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實用的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

說課稿 閱讀(2.1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爲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爲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纔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將心比心”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學法爲: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說——讀”的方法通過讀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思,即根據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通過說,進行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通過反覆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文本的特點及學生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引導揭題──檢查預習──閱讀體會──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中的實例展開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爲了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圍繞“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這一主線問題,學生自主讀課文,做批註,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彙報。

⑴本環節主要抓住人物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⑵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交流,討論後,板書:關心幫助他人,然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做?

⑶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閱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裏,你體會到媽媽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到了嗎?

(4)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幸福的,開始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嗎?生:不是,是抱怨的。師: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以爲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我會想到什麼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就要學會去寬容和理解別人。

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真正的閱讀要是使閱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因此此環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4、深入文本,昇華情感

生活中,“將心比心”的表現舉不勝舉,都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思想,這正如作家羅蘭所說:“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5、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畫出心)讓孩子們在這顆心裏裝入一個分量最重的詞,你會裝什麼呢?學生們會寫很多詞,如:幫助,關心,溫暖,理解,寬容,鼓勵,尊重,信任等等,這樣設計能讓孩子們走進文本,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說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文靜態的呈現,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關心 幫助

將心比心

寬容 理解

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反思這節課我感覺有收穫的是:

學生逐步學會了抓重點句段和詞語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在感受溫暖的過程中,理解了“將心比心”。彙報時雖不夠流暢深入,但卻由心而發,有理有據。

此外,孩子們這節課特別的投入,把心融進了課文情境,並由課文想開去,聯繫生活體驗,感受到要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

但本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沒能跳出精讀課的圈子,指導、講解過多,還是沒有把學生推上主角。葉聖陶先生說過,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今後,我要把握好“精”與“略”,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要求。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師:在日出日落時天邊總會出現大片大片的彩色雲霞,那景色神奇壯觀,人們稱之爲火燒雲。(板書:火燒雲)現代女作家蕭紅曾經用最生動、最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火燒雲的瑰麗情景。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篇《火燒雲》。

(二)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師:究竟什麼叫“火燒雲”?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難讀的多讀幾次。開始

師: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什麼叫“火燒雲”了嗎?

你說:這就是火燒雲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這句話裏那個字讓你覺得用的特別好。(“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你說,你覺得“燒”這個動詞用得好。爲什麼?不必急於回答,先來看看火燒雲上來時的景象。(課件展示)誰來說爲什麼“燒”字用得好呢?

你說,你體會到火燒雲上來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場大火。

你說,你從這個“燒”字感受到火燒雲上來時一定很快、很有氣勢。

你呢,你還感受到了火燒雲上來時,像一幅巨大綢緞,天空中完全是紅顏色的,美麗極了。

師:你們真會思考!你瞧,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個 “燒”字既突出了火燒雲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又給人一種動態變化的感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三)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學習“火燒雲上來了”火燒雲試課稿_火燒雲說課稿

師:下面我們就跟誰着作者一起去欣賞一下火燒雲。自己默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一副美麗圖畫。)這夏季傍晚的火燒雲景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

你說,火燒雲真是太美啦!

你說,火燒雲把大地打扮得太漂亮了。

你說,火燒雲就像一位神奇的畫師,把整個天空塗抹得五彩繽紛。

師:陽光斜照在雲層上,透過雲層,灑向大地的柔和的光芒,就是霞光。在霞光下的大地,又會出現什麼奇異的景象呢?聽老師來讀一讀課文, 你聽出什麼啦?老師把了都念成啦啦,老師這麼一讀,你聽了有什麼感覺?你說,你感到驚喜啦。看誰能讀出這種喜悅之情。你來,老師聽出你滿滿的喜愛了。你也來,你看你都笑了,讓我們一起來。

師:這麼美妙的火燒雲,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呢?快速的瀏覽課文。

你說,讀的可真仔細,是按照火燒雲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的順序來寫的。板書

2、學習“火燒雲的顏色變化”

師:火燒雲已經上來了,他就要開始變化了,那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火燒雲的變化?默讀三~六自然段,

你說,寫了火燒雲的顏色的變化和形狀變化。(板書:顏色、形狀)

師:火燒雲顏色變化有什麼特點?

