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選38篇)

作文 閱讀(1.2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選38篇)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

一身布衣,成就人生傳奇;儒家經典,芳名流傳百年。這位歷來被人們所追奉的聖人正是孔子,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當然,“英雄”這兩個字的實際涵義不僅僅是指在戰場上戰死或是什麼爲國犧牲一切的人,那樣未免也太狹隘了。在我的詞典裏,上述只不過是“英雄”中的一小部分。“英雄”其真正的定義則是推動歷史進程的人。那麼,孔子又何以無愧於“英雄”的稱號?

首先,當然是他所主張的儒家思想。以仁愛仁義推崇至上。也正是因爲他這所主張的儒家思想,以仁愛化解萬物的力量使得中國走過了多少的滄桑,歷煉出了多少流傳至今的中華美德與道德準則。就是在今天的社會看來,我門所倡導的“創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不正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縮影與實踐麼?

當然,孔子被我稱作“英雄”,其原因遠遠不止他那沿傳至今的儒家思想,還有他那臨危不懼的勇氣和謙遜的品格。

據史記記載,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門走到了一個偏蠻的地方。那偏蠻地方的人由於誤會拿着那刀啊,矛啊,槍啊之類的把他們給圍住了。那怎麼辦?打吧。打就打吧。於是動起手來。雖說最終是突圍了,但師生們被衝散了。當最後子路拿着寶劍,一手鮮血地找到孔子的時候,你猜孔子怎麼着?人家正坐在草叢裏悠哉悠哉地邊摸鬍子邊彈琴。最後還說了一句“本無惡意,何以爲懼。”危險之中還摸鬍子彈琴的事大概也就只有這聖人才幹得出來。“危險之中,悠哉悠哉;氣魄蓋世,誰可比擬”則是對他最真實的寫照了。

永遠是那麼的謙虛寬厚。曾聽說孔子爲了學“禮”到老子那學了幾年。雖然毋庸置疑地孔子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老子。但他卻仍然甘願拜老子爲師,而且比其他學生侍奉得更爲恭敬,也足見他的謙遜寬厚了。

就是了,憑着自身的魅力,思想穿越了時空。如今,國外一座座孔子學院拔地而起,思想形成了社會的主旨。他的魅力,不僅僅來源於思想,更來源於他的品性,他那仁愛,臨危不懼,不恥下問的品性。這纔是他的人格魅力精髓所在。

一身布衣,鑄就亮麗人生;七十二賢,演繹千古佳話。儒家思想在代代相傳,民族的根就不會變;民族的魂就不會丟。以博化物,以愛化人。以博愛感化天地,以仁對待他人。做人的真諦全部都寫進了那一冊薄薄的“論語”裏。肉體雖早已化爲灰燼,但思想仍在時代中跨越。就讓我們永遠的記住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讓仁愛在人間演繹。

更讓英雄活在我們的心中,將仁愛世代相傳。

孔子——我心目中的英雄,源於思想的感悟,道德的準則與那博愛的本性。

——尾記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

人是一根葦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

——帕斯爾爾《思想者》

駐足於孔子像前,時常,在某個瞬間失神,我知道,是永遠頂禮膜拜的虔誠。

孔子思想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復禮,爲仁,君子”,如鼎之三足,支撐於孔學。

春秋時期,天子衰弱,諸侯並起。此種局面,孔子宣揚“禮”,主張恢復周朝的禮數。他對周禮的信心,源於對夏禮,商禮更深層的瞭解。“克己復禮,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爲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麼,什麼是“爲仁”呢?孔子曰:克己,復禮,爲仁。朝於斯,夕於斯,孔子儘可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但是,珍饈羅前,何以下嚥?的確,根植於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鍛鍊的,猶如一塊璞玉,即使蘊涵上好的玉質,未經開發之前,還不能說是純善純美的藝術品。孔子以爲,“爲仁者,齊家治國平天下”,即要統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毀家滅國亂天下”。再說“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子以爲“剛毅,木訥,近仁”是覈定君子品行的準則。君子,就要文質彬彬,盡善盡美。

人是一根葦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文人迂腐而可愛,靈魂的孔子成了國寶,昭示着文化的不朽。進則從政,兼及天下;退則歸隱,獨善其身。孔子也曾試圖從政,情繫蒼生。然而,他流離輾轉,總也“報國無門”。晚年的孔子私人辦學,撰寫術書,其著作也使瀚海書林,梅香千古!

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澤被後世,被稱爲“萬事師表”。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朝以來歷朝歷代都把儒學作爲治世經傳,極爲推崇。伏爾泰,西方文藝復興的大師,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終懸掛孔子的畫像。他認爲,孔子訓導的儒生講求氣節、尊嚴、坐懷不亂,道德永比巴黎人來得清爽。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他是世界的。從全球意義上來說,孔子的價值觀念超越國界,超越時代;屬於過去,也鑑照今天和未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北齊書·文苑傳序》:“聖達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 幾天前,北大教授張頤武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我以爲,章子怡只不過是現代流行的一個符號,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則是永不過時的“萬事師表”。當然,章子怡的走紅,使西方更瞭解中國人,中國藝術,然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豈是一個、一百個、一萬個章子怡所能代表的。雲山蒼蒼,江水泱泱。聖人之風,山高水長。聖人的精神、思想是無人可及的。

回眸歷史滄桑,掩卷長思,蕩氣迴腸。孔聖人的形象,如日月昭昭,如星辰離離,躍然紙上。顏淵嘆之“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藉着聖人的光芒,我再一次擦亮我的眼睛!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

早晨,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耳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石老師領讀後,我們也開始聲情並茂地讀起來,體會這位精神的巨人——孔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

千百年前,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聖人——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偉大的驚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後人尊稱爲"聖人"。其弟子將他的言行和思想記載在《論語》中。通過《論語》,我知曉了關於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經過時間的流逝和洗禮,卻仍然保存,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這是他治學,治國的基本觀念。此外,他始終把"學到老,活到老"當作自己的目標,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傾注在做學問上。他嚴於律己的同時,也竭盡心力地教誨自己的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然而,在這麼偉大的偉人背後,也有許多說不出的艱辛。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苦難,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他有着一種高尚的品德,那就是樂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他年輕博大的思想,但他在這座"困難"的高山上不斷攀登,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渴望種子能夠在未知的土壤里長成參天大樹。

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讓人受益匪淺。《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篇對話: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慄,吾得而食諸?"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答道,"國君的行爲要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爲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爲要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爲要符合兒子的要求。"齊景公說,"說得好啊!要是真的國君的行爲不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爲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爲不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爲不符合兒子的要求,即使有糧餉俸祿,我能來享用它嗎?"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規範。

雖然孔子已經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變了我的觀念,讓我懂得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努力進取,叩開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在孔子精神的滋潤中成長!

這就是東方聖人——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4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說是老人,那是從我這個兩千年後的人類眼裏追溯回去的結果,不管從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領略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與根。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應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爲一位教師,他的智慧也體此刻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原先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癡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應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所以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一個人要到達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缺一不可。人無完人,只能說夫子在某一個角度,是一個完人。輝煌的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教育後人,這個過程是艱辛而具有意義的,它的價值體此刻: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知識每個人的見解都不盡相同,卻無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僅僅絢爛,並且源遠流長。

孔子,這位爲教育的實施,爲正氣的傳播,爲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日依然煥發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5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的人。

在七年級時,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廟,夜遊夫子廟果真是一次極大的享受。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羣,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對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魯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爲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重重,期望以他超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拯救自我的國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聆聽人的內心的默默觀察世界的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爲,兩千年後的今日,無論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們去領悟這個民族的根。

他創造了以仁爲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時的貧困並沒有抹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時的挫折也未曾動搖他堅定的心,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斷他思想的昇華!

