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集錦六篇

說課稿 閱讀(1.19W)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說課稿模板集錦六篇

說課稿 篇1

【教學設想】

1、學情分析

本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二的學生,已經學過《宇宙的邊疆》等自然科學小論文。因此,學生對這種科學小論文已經有一定的瞭解,知道其論述的嚴謹性,和語言的簡介性。但對於文中提出的諸如“文法”、“可譯性”等新概念,對其的準確理解還需要引導。

2、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關於必修5冊實用類文本的有關敘述是: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評價,着重考察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

知識教育目標: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確中國國建築的特徵。②根據分層,歸納概括“文法”“可譯性”等重點詞句的含義。

能力培養目標:①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並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鑑。② 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培養目標 : 通過學習,提高對我國建築藝術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築藝術的熱愛之情。

3、 重點難點:

根據自然科學小論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將本文的重難點制定如下:

教學重點:把握文章整體結構,理清思路,掌握中國建築的九大特徵以及中國建築的“文法”。

教學難點:一,對建築術語如“所”“斗拱”“舉架”的理解。二、對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詞彙”以及“可譯性”的理解。

【教學方法】

㈠ 教學方式:

學習說明文,主要讓學生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學習說明文簡潔明瞭的語言,並把學到的技巧運用於平時的寫作中。還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爲了使本文的教與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採取以下的教學方法:

1、三讀:通過在預習的基礎上瀏覽、精讀、研讀三步讓學生逐漸深入地掌握課文知識。

2、設置情境:在課堂上,利用課件和視頻增強直觀性,讓學生更真切地瞭解說明對象。

3、問題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課外探究:引導學生髮現和尋找現實生活中的建築,比較他們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

㈡ 學習方法:

精讀研究法: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揣摩課文,深化對中國建築的特徵的認識。

對比學習法:把中國的傳統建築與西方的建築進行比較,讓學生更深刻地瞭解中國建築的特徵。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視頻。一段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特徵的視頻,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㈠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瞭解作者。

㈡ 課堂教學

1、 導入:

利用視頻《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唐代木亭模型》來引入全文,並且讓學生更加鮮明地感知“斗拱”這一概念,以及明確中國建築的發展脈絡以及現代的傳承。

利用幻燈片展示各種建築導入本文,揭示課題,並交代文體,指出其與記敘文的不同。而且簡要地介紹作者。這樣做有利於增強學生和直觀感受,對學習說明文有極大的好處。

這一個步驟所需時間不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學習本文與過去學習記敘性文字有了區別,明確學習目標,初步瞭解本文的說明對象。

2、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歸納全文思路。速讀之前,老師予以指導:這其實就是給文章分段,然後總結段意。明確本文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這個問題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能快速、獨立解決。

3、精讀課文,思考探究

我們瞭解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但是“中國建築的具體特徵”卻還撲朔迷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分析每一段的具體內容。鑑於此,我給大家出了兩道思考題,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第一組研究第一題,第二組研究第二題,給大家3分鐘時間,同桌互助合作完成這項任務。

這兩道題是:

1、請把樑思成先生所總結的中國建築的9大特徵,再從3個角度高度概括一下。並據此,複述中國建築的特徵。

2、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築的‘文法’”?

【設計過程及目的】

在學生討論的時候,老師巡視教室,通過詢問了解情況,給予點撥。在學生回答的時候,遇到分類歸納不準確的情況時,可以人物爲例來類比指導;在學生複述的時候,大屏幕出現故宮圖片,創設情境,啓發誘導,學生會出現的問題多表現爲表述囉嗦、拖沓,這就需要老師提前明確方法;

關於文法問題,老師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出方法指導:這裏運用了比喻手法,那麼只需找出對應的本體,就解決問題了。學生的問題更多表現在不夠全面,表述比較混亂,邏輯性不強,我就事先強調學生用筆寫出來。從而,在與同桌的討論中探究中保障答案的全面性,在書面的調整中加強語言的嚴謹性。通過這兩道題的設置,有效地鍛鍊了學生對文本信息篩選和加工能力,不僅讓學生明確了中國建築的特徵,加強了文化厚度;而且鍛鍊了學生對使用類文本的歸納概括能力,提高了做題技巧。至此,學習目標基本達成。

4再讀課文,揣摩語言

這篇文章出自科學大師之手,除觀點確實、敘說嚴謹之外,文筆也兼有理趣和情趣。例如本文之中就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句,請大家找出來,並結合上下文,說說運用比喻說明的表達效果。