你說,哦,火燒雲顏色變化特別快。(板書:快)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你從“一會兒….一會兒”這個詞體會到的。 誰能讀出這種變化的快來,你來,誰還能更快,你來,真快。

師:火燒雲的顏色變化不僅快,而且還很——多。(板書:多)都有哪些顏色?

生: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還有紅通通、金燦燦、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師:只有這幾種顏色嗎?天空中還有哪些顏色?

生: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火燒雲試課稿_火燒雲說課稿

師:你們看,這些顏色多漂亮啊!(課件展示火燒雲顏色變化的`錄像。)

師:那麼我們試着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用像紅彤彤這樣的詞說她還有:你說,綠油油,白茫茫。

用像半紫半黃這樣的詞說他還有:你說半黃半綠,半分半黃

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

師:說的真好。天空中這麼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呢?

你說:五顏六色。你說:五彩繽紛。你說:色彩斑斕。

師:真會用詞。讀讀這段話,誰能讀出對火燒雲的讚美之情?誰願意站起來讚美一下它,你來,老師聽出你的讚美了,誰願意向他一樣來試試,你來。真棒!

師:那你能不看書來讚美他一下嗎?這麼多的同學都願意,那麼我們一起來。

3、學習“火燒雲的形狀變化”

師:火燒雲的顏色變化又多又快,那麼他的形狀變化又有什麼特點?讀讀四~六自然段。

你說,火燒雲的形狀變化特別快。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你說:從“一會兒”、“忽然”體會到的。 你還有補充:還有“過了兩三秒鐘”、“一轉眼”、“接着”

你還有:還有“正在”這個詞語。

師:找的真仔細。除了變化快他還有什麼特點?你說,他的形狀變化很多,那火燒雲的形狀都像什麼?

你說:像馬、狗、獅子。作者在描寫時描繪得真是精彩,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

馬是跪着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着的。

師:讀一讀這兩句話, 想一想書上爲什麼選用第一句? 火燒雲試課稿_火燒雲說課稿

你說:因爲第一句作者把馬寫得很形象 。 你說:它寫的很具體。

師:同學們很會思考,說的很精彩。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的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雲的變化美。再來讀四~六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的寫作方法。

師: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讀第四自然段,怎樣讀呢?我來提問題,你們用書上的句子來回答,咱們一起讀書。

師: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了什麼?——(板書:出現)

師:(插問)它是什麼樣子的?——(板書:樣子)

師:(插問)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

師:(插問)消失了嗎?—— (板書:消失)

師: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火燒雲形狀變化的?

生:按“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個順序來寫的。

師:說的對。作者按“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個順序敘述的,並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燒雲形狀變化的特點,這種寫法很值得大家學習啊!接下去的段落也想老師這樣跟同桌互相試試讀讀。

師:老師這裏有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錄像,想請大家給錄像配音,有興趣嗎?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記住火燒雲形狀變化的內容,再根據畫面充滿激情地講解。我們先試着一起背誦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嗎?

師:誰願意當配音演員?請三位同學分別爲“馬”、“狗”、“獅子”這三部分內容配音。就請你們三位來爲他們配音

師:太精彩了!鼓掌送給他們。下面我們一起爲錄像配音,好嗎?

師:真不錯!你們彷彿把這火燒雲的變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了。火燒雲形狀變化這麼多,能用學過的詞語概括出火燒雲形狀變化多嗎?你來:變化多端。 你來:千變萬化。  你來:絢麗多姿。

師:真好!老師捕捉了一組火燒雲變化的鏡頭,我請同學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一組火燒雲變化的圖片)

師:想象一下,它們像些什麼呢?並按照它的“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一順序同桌同學互相說一段話,一會兒站起來說說,誰願意先發言?

你說:這雲想珠穆朗瑪峯呢。 你說:這雲還想回撒嬌的貓呢。 你也說,你們的想象太豐富了,說的真棒! 火燒雲試課稿_火燒雲說課稿

4、學習“火燒雲下去了”

師: 如此美麗的火燒雲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着了。此時作者有着怎樣的感受?

