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7篇)

教學反思 閱讀(2.07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7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

4月27日,春雨細細,清風習習,於華靜老師來到我們欽村國小,參與了我們欽村國小低年級數學組的集體教研與磨課活動。本次磨課活動中,由我執教了《乘法的初步認識》,課堂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對這節課進行了評點。於老師、耿老師和全體教研組老師的精彩點評,像窗外的絲絲細雨,潤人心田,催人奮進。

一、“生成”,需要“水到渠成”。

本節課中,我利用了課本中的變魔術的情境,當魔術師變出8串葫蘆,讓學生動手寫算式,來體會寫加法算式的麻煩,從而讓學生動腦思考,去創造一種新的寫法,既能看出是8個5相加,寫起來有比較簡單。可是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寫出8個5相加並不覺得非常的麻煩,因此,學生並沒有產生創造一種新的寫法的'需要。所以,這個環節可以加上一句話:“如果魔術師變出了20串呢?變出100串呢?你還想用加法來表示嗎?”當這個問題出現,孩子的腦海裏自然會想象出算式寫起來會有多麻煩,從而產生想要創造一種新的寫法的必要性。

二、“生澀”,教師引領當做“潤滑油”。

乘法的意義在本節課以至在整個乘法的學習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觸乘法時,感受、瞭解乘法的意義是必須的。所以我設計了當出現用乘法算式5×8表示8個5相加時,讓孩子聯繫着上面的連加算式說一說乘法算式的8是從哪來的?5是從哪裏來的?其實,很多孩子心裏還是很明白的,5就是加數,8就是加數的個數,但是孩子並不會說的特別規範,只能說出大致的意思。今天上課有個小姑娘起來說5就是上面加起來的數,8是8個5,當孩子說完,我沒有及時給與評價,而是希望有說的更好的孩子能說,導致和這個孩子想法相同的孩子不知道怯場了,不知道該怎麼去說了,出現了冷場。於老師告訴我,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給孩子肯定的評價,讓其他孩子知道這樣的理解就是正確的,並且老師的語言規範的示範一遍,下面再找孩子說的時候就比較順利了。

三、“比較”,需要去同存異。

到底什麼樣的算式能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也是一個值得讓學生思考的問題。本節課的設計,是讓學生觀察右邊加法算式的共同特點,去發現什麼樣的算式能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智力水平有限,孩子們看到一堆不同的算式在一起,很難通過表面看本質,看出來這些算式的加數是相同的,但是讓孩子找不同就比較簡單了。所以本環節修改爲在孩子把一些相同算式轉換爲乘法算式後,加上一道加數不相同的加法算式,這時候孩子就有了疑惑,從而質疑,產生認知上的矛盾,這時候再去問什麼樣的算式能寫成乘法算式就比較容易回答了。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教學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教學上的東西等待我們去學,去用。在這條路上,鑽研就是進步的金鑰匙,思考就是進步的催化劑,用心教學,用心思考,總有一天,也能桃李滿天下!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習乘法的第一課,也是一節概念課,怎樣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義則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創設了孩子們比較熟悉的而又特別喜歡的遊樂園情境,來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走進生活,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應用,讓孩子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要比傳授知識更爲重要。我從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坐纜車項目中,讓孩子們經歷了從“觀察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在用加法算式解決問題遊樂項目中的問題時,逐步感受到,像這樣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接着,又通過“x”的自我介紹,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乘號的神奇本領——只要遇到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不管它有多長,都能瞬間都能變短,如:加法算式:5+5+5+5+5+5+5和乘法算式:5x7進行對比,“乘號前面的5,在加法中是什麼數?在加法中沒有7,爲什麼乘法算式中會有一個7呢?7是從哪裏來的?又表示什麼意思呢?”“7x5或5x7的結果應該是多少?等等,通過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和安排,使孩子們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孩子們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活動體驗,鞏固新知

“數學真好玩,”是數學家陳省身先生對數學的讚美。怎樣讓孩子們在本課中有着這樣的感受呢?我認真研究教材,瞭解教材裏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創新習題形式,用“變魔術”和“轉動幸運大轉盤,”等好玩的遊戲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形式多樣,有層次的`練習中進一步感知“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進一步溝通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內在聯繫。採用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遊戲方式來組織數學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來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數學課堂成了孩子們愉快思考場所,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感受到了“數學真好玩”!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

