見死不救有理

孟子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民權第一,政權第二,君權第三。權力來自人民,民權高於君權。

國王必須對國民好。如果不好,人民就有權革命。官員也必須對人民好。如果不好,人民就有理由見死不救。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就怎樣對待你。

第三章男子漢的故事/要做就做大丈夫

1.不做小男人

大丈夫有傲骨,小男人只有傲氣。傲氣是表面上的,傲骨是骨子裏的;傲氣爭的是虛榮和麪子,傲骨爭的是原則和尊嚴。

人必自辱,然後人辱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一個人受到侮辱,多半是他自取其辱;一個民族國破家亡,多半是自取滅亡。真正的滅頂之災,只能是自己做的孽。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尊重自己的人,不會侮辱別人;勤儉持家的人,不會奪人之好。

人不可有傲氣,不可無傲骨。有傲氣就會驕人,無傲骨就會媚人。不驕不媚,纔是大丈夫。

2.誰是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成爲大丈夫並不容易,除了先天的稟賦,也需要後天的修養,也就是“養浩然之氣”。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浩氣充盈胸中,表現出來就是美。如果美到能放射光芒,就是大。如果這光芒還能感化影響別人,就是聖。如果這感化和影響能完成於不知不覺中,那就是神。

3.上當受騙又何妨

真正偉大的人物,內心世界都是非常簡單和純淨的。而且越是偉大,越是單純。他不會爲自己設下心理防線,時時處處小心提防,反而願意像小孩子一樣,傻乎乎地相信別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第四章人性的故事/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價值

1.人性就像水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孟子認爲仁義禮智是共同人性,是每個人都固有的。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只要努力追求,人人都可以成爲堯舜。如果捨棄向善的可能性,則成爲惡人,這就是“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2.熊掌與魚

孟子認爲人性向善;荀子認爲有善有惡;韓非子認爲人性本惡。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3.生下來就攜帶武器

古體字的“義”字是隨身攜帶武器的人。

孟子認爲正義高於誠信。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大丈夫不必像小人那樣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而是要確定是對的。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崇尚德,喜歡義,就可以自得其樂了。所以真正的讀書人,哪怕走投無路也不丟失正義,飛黃騰達也不背離真理。窮不失義就能找到自我,達不離道就不會讓民衆失望。古代那些仁人志士,如果擔任了職務就造福人民,沒有一官半職就修身養性,爲天下人做榜樣。

孔孟之別也就是仁義之別。孔夫子溫柔敦厚,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孟大人俠肝義膽,氣勢磅礴,一洗凡馬空。讀孔如飲清泉,讀孟如聞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