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書心得(精選15篇)

道家老子 閱讀(2.8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書心得(精選15篇)

《道德經》讀書心得1

看到新華網發的這尊老子金像,我激動萬分!因爲我從三歲起就背誦《老子道德經》了。如今我對這本書還是情有獨鍾、愛不釋手。

我一個小小的女孩兒,爲什麼喜歡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經呢?因爲背經誦典,就可以“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還因爲“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爲伍,你能登上巔峯”。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兩千五百年前,他寫下了道德經。這本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受益。連魯迅和愛因斯坦都喜歡道德經呢!這本書裏有許多經典名句,經常縈繞在我的.耳邊,激勵我不斷前進。

記得我剛上國小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考試,我一看卷子,高興得幾乎跳起來!哈哈!太簡單了,我準能得一百分!於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檢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還暗暗地嘲笑同學像蝸牛一樣慢。第二天老師說:“大家考得很好,劉愷溪100分……”我伸着長長的脖子,瞪着圓溜溜的大眼睛,着急地盼着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兒,嚇得目瞪口呆!我蒙了!這時,我感到老子爺爺貼着我的耳朵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頓時明白了:要從頭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

從那以後,我刻苦地學好每一門功課,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三年多下來,我取得了累累碩果:我年年都被評爲校、區三好學生,在學校、區、市和全國共得了四十多個獎項和證書,其中有作文全國一等和二等獎,英語青島市金獎,DV市一等獎,鋼琴市銀獎並考出了八級……我打心眼兒裏感謝老子爺爺!感謝《老子道德經》!是他老人家領着我,是道德經撫育着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使我變得知書達理,心胸開闊,聰慧堅強

我多麼想天天拉着老子爺爺的手,騎着青牛,背誦着他的經典著作,和億萬個“國學熱”們一直走啊走,攀啊攀,登上光輝的頂點……

《道德經》讀書心得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爲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爲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能力相匹配。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說了,因爲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侷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爲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說“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蘊藏着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說: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纔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擇,因爲可以選擇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擇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擇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說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爲“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蘊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擇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說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道德經》讀書心得3

今天終於把道德經讀了100遍,終於擺脫了被債主催的感覺。讓我們盡全力寫一篇博客。

但是剛看的時候看多了暈倒了;越讀越經文,感覺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師逼着寫博客讓我想起了讀研時的趣事。

當時我們戲劇專業一共3個導師,每個導師有1~2個研究生,一共4個人。所以所有的課都直接去老師家。有時候上課討論名劇的課文,有時候老師放CD。看碟片當然很開心。沒想到,老師拿遙控器的時候,愣了一下。“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頓時懵了。畢竟看碟的時候,看劇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鳴效果;突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分析和邏輯思維,處於空白狀態,就要搜索大腦的每一個角落去回憶可用的情節,尋找可用的理論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覺有點抖索。我時不時用眼角看看老師要不要拿遙控器。我看劇的時候也嘗試調動一些腦細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停頓的時候,我們四個人總是不知所措,不喜歡看。

讀《道德經》寫博也很難。讀聖經的時候,隨着次數的增加,越來越像小和尚唸經一樣漫不經心。按照照顧老師的理論,不需要動腦,總結事情寫博一定要動腦。當你在兩者之間切換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們擠一點“牙膏”:

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因爲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條件在“不斷增加”,我們的精力會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東西上,比如“爲了學習”,比如追求名利。在那個階段,我們滿懷雄心壯志,意氣風發,痛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人定勝天,相信“我能行”。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時候,大家就會轉向內心,也就是“求道”。具體的道雖然多種多樣,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學、瑜伽、其他靈魂的雞湯,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終結就是神的開始,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心得4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它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讀道德經之前,就已經閱讀及聽聞許多從此書中所流傳出的膾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讀與用心體會,更是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我也由衷地感知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與精湛。《道德經》顧名思義以“道德”爲其綱宗,論述治國、用兵、養生、修身之道。它簡略深刻的辭藻、廣博細緻的內涵,被華夏先輩們美譽爲“萬經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德經的首篇。我的理解,或書或文放在開頭和結尾的一定是其精華所在,而這被廣爲流傳的一句,也自然流進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爲人生道路。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而同在一條人生路上卻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種是聖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之道,活的豁達而無私。而另外一種是走大多數人選擇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貴,或是泯然衆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質的對與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爲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洗禮自然能爲我們的心靈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淨化與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還是應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個能夠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腳踏實地的真人,詩和遠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態也尤爲重要。所以在我們虔心拜讀名作之時,也要結合我們自身,不斷完善進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爲一名於社會,於他人的奉獻之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5

第一次接觸老子的《道德經》,感覺是這個老人家的細想抽象性很高,果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懷着對大家的敬畏大略瀏覽了一番《道德經》。本人自覺《道德經》的內容可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道”。“道”孕育萬物,存在於萬物的發展運行中,即道是萬物之母,時時有道,處處有道。第二部分是“修身處世”。老子勸誡世人放下虛無縹緲的外在事物,例如名利。以退爲進,追求內心世界的平靜寧和,做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三部分是“治國”。老子推崇的國家類型是“小國寡民”,希望人民的生活是“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使人民再恢復到遠古的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

老子的思想與衆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區別,在人們所普遍認爲的事物規律當中看到事物的反面,。例如“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般人都會認爲,事物的數量與獲得之間是成正比的,但老子確認爲“少則得,多則惑”。這個道理可以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當中發現。現在的人將金錢名聲看得相當重要,金錢越多越好,名聲越響亮越好。爲了追逐這兩者,生命可以忽視了,良心可以拋棄了。連生命都沒有了,名利從何談起,連良心都沒有了,如何做人。

