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悟”

語言運用 閱讀(2.1W)


古人十分重視語文學習中的“悟”。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孟子說“說詩者”要“以意逆志”,莊子則說“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也即“用心體會”的意思。魏晉南北朝以後,受佛家參禪悟道理論的影響,“頓悟”“了悟”“穎悟”“心悟”“意悟”“領悟”等成了人們談禪、評詩、論學時常用的詞彙。宋代範溫說:“識文章當如禪家有悟門……如古人文章直須先悟得一處,乃可通於它處。”而詩論大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則明確的提出了詩歌理論中的“妙悟”說,認爲“詩道亦在妙悟”。清代唐彪把“悟”與“疑”的關係說得非常透徹,他說:“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後悟也。”而葉燮在《原詩》中把“悟”與想象掛鉤,認爲學習主體“設身易處當時之境會……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才能“妙悟天開,從至理實事中領悟,乃得此境界”。綜上所述,古人對“悟”在語文學習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非常全面,非常透徹。
“悟”是“新課標”的要求。國家頒佈的《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十分明確的提出“悟”的教學要求。首先,要求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悟”的能力培養,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其次,“新課標”把“悟”作爲考察和評價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標準,要求“在7~9年級,可通過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來評價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水平。”“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國家頒佈的《高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也特別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學名著時,要去重點“悟”作品的主要內容、豐富內涵、藝術表現力。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再一一引用,讀者如有興趣,可以查閱便知。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悟”性,提高他們“感悟”“領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初高中語文“新課標”對中學語文教學的新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作爲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去教會學生“悟”,使他們真正懂得分析、理解的技法,提高語言感悟力呢?本文擬從以下三方面談談個人的教學體會。
一、要教會學生“悟”語言文字組合規律
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規定:國小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國中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按理說,如果每個學段學過的每個漢字,學生都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掌握”程度,那麼九年級畢業時,語言實際運用時要用到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就都該會用了,寫一篇文從字順,章法得體的文章,總該不在話下了吧,可遺憾的卻是大多數不過關。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們常常聽到同事埋怨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習,把時間都花在其它科的學習上去了。可我覺得最應該埋怨的是我們語文老師。因爲不管是以前的“教學大綱”,還是現在的“新課程”,我們語文的教學課時是跟數學、英語一樣多的,而且語文是母語,按理說學生學母語有與生俱來的優勢,爲什麼我們的教學效率會“少慢差費”?(葉聖陶《大力研究語文教學,儘快改進語文教學》)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方法。就漢字教學而言,我們沒有教會學生去“悟”漢字的結構規律,或者說我們教到位了,但學生沒有去“悟”透。譬如說漢字的結構吧。我們都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形聲字、象形字、會意字和指事字都有表意的特點和功能,但學生不清楚它們的聯繫和區別,只是模模糊糊、籠籠統統的知道有這麼回事。又譬如漢語的構詞法,短語的結構類型等,爲了降低教學的所謂難度,漢語構詞法已經從教材中剔除,短語的結構類型,也已經簡化爲用列表的形式附在教材後面。據本人的調查,很多同行已經把這些語法知識略去不教,或者只是要求學生自己用課餘時間去自學,不再佔用教學課時。這樣做學生連“悟”到語言組合規律的機會都沒有了,何談“悟”透?學生稀裏糊塗學語言組合規律,不亂七八糟用語文才不正常!這種不清不楚的教學狀態,教學效率不“少慢差費”纔怪!我反思個人的初、高中教學歷程,深刻體會到花時間教學生“悟”字法、詞法和句法等語言規律,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很重要。因爲上述語言規律有如數理化的公式、定理和定義一樣,如果學生“悟”透了,閱讀、作文教學的許多老大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譬如漢字結構,如果學生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幾乎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形聲字、象形字、會意字和指事字是漢字結構的四種基本類型,其中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獨體字,形聲字和會意字是合體字;這四類結構的字之間在音、形、義方面有什麼聯繫和區別……那麼他們就不會“暮”“幕”“墓”“慕”“募”分不清,總寫錯別字,老師要他糾來糾去就是糾不正了。又譬如構詞法和短語結構問題,如果學生“悟”到了漢字組成詞、詞組合成短語的規則,閱讀文章就能抓住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內容;寫作就能文從字順,不寫或少寫病句;即便寫了,自己也能修正。因此,我認爲語文教學應該重視教會學生“悟”語言文字的組合的基本規律,國中教材不應該把這些必須讓學生學透、悟透的語言運用“公式”捨棄或淡化。否則就是捨本求末,就有緣木求魚之嫌。
二、要教會學生“悟”文章閱讀技法