孔子作爲一名教師,他的智慧也體此刻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習相遠。"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孔子是誨人不倦的,可是"不倦"卻是建立在學生癡於學習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礎上的。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

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應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所以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看開人生,絕非悲觀。他明白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兇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明白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懷黎民蒼生的先哲。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看到。可是歷史銘記了他。一個堅定的儒學聖人,一個關懷天下的人!他記掛着人們,世代的人們也紀念着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6

春秋末期,有一位聖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00多年的距離,但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讀書人都在尋找一個救國復興的方法;就在這時——孔子誕生了。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學有所成,他在母親的悉心關愛下,逐漸成長爲一個志向遠大、勤奮好學的青年。由此可見,志向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官職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總理",幫助魯定公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還給魯國就是孔子的貢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這樣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麼?

我心中的孔子堅韌不拔。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可是春秋時期,天下大亂,正是各國以大欺小,奪取天下的良機,誰肯採納孔子"不要戰爭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繼續周遊推薦自己的思想。如果換成咱們中的一個,肯定是早就退縮啦!

在我眼裏孔子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無類",讓平民也能上得起學,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正是因爲孔子的思想,獨創私學,創立了儒家學派,有了後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纔有了今天我們能在學校裏開心的生活!

一本《論語》道不盡孔子對我們的教誨,孔子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都會永恆不變地烙在我的心上。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7

歷史長河淵源深遠,那傳承的千古的精神彷彿是長河中的鵝卵石,在時光聖水的洗禮下越發深邃越加完美。時光可能會帶走一些東西,但有些東西只會在它的磨礪下越發越閃耀。

學無止境!

學習沒有盡頭,一直學習纔是真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番言語寫出了孔子對"學無止境"的看法,孔子一生都在求知,從未停息,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與發展方向,只有完成了人生目標。才能領悟這一階段的精華。以開啓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習沒有界限與年齡的限制,只有領悟"學無止境"這個境界的人,才能夠體會人生的充實與美滿!

虛心好學,學思結合

孔子好學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能領悟精華,要想學識淵博,必須要虛心請教,自我努力,孔子向各種人請教,大則大哲學家老子,小則六七歲的孩童,它不分地位貧賤,只要別人比他懂得多,他就虛心請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虛心拜師,擇善從之,不善改之的精神超越了時空的禁制,古今中外,仍然先進。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相結合的,如果缺少任何一方,則學習就沒有效果,只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學思結合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寬容待人

孔子的品行與學問並重,孔子與人主要學習兩類,一種是學問,一種是品行,孔子教學生有一個原則,就是教人知識前必須要讓他學會做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寬容理解,學會換位思考,這種思想在當今的社會非常重要,孔子的思想在哪裏都是通用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是孔子思想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見孔夫子,那滄桑的歲月感被厚重的親切感取而代之。那先進的思想千古傳承。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8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領略古代語言的魅力;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體會聖人思想的開明。通過這單元的學習。我在領略到古漢語魅力的同時,也對孔子這位大哲學家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享年七十三歲。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還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如今,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論語》已經成爲中國人在生活學習修身方面的不朽經典。

我認爲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他三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授其教。少時家境貧寒,十五歲立志於學。長大後,常學無師,誰有學問,有長與他的地方他都會虛心請教,特別好學。在三十歲時就已經博學多才,成爲當時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

其次,他是一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他的許多格言警句都是具有極強的正確的先進道理的觀點。這些道理,在我們現代還依然沿用,常被用來做我們的座右銘。由此可見,孔子關於學習與教育理念的先進性。

孔子對於人生的道理領悟的太深刻了,我想,這與他的一生坎坷經歷有關。意志在少年時期得到磨練,從此勤奮好學,才成爲了一代儒學宗師。

再者,他是一個懂得教育的人。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他生平教過三千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子鹿、子夏、子貢、子有、子我等七十二人。他們都對推動我國文化發展和發展入學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學而不倦,誨人不厭。他對弟子們的悉心教導,讓我很敬佩。孔子死後,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爲其服喪三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爲孔子守墳了六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在他死後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我從孔子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我也會像他一樣,像他所說的名言一樣,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無愧於心的人。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9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爲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癡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現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老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爲教育的實施,爲正氣的傳播,爲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0

早晨,推開窗,一縷陽光射了進來,我不禁想起"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名言。啊!孔子,你給予了我生命的動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據說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稱"七十二賢人"。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出於他之口,他把"仁"和"禮"視爲道德的最高原則,對中國的思想有巨大影響,被尊爲"聖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看法,這在當時是多麼具有進步性啊!當時戰火連綿,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談,有權有勢之人才可以上學,但孔子主張教學沒有等級、類別,他在全國各地收徒,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並且不主張死板的教學,而應"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弟子們要活學活用,學與思並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說。他提出溫習的重要性,教育人們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應該是我們對待學習的一種態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平凡的人。爲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養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其五,君子羣而不黨。

孔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經受了多次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標準。偉大的光輝在他身上處處閃映。他還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正反應了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或許,孔子的字典裏永遠沒有退縮一詞吧!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1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的人。

在七年級時,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廟,夜遊夫子廟果真是一次極大的享受。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羣,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對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魯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爲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重重,希望以他超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聆聽人的內心的默默觀察世界的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爲,兩千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們去領悟這個民族的根。

他創造了以仁爲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時的貧困並沒有抹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時的挫折也未曾動搖他堅定的心,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斷他思想的昇華!

孔子作爲一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習相遠。"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是"不倦"卻是建立在學生癡於學習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礎上的。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

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看開人生,絕非悲觀。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兇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懷黎民蒼生的先哲。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看到。但是歷史銘記了他。一個堅定的儒學聖人,一個關懷天下的人!他記掛着人們,世代的人們也紀念着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2

先賢孔子,早在春秋的禮樂聲與戰火中逝去,但人們對他的追思,卻是不可斷絕的。

街頭、巷尾、文廟、學校,孔子像無處不在。我們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氣派威嚴,有聖人的氣質;但孔子也會笑容可掬,他有仁人的胸懷;他有仙風道骨,那是智者的風範;他有剛毅的眼神,那是勇者的精神。

這是孔子像,是我們塑造的孔子,是公認的孔子。他是仁人、智者、勇者、聖人。然而,我們覺得這樣的孔子離我們太遠,我們與孔子的距離不僅存在於時空上。而且,在精神領域中,孔子達到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而我們所做的,僅是仰視。

這是真孔子嗎?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

孔子認爲如己者只有顏回。但顏回的早逝,僅能帶給孔子寂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論語》之中,子曰之後講的多是仁義理智信,卻少有對友誼的論述。我們看到《論語》中頻頻出現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我們看到孔子周遊列國時,帶的是弟子而非朋友。爲什麼?因爲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少有朋友的孔子行走在春秋大道上,他希望世人能夠理解他、認同他。他決定當個官,讓世人明白他的學術。

孔子51歲當官,52歲辭官,55歲周遊列國,14年後無功而返,晚年修書講學,73歲病卒於家,落魄一生。孔子想當官的理想終究沒有實現。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沒有朋友,世人也並不認同孔子。孔子終其一生弘揚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時代,卻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渴望他人的理解。

孔子希望後世多出仁義之儒,後世卻多窮酸之儒;孔子希望人們理解他的思想,人們卻仰望他的塑像;孔子希望人們做到,人們卻不停說到。

這個世界,與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去甚遠。孔子只有寂寞、落魄的份了。孔子走在大街上,不希望人們俯首以拜,他希望人們眼神中多一絲理解。

理解孔子,孔子纔不會寂寞,纔不會落魄。

那麼,塑造一個又一個不真實的孔子像,算是尊重孔子嗎?

孔子會有八米的身高嗎?孔子會穿上如此華麗的衣服嗎?孔子會讓人們不停地抱着腳脖子、親吻腳趾嗎?