那些置身於光怪陸離物慾橫流社會的所謂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人兒呀,在他們光鮮亮麗的皮囊下,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他們空虛的靈魂在風中凌亂了。世人所認爲的“多則得”雖是有積極向上的意思,但實則在追求“多”的過程中會失去更多,會迷失自我。“少則得”,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路上,不必要太多的金錢名利,適可而止,反而能覺得人生更充實。“多則惑”可以從我們生活中的選擇問題解釋。當生活中出現一些事情必須要讓我們做選擇,選擇只有一個,我們不會多加考慮,而會從一而終。如果選擇有多個,選擇之初會多加思慮,斟酌再三。最終確定後,如果事情的發展並不如自己所料,往往會幻想着那條爲選擇的路,甚至會希望自己生活在爲選擇的路中,因此煩惱、迷惑、悔恨就滋生了。

誠然,老子的思想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現代也有很多人推崇他的思想,但是他的'有些思想,我不怎麼贊同。例如,老子說到“曲則全,枉則直”即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伸直。而我覺得委曲不一定能全,屈枉不一定能伸直。拿我生活中的意見小事來說吧。有位大媽跟我訴苦說,她一家子是與另一家人合租住在一個院子裏,院子裏只有一個公共衛生間。衛生間是兩家人公用的,理應是兩家人共同打理衛生間的衛生,可從始至終,只有大媽一個人去打掃衛生間。

大媽就埋怨了,難道只有她這一家子人需要去衛生間,另一家人就不需要去了嗎,難道他們就不怕髒?大媽雖然在抱怨,但,確實是委曲求全了。兩家人表面看上去還是和和睦睦的同住一個院子。但是,這“全”底下,難免會存在大媽對另一家人的芥蒂,而且這個芥蒂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大媽可能會逢人就訴苦,並且很有可能這種埋怨的訴苦會變相爲說人是非。另外一家人會覺得大媽人好“欺負”,是個老好人,這種想法可能會刺激他們進一步剝削大媽的“好心”。這樣下去,看似波瀾不驚的院子,實則暗藏洶涌,隨時都可能爆發激烈的爭吵。這樣看來,委曲成全了嗎?

所以我認爲,“委”不一定能“全”,“枉”不一定能“直”。

《道德經》讀書心得6

我們給人生天然的設置了一個首先模式。例如,你認爲不可能返老還童,永葆青春,卻無視那些真正做到的,70歲像28歲的人。頭腦裏總有一個你認爲無法企及的高度,這就是你人生髮展的界限。

例如,你認爲不可能像別人那樣獲得自由財富,卻無視他們曾經跟你一樣普通到被人忽視;例如,你認爲擁有的親密關係,最後只會隨時淹沒在鍋碗瓢盆的世俗裏,卻無視身邊那些隨時隨地緊握的手和充滿了他們愛意的眼神。

我們過着一個個受限的人生,卻不知道當你轉就像唸了一句“芝麻開門”,這受限的模式會立即去除,從此人生無限寬廣。你只要做到這樣:時刻微笑提醒內在的自己:“你原本就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你忘記了這就是你本然的狀態”。

這不是一句自我鼓勵,或者是心靈雞湯的話,而是來源於最近看《道德經》的感悟,《道德經》要告訴世人的真相。

《道德經》給我們的最大啓示就是告訴了我們我們來到這個地球上的原因:《道德經》曰:“天下萬物無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生三,三生萬物”。指的.就是“一念產生大千世界”。既然這個世界就是那一個意識念頭的產物,和我們平時隨時頭腦當中閃過的念頭一樣:“我可以創造一個這樣的世界,然後讓另一個我在裏面體驗我所體驗不到的東西。”比如:我沒進過監獄,我要創造一個那樣的場景就像拍電視劇一樣,讓裏面的演員替我體蹲監獄是什麼滋味,會經歷哪些感受。”

《道德經》讀書心得7

作爲中華民族道德經典的最優秀的代表——《道德經》,是“道”的具體化,它從人與萬物的本源——“道”上闡述了道德的規律,指出萬物本源“道”的行爲特點就是人類應效法的道德法則。並且告訴人們,作爲“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問題可以求“道”來解決,具體方法就是讓人的思想順“道”而行,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就叫修道。當人的思想符合了“道”時,人生就會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實現人生的完美。

一、主觀符合客觀——無爲而無不爲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道”是不斷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際,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可以,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可以,說到根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本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可以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人要適應這種變化,即主觀要符合客觀,因此人就有了主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爲也因此分爲兩種:有爲與無爲。主觀上自以爲是,不考慮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爲。主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然而爲之,這就是無爲。做到無爲了,就能無不爲。那麼,人是否就能做到無爲呢?不修道那是不可能的。

人是萬物之靈,本來也是客觀“道”產生的,但人生來卻是不符合“道”的。爲什麼呢?因爲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慾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慾望所限制,並不“靈驗”,不能適應“道”的變化,具體表現就是主觀意識裏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符合。怎麼辦呢?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幫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符合客觀,使客觀支配主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爲人處事都會順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

那麼,修道怎麼修呢?就是守靜背誦《道德經》。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並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爲人而達到“無不爲”。

二、道性換人性,利益最大化

人生離不開利益,那《道德經》是怎樣看待利益的獲取呢?

