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精選]《我與地壇》讀後感15篇

讀後感 閱讀(1.0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我與地壇》讀後感15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1

“少年不識愁滋味,爲賦新詞強說愁。”也算到了春衫涼薄的年紀,我終是初識層樓滋味。少年人獨有的多愁善感幾番飄蕩後凝成了對未來的悵然和猶疑,點點思緒漫天而下,我在這中獨自徘徊。

就在這樣一個年紀,這樣一個心情,我遇到了《我與地壇》。

史鐵生,對這個人我並不是毫無記憶。國中語文課本上,晃晃悠悠的風扇聲下,我曾短暫地接觸到他。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殘疾,年輕時就不幸曲於病牀和輪椅。

十幾歲就癱瘓在牀後他也曾陷入沉寂跌進深淵。他說,在進病房前他就想好了,要麼治好,要麼死。只是,當生死大問真的擺在面前,他發現生命遠沒有那麼簡單。

他沒有死亡,卻心如死灰。

加繆曾說,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着傷痛活下去。

好在,三十多歲時,他遇到了地壇——生命中的棲息地。“在這園子裏坐着,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她爲史鐵生,把什麼都準備好了。同爲生命寄託,朱自清的荷塘多了幾分浪漫,郁達夫的北平的秋多了幾分雅緻。史鐵生的園子,是古樸的,是厚重的,是一種生命沉澱後的大氣。

他是帶着苦悶的壓抑的黑。

他更是帶着思考的`厚重的黑。

天地初開,山披縞素;日升日落,雲捲雲舒;周而復始,生生息息。有人意氣風發,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有人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有人不肯過江東,亦有人隔江猶唱後庭花。人流熙熙攘攘,走過浮生萬夢,最終仍歸爲平靜。

最是平靜。

他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他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在生命大痛人生大問之前,我的無病呻吟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但是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是旭日。當它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柺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裏,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誰說,這孩子不是我呢?”

不必徘徊,不必悵然。生命中重要的是你記住了什麼,又是如何銘記的。迎着朝陽,夢着霞光,那個孩子就是我。只希望,生而爲人,生而爲衆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2

作者(史鐵生)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裏,對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態發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時也回想母親在世時的艱辛,痛苦而追悔莫及。結合種種場景,對生命作出了深度的思考和正視。

看完這篇文章,隨作者對人生也有些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中卻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索,對生與死的理解,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完美作品。

作者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他頭上,失去雙腿後對他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亦如五雷轟頂。失去雙腿讓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所有的不順,所有的自卑,所有的痛苦讓他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每天面對這一切,他只有選擇逃避與逃離,逃離的最好藏身之處就是地壇——這座古園,想象着躲進這古園裏自生自滅,逃避現實乃至放棄生命的想法。也正是這種躲避讓作者可以靜下心來看清古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輪迴,花開花落,植物競相生長,生物的生機勃勃等等景象。當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

後面,史鐵生不僅思考了自己的逆境,也深思自己癱瘓後對母親的打擊。起初他並沒感受到母親的痛苦,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和母親的'去世後,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忐忑與無奈,不易和心酸,現欲將好事相告於母親時卻無法實現。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信念,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何況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無數次地給作者鼓勵,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從而堅強的活下去。

看完這篇《我與地壇》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怒視那些面對挫折和苦難選擇親手扼殺自己生命的人,例如:莫泊割喉自殺、馬利亞諾自給一槍自殺、海子臥軌自殺等等,追其之根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對生命的不重視。人的一生很短暫,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的不幸與坎坷,不管我們是否身心健康都要勇於面對,勇於克服,如此所有的困難都不足爲懼。要對生命負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史鐵生用這篇文字書寫了心路歷程,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讓我們要善待生命……

《我與地壇》讀後感3

或許是對這位正值壯年,本應大展宏圖,卻突遭雙腿癱瘓打擊,但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絕望的作家的好奇與同情,我一直樂於讀他——-史鐵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寫他的母親。自然而然的閱讀。有意無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尋找契合點。一個身體走入絕境的人,在冥想和回憶中,寫盡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觸到的是他的《我與地壇》。名字雖看似與地壇有關。但更多得是寫他的母親。在他失去雙腿的那段時間,他鬱悶、逃避、心灰意冷,終日獨自一人推着輪椅到地壇去。在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邊默坐、呆想。然而這卻給母親出了一個難題。她知道他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擔心他。有時,史鐵生在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會來找他。對於他的出行,母親無時無刻不在驚恐擔憂,正如作者所說“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明白,母親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禱告。是給我的暗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長逝以後,我纔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長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安,兼着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對於史鐵生的母親來說,她有一個長到二十幾歲忽然癱瘓的兒子。她情願把痛苦加註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顧忌着史鐵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時的她正身患肝病,卻更加擔憂孩子的未來和他的心結。