請還我們一個真實的孔子,請理解孔子。

理解孔子,孔子纔會快樂吧。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3

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其所著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 人》一書中把孔子排在了第5位,名列入選的炎黃子孫第一位。

而他對孔子的評語是:"孔子學說只強調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個人的權利。根據以這種哲學來保持國內和平繁榮所發揮的作用而論,大體說來,中國是地球上被治理的最佳的地區。"

小時候就知道孔子,所有見過我的長輩,他們都一味地讚美着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然而在我的記憶中,也只有他的賢明,他的博大,他的多學。聽得多了,我在想,難道一個人的名聲永遠會流播嗎?難道真的有名垂青史的痕跡嗎?今日的我們對他的景仰難道會亙古不變嗎?

世界在我看來是不屑置辯的。過去的"孔聖人"是誰?是誰在置他人於空中?那是過分的推崇,沒有人可扭轉,歷史纔可說明它的存在與永恆。不單單是孔聖人,所有的墨徒都有後人的評說,都有他自身的價值。

儒學是可敬的,它是厚厚的被子,讓我們的5000年都在承襲着。還有那"天朝物產豐盈,無須與外國互通有無"。儒學的"仁慈",相對於當今以及封建的"",不敢想象,如果我們不推崇儒道,會成什麼模樣。時今,不是有許多國家,也在用孔聖人之思想培植厚土嗎?

那儒學,是孔子。

心中的孔子,是位平和的老人,與世無爭的賢人,到世間普渡衆生。"仁"無可厚非,儒學也有其欠缺,但它不是孔子之過,而是封建意識的缺憾。武器沒有缺陷,然而武士有失誤。

武器匠真是值得同情,比武器匠更可憐的,那時天下民生。

孔子在我們心中難道不是這般嗎?亙古至今,他永恆在學校教育中,成爲一份精神的寄託。爲什麼有如此繁富的精裝《論語》專本呢?難道它是和《漢謨拉比法典》一般,只是一份懷舊的情思?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溫順的學說。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啊!

孔子,不僅在過去,抑或在未來,還是永恆的。

他以他自己獨立着,發展着,沿承着。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4

他要走了,讓世人忘記他吧!

曾經,他是個身長八尺的年輕人。他擅長射箭,也好於此。把黑布纏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緊繃,銳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嗖”,箭就紮在靶心上。他還好仁與禮,在他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輕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幼兒有人扶養,即使是孤,寡,病,殘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若能實現,該有多好。

眼下,正值耕作時節。他拉着車走在長堤上。楊柳似少女,在微風中輕輕起舞,蝴蝶追尋着花香的影跡。春風撩起他的鬢髮,好生俊氣。他四處張望,看看這片土地。百姓的額頭上冒着汗,鋤頭翻出新的泥土,播下希望的種子。集天地之靈氣,享日月之精華。可是他的希望又在哪呢?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二小天下。泰山山頂直衝雲霄,在他的腳下,是巍峨的泰山,還有無盡的雲海。陽光燦爛奪目,漫漫的雲海上架起座座彩橋。他如此的渺小,這,就是“大”呀!沒有禮的雅,而是害怕。他那麼的渺小,山這麼的大。山頂的風就像一支軍隊,幾次衝殺給他留下的只有孤獨,別無其他。

他下了山,沿着山路走下去,走得更加崎嶇。

他坐在馬車上,他身邊的一行人都老了。額角的鬢髮已經斑白,眼角有了陰翳,衣服已佈滿了補丁。他們走得很慢,走得沉重。在這之前,顏回死了,子路也死了,他們帶走了回憶,給人留下孤獨相伴。當雪花落在他的頭髮上,他的肩上,他的粗麻大衣上,好冷啊!他想起了家,家裏還有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們圍坐在火爐旁,在講什麼呢?他們冷嗎?這是可千萬不要出去呀!會凍着的……

終於,在這麼一個夕陽下,他莊嚴地跪在地上,任由這風沙的拍打。叩首,叩首,再叩首。這是魯國的風,這是魯國的沙。他回來了,他終於要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了,他們已經分開那麼久了……

後來,在楊柳樹下。髮鬚皆白的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緩緩地翻閱手中的竹簡。旁邊的房子裏,是他的一行弟子們,他們正在整理文獻,而另一邊,是學子們的誦讀之聲,“仁以爲己任,不以重乎……”

看着這些,他說。這路,讓後人去走吧!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5

你的熊熊烈火照亮着中國的文學旅程;你的精神的昇華牽動着每個人的琴絃;沒有馳騁沙場的你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

掀開你的頭巾,我才知道“爲政以德”之道;

關注你的舉措,我才明白“克己復禮”之禮;

打開你的心扉,我才感受到“仁者愛人”之理。

一行淡淡的墨跡“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你繼承了周代以來關於德和德治思想的文化傳統,提出了“爲政以德”的主張,構建了以“愛民”“富民”“教民”“安民”“舉賢”“正政”“善政”爲主要內容的“德政”思想理論體系。以德服人是中國傳統政治的核心,你說的“爲政”實在是一種教化之學-----教育與感化,德治思想發揮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借鑑意義。

你彷彿聖人一般,從天而降,衣袖輕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你認爲父母至死,子女應當守喪三年以表孝意,而你的弟子卻反駁道,守喪一年即可,只要心中有孝就可以了。孝弟這個東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看待你所說的“孝”“悌”的觀念,“孝”大可以治國,平天下,小可以修身,齊家。它是傳統家教的核心。這種“孝”強調“父爲子綱”,實際上應當一分爲二的看,既要肯定“孝”的合理性,又要與實際相結合,對父母不能盲從,對父母的不當之處,也可以勸諫,更應注重精神上的“孝”。至於“悌”,你是指善事兄長,聽從兄長,辨證地看,不能一味地盲從,不辯是非地接受順從。這就是復禮,除了禮,還要克己,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站得住,於是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於是也使別人行的通。這不就是你所謂的“仁者愛人”嗎?在你的倫理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的首要內容是“愛人”。一次,馬廄失火,你得悉,立即從朝廷回來,“曰:‘傷人乎?’不問馬。”你的這一舉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認爲這是重視“人的價值”的驚世之言,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人道主義思想之一。

走進了你,我瞭解了諸多,你不僅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也是我效仿的榜樣!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6

我在自己書房裏看着一本厚厚的論語,看着看着,爲看得非常起勁,感覺就像孔子就在我的旁邊,對我講着一些令人深刻的大道理。就這樣,爲沉迷在論語這本書裏,漸漸的,夢境開始了。

我無緣無故來到了一所簡陋的房子裏,突然,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穿着書生的衣服,還有許多的書生拿着一本厚厚的書,正在搖頭晃腦,念着書中的話。還有的坐在椅子上,寫着一些字。有的互相交談,互相學習着道理,最令我驚奇的是,額竟然看到了歷史上中所描繪的一個偉大的人物——孔子。爲正看見他在教導自己的學生,看到他博大精深的樣子,爲整個人都充滿了好奇和激動。

爲小心翼翼的走向他,直到看清孔子的面孔,他長着一算大眼睛,臉上佈滿了皺紋,嘴邊上下還有長長的白色鬍子。他坐在石頭上,突然看到了我。孔子有幾千名學生啊!爲頓時佩服孔子了。他看着我,爲不由得緊張起來,朝他走了過去。當爲過去的時候,便聽他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聽了他的話,爲的臉一紅,爲一直都想請教一下孔子的,沒想到今天可以實現願望了。

“孔子先生,您能教我一些學習的方法嗎?”我走在他的前邊,和古代人的坐姿一樣,耐心的聽着他的話。他告訴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要對學習充滿了喜愛,這樣學習纔能有所進步。”接着,爲又聽他說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僅僅要思考,還要學習,學習的時候也要思考,這樣才能學好。同時,學過的知識還要牢牢的再記住一遍,方能深記於頭腦之中!”聽了孔子說的話,頓時讓我的思路清晰了,原來學習是要這樣的!

之後,爲還向孔子問了很多問題,我們也聊得非常盡興,他告訴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聽了孔子的話,便知道要多多觀察身邊的人,總有一個人的有點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我和孔子聊了很久,直到聊到了晚上。之後,我便睡着了,醒來之後,爲才發現自己正在書桌上趴着。原來我睡着了啊!