經濟學理論認同這樣一個原則:人是理性的,人人都會在約定的條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這本身是符合自然的,即符合“道”的。因爲“道”的行爲特徵就是以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利益,這隻要研究一下各種生物體的內在設計和它們的代謝運行及生物圈的分佈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比比皆是。但人對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解常常是慾望與爭鬥,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符合“道”的特徵,即有爲的特徵,這在《道德經》的修道體系裏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動”。“道性”就正好相反,是無慾、處下和不爭,即“不爭而善勝”。因爲人生來就是帶著一大堆潛能來到這個世界的,潛能發揮的深淺決定生命質量的高低。這些潛能是自然賦予的,人只有符合自然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同時也就能獲得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而符合自然就要消除慾望,就要修德,提高道德水平,所以說提升“道德”是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行徑。

下面就結合《道德經》具體地談一談。

三、成功之道

修道是求“道”來塑造人的成功秉性的過程。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修道就是調“道”的能量來刻畫自己的內心世界,用道性換掉人性,從而使人的思維和言行與客觀世界相符合。

下面就專門地談一談符合“道”的思維與行爲有哪些。

1、“道”的行爲就是堅強不屈

“道常無爲,而無以爲。”“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說明“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爲“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也必須以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修道就是求“道”幫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質。

2、甘願付出,不求回報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長並不爭功,它處於衆人都不願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爲什麼處在衆人都不願去地方還最接近大道呢?因爲水本來是乾淨純潔的,但爲了淨化萬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濁,最後還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視。所以爲了別人而犧牲自己,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地方,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質,這種品質在《道德經》裏也叫“柔弱”,即永遠把自己個人的私慾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地方。《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堅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克服困難時,水又變成最堅強的。《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慾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源於萬物本源的“道”的特性。爲什麼那些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散發出蓬勃朝氣和無窮力量呢?因爲他的精神狀態符合了萬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須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自己內在的品質,永遠銘記要讓自己物超所值,永遠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成功太遠。

3、用行動決定人生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說話這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行動,大量的行動!大量的行動雖然預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絕會比別人多,但同時也預示著你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勝過別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戰勝自己纔是強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來,並不是比別人強的人就是強者,而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而自己戰勝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處其實,不居其其華。”意思是,把它放在實實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於說些好聽的話。所以“道”的行爲就是以行動來說話的,那麼人要想成功,也應牢記行動纔是成功的保障。

4、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大自然的雄偉與壯美,起源於其基本程式永恆不變地在每一細微之處的成功運作。管理學中有一句“成功在於細節”之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道無空虛點”,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沒有空虛之處的,也就是在任何細微之處都能做到完美無缺。在任何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了精確、高效、協作與完美的極致,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納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例如生命體的每一個細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單元,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可是在這麼小的區域內卻可以同時進行約20xx個化學反應,各個反應之間互不串位,且與整個身體的運行要求密切配合,所以說,做好了每一個細胞內的細微小事,纔有生命運轉的壯觀大事。同樣地,一個人的品質最容易從瑣碎的小事上反映出來。“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難之事,必須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聖人始終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種小事),故能夠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是一大忌,必須養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無論思想上,還是生活上的細瑣小事)的良好習慣。

5、人生極其重要的妙着——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人一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麼《道德經》又是怎麼說的呢?

“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意思是,比我們善良的人,可以成爲我們學習的老師。而面對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些知識(若不重視與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雖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實際是極大有迷惑,這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着。

有句話很有名,叫“成長容易,成熟難”。達到處事能力嫺熟是很不容易的。而這個能力的獲得恰恰不取決於你與善人的相處當中,而在於你要和你不喜歡的、感覺不舒服的,即所謂不那麼善良的人打交道中培養出來的。因爲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全面地考量你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個能力纔是人際關係能力的根本。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方面的知識,即使你知道得再多,知識再淵博,從“道”的角度上看,也是極大的迷惑。所以,重視人際關係能力的培養,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着。

那麼這個能力的'培養從哪裏開始呢?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

如果我們能坦然地面對自己,就會發現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了得到更多的愛。你在街上遇到的每一位路人、曾經走進你辦公室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愛的接納——有些人甚至爲此做出瘋狂的舉動。

爲什麼?因爲只有愛才會使人感到活得有意義!不管善人、還是惡人,都是共同地渴望著得到愛與尊重的。

所以要做一個成功人,首要的是要學會愛別人,學會關注別人身上的優點,而少看別人的缺點。你學會了愛人,你也就能得到了更多的人的愛,這樣,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變得無限的寬闊。

所以人際關係的首要是什麼?就是學會愛人。不論善良的人,還是不善良的人,我們都要善待他們,並且是發自內心地善待他們,而且特別要注意在與不善人的相處過程中去培養自己的“善德”。“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意思是,對待不善之人,你有何理由拋棄他們呢?即不能拋棄人家,同樣要以“善德”待之,“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所以聖人,以無爲來處理一切事情,以身體力行來教人。這就是《道德經》教導我們處世的關鍵之所在,這個環節解決了,那麼你的人際關係能力之門也就打通了(即讓內心清靜的能力),這是《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人生妙着啊。

再說一點,“學會愛別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學會關注別人的自我。人都有喜歡突出自己個人觀點的偏好,但這是人性的誤區。如果你總是試圖想讓人認爲你纔是世上最好的,都來關注你,那你難以成功。“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意思是,自認爲不錯,這是不明智的。自以爲是的實際是糊塗。所以過分關注自我的人是愚蠢的,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讓自己的注意力離開別人的自我,這實際上就是處下。《道德經》寫道:“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就是符合“道”的要求,在社會競爭中要想贏得方方面面的人的支持,關鍵就在於要時時關注他人的敏感點,以成就他人的抱負而成就自己的事業,你的事業往往會做得更大、更成功。

