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道家老子 閱讀(3.11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1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兩篇,上篇爲道經,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爲德經,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學思想、社會思想,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道。道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規律。老子被認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樸素主義的哲學家,體現了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法的思想和認識論的內容。

《道德經》中的爲人處世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們安身立命,爲人處世的基礎。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知足常樂”、“自是者敗”、“禍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靜自然、無慾無求、謙退、儉約、質樸的處世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良藥,是指導人們的行爲準則。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這些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現實意義:

1、對待學生,“無爲而治”“大音希聲”“不言之教”,儘量少訂一些規則,讓學生從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規則,可謂無爲無不爲。教育學生,給學生講道理,越簡單越好,不要重複,20分鐘的內容講一個小時,效果不增反而變得更差,上課也可以適用。

2、量變質變和對立統一觀點。可以教育學生正確對待量的積累,對於差生應用對立統一觀點,柔弱勝剛強,從而變差爲強。

3、指導生活:讓我們過清靜無爲、質樸簡約、摒棄物慾的誘惑,而過着恬靜質樸的生活。順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要“不妄爲”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3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感受到最原始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可以讓我抵擋住寂寞,孤獨,也可以讓我接納自身的缺陷,也讓我在無望的時候給我信心和支持。

長夜漫漫,路亦漫漫,時間真是白駒過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職場。

一年裏,爲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短板,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的錢去學習財商課,情緒管理課程,企業家學徒課程;一年裏,自己用休息時間賣過各類水果和堅果;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也正在嘗試自己做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所有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奮和時間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需要恆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歲的節口,我很慶幸,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彌補過去系統的`漏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洗清自己腦袋中的概念,也都會讓我去思考,“強與弱”“好與壞”之間如同水流般靈動地變化;經中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讓自己快速成長的那個面上,他教會我看到剛畢業的自己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倘若能夠踏踏實實地佈局,勤勤懇懇地走過,時間終會回報自己很多。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去思考“無爲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纔有所悟:“無爲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順應天道,結合天,道,法,人整個系統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統來工作。他教會我要站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緒作主導。比如剛畢業的自己,是職場的菜鳥,在23歲的節點上,是不太可能有作爲,因此用心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大自己方爲王道,而非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臺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4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先生這樣說過,而我讀時的“遭遇”即如先生所言”欲言其言,先言其人。老聃,通稱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據太史公司馬遷考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官。在當時,老子即是一個頗有聲望的智者,相傳孔子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後來由於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斷內亂,老子感覺到悲憤然而無能爲力,決計棄官歸隱,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關,關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請老子留言,老子遂疾書五千言,即爲後人所見的《道德經》。

《道德經》一書雖僅有五千言,然而卻是老子所有思想的精華凝聚而成,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原分上下兩篇,上篇爲《道經》,下篇爲《德經》。全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爲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人生的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學命題。發前人所未發,述前人所未述,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爲”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可謂是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概括起來,《道德經》的內容主要有三,即談宇宙,談人生,談政治。

老子宇宙哲學的核心是“道”,他認爲“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而這個“道”不是客觀實在的物質,而是產生與萬物先存在與萬物之外,看不見抓不住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然而卻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會現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質即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以無爲本”的宇宙觀,而老子正是認爲“無”纔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學涉及一個“名”與“實”的問題——“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名和實並不能簡單的劃等號,有名無實和有實無名屢見不鮮,不應只重其名而忽其實。另外老子還談論到天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作爲產生並推動萬物的“道”,它的運行有自己的法則,而老子在開篇即談“道”,並且把“道”作爲全書一以貫之的思想,不僅僅是爲了對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個闡述,更是爲了給探討人生和社會政治準備一個前提。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發點即是主張人發自然,把自然之道作爲人生活的準則,因而說老子論“道”的宇宙觀是其人生觀,政治觀的基礎。

