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精)論語讀書心得13篇

讀後感 閱讀(3.78K)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論語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論語讀書心得13篇

論語讀書心得 篇1

《論語》是記錄被後世尊稱爲“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被推崇爲儒家經典。全書20篇,其中涉及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說自己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很久就想仔細閱讀這本書,吸取其豐富的營養。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餘,擠出時間粗略地看了一些篇目。因爲自己的古文知識還比較淺薄,主要藉助譯文才能略微領會其中的深刻含義,也算有了一點膚淺的理解吧。

作爲教師,在閱讀中對其中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內容感受最深。對於學習這個問題,《論語》第十五章中講到:“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意思是說自己並不是學得很多又都能記得住的人,而是用一條中心線索把所學的內容貫穿起來。這讓我很有感觸,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而要理解,要融會貫通,多麼不容易。

又如第七章《述而》中講到:“子曰:‘不憤不起,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尋求答案而又尋求不到的時候不去啓發他,不到他心中有了答案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開導他。教他一個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幾個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我想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把所學的內容都理解吸收進去,並且能夠舉一反三,但我們又不能不看到現實中有些學生眼睛看着黑板,人卻已不知神遊何處。學習時他們看的不是課本而是參考書,考試前拼命記公式,於是地理不看地圖,歷史不看年曆,平時考試可能結果不錯,但絕不可能有完整的知識概念。

現在的學生讀書都要求“高效”,應付衆多的考試,對策就是臨考前藉助參考書複習資料強迫記憶最快。但如此又怎能讓學生喜歡學習,又怎能要求他們舉一反三呢?面對這種問題,孔子當年的一句“不復也”可以說道出了無數教師心中的“悲涼”,但我們能夠放棄嗎?不能。如何去做,纔是真正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思考的。

論語讀書心得 篇2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論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學習論語後,我除了學習了一篇課文外,我還有了許多心得體會。:一種是教怎麼做人,另一種則是教我們怎樣學習。

論做人,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真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雖然吃粗糧,喝冷水,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但他卻樂在其中。這句話告誡我們不要貪求那麼多的物質享受,精神與學習纔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事物。讀完這句話,我也不由得聯想到現實。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盲目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買許多名牌衣服,卻不知這些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到最後,仍是一事無成。這句話讓我明白,不能貪求名利,要做一個安貧樂道之人。

論學習,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中要學會學思結合。這句話讓我感到頗爲熟悉,讓我想起國小老師也經常這樣說。想了一會,纔不由得感嘆到古人的'聰明才智,就算到了今天也仍然適用。這句話讓我明白,要學思結合,光學不思或光思不學都是錯誤的學習方式。

學習過《論語》,我有許多的心得體會,同時也感嘆於孔子這位文學巨匠的偉大,沒有他,也就沒有“溫故知新”,沒有“不恥下問”,沒有“誨人不倦”,沒有“後生可畏”這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成語。學習《論語》給我帶來了很多,在現實生活,我也要學以致用,努力做一個愛學、樂友、有修養的人。

論語讀書心得 篇3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纔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複製,但可以創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襲,但可以借鑑。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創新和借鑑之中延續、發展。

19xx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會議上宣佈:“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xx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這一宣佈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同時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當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說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說集中在《論語》裏面。《論語》是記載孔子和弟子言論、行爲的一部總集。它囊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於丹的話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讀它,卻會獲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讀它,能夠讀出爲政以德、以人爲本的治國安邦之道;哲學家讀它,能夠讀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諧之觀;教育家讀它,能夠讀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倫理學家讀它,能夠讀出見利思義、博施濟衆的道德情操;有修養的人能夠讀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人文關懷,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讀出“逝者如斯、不捨晝夜”的心得體會。我悟性極差,沒有能力讀出《論語》的“廬山真面目”,但我也讀出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鮮活的孔子:他超越時空,閱歷豐富,一生見過許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農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隱者、君子、小人,什麼人都見過,這些人如同一把鋒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豐富了他所沒有的;他主張發家致富,但必須採取正當手段,鄙棄那種靠不正當競爭發家致富的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體察民生,興辦教育,收費非常低廉,只是十條肉乾而已,自古至今,可說是我國民辦教育的第一人;他繼承文化,也創新文化,他的創新是在堅實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他嚴肅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義和高雅情趣基礎上的享受;他嚮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對生活大徹大悟基礎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懷寬廣、目光睿智、性格慈愛、態度豁達,以他永遠的智慧和包容關照歷史、關照人類!