6、謙卑處下,時懷感恩

“萬物恃之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意思是,爲萬物生長而不辭辛勞,成功了而名不歸己有,依靠它滋養萬物而自己卻不爲主。所以“道”的偉大在於:本來是“道”哺育了萬物生長,而它自己卻不爭功名;明明是“道”滋養了萬物成長,而它自己卻不充當主人,這是多麼崇高的情懷!這就是“處下”(不爭)——雖然成功,有了豐功偉績,但還是把自己視作很平凡的人,不突出自己。“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成功了而不自居,所以就不會失去。我們都知道:世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很謙卑的,這就是處下的品質,因爲這是符合“道”的,所以這種品質就能將成功長久地保持下去。相反,居功驕傲是不符合“道”的,那樣成功就只會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而這實際上還算不上真正的成功。所以我們不僅要成功,更要把成功長久地保持下去。

另外,處下的品質還包括感恩。因爲在每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都有很多人在付出,所以要從內心感謝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不僅包括那些給你支持和鼓勵的人,還包括那些曾經傷害、拒絕過你的人,因爲正是他們才使你堅強起來,正是他們才鍛鍊了你的“道性”,使“道”的品質能深深地紮根你的內心深處。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信之,信德。”

所以成功之人要具有“善德”和“信德”,要心懷感恩,要牢記你的成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這樣你就會很快樂,每時每刻都感受到世間的溫暖。

7、面對競爭——不爭而善勝

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還是商戰,還是體育競技,到處都存在着激烈競爭,這是自然的。問題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

實際上,在面對競爭對手時,人應該明確:真正的對手是誰?要戰勝的是誰?明確這一點就掌握了獲勝的法寶,答案是“不爭而善勝。”

我們都知道,勝利的獲得是有條件的,而這個條件就是人對自己的有效控制,即“自勝者強”。所以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要競爭的物件就是阻撓自己成功的內心干擾,要戰勝的就是自己的弱點。一門心思地想戰勝對方,這就是“有爲”,這決不是明智之舉,風雲突變就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緊張之中,而導致心身內耗,患得患失,這反而不利於個人客觀地看待問題,從而影響個人正常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不想去戰勝對方,而是視自己爲對手,不斷地讓自己內心保持清靜的狀態,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點,冷靜地看待問題並保持與客觀變化相適應,從而“無爲而無不爲”。所以在競爭當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如何成功和怎樣才能戰勝對方上面,而是要時刻注意保持自己內心的清靜無爲。對成功與勝利無所謂,以“無爲”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因而能“無不爲”。

在《道德經》裏有句話:“戰勝,以喪禮處之。”這裏指的是在戰場上,意思是,打了勝仗,就用喪禮來處理。爲什麼?因爲你勝了,就意味著對方的不幸,故應用喪禮對待之。所以,以“道”的原則處事是非常具有人文關懷的。這並不是說不要勝利,而是說不要把勝利看成至高無上的。那麼引伸到日常現實中,我們就不要總把勝利看得那麼重,要給對手同樣以必要的關懷,而給對手以必要的關懷纔是真正成功者的風範。“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成功者的風範並不是以勝利爲唯一標誌,就是處於下風、或失敗了,仍然有着內心的坦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這樣的心態纔是成功的心態。

很顯然地,這樣的心態是建立在慈善和關愛的基礎之上的,所以“不爭而善勝”的本質還是人內心的慈善使然。

8、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

《道德經》是提倡學習的:“爲學者日益”就是要學習各種科學,業務知識越多越好,因爲這些知識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條件。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終生不殆。但是,人生的成功,知識其實只佔較少的份量,而大部分因素取決於人的心理素質,即道性的豐富程度,因此人還必須要不斷損掉人性中那些不符合自然的想法與私慾,而這不是學習知識能辦得到的,這要靠修道才能辦到,這就是“爲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那些不自然的、不合理的主觀成分都去掉了,人就無爲了,即人的想法和心理活動都順應自然了,那麼處事爲人就都會因符合客觀而感到順心自在,萬事如意,人的潛能也因此會得到充分開發。所以人生的成功,“爲學”與“爲道”必須並重——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通過修道來修煉本性,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同樣非常重要。

9、成功的定義

成功是不是意味着掙更多的錢、身居高位和手握大權呢?

在《道德經》看來,這只是“勝人者有力”,並不一定代表成功,它可能還代表着爲貪婪和冷漠所支配而帶來的擁有,它可能是慾望的奴隸,因此不是“道”的意義上的成功。《道德經》裏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是“自勝都強”、“道法自然”。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住在別人不去的地方(意即不出風頭、不突出自己),心情舒暢深遠,經常給別人以仁愛,他的話是值得信任的,爲人正直和藹可親,處事的能力很強,出動又善於選擇時機。他唯一的不與人爭鬥,所以無憂無慮。

一個達到這樣境界的人難道不算成功嗎?這是金錢、地位和權力能夠換得來的嗎?