不過我挺享受的,竟然在夢中拜訪了孔子,還從他的身上學會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而且都是對我的學習有幫助的。知道了孔子對我說的話,以後在學習上,我便可以努力又有準確的方法學習了!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7

人人接觸詩,同頭詩、繞頭詩、數迷詩、拆字詩等。我們天天讀詩,背詩,我們讀《詩經》,我們讀《論語》《大學》。

小時候,我們背誦《詠柳》,幼兒園時,我們背《靜夜思》、背《春曉》。國小一到三年級時,我們背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而四到六年級,我們開始接觸古詩75首,《論語》。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又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認爲,學而第一,你沒有學而,你便做不成大事。正如孔子所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改之。這句話體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無論什麼人,他身上定有一些優良的品質,我們要去學習他的好的品質,從而改進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的短處,見人不善就引以爲戒,是自覺修養的精神。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爲,君子心胸寬廣,有過人的肚量,而小人則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我們做人要和君子一般坦蕩蕩,和君子一般心胸寬廣。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出自《論語.子罕》,軍隊中的將領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男子漢的心志是不可能改變的。長平之戰時,廉頗堅守不出,秦王派人去離間趙王和廉頗,趙王中計,派趙括代替廉頗,導致大敗。這是三軍可奪帥也。嚴顏寧死不屈,說:“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這是匹夫不可奪志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如流水一般飛逝,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孔子他一定從蒼蒼蘆中走過,縱目萬里霜天,他看見水中的“伊人”,他看見了蒼寂中的一縷情意,於是他吟詠:“薕葭蒼蒼,白鷺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孔子是聖人,他和現代的哲學家們不同,哲學家們不再去鄉村,去鄉居,而是坐在舒服的沙發上,喝着貓屎咖啡,他們不再深有體會,而是無端空想。也許,孔子便是這樣成爲那百分之一的聖人的吧。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8

只應深信尼山語,磨不磷兮涅不淄。題記

禮記中這樣說儒者:其飲食不辱。看來不僅色惡不食,臭惡不食了,連厄於陳蔡兩國的孔子,竟也追求飲食上的境界。

是孔子太苛刻,還是身體太嬌貴?

不,都不是,問題就出在一件事——“禮”上。

“克己復禮”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德行,品格上受禮之約束,生活上亦是如此。孔子是萬聖師表,至聖先師,他的思想仰之彌堅,是爲士之聖,士之典範。

品格上,儒者以忠信爲寶。春秋戰國,一切禮法似乎都已成了繁文縟節,的確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而孔子在硝煙瀰漫的時代仍秉持自己的品質,這位“累累若喪家之犬”的老人遊說各國,但屢遭碰壁。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看透浮沉,毅然決然的輾轉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潛身修禮,宣傳“仁、義禮、至、信”,抱道救世,爲那個黑暗的時代點燃了一盞明燈,爲數萬儒生照亮前進的路。大有“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之風範。支撐他的,就是“忠信”二字,他忠於禮,信於禮。

時觀當下,快節奏的生活已讓人們無暇顧及禮教,見面只是一聲“你好”,日日趨庭。禮漸漸淡去了。

孔子有時間去較生活中的真,他潛心修行,忠於禮教,看透亂世,看透紅塵,他爲自己而學,爲自己而品,當下,人們只是爲考試而學習,爲賺錢而工作,體味不到生活的樂趣,感受不到生活的情感。心神不寧,追逐名利,一個不淡泊世事的人怎能成爲一個大寫的人?我們學不到孔子的禮,學不到孔子的思,只能在所謂的發展之中丟了人格,別了秉性,棄了本質了。

穿越萬古的塵埃,在古人心中尋找一方淨土。我們身邊禮雖已淡但我們還要學習孔子,身處亂世,依舊爲歷史留下了大寫的一片。我們雖做不到“克己復禮”,但也要清楚禮的存在,也許,數載過後,我們步入社會,心靈被灰塵蒙上,但我們心中只要還有禮的火花,有“守禮”的信念,我們就不會沒入塵世之中。

薄暮冥冥,我在昏黃的燈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讀着你的篇章,此刻,你的足音正珊珊地向我走來,走向千年之後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裳的今夜,走向我閱讀的今夜,走向我審視自己靈魂的今夜……

我讀懂了孔子,我知道了不知禮者不成人。

今生有禮今世好,莫笑尼山說就辭。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9

冬天將盡未盡,我走近孔子。

當車窗外向後跑走的建築有春秋戰國時的味道,當小小的黃包車上都印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字眼時,我微笑,我走近孔子,我對他的解將不只是歷史課本上幾行枯燥的文字。

走近孔子,我走進孔廟。自漢至清,代代皇帝都來祭拜他,爲他“爲政以德”的告誡,爲他“苛政猛於虎也!”的感嘆。唐宋元明清,數座不同時代的牌坊巍然而立,將我們從現代引到古代。錚琮古琴,千年古柏,我們走進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心境。各代皇帝在此立的碑,文革時盡被銷燬,只完整地保留兩塊。有人遺憾,有人咒罵,但他們毀掉的只是千年來壓在孔子身上的一些無謂的讚美和所謂“榮譽”,孔子周遊列國,一生未被認可,又怎麼會在乎這些?我想,孔子留給我們的是思想,是境界,而並非這些後人所刻的大石板。孔廟,原是孔子生前所居住的三間茅草屋的所在地,現在被各代君主所建地如此規模龐大,他去世後沒幾十年就開始年年有皇帝來祭拜,他的待遇甚至比皇帝還高。但想孔子一生清貧,周遊列國無數次被拒之門外,他的“仁”,他的“一介草民的思想”卻在他死後被發現,被無限度的昇華。

走近孔子,我走進孔府,這是孔子後代的居所。看着偌大的宅院,聽着孔子後代所享受的待遇和種種官銜,我思考,孔子留給後代的恐怕並不是他的思想和境界,只是待遇,只是享受。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世間能有幾人?半部《論語》便可治天下,對於孔子,我們永遠只能知其皮毛。然而孔子的思想已經名揚海外,多少發達國家一直沿用孔子的思想,多少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懷着虔誠的心來祭孔。作爲中國人,我們爲孔子而驕傲。多麼想在杏壇下,在桃李旁,席地而坐,聽孔子講學,講着一本又一本厚重的竹簡,講着他對世間的理解和夢想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禮”的社會。

至此驚覺自己文筆的枯竭,對於孔子,我讀不懂,讀不完,自然也無法詮釋。我無法走進孔子,我只得走近孔子。

一本《論語》,一杯苦茗,不需于丹,也無需跋涉,便走近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0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這就是偶像。偶像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的偶像是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東人。他的頭頂中間凹,兩邊凸,長得並不帥氣,可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尊敬。也許就是他爲什麼能寬宏大量、包容萬物的原因吧。像“人不知而不慍”。他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青年時期便精通禮、樂、射、書、數,並一生對真理孜孜以求,奮鬥不息。爲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周遊列國,宣傳主張。

孔子教學,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者72人,其中他最得意的弟子是顏回。一次季康子問孔子:“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可見孔子很讚賞顏回。我要像顏回學習,學習他的舉一反三、安貧樂道、努力學習。

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核心思想是“仁”,是百家中我最愛的學派。儒家主張“以德治國”,盡力培養百姓的好品質。老年整理《詩》《書》,刪改編訂了《春秋》。能最大程度反映孔子思想的當數《論語》。《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論語》作爲儒家經典,“四書”之首,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朝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閉門苦讀,但他只讀一本《論語》,趙普用半部《論語》輔助宋太宗,此乃“半部《論語》治天下”之出處。《論語》也是我最愛的書,我在國小時就曾一點點、享受的啃過,不求甚解的背過這本書。我愛這本書,因爲看這本書時,我彷彿也成爲了他的一名弟子,看着他的一言一行,去學習,去收穫。

還有一句話對我的影響很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常常這樣激勵自己:孔子作爲聖人,都能看到他人優點,並且努力學習。那我們不更應該如此嗎?

