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小說>

儒林外史讀後感15篇

國學小說 閱讀(1.88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儒林外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儒林外史讀後感15篇

儒林外史讀後感1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後。看完之後不覺驚異於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後。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於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於出頭,從他發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癡情一片;但他們的癡情並不是爲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財。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爲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着性子來,一旦中舉後,因范進發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餘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爲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爲政府傳播科舉毒推波助瀾。

作書中充斥着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繫,作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後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爲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和”,並稱其爲“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象。但是,我們常常看見家中老人爲了讓下下代的認凌晨排隊報課外班,諸多考生因爲會考大學聯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讀後感2

說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聽說過,但不知道它的內容。其實它是有清代的吳敬梓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的精品,是他獨特思想與藝術構思的產物。

它主要講述了 元末明初的一段 斷 考場官場趣事,用了幽默詼諧的筆觸進行諷刺,鞭棘了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

不僅如此,作爲一部諷刺小說,吳敬梓不是簡單的直接敘述自己對人物的好惡,進行諷刺或讚揚,而是通過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動的語言直接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讓讀者自己明辨是非,這樣做也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作者在全書中塑造了許多讀書人的形象,其中給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無疑是那些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書生。如進了幾十年考場,後來僥倖考中又出盡洋相的周進;因爲考中喜極而瘋的范進;獲得名利地位後就無惡不作的嚴大位 ; 雖爲女流卻熱衷八股的魯小姐等等。儒林中人爲了地位,爲了財富而廢寢忘食地讀書。

讀完全書,雖然作者在其中列舉了許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這些瘋狂地追求金錢和地位的愚蠢的讀書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舉 衆多古代優秀讀書人的形象 如 莊紹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紹卿最爲突出。杜紹卿才華超羣,卻蔑視八股,仗義疏財,遷居南京後,寧願過貧寒生活而不願徵召爲官。這些人構成了《外史》所寫“儒林的”中堅。 所以我覺得 “文行出處”尤其“德行” 也 是全書關注的中心,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託了作者的人格思想 ,借這些優秀的人才來匡扶德行。在我看來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持反對意見是非常明顯的 , 但他反對的也 只是“世人一見了功名富貴,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並無教人一定不科舉,不徵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貴”的意思。 只是過分的追求這些外物會造成精神上的負擔,讓人奔潰。他在批判這些的同時,其實也頌揚了人的德行,它作爲“人生立命”的根本,時行時止,而決不爲“功名富貴”和科舉、徵辟等所奴化、異化,成爲“沒品行”的人。

讀完之後才發現《儒林外史》猶如一首“悽清婉轉”的長歌,其內涵深微的感傷情味 ……

儒林外史讀後感3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閱讀經典,可以提高自身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爲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就如書中寫道:蘧公孫由“名”的驅動來拜會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聽說蘧公孫不曾致力於舉業,便把舉業與做官的緊密聯繫不加掩飾的揭示出來,充滿諷刺之意。古人致力於舉業來取得功名富貴,今朝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人都認爲搞科研十分辛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想出名也十分困難。就如《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和屠呦呦的半個客廳》這篇文章所述一樣,科研人員所得收入還不如一個戲子收入高。屠呦呦畢生致力於科研,飽受艱苦,可所得獎金卻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於是就有些人本想從事科研行業,但卻因爲諸多困難而放棄了。可是,如果人人因此而放棄爲國貢獻的機會,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發展;如果人人都因爲功名富貴才致力於舉業,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儒林外史》的現實意義就在於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會,保持優秀的道德品質。我國近幾年的反腐活動提倡“老虎蒼蠅一起打”也是爲了抵制某些人爲了功名富貴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行爲。

現今衆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錢至上”爲原則,用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裏。有的明星也是爲了提高知名度,惡意炒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風氣。這些人,他們在物質上是得到了滿足,可精神生活卻如此的迂腐,這些令人嘲諷的行爲不應該早日杜絕嗎?