當一個人能夠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正確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和時間時,這就是成功。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思想就意味著“方而不割”(大腦思維方寸不亂)和“自勝者強”;而正確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就意味著節儉、仁愛和富有遠見;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意味着智慧、實幹和值得信任。按照現代的標準,這就是道德水平、情商、智商和能力都非常高的人,這就是“道”的意義上的成功!因此成功最重要的標準在於擁有一個不隨環境、金錢、權力、地位的變化,而只屬於心靈素質裏的某種堅韌的東西。

四、實現人生完美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不學習(害人的)知識,唯一的是與“道”相伴,兩者差幾多呢?意思是,在這個各種利益衝突的人世間要想生存地好,若不去學那些圓滑世故、爭鬥不休的伎倆,那就只有修道,依道行事。那麼這兩者(一個學圓滑世故、爭鬥不休,一個修道、依道行事)相差幾多呢?言下之意是相差得很多。這也就是說,人生與“道”相伴,經常地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那麼,不去學虛僞狡詐,老實本分也照樣能夠生存、能夠成功,而且能活得更自由、更快樂。因此,真正成功的人生其實就是健全心靈、用道性換掉人性的過程,這就要求人要學《道德經》,把握好“道”的成功法則和成功的定義,將“道”的品質刻畫到內心世界裏,從而使心意與行動合二爲一。這個過程光靠學習知識是辦不到的,只有修道才行,即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才能實現。

所以,《道德經》教我們修道,就是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儘自己的天性來實現完美的人生。

《道德經》讀書心得8

《道德經》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是修道、修德、做學問、做領導的方法論,是啓發我們看問題的思考方式。所以,道德經不會使人變得更聰明,但可以開發你的大智慧。佛家講“聰明於塵境發,究竟愚癡;智慧自本心生,終歸正覺”

研究道德經其實並不難。只是研究《道德經》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學術研究常識,那就是對研究對象的從大類到小類的定性化分解和結構研究——分類、歸類。

比如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種,那麼他們首先會根據這個物種的體貌、習性、飲食等明顯的大特徵將它與其它物種進行比較,從而將此物種歸入某種大的類別,然後再按照某些小特徵在大類別裏面一層一層的歸入更小的類別裏面去,並最終實現對這個新物種的全面瞭解。

然而,《道德經》的研究者們往往習慣了儒家橫向思考問題爲主的簡單邏輯方式,而不能按照整體邏輯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所以才導致了你前面提到的對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盲人摸象式的七零八散、意識形態和教條主義的文本解讀。

初讀道德經給我一種神祕的氣氛,自古以來道德經就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部“聖典”對它的解讀和爭議也一直未停止過。曾經有人說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然而我卻認爲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零一個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道德經最簡單的一句,也是最複雜的一句。究竟什麼是道,沒有人能真正的說清楚,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道。有人認爲道是指天道,也有人認爲道是指道德,沒有人能真正的說清楚,也沒有誰能真正的用證據說服誰,有的只是人們自己對於道的理解罷了。

很多人都記得一句話叫做“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道教絕世武功九陰真經的總綱。其實不然,這句話確實出自道家經典但卻並非是九陰真經而是道德經。也是因爲對這句話感興趣所以在初讀道德經的時候更是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寫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註釋上認爲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餘。誰能讓有餘來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而我在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上則有不同的看法。天,人應該是按照對比參考的,天道自然的變化是已多餘的部分來補充不足的地方以示公平無私,則人之道則應該集中自己的優勢長處,揚長補短,人沒有天那永恆的生命來做到所有的公平,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來讓自己變得完美無缺,正所謂人無完人,貪多嚼則不爛,人之道最重要的還是取捨和揚長避短。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心中也有一個“道”;每個人心中也有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道法自然,當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茫的適合,當你跟隨別人的道路無路可走的時候,那麼勇敢大膽地走自己的路吧,別人的人生軌道也並不一定適合你,集合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的朝着自己的道路前進也許成功並不遙遠……

《道德經》讀書心得9

晚清著名大臣曾國藩說:如果你不是聖人,你就是動物。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鼻祖,被尊爲聖人。自古以來,學者們最欽佩和嚮往的就是成爲聖人。

那怎樣才能成爲聖人呢?聖人之師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一章中說:知不知,尚;不知,病也。聖人無病,以其病。夫唯病,以不病。老子認爲聖人是無病的,也就是說,沒有錯誤沒有錯,因爲聖人認爲他們的錯誤是一件大事,知道他們的錯誤立即找到糾正的方法,所以錯誤變成了烏有。後來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是婦孺皆知的名言名言:知之爲知,不知爲不知,是爲知也。”

要求聖人對嗎?先舉幾個例子。在古代,三皇堯舜禹當政時,政府前面都有一面鼓,供人們在擊鼓後當面指出時政的弊端。朝野訓臣成羣,暢所欲言,執政人員的過失因及時改正而政治清明,國泰民安,三人至今仍被尊爲治政大聖人。也聽說春秋時期的衛大夫賢臣陳伯玉,每天都要反思前一天的錯誤,並記錄下來,警告下次永遠不要重蹈覆轍。因此,在他知道命運的那一年,前49年的'過錯得到了糾正。經過50年的堅持,他只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完美的聖人,把衛國治理得井井有條。諸侯贏得了人民的心。就連孔子也經常讚賞他。然後是曾子,他在論語中留下了一句名言,他說我三省五身。但他真的是一個言行一致的紳士。

《孔子家語》裏有一個故事,說曾子被父親打了。被打的時候,他不但沒有勸父親停下來,反而叫父親盡力打,還以爲是孝順。後來孔子指出他的行爲是愚孝,差點陷入父親的不義之中。聽了之後,曾子突然意識到自己參罪大了。謝謝你。在這個故事中,曾子先愚弄孝道,認爲孝道,用老子的話說是不知道,是疾病;後來,他意識到孔子的錯誤是疾病,最後他糾正錯誤是不生病。”

從幾個例子來看,無論誰想成爲聖人,都必須重複三個過程,一個是普通人不可避免地錯誤;二是及時發現錯誤;三是糾正錯誤;只有不斷重複這三個過程,才能完成人格昇華,從平庸的毛毛蟲羽毛到美麗的蝴蝶!