【設計過程及目的】:

這個問題是學生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就掌握的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準確性,這裏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注意語言表述的準確性、流暢性。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答題模式。(老師首先板書答題模式:即①把……比喻成……②生動形象的說明了……)這個過程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賞析,讓學生體會本文敘述說明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

5、對比探究:

利用幻燈片展示西方建築和中國傳統建築,讓學生分析它們不同的建築特點。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特徵的認識,以及中國建築發展中的兼收幷蓄問題。

6、檢測目標

本着考察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的學習目標,制定以下檢測題目。

1、閱讀第8自然段,思考:中國建築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2、閱讀文章倒數第2自然段,思考: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築之間的“可譯性”?

7、課外拓展:

關注家鄉的建築,可以選擇家鄉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築,也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現代建築,介紹這些建築的特點。

說課稿 篇2

【設計理念】

讓學生的科學素養最大程度的發展。

【教材分析】

《用橡皮筋做動力》是五年級上冊《運動和力》單元的第二課。這課主要指向彈力對運動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活動組成,用橡皮筋驅動小車,分析力的來源和力的作用方向。分析橡皮筋纏繞圈數和小車行駛距離的關係。感受,體驗彈力的產生和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生數據的整理和解釋是一個難點。而探究皮筋圈數和小車距離的關係因爲涉及到很多的外在影響因素,所以,如何處理是重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時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

2、橡皮筋的彈力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過程與方法:

1、用橡皮筋給小車安裝動力。

2、做橡皮筋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係的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據、進行解釋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做橡皮筋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係的實驗。

教學難點:數據的整理和解釋

【教學準備】

教室裏,桌子一排四張。上邊放板。

小組準備:盤子裏有皮尺、實驗用車一輛(上有串着兩根橡皮筋);

教師準備:鐵架臺、橡皮筋、鉤碼

實驗用車、鐵架臺、橫鐵、橡皮筋;

有關彈力應用(球、釣魚竿、彈簧玩具、弓箭)的影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前節課,我們研究了小纜車,利用鐵墊圈的重力作爲動力。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用橡皮筋做動力的小車。 (板書課題:用橡皮筋作動力)

(通過指向性的談話,明確調試目的,暗示讓小車運動的動力來源)

二、給小車安裝橡皮筋

1、(出示小車)我這裏就有一輛小車,老師已經給它裝上了橡皮筋。誰有辦法用橡皮筋作動力讓小車自己動起來?

2、教師演示。

三、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係的實驗

1、發現問題並推測

下面就用你們的小車來一個比賽,比一比哪一種的小車跑的最遠。要想跑的更遠,你推測,於什麼有關?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運動的距離有什麼關係?

2、設計實驗

(期待在探究前能比較理性地分析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

3、介紹實驗要求,強調規範操作。

4、實驗操作記錄,教師巡視指導。

5、解釋說明。兩個小組彙報記錄及發現。

四、橡皮筋力的產生原因

1、問:同學們是通過自己的數據發現: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越多,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這是爲什麼呢?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祕?

2、出示鐵架臺、鉤碼。如果我把鉤碼掛上去,橡皮筋的形狀有什麼變化?

問:如果取下鉤碼,橡皮筋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問:這種讓橡皮筋縮回去的力是哪裏來的?

那我倒要問問。這個橡皮筋不動,有沒有力?

橡皮筋在怎樣的情況下,纔會產生這種力?

(體驗彈力的活動讓學生的概念更)

3、什麼是彈力?

4、解釋車的運動,

5、人們利用彈力做了許多事情,你知道都有些什麼?

五、小結、拓展

1、看來,彈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彈力在生活生產中廣泛存在和應用。

2、作業

另外,還有兩個自助餐。

(課後的延伸,對學生以後的探究有更大的作用)

板書:

用橡皮筋作動力

橡皮筋纏繞圈數 小車運動的距離

少 彈力小 近

多 彈力大 遠

【反思一】

當探究遇到數據---------

對課堂的整體思路也沒有把握好,一節課下來,更多的是在想怎樣讓自己的這臺戲演下去,沒有太多的時間考慮學生的主動發展。課後,冷靜下來思考着,這樣看似轟轟烈烈的,熱熱鬧鬧,七彎八拐的背後,學生到底得到了什麼,難道就只是經歷了一個簡單的驗證想法的過程嗎?很痛心地想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發展和我們爲此付出的努力根本成不了正比吧。問題出在哪裏?應該強調數據的收集,同組的老師則給我具體操作的`靈感。於是,改第一課的實驗數據蒐集的隨意性處理的設計,用數據表格引領活動,細緻化強調數據蒐集的重要性。一節課下來,思路更加清晰。單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來看,比第一節課有了明顯的推進。學生意識到了即使我們平時都認可的結論同樣需要數據的論證,證據在科學中的重要性。有了數據活動的支撐,我對整堂課的活動安排有了整體的調整,一些效率低的活動改成直接指向性的幫助提示,課的脈絡也更清晰了。但也有些不足,主要是和學生的交流中,沒有及時抓住生成,一些亮點沒有產生,學生髮展的自主性沒有淋漓盡致的體驗。

【反思二】

《用橡皮筋作動力》課後的困惑和思考

1、整理着自己的思路,感覺到了自己渴望嘗試的雀躍。把自己的課堂組織語言改的儘量的自然,好象是隨機而成的一樣。心開始緊張了,不是害怕,而是期待自己的改變帶來全新的感受。上課了,還是那樣地自信滿滿,沒有一點點的慌亂。自我感覺不錯,學生的發展好象比前兩課要踏實。一下課,覺得我太隨意了,評價較少,語言不生動。開始深入思考這個問題:上課,教師應該高調,還是低調。作爲老師,我們應該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怎樣的環境,很困惑。如果我的想法是值得嘗試的,那麼我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呢?

我請教了其他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從學生的發展點入手,決定好好的整理思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科學概念入手,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入手,從發展學生的情感入手。

2、對最後的原因解釋,還有欠缺。彈力的產生的基礎還不牢固,只提到形狀改變的一種方式,即被“拉長”,而壓縮的情況還需要在最後的環節慾以處理;都掛好了,應該讓學生觀察,描述現象:掛的越多,拉得距離就越長;然後縮回去的時候,再描述:掛的越多,縮回去的距離就越長,產生的力就越大。

3、當學生彙報中的數據不準確時,還是把它作爲證據,是一種錯誤。怎麼引導學生敏銳的發現錯誤的數據?

4、“作用時間長”的觀點始終成問題。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大家好,我叫孫淑娟,來自長沙市芙蓉區大同國小。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夏夜多美》第二課時。《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5課。本單

元課文是以快樂的夏天爲主題,讓學生體會夏天的美好。《夏夜多美》既寫了夏天的美景,又寫了夏天的情趣,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爲樂的精神更美。

二,說學情

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在第一課時,學生已學完了生字,讀課文時能做到準確,流利,並且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基於此,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要求會認的13個生字新詞,積累優美的語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體會夏夜的景色之美,小動物們的心靈更美。

並將教學重點確定爲:在讀中體會夏夜的美。

感受助人爲樂的精神美爲本課學習的難點。

現在我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鞏固識字能力

識字仍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而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堂要讓孩子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所以我運用情境導入法激發學生鞏固識字的興趣。天黑了,小蜻蜓要回家,誰把詞語讀準確了,小蜻蜓就能順利飛回去,誰願意幫幫它呢 孩子們讀完詞語後我說:

謝謝你們,是你們的認真朗讀讓小蜻蜓回家了!咦,它身後有隻小螞蟻在哭泣,我們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吧!既讓學生愉快地鞏固了新詞,又讓他們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進入第二步情趣閱讀,感悟夏夜之美的學習。

二,情趣閱讀,感悟夏夜之美

國小語文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要求中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感受語言的優美。所以我安排了情趣閱讀,感悟夏夜之美的教學環節:

在感悟夏夜景色美這一部分,我先採用教師範讀法,讓學生通過聽老師讀,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又運用直觀形象法,用課件展示夏夜的美景,讓學生獲得美的體驗。在此我通過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我看到了——的——加深了學生對夏夜景色美的感悟,而且積累了語言文字,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低年級語文教學以朗讀爲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文的重點,但由於低年級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較低,所以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有一定困難。我採用了一些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徵的方法進行朗讀指導。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聽讀,理順文意;指名讀,理解詞語;自由讀,感受獨特體驗;師生合作讀,男女伴讀,分角色讀等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朗讀情趣,又提高了朗讀能力。

2,通過生活經驗的遷移讓學生產生共鳴。比如文中睡蓮與螞蟻的第一次對話,小螞蟻說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了!我指導學生如果是你