你說,他是恍恍惚惚的。什麼是恍恍惚惚啊?

(五)質疑問難,妙在延伸

師:現在大家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如果有,馬上提出來?

生:爲什麼火燒雲顏色變化這麼多? 生:爲什麼火燒雲只出現在早晨或傍晚?

師:你們提出的問題很好,有的連老師一時也回答不上來。怎麼辦呢?《變幻的天空》一書介紹了有關火燒雲的知識,下課可以請教它。

(六)作業。觀察晚霞或朝霞,寫一篇觀察日記。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我說課的課題是《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詩歌。全文圖文並茂,插圖優美,生動有趣。“彩虹”是小朋友日常生活很常見但又很神祕的一種自然現象。這首詩歌很容易引發小朋友學習的興趣,激發小朋友的求知慾。

[說目標]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遊戲識字,情感朗讀,發揮想象力三個環節,並說出自己所想的內容三個環節,它是地達到了識字、讀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說教法、學法]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小朋友在遊戲中主動識字,是本節課主要的識字手段。讓小朋友在遊戲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讀了本課要求掌握的二類字,並培養了小朋友主動識字的興趣。

2、願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徵。因此,我給了小朋友充足的時間,選讀詩歌中自己想讀的小節,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

3、培養低年級小朋友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如“彩虹還像什麼?”“你走過彩虹橋,還希望能看到什麼”訓練了小朋友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教學過程]

1、收集資料,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小朋友開闊視野。課前,我佈置小朋友廣泛蒐集有關彩虹的資料,並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2、遊戲識字,情感朗讀。

新改版的教材識字多,難度大,單一的去認,去寫,既枯燥,又沒有效果,所以在教學流程中我始終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充分去青銅自己,國小語文教學視頻能認識哪些字,能讀好哪一節詩歌。激發了小朋友主動識字、讀文的願望,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練口語能力。

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仍然是讓小朋友在充分的情感體驗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小朋友的思維、想象潛力充分發揮,並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讓小朋友在課件中瞭解到更多的有關彩虹的資料,並教小朋友在課外“人造彩虹”,讓學習大膽嘗試,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孔子和學生》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師生”中的一篇課文。開學伊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材以“師生”爲主題設置第一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體會老師爲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尊師重教,進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學生》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孔子和學生的對話記敘瞭解被譽爲“萬世先師”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並通過課文了解不斷學習進步的必須性。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檢測鞏固課文的生字詞,理解有教無類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說話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說教學重、難點

1、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含義。

2、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討論探究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本節課主要採用討論探究法進行教學。以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講授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的學生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講授法具有靈活性大、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不過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講授與討論法等結合使用,在師生互動,學生熱情的氛圍下進行重難點的突破掌握。

(3)、朗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不僅在朗讀中進行生字學習,更在朗讀中學習了太陽的特點,人與太陽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朗讀中加深了對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學習和運用。

2、說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淺顯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文的生字和主要內容的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等。

說課時安排

本框題共兩課時,今天主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安排。

說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對孔子的瞭解很少,只是聞其名而已。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孔子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孔子的印象。

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出示孔子的圖像,引入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暢談對孔子的瞭解,並最終確立孔子偉大教育家的課堂基礎(此舉:目的有二,一是、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爲授課做情感鋪墊)

二、檢查預習作業,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爲單位學習生字詞,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學習。(此舉主要是爲培養了學生合作的能力,爲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在檢查朗讀情況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稱。(此舉爲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後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斷學習)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 謙虛 偉大 受人尊敬 瞭解學生不貪財 善於教育 大教育家

(此舉不僅是爲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時爲引入段落具體教學做準備)

1、通過引導,讓學生找出說明孔子有愛心(也就是:有教無類)、謙虛、瞭解學生(因材施教)相對應的段落。並在段落學習中,說明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斷學習的思想。

2、對於段落的學習,則主要是在朗讀進行。(朗讀方式有小組、個人自由、以及角色對讀等)