《道德經》讀書心得10

老子被後人按照西方哲學體系的標準,被歸入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範疇,是有道理的,他對社會、個人存在、發展的哲思觀點,都是從自然規律類比推理過來的,一句話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經的話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規律非常多,難以用具體語言駕馭,所以創造了本體論的“道”,整體代表自然規律。

此章,用反例的自然和社會現象,證明天道的規矩是不居功,不作爲,不佔有,隱含了一個觀念“得道高人~聖人應該循天道,做到功成身退,不貪功,不念名,治理社會不要因爲個人慾望而下發過多指令制定過多政策”。

當代,我認爲,阿里巴巴的馬雲是修道得道了的,順應天道而爲,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境界非常高,東哥一直想跟他玩,人家直接不玩了,急流能勇退,足見其道行只高。

東哥有多想跟他玩?有一次中央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把馬雲的照片發出來,問東哥,“馬總你們做一個行業,你們應給很熟悉吧“,他回答“不熟悉,這麼多年一起吃過一次飯,另外,可能沒有共同語言,因爲不是一代人”,從話中我們能感受到東哥內心是把馬雲當做超越的對象,商業上的敵人,所以才如此急於用馬雲年齡比我虛長几歲,我比他年輕來向人證明我可以,我比他可以。

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證明,馬雲絕對是讀道德經而得道的'例子,在贏在中國的節目裏,阿里巴巴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如日中天,他也沒有如此功名,當時節目組是把熊曉鴿,吳鷹等人作爲更大貴客對待,但是馬雲節目中金句百出,如魚得水,其中一句話“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的金句,他這個觀點和道德經中上經二十二章的觀點一模一樣

不自顯,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zhang);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讀書心得11

作爲一部流傳千年而不失其光彩的經典之作,《道德經》一直以來受到許多人的推崇。如今,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地球上的人們之間聯繫也日益緊密,《道德經》在世界範圍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上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是《聖經》,而《道德經》則排第二。縱觀道德經,洋洋灑灑不過五千餘字,但其內容卻博大精深、玄奧無極、囊括百家、包容萬物,是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治國、齊家、修身、爲學的寶典。

《道德經》全書分兩部分,道經和德經,總共八十一章,所涉及的內容很多,不易一一遍說,所以只挑選十分感興趣的幾部分談一談自己的思考與感受。

第一部分 “天地之始”。這是《道德經》的第一章,這一章集中展現了老子的宇宙觀。我們最熟悉的是前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翻譯成現代文,歷來有很大爭議,我比較同意的是這種說法,即“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道;能夠用言辭說出來的名,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名。無,是天地的源起;有,是萬物的開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稍加用心,我們不難發現,整個宇宙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規律,從天體到粒子,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無不受着各種規律的支配,如生死興衰、交換輪迴等。但是,這些我們能認知的規律恐怕並非老子所說的道,老子所說的道,是一種終極的規律,在它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規律,而我們所能認知的種種規律都受着這種終極規律的支配,而這種終極規律我們則無法認知。舉個勉強的例子,我們能認知的各種規律就好像一臺電腦裏的各種軟件,都有其一定的作用,但他們都要受到電腦系統的支配。當然,電腦系統也還是要受別的規律的支配,並非一種終極規律,而且各種軟件之間的關係也遠沒有宇宙中各種規律之間的關係那麼錯綜複雜、變化莫測。所以說,這個例子是勉強的。談到終極問題,自然就無法避開宇宙的來歷這個問題。關於宇宙的來歷,目前較爲普遍的被接受的一種觀點是宇宙起源於127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時間、空間等萬事萬物由此開始。可是,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引出了一個無法言說的東西。宇宙誕生之前,什麼都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在這一點上,老子停在了形而上學的地步,他認爲有生於無,但這終極的“無”,卻是不能被認知、無法言說的。而西方的許多思想家卻又往前邁了一步,進入神學地步,認爲宇宙誕生之前有個終極的、萬能的上帝,是上帝創造了萬事萬物。究竟誰對誰錯,我們沒有充分的證據去判別,但兩者的共同點是都認爲有個終極的東西。

第二部分“小國寡民”。這是第八十章。原文是“小國寡民。使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在這種社會狀態下,技術落後,沒有戰爭,人民生活簡單,安居樂業,社會交往甚少,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然而,看看現在的世界,情況可以說是截然相反,各種各樣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戰爭此起彼伏,人民生活越來越複雜,社會交往日益繁多,而且這種情況似乎會隨着物質技術的不斷髮展而持續下去。老子的心願是好的,但理想終歸是理想,人類社會沒有停在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而是飛速發展變化着。也因此,老子的`這一思想被認爲是保守落後的。其實也不難想象,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其生產力、技術等肯定難以提高,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災難,很可能導致滅頂之災。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根本慾望,人類歷經艱難好不容易生存下來,又怎敢冒那樣的險。所以,不斷髮展下去是必然的事。那麼,現在的社會好嗎?這真的很難說,人類在物質文明進步中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大的,戰爭、疾病、環

境污染、其他生物迅速滅絕以及各種各樣的自然災難和人爲災難,可以說是不停地解決問題,又不停地製造問題,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要談談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可悲的是,沒有一個合理的目的。站在唯物論立場,我們知道,整個宇宙最終會消失的,即使人類能生存到那時,也依然難逃滅絕的厄運。我們也知道,人可以爲了某個崇高的目的而欣然忍受種種苦難。站在神學立場,可以說人類是爲了至高無上的上帝而存在。爲了那個並非所有人都相信的上帝而存在,如果能幸福生存着,倒也罷了,可是如果生存得不幸福呢?可見,我們無法爲人類的生存找到一個合理的終極目的。當然,對於個人而言,考慮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杞人憂天,但爲了說明一些問題還是不得不提。