然而就在史鐵生快要撞出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匆匆離去時只有四十九歲。直至母親猝然長逝,史鐵生纔開始清醒。對於母親,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倔只留下了悔恨,沒有絲毫驕傲。那時的'史鐵生還太年輕,他被命運衝昏了頭腦,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人,殊不知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時要加倍的。而母親在臨終前,仍唸叨着她那有病的兒子和還未成年的女兒。連最後一面也沒有見着,只留給作者無盡的傷痛和懷念。

母親的去世,也許是史鐵生最大的遺憾。在她去世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讓人動容。作者所刻畫的“母親”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我也會從中讀懂史鐵生的懺悔與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遺憾。

《我與地壇》讀後感4

在讀《我與地壇》這本書的時候,我已經看過很多本書,不過每讀一本書的書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像這本一樣,給了我不一樣的震撼。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她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還有她自己也說了“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死亡選擇了生活。是她的母親的愛給了她力量,點燃了她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她們都給了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她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她天生的殘疾,但她卻熱愛生命,用她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了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她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她們學習,她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她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爲了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卻寫出了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她父母捨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裏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爲我掖被子她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麼家庭主婦,她不能爲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爲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爲了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着,她的母親爲了她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消失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 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5

這本書是因爲原來語文書上《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就一直想讀的書,後來用百度閱讀讀了一半,因爲我不喜歡看電子書,就一直想看實體書但是沒有看,正巧語文課讓寫讀後感,正好書單裏有這麼一本沒看過且想看的書。我本身對於散文並不是很感興趣,畢竟散文很平淡,不想小說一樣情節曲折,富有戲劇性。但是一直都想看看史鐵生的生活和對於人生的感悟會是怎樣的,我不否認這裏會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因爲他是一名殘疾人。

史鐵生對於兒童心理的剖析更是令我震驚。《我的幼兒園》一文中,孩子之間互相打鬧,分陣營玩遊戲,其中會有叛徒,爲了避免懲罰,還會去討好、奉承領頭的孩子,一個小小的幼兒園就是成人世界的縮影。《M的故事》更是令人同情。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女孩無心的一句言論,被同伴喊罵說是反動,小女孩沒有了朋友,一家人都擔心會被大喇叭通報。爲了能和夥伴玩,她悄悄拿出家裏的糖分給那些孩子,他們得到一塊糖還不足夠,還不斷威脅要求更多。我看到這裏很是氣憤,長大後的小女孩說,她給其他人糖,是爲了讓他們離開,家長也可能發現糖少了,但是沒有人說出來。童言無忌但卻傷人。

史鐵生對感情的描寫也是很感人的。最經典的就是《秋天的懷念》,“我”與妹妹之間對母親的懷念,雙腿剛剛殘廢時“我”對母親態度不好的愧疚。還有母親去世後,舅舅沒能看到母親最後一面的遺憾,令人動容。史鐵生說自己人生的主題是“殘疾與愛情”,可書裏對於愛情的描寫是含蓄的,我從書中看到的,卻是友情帶來的他對生的希望。史鐵生臥病在牀期間只希望有朋友來看他,朋友之間互相玩鬧,便可暫時忘卻痛苦的.現狀。朋友們也情深意重,一有時間也常去看望他。醫生對他也很好,爲他轉到好一點的病房裏。他的寫作之路,也是由朋友柳青的一句話開啓的。作家朋友們也會送給他更好的輪椅。友情的力量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史鐵生作爲長期在死亡線邊緣遊走的人,書中的內容不免過於沉重,有些東西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描寫敘述出來的,而且一些深奧的思想也難以讀懂,有些晦澀。史鐵生在《想念地壇》中也寫道,有人也會去北京的地壇去看他,或去像作者一樣尋求寧靜。但是地壇如今已經改變,那個寧靜的地壇已經一去不返。而且,“我與地壇”中的地壇並不單純只是一個建築,而是作者內心的寧靜之處。史鐵生不在地壇,但地壇在史鐵生。