四、總結昇華

1、在結束段落教學後,在基本奠定孔子偉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時,通過(出示孔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最終奠定孔子的光輝形象,尊師重道的觀念)

五、作業佈置

1、讓同學們去收集自己喜歡的孔子語錄,誰來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們聽聽,當然瞭如果能說出理由就更好了!(暢所欲言,鍛鍊說話能力)

說我爲什麼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我選擇教學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據。

(1)對於說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提問的方式詳細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和說話訓練則主要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作業佈置方面,通過小短文的形式,聯繫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鞏固說明方法的運用,通過說話的形式,鞏固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本次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採用提問教學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有所得爲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習作指導,這次習作主要是圍繞父母的愛這個主題進行的,其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本單元學習的寫作方法,來體現父母的愛,以小見大,對學生進行感恩的教育。

二、說教學目標:

1.明確寫作範圍,開闊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煉寫作方法。

2.激發學生興趣,找尋來自父母的不同的愛,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3.昇華學生情感,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完成習作。

三、說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歌曲昇華情感的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給予你生命的人是誰?那

麼父母都爲我們做了些什麼呢?父母爲我們奉獻了一切,而他們自己卻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艱辛,這怎能不叫人讚歎呢?下面就讓我們在閆維文的一首《母親》中體會母愛,昇華親情吧!我想每一個做兒女的人,聽了這首歌都會有所憶,有所思,有所想,心中都會激起對父母的無限感激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以“父母的愛”爲話題,進行一次習作。

2、習作內容要求

小黑板出示習作內容及要求。指生讀

問:怎樣寫才能表達真情實感,體現父母的愛呢?(板書:真情實感)

從本組四篇課文提煉寫作方法

在我們第六單元學過的'四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中,哪幾篇寫了父愛?哪幾篇寫了母愛?每篇課文都寫了什麼樣的父愛和母愛?作者是怎樣體現父母的愛的?生彙報

我們也可以運用這些描寫來寫這次習作,老師這有一些精彩的片段,想欣賞嗎?生欣賞片段

過渡: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溢着濃濃的父母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嚴格的要求,是熱情的鼓勵。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爲單位講一講生活中父母對你的愛,也可以藉助機會,與父母說說心裏話,還可以給父母提建議。(要求:說父母愛的同學要講清楚父母對你愛的一件事;說心裏話的同學希望你敞開心扉,提建議的同學要把意思表達明白,語句要連貫。)

小組說,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給評價)

過渡:聽了剛纔同學們的發言,老師知道同學們把父母對你的愛銘記在心裏,並且知恩圖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把你們剛纔所說得寫下來就是一篇篇佳作,寫好這次習作不僅激勵着你,而且感動他人。

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寫好?

總結全課: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總結: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穫很大,老師真爲你們感

到高興,老師沒有可送給你們的,就送給你們幾句名言警句吧,我們一起讀讀。課下把作文完成,老師希望你們把這些名言警句恰當地用到你的作文中

最後讓我們在崔京浩的一首《父親》中結束這節課吧!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第一部分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大海睡了》是一首兒童詩,寫喧鬧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漸趨寧靜,表現了大海的溫柔和可愛。詩文雖短小,字裏行間卻充滿童趣,充滿美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體會大海的溫柔和可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練讀、討論、評價、欣賞、背誦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第二部分 說教法和學法

這一課需用兩個課時完成。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教學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爲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二、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說”“讀”“悟”爲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鍛鍊。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爲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爲什麼要這樣教”。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國小語文《落花生》說課稿 ,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謝你們,給我搭建了這個平臺,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下面我就對我今天上的這堂課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今天我上的這一課《落花生》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材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通過介紹作者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在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讓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的這節課是第二課時,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爲以下幾點: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或背誦全文重點段落。3、在學習中,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二、說教材的教法和學法

本課通過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讓學生對`課文中花生品格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什麼是有用的人,什麼是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我採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啓發式教學法。

使用情景教學法是因爲課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寫法。爲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花生外形不美卻很實用的認識,我特意採用這一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新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使用講授法是因爲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對文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有關內容,便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使用談話法,在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文中的疑點、難點。利用這一方法,目的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目的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用啓發式教學法,是確定國小語文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對文中的問題給予點撥指點,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爲調動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全過程起到重要作用。