唐朝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人民錢財,他的住宅和家裏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當官以後,縱使身份高貴,但妻子和兒女仍然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他也不會爲此而貪污國家的一分錢。海瑞一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深得人民愛戴。陶淵明看透官場迂腐,離官歸隱,嚮往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們不曾渴望功名富貴,但求世人幸福安康,其事件才爲世世代代所流傳。所以,功名富貴又如何,都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願世人少爲功名富貴而忙碌,靜下心來保持職業操守。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共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爲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儒林外史讀後感4

《儒林外史》這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在哪工作的一部小說,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爲引子,接着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有很多的感受,對封建社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周進就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助下,他捐了個監生,又先後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道。在南海主考時,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後,竟發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范進中舉後,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了瘋,一邊叫’我中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來。“他周圍的人在他考中前後也儼然兩副嘴臉,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得最爲典型:先前的”現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變成了”體面的相貌“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爲流傳,其主要優點有三: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是周進看見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瘋,馬二先生遊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於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諷刺上並不排除誇張:就像是嚴監生臨死爲兩根燈草不肯嚥氣,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誇張並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與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爲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着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着有關人物的隱去而結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與精神狀態爲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僞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與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讀後感5

《儒林外史》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爲引子,接着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周進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助下,他捐了個監生,又先後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道。在南海主考時,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後,竟發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范進中舉後,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了瘋,一邊叫‘我中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來。”他周圍的人在他考中前後也儼然兩副嘴臉,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得最爲典型:先前的“現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變成了“體面的相貌”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爲流傳,其主要優點有三: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周進看見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瘋,馬二先生遊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於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諷刺上並不排除誇張:像嚴監生臨死爲兩根燈草不肯嚥氣,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誇張並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爲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着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着有關人物的隱去而結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爲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僞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讀後感6

李世民曾說過:“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利用假期我讀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青年作家賈飛評價《儒林外史》: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升官發財的一本教科書。從中可以看出在封建體制下,知識分子、鄉紳等扭曲的靈魂,同時也控訴科舉對人們的毒害。書中開頭出現王冕,有王冕勤奮自學畫荷花的故事,和不願賣畫給官員的潔身自好。中間出現風四老爹,結尾出現四大奇人。他們全是沒有社會地位、遊離於統治秩序之外的平民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醜態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鮮明對照。“魯迅對《儒林外史》的人物刻畫有很高的評價,他認爲《儒林外史》做到了:“燭幽索隱,物無遁形,凡官師、儒者、名士、山人,間亦有市井細民,皆現身紙上,生態並作,使彼相,如目在前”。而我認爲《儒林外史》給人一種意境美,對雨後荷花的描寫深入人心,運用多種人物刻畫的方法,使人物的形象立體、生動、豐滿。隨着文化的高速發展,假論文、假作者和版權糾紛等等問題屢見弊端。此書中也透露出現代文化發展的雛形,二十一回中牛浦郎將自己的名字,加上別人的號出書。如今假廣告、假產品害人不淺。封建社會中一些江湖騙子,如何使用伎倆騙人。《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中有着精彩的描述,馬二先生在祠門口遇到了騙子。騙子一出場給人的印象就不一般,從外表打扮上就迷惑人,接着騙子又從一些側面,假造自己不一般,讓人更加容易相信。對於理財嚴監生與杜少卿也不同,嚴監生擁有百萬資產卻分分計較,彌留之時還顧慮着兩莖燈草;杜少卿揮金如土,全然不在乎金錢上的分毫。

讀史可以明鑑,可以讓你瞭解歷史的興衰,可以知道該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立足於社會。以歷史來告誡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同時這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學識,讓我們成爲一個更加完善的人。一起來讀史吧!

儒林外史讀後感7

我終於明白沒媽媽不行,有媽媽在身邊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爸爸說:“我很快就要回去和你一起過中秋節了。突然,“嘭”的一聲響,哥哥用力過猛把氣球吹破了。他們每天很早就起來,在你還在做着甜美的夢時,已經有一位滿頭大汗的清潔工人從你家門口路過。當你走在去學校的路上和一位清潔工人擦肩而過的時候。你卻不知道他就是今天早晨把你家門口打掃的乾乾淨淨的清潔工人。掃地是一件很累的事,而且清潔工人們一天要掃很多地方。你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每一位清潔工人的臉都不是很白,因爲他們每天都很灰塵打交道。灰塵落在臉上,自然他們的臉就比較黑了。?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爲了金錢,爲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爲吃人的禮教,那麼稱封建科舉制度爲害人的制度也不爲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後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爲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吸收,然後再轉化爲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不良”,別無他用。

儒林外史讀後感8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儒林外史》把鋒芒射社會——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而且是客觀的、寫實的,現在讀來,仍感嘆不已。

在當時認爲舉業高於一切,於是讀書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認爲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於是隱藏在這種心理背後的醜態被折射了出來,君不見那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可是當他們考取了功名,真正爲老百姓做事,當一個好官的又有幾人呢?進士王惠被任命爲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爲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但與他們相比開頭出現的王冕,中間出現風四老爹,結尾出現四大奇人。他們全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遊離於統治秩序之外的平頭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醜態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鮮明對照。