掉在水裏上不了岸,你是什麼心情 學生自然就體會到了小螞蟻的焦急,害怕了,讀得很出色,第二次對話讀出小螞蟻的感激也是如此。

3,通過評價引領學生讀得更有感情。有小朋友讀蜻蜓飛呀飛。我評價學生:你讀得真好!輕輕的緩緩的,就像小蜻蜓揹着小螞蟻小心地飛

過很多很多地方……其他小朋友馬上就帶着自己的感情美美地朗讀起來。在這個環節,讓孩子們盡情與文本對話,加深理解,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4,通過表演吃透文本詮釋情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語文課堂應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根據一年級

學生好動的學情,我採用了情境表演法加深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對語言的運用。在這美麗的夏夜裏,公園裏靜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老

師的朗讀穿針引線地使故事情節自然發展。很多學生讀透了文本,表演得入情入境。而在表演完後的評價過程中,我提問你爲什麼覺得睡蓮姑姑

表演的好 ,小朋友回答因爲她顯得很想幫助小螞蟻了。通過這樣的評價,學生再一次咀嚼文意,更加體會到了小動物互幫互助的真摯情感。

三,情感薰陶,提升學生品格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中講到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必然是廣泛而深刻的。所以語文課堂上老師要注重

培養學生的情操。在讀透了文本的基礎上,我通過提問星星爲什麼高興地眨着眼睛 來提升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結合各種小動物的行爲說說

這個夏夜的開心事,理解比夏夜景色更美的是助人爲樂的精神,體現了閱讀的層次性,也突破了本文的教學難點。

我佈置本課作業爲:畫出你心中的夏夜美景,並在旁邊寫上一兩句話,讀給你的夥伴聽。

(這樣的作業體現了學科間的整合,拓寬了學生想像的思維空間。將課文內容向課外拓展延伸,讓其個性在繪畫與解說中充分張揚。)

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雨說》選自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在七年級上、下冊新詩教學的基礎上,相對集中學習新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和鑑賞能力。

《雨說》是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它採用擬人的藝術表現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爲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註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蘊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2、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詩詞教學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使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①注重朗讀,感受詩歌語言美

②理解詩情,體悟詩歌情感美

③合作鑑賞,品味詩歌意境美

對於這樣一首優美的詩歌,組織教學時,我把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擺在首位,作爲本課教學重點。我希望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挖掘出詩歌中各種美的因素,體會詩歌魅力。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品味詩歌意境美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分析

1、誦讀法 美文需要美讀,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教學中我將“讀”貫徹到課堂始終,要求學生以切合的語氣和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在誦讀中感悟體味詩歌之美。我希望通過“練讀”、“悟讀”、“品讀”三個環節,由淺入深地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審美能力。“練讀”即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朗讀進行有效練習,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感受詩歌語言美;“悟讀”即邊讀邊領悟,體會詩歌的主旨和詩人的感情,體悟詩歌情感美;“品讀”即品味和鑑賞詩歌意境美。

2、合作探究法 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互相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

3、創設情境法 運用相關圖片創設適合本課的情境。

此外,我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課前確立預習步驟,要求學生熟讀詩歌並蒐集描繪春雨的古詩佳句。

三、學法指導

朗讀體會;聯想想像;記憶背誦;

四、教學流程

整體思路: 情境導入,創設審美情境 品讀詩歌,強化審美體驗 拓展延伸,提高審美情趣

(一)解讀標題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回憶《馬說》、《愛蓮說》中對“說”的理解,說在古代是一種文體,既可以議論,又可以抒情,那麼《雨說》中的“說”是什麼含義?副標題 “爲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對我們學習詩歌有什麼幫助?透過這個副標題,我們就可看出詩歌所要揭示的主旨,即主要爲了表達兒童在春雨到來之際的歡悅、欣喜之情。

副標題起了一個揭示主旨的作用,給了讀者一把解讀這首詩歌深刻含義的鑰匙,使人在欣賞這首詩時有一定的方向性,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深刻內涵。

(多媒體出示一幅優美的春雨圖,學生欣賞並想象自己就是圖中的某一景物,想象雨姑娘在對你說些什麼?)在現代詩人鄭愁予的筆下,雨更獲得了一種生動活潑的靈氣,幻化成了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淅淅瀝瀝、綿綿密密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殷勤的腳步。今天,就讓我們和着喜悅、輕快的節拍,去聆聽“雨說”,感受詩人的清美詩風。