三、說教學過程

1、用情景教學法來導入新課。(直觀導入)

我特意出示一則謎語讓大家來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猜出後不失時機地又問爲什麼叫落花生?落花生有什麼特徵?等問題來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落花生。

2、授新課。

(1)、初讀課文。爲了直接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讓學

生邊朗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件什麼事?找出文章的重點部分,以便下一步的教學。

(2)、深入理解課文。

爲了理解花生的品格。我運用談話法來導入課文

a、同學們請找出:我們姐弟認爲花生有哪些好處?(板書)花生的好處(談話)父親說花生有哪些好處呢?父親是怎樣評議花生的?

b、爲了優化課堂教學,我還精心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是根據班內學生的'程度來設計。由容易到困,由淺入深,讓全體學生在輕鬆、歡快之中學到新的知識,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功的喜

悅,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他們探究新知的主動權。

父親用什麼方法來議論花生的?你們認爲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生活中像花生一樣的事物還有什麼?身邊有沒有具有花生精神的人?(提問個別學生,教師小結)

3、鞏固深化。

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爲了加深學生對花生品格的深刻認識,我巧設了兩道小練筆1、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___,但可貴的是___。我們的___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___。2、我讚美花生,我更要讚美___。

4、總結全文。

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5、我有設計了說話訓練,由於時間關係,這個環節就只能作爲作業,放到下一節課了。

本來一開始我還設計了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可後來說要我上(2)班,我不太瞭解學生,於是就把這個環節給取消了。

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採納的。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文本解析:

《我的畫》是魯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以畫畫、送畫爲由,寥寥幾筆,便描寫了一幅色彩豔麗而又充滿人文情感的“秋景畫”,並把自己熱愛生活、讚美秋天的情感真實地表達了出來。其中,優美而富童真的語言,適合學生閱讀積累;貼近生活的內容,有利於調動已有經驗,激發情感。另外,本課還有要求學生認識的11個生字,要求會寫的9個生字,這些生字,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常用字,從造字法來說,大多是形聲字。所以,本文難易適度,文質兼美,適合此年齡段的學生學習。

二、方法簡述:

1、綜合實施

《課標》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學目標的綜合落實和各種能力的綜合提高,其中包括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的有機整合,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有機整合、教學各環節之間的密切融合,以及課堂教學與生活經驗的融會貫通等。

2、以趣促學

依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形式必須在“趣”上做文章,以“趣”激學,以“趣”促學。但形式的“趣”一定要建立在充實、合適和富有實效的內容之上,所以,本節課把多種教學目標和有趣的活動、遊戲相融合,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3、分類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把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分爲三類來處理:第一類是與文中描寫景物有關的,比如“蘋果、梨子、楓樹、桂”,這幾個字基本都是常見字,可以與畫對應起來學習;第二類是可以作爲指導識字方法範例的,比如“桂、毯”,這樣的字要引導學生重點識記;還有一類生字是意思比較抽象,二年級學生不易理解的,比如“卻”,這類字就要設計巧妙的方法使之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繫,引導學生在說話練習中理解它的意思。根據國小生的遺忘規律,本節課還採用了“小組合作識字、找字貼字遊戲”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反覆鞏固記憶。當然,還有一些生字,不是教材中要求認識的,這類生字,我想通過引導學生在讀書中隨文認識即可。

4、多法解詞

對於文中像“一抹金黃”、“秋天的地毯”這類關鍵詞語,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把這些詞放到句中,放到生活中,放到圖畫中來理解,從而落實課標中倡導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藉助圖畫閱讀”等要求。

三、目標定位:

根據課標要求、本文特點及學生情況,本課學習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定位:

1.認識生字;理解“秋天的地毯” 、“一抹金黃”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3.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教學流程