《道德經》中對人生,政治的闡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人是萬物之靈,但是人生來是不符合“道”的,爲什麼呢?因爲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慾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慾望所限制,具體表現就是主觀意識裏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符合。怎麼辦呢?老子認爲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幫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符合客觀,使客觀支配主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會變得順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在某些版本里,我們看到老子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和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爲人,而達到“無不爲”。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長並不爭功,它處於衆人都不願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爲什麼處在衆人都不願去地方還最接近大道呢?因爲水本來是乾淨純潔的,但爲了淨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濁,最後還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視。所以爲了別人而犧牲自己,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地方,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質,這種品質在《道德經》裏也叫“柔弱”,即永遠把自己個人的私慾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地方,《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堅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克服困難時,水又變成最堅強的。

《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慾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爲什麼那些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散發出蓬勃朝氣和無窮力量呢?因爲他的精神狀態符合了萬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須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自己內在的品質,永遠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成功太遠。人際關係是人一生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麼《道德經》裏說“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意思是,比我們善良的人,可以成爲我們學習的老師。而面對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些知識(若不重視與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雖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實際是極大有迷惑,這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著。

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還是商戰,還是體育競技,到處都充滿各種對手,存在激烈競爭,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實際上,在面對競爭對手時,人應該明確真正的對手是誰?應與之競爭的是誰?要戰勝的是誰?最後勝利的法寶,卻是“不爭而善勝。”我們都知道,勝利的獲得是需要一種精神的,而促成持續進步的振奮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自勝者強”。所以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要競爭的物件就是阻撓自己成功的內心干擾,要戰勝的就是自己的弱點。一門心思地想戰勝對方,這就是“有爲”,這決不是明智之舉,這是有違背老子道德經的作爲,紛繁變幻的世界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緊張,焦慮,導致心身內耗,患得患失,這反而不利於客觀地看問題和能力的正常發揮。不想去戰勝對方,而是視自己爲對手,不斷地讓自己內心保持清靜的狀態,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點,能冷靜的得適應世界的變化,寧靜以致遠從而“無爲而無不爲”。所以在競爭當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戰勝對方上面,而是時刻注意保持自己內心的清靜無爲,對成功與勝利無所謂,以“無爲”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因而能“無不爲”,是以“不爭而善勝”關於生與死這個永遠的人生命題,老子也有論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日覆命、覆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概括起來說,生命輪換不息,不應貪生懼死,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如果明曉了這個道理,就會胸懷寬廣,坦然大公終身免於危殆。當人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負累;反之,如果沉靜無爲,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握緊拳頭,希望擁有的更多,便會握的越緊,握的越緊,裏面就會越黑暗,直到沒有縫隙,容不得任何東西,反之,攤開雙掌,看似虛無一片,實際上那裏承載的就是整個世界了。當然,這些都要有看透生死,超越禍福的達觀。總得來說,《道德經》中所體現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要珍惜形體;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主張柔弱不爭。有道的聖人少私寡慾,見樸抱素,專氣淳和,加強自身修養。書中還提出了一系列與柔弱不爭思想一致的觀點,如至虛守靜、不敢爲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這些以退爲進,以靜制動的思想與柔弱不爭共同體現了《道德經》中人生這些的特色。《道德經》的第三大內容就是對政治問題的探討,它反應了老子的政治觀。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老子認爲“無爲”是治理天下所應遵循的最高原則,關於無爲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是個聖人,他也是善人。他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可見他對每個普通百姓的仁愛。與老子差不多同時期的韓非子和李斯在當時同樣赫赫有名,只是他們的殘忍與不人道是無法與老子站在同一高度來相提並論。

韓非子說:“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李斯同樣主張採取酷刑厲法來對民衆進行威懾。對民衆,進行慘無人道的鎮壓與統治,也是封建統治者得力助手。老子沒有韓非的殘忍,沒有李斯的毒辣。他崇尚大愛。老子愛民,同時老子愛人。在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老子說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勝而不美。”老子將戰爭歸於無道,是迫不得已而爲之。不難看出老子是個反戰主義者。衆所周知,戰爭中死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在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爲了自己的目的,發兵倒戈、爭權掠地,農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遭殃的還是百姓。

老子並非出自名門旺族,他深知戰爭對於百姓意味着什麼。“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天下有道的話,戰馬用來耕地,無道的話,懷胎的馬也是要上戰場。老子並沒有危言聳聽。一場廝殺過後,屍首遍野、凋敝蒼涼,建造的文明化爲廢墟,時代先爲之一驚,結束了前進的步伐,駐足、立定,然後向後轉,齊步走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得出老子的質樸與至善思想。然而老子的至善思想是站在超民族觀之上,他看人,是不加任何前綴的人,不必有任何名字冠之的人。