既然人類生存並無什麼終極目的,那麼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追求生存過程中的幸福。所以,人類應當順着本性追求生存,並且也要追求生存的質量。人類是要發展進步的,只是不能把這顛倒過來當成生存的目的,從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自取滅亡。因此,我們不妨用老子的“尊道貴德”來探討解決這一問題。

“尊道貴德”就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即要順應道,遵從德。爲什麼要這樣呢?按照老子的觀點,萬事萬物來自終極的道,並受它支配,人類自然也不例外。不管人類再怎麼聰明,再怎麼具有創造力,但與道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說得通俗一點,這其實也就是要人類不要太自大了,要敬畏這個世界。西方人曾經聲稱要征服自然,但後來種種教訓使他們認識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們早點了解老子所說的道,也許世界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尊道貴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句話叫做“無知無畏”,說得就是越無知的人越覺得無所不能,無所畏懼。如果一個人能靜下心來想想這個世界的偉大、奇妙,那他至少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多麼卑微,從而對身外之物有所敬畏,不胡作非爲。推而廣之,如果人人都能尊道貴德,那這世界將會美好許多。

最後,也有些問題不能不說。就是我們應該懷着一種純正的心態去讀《道德經》,去了解裏面的大智慧,爲道而修德。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樣,懷着追求功名利祿之心去學習《道德經》,把老子所強調的真、善、美拋到了九霄雲外。那樣的話,就只是學到了表面,卻沒能學到內涵。誠然,掌握《道德經》中的智慧對於立功成名是有很大幫助的,歷史上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因此,有些人認爲老子是個陰謀家。其實,這也正體現了事物的兩面性,就像刀子一樣,既能救人,也能殺人,關鍵看使用者是什麼心態。老子作爲一個目睹戰亂頻仍、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的大智慧家,當然不會希望人們運用智慧去追求立功成名,否則他也就不會提倡絕聖棄智了。另外,我們個人學習《道德經》,更多的是瞭解一下古人的智慧,至於學習裏面的大智慧,那是因人而異的。另外,《道德經》整體上注重柔、弱,某些思想放到現在甚至是不被提倡的,這對於正值風華正茂之際、本該像儒家所提倡的那樣立功揚名的年輕人來說,難免會有些影響。所以,建議個人在讀《道德經》時,一定要多加思考,多從實際生活中去觀察感悟其中的智慧。

《道德經》讀書心得12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爲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侷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侷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裏的“用發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的,因爲“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說榜樣。“上善若水”——他說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爲“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衝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衆人厭惡的卑下,污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通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有了功勳卻不佔據,不與人爭,不自以爲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慾。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淨,拋棄衆多物價的束縛。並不是說一點物慾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爲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着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於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裏,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說,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於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爲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爲災禍背後常倚伏着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說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並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蘊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儘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說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道德經》讀書心得13

我覺得《道德經》潛藏的一個主題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含義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來理解。事實上,宇宙萬物之運行,是存在必須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需要我們有聯繫的、全面的來認識,來理解。但人類限於時間和空間,能全面系統地認識宇宙萬物,看來是虛渺而不可能的。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走過的路,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找出規律,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來世界的運行規律。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資料在這天看來也是十分具有指導和教育好處的。例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等爲人處事的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爲人處事的基礎。在物慾橫流的這天,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少私寡慾”等處事的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靈藥,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得失,能夠淨化人的心靈。

以上是我對“道德經”總的認識,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對其中的一些觀點的`感悟認識。

每個人都有私有欲,應對私慾,務必先自反自省,然後自清自虛,若能做到自知、自勝、知足,那麼就能夠算是得道。當社會需要用禮智維繫的時候,虛僞巧詐也就慢慢的產生了,禍亂也跟着來了,自以爲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們應守質樸的大道,不要虛僞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捨棄禮智的浮華。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謙下,天下萬物是從有而產生的,而有卻是從無產生而來的,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人應無爲、無事、無智、無知、無慾、無我、無私才能到達道德最高境界。隨着科技的日益發達、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人類的道德觀念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其中不乏有些人衝破道德的底線,追求權力,物質,金錢,榮譽。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爲人謙虛、心態平和、淡泊名利、時刻反省,盡職盡責!。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情緒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僞,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誇獎你時,你完全能夠說聲“謝謝”,因爲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並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僅如此,平和的心態還能夠幫忙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後,我覺得理解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

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爲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讀書心得14

最近拜讀了道德經中老子的語錄:“無爲而無不爲”,真的是“不作爲”嗎?

結合圍繞總廠“精益打造冷軋品牌、全面滿足客戶需求”的工作主題,淺談冷軋一分廠精益生產的推進。

打開百度:什麼是“精益”:“精益是指用較少的資源,如人力、空間、設備、時間來進行各種操作,有效組織生產,杜絕浪費,使成本和庫存最小化。”

推進精益生產是板帶製造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公司上下在推進精益運營進程中的一個必要條件。以最低的成本保證物料及時加工、交付是分廠所追求的目標,符合公司降本系統化和流程高效化的工作要求,因此貫徹精益運營思想,推進精益生產,成爲當下冷軋一分廠的中心任務。

推進精益生產在酸軋車間的具體體現即精心的.生產操作,精準的參數控制,精益的設備維護和精細的現場管理。

推進精益生產,生產操作上必須要做到精心細緻。酸軋生產對酸軋工藝過程有很高的要求,確保鋼卷在酸洗、軋製過程中的表面質量良好、尺寸精度精準。對我廠來說,鋼卷經歷上游的高爐、轉爐、精煉、連鑄和熱軋等多道複雜工序,經過無數人辛勤付出得來,如果因爲本工序的不精心帶來鋼卷表面質量缺陷、尺寸精度不合要求,導致無法滿足交期,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要求操作工對待鋼卷要像對待自己家的傢俱一樣去操作,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專注地生產好每一卷鋼卷,爭取做到“我不製造缺陷”。同時也要從設備上採取措施,認真對拉矯機、活套、酸槽、軋機等設備進行巡檢。