而那些有錢的財主們卻又爲富不仁。貢生嚴致中是橫行鄉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兇,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雲片糕說成是貴重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生死後,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爲兒子,謀奪兄弟家產,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

這林林總總的醜態也正說明了清朝黑暗統治下士大夫階層的墮落與無恥,政治的罪惡與社會的腐敗。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9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後。看完之後不覺驚異於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後。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於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於出頭,從他發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癡情一片。但他們的癡情並不是爲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財。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爲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着性子來,一旦中舉後,因范進發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餘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爲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爲政府傳播科舉毒推波助瀾。

作書中充斥着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繫。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後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爲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與”,並稱其爲“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象。但是,我們常常看見家中老人爲了讓下下代的認凌晨排隊報課外班,諸多考生因爲會考大學聯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讀後感10

儒林,指儒人、讀書人。而“儒林外史”也就描寫了清代讀書人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手中這一本厚厚的古言白話書——《儒林外史》。這本書講述了一羣熱衷科舉、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了當時因殘酷的科舉制度而造成的極端虛僞的社會風習,在那個時代有着不同尋常的地位。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於我們學生來說,讀書能讓自己的知識拓展、思想開闊,更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樣的名言,但是在這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種極端的讀書方式。爲了財富,金錢和權力,讀書人可以廢寢忘食的讀書,也可以從少年考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這其中,范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是一個明朝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中舉以後竟然歡喜的瘋了。在那之後,范進的官途順暢,家中金銀珠寶樣樣不缺。他的老母親見到范進的財產後,也歡喜的一口氣沒上來,一命嗚呼。正如這本書開篇所說: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以後,味同嚼蠟。

即使知道結局是怎樣,卻還要一意孤行,享受功名帶給他們的富貴。在殘酷的封建統治下,書中的人們爲追求功名富貴拼命讀書、盡力讀書,他們做着自己不願做的事來追求虛無的利益。這種規則卻很少有人打破。

當然,這個社會中也有堅守自己內心真正所想的人。王冕七歲喪父,在秦老家放牛爲生。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王冕慢慢長大,練就了好畫工。他厭惡官場之間的鬥爭和權勢,最終選擇退隱山林。我也從中感悟到生活的道理。要堅持自己所珍愛的,不爲了利益而輕觸底線,不爲了權勢而失去尊嚴。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王家三姑娘以身殉夫的故事。我驚訝於王玉輝那三聲“死得好”,可在看到之後的轉折後也感嘆世事難料。面對女兒和老友的離世,這位老人彷彿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打垮。有些人和事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都說讀書可以明目,可書中的人物眼前彷彿蒙上了一層骯髒的薄膜,只看得到眼前的功名富貴和臉面,根本看不到那些值得堅守的名節與操守,我感覺那個社會是悲哀的。

每讀一遍《儒林外史》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敢於打破普遍的規則,開創自己的路線;要堅持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因外界干擾而放棄自己的內心;要珍惜當下、堅守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儒林外史讀後感11

吳敬梓是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文學素質十分豐富。他學習認真、刻苦,頭腦聰穎,不讀死書,但卻屢次科舉不中。出身於清朝的他,潛移默化地對那個時代的親身感悟,這也是他能成名的原因之一。

提起《儒林外史》,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被扣上“吝嗇”這個別名的嚴監生。

兩年前的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手捧着課本,邊來回踱步邊瞄着課本,照着一行一行字念着。教室裏,我們聽着老師講解的吳敬梓描寫的嚴監生,時而交頭接耳談論,時而捧腹大笑。依稀記得老師在點評嚴監生的片段時提到過,本文字裏行間,每句話,每個神態描寫、動作描寫都能體會出嚴監生吝嗇的性格,但全文都沒有出現過“吝嗇”二字。

這幾天又去回味一遍《儒林外史》,我便對它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瞭解。再去品味嚴監生的片段,也不難想象爲何會出現這樣一番場景了。

嚴監生在臨終之際,伸着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不爲錢,不爲地,就只是爲了那區區兩莖燈草!恐浪費了油。直至趙氏挑掉了一根,他才肯放心,嚥了氣。這一個行爲實在是讓讀者哭笑不得。文中交代,他家中的穀物多到吃不完,爛在倉庫裏了。這種行爲往好的方面說可以是節約,但更好的表達方式應爲“吝嗇”,似乎更合理。