一、談話熱身,突破難點

爲什麼把“課前談話”單列一項,原因有二:第一,我們都知道,一說“上課”,學生就進入了嚴肅、拘謹的狀態,學習起來就“有板有眼”了。如果重視了課前的這段熱身,就能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掃除情感障礙,爲“無痕教學”打下基礎。第二,課前談話不僅是在“談話”,更重要的是利用與學生原生態的對話情景,進行難點的突破,“卻”字的教學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在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想象:如果把秋天變成一幅畫,畫裏都可以畫些什麼?跟隨學生的回答,我隨機板畫“蘋果樹”、“楓樹”、“梨樹”、“桂花”,並板貼生字卡片識記“蘋果”、“梨子”、“楓樹”、“桂”幾個生字詞。在此過程中,我還隨機引導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擴展訓練。如:桂花是什麼顏色?“金色、黃色”還可以換成什麼詞?“桂”和哪個字長得很像?這樣導入是綜合學生、文本及教學目標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本文的題目叫《我的畫》,主體內容也是描寫一幅美麗的秋景畫。所以,讓孩子聯繫生活、共同描繪心中的圖畫,符合本文的特點,更是孩子們喜歡的。而且,畫面的創設讓孩子很快走入秋天,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其次,字畫結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讓他們願意學習漢字。再次,在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換詞練習和字形比較,有利於豐富學生詞彙,鞏固識字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我們都知道“溫故而知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這些至理名言需要和實際的學習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慢慢體會它的妙處。比如,在佈置讀書任務時,我引導學生回顧閱讀中認識生字的方法並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多讀書,就是這個目的。而接下來運用“爭奪第幾段冠軍”的形式鼓勵全體學生自願站立把課文讀通,主要考慮了三個方面:一是體現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核心理念。二是利用小孩子不服輸的心理,培養自信心。三是給孩子一點“寬容”,讓他們在“濫竽充數”中讀熟課文,學會合作。

關於“識字”教學,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通常的識字教學一般是在通讀課文之後,運用一些能激發興趣的手段進行集中識字。這樣做有利於學生集中精力識記,也能及時地掃清閱讀障礙,爲後面更好地學習課文打下基礎。但我覺得,這種識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閱讀教學彼此獨立的,所以在複習課上我經常用到。而初學新課時,我是將識字、學文、生活、經驗等很多學習因素有機結合,有時由一個字的學習聯繫到某句話的理解,有時又由某段話的朗讀聯繫到一個字的識記,字不離文,文不離字。除此之外,還在不同的環節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多次鞏固本課的生字,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復現”。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認字規律,又體現了識字教學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四、走進文本,豐富體驗

當我們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之後,就應該走進那些經典的句段,在語言文字的涵詠中感悟、體驗。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豐富體驗,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1、在實踐中生生互動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好動。他們樂於表現自己,更樂於在動手實踐中獲得新知或是成功的快樂。所以,我請一名同學走下座位,動腦筋貼“毯”字,自選粉筆畫草坪,這些都充分迎合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一人動,大家動。這個孩子在想“秋天的地毯怎麼畫”,其他同學能馬上聯繫課文找到“草坪”這段話;這個孩子畫完草坪,其他同學又馬上聯繫生活經驗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孩子的眼、耳、口、手、腦得到了全方位運用,而且生生互動,集體合作,所以他們思維靈活,興致勃勃。

2、在體驗中有效朗讀

爲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綠色的地毯”有多美,“一抹金黃”有多美,大自然的變化有多美,我設計了一個“想像說話”的練習。夏天是綠色的地毯,秋天是----的地毯,冬天是----的地毯,到了春天,就變成----的地毯。當學生描繪這些的時候,他的眼前一定看到這美麗的景色,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綺麗變化。當然,這是“假看”,接着又來了“真看”——通過評析修改草坪圖來感受綠草帶黃的.情趣。這就是體驗,一種思維體驗、視覺體驗、心靈體驗。在這種體驗中,教者、學者、聽者都與文本進行了深度對話,達到了心理共鳴,在此基礎上的朗讀效果便不言而喻。