但是課無完課,在教學中,有的環節點的還不夠透,不夠明,特別是在說乘法意義的環節中,孩子們可能對“幾個幾”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在練習這一環節上,練習的還少,練習的還不夠全面,在課下還要加強練習,在時間的調控上還不夠合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合理調控時間,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體作用。在課下,我還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爭取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3

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無論在內容還是呈現形式上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學中已不再強調乘數與被乘數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出現了兩個乘法算式。教學時我把教材做了一個改變,在二(2)班上課時我開始就說今天我們先來作一個遊戲,學生馬上很來勁,連着問我做什麼,我說做一個擺小棒的遊戲。看誰擺的又多又好。學生開始動手擺,圖形各種各樣非常富有想像力。我看到有幾個小朋友擺了幾個一樣的圖形心中大喜。機會來了!我趕緊提問你們能提出數學問題並計算嗎?創設情境,開展擺小棒遊戲。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學生用小棒創作出了美麗的作品,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計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從而列出許多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通過觀察這些加法算式,並讓學生想像:如果繼續擺下去,擺100個圖案,所列的加法算式會怎麼樣?使學生充分感知到這種加法算式記錄起來很麻煩,於是產生想要簡化的願望。在對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自主探索,並通過小組合交流,探究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然後再根據學生研究探索的情況、學生的展示彙報情況由教師引出乘法。這樣教學避免了教師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情況。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簡化加法算式,創造新的表示方法,學生在充分參與簡化的過程後,教師再適時地引出乘法。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爲了數學學習的主人。

接着我把教材所展示的.一個熱鬧歡快的遊樂園的主題圖,通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並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教學時放手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有關乘法的場景。學生興趣很高,並且也有很多小朋友說出乘法和他所代表的意義,充分體現出學生的思考、個性和創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悅。

整節課在孩子們的主動學習中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4

根據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老師單向地灌輸,學生被動地去學,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朝着這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一、引導學生探索

本學期,我上了一次公開課——《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我嘗試着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能夠真正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一節概念課,如何讓學生掌握乘法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因爲是第一次接觸乘法,也許部分學生在平時有聽過,但是乘法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知識,因此在引入乘法時我做了很多鋪墊。新課標也指出,學生的學習必須是建立在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所以一開始就是通過情景圖的引入,讓學生去觀察圖意,然後再列算式,這裏我只是做一些引導,寫出第一個多個相同加數的算式時,然後就問學生:“你會列這樣的算式嗎?”學生馬上就能仿照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對相同加數的加法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第二步讓學生用小棒來擺圖形,擺之前提出要求,然後放手讓學生去發揮,這樣比單調地看課本有趣得多,大部分同學都能按照要求擺出許多種圖形,並且課堂氣氛輕鬆,學生是樂在其中。其實設計看圖和擺小棒的教學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強化相同加數的概念,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事實證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動手操作這樣的探索實踐活動,使他們對後面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更有利於課堂教學。

二、注重口頭敘述

同樣還是《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一方面注重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另一方面,也關注了學生的口頭敘述。既然是要將課堂交給學生,當然不是隻有老師的聲音,應該更多的是學生的聲音。這節課我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交流想法,說對了馬上給予肯定,不對就讓其他同學給予糾正,其實學生通過這種交流就是將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和新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的一個過程,而且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問題的對錯,糾正錯誤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存在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這個課堂中重要的一份子,使其有興趣加入到這個學習活動中。

三、獨立探索與口頭敘述相結合

《乘法的初步認識》在新課之後,我還設計了相應的練習。練習劃分了3個層次。第一層:讓學生讀出乘法算式,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第二層: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讓學生能夠順利地由加法過渡到乘法;第三層:不同的視角,寫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然後再列乘法算式,並讓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在練習中,我注重採用的是獨立探索和口頭敘述相結合的方法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的學習探究和口頭敘述並不是兩個獨立的教學方式,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其實在教學新知識時就已經表現了出來,但是在練習中表現的更爲明顯而已。新課後的練習完全是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後學生自己評價交流,在這裏老師只要學會傾聽就可以了,同時還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我發現在練習時,學生很喜歡自由的評價交流,這裏只要適當做好課堂調控,學生完全可以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有序學習。