我最愛的莫過於孔子的儒家思想,他是積極的、奮鬥的、拼搏的`,要求人們發自內心的有仁德。而我們正值青少年,應高標準要求自己。我要向我的偶像孔子學習:努力學習、努力有方、不懂就問、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少年有志、有仁愛之心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1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說是老人,那是從我這個兩千年後的人類眼裏追溯回去的結果,不管從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領略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與根。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爲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癡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一個人要達到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缺一不可。人無完人,只能說夫子在某一個角度,是一個完人。輝煌的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教育後人,這個過程是艱辛而具有意義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知識每個人的見解都不盡相同,卻無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僅絢爛,並且源遠流長。

孔子,這位爲教育的實施,爲正氣的傳播,爲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2

題記: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從小就知道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論語》更是必知的常識,必背的經典。

隨着漸漸長大,對孔子的瞭解也越來越加深。他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爲“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我心中的孔子被加予了一個有一個榮譽的桂冠,孔子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

直到我真正定下心來去讀《論語》,去關注孔子所言,去理解孔子所言之意。

從“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安貧樂道。

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做人準則。

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我讀懂了孔子的謙遜、好學,也是他學術上大成的原因。

孔子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越來越鮮明。那一位大學者似乎正撫着他長長的鬍子,帶着他傳世的經典之作,吟着他常說的那幾句話從遠處緩緩走近。

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古琴聲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簡的孔門弟子,齊聲誦讀《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禮之用,和爲貴”等儒家經典名句;88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3種不同字體的“和”字,表達了“和而不同”、“和爲貴”的中華人文理念。自此這位文化聖人的思想有一次震驚世界,風靡全球。孔子的形象也將在每個人腦海中鮮明。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爲“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想孔子這一道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獨特風景線永遠不會老去,不會消逝。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3

孔子是一個在教育和思想方面有重大作爲的大聖人,留下的儒家學說給了後人帶來很大的影響,我也讀過孔子的一些言論,的確是可令人從中領悟到不少深刻的道理。

在課上,老師讓我們討論一個對於有人說孔子是中國之幸也有人說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看法。我們當然知道孔子是中國之幸,他爲中國的教育思想上作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大膽地打破了陳規,創辦私學,主張了“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都樂意收爲學生。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你有去學習的意願,即使學費只是一串乾肉也可以。這體現了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而且孔子在生活也十分節儉,他曾誇讚過顏回可以樂在於“一簞食,一瓢水,在陋巷”的生活中。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種精神讓我十分震撼,可以拋棄物質上的追求而沉浸於學習的樂趣中,是多麼崇高的一種境界呀!

但對於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說法,卻大都不知。老師給出了答案,孔子之所以被看做是中國之不幸的說法,是因爲中國曆代統治者把他的思想學說變成束縛人民思想的工具。可我依然對老師話的理解,朦朦朧朧……

我帶着這個疑問思考了好幾天,但仍舊弄不明白;查資料我也試過,但沒有頭緒從哪一方面開始查找。但是很巧合也很幸運,學校的歷史課上講了漢武帝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提高了儒家學派的地位,併成爲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這句“併成爲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的話,讓我突然想到了這與利用儒家學說的言論也許有關,便下課就去對老師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老師告訴我漢武帝其實是利用了孔子“大一統”的思想,的確是爲了用思想上的統一去維持政治上的統一,對很多不同政見的人士的進行鎮壓。我此時此刻心中泛起波瀾,再偉大神聖的東西,甚至是孔聖人的思想,在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手中也會變成鎮壓人民的沉重枷鎖!

不過這些對孔子的說法並沒有動搖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不論他的學說被用於教誨後人還是思想政治統一,他都是一位聖人,他是中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的一位代表,使現在的我們學會了“仁”和“禮”的中華美德。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4

孔子,名丘,字仲尼,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裏記錄的孔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等經典語錄,相信大家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他的教育方式是每個人支持和一直在學習的。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啓發式""注重請教"的教育和學習方法,至今適合所用人去使用。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禮"和"仁"。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也是現在人們所崇尚的。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爲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正因爲有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纔有了現在中國人的高素質,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應該實事求是,"知之爲知之"絕不能不懂裝懂,還應該"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還要適當的去溫習舊的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知道了"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謀。"這只是論語中的一部分,卻讓我們懂得了如此之多,可見孔子對我們的思想和教育的影響力之大。

孔子的每一個言行舉止都值得我們去探究琢磨和學習,他的話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由此可見,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博大精深。

孔夫子,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他帶給我們每個的深刻道理就以足以證明他的影響力。我們對孔夫子最好的回報就是深刻學習他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並把他的教育和思想傳承給後代。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5

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不恥下問的孔子

孔子曾先後請教過老子、郯子等人。有一次,孔子去廟裏燒香,不懂得那裏的規矩,就虛心地請教他人。這時,一個人看見孔子在問別人問題,就挪揄他:“難道孔聖人也有不懂得的問題,需要請教別人,這多麼失禮啊。”孔子卻說:“虛心請教、不恥下問,這纔是真正的禮。”那個人聽了,啞口無言。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能夠看出孔子不恥下問,能夠虛心向他人請教。孔子當時已經十分出名,他的地位不可爲不高,如果他十分驕傲,可能就不會請教他人。但是,他沒有那樣做,而是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虛心請教他人,而不像現在的一些人,自認爲博學多才,不懂得問題從來不去請教他人。在這點上,我們都應該好好向孔子學習,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不懂得問題要不恥下問,直到弄明白爲止。這樣才能從各方面提高自己。

膽識過人的孔子

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宰相,在這期間,齊國的國君率領大軍前來攻打魯國。見到魯國被圍,孔子不懼危險,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禮勸退了齊國大軍,保全了魯國。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佩服孔子的膽識。在當時那種情況,孔子隨時都有可能性命不保。可他並沒有爲自己着想,而是挺身而出,儘自己的最大能力,保全魯國那些平民百姓。我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

讀書用功的孔子

孔子在晚年時期,經常讀《周易》這本書。他讀的很認真,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思考其中的意思,而不是一翻而過。就算是這麼認真的讀書,他還要把書再讀許多遍,並說自己還沒有完全領會書中的意思。

讀完後我不禁一陣感嘆,這才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哪像我,平時讀書的時候經常一掃而過。遇到我喜歡的內容,就慢一點讀;而我不喜歡的,就直接“忽略不計”。就是這樣讀書,我還自詡“認真”。我和孔子比起來,差距真是太大了,我真應該像孔子學習,認認真真讀書,踏踏實實做讀書筆記,把書讀透、讀懂。

這就是孔子,一個不恥下問、膽識過人、讀書認真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6

“這個世界沒有活頭了。”

“可不咧,作文在線,我都沒錢了。”

孔子頓了頓,乾咳兩聲,拖者老長老長的聲音,說:“上——課——了。”

在那時候,沒有九年義務教育,所以都是有錢的人讀書,沒錢的人幹苦力,只不過也有比較有天

資的,象造雲梯的魯班呀等等。

幽幽的靜了下來。子路,公西華,冉有,曾皙,分別圍在孔子的前面,很謙遜的樣子,頭都低垂着。

孔子一看這個情況不對,便就不忙講學,就先來點氛圍吧,“畢竟一堂讓人打瞌睡的課不是一堂好課”。

“是說,沒有人瞭解你們嗎。今天。當你們知道有人想要了解你們的時候,你們會怎麼做?”