但是這本書確實讀的還是有點艱難的,果然我還是不太喜歡散文。

《我與地壇》讀後感6

還是這座古園,還是這個北京,可是,一切卻又好像不一樣了。

總是說,出生的嬰兒嚎啕大哭時,雙手是握緊的,彷彿要抓住這世上的某物,而逝去時,雙手又無力地垂下。終是帶不走的,人,在這紅塵俗世中,又能在造物主中拿走什麼?給你的,終是要還的。

是嗎?真的是帶不走?可是,逝去前,那安詳的面容又不像是不捨啊?其實,已經帶走了,帶走了身邊之人心底的呼喚,帶走了,在這人世間最精彩的所有--你的回憶,你的無論歡喜、苦澀的回憶。

但人生在世,爲的真是帶走些什麼嗎?只是心中不甘,不甘就此走一遭離開,雖不能留名萬世,但總得在世間劃過輕輕的痕跡。

那麼,史鐵生的坎坷與不放棄,其實不過是人之常情,但只因這路太坎坷了,許多人堅持不下去,於是,“物以稀爲貴”,史鐵生才被我們牢牢記住。

說是容易,其實史鐵生有沒有放棄過?滄桑的地壇啊,在與你細細述說的,是他不爲人知的最深的夢啊?或許他也有他的夢,可是現實把他的夢深深地打擊,壓碎,他,不敢奢望了,只敢在你的懷裏靜靜地述說着他的夢。

史鐵生在文中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雖說我也確實不贊同莊子的觀點,可是,在死麪前無所畏懼,真的,不是說的那麼容易的。

活下去需要勇氣,這話說的`不錯,不單是如同史鐵生一般飽受生活打擊的人需要勇氣,是人,活在這個世上都需要勇氣,如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處,可是這樣,我們就可以抱怨生活嗎?我們就可以肆意地宣泄我們的不滿嗎?

還是不行的,人,總要負點責任的,不單單是在生活中爲他人、社會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其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活下去需要勇氣時,請你試一下,試一下活下去,雖然這話說的好像有點不負責,生命不是試驗,我們是必須活下去,可是試一下總比放棄好,試一下,再試一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的,你就會不願意捨棄這個世界去尋死的了。

有時候,死,不是件痛苦的事,可是眼睜睜看着你死去的親人的心卻必定不能平靜,不如學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吧。

啊,地壇,我的母親,交給你的,是我最深最深的夢了,請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啊!

《我與地壇》讀後感7

這個寒假,姨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姨媽爲了讓我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特意在書的空白部分加上了段落的理解,使我閱讀文章更通俗易懂。其實剛開始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去讀,但讀着讀着,不知不覺就被深深吸引了。

史鐵生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他雖然身體殘缺,卻有着健全,飽滿的思想;他體驗着生活的艱苦,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歡樂與幸福。《我與地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智慧,一種精神的傳遞。史鐵生在最好的青春時期,體會到了本不應體會的沉重痛苦。當他鬱悶,煩躁時,地壇就是他的“避難所”,荒蕪的園子,廢棄的古園,這個遠離是非的地壇,卻是史鐵生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史鐵生經常坐着他的輪椅來到這塊幽靜的園子,表面是荒蕪的廢棄古園,但只要你走進它,你會發現它裏面的生機勃勃,裏面的各種人和他們的故事。作者在這個地壇裏,與痛苦作鬥爭,思考人生,思考生命,他沒有退縮,沒有頹廢,而是堅強的活下去,體會百味人生。

《我與地壇》這篇文章除了作者自己,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母親。

史鐵生的母親無私偉大的`母愛震撼到了我。當年史鐵生自暴自棄時,他所受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母親難道所承受的就不重嗎?她不動聲色,放縱他,呵護他,她知道現在這種情況只能靠他自己,讓他自己慢慢找回自我纔是最正確的選擇。文中說:“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每當我在院子裏待得時間長了,呆在家裏的母親難免會爲我操心,她總是悄悄地來看看,當她看見我平安無事,又會悄悄的轉身回家去,不希望我發現她。可當作者明白母親做的這一切時,她已經離他而去,一切都太晚了。

對每個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而對這僅有的一次,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它,珍惜她,利用它,對我們學生而言,時間就是知識,利用這最好的年紀,我們要學好每一門課,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抓緊40分鐘上課時間,完成每一項任務,做好每一項作業,合理安排我們的學習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美好。

史鐵生在地壇感悟到人的生與死,通過深沉的思考,看透了生命的真諦,並不再懼怕死亡,而是坦然地面對這一現實。

最終,他振作了起來,上帝爲他關上了一扇門,他憑藉自己的意志力推開了希望的窗戶,他面對的將是光明的未來!