推進精益生產,在工藝參數上必須做到精準無誤。只有參數符合要求,生產效率才能提高,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要做到工藝參數精準,需要以MES系統、控制計劃等爲依託,強化作業區工藝紀律檢查和技術組工藝質量督察等機制,循環監督、績效考評機制,相互督促、相互支撐,避免差錯,提高工藝命中準確率。

推進精益生產,在設備管理維護中必須要做到精益求精。酸軋的生產設備有其特殊性,由於機組運行開動率高、檢修維護時間相對較少,設備發生故障也可能會直接影響產線生產計劃的完成。因此必須完善“操作主導”的工作模式,扭轉操作工只管使用不管維護保養設備的不良習慣,將操作工巡檢和專業點檢相結合,強化對設備運行狀態的把控;將機會停機和計劃檢修相結合,開展預防性維修,減少設備故障對生產和質量的影響;同時加強單點課的編制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設備相關基礎知識,努力實現設備“零故障”的目標。

推進精益生產,在現場管理上必須要做到精細務實。“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精益的現場管理是企業追求卓越的基礎。分廠要持續開展6S活動,運用目視化管理手段,爲安全、高效、保質生產創造條件;要通過推進標準化工作,規範員工作業行爲,消除不安全因素,創造生產有序、安全順暢的工作環境;要主動對外協調,管理前置,優化生產計劃排程,降低系統操作的複雜性;要實行計劃目標值管理,剛性落實計劃,提高效率。

貫徹精益運營思想,推進精益生產的關鍵在於人。生產現場管理就像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每一個環節出現狀況都會給整個鏈條的傳動造成影響。我們必須完善績效評價體系,落實全員績效評價考覈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激發人的活力!必須培養團隊作戰意識,力求調動每個環節上的積極因素,在崗一分鐘,幹好60秒,努力爲下一班次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讓鏈條運行更加順暢,爲冷軋總廠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傳遞源源不竭的動力!

《道德經》讀書心得15

也許是年齡大些了,閱歷多些了,再讀到《道德經》的時候,感觸挺多的,尤其會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聯繫起來。感覺老子的《道德經》簡直就是一部教育論著,只要你思考,總是可以爲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觀方向的指導,微觀方法的幫助!《道德經》,五千字,蘊涵着了不起的治國之道、悟不盡的人生哲學。老子的深奧着實讓人佩服,若想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對於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讀卻讓我感到老子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識《道德經》,是從港臺片中聽到的臺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直到讀完了《道德經》,纔對此有了一些體會。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部《道德經》。每個人閱讀《道德經》,都會因爲自身的經歷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經》,心如何,經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讀到的《道德經》就是一部教育理論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的開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是內在的,是可以解釋出來的,然而規律卻不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名,則指的是虛的事物,是理論,是虛名,可以說出來的,但卻也不是不變的事物。正如給我們教育者指出了教育總綱:教育規律是可以總結歸納的,但是,教育規律會隨着社會制度、生產力等教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即教有法而無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說“行不言之教。”,這是洞悉教育的哲學!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對精力充沛的孩子們,多少教師都把說教作爲教育的主要方式。將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了流水線式的管理,產出了一模一樣的產品———高分低能的畢業生。從知識傳授中課堂上的大量講述,到品德教育時頻頻的所謂“講道理”,似乎教師職業就是以語言爲主的工作。而老子卻在兩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學。“不言”怎樣去“教”?這裏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說話,而是反對空洞的說教,是我們現代教育理論中的“身教重於言教”。在他的眼中,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獨立、自由、值得尊重。聖人培育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更何況教師教育的是獨立個體的學生。我們做教師的雖然肩負着教育的職責,卻不該將學生佔爲己有,以自己的意志爲轉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種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學生又怎能真正地快樂成長呢?兩千年前的老子已經指出了我們現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說:“要想毀滅你們的孩子,就對他們千依百順吧!”這是多麼深刻的經驗教訓啊!而我們中國兩千年前的《道德經》早就道破了這個教育規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36章)這是說你想封鎖他嗎,就先讓他張揚張揚;你想削弱他嗎,就讓他逞強驕縱;你想毀滅他嗎,就讓他事事得償所願,爲所欲爲;你想奪取他嗎,就要先給他甜頭。教育學生也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要將學生的日常行爲習慣納入教育過程,切忌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要教育學生淡泊的心態,不斷的自我豐富,纔可以長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讓他們太過得意,爲所欲爲,否則得意之時,便生失意之悲;張揚逞強之時,必致將來毀滅之哀。

《道德經》裏還有很多能給我們教師啓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老子告誡我們不能對學生髮脾氣,不得已發了火,訓學生的措辭要恰當。教育工作是神聖的工作,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他指導我們教師就是要教書育人,所以不要放棄任何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如果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經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讓教師在教育的道路上爲教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知識的泉水!

《道德經》讀書心得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教育講座,並閱讀了《道德經》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瞭解,並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應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二、無爲的思想

“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不妄爲,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爲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爲只事,行不言之教”。這裏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爲,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 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爲“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繫到現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爲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爲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 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裏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度是“致虛”“守靜”“歸根”“覆命”。“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的誘惑,迴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爲了爭權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展是變化循環的,所以要不變以應萬變,爲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爲無爲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麼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習了《道德經》,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瞭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