(解說:之所以這樣導入,是因爲標題是詩歌的眼睛、窗口,以此爲突破口,可以讓學生明確詩人的寫作目的。)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欣賞配樂朗讀,然後自由朗讀課文。

(根據自己的理解,標明重音、停頓,體會情感基調,學生讀完後,老師作適當點評。)

(2)請齊聲朗讀,聽雨向我們訴說了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每一節詩的內容。

(解說:這個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整體感知詩的內容,又把握作者的思緒,爲下面鑑賞全詩作鋪墊。)

2.聯想想像解讀意象

(過渡:既然“雨”對我們說了這麼多話,那“雨”是怎樣說的呢?雨說的這些話集中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思考:詩歌藉助了哪些意象來表現主題?(老師要舉例介紹意象如:雨、田圃、牧場、魚塘、小溪、等),請一邊默讀,一邊想像這些意象所呈現出的畫面,配上色彩、聲音等。 (老師先展示畫面,讓學生回到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機,春雨的氣息。

學生就不知不覺地進入詩歌的'意境,老師一起和學生討論交流,不時插入這樣的話: 田圃裏的種子,張大嘴巴,等待着春雨的滋潤;遼闊的牧場仍是一片

枯黃,往日歡叫的牛羊也不見其蹤影;小溪寒淺,無力的靜臥着,多想再聽聽它清脆悅耳的歌唱……

就這樣學生走出文本,融入自然,進入心靈。而心靈的情感是豐富的,爲了把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的情感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二)合作探究,體悟詩歌情感美

學生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詩歌題爲《雨說》,雨到底說了哪些話?找出其中最能體現詩人情感的詩句,反覆吟詠,仔細體悟其中蘊含了詩人一種怎樣的情感?

2、詩人爲什麼會通過“雨”來傾訴自己的情感呢?

設計思想:這個環節主要設計兩個問題讓學生體悟詩歌的情感美。要求學生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仔細體會,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第一個環節學生已感受了“雨”溫柔、親切的愛的形象,所以能很容易地找出詩歌中體現詩人情感的句子。讓學生反覆吟詠這些詩句,領悟詩歌所蘊含的美好情感:對中國兒童的真誠祝福,對中國未來的美好祝願。第二個問題的探討讓學生掌握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更好地認識詩歌的語言美。若學生通過問題探究未能很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則可運用資料助讀法,在此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幫助學生理解。

(雨說實際上是詩人說,雨的愛就是詩人的愛)

問:“雨說”這個提示語,在詩中反覆出現了幾次?(這五次,逐步地將詩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請將這五個樂章冠以不同的標題。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情感浸潤的同時,把握詩人情感昇華的軌跡。)

問:春雨對我們說了這麼多話,我們對春雨也說幾句心裏話吧?

(解說:這個問題讓學生梳理剛纔零散的理解,表達對雨的深深的敬意。我認爲這是在前面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的一次理性的昇華。)

1)詩人爲什麼要借雨來訴說,爲什麼不直接對孩子們說?(用擬人的手法,將春雨塑造成一位充滿愛心的天使,符合兒童的心理。)

(三)合作鑑賞,品味詩歌意境美

1、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詩節,與同學一起交流爲什麼喜歡它?

2、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配樂齊聲讀詩歌,進一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設計思想:品味詩歌意境有一定難度,因此我設計一個學生容易把握的問題引導學生品味。學生在談喜歡的原因時可能會談到詩節所表達的情感很美好、描繪的畫面很優美、詩節中某個句子用得很好,甚至某個詞語用得很貼切等等,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順勢引導:同學們剛剛從詩歌描繪的畫面、表達的情感和作者的譴詞造句等方面來談,其實詩人正是用典雅的詞語、活潑的口語、優美的畫面來表達自己美好的情感,營造詩歌優美的意境。這樣水到渠成,學生在談自己感受的過程中已經很好地品味了詩歌的意境,與詩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與詩歌意境相切合的具體可感的雨中圖景,讓學生如臨其境。

(四)、總結、拓展

詩人鄭愁予給我們送來了一位溫柔可親、勇敢樂觀、無私奉獻的愛的使者,正是她把我們帶進了這樣美的意境中,讓我們沉浸在雨的滋潤裏,意猶未盡!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作詩的知己,讓珍貴的生命的花朵,帶着靈魂的閃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們的生命。”

(既然雨可以對自然萬物溫柔的訴說,那自然萬物也可以感謝雨的饋贈。

1、 多媒體展示幾幅意境優美的畫面,學生欣賞,挖掘畫面中美的因素,任選一幅用優美的語言把畫面中的美表現出來。(課內完成)