《我與地壇》讀後感8

《我與地壇》是作者史鐵生寫的一篇散文。講他與地壇的故事。史鐵生是一位殘疾作家,因爲雙腿癱瘓而失去自我,經常一個人搖着輪椅到地壇裏,那是地毯就是荒蕪的如同一片野地,很少人會來這兒。 史鐵生把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在地壇裏,在地壇待的時間視乎比家還要多。他那是因爲失去雙腿對生活永遠的熱情漸漸變得絕望,甚至還想到世界上爲什麼會有他,他的母親會不會因爲有個殘疾的兒子而感到難過呢?! 事實說明他的母親並沒有這樣子想。“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爲我的腿,她的頭上開始有白頭髮,醫院已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辦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放在給作者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薰.....”在這句話中,足夠表明母親對兒子的在乎。 在作者待在地壇的時候,母親總是遠遠地望着他,生怕他除什麼事,直到看到他的.身影,母親懸着的心也就落下。那天,母親如同往常幫兒子備好輪椅,看着他消失在自己能看到的範圍,還是送作者走的姿勢。就像剛剛看着他走時的目光,在家坐立難安,決定去看看(雖說是看,但她從不打擾到他)母親在哪兒望瞭望,沒有看到作者的身影,很着急。而這是作者在草坪後面看書,那個位置正好遮住母親的目光。母親着急,就決定去找,地壇那麼大,作者明明看到母親尋找他那焦急的身影,但卻不曾叫一下她,任她去尋找。母親走多少條路纔看到她,但是她覺得只要看到他就足夠。 當作者決定開始寫作的時候,母親的是鼓勵他,四處奔潑,借書,找資料,和作家朋友聊天....就像當初爲作者找藥一樣。待作者作文發表得獎的時候,他多麼想和母親分享此時的快樂啊。是呀,能與自己分享喜怒悲樂的爺只有母親。可是母親不在。他來到地壇哪兒,想母親爲什麼那麼早離開呢。 文中的母親,她不光疼愛兒子,也懂得兒子的心思。作者在地壇裏想事,木琴在家肯定是坐立難安,但她從不阻止過他,早早的尾他準備好輪椅,望着他離開。他自暴自棄過,對生活絕望過,後來漸漸的沉寂在自己的世界裏,因爲有這樣一個母親,讓他從絕望中醒悟過來。

上天讓他失去雙腿,讓他有這樣一個母親。上天雖然讓他失去雙腿,他一樣有自己的才華,不是嗎?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作者覺得自己來不及孝敬母親,沒有讓她安享晚年,他一定很後悔吧。

這十五年來,作者的經歷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也是無法想象的。

《我與地壇》讀後感9

第一次看書名時暗自猜想,是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與一位名叫“地壇”的人的故事?還是另有他法?

當我合上書頁時,不禁被當時的天真給逗笑了。依稀記得有這個想法是因爲當時看了這本書的引薦語:“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地壇……”。其實這想法也並非大錯特錯。對於史鐵生先生而言,地壇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像是一位朋友,在他處於人生低谷悲痛之時,“他”給予他撫慰,聽着他抱怨上帝的吝嗇;在他寂寞孤獨之時,“他”給予他溫暖懷抱;在他對世界絕望時,“他”告訴他自然中蘊藏的壯美之景。於是,史先生重新點燃了生命的火焰,不再悲天憫人,恍惚意思到,在這些白白流動的時間中,是該幹些什麼了!他拿起筆,開始近乎瘋狂的創作,而這,卻讓他的精神失去自由,當他再走回地壇時,他釋放了自己,明白了創作的目的,爲活着而寫作。

我閉了閉眼,又擡頭望向窗外,世間有多少不停忙碌奔波的人,又有多少在不堪壓力最終被擊垮,而史先生卻全力堅持了下來,這其中原因爲何?我想,應該是史先生有着他自己的精神家園吧,就像王小波曾著一本書,名叫《我的精神家園》,裏面闡述了他對精神家園的理解和自己的寄託。於大家,每一個人都在被不同的挑戰而挑戰,有的人倒了,有的人繼續咬力堅持着,惋惜的是,他們卻又被下一個挑戰給打敗了。而這時,真正能讓你再次滿血復活的,正是你的精神家園!那裏有你的信念,有你刻骨銘心的曾經,有你堅持不懈的緣由。在你強大精神的支持下,成功必將會再次屬於你。