3、在無痕中綜合提升

這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參與的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遊戲或活動,即使要思考問題,也是能引起他們探究慾望的問題,比如,大自然裏的地毯怎麼畫?一年四季草坪的顏色怎樣變化?而在“玩”中,他們卻認了字、解了詞、讀了文、學了法,還懂得了細心觀察生活。這一些,都是在不自覺中實現的。而整個教學流程,由“字”到“文”的學習過渡自然,“語文”與“美術”的融合銜接緊密,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無痕實施中綜合提升”。

五、品文積累,情感薰陶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選段落有感情地練讀,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提示卡背誦法”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有效降低了積累難度。在學習“小朋友”這段時,我還引導孩子們感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對學生進行了人文薰陶,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

當然,我們現在執教的只是一課時,不可能把文本資源開發的點滴不漏或盡善盡美。大家可以看到,在最後“品文積累,情感薰陶”這一環節,有的段落我進行了着重性的朗讀指導,有的則進行了背誦積累,還有的一筆帶過,甚至有的沒有提到。正所謂“有舍纔有得”,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怎樣取捨直接影響着我們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當然,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就一篇主體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們至少也得兩課時完成。比如這篇課文的“寫字”目標,我就安排在第二課時來進行。

最後,我想用16個字概括我的這節課,這也是我長期以來致力追求的教學理想:綜合構思、無痕實施、對話推進、全面提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設計理念

備課時,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三年級段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增強複述故事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激發閱讀興趣。

二、說教材分析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編者將這篇課文放在以“神話、傳說故事”爲主題的單元中,其意圖有個方面:一是瞭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三、說學情

學生大都喜歡神話故事,前面已經熟讀了課文,對這一神奇的故事有了初步瞭解,加之通過上學期的《盤古開天地》和閱讀課外神話,對“神話”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學生就能體會到女媧的獻身精神,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想象是多麼豐富。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具體學情,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女媧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爲了拯救人類不畏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2、培養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積累優美詞句。

3?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文學習的重點是瞭解女媧爲拯救人類,怎樣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過程。

爲了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來完成教學。

第一環節:複習導入

複習生字導入新課,這樣爲學生讀通順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做鋪墊。

第二環節,啓發質疑,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通過讀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然後讓學生找哪些自然段寫了女媧補天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寫了女媧補天的過程?這樣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的內容。

第三環節,品讀體會災難的可怕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通過第2自然段的語句來體會災難的可怕,爲體會女媧的善良勇敢做鋪墊。

第四環節,精讀補天過程,感悟人物形象

這一環節我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引導學生學習第三段,找五彩石的過程,向更深層次前進——體會女媧精神的偉大之處,從而落實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先自由讀,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這個問題貫穿了女媧找五彩石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敏銳地捕捉關鍵語句,並引導想象。在此環節中我安排了充足時間,儘量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感受、想象中去,體會女媧的找石的艱辛和不怕危險困難的精神。

學生可能會找出女媧補天曆盡千難萬險的語句,如“女媧決定冒着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學生也可能會找到描寫女媧辛苦、忙碌的語句,如“忙了幾天幾夜……”

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利用課件出示能體現女媧偉大之處的句子,如:“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她又找啊找啊,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之後讓學生交流感受,發揮想象:在這幾天幾夜裏,女媧都幹了些什麼?她會上哪些地方找純青石呢?……並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感受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同時我力求適時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通過學生體會“幾天幾夜”“找啊找啊”“終於”等關鍵詞語,告訴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並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等等,這樣不是在爲了這篇課文而教,而是爲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能力打下基礎,烹調出濃濃的語文味來。

這一環節還要突出學生的自讀自悟。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想法。爲學生的思維拓展創設空間,爲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創造機會。當學生在充分的想象、感悟後抓住了女媧善良、勇敢、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時,本節課教學重點的落實也就水到渠成了。