設計思想:對於課文的鑑賞,強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但教材只是個範例,我們必須從中走出來,設計拓展延伸環節,旨在推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積累審美經驗。完成這個環節時,教師可給予提示,在每個人心裏對美都有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拋開所提供的畫面,放開視野,談自己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

有創造性的設置了這樣一段仿寫。)

拓展:按照例句形式仿寫,桃花說:“這是一場紅色的雨,它落在我身上,我就開出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

柳樹說:“這是一場綠色的雨,它落在我身上,我就換上了嫩綠的新裝。”

五、教學理念設計:

本節課老師採用誦讀感悟、聯想想象、探究學習的方法,緊扣一個“說”,一線串珠,說深、說實、說透,將學生對意象的體驗,情感的品味,融爲一體。

讓學生走出文本、進入自然、進入心靈,心靈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對話,學生在情感的層面上充分交流,形成情感的昇華。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時、分、秒第二節:一分能幹什麼。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對時、分、秒已經建立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而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分的認識也有了初步的經驗積累,可是對一分的時間觀念缺乏整體性的認識,所以建立一分的時間觀念是本節課的重要任務。同時學好本節課也是爲今後繼續學習“年、月、日”和“12時、24時計時法”做好前期的鋪墊準備。

教學目標:《新課標》告訴我們:現代數學教育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以“單一傳授知識”爲目的了,而是更加關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的多樣化;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良好的情感和態度的形成。這是《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 建立一分的時間概念;自主探究出一分=60秒;初步嘗試估計經歷時間的長短

2、 通過觀察、互動、交流、記錄等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培養他們收集學會學習的方法。

3、 培養學生自主生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體會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美妙。

爲了能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還緊緊地抓住了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分與秒的關係

難點:體驗一分的長短

教法與學法:

由於這節課的服務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較小,好動、好奇心強。但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很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色彩豐富的課件吸引學生注意力,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們以一種興奮的狀態,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分與秒的關係,這樣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又激發了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積極性。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程序設計了六個環節:

一、 情感鋪墊 激情導入

由於考慮到現場的教學對象與我們平時的教學對象不同,所以在設計時考慮了好久,在情境的創設上用自己寫的一首深情的小詩導入。這首小詩不是爲了煽情,而是想真心的獻給在座的各位和本次大會,上課時由李芯蕊老師帶給大家。這樣設計的目的除了可以給大家美好的情感調動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個美好的過程正好是一分鐘。從而導入本節的課題,教師板書:一分能幹什麼,爲學習新知創設了很好的情境。

二、 自主參與 探索新知

這個環節我們的任務是要學生自主生成教學重點,所以我們利用大量的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通過看一看、動一動方式觀察大屏幕上鐘面的分針、秒針的走動情況。說一說當秒針走動一圈分針的位置發生了哪些變化?再說一說當分針走動一小格秒針的位置又是如何變化的?教師板書 “1分 秒” 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1分和秒之間的關係,同時多媒體提供分針和秒針的動畫圖,學生們可通過數一數的方式找到分和秒之間的關係,找到:其實秒針走動一圈和分針走動一小格所經歷的時間是一樣長,從而生成本課的重點。得出結論的同學都上黑板寫出 “1分=60秒”。

這樣的設計的目的是結合了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儲備,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展示,讓學生們達到“跳一跳夠得到”的教學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直是觀察員,最後的結論是學生們自己探究出來的。對於這樣的結論他們自然是願意接受的,既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又抽象出公式。這樣精心的設計可以說是思維的一種深化訓練又是教給孩子如何學習的過程。

三、 感受一分能幹什麼

剛剛生成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應用和體會。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必須讓學生自己感受一分的長短。這是個開放性問題要拋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室內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活動並用心活動的次數,教師把握時間一分後喊停。在反饋時讓學生們自己說一分的時間你都做了什麼,做了多少次?這樣即可以直接感受一分的長短又可以讓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表達;除了學生彙報的內容之外,教師利用多媒體補充一些一分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讓學生感知這麼不起眼的一分居然能做這麼多的事情,從而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情感。

四、 估計一分的長短

這是第三環節的的昇華部分,如果說第三環節站在了正面的角度思維,那麼可以說這部分的是相反的角度來體驗一分的長短。同樣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事情活動,這次是自己估計到一分種後停下來,教師巡視記錄。在反饋時教師找估計比較準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用什麼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基於兩點考慮:第一個是讓學生會從生活中找到一些規律;第二是還有學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彙報的同學可以爲他們提供思路,以點帶面。通過這樣的設計來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發展”的理念。

