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書心得彙編15篇

道家老子 閱讀(2.5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讀書心得彙編15篇

道德經讀書心得1

老莊之說是爲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

——題記

【養育·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爲”。但我認爲,有些人雖表面上是遊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遊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爲原則。

既然說到“無爲”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爲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麼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準則又是什麼?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這種準則必需要求經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築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火洗禮,統一之後,漢朝前期的經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後,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爲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至於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爲”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曆史上國家大統一之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麼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後的歷史舞臺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代中國人大多隻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爲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的“輪臺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爲而治”與道家的“無爲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願居功的人,纔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2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書心得3

通讀了老子81章的《道德經》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處的智慧高度和對自然的領悟及對人類社會關係的宏觀視角。對事物發展的辯證和轉化能給出融入自然規律的基本解剖。特別難能可貴的能夠脫離“從衆定勢思維”習慣而獨立地接近於自然。

老子《道德經》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感受。而在微觀上。

下面對《道德經》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爲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爲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一種自然存在現象。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

2、無爲而無所不爲”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無爲。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爲。當然,這裏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無爲”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爲”這種不跳入水裏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爲”而這種無爲會給你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不會游泳。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爲”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爲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爲”和“無所不爲”。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順序。而不是給出“神造”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這一章裏。換句話,可以認爲,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以不戰而勝爲上上,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爲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爲何老子認爲三生萬物,這一句話裏。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較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爲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從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體的宇宙,就是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爲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因果關係。

老子認爲,較後。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爲他道,因此把他稱爲“道家”其實,對於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內涵。與之對應的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爲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宏觀地可以認爲道德經可以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社會科學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怨”更高層次的德”以德報怨”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就不在這裏進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較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較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道德經》哪個時期,總而言之。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爲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參照系和任何道理來闡述“天地”不仁”這樣的思想是擺脫了人類侷限思維和個人情感的10個字。這是一句較高自然觀的句子。

您發現的一切客觀現象就被固化了這一參照系的正確上面,因此,較大的自然現象不應該有參照系。然而有參照系的事實是實證性的結果,換句話說實證的真理必需有參照系。1以什麼爲參照物將產生不同的視角效果,這是物理幾何學淺顯的道理。當您選擇參照物或參照系時。

包括所有的數學、物理學、社會學範疇和方程式。因此,2人類對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個參照系下的結論。科學發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類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到對紅移的錯誤理解,都是參照系統不斷擴大的過程,因此,當人類以宇宙整體爲參照系和建立了動力、力動學說時,必然產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學說。

數學上是被稱爲悖論的問題。而我宇宙中心依據是根據力來源於宇宙中心的相對運動。當然,3至於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類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數學、物理證明在數學與物理的統一之哲學原理》一書上有更詳細的實證性邏輯推導。

《道德經》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老子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較大的參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認爲老子是具有無參照系的思想。也就沒有偏見,這正是《道德經》較偉大之所在。無參照系,上面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繫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同於專業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內涵。至於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論也正是。

道德經讀書心得4

《道德經》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爲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xx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爲八十一章,分爲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爲“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必須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爲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必須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衆爲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道德經》一書中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事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戰爭頻仍、社會的動盪、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澱成老子的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

那《道德經》究竟內涵和好處何在呢?下面是我們組對《道德經》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我們把它概括爲兩點,一是“心存善念悟大道”二是“處下無爲成大德”。什麼是“心存善念悟大道呢?”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大道?道德經裏面說“道可道,十分道”意思是說能夠用語言表達的大道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大道了,爲什麼呢?因爲第一語言具有其侷限性,有些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第二道是運動變化的,不斷展開的,而說明他的語言是固定的,不能隨時運動變化的!舉個例子,有一首歌唱得好啊:你問我到底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爲什麼不直接形容證明到底有多愛,而是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呢?正是因爲這種愛太深沉,太永恆。所以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夠道明。任何華麗的詞藻,在這深沉而又永恆的愛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所以就像老子所說的越是深沉普遍的東西越無法表達、說清與道明!那既然道是無法說清與道明的,所以我們認爲那隻能“悟”那怎樣去悟呢?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悟呢?我們認爲要“心存善念”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道的真正內涵與真諦!