四、讓學生學會表揚

讓學生學會表揚其實很重要,尤其是在低年級,當學生獲得全班集體的表揚時,對於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有時是比老師的表揚更有作用,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這也是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所以在課上我會時常引導學生集體去表揚同學,通過這樣的讚揚方式,有效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這節課我儘可能多的將課堂交給學生,讓自己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雖然有很多地方還不是很成熟,但是通過這些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深刻地理解,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實在是有着天壤之別,因此讓我更加認識到“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朝着這個目標努力,讓學生對學習是真正樂在其中。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5

今天,聽了王老師講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不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本節課着重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和感悟乘法的意義。爲了能達到此目的,王老師在課的開始抓住了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來進行導入,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產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二、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相同加數。在老師說算式與學生寫長長的同數連加算式的活動中,比如寫:7+7+7+7+7+7+7+7+7+7+7+7。再比如,老師說200個6相加,學生感到很茫然,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確實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思考:怎樣寫簡便?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彙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這樣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並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後才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練習環節,先通過觀察公園遊樂場的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自主選擇,並用今天學習的乘法知識解決問題。再呈現一些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地體會到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最後一道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促使學生髮現不同的方法比如:3+3+3+9和4+2+2+2+2+2+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在練習中交流鞏固,雙基得到了很好的落,開闊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不足之處:

1.在給加法算式分類時,沒有砸實,學生只把相同加數的算式分爲一類,而另一類,加數不相同的算式,沒有分,老師也沒有理會,導致後面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沒有更好的理解。如果老師讓學生觀察,這樣的算式爲什麼不能寫成乘法算式?這樣把問題給學生,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得出加數不相同,所以不能寫乘法算式。我認爲這樣學生對乘法的意義理解的會更好。

2.揭示課題如果放在新授課後,效果會好一些。

3.練習題有個別沒有處理,教師的語言不要過於羅嗦。總之,聽完了王老師的這節課,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作爲教師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非常重要。需要認真鑽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最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6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方案設計時,遵循“導、學、議、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這樣教學設計爲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並用已有的方法解答問題。從3個2相加,到4個6相加,再到8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着加數的越來越多,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並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後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因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係,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部分教學環節。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併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便短了。還有的學生想到用符號、用語言敘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們的想法是那麼的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

一開始學生就說出了用乘法解決問題。因爲這個班的學生比較聰明,可能從輔導班上知道了乘法,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乘法的意義還不是真正理解。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7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的基礎上,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一年級學生一直利用加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因此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爲以後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現就本節課學習內容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索動機。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首先我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卡通小熊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每張圖片有3只小熊,引出1個3、2個3、3個3……由相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爲接下來深入認識乘法作準備。

二、創設認知衝突,理解知識含義。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還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主,出示情境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來提問題,例如:一共有多少個寶葫蘆?在自主探索算法過程中,有的孩子列出加法算式,有的孩子列出乘法算式,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乘法算式的簡便性。然後通過微視頻,清晰的引出兩個知識點:

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了乘法。

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讓學生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初步認識到乘法算式中,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的道理。以及只有有着相同加數的算式中才可以用乘法進行計算。

大部分學生都已經瞭解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有少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去記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致於在轉換加法算式變乘法算式過程中,多讓學生去辨別加數和個數,鞏固理解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三、重視反饋,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由於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及時的反饋,便於及時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思維閃光點,同時及時準確地知道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重點還是讓孩子們瞭解並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可以更簡便的用乘法進行計算。所以在課堂自主練習中,我多鼓勵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並且在解決問題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當然,在本節課中,我也非常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

1、本節課設計比較流暢,但是缺乏高潮,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導致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該在個別環節中形成更加尖銳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放的還不夠,例如在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不同意義時,應該多給與學生自己去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示的`不同意義,使兩個關鍵詞內化爲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從加法算式中改寫成乘法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中,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在課堂練習中,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可以增加遊戲的方式解答習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鞏固訓練,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學生參與範圍不夠廣泛,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真正做到民主課堂。

總之,在本節課中,通過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與同事們的探討中,發現的這些不足,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進和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