五、鞏固新知 解決問題

練習爲了重難點服務的。這一部分設計了大量有梯度的'習題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

六、 學生談收穫和體會

可以說到了這個環節已經接近了尾聲,但我認爲如果處理得好可以形成本課的高潮,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引導學生在一分的時間裏談談感受、體會、感悟。學生就會想我說多少可以大約是一分。這樣的設計有兩點目的:一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本節課所學到知識和技能,在實際生活中提高數學應用的能力;第二也是爲了讓教師能夠及時的瞭解的學生們掌握新知的水平和思維動向,能更好的駕御今後的學習活動。

評價昇華

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給予及時的總結、鼓勵和表揚。讓師生以一種朋友似的的關係、交談的方式共同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的狀態是最積極的,教學效果也將是最佳的。同時提出思考性的問題:通過同學們的談話我知道你們懂得了珍惜時間,那麼在生活中應該怎樣的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呢?每名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一份惜時方案。這樣的目的也是爲了下節課“作息時間表”打下伏筆。

在最後的一分裏,老師提議和同學們一起靜下來聽一分的音樂。即可以慢慢梳理本節課的知識又可以在動聽的音樂中感受“滴答滴答”的時間流逝的腳步聲。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最後我想用北師大的周玉仁教授的一段話來結束我今天的說課:

凡是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替代

凡是學生能夠自己思索出來的決不暗示

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給一些活動的空間,多給一些表現的機會,多給一些體驗成功的快樂!

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的第二課《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一、 說教材

本單元主要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從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中尋找化學變化的本質,即產生了新物質,而物質的化學變化產生了哪些新物質、如何判斷,這就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尋找足夠多的證據,來作爲判斷新物質產生的依據。本課內容是繼前一課《我們身邊的物質》之後,從更深入更科學的角度繼續研究物質的變化。

二、說學情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來對科學課的學習,學生已經逐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來看,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有着較強的探知,而本課所要接觸的是沙子、黃豆及白糖,這是他們所熟悉的物質,這就更能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進行學習,同時這也符合“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這一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三、 說目標

考慮到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某些探究性實驗。就這種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爲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2、過程與方法: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學習用蠟燭給白糖加熱。

3、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體會到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緻並實事求是地彙報觀察到的現象對於得出正確結論是重要的。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明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白糖加熱的變化。

難點:觀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過程,並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

爲了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我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

各小組要準備兩項實驗的材料。實驗一:一杯沙子、一杯豆子、兩張白紙、一根攪拌棒、一個篩網、一份實驗記錄單;實驗二:一盒火柴,一支蠟燭,一個小鐵勺,一小包白糖,一杯清水,一個盤子,一份實驗記錄單。

四、說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認爲,科學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學習環境下,在教師和學生夥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自主行爲建構而獲得的。結合這一理論,以及教材內容,我覺得本課應該採用以教師引導啓發爲主,講解示範爲輔的教學方法,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並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十分典型的 “觀察——預測——實驗——得出結論” 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現象。這對他們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知識要點,構建知識框架。始終把握“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突破“教師中心”。實驗結束後,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彙報,在交流中就探究的過程進行一定的闡述,從而提高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因爲在尋求科學表達的同時,也是學生在進行科學思考的過程。

五、 說教學程序

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設計了:導入新課環節,實驗探究環節,總結特點環節和拓展延伸環節,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活動的。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採取複習導入的方式開始教學:上一節課我們研究了《身邊的物質》,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並且物質總在不斷地變化。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實驗來探究物質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這種直接導入的方式簡單明瞭,又能給學生留下懸念,學生的求知很快地被激發起來了。

接下來進行第二環節:實驗探究

這個環節有兩項實驗活動:第一項活動是混合沙子和豆子,這個活動是鋪墊;第二活動項是觀察加熱白糖的變化,這個活動是重點。

先進行第一項實驗活動混合沙子和豆子。爲了比較,我引導學生先從杯中取出少量沙和豆子,分別放在紙上進行觀察,看看沙和豆子本來是什麼樣的。這裏要鼓勵學生儘可能從多方面進行觀察,例如沙和豆子摸起來感覺怎樣?聞起來有什麼氣味?看起來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混合前的觀察,是作爲判斷混合後沙和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的重要依據,所以要求學生要對觀察的結果作簡單的描述。

