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政治名人>

方國瑜簡介

中國政治名人 閱讀(2.16W)

方國瑜

方國瑜簡介

方國瑜(1903~1983年),字瑞臣,納西族,教授,當代著名社會科學家、教育家,九三學社成員。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五一街人。1922年畢業於麗江聯合中學。1925年在京師大學預科畢業考試期間,因患重病住院治療及回鄉休養多年。1929年秋後相繼在京師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師從錢玄同、章太炎、劉半農、餘嘉錫、馬叔平、陳垣、梁啓超、趙元任、李方桂等攻讀音韻、訓詁、目錄、校勘、名物、金石、史地、語言等諸門課程。畢業和結業後曾在京師大學研究院、私立民國大學、洛陽師範學院和雲南大學歷史系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歷任編輯、教授、系主任、文法學院院長和雲南通志館的編審、審定、續修委員及雲南省民委委員、全國人大民委委員、省博物館籌委會副主任、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長、雲南省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副組長、九三學社雲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職。

當我們回顧即將過去的20世紀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方國瑜無疑是20世紀雲南最了不起的民族史學大師。他以敢爲天下先的勇氣,實事求是的態度,刻苦認真的精神,在中國民族歷史、中國西南邊疆史地、雲南史料目錄、東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爍今的傑出成就。

納西曆史文化研究之父

1933年秋,長江第一灣的暑氣未消,玉龍雪山已銀妝素裹。剛畢業於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的方國瑜回到魂縈夢繞的家鄉。他此次回鄉的目的,是要揭開東巴象形文字及東巴文化的神祕面紗。  

東巴教是流行於麗江一帶的巫教,其經書用原始的象形文字(東巴文)書寫,多數東巴教徒雖滔滔唸誦,卻不 解字義。方國瑜在導師劉半農的支持下懷着發掘、整理傳統文化的志向,不畏山高水險深入到金沙江邊的石鼓、巨甸等地考察,首次發現了納西標音哥巴文摩崖。他虛心向東巴經師求教,浴心鑽研,並翻譯了東巴文記錄的納西傳說《人類起源》及若干經書的章節。經過近半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納西象形文字譜》的初稿。1934年6月,他滿載納西象形文字資料回到北京。劉半農先生不幸病投,經董作賓先生介紹,他到南京向趙元任、李方桂先生學習語言學,用國際音標爲納西象形文字標音,編成既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翔實、科學的《納西象形文字譜》。章太炎先生大爲讚賞,欣然爲之作序,稱此書是研究納西曆史文化的“先導”。郭沫若、吳暗、胡厚宣、周有光等著名學者都認爲該書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納西象形文字譜》,不僅是一本語言文字學的工具書,也是一部關於納西族社會歷史的學術專著,獲首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德國科隆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雅納特教授不遠萬里到方國瑜門下求教,稱他是“納西語言與歷史學之父”。方國瑜先生以求實獨創的精神,把鮮爲人知的雲南納西族象形文推向全世界。

向西方學術界挑戰的先鋒

方國瑜是雲南學術界向西方歪曲歷史的所謂學者發起挑戰的先鋒。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帝國主義在侵佔緬甸、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後,妄圖進一步侵入我國雲南邊疆。西方一些“東方學家”對中國西南歷史表現出“特殊的興趣”。他們打着科學研究的幌子,想方設法收集我國西南邊疆史地資料,歪曲歷史,僞造史實,爲侵略政策張目,幹着分裂中國的勾當。把南詔說成是泰族建立的國家,就是西方學者分裂中國西南最卑劣的一個例子。他們精心虛構了一個泰族早期歷史的線索,爲西方殖民主義侵略雲南“製造歷史依據”,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方國瑜力排衆議,第一個向西方學術界發起了挑戰。1936年他在《益世報》發表《僰人與白子》一文,以令人信服的縝密考究,用歷史事實有力地戳穿了西方漢學家們編造的謊言。方國瑜的這個論點自1950年以後被學術界廣爲接受。連西方和有關國家也改變看法,不同程度地接受這一觀點。l981年,一位年輕的美國學者在劍橋大學出版的《南詔國與唐代的西南邊疆》一書中也認爲:已經沒有任何一點理由堅持南詔是泰族王國的理論。相反,有更多的資料說明應該拋棄南詔國等於泰族王國這一早已過時的錯誤方程。

方國瑜是在英法帝國主義覬覦雲南,民族危機日益嚴 重的關頭,毅然改變研究方向轉而考究雲南史地的。他始終以學術爲武器,爲維護祖國統一、反對侵略而戰鬥。早在20世紀30年代,方國瑜就率先向法國漢學家伯希和有關歪曲雲南、貴州歷史的謬論發起衝擊,用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痛斥其讕言,證明早在公元前109年雲南就屬於中國漢王朝的一部分。70年代初,某些國家重彈伯希和老調,方國瑜冒着風險上書中央,揭露其狼子野心,爲我國的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爲反對霸權主義作出了巨大貢獻。

南中泰斗 滇史巨擎

方國瑜先生強調,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他的這個主張在20世紀50年代被誣衊爲“史料掛帥”、“史科即史學”的資產階級觀點,遭到不公正的批判。但他不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意見,他引用馬克思關於“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和毛主席關於“要像馬克思所說的詳細的佔有材料,加以科學的分析和綜合的研究”等論述,證明自己並沒有錯,堅持把史料的收集與整理作爲史學研究的前提,埋頭從事雲南史料目錄的研究。他說。“蓋高樓大廈先要有磚瓦,研究歷史先要有史料,我心甘情願地做個燒磚瓦的人,爲別人蓋高樓建大廈提供磚瓦。”他強調,有人是講道理擺事實,先說道理再找事實;我是擺事實講道理,從客觀事實出發引出道理,實事求是是我們作學問惟一正確的態度,也是惟一正確的方法。

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方國瑜孜孜不倦地在雲南史地學的田野裏篳路藍縷,開拓前進,是雲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西南邊疆歷史地理諸方面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和勤懇踏實的奠基人。他撰寫了《雲南史料目錄概說》、《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彝族史稿》《漢晉民族史》、《滇史論叢》、《抗日戰爭滇西戰事篇》、《方國瑜文集》等大量傳世之作。著名史學家徐中舒教授稱他是“南中泰斗,滇史巨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