善有好多種好處。《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那裏德善是好人意思,那裏要求我們助人爲樂,與人爲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還我們天真純潔之本色,顯我們君子坦蕩之氣度!《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說“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意思是說好人施不好人的老師,不好人是好人的借鑑,因此光獨善其身是不夠的。還要去影響,領導別人,同時也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借鑑。做到“日三省爾而乎己”。善還要做到寬容不爭。《道德經》第八章說“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處在大家都不願一去的地方,所以與大道的特性接近。停居喜愛卑下之地,心靈喜歡深淵寧靜。與人交往能夠仁愛,說話能夠講信用。正物能夠安治,做事能夠賢能,行動能夠適時。正是因爲與世不爭,所以就沒有怨恨!這說明上善之人與世無爭和普利萬物的特性!《道德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意思是說返歸到本源叫做靜,靜下來叫做回到了性命,回到了性命叫做守常,明白守常叫做明。不明白守常就會盲動,盲動就會招致兇禍,明白守常才能包容,能包容才能公道,公道才合王道,王道纔是天道,天道纔是大道,大道才能永恆,終身不會出現困阻!這教育我們要靜心,要寬容!

前面講的都是指善要對別人好,其實善也要對自己好。道德經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爲天下,則能夠寄於天下,愛以身爲天下,乃可託於天下”意思是說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獲得天下還重要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對自己的生命比對獲得天下還愛惜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老子的意思用此刻比較流行的話解釋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要求我們學會一種養生之道!因此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什麼是大道!善是貫穿於整部《道德經》的`。裏面關於善的句子還有很多。比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又如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恆善救人,故無棄人;恆善救物,故無棄物。”再如地四十九章“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我對《道德經》德第二點領悟是“處下無爲成大德”。《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說“故貴必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爲本也?”意思是說貴要以賤爲根本,高要以低爲基礎,因此王候自稱“孤、寡、不穀”,這不正是以賤爲本嗎?孤的含義是孤立無助。寡的含義是寡德,道德不足,不稱職。不穀是不善不好的意思。《道德經》第六十六章還說“江海所以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意思是說江海所以能成爲百川歸附的匯聚之所,是因爲他們能處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爲百川!這也是在要求我們要學會處下!《道德經》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說已經有了知識,還以爲沒有知識,只是上等的有知。沒有隻是,還以爲有了知識,這是有知的弊病。這也是在教我們要處下,要謙虛!

但處下並不是懦弱而是要做到外化內不化。所謂外化就是要與他人友好和睦相處,對他人謙和禮讓,時時以比較低的姿態去應對生活。體此刻你能夠爲他人爲社會改變和放下多少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外化。那什麼是內不化呢?所謂的內不化就是指在如今紛繁複雜多變而又充滿諸多誘惑的社會,你能持續多少內心的世界不變!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持續自己的本色永不變,從而到達內心的寧靜與閒和,使自己能夠遇事不憂,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無故加之而不怒!進而使自己的內心將不會受外在事物的影響、觸動和改變!這就是內不化!只有真正做到了內不化才能做到處下!

老子的另一個思想無爲又該怎樣理解呢?我認爲老子的無爲是“以無爲之心處有爲之事”。所謂的無爲之心就是指對待事物不能看得太重,要淡泊名利不要被功名利祿所羈絆。以這樣一種簡單心態去做一些有所作爲的大事!古之聖賢就是如此,他們都是以一種無爲的心態去處事,但誰又能說老子、莊子、孔子無所作爲呢?

老子第三章說“爲無爲,則無不爲”意思是說用自然無爲的方法去處事,就能無所不成。“無爲”指的是不要去個性地提倡什麼、鼓勵什麼,不去幹任何能勾起慾望地事情。不是什麼也不幹,還是要“實其腹”,“強其骨”滿足人們地要求,讓人好好活着。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需,這些是還是要做的。古人云“能閒世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閒!”能夠把世人所忙祿的事情節省下來,纔能有時間去忙世人所清閒放下的事情!無爲是有爲的根,只有無爲纔會有有爲。老子第十一章中說到“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杯子是空的,空才能載物,你纔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們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爲,爲了各種慾望不停地追逐,爲名利不停去行有爲之事。殊不知萬物“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大丈夫以有爲爲器,行無爲之大道。有爲就是名,是直接看的見的,而無爲是道,好象是看不見的,但它卻是確實客觀存在的,而且深深的影響着、決定着我們的生活裏的一切。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那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爲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爲感動。”那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簡單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讀書心得5

用智不及無知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爲,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爲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爲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爲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爲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爲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爲,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爲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爲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聖人不爲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聖人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爲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爲其易,爲其細,爲其小,不爲其難,不爲其大,不爲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讀書心得6