或許那步着似荒蕪又生機勃勃的土地——地壇——是史鐵生先生最堅持的精神支柱,或許那個心心念念永遠掛在心頭上的人,是你勇往直前的動力;或許那段你可以爲之上刀山下火海的感情,是你向更完美的`自己進發的執念;或許是對國家,對自然的那份拳拳之情,讓你忍受了一切苦難獻身於世界。這麼多的或許,卻只爲說明一件事,當你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時,一切突如其來的考驗最終會因爲你的強大而退縮。

我拿起筆,精神抖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想着我最後一年最期盼的成功,翻開了手頭的書本。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我固執地認爲,《我與地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

史鐵生的文字很美。我喜歡《我與地壇》用細膩的筆調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那滄桑古園,喜歡作者描繪古園中那“誰也不能改變的”落日光輝、雨燕高歌、蒼勁古柏、夏雨秋風,以及對與四季相應的多種事物的排比鋪陳。但他那情真意切的文字並不是吸引我的主要理由,儘管我是個美文崇拜者。因爲我讀這篇文章不象欣賞那些閒情逸致的文字那樣輕鬆,而是時時停下來,反反覆覆地想,努力去捕捉文字背後蘊涵着的深厚意蘊。

使我難以擺脫的是瀰漫在文字中間的那股沉重和蒼涼。當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當他終於明白自己只能在輪椅上度過餘生之時,他的心緒荒涼。很自然地,他想到了死。是地壇,讓他在慘遭厄運之後,慢慢地平靜下來。

十五年前的那個下午,“失魂落魄”的他“搖着輪椅進入了古園。”這次偶然的`“進入”,是作者生命史上的轉折。這座“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古園,“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彷彿就是爲了等他,爲了給他一個思索生與死的地方,尋找一個活着的理由。

古園是一座神聖的祭壇。它的上面曾經供奉過無數祭品,象徵着生的慾望,也表達了對死的恐懼。滄海桑田,如今的祭壇上早已沒有了那些祭品,有的是斑駁的琉璃,頹圮的老牆,飄搖的樹葉,還有那“搖頭晃腦”的螞蟻、“一朵小霧般的”蜂兒、“會忽悠一下升空的”瓢蟲。古園的敗落,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似乎蘊藏着生命的奧祕,也緊緊拽住了史鐵生。於是他幾乎天天來到地壇,搖着輪椅,走遍園子的每一個角落。在那裏度過他的春夏秋冬,專心致志地思考着生命的意義。

古園是一個思考生死最適宜的場所,尤其對一個血氣方剛便遭命運殘酷一擊的人。史鐵生置身於“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漸漸想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代他的一個事實。“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把死當作生命中必然要降臨的“節日”,他便安心多了,因爲參透了死亡,便開始面對厄運而不再逃避。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當我讀《我與地壇》這本書時,它就像磁鐵一樣把我給吸引住了,讀完以後更是讓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淺。它告訴我雖然被命運打倒了,可是隻要勇敢的應對生活,就會活出自我的價值。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剩餘的,因爲“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明白自我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並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應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一天的鼓勵與支持。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能夠幸福,即使她自我承擔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我那心已冰涼的兒子。

記得我聽媽媽給我說過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是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爲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裏,媽媽每一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歡樂。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一天回來的路自我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裏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

雨一向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明白媽媽再也不會醒來,此刻就只剩下她自我。媽媽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爲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我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我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必須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齊,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激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我。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向到媽媽的眼睛最終閉上……

孔子說得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因爲我們身邊有好多人都在爲我們付出汗水和心血,我們無法回饋,只能用感恩來讓他們感到歡樂和安慰。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我與地壇》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先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了“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死亡選擇了生活。是他的母親的愛給了他力量,點燃了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了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先生他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了史鐵生先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了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爲了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卻寫出了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捨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裏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爲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麼家庭主婦,她不能爲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爲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爲了我。史鐵生先生天天在輪椅上過着,他的母親爲了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消失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先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我與地壇》飽含了史鐵生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媽媽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了“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死亡選擇了生活。是他的'媽媽的愛給了他力量,點燃了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了史鐵生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了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史鐵生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媽媽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爲了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卻寫出了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捨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裏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爲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麼家庭主婦,她不能爲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爲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爲了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着,他的媽媽爲了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消失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題目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對於許多同齡人來說也亦是如此,因爲這篇文章在國小國中課本里便有收錄,但當我再重新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卻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以前小的時候看這篇文章,壓根就沒有產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圍繞着地壇,用一種平和而坦然的語氣敘述着那些與地壇相關的人與事。訴說着那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訴說着淡褪了的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同時,對於在地壇裏的那對多年來相濡以沫的老夫婦,對於那個熱愛歌唱的小夥,對於那個不幸失聰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種旁觀者的眼光,靜靜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發生在地壇中的不起眼的故事。就像是這個園子的歷史見證者。