簡單的說,《論語》的真諦是教人們如何得到真正的快樂;它的精華則在於教我們做人的心態。這本書從仁愛之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蘊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啓示。細細品味過這七個方面,也同時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第一,仁愛之道。

仁愛是在孔子的論語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我們常常說讓世界充滿愛,然而這個簡單的愛字說起來簡單,其中卻蘊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認爲仁愛是做人的根本,他不僅是仁愛的一個宣傳者,也是一個仁愛的實踐者;于丹認爲仁愛不僅是一種人格情懷,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爲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補足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認爲仁愛其實貫穿整個人生,正所謂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人世間的愛情、親情、友情無不充滿愛,愛情中,我寬容,彼此珍惜,對愛人和自己的親人一樣;親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因爲他們同樣是我們最親的人;友情中,友愛、友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因爲你對別人怎麼樣,別人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仁愛充滿,我們自己跟這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好。

第二,孝敬之道:“百善孝爲先”。

我們從父母身上索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間最寶貴的愛,平時經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許因爲我還沒有爲人母,對於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從讀書到現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東西時,總覺得沒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麼見外呢?回到家中,也從來是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在我上大學,重讀了論語後,從心裏上感覺到了對父母的虧欠,我開始回報,儘管我們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幫忙洗衣、做飯,買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喜悅。

第三,智慧之道。

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們條件沒有當今社會的優越,卻能留下驚人的文化和遺產,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長城;歷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歸趙;唐詩宋詞等等這些無不流露出古代人們超人的智慧,都令我們現代人敬仰崇拜。《論語》裏面,自始至終充滿着智慧。有一句諺語說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憑運氣抓了一手好牌,而在於你抓了一手壞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僥倖一路走來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於你遇到有些不能成爲君子的人,當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爲從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溫暖、善良,看到你對他的體諒、包容,而讓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現出來。在於智慧方面,我自己還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羨慕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後需要不斷學習。

第四,學習之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個人從哇哇墜地起就開始學習語言,學習走路,到長大以後學習知識、學習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學不完的事情,真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說到學習,就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傳到現在兩千多年,自然有它獨到的教書之道。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不僅體現了他的謙虛,而且說明他的好學。在我們生活中,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第五,誠信之道。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如今社會中,很多企業品牌靠的都是誠信和信用,比如一個新的產品,必須有特別好的口碑才能夠立足;一個單位的領導也要講信用,才能贏得員工和下屬的信任,假如作爲上司整天不講信用了,可想而知結果會怎樣了;集體是這樣,而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個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應該在工作上一絲不苟,認真對待;在家庭對父母、愛人、孩子要坦誠相待;對同事朋友說到做到,不能有欺騙行爲,總之,從《論語》出發,結合今天的現實,以《論語》中的誠信來引導今天的生活,走好我們人生的路。

第六,處世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儒家傳統道德中,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爲真正的君子,進而達到成爲聖人的目標。“知”在東方文化裏並不是知識,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孔子說的“知者不惑”的“知”,等同於佛學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會迷惑。“仁者不憂”,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仁”也是神舟電腦的文化內涵之一,公司強調員工應有仁愛之心,同事之間應當互相友愛,上司對下屬尤其應當多一些關愛,要把體貼和關懷下屬當成份內的工作,儘量爲下屬排憂解難。“勇者不懼”,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與大智慧並存的。孔子明確指出:智的最高修爲是不惑;仁的最高修爲是不憂;勇的最高修爲是不懼。雖然成爲聖人是極高的境界,不易達到,但是仍可透過修行達成。因爲,當一個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時,他便會因爲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開悟、心生智慧,進而坦然面對人生的喜樂,不庸人自擾,也能鍛煉出大無畏的真勇氣去面對遭遇的困頓與考驗。

第七,君子之道。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爲,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如果一個人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能不爲利所動,能夠見利而先思義,便是君子;見利而忘義,一味追求個人利益,拋棄人生原則,便是小人。作爲一個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只要是符合道義的時候,符合仁義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歡也不能做。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盡職盡責地按照自強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麼,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們活得心情舒暢、問心無愧,而不是富貴,富貴不是人們想求就必然能夠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後就永遠能擁有的。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競爭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只爭朝夕”這句話用在今天是再合適不過了,一萬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書心得 篇4