也許是年齡大些了,閱歷多些了,再讀到《道德經》的時候,感觸挺多的,尤其會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聯繫起來。感覺老子的《道德經》簡直就是一部教育論著,只要你思考,總是可以爲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觀方向的指導,微觀方法的幫助!《道德經》,五千字,蘊涵着了不起的治國之道、悟不盡的人生哲學。老子的深奧着實讓人佩服,若想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對於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讀卻讓我感到老子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識《道德經》,是從港臺片中聽到的臺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直到讀完了《道德經》,纔對此有了一些體會。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部《道德經》。每個人閱讀《道德經》,都會因爲自身的經歷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經》,心如何,經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讀到的《道德經》就是一部教育理論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的開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是內在的,是可以解釋出來的,然而規律卻不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名,則指的是虛的事物,是理論,是虛名,可以說出來的,但卻也不是不變的事物。正如給我們教育者指出了教育總綱:教育規律是可以總結歸納的,但是,教育規律會隨着社會制度、生產力等教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即教有法而無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說“行不言之教。”,這是洞悉教育的哲學!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對精力充沛的孩子們,多少教師都把說教作爲教育的主要方式。將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了流水線式的管理,產出了一模一樣的產品———高分低能的畢業生。從知識傳授中課堂上的大量講述,到品德教育時頻頻的所謂“講道理”,似乎教師職業就是以語言爲主的工作。而老子卻在兩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學。“不言”怎樣去“教”?這裏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說話,而是反對空洞的說教,是我們現代教育理論中的'“身教重於言教”。在他的眼中,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獨立、自由、值得尊重。聖人培育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更何況教師教育的是獨立個體的學生。我們做教師的雖然肩負着教育的職責,卻不該將學生佔爲己有,以自己的意志爲轉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種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學生又怎能真正地快樂成長呢?兩千年前的老子已經指出了我們現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說:“要想毀滅你們的孩子,就對他們千依百順吧!”這是多麼深刻的經驗教訓啊!而我們中國兩千年前的《道德經》早就道破了這個教育規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36章)這是說你想封鎖他嗎,就先讓他張揚張揚;你想削弱他嗎,就讓他逞強驕縱;你想毀滅他嗎,就讓他事事得償所願,爲所欲爲;你想奪取他嗎,就要先給他甜頭。教育學生也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要將學生的日常行爲習慣納入教育過程,切忌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要教育學生淡泊的心態,不斷的自我豐富,纔可以長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讓他們太過得意,爲所欲爲,否則得意之時,便生失意之悲;張揚逞強之時,必致將來毀滅之哀。

《道德經》裏還有很多能給我們教師啓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老子告誡我們不能對學生髮脾氣,不得已發了火,訓學生的措辭要恰當。教育工作是神聖的工作,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他指導我們教師就是要教書育人,所以不要放棄任何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如果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經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讓教師在教育的道路上爲教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知識的泉水!

道德經讀書心得7

老子,道德經,區區五千字,涵蓋了衆生所求的一切真諦,斗膽牽強附會一下:

好多的社會現象,讓人看起來很無奈,有時你要陪着悲憐幾許、憤慨幾許,但放下一切,靜心而論,大抵是因爲看不開所致。看開了就超脫了,就安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個字,細想來,它包涵了人生處事的一切,包涵了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剖開來看。

宇宙觀:從黃帝內經內容裏看,它的本質就要求人與宇宙的輪迴同一。順者猖,違者亡。12字關係中,天地代表了宇宙。宇宙中,人如何去按規律行事,就象孫悟空永遠要在如來的手掌心一樣,無論你有多少變數,均在這一涵蓋之中。

人生觀:一言一敝之:人法地。地爲何物?地勢坤,要求人仁厚、寬容。象大地承載一切一樣去融合同化一切。豁達飄逸的形神,如佛一樣立在我們的面前。

方法論:它就要求人處事必須順應自然規律,違反了之後,可能一時得呈,久而久之,必遭報應。

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健詞叫”上善若水”。

它的字面含義很清楚,就是:最好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

細分析起來,水有三種特質:利萬物不求回報、居衆惡而謙下、柔弱而不爭。

這些特質與我們今天的時事相暗合,它會影射出許多不合規律的行爲。

我們經常打交道的水,相信都不陌生。細細品味之品性,感悟道之真諦,會對人對己均有裨益。

摒棄眼前,放眼長遠;丟開功利,自在於心。

道德經讀書心得8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啓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爲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衆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爲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爲”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書心得9

自從上了國小以後,學校組織誦讀《道德經》,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道德經》是一部蘊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共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和本原。表現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講述了以德爲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行爲的.準則,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學生。

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應當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自從誦讀《道德經》以後,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爲一名國小生,我要做一個有道德、懂文明、講禮儀的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10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爲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爲也,地球,亦水所爲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讀書心得11

老子的《道德經》,自古以來被視爲一部奇書;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遊戲於江海;爲什麼這麼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這種現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這位走運的老先生讀書報告之《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自古以來被視爲一部奇書。它奇在哪裏呢?