四個人中有三個垂頭不語,大膽的曾皙竟然公開耍小動作,還弄出聲音,——他在玩戲子手中的琴。

“你們不要以爲我比你們大,你們就認爲我不會了解你們,畢竟我也年輕過。”孔子見大家都沒有興致,便自己找個臺階下。

子路,他經常用鮮亮的綢條纏住頭髮。整個弄的好不光鮮,所以他總愛出風頭。

“老師,我認爲即使僅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的一些國家,我也去治理它,哪怕時常遭到勁敵的進攻,哪怕還經常來點天災人禍,我也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後,我可以讓人民都便的勇敢,打仗時,把勁敵殺個片甲留,都讓他們知道做人的道理,都會謙讓呀的等第。

孔子正想到要他們再加點補課費,於是欣然自喜,不覺笑了笑。發現不對頭,便裝點深沉的冷笑。擺擺手,示意他坐下吧。

那時還沒有課桌和椅子,只有一隻草墊子。子路得意的做下去,卻不小心摔了個馬趴。

衆rén dà笑。

“冉有,你再說一下吧。”

“老師,你認爲一個,方圓只有六七十里或方圓五六十里的國家,我也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以後,我一定能讓人人都吃的飽,穿的暖,至於禮樂,謙遜,民風等第,還是等以後的高人來治理它吧。”

“老師,我不是那種能人,但我願意學習,我想將來做一個小相之類的官,來管一管諸侯們的禮樂,拜見天子,祭祀等事。”

這個公西華就有點機靈,他接冉有的話說,他能管他管不了的事。

孔子笑笑,叫到:“曾皙,你說說吧。”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7

這個人的名字叫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於公元前551年在一個歷史悠久且名聲顯赫的家庭呱呱落地。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主張“仁”和“禮”兩部分。“仁”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應該強加於人。具有仁德的人,無論在多麼困難的環境下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不隨波逐流。“禮”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範。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爲政以德”,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國。體現了孔子這位大學者,對政治方面早已有了認識。

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孔子這位大學者一生的道路充滿了艱苦坎坷。他想去參加齊王的宴會時,因爲穿的衣服不是高官貴族的衣服而被拒絕,把他趕出門外去,他20歲當上縣令後,他一心爲百姓謀利,可是卻受到了一些大臣的排擠,而被迫辭官返鄉。雖然他無官可做,三他並不爲此傷心煩惱,而是在家鄉開了私塾,讓貧苦出生的農民也可以讀書。最後孔子還周遊全國,廣收門徒,其學生有3000人,而其中的有72人非常有名氣,可見孔夫子對中國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有許多的言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句話寫出了孔子早已領悟出了學習的方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寫出了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一個讀書人,不能沒有弘毅的堅強意志,告訴我們要有夢想,有目標。

有目標,纔有動力,有動力,才能實現目標。孔子對我們國家的知識和人們個人修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積累了大量學習和做人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來說有很重要學習價值,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爲我所用。孔子,一個充滿知識文學的人,在中華五千年中沒有哪位人能與他相提並論,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未來的目標,我們應向着這一目標,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勇於爲理想而追求的精神。

使出我們最大的努力爭做像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哲學家——孔子,一樣的人,讓我們向着這個偉大的目標而前進,衝鋒,打敗刀山火海般的困難,取得成功。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8

“看!到了,這就是孔子的家!”子路興沖沖地領着我走到門前,“請稍候,我去給老師通稟一聲!”

子路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性格直爽,爲人正直,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及時伸出援手。最近,我發現他各個方面能力都提升很快,越來越像一個“君子”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問他,他嘿嘿一笑,“我拜了老師了!”

今天,我拜託他帶我去見他的老師——孔丘孔仲尼先生,準備也拜孔子爲師,學習儒家文化。

我站在門前等着子路的迴音,少時,子路跑出來,“老師正在給弟子們上課,走吧,我們進去聽老師講課吧!”

我的心怦怦直跳,這個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呢?老師會收下我這個弟子嗎?子路卻自信滿滿,興高采烈地帶領我走進房間。我一眼就看見了孔子,不禁眉頭一皺,“老師可真醜啊!”我心裏暗自說道,子路卻是毫不在意的模樣,拉着我找地方坐下,我只好認真聽課。老師一直圍繞着“仁、義、禮、智、信”展開了論述,慢慢的,老師的博學多才,不凡的談吐吸引了我,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老師,有一個仁德的人,如果告訴他‘井裏掉下去一個仁人’,他會跟着跳下去嗎?”一個弟子站起來問道。聽到這個問題,我真想笑,可教室裏安靜極了,連子路也是一臉的嚴肅,我伸伸脖子,把笑憋了回去,只見老師點了點頭,“爲什麼這麼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設法救人,但不可自己也陷入井中,可以受騙前往,但不可被迷惑而失去理智跳進井中。”老師正色說道。我在心中暗暗欽佩老師的博學。

“老師,如果一個人能對民衆廣施恩惠,賙濟民衆,這樣可以說是仁嗎?”又有弟子問道,真是個好問題啊!連老師也停頓了片刻,微笑着說:“這樣做豈止是仁啊!一定是聖德了!恐怕堯、舜也會覺得難以做到吧!那仁者啊,不僅自己想立身於世,也要使別人立身,自己想做事通達,也要使別人通達,能從眼前的實際情況這樣去做,可以說是實行仁道的途徑了。”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問老師一個問題,“老師,您好!”我的話剛說完,一陣悅耳的鬧鈴聲把我從夢中拉回到現實,我悵然若失,不禁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今夜孔子再次來到我的夢中,我再訪一次孔子,再拜一次老師!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9

對於老子,我是既敬佩又疼惜。

敬佩他的有話直說,即使面對孔子這個大儒家也毫不退縮,也許正是他這像石頭一樣的倔脾氣,才使得孔子能心甘情願地贊他爲“真龍”;敬佩他的樸實本色,他並不似莊子那般大刀闊斧地將天地鬼神通通搬出,只用了幾句簡單樸素的話語便足以說明一切;更敬佩的是他思想的博大精深,宇宙萬物的進化演變,千萬種姿態到了他筆下,便匯成了那一個意味深長的“道”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謂層層遞進,滴水不漏。

然而,正因爲如此,我才愈發地疼惜他。疼惜他的固執。明明是精通天地間自然規律的哲人,面對自己的理想時,卻同執得像個孩子;明知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動盪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卻依舊倔強地不肯放棄自己“小國寡民”的理想。他同執地用文字堆砌着自己“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理想——哪怕現實帶來的失落如車輪般,將他的理想湮沒於滾滾紅塵之中。

疼惜他的樸實。他說“上善若水”,於是他自己也真的像水一般平靜,言辭間遺留下的,只有滴滴的恬靜。而他留下的五千字的《道德經》,其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對我國的哲學發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疼惜他的本分。他的修養就在於,他始終只是本分地守着自己的“無爲”思想,不沾染外界的世俗種種,真是本色到看不見一絲雜質。再來看看今天所謂的“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是人就敢罵”的人:看看那些追名逐利、見捐款就躲開的人;看看某些自詡“看破紅塵”卻不斷“復出”的人……老子更是顯得分外珍貴。

記得讀國中時,歷史書上有諸子的畫像,當時調皮的同學評價說,老子是長得最“帥”的那一個。今天,當我逐漸地走近老子後方才意識到,老子的“帥”決不僅僅是外表,而是由他深厚的思想內涵而散發出的獨特的人格魅力,這其中有哲人和思想家的哲理思索,亦有孩子和幻想家的天真固執。正是這些相互對立的身份,造就了我眼中的一個立體的老子——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老子,有着可以親近的溫度。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0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日,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應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爲一位教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先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癡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着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此刻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教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能夠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爲教育的實施,爲正氣的傳播,爲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日依然煥發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1

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人們提起孔子,還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因爲,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影響了世界,並且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裏。

孔子是中國人不可能繞過的一個人。每個時代,幾乎無可避免地要拿孔子來說事兒。從惶惶周遊列國到確立一家之說,從儒術獨尊,聖人師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動,孔子就被裝扮成各色人等登場,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後種種褒貶熱鬧,與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邊,單說我對孔子的態度,六個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這兩句,爲因果關係,順序不可顛倒。