漫漫儒學,浩蕩儒思。萬中精髓,論語莫屬。雖寥寥數語,卻折射出爲人處世之道,猶如浩月揮灑下的奪目銀光,指引着迷途的羔羊。

論語是儒家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很多言論頗具哲理,意味深長,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論語向我們呈現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學習經驗以及一些時刻警醒我們的人生哲理。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沒有一句可以終生奉行的話?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是啊!在生活中,我們做人處事,都應該有一顆博大之心,學會寬恕他人,給他人一點空間,也就是在幫助別人。然而,我們自己本身所排斥的事情,也不應該施加在別人身上,反之,應該將自己欣賞,喜愛的與他人共享。這纔是君子所爲。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一個有着高尚品德的“君子”。自己家的垃圾,按理是要自己去扔,但是你卻把它丟到鄰居的家門口。當鄰居看到了,也會感到厭惡了。甚至也把這個垃圾丟到其他的鄰居家門口。其他鄰居看到了,當然不樂意了。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就演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就是現在社會中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天,我練完舞蹈,拖着罐滿了鉛似的雙腳,回到了家,剛換好拖鞋,爸爸就提醒我:“注意你的拖鞋。”我煩透了,又口是心非地應付了過去:“哦,我知道了。”回到臥室,我便不由自主地演奏起了“拖鞋交響樂”,結果又被爸爸發現了。他今天顯得特別認真,板着一副嚴肅的'面孔,說:“你怎麼還這麼走?沒聽清我說的話嗎?”我終於按捺不住,和爸爸理論起來:“累了一上午,我的腳又酸又痛,都快擡不起來了,回到家讓我放鬆放鬆都不行,也太刻薄了。”爸爸聽了我的話,先是一怔,語重心長地講道,“你有沒有想過,咱們家在四樓,你這樣走路,下面的人聽起來,聲音一定‘不同凡響’吧。雖然他們沒有上門理論,但他們心裏卻已經認定,咱們的素質不高。你一定不想讓別人以爲你是個道德修養不高,素質低下的人吧,所以,請你一定不要打擾他人休息,擡起腳走路。如果你實在不願意,那就請自便嘍!”“不,我纔不要,我可是個高尚的人哦!”我趕緊回答道。

在詼諧的談話中,在愉快的歡笑中,我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他人,多爲他們着想,從那以後,我就時刻刻提醒自己: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不欲”完美公平正確地解決,那麼就不會出現“亂施於人”的情況,也就不會有惡性循環的現象出現。我們生活也會缺少更多的矛盾,人與人之間也會更加和諧。同時,給他人一個犯錯的空間,不僅在無意間幫助了他,而且對自己也是人格上的提升,所以,讓我們共同做一個高尚,寬宏大量的“君子”吧!

儒學之精髓,非一朝一夕可懂,我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而且,也收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及學習的方法。

論語讀書心得 篇5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着很多的道理在裏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爲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爲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爲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爲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爲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所帶給我們後人的啓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閒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論語讀書心得 篇6

《論語》的真正含義是告訴我們如何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幸福生活。它教會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的座標。

《論語》傳達了一種簡單而熱情的生活態度。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子以這種樸素而溫和的生活態度影響着他的弟子。他所有的弟子都是就像一粒種子,傳播着對生命的態度和生命的智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理解。

這句話,可以說是孔子倡導的學習方法。一味地讀書,而不去思考,只能被書牽着鼻子走,會被書本所累,從而被書的外表所迷惑而不得其解。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但只是一味地埋頭苦思,不進行必要的書本知識積累,那麼對知識進行研究和推敲,也只能是一種幻想,問題得不到解決,會產生更多的疑問和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你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習與思考的結合,做一名學習型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強調了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哲學家康德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能夠說是驚人的一致。可以看出,在認識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無論地域和種族多麼不同,其基本原則總是相似的。學會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地聽別人的。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邊想邊學,邊感受智慧。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強調了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讀書心得 篇7

《論語》是議論言語的文字彙編。全書二十篇,以每篇第一句的開頭二字做篇名。沒有相當智慧、功夫的人看《論語》,就是前言不搭後語、雜亂無章、沒有邏輯、沒有主題,完全沒有現代人所規定的作文規則,也可說稱不上文章。然而她卻流傳千古,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何也?果真如某些人所說得那樣淺薄、無聊嗎?顯然不可能!南懷瑾先生在其名著《論語別裁》中明確肯定,《論語》有其內在邏輯,但究竟有什麼樣的邏輯結構可惜沒講。青年學者,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周埕安先生的處女作《園滿的論語和自在的人生論語妙義疏解》,按《論語》原來編排順序,每三句或三段話爲一品,三品爲一章,六十品爲五季。每一品以一字作主題,共一百六十九品,即一百六十九個主題,爲《論語》理出了一個清晰的邏輯結構,爲人人正確理解《論語》,背誦《論語》,應用《論語》,造福自己和社會大衆,提供了極爲善巧的方便。前無古人,真實不虛。

