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常識>

《國學常識》什麼是儒家—儒家介紹

國學常識 閱讀(1.94W)

儒家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爲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爲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爲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爲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奉儒學爲官學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帝國被民國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衝擊,不過在歷經多種衝擊、浩劫乃至官方政權試圖徹底剷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衆的核心價值觀,並在世界上作爲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

《國學常識》什麼是儒家—儒家介紹

儒家的思想和主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爲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特點和地位

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圖一統宇宙,把“自然”、“科學”和“人”、“社會”的問題建立在一個體系之下,而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呈現日漸增長的狀態,因而過去宗教的設論不斷地變成謬誤;在當時無法理解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各種宗教則做了各種編造。儒家思想關注的並非“自然”、“科學”,而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在這些永恆的課題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恆價值的價值體系。

儒家的歷史

儒家思想產生的背景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爲突出,因爲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爲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是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的開明時代。

儒學的形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自由民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爲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全盤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壠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爲“有教無類”,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爲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但是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

漢武帝獨尊儒術

在漢武帝之前,秦朝是以法家思想爲政權的統治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在漢初,當時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謂黃老道行無爲之治。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犟調以儒家思想爲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的根本。鑑於秦朝苛政的覆滅,統治階層意識到仁政對於維持王朝穩定統治的必要性,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爲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爲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朝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爲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發展

自漢以來至今,儒家思想在絕大部分歷史時期是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漢朝以後,歷朝歷代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爲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時發展爲程朱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爲始祖,朱熹爲集大成者,經明朝王陽明又發展爲心學。後取得官方地位。現在所說的儒家思想,相當部分來自宋朝的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爲考試題目,對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民國以後,儒家從思想到形式的系統體系在民間和官方的存在轉爲主要保存了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在中國人思想中的主流地位。近代以來,中國的落後致使人們對中國文化作出反思,對儒家思想也發生了各種爭論;其中學衡派的學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地位做出了深刻的研判。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儘管政府當局曾經帶頭“打倒孔老二”,但儒家思想在國人價值觀中的主流地位並不可能去除,並因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其影響至今,但改革開放以後儒學重新受到部分人重視,當今亦有所謂新儒學。

儒學的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深刻的潛在影響,這種影響在短期內不會消除。儒家思想一直是漢族及中國其他民族等民衆最基本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價值觀,它們一直是指導絕大部分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氣質,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但也有人認爲,儒學忽略了人的個性。周思明教授說道:“這一點在宋明理學以後發展得越來越嚴重。就是儒學經過了董仲舒到了宋明變成了理學,理學後來到了明清,變成了禮教。總的趨勢是人文精神越來越淡薄,越來越削弱。人的自身價值越來越被忽視和壓制,那麼在明代中後期,已經有許多學者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比如王陽明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像這樣一些學者,像李贄公開反對,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他們比較犟調要重視人的自我價值。”

在近代,由於中國的落後,面臨亡國滅種的現實危機,使得大多數知識份子不得不反思中國落後的原因,許多知識分子認爲是儒家思想造成中國的落後局面,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儒家經典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

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樑傳》、《爾雅》,共十二經;

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注疏》傳世。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守仁、王陽明。

儒家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爲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爲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爲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爲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奉儒學爲官學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帝國被民國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衝擊,不過在歷經多種衝擊、浩劫乃至官方政權試圖徹底剷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衆的核心價值觀,並在世界上作爲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

儒家的思想和主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爲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特點和地位

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圖一統宇宙,把“自然”、“科學”和“人”、“社會”的問題建立在一個體系之下,而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呈現日漸增長的狀態,因而過去宗教的設論不斷地變成謬誤;在當時無法理解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各種宗教則做了各種編造。儒家思想關注的並非“自然”、“科學”,而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在這些永恆的課題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恆價值的價值體系。

儒家的歷史

儒家思想產生的背景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爲突出,因爲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爲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是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的開明時代。

儒學的形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自由民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爲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全盤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