孔子一生,辦成了三件大事:教書育人、傳播學說、修撰典籍。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對此有所延伸,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梁漱溟先生則說:"孔門之學乃爲己之學,而己又是仁以爲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將整整十四年時間都花費於周遊列國,雖悽悽惶惶,席不暇暖,卻執著一念,從未畏難停步,明知難爲而爲之,是想以此創立一個富足和諧、文明有序的理想社會。"童年之苦寒、成長之艱辛、遊說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構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無疑是一個失意的理想主義者。然而,落空的理想並未讓孔子放棄宣揚自己的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的傑出正在身處困境仍能心懷天下。從政理想這扇門被關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過,孔子卻幸運地打開了教書育人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於私人講學,有教無類。他主張士人賢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從政的道路,開戰國時期及秦以後的"布衣卿相"之局,這在中國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隸社會變成封建社會的那個上行階級中的先驅者。孔子立場順乎時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這樣的見解,是中肯而客觀的。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2

孔廟南北長1.3公里,佔地327.5畝。有門坊54座,房屋466間。古樹1700餘株。院內蒼松翠柏,殿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小橋流水,飛禽低旋,別有一番風趣。孔廟的歷史之長,保存之完好,其盛名享譽海外。

首先,我們走過了“萬仞高牆”,這道牆上有四個萬仞高牆的大字,爲清乾隆帝所書。它是正南門,古時只有皇帝及欽差大臣來曲阜祭孔時,此門纔開。之後,我們又走過了金聲玉振坊,這是進孔廟的起點。接着,我們又陸續走過了靈星門、太和元氣坊、至聖廟坊。

進入孔廟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一水橫穿,碧波渙渙,水壅繞如璧,故名“璧水”的小橋。原來這橋因水而名,叫“璧水橋”。這橋往上走表示步步高昇,站在橋中間表示十全十美,這時,我才發現,這道橋非常的勻稱,並且具有江南小橋的精巧呢!走下去表示延續香火。

接着,我們來到了弘道門前,一開始我以爲它沒有什麼特殊的,後來才知道這道門在以前只有皇上才能跨時,我不禁沾沾自喜,原來我現在享受了皇上的待遇呢!這門的門檻很高,跟我的膝蓋一般高,我也不是一下子跨就能跨過去的呢!好不容易過了弘道門,前面又出現一道大中門。過完兩道門後,我發現這裏的一切都不比皇宮遜色呢!

在衆多建築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奎文閣了,它是藏書樓。在這幢樓裏,別說水泥了,就連一根鐵釘也找不到,這正是我所讚歎的。古時人們的那雙巧手,竟能光用木頭建出這樣精巧牢固的大樓,據說原先這地方發生過地震,其他的建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只有這幢樓完好無損。古以奎文星爲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後人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故以奎星名之。

大成殿是孔廟的核心,唐代時稱文宣殿,爲五間。雙重飛檐中,正中豎匾上刻了雍正皇帝御書“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它是中國的三大古殿之一。

其中的龍樹和鳳樹也非常美麗,龍樹蒼勁挺拔,鳳樹的枝頭好像一個雍容的鳳頭,樹身很油、很亮、很光滑,手感很好。

接着,我們還看了角樓、杏壇……

孔廟一遊真令我流連忘返呀!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3

雨絲輕飄,巷子裏幾乎沒有人在走,只看見秋葉隨風飄落。我匆匆地走着,遠遠地望見庭院門廊下掛着幾條幹肉。

“先生您來了。”門童笑吟吟道。

“啊,夫子開始了嗎?”我收起油傘立在牆邊,秋風吹得我打了個寒戰。

“別提了!”門童一咂舌,“剛纔夫子居然生氣了。宰予先生上課打瞌睡,夫子說他‘朽木不可雕也’。”

“是曾參回來了吧?”夫子的聲音穿過雨簾。

“是!”我應道,走進門去。几上像往常一樣堆着厚厚的書簡,子路在一旁,夫子正微笑着,似乎很高興的樣子。一點兒也看不出剛剛動過氣。窗子並未關,雨絲細細的,偶爾飄進屋裏,灑在地上的竹蓆上。

我向夫子行過禮,便在一旁坐下。夫子很慈祥地看着我。

“曾參啊,你這次出遊有什麼收穫啊?”

“遇見一些人和事,更驗證了老師您的‘恕道’啊!”說到這兒,我忽然想起門童說給我的話。“老師,聽說您因爲宰予偷懶而動了氣,爲什麼不寬恕他呢?您常常是寬以待人的啊!”

夫子聽後嘆了口氣:“話的確是這樣說,可他所犯的錯誤實在讓人氣憤。課堂上,是提升自我、修身養性的好時機,他卻浪費時間在睡覺,讓人不能不痛心啊!”夫子一頓,喟然嘆道,“唉,只有顏回是達到了我的標準的……只可惜……”

三個人都沉默了。雨打着屋檐。泥土清新的芳香,從窗口飄了進來。顏回的馨德也應是這樣流傳着吧。想起老師再三稱讚顏回的言語,令人在追憶時備感欣慰。

子路忽然發問:“那麼,老師,顏回是智者中的智者吧?他可以舉一反十呢,我只會舉一反三罷了!”

“可是,”我問道,“智者與仁者哪個更優秀呢?”

“智者與仁者,”夫子合目道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說罷,起身向雨後初晴的室外走去。

“智者動,仁者靜!”我恍然大悟,人,應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然而,不只是這樣,應外動而內靜!智與仁本不是作爲比較而存在的啊!而山與水,本屬自然,本性不同,但水環山行纔是美景啊!夫子寥寥數語,就點破了我長久的困惑。

窗外,斜陽穿過樹枝,照耀着被雨滴潤澤的一切,晶瑩閃亮。光芒間,漫步着一位智者與仁者完美結合的長者。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4

歷史的天空悠遠而深邃,遙望這片天,羣星閃爍。有兩顆耀眼的星星穿越時空,成了現代和未來的指明燈。那就是儒家思想的創造者和傳承者——孔子和孟子。孔孟的思想影響着後來人,直到今天仍不褪色。

三人行,必有我師

求學道路漫長而艱辛,許多人一起學習,一起尋求心中的目標。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擇人之長補己之短。“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求學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如不端正態度,那又怎能效仿古人不畏勞苦的求學精神?對於一種學問,不但要懂它,而且要喜好它,重要的是從中感到快樂。否則,人生就會黯淡。也許,我們這樣做了,也不會成爲孔夫子那樣博學多才的聖人,但起碼我們可以儘可能地去掉思想中的污垢,行爲上的瑕疵,讓自己的人格多一些圓潤與光澤。集他人智慧於一身,雖然不是聖人,但也絕不是庸人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如戰場,不是勝就是敗。而決定勝敗的主要因素是能否得人心。孟子的仁政如是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聚人心,共奮戰,團結就是力量。一家公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面臨倒閉,也許因爲經營不善,也許因爲天災人禍,但如果老總能以德服人,得人心,那麼公司肯定會起死回生。勝敗乃兵家常事,而想減少失敗的機率,必須要深得人心,以德服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成功非易事。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次磨練造就一個全新的你,而只要你愈挫愈勇,還怕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嗎?可是成功後你便墮落,你以前的努力又有何用?現在安逸的生活不是自己創造的,終有一天,它不會再屬於你,只有在憂患中不斷磨練自己,才能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歷史的天空繁星閃爍,滾滾長江水淘盡英雄。人們一直在追尋雁過雁往的飄逸,花開花落的浮沉,我們要用他們的思想——仁愛、和諧來主導我們的世界。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5

我和孔子有個約定打我認字起,孔子就是我最忠實的偶像,我總認爲能在孔子的‘之乎者也’‘君子乎’之類的半懂不懂的話裏聽出點什麼,我總認爲認識孔子就能變得像他那樣知識淵博,受人敬仰,爲了也和孔子一樣有幾千個弟子,我努力讀書,沒事就去到處瞭解有關孔子。

漸漸,我成了我們家的小孔子,有一次爺爺教我一道數學題,可是怎麼教我就是不懂,爺爺就不耐煩的說“笨死了,這麼簡單都不會,不會是豬吧,不會都不知道請教老師。”我卻面不改色的說“我不是再請教你嗎?是你沒本事教我,這不能說明我笨,只能說明你不行。呵呵。”“再說,孔子有句話說得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說的不就是我嗎?"爺爺被我說的又好氣又好笑,只好又耐心的教下去,即使我還是昏昏沉沉。一天夜裏我像往常一樣睡覺,想做一個好夢,或許是白天太累,很快進入了夢鄉,夢裏我在一片柳樹下,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鳥有魚,簡直是人間仙境,同時看見有一個身材魁梧的人站在小溪邊,手背在後面,很有學問是的,手裏還有一本書,明明就是我回到了古代,這可是真的夢想成真了,我走過去問這位叔叔“叔叔,你叫什麼?”