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都會受到某種影響,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遊戲於江海,看空前生後世,"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漢文帝讀它,將它變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動大漢朝,開一代盛世。 董仲舒讀它,將它變成一種構架學術大廈的建築材料--他的"新儒學",以儒學爲磚,以道學爲漿,才得以穩立於世,取"罷黜百家"的`獨尊地位。 東方朔讀它,將它變成一個混跡官場的護身符,"大隱隱於市"。 現代人也讀它,到底讀懂了什麼?派上了什麼用途?從中得到了多少好處?這些問題恐怕要等若干年後才能回答。外國人也讀它,居然滿嘴胡話:假如中國所有的書都要燒掉,只留下一本最有價值的書,這本書將是《道德經》。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其中德文有64種,英文有83種,法文有33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它在世界上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

爲什麼這麼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得到的結果卻千差萬別,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

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還超前一百年。每個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從中取其所需,卻沒有人能完全得其精華。

這種現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這位走運的老先生,因爲發現了大量石油礦藏,一夜暴富。錢多得花不完的他,買了一輛當時最昂貴、最豪華的福特牌轎車。不論天氣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這輛車去鎮上閒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熱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後座上閉目養神。奇怪的是,他並沒有僱用司機,當他打盹時車也沒有停下來,但他的車從沒有出過車禍。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他是用兩匹識途老馬來拉他的車。

這位老印第安人從未想過學習駕駛技術!

《道德經》也是這樣一輛老印第安人的豪華小車。它能用來幹什麼呢?能用來做一輛馬車;能用來做臨時臥室;能用來做遮陽傘或雨傘;還能用來向人炫耀……千古以來,人們把它所有額外的用途都嘗試過了,就是沒有人把它當成一輛豪華小車來使用。因爲它太超前了,誰也不知道它是一輛豪華小車,誰也不懂駕駛技術。

時代到了今天,這輛"豪華小車"已經不算太超前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懂一點"駕駛技術",那麼,何不嘗試着來駕駛這輛"豪華小車"呢?這就是筆者想寫這部書的原因。

雖然筆者水平有限,不能將《道德經》的精華完全發掘出來,"駕駛技術"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來老子的《道德經》還有這樣的用途!讀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駕駛技術,並熟練掌握它,以實現人生提速!

《道德經》被譽爲“萬經之王”、“百科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道德經讀書心得12

在胡老師的推薦下,我閱讀了一部分老子的《道德經》。短短五千言飽含人生大智慧,其無爲的思想深刻影響後世,不同的人讀道德經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在讀道德經時,從中收穫的是一些成功之道,想必這和我正處在考研階段,對成功極度渴求有關吧。接下來我將對自己的感悟結合考研談談個人感想,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激勵。

“道常無爲,而無以爲。”“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說明“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爲“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考研也是一樣,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時常受到別人的影響,不能堅定自己的信心,考研失敗的人往往是不夠專心致志的人。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也必須以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修道就是求“道”幫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質。很多同學到了考研的衝刺階段,都容易疲憊和懈怠, 這個階段能依然像剛開始複習那樣有激情的人,一定的內心意志非常強大的。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說話這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行動,大量的行動!大量的行動雖然預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絕會比別人多,但同時也預示著你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勝過別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戰勝自己纔是強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來,並不是比別人強的人就是強者,而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而自己戰勝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處其實,不居其其華。”意思是,把它放在實實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於說些好聽的話。所以“道”的行爲就是以行動來說話的,那麼人要想成功,也應牢記行動纔是成功的保障。好多同學到五月份還

沒有下定決心到底是考研還是找工作,考研是考名校還是本校。成天幻想,對現狀自怨自艾,對未來沒有目標的人是很難成功的,時間在我們的糾結中就加速溜走了。

“道無空虛點”,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沒有空虛之處的,也就是在任何細微之處都能做到完美無缺。在任何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了精確、高效、協作與完美的極致,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納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同樣地,一個人的品質最容易從瑣碎的小事上反映出來。“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難之事,必須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聖人始終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種小事),故能夠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是一大忌,必須養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無論思想上,還是生活上的細瑣小事)的良好習慣。很多同學複習的時候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礎,就想着拔尖,剛開始就挑戰難題,結果反而挫傷了自己的信心。在複習的過程中我一定要抓基礎,抓細節,全方位複習,給將來的衝刺打好基礎。