很喜歡史鐵生那細膩的筆觸和那種娓娓道來的口氣,沒有過分的情感波動和浮誇,也許癱瘓的病痛讓他煎熬過,憤恨過,最終認清了,接受了,平靜了,形成一種看透了塵世的坦然和從容,那樣的一種淡定,便滲透在文筆中了。正因爲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時而透露着的睿智,時而又流露出真摯樸實的可愛。人生經歷了那麼一遭,已經沒有什麼能讓他生出憤怒和狹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蕩蕩的,隨性表露任何他想表達的東西,大約是如此,纔會動人。

對於史鐵生而言,地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在文章的開頭似乎便有了“我常覺得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史鐵生看來,他與地壇的相遇是一種命中註定的結果,於是這麼多年來他便再沒有長久的離開過地壇了。而讀完了整篇文章,我更覺得那片荒蕪的.園地就是他的心靈的棲所,在作者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中,在他迷茫或消沉的日子裏,他便搖着輪椅來到地壇,在那裏久坐。

於是乎我開始羨慕史鐵生能“擁有”一座地壇,大概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這樣一個“地壇”,在那裏,我們可以寄託一份喜悅,或者埋下過往的憂傷。史鐵生與地壇的那份牽連,也許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是上天給他的一份補償。

大概他也感受到了上天的那份恩賜吧,於是他纔會在紙上寫下這樣的話,不知爲何,每每誦讀這段文字的時候,內心總會涌起莫名的酸楚:“因爲這園子,我常感恩於自己的命運。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爲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曾經有一位母親,處處包容着因爲雙腿癱瘓而一蹶不振、失去生活希望的兒子,隱忍着兒子的暴怒無常。曾經有一位母親,默默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小心翼翼地隱藏着自己身患絕症的祕密,不希望兒子知道後爲自己擔心。曾經有一位母親,她的病痛比癱瘓的兒子還要嚴重,卻依然不能畏懼而退縮,因爲她必須要給兒子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這位偉大的母親,就是文壇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母親。

與其說《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是在寫“我”與地壇,“我”與那個古老的地方,倒不如說是作者史鐵生在描繪那段無滋無味的日子: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一下子就像那高高聳立的大樓不堪重任而後轟然倒塌所帶來的強烈振動。他的青年時期就是在一把輪椅上度過的,那時年輕的他還不明白,不懂得母親是怎樣用心地關心他,等到他知道爲母親着想時,卻爲時已晚,因爲確實如他在文章中寫的那樣,“他被命運擊昏了頭”。

史鐵生的母親逝世時年僅49歲,49年的辛勞,49年的`無怨無悔,終於換取了兒子深刻的理解。在《我與地壇》中,他寫道:“曾有過好多回,我在地壇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呆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看似一個很細微的描寫,飽含着母親的多少良苦用心,在關心兒子的同時又不想讓兒子發現,維護他年輕氣盛強大的自尊,當然,這正是史鐵生當時理解不到的地方。

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總有生活幸福時心情愉快的高潮和滿心不悅時無法擺脫的低谷。心境好,挫折可以輕描淡寫;心態差,坎坷變成致命打擊。正是因爲有了親人,我們在生活的風雨中才會過得更好。史鐵生正是因爲有一位希望他像菊花擁有頑強的生命意志和正確的人生態度的偉大母親,才能走出黑暗,在光明中尋找自我,成爲一位文壇作家。希望我們不要像史鐵生一樣,他明白的太晚,太晚了,沒有珍惜自己的親人。我們的親人都深深地愛着我們,我們要懂得珍惜他們,有時候親人做的舉動無法理解,就不接受,可是轉念一想卻又何嘗沒有道理呢?

我們不要走他的前車之鑑,可以的話,從現在開始,爲我們的每個親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事情: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可以,總而言之,希望家人可以因爲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感到欣慰。相信我們在親人的幫助下,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定可以飛得更高,跑得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