一個人是否合格、圓滿?成就大小,其標誌是什麼?最直接、顯明的標誌是朋友,即看一個人有無朋友,其朋友的人品、水平如何。看看您周圍哪些功成名就的人,必定高朋如雲。而當他衆叛親離、成孤家寡人時,又必定垮臺無疑。因此周埕安先生將開篇三句話概括爲一“朋”字,真可謂一字千金,抓住了《論語》的做人核心。“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自然+2,人心齊、泰山移,大事成矣!這就是人需要朋友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是否有朋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自己是否有特長、優勢,能幫助別人;第二別人是否能彌補自己的不足。顯然自己的能力越大,幫助的對象越多,自然朋友越多;自己層次越高,必然也就得到品位越高的朋友幫助。那麼能幫助別人的本事從何而來呢?靠“學”,靠“習”,“學而時習之”。“學”,首先得到大智,即明確了光明的方向,不會南轅北轍走錯路,其次是充滿着必勝的信心、充足的幹勁、高漲的熱情;最後是獲得具體的操作技巧、方法。“習”得到大慧,即身心強健、經濟富裕。

“學”是“習”的'前提。因爲行動從思想來,思路決定出路;“習”是“學”的深化,“學”是否得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辛辛苦苦學習,頭懸樑、錐刺骨,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弱不禁風,家徒四壁又孤家寡人,肯定沒有得道。“學”和“習”緊密相連、一體兩面,絕不可能截然分成孤立的兩塊,故後人將學和習連起來用,就是今天常用的“學習”。“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無限循環、螺旋上升,得大智慧,到達輝煌的彼岸。而“學”和“習”的無限循環、不至於中斷,且能成加速度遞進,關鍵在於是否能“不亦悅乎”。而不亦悅乎的前提是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沒有用,能否在實踐中得到回報,首先是身體越來越健康,心情越來越開朗;其次是與同學、家人相處越來越融洽。如果沒有這兩條最基本的獲得,說什麼長大瞭如何輝煌、發達,統統是騙人的鬼語,學生必然厭學、逃學、出走、輕生。只要“學而時習之”能不斷“不亦樂乎”。智慧自然越來越高,能力越來越強,當然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與朋友的切磋、明辨,必定又大大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而上升到了“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至此做人圓滿“成仁”。由此可知,學,是任何人進步、發展、強大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更是活到老,學到老,須臾不可離的終生課題。“習”即實踐,與“學”如影隨形,只有實踐才能知道“學”是否有效,方向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得當。實踐是調整“學”的唯一標杆和尺度。所以周先生書中這樣解釋:“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人要常學習,以此得學向,又要常實踐,以此修能力。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人生困頓,皆因不學無術,爲了自由和幸福,學習和實踐是人生的兩大主題。”

學習和實踐是人生的兩大主題,但它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亦悅乎”纔是目的。也就是說學習和實踐的唯一目的是生活幸福快樂。幸福快樂是衡量學習和實踐是否有效的內在標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衡量學習和實踐是否有效的外在標準。爲什麼有朋自遠方來呢?周先生說“遠方並不單指與朋友距離遠。而是說過去物質上沒有來往,思想上沒有交流,事業上沒有合作,彼此關係不通,距離很遠”。當您通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積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能保護衆人;或有雄厚的財力,富裕衆人;或有高明的智慧,指引衆人;或有崇高的道德,覺悟衆人,這時您就像巨大的吸鐵石,吸引衆人趨之若騖,以前所有的冷漠、隔閡、障礙自然冰化水解、煙消雲散,原來人人都是那麼可愛,處處竟都是淨土。

論語讀書心得 篇8

司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亦: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儘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的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遺憾。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來自一個報刊的記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十分很小的事情,她 以爲一會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他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事驚人的一幕:他的媽媽竟然死在了雅克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他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許他沒有想到要看心理一道橫,也許他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它能夠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後來他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被壓痛折磨的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他,就請牙醫到家裏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裏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人陪着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技術這件事情是用來玩這樣一句話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人的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它可以成爲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當然很多人不見得會面臨上述這種極端的例子,但你們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時,如果用一個測量儀檢測你呼出來的 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中而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

