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推薦】道德經讀後感2篇

道家老子 閱讀(4.09K)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道德經讀後感2篇

道德經讀後感1

星期五早上,我早早地起牀了,因爲今天要去秋遊,我心情很激動。吃了早飯,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學校。

不一會兒,餘老師說:“我們可以去排隊了。”我們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去虎山公園。一路上,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發現了路上有些樹像一個個老爺爺似的,“頭髮”快要掉光了。

不一會兒,我們走到了虎山公園。一進去,我就看見了兩隻用石頭做的威風凜凜的老虎。我們開始上石階,走了好一會兒,餘老師問:“我們繼續走上去還是在這裏休息?”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在這裏休息。”我攤開大墊子,同學們一屁股坐到墊子上。有的同學從袋子裏拿出大面包。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在心裏想:“難道他們早飯沒吃飽嗎?”有的同學拿出三四片餅乾塞進嘴巴里,頓時,嘴鼓得像一個大皮環。還有的邊吃零食邊玩玩具,而我邊吃邊和大家猜字謎。我先出了一個字謎,大家絞盡腦汁地想。突然,胡真暄說出了正確答案,我獎給她一個貼紙。胡真暄問我:“這個貼紙有什麼用處?”我說:“可以換零食。”我問大家:“還要不要猜?”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還要猜。”我就一直給大家出字謎。到最後,王藝筱用四個貼紙換了牛肉,胡真暄換了“貓多哩”,她猜的最多。還有十分鐘我去看別的同學玩。我看得不亦樂乎,時間一下子過去了。餘老師說:“可以整理排隊了。”我們迅速地整理好開始排隊,餘老師說:“看一下地,髒不髒,髒的話快去撿垃圾。我們和二(5)班展開了撿垃圾比賽。不一會兒,地就變得一乾二淨了。

快要結束了,我在心裏想:”下次有機會我再來這裏玩。“秋遊結束了,我感到腳像踩在海綿上一樣沒力氣,可我卻心花怒放。

道德經讀後感2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道德經》又過了一遍,確切地說是完整背誦了一遍。

如果說第一遍閱讀是俯視,是粗略瞭解概貌,那麼第二遍算是深入叢林,開始身臨其境地去體味《道德經》裏的奧妙。《道德經》既然稱之爲“經”,以我之魯鈍就算誦讀很多遍,也只能是高山仰止,並不敢說掌握了其中幾成的智慧,但還是可以斗膽寫寫讀後收穫。

都說《道德經》是中國哲學的鼻祖,其中有大量樸素辯證法思辨哲學觀點。老子的那些話語如果放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想必都是大白話。沒有非常嚴密的邏輯,但句句都富含哲理。

也許他本人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超脫,他的大多數的觀點都是說給當時的諸侯王們聽的。比如如何無爲而治,比如如何愛民治國,比如如何治軍打仗,等等。苦口婆心,用心良苦,還是希望當時的君王們爲天下着想,爲蒼生着想。在他仙風道骨的外表下還是一顆憂國憂民的赤子心。只是不同於孔孟的“仁”“義”,老子希望侯王將相從根本入手,從“道”和“德”入手。他是不屑於提“仁”和“義”的,他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就是說“道”和“德”之後的“仁”、“義”、“禮”每況愈下,老子是不會去提倡的。他只規勸侯王將相做“好”的事,並告訴他們什麼是“好”,至於具體用什麼樣的程序去做到“好”他並不管,實際上他也是討厭規則的,他認爲只要深刻地認識了“道”和“德”並按其內涵行事就行了,並不需要一定的規式。

在《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裏講“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什麼意思呢?小國寡民,自福自足,用不着買賣,就算有計量器具也用不着;大家都看重死亡,都不想遠行,就算有車有馬,也沒有人原意去乘之遠行;就算有軍隊,也沒地方去打仗,用不着了;人們也用不着有知識,迴歸到結繩記事的狀態。他認爲這就是理想社會的樣子。

所以,老子尊“道”貴“德”,並不提倡“仁義禮智”。但後來的孔子卻是從“仁禮”處入手,他希望侯王將相要“仁”,並以“禮”制來約束、規化人民。他們兩者所佔的高度不一樣。