一個熟悉的名字在耳邊想起,孔子,他原來就是孔子,終於可以和孔子這樣如此近的站在一起。我激動的講不出話來,他問‘你想要一本論語嗎’,是我的語錄,以後我們就可以經常在這裏見面,我可以教知識給你。”“真是太好了,當然想要,我最崇拜您了,孔叔叔,我要向您學習呢。我也想成爲一個像你一樣的人。”

下午了,他把那本論語給了我,和我說“你一定要好好看,我有空再來,那裏面教你怎樣做人,教你怎樣學習,好多道理,應該夠你學的了,祝你好好學習啊,我相信你會很出色的,再見,我先有事了。”我們在依依不捨中分別,以後我一邊讀書,一邊期盼着孔子再來看我,我一定不辜負孔叔叔對我的期望。

我和孔子有個約定,在我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他還來看我,並送上最真摯的祝福,爲了這個祝福我一定努力學習。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6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以後想在文學方面發展,而且要發展的有前途有未來的話就必須要去仔細研讀研讀經典。那種比較經典的文學著作對自己以後文學方面的素養是大有裨益的。我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也認識到了其中的重要性。所以從幾個月前我就開始研讀孔子的言行著作《論語》,但劉某實在不才,沒有研讀出個什麼道理來。我領悟到的道理大都很膚淺,甚至死板。我甚至還認爲只是讀了一下這本書,關於裏面的灼灼道理根本就沒有領會到。我讀孔子老生常談的話“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就只簡單地認爲,哦,學習了後還要思考,思考的同時還要學習。我的認識就只到這裏爲止,再也沒有深入的擴展延伸了。愚以爲鄙人與大師教授們的區別主要在於,除了能讀懂文言文之外,大師們更多的會用孔子的思想延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他們的文學思維擴展很豐富,很有延伸性。他們能做到一個道理可以具體反三。他們可以把深邃的思想運用在我們生活中零零碎碎的事情當中。那些事情如此平凡,在我們眼裏如此微不足道。但是經專家教授們用孔子的思想一點醒,我才恍然發現,噢!原來還那麼有道理!

研讀了孔子這麼久了,現在我盡力地搜腸索肚昔日自學的那些關於孔子的思想學術道理,但是搜索結果竟寥寥。所以,《論語》我根本就沒有研讀透徹,甚至都不叫研讀,只能說是走馬觀花地過目了一下。想昔日下定心研讀《孔子》時那個意氣風發、器宇軒昂的風姿,甚至還制定了一系列研讀孔子的步驟。先是讀一本比較權威的原着,然後看看一本介紹孔子生平的書籍,再然後閱讀閱讀專家學者們對於學習《論語》的感想與領悟。一系列的步驟還沒有循序漸、有條不紊地進行完就因爲索然無味的研讀而中途輟停了。因爲此次的打擊,我都不敢再貿然去研讀什麼書籍了。有時候因此而陷入困惑,到底有沒有讀研的必要。對於這個問題,我早已下定決心了。斬釘截鐵地去考研。不後悔,不退縮。光是爲了一個碩士學位證和一個更好的大學的畢業證,我就應該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面對它。

研讀《論語》,我終究是沒有研讀出個什麼名堂。既然踏出了小心的第一步,雖然不成功,甚至可以說徹徹底底地失敗,但是我還會踏出殷實的第二步,信心的第三步,一步比一步邁地更加沉穩有利。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7

兩千多年前,心中充滿仁愛的孔子爲了實現自己被諸侯重用,以實施仁政的政治理想,四處奔波,禪精竭慮,卻沒有成效,曾表示:“朝聞道,夕死可矣!”

他轉爲辦教育,傳播以仁愛爲核心的儒家思想,成爲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多麼希望這個世界將來能開遍善之花,結滿愛之果,成爲人家天堂啊!

後來,上天感念於他的善,昇天後被任命爲天界的教育司司長。終於“聞道”了,只可惜是在天上,不在凡間。

兩千多年後,孔司長到凡間旅遊,來到當初他奔走於斯的中華大地,看到他所追求的仁政已得到實施,頗感欣慰。但欣慰之餘也稍有遺憾:貧富兩極分化還較嚴重,一些富豪們花天酒地、一擲千金,對於慈善事業卻一毛不拔,真是“爲富不仁”啊!

雖然有許多人也熱心慈善,不遺餘力地奉獻着,但他總覺得中國慈善缺位的現象還是不容忽視,特別是慈善教育乏善可陳……

不知別國怎樣?孔司長想。

於是,他又開始周遊列國了。

一路上,他看到:那些國家中許多富豪同時也是慈善家,不斷向社會獻出大量財富。更可喜的是,有的國家中,學校會讓學生輪流蒙上眼睛、捆上腳等,使其體會身體殘疾者的困難和痛苦,以更好地理解他們,激發自己的同情心;讓另一些學生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讓其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在美國的洛杉磯,他看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場景:一個11歲的跛腳兒童扎克,帶着他的兒童募捐車隊,人人拖着小拖車,義無反顧地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往海地大地震災區走去,車頭前面是大大的橫幅:“海地孩子需要你!”

他們一路宣傳一路募捐,路旁捐贈者中有人誇讚:“這孩子已帶領他的兒童慈善團隊,在近幾年幫助了120萬名流浪兒童了。”一路上,不斷有人捐款捐物,電視臺的攝影師追隨着他們,在記錄着慈善的旅程,準備以此激發人們更濃的愛意……

孔司長不由得在心中讚歎:這一深一淺的兩個腳印,穿越的不僅是土地,還有人們的靈魂啊!

於是,在天界“聞道”的教育司司長,捻着他花白的鬍鬚,沉思着:

是否該給中國的孩子們寫封長長的信呢?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8

孔子,是老師的傑出代表,是"萬世師表"是被我們所崇敬的"至聖先生"是我國古代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我們從國小開始就學習孔子的一些名言名句,通過學習這些言論,我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上國小時,我當上了值日生小組長,可是我從來不做值日,只是吩咐組員去幹,自己卻在教室內玩耍。就在我學習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名言之後,我理解到了,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隨便的施加在別人的身上,就像掃地一樣,自己不願意乾的,難道別人就願意做嗎?之後我就開始自己覺得帶頭做值日。

還有一次,我們在上自習課,數學老師來教師說:"給大家出幾道題,看看大家會還是不會。"說着,試卷就到了個人的手中了,我一看題目簡直是太簡單了,我的心中不免的竊喜,不費吹灰之力就全部做完了。待到老師公佈答案時,一看,跟我做的一模一樣!老師說:"做對的請舉手。"我想了一想反正是沒有事,就不舉了吧。老師又說:"這些人下午去參加數學競賽。"啊!我一聽就後悔了,爲什麼不舉手呢?讓我吃了一個大虧。從這件事上我明白了一孔子的名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智慧的。如果不誠實,就會吃大虧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在探討一個問題,見幾個小孩子走過來在我們的旁邊看,其中一個說:"這個問題我會。"我們聽罷,連忙問他,他就問題的解題過程和答案詳細地給我們講解一下,我們都恍然大悟,不要小看了別人,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必定有一個是我們的老師的。要時刻保持着一種謙虛好學的態度,好學,好問,必能成大器。孔子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有事實求是的態度,要有謙虛好學的品質。

孔子,你是我最崇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