落實了重點,緊接着就要進行第二步,難點的突破。課文第四段向我們描繪了女媧的補天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女媧的神力和神奇。在這段的指導中我始終抓住女媧補天的一系列動作詞語,請學生先默讀勾畫,再讓同桌互讀合作勾畫詞語,接着把這些詞語放回到文本中在細細品讀,談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詞語。學生在讀在體會的時候,頭腦中就會再現女媧的補天畫面,進而感受故事的神奇。這時,學生有的可能對女媧冶煉的過程印象深刻,體會出煉石的不易和她的神力;有的可能對補天動作感受深刻,從中體會出女媧的神力;還有的可能對金光四射的畫面感興趣,想象出金光四射的場景,在這想象、交流中故事的神奇自然傳遞給了學生。通過對這一連串動詞的想象及複述來突破難點,同時積累了這些優美的詞語。

第五環節,小結內容,總結女媧的精神

天補好了,你想對女媧說些什麼呢?此時,學生對女媧的感受深刻了,“了不起”“真偉大”“ 真神奇”“謝謝你”這些發自學生內心的感受油然而生,體會出了女媧爲了拯救人類不畏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0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愚公移山》,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國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可讀性強,易於學生背誦、記憶;基礎性強,有一定數量的文言詞彙;教育性強,寓意深刻。文章通過講述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帶領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本篇是在前面所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瞭解用法及意義,提高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2、教學目標

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應該使學生在獲取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增強實際運用能力,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本節說課中,我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理解對比、襯托手法及課文以神話結尾的作用。(2)過程與方法目標:要求學生學會用全面辨證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古代人民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於迎接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國中學生的基本學情,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在於把握文章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感悟寓言所傳達的愚公精神。難點在於掌握文言文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

作爲國中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幾十篇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具備了基本的獨立閱讀和欣賞古文的能力。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啓發引導、探究發現、和問答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爲了使教學更加生動直觀,我會配合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

第三部分 學法指導

有人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莫過於學習方法的知識,所以老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會秉承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理念,儘可能多的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交流,讓學生學有所得,得

之有法,培養他們閱讀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我把本節課分爲四個版塊: 第一版塊: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首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江濤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這首歌曲學生都十分熟悉,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歌曲的旋律鏗鏘有力,聽起來十分有氣勢,能起到渲染課堂氣氛,振奮學生的精神的作用。然後在音樂背景中引入本課的導語,導語是這樣設計的:這首歌曲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它述說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達了後人對愚公的敬仰。那麼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愚公到底是怎麼把山移走的?完整的故事本身到底是什麼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第二版塊: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首先通過多媒體屏幕向學生呈現這樣幾個問題。愚公爲什麼要移走兩座大山?愚公移山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有哪些?愚公要把山移到何種程度?故事結尾帶有神話色彩,爲什麼要這樣寫?

然後要求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大聲的朗讀課文,按照自己的理解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做到聲音洪亮,有節奏感。注意字詞讀音、句內停頓及個別語句的語氣處理,字詞的含義可以參考註釋、工具書等一一落實。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在學生中間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最後我還要強調一下一些重點詞語的用法意義、重點語句的翻譯,便於學生的記憶和積累。

第三版塊:合作討論,探究質疑。

此版塊共設置了兩個問題:

1.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爲什麼要寫智叟?對愚公移山的壯舉,談談你的看法。

2.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愚公精神有沒有過時?

先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再次朗讀課文,然後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最後班級交流,形成較統一的認識。

這兩題的設計意圖及處理方式分別是: 第一個問題的設計:主要引導學生領會本文運用的襯托和對比的寫作手法的作用。可採用辯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估計絕大多數學生認爲愚公堅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發揚;估計也有少數學生認爲,愚公移山的做法不聰明,不明智,做事不能量力而行,針對以上兩種不同看法,在評價時注意評價的開放性,要給學生表達自我意願的空間,但也要倡導積極樂觀適應時代發展的思維模式。

第二個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準確體會愚公精神。找到文本與現實的切

入點,這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又是學習本文最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爲九年級的學生,概括出文章的寓意不難,應該要求概括性語言的準確和簡練。後一問屬於開放性話題,教師要注意主流的倡導,力求讓同學們明白,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將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

第四版塊:佈置作業 強化鞏固

爲了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消化,鞏固所學知識,在本課結束時,給學生布置這樣一道作業:本文是經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讓學生寫一篇讀後感。

總之,對於本節課,我是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採用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爲基礎,以能力和方法爲主線。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