吳敬梓靠一行行生動的文字構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畫面,爲了一盞燈莖,他居然始終不忍這麼嚥氣,讓讀者瞪大了雙眼。

中國的科舉制發源於隋朝,流傳了好些年。不知多少人,因爲一次中榜,頓時將自己封閉了多年的如山般的壓力一股腦全傾倒了出來,爲了能選上官而盲目跟隨大衆的腳步必然是錯的。

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又有誰能做到真真正正的清心寡慾呢?人人都在奔着名利而生活着。有時,我們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尋到嚴監生的影子。我一直朝着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奔跑,即使目標達成,會不會抱怨,會不會變得貪婪了呢?

書中也有這樣一位人物,開篇的王冕,他也天資聰穎,不願交朋友,當然也反對世俗,最後逃往山中,隱姓埋名,認爲那兒纔是所屬他的人生觀點,與嚴監生大相徑庭,自然也走了不同的道路。

看一本書,回想其細節,悟出些許道理,繼續爲人生的路添塊小石子。

儒林外史讀後感12

這本書被視爲我國諷刺文學的經典之作,因爲這本書是用一則則平實又深刻的故事,讓我們知道科舉制度對中華民族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着多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在對知識的追求上,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傷害。十八世紀,吳敬梓在南京完成這部傑作,留下他對懦弱學子的感嘆。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勤學苦讀的王冕、愛財勝命的嚴大育、騙吃騙喝的張鐵臂、坐吃山空的權勿用、還有知情達理的戲子鮑文卿……作家吳敬梓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我身邊一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戲子鮑文卿,他幫助了一位知縣,保住了知縣的烏紗帽,知縣感謝他,讓他在身旁坐下,但鮑文卿不肯,知縣請他吃飯,鮑文卿還卻直搖頭,直到管家陪他吃飯,他才歡歡喜喜地說笑起來。一位戲子都這麼知禮守義,我們真應該學習他這種精神。我比較佩服王冕的身處誘惑時表現出來的堅定,唾棄權勿用、牛浦郎、張鐵臂等人的不知廉恥。

這本書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講述了清朝科舉制度腐敗、考試弊端百出,既可以請人考試,又可以行賄,還可以冒名頂替。當安東昇爲安慶知府他去考察童生時,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筆的,有傳考卷的,有丟紙團、扔磚頭的,擠眉弄眼的,惡形惡狀,無所不爲,甚至還有一個童生,藉口出去方便的機會,走到土牆根前,竟把土牆挖了個洞,伸手要到外頭去接文章。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的出現,給了天下所有讀書人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因爲它不分貧賤富貴,所有的知識分子都能憑藉真才實學進入仕途,爲國效力。但隨着歲月流逝卻慢慢變了質。至使到了清朝這樣的環境下能出什麼樣的人才官吏,而在這種環境下演生出一批批各種使詐耍滑的官員,又怎麼能使清政府千秋萬代呢。

《儒林外史》給我了許多思考,不僅有豐富的深刻的思想,還有卓越獨特的藝術風格,通篇貫穿了“諷刺”藝術的技巧,所以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它的語言藝術、文學藝術都是堪稱一流的。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讀了之後,我感觸萬千,知道了什麼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孝子,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儒林外史讀後感13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渴望回報。

科舉制度?它本來是一個爲了選取更多人才,讓讀書人公平競爭才存在的平臺。可是它始終抵不過世俗的污染,它變成了大家不再熟悉的樣子,變得不再公平,而是權貴們發表個人喜好的舞臺。那時的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這條不歸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中舉上,即使這可能是一場永遠沒有回報的付出,他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在通過科舉考試的路上,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在《儒林外史》裏有這樣一羣書生,他們不服輸有着堅強的意志,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范進呢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都是十年寒窗,可他呢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好像在他的世界裏就只有學習和中舉這兩件事,就再無其他。可是他的苦讀也是建立在家人的奮鬥上的,在他讀書的時候,他的親人們過着連米飯都吃不上的日子,他從一頭黑髮讀到兩鬢斑白,可是科舉制度它沒有感情,也許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每個考官他們都有不一樣的愛好,也許這次你的文章寫得符合這個考官的胃口,那麼成功的可能就會是你,但是范進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拿着自己的一輩子在跟科舉制度做鬥爭,如果輸了,那苦日子就會是遙遙無期的,在他沒有成功之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低身下氣的去求別人,也不一定會得到好臉色。也許在考場上你的文采高於他人,但是沒有賞識你的伯樂,或許更多的會是貪慾錢財的貪官,范進他考了五十年,失敗了無數次,每一次考試他都是在和命運做鬥爭,成功了就是無限風光,“一人得到雞犬升天”,好在范進他還是幸運的,在人生這場漫長的賭注裏,他終於贏了,他中舉了,本來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可是范進他卻瘋了,可能在常人眼裏這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可是也就在於你能看到多少真相,中舉後瘋了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就恰恰透露出了,科舉制度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之大,它毀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它是這個時代的敗筆。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它們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成爲了學習的機器,那樣麻木,沒有夢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強點,耐心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痛苦會有助於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地方撒下陽光。