道德經讀書心得13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教育講座,並閱讀了《道德經》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瞭解,並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應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二、無爲的.思想

“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不妄爲,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爲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爲只事,行不言之教”。這裏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爲,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 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爲“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繫到現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爲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爲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 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裏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度是“致虛”“守靜”“歸根”“覆命”。“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的誘惑,迴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爲了爭權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展是變化循環的,所以要不變以應萬變,爲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爲無爲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麼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習了《道德經》,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瞭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道德經讀書心得14

《道德經》這本由老子著作的經文短短五千餘字,便道盡了世間種種。其內涵豐富,語言簡練,包含了很多對於人生,對於人的自身修養的看法。人們便是窮盡一生,也難以完全悟透其中真意。

當然,《道德經》其中蘊含的道理並沒有那麼簡單,現實中的對於《道德經》中的看法,是用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的。哲學是人類理性的巔峯,是智慧的結晶。用這樣的思維來解釋《道德經》固然沒錯,但是解釋的卻不夠全面。人類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單純的.去用理性的思維而忽略感性的思維,這在出發點上就出現了偏差。當然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並不是說說就能達到的,這需要的是掌握一個巧妙地平行點,讓理性與感性在一個狀態下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道德經》是著作於中國的春秋時代,那個時期正是對於人自身的探索時期。所以說註解《道德經》中宇宙觀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說《道德經》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部經文。在中國古老的傳說裏,有仙神之說。他們隱於名山之中,遊離紅塵之外,可長生,可不老。只是有一顆大自在之心,與世俗裏追尋大自在、大逍遙。這些傳說在現實的人來看合適荒謬,但是在中國古老的歷史裏,這些傳說能夠經久不衰,且不斷的有人追尋着,這本身就值得思量,或許有人說是心理作用的體現,但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用能夠持續幾千年。這其中或許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仙神也不一定真的不存在,沒有見過就不要否定一件事,時至如今我們都無法證明傳說的真假,那就不要忙於否定。

在道教幾千年的發展來看,《道德經》一直都是其至高無上之聖典,無數隱士,道士參悟其中,不能自拔。那麼《道德經》到底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可以追尋原點。隱士、道士追求的是天道,他們是修行的。那麼《道德經》是否就是指導人如何修煉的法門呢?這有待商討,但並非毫無道理,這是有一定根據的。姑且這樣看待,會發現經文裏許多不顯得語句,能夠講得通。

有科學家提出人體內存在的隱藏潛力是無比驚人的,但遺憾的是人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激發這些潛力,這些隱藏的潛力也就這樣,基本上不會有被激起的一天。但是事情並非絕對,這個世上是有教人如何開啓潛力的法門。那就是《道德經》,這一部經文就是教人如何開發潛力的,是教人如何溝通宇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思想之一是“不爭”,當然這其中體現了很多不同的意味,“不爭”是不與天爭、不與人爭、不與己爭。使自己永遠保持一個和諧的狀態,以此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就是不爭,不爭也有不刻意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的追求一種狀態,這隻會適得其反,要順其自然,一切看緣分而定。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或許你本不應該得到,但你強行得到,一時間你會得意。但你總會失去你得到的,並且是加倍的失去。凡是種種,自有定數,人怎可逆勢而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另一種思想就是“不要強盛”。春,是最有生機的季節,萬物萌發,一切皆處於細微間,並不強勢。而夏,是生機最強的季節,萬物生之巔峯,無可比擬。細究兩個季節,春雖不強勢,卻生機勃勃,一切生靈皆在生長,有無限之可能,反觀夏雖然強勢,有最強的生機,但不久之後就要走向衰敗。所以說盛極必衰,這在人類世界也是說得通的,不要追尋更強的狀態,這樣只會自取滅亡,而是要保持一種並不算太強盛的狀態,這樣下去人類纔會得到長久的發展,纔不會滅亡。

人生中有很多真諦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修行,以一顆平常之心於紅塵之中,便是修行,是修心。無所謂成果,只是一種心態,是傳說中的心如止水。不爭是爲爭,不求是爲求。讓我們在這紅塵中,修身修己。

道德經讀書心得15

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爲”,“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爲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纔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爲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爲《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認爲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爲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爲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爲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爲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對無爲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爲。

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