論語讀書心得 篇9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得到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書,也沒有好好看,一直擱在書架上,直到前一陣子我一時興起,隨手拿來翻了幾頁,我就被于丹深入淺出的解讀給吸引住了。所以,接下來我便一口氣將他讀完,不敢說讀完後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但是這本書確實讓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想法。

《論語》是我們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的,在後來又陸陸續續學習一點,但是學得也不是很齊全,因爲處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中,我們都難以靜下心去研究2500多年前古人的思想,于丹老師卻做到了,她藉助自己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閱歷,又結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圍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較全面的向我們詮釋了論語中那些簡單而又千古恆常的真理。

這些解讀可以說是爲我們提供了經典的快餐,在這些易於消化的經典解讀中,于丹教授講解的仁愛之道也使我啓發很大:仁愛是做人根本。仁愛講求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寬則得衆,你對別人寬和,會換來世界給你的一個回饋。于丹在書中寫道: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的教學的態度。這讓我想到我的工作,我面對一羣天真而頑皮得孩子,他們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和毛病,當他們的表現令我失望時,我總是責怪他們,用強硬的語氣壓制他們,學生也許是口服心不服,也許對我是畏大於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強迫別人去幹。

那麼,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呢,希望老師怎樣和自己交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也符合當今提倡的新型師生關係的特點。讓學生徜徉在這種平等的師生關係中,讓學生適應這種關係,喜愛這種關係,並將這種關係延伸到他的處世之道,這也不正是我們應該教授給我們孩子的嗎?

我們讀一本書,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雖說于丹這本書在網絡上有頗多爭議,但我還是想成爲其追捧一族,畢竟和它偶然的邂逅,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于丹的《論語》心得對我是一種引領,它使我更用心的去體驗每日的工作和生活。

論語讀書心得 篇10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着很多的道理在裏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爲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爲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爲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爲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爲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論語》所帶給我們後人的啓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閒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論語讀書心得 篇11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爲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論語讀書心得 篇12

最近的幾節語文課上,我們都是在討論《論語》。看了視頻後發現,《論語》中大部分的資料都提到了君子。我想,君子這一詞,應當是孔子畢生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他教導學生要奮鬥的目標。

在孔子的理念當中,君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像一張白紙一樣潔白,同時又帶有出於污泥而不染的高貴。雖然他不必須是大富大貴的富家子弟,但卻散發着高貴,令人敬重的氣質,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然這一切都是孔子夢想,世界上根本不會有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就連提出這一理論的孔子,自身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可是我們還是要向着這樣一個目標去發展。雖然不能成爲完美,但至少做到接近完美。

要成爲君子,就要學會培養自我的高尚情操。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做起來是十分困難的,異常是要堅持下去的時候。我們此刻身處中學,所以同學之間都應當是沒有猜疑,大家赤誠相待的。可是當我們身處社會中時,各種各樣的利益關係,身份,地位的差異,使得人們不得不一步一個腳印地腳踏實地。以往讀過一本書,在裏面貫穿其中的一句話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所以,即使是我們自身懷着赤誠之心,秉承君子之道與人交往,還是得處處細心。可是我也相信,若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秉承君子之道,在人們的相互感染下,整一個社會的氛圍也會有所改變。

論語讀書心得 篇13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最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的講評着實讓我佩服,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大家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它讓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張我們交正直、誠實、知識面廣的朋友,而不贊同我們跟那些性情暴躁、優柔寡斷、心懷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在自己疑惑時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明辨的能力,是寬容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纔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當自己因爲方向而迷茫時,又可以及時爲你指明方向。

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一個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倆人經常在一起參襌,打坐。有一天倆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說:"我看你像攤牛糞。"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虧。回到家,蘇小妹對蘇軾說:"參襌的人最講究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你像尊佛,說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中有什麼吧!"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想:遇上開心的事,就盡情享受,與人分享,因爲你的快樂也會讓別人快樂;遇上難過的事,一時的悲傷難過人之常情,但長時間沉迷於此,你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大下降。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裏快樂地生活!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爲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並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纔會成爲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裏真正接受平民成爲他們的一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一種禮儀、一種體現自身優雅高貴的表現形式。無法通徹地瞭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構、文化構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餘,但真的沒有更現實的意義嗎?就我看來,它是爲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並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行,而是認爲應該作爲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爲,就是事君數,思辱矣;朋友數,思疏矣。

那麼如何可以結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爲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那麼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