比較老子和孔子本意是給老子和他的《道德經》找一個座標。老子及他提倡的“道”或以他爲宗師的道教在哲學體系裏的座標在《厚黑學》中李宗吾有過精彩的論述。按李宗吾的觀點,我可以畫一個座標,老子的思想處在“0”的位置,如果按人生來比喻,這個位置也正好是嬰兒剛出生的時間。老子特別崇尚如如嬰兒般的無爲,他認爲嬰兒“骨弱筋柔”卻能“握固”,“終日號而不嗄”,整天號哭但嗓子不啞,“未知牝牡之和而全作”,不知男女之事卻能全博。所以他認爲嬰兒的狀態是人生中最好的狀態,所以他提倡的修行也是讓人致虛守靜,復歸於嬰兒。

老子的思想也不全是讓人退回到嬰兒狀態,他還教大家入世,教大家如何愛民治國,如何用兵打仗。他的思想進可入世,退可出世。也就是說在那個座標上,“道”可往後,是正數,是入世;“道”可從“0”點往前是負數,是出世。佛教的“釋”道則是一味地教人們如何出世,讓人們坐地成佛,追求虛無的極樂世界,也就是教人們一門心思研究座標那個“0”點之前的世界。“儒”教的思想則是將如何入世、入仕,講的都是“0”之後的正數世界裏的事。道教思想剛好處在中間,進可至正數世界,退可去負數世界。

《道德經》也許還該有別的座標,比如從哲學體系及中華文化的出發點,它與《易經》同樣處於中華哲學體系乃至文化體系的金字塔尖,但二者內在邏輯結構不同,《道德經》同於《論語》,都是先哲語錄合集,富含哲理、富含智慧,但前後文間並沒有嚴密的邏輯。只是《道德經》比《論語》視角更高遠,更注重哲學思辨而已。而《易經》集合了無數代先哲的智慧,前後卦或每一卦六爻之間都有嚴密的邏輯關係。先天八卦成於伏羲,後天八卦成於周文王,再經周公及後來的孔子完善卦辭卦爻,才呈現出今天我們看到的《易經》的'面貌,儼然是一部結構精巧、邏輯嚴密的科學鉅著。《易經》中也包含豐富的哲學智慧,不同於《道德經》的籠統辯證哲學觀點,《易經》不但講道理,還告訴你怎麼去做,《易經》裏的道理是可以推算的,可以量化的。

《道德經》是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篇和由三十八至八十一章的“德”篇構成,《易經》也是由上部兩部組成,上部自“乾”卦至“離”卦共三十卦講天道,下部自“鹹”卦至“未濟”卦共三十四卦講人道。前後卦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係,比如自“鹹”卦至“既濟”卦的人道部分,儼然就是人一生起起伏伏的過程。

言歸正傳,還是說《道德經》吧,老子認爲宇宙中存在着一種叫“道”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源自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前的宇宙很小,無限小,就是一個質子,一箇中子,比這還要小,某一時刻這個無限小的東西大爆炸,然後無限擴張,才形成了宇宙,今天的宇宙還在無線膨脹中,是大爆炸的延續。那麼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呢?愛因斯坦說不研究,因爲他的相對論只適合於宇宙產生之後的時空。但按我們的認知去理解,既然宇宙來自於一個無限小的質子或中子或更小的什麼子,但總歸是“有”,那麼這個無限小的子從何而來呢?難道突然間從“無”中產生了嗎?

我認爲老子說的這個“道”就是那次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混混沌沌,什麼也沒有。至於是不是什麼也沒有,我們也不去探究,也無法探究,反正知道它是一切宇宙萬物的來源。這個“道”有兩部分組成,大爆炸前的我們不知道的那部分叫“無”,大爆炸之後,開始有實物之後的部分叫“有”,是可以描述的那部分“道”。但這種我們可以看見、可以摸着、可以聞到的“道”已經不是大爆炸之前的那個“道”,但它還是那個“道”,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總的來說,大爆炸之前的“無”和大爆炸之後的“有”都是老子認爲的“道”,只是“同出而異名”罷了。