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儒林外史讀後感14

《儒林外史》以描寫明朝書生的故事,來描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也藉此來諷刺清朝時期的科舉制。

吳敬梓是《儒林外史》的作者。他出生於名門貴族,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但由於經濟地位的變化,是他接觸了勞動人民,看到社會的黑暗,所以寫出了《儒林外史》。

書中有寫許多書生,如寫周進、范進爲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鬍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儘管生活極爲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後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又如范進,中舉前家裏窮得沒有米下鍋,抱着一隻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得知自己中舉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虧岳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這時候,當地的鄉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的,范進的生活立刻發生了變化。

《儒林外史》通過精確的白描,寫出“常見”、“公然”、“不以爲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諧,顯示其蘊含的意義。例如嚴貢生正在范進和張靜齋面前吹噓:“小弟只是一個爲人率真,在鄉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言猶未了,一個小廝進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裏吵哩。”通過言行的不一,揭示嚴貢生欺詐無賴的行徑。又如湯知縣請正在居喪的范進吃飯,范進先是“退前縮後”地堅決不肯用銀鑲杯箸。湯知縣趕忙叫人換了一個瓷杯,一雙象箸,他還是不肯,直到換了一雙白顏色竹箸來,“方纔罷了”。湯知縣見他居喪如此盡禮,正着急“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忽然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裏”,心才安下來。真是“無一貶詞,而情僞畢露”。

此書描寫了許多人物,當中,馬二先生喜歡與他人談論文章,卻不知李清照;范進中了舉人,卻不知蘇軾爲何人,如此悲哀!

青年作家賈飛評價《儒林外史》,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升官發財的一本教科書,從中可以看出在封建體制下,知識分子、鄉紳等扭曲的靈魂,同時也控訴科舉對人們的毒害。

儒林外史讀後感15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通過講述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的故事,向讀者揭露了科舉制度的黑暗以及讀書人靈魂的玷污、人格的墮落。此書並不像其它小說一樣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情節,但該書的中心思想“科舉制度的腐敗”卻將書中一個個人物,一件件事情自然而然的串起來,構成了一幅有內在關聯的民間士林百態圖。

《儒林外史》開篇描寫了諸暨縣一個鄉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貧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卻勤奮好學,用每日攢下的點心錢買書看。由於王冕聰明勤勉,又博覽羣書,還畫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歲,便成了縣內的名人。他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之職,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會稽山中,過着隱居的生活。像這樣淡泊名利的讀書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對王冕大加讚賞。諷刺鞭笞科舉制度的烏煙瘴氣和只爲名利的讀書人才是本書的主旋律。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戶更是對他百般呵斥。

范進去鄉試,因沒有盤費,與丈人商議,怎料被胡屠戶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他是“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還說他“養活你老孃和老婆是正經”,把范進罵得“摸門不着”。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無米,母親讓范進抱母雞上集市賣了換米。這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市上被找了回來,得知消息後,竟然高興得瘋了。還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瘋病。轉眼的工夫,范進時來運轉,財源廣進,連胡屠戶也一反常態,稱他爲“文曲星”,稱讚他“才學又高,品貌又好”。這個故事極力諷刺了范進對功名的極度渴望和胡屠戶那趨炎附勢、“變色龍”的性格特徵。

在《儒林外史》中,還塑造了很多同范進一樣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着官府旗號讓大家把錢財交公的王惠,再如爲功名不擇手段,恩將仇報,拋妻棄子的匡超人……其實他們都是腐朽的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呀!“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泯沒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現實生活中,雖沒有人因中了舉人而瘋瘋癲癲,但卻有人爲了考取博士、碩士而不擇手段;雖沒有人仗着學識換來的權勢蠻橫鄉里,但卻有人賣弄自己的知識換取財富。周恩來曾說:“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該爲了名利,而是爲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