閱讀教學是中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頭戲,約佔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二,但閱讀教學效率“少慢差費”,是不爭的事實。2007年佛山市會考語文試題,現代文閱讀的分值總計35分,其中記敘文佔13分,議論文佔12分,說明文佔10分。據順德教研室的不完全統計,記敘文平均得分5.8分,得分率約爲44.6%;議論文平均分7分,得分率約爲58.3%;說明文平均分6.8分,得分率約爲68%。導致教學效率如此低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些人說是試題難度太大,跟平時的教學不是一回事;有些人說學生的閱讀能力差,提高很困難。不管怎麼辯,我想跟我們的日常教學的程式化有很大關係。據我瞭解,不少語文教師仍然是嚴格按照教學參考資料的課時要求上課,把教完課文當作硬性任務去完成,課堂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把教學參考資料中的重點內容,按現在時髦的課件講述一遍,把課文後面的“研討和練習”題答案講評一遍,至於講過之後學生有沒收穫,有多少收穫,很少過問。這種教師囫圇吞棗教,學生囫圇吞棗式學的教學程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讀了十二年語文,學了幾百篇課文,除模糊地積累了生字詞外,文體閱讀知識模糊不清,文章閱讀技巧零零碎碎。學生的學習結果是這樣,做起考題來,不模棱兩可纔怪!
要改變這種局面,我個人覺得有必要教會學生“悟”透閱讀規律和技巧。葉聖陶先生說:“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裏,必須不斷地用心地使用練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③葉老這些話的意思有三點:一、教材是例子,教過的課文,學生就要能讀懂讀通讀透,達到舉一反三的程度;二、文章是教不完的,教一篇就要讓學生懂得這一類文章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三、閱讀技能的熟練得靠學生用心去“悟”,悟透後才能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我很贊同葉老的說法,覺得課文不必每一篇都教,也不一定非教教材中的課文;教一篇就得有利於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否則學生掌握生字詞即可,這是一;就算重點教的文章,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根據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狀況,重點突破某一點。譬如教人教版八年級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你如果覺得學生還不懂區分小說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方法和依據,那麼就完全可以把這一點作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去處理,聯繫學過的小說去講清楚,析透徹,讓學生明白爲什麼于勒不是主要人物,而是次要人物中的線索人物,爲什麼菲利普夫婦不是次要人物,而是主要人物,是依據這些人在表現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去分析、判斷的。至於構思的精妙,環境描寫的精要等等,教師在課堂上完全可以不理。俗語“傷五指不如斷一指”,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你如果覺得這篇文章確實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很重要,那麼就完全可以把它當作重點中的重點課文去教,你可以要求學生一字不錯的把它背下來,你可以把文章中學生“悟”不透的句子和詞語,一個個講清楚,講明白,讓學生達到大徹大悟的程度,並且能模仿該文的模式寫出形似神也似的文章。譬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劉心武的《錯過》,該文是國中教材中難得的一篇學生讀懂悟透後,可以作爲典範隨筆去仿寫的文章。這樣的文章,無論從思路的嚴謹,語言內涵的豐富,譴詞用語的準確等等方面,都很值得學生去用心“悟”。學生“悟”不清楚,“悟”不明白,你就得花時間,廢氣力去教他們“悟”的技法,不必受教學參考資料所規定的兩個課時限制。如果按教學參考書規定去講授,這樣的隨筆,給學生的感覺肯定是不痛不癢,雲裏霧裏。教這篇課文,我嘗試採用先讓學生熟背全文,“悟”作者構思、語言運用技法;然後由教師重點講析,解開學生閱讀過程中疑團,教“悟”法;最後再要求學生以《過錯》爲題,仿課文的結構思路,語言技法寫一篇文章,力求形似神似。十個課時下來,效果挺好,今年會考的作文備考複習,許多同學仍然能仿《錯過》一文,寫出像模像樣的隨筆文章;我班何梓豪同學會考語文成績119分,問他作文寫的什麼,他自豪的說仿《錯過》寫“永遠的座右銘”。這也許是巧合但我總覺得那些學生能真正學進腦的經典課文,教透了,學生才能“悟”透,才能實實在在的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和水平。
三、教會學生“悟”生活,“悟”寫作技法。
作文教學是目前語文教學中很令老師頭痛,學生害怕的。這種頭痛除因學生作文語言不通暢,缺少文采,批改費勁外;還表現在內容空洞無物,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實感;結構散亂,不成體統等方面。學生害怕主要表現在搔破頭皮,收腸刮肚,咬破筆頭,煞費苦心寫出來的文章,總難令自己和老師滿意。學生作文能力差,我認爲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墨水太少,即語言材料的積累不多或積累的語言材料只停留在死記硬背層面,而不會靈活運用;二是學生觀察、體驗和表現生活的能力太差,即生活感悟能力太差;三是作文基本技法不熟練,不能學以致用。要改變這種現狀,第一方面得靠學生在閱讀中多積累,變“胸無點墨”爲“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三方面靠多練。本文重點談談第二方面。我認爲要提高學生觀察、體驗和表現生活能力,即生活感悟能力,得靠老師用言傳身教法去垂範。近三十年的語文教學生涯,我比較注重這一點。春暖花開季節,夏樹成蔭,秋實累累,冬寒料峭時節,我往往會利用語文課時間,帶他們走出教室去觀察校園的物候變化;我自己在校園的哪個角落有了新發現,也在第一時間告訴學生,讓他們去欣賞。開展這類課外活動後,我會捨得再用語文課時間,跟學生一起交流觀察體驗生活的體會,然後自己先寫文章,再結合作品把個人感悟講授給學生聽,讓學生從中感悟生活與寫作的關係。下面兩首詩就是本人帶學生觀察一中校園裏的木棉樹和象腳樹後寫的。其中《七絕•木棉花頌》:“蕾似梨梅靜靜棲,開如烈焰枝枝齊。不倚綠葉相繾綣,全憑骨朵報春泥。”(寫於2006年季春)《象腳樹》:“幹粗葉細虯龍枝,日曬風摧不變姿。不戴春花與秋果,俯首低頭露情絲。”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和寫作實例中“悟”到感受生活的重要,“悟”到感悟生活的技巧和方法。
“悟”,就語文學習來說,其實就是領悟、感悟語言,我們通常說某人語感強,即是說他語言感悟能力高。作爲語文教師,我們都期盼學生語感能力強,但怎樣才能行之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感,確實值得深入研究。以上文字,我只是從教會學生“悟”語文學習的規律和技法的角度,說了個人體會,膚淺甚至荒謬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學者們不吝賜教,本人定會遵命修正。

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悟”

順德一中 郭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