這就引出了老子思想體系裏非常重要的兩翼“有”和“無”,老子的很多哲學觀點都是從“有”和“無”相輔相成的角度在闡釋樸素的道理。

比如我最喜歡的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用陶泥做成了一個器具,圍成了一個空的或“無”的區域,正因爲有中空的“無”,我們纔可以把它拿來當器具使用。

簡直就是醍醐灌頂啊,對我們有用的不是陶泥本身,而是由它圍成那塊空的空間。所以做什麼事不能太滿,所以不能把一天中所有的零碎時間全用來刷頭條,所以不能讓組織總是繃緊神經,一定要留白,只有留白的自我、組織纔是“有用”的。

陶泥沒用嗎?其實也有用,“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陶泥是“有”,是我們已經得到的利益,是爲我們提供便利的東西,但我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得到這部分便利,而是以這份“便利”爲抓手,由其圍成或引申出的那部分空的東西纔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學習知識只是得到了有型的便利,由知識孵出的智慧纔是我們根本上去追求的東西。

第五章“天地不仁”中老子以風箱作比喻,“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之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他說天地就像分箱,不動的時候是虛無的,蘊含着無窮能量但不會溢出,只有動起來時其中的能量纔會源源不斷地輸出。但是動得快了也不行,太快了反而沒風了,保持一個適中的速度最好。在這句話中的意涵很能代表老子的哲學思想,縱觀全書,老子在很多方面都在追求“虛而不淈,動之愈出”的境界。

換個角度來看,構成風箱的木頭箱子以及箱內的風板是“有”,是組成風箱必不可少的實物部分,但這個木箱圍成的中空部分,也就是那部分“無”的部分纔是對我們有用的。以木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這個風箱到底好不好用,取決於做成它的木板的質量,取決於內部風板與母板間的密封性,取決於裏面的風板上扎的是雞毛還是鴨毛或其他什麼毛,只有恰到好處的木板和風板及雞毛構成的風箱纔會給人提供最便利的器,越便利的器具才能形成最好的“無”,所以“實”和“虛”是相輔相成的,“有”和“無”是相輔相成的。人法地,地法天,我們當然應該效法風箱所蘊含的哲理,以輔自身之修爲。

老子認爲我們要像聖人一樣去自修。聖人是什麼樣的?聖人就像小孩手裏的彩泥,一團混沌,沒有形狀,自我收縮。只有需要時才變成各種器物。以經爲證:“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嚴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又說:“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站在實用的角度,管理一個團隊或公司該如何管呢?老子的答案是“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我的理解,最好的管理是不管,最好的說教是不說。但老子的話當然要按他的有無相生的辯證思維去理解,不能只看表面文字的意思。什麼是最好的管理?當然是“不主動”的管和教,那就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培養優良的企業文化,先把這部分有的部分做好,才能讓制度去按無形的方式去管,讓文化去潛移默化地影響,這樣才能管教於無形。

一個企業或一個人,在現實中免不了競爭。那怎樣的競爭纔是最好的競爭呢?老子以水爲喻,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雖然不會去爭,但是它會去佔位,常處衆人之所惡。因爲處衆人之所惡,所以沒人跟它爭。它原意處在別人所厭惡“下”,所以不用去爭一溪一江,卻能匯聚百川,成爲百谷王。

所以企業或個人的競爭,也要像水一樣,避開競爭,另闢蹊徑,以無爲的方式勝敵於無形,纔是最好的競爭,這就是所說的差異化競爭。

那麼我們平時爲人處事該遵循怎樣的哲學呢?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又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一句話,就是正事反做,欲擒故縱。

如何增長自己的修爲呢?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爲而成。”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是他的寬度、厚度。積澱足夠厚重,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不出戶而知天下,這點暗合我發明的“⊥”這個符號,底部的一橫代表了支撐面,是基礎,是眼界,是閱歷;而那一豎就是我們的專業技能,是我們縱向鑽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前進的路途。只有底部的一橫足夠寬廣,才能那一豎上走得更遠。反之,則事倍而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以上算是這輪學習《道德經》的一點感悟,記錄以自省。《道德經》包羅萬象,豈是我一篇短文能說全面的,且行且學,且學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