然後,我會讓學生猜一猜混合後,沙和豆子會發生變化嗎?通過猜測活動,既培養了學生遇到問題先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思考的習慣,也讓學生知道了猜測要有事實作依據。接下來,我讓學生把從杯子裏再分別取出一些沙和豆子倒在空杯中進行混合、攪拌,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觀察,看看沙和豆子發生了變化沒有?並將他們觀察到的現象描述出來。

接着我提問:“混合後,有什麼方法可以檢查沙和豆子是不是發生了變化呢?”引導學生運用“用篩子篩”這個常用的分離方法來分離混合物。分離後,我會指導學生進行細心的觀察比較。有些學生會糾纏於某些細微的變化,比如混合過的沙子裏有一點豆子碎渣等,這是值得肯定的嚴密細緻的態度。但我要啓發學生,這些現象只說明沙和豆子混合後在形狀、大小等方面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特徵和性質沒有變,沙還是沙,豆還是豆。我覺得,這種分析會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認識。最後,我小結並板書:混合沙和豆子,我們觀察不到它們有明顯的變化,說明混合以後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接下來,進行第二項實驗活動:觀察加熱白糖的變化

我會用上一個實驗的結果做引入:“混合沙和豆子,我們觀察不到明顯的變化,那加熱白糖會怎樣呢?”

我先讓學生觀察白糖的特點,並記錄在表格中;然後引導學生預測:給白糖加熱,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將他們的預測結果填寫在記錄表中。在這裏,我會鼓勵學生大膽預測,激起他們強烈的探究興趣,爲後面的實驗觀察服務。接着,我藉助課件,講解“給白糖加熱”的方法和注意點,並作示範。由於這個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我的講解過程要力求清楚明白。

然後,各小組開始給白糖加熱,並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活動當中,我會注意控制課堂紀律,以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實驗做完後,學生要交流觀察到的白糖的變化。

在這裏,我要讓學生以嚴謹的態度來表達、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交流時,引導學生從狀態、顏色、氣味三方面的`變化來進行交流。觀察白糖的變化過程,首先是固體的白糖變成了液體的白糖,然後繼續加熱,白糖的顏色逐漸加深,最後變成有焦味的黑色固體。這時我會提問“黑色固體是不是原來的白糖呢?”在這一問題的回答上學生的意見可能會產生分歧,於是我會提醒學生從形狀、顏色、氣味上來判斷。我可以啓發學生白糖能在水中溶解,引導學生用“溶解”的方法來判斷它是不是白糖。結果證明,黑色固體不能溶解在水裏,所以它不是白糖,這說明白糖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這時我會着重強調,這種變化是特徵、性質上的變化。而這種黑色固體,科學家也早就通過實驗證明了是----黑炭。

緊接着,我會將教學活動引入到蠟燭燃燒的變化上來。由於觀察的侷限性,我會出示課件讓學生了解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的變化。最後小結並板書:加熱白糖,蠟燭燃燒都產生了新的物質。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兩個實驗的有序展開,學生的探究興趣層層遞進,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學習熱情。通過上述活動,讓學生對物質的變化有了很深的感性認識。

這時,我便趁熱打鐵,進入第三環節的教學:總結特點。

在這個環節中,我要把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概括的階段。

我會先由混合沙和豆子的實驗,引入“物理變化”這一概念;再由加熱白糖,蠟燭燃燒的實驗,引入“化學變化”這一概念。接着,我會總結這兩種變化的特點:物理變化只在狀態、形狀、大小等方面發生變化,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而化學變化也常常在狀態、形狀、大小等方面發生變化,但關鍵的是它產生了新的物質。所以它們的區別就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行課至此,我已經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最後一個環節:擴展延伸。

這個環節,我會組織學生討論:在白糖加熱和蠟燭燃燒的過程中,僅僅發生了化學變化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會認識到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常伴隨着物理變化;或者說,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爲了加深學生對兩種變化的理解,我設計了一些習題,讓學生找出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變化中既有化學變化又有物理變化。最後,通過小結讓學生知道自己身邊到處伴隨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和發現,就能在身邊找出很多這樣的例子。這種結束語既鞏固了新知,又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同時我的第二個教學目標也圓滿達成。

最後來我說說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沙和豆子混合 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物理變化

加熱白糖 產生新的物質 化學變化

以上,我從教材、學情、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