人就是人,分不得族羣,分不得國度。戰爭一旦爆發,於雙方百姓均不利,於人自身不利。所以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着失之。”世間只有唯一的主宰,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爲努力就可以得到。這便是道,便是順乎天意。人爲的努力必然遭到失敗,人爲的固守,也必然要喪失掉的。世間不可能會有永久的常勝將軍。戰爭,讓雙方都成爲失敗者。任何一種佔有都只能是短暫。於是老子不無惋惜地奉勸大家:“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低調而善良的老子厭倦殺人,尤其是戰爭中的廝殺。“殺人之衆,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除之。”戰爭中殺人,得勝者也是要用喪禮來對待勝利的。老子的至善思想是超出仇恨,超出民族的終極善。他常用赤子比喻德之厚者。實際上,他已經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了。最後說,老子所希望的社會是“小國寡民”,這雖是幻想,但不訪看作是這個被遺棄在社會邊緣的哲人內心最後的一塊淨土,也是爲在亂世中掙扎的平民百姓找到的一處避難所,對這又應心懷感激。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5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爲,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爲“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啓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着“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着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峯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裏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6

在《道德經》中,老子着眼於道與德的關係,而得到了“無爲而治”的社會理想。而書中所講的道與德是我們很難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過這本書的,是不會想明白更深一層次的道與德有什麼含義的。

在老子看來,道一是宇宙產生之本源,二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難理解清楚的,或者說是,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道怎麼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麼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嗎?這樣的話,宇宙的本源不也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東西嗎?在現在的情況下,我自己是解釋不了宇宙的本源問題的。

相對而言,我更贊成道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我認爲道是道理原則一類的,說簡單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之道是指治國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爲人們的爲人處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爲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是“是自然的道。“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之生民,非爲王也;而天立王,以爲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是治國之道。《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治通鑑》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戰國策》的“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是爲人處世之道。《大學》裏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篇則是講整個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結合。

深一點的,我把“道”理解爲“信仰”。“道”有道路的含義,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與道路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說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們所相信的嗎?道,只有在我們理解相信的.基礎上才能作用於我們自身。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騙自己,再騙別人。先解釋一下我爲什麼說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虛空性與道的無聲無色,無形無狀是同出一則的。二是道與信仰都是我們自己無形中所堅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種種解釋都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講完,講德。德是什麼?與道的關係,老子的德是具體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裏得到,而成爲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廢話,沒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我們能理解到,一句話德是因爲道的需要而產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表現的一系列行爲所依據的原理根據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7

《道德經》一書是老子的着作。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它向人們詮釋哲理。從古至今它影響着無數的炎黃子孫,並且帶着中國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元素。

在我校開展了學習《道德經》的熱潮。剛開始是枯燥無味的,可是在反覆的朗讀背誦下,我的求知慾開始蠢蠢欲動。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牽引我走向另一個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向世人詮釋了同爲道卻又行不同道。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聖人之道。另一條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來卻又擁有不同的人生,而我們走的又將會是什麼道呢?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我們在努力的學習,不停的前進,也許身心具疲,卻不敢放慢腳步。把本應屬於我們的快樂丟失,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人之道,只爲求功利之名。畢竟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所以我們選擇了必須走好我們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遺憾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自古有和無的對立和統一是現實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無論從世界本體上確立統一規律,有無慾望的本身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纔會擁有大的智慧,纔會更好的改變自己去爲改變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道德經》這五千餘字中,它像我們闡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同時也爲人類樹立了行爲準則“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德是人類靈魂的精華所在,人要有所爲有所不爲,爲就要爲於社會於人類有益的事。不爲就是不做那些損害社會損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纔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人們只有秉承就先賢得美德,人類的文明在會在慾望中得到昇華。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你的一生,它就像良師益友,伴隨你走遍人生的旅程。我希望大家可以共享《道德經》,讓流傳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來洗滌你的心靈。這只是我對《道德經》膚淺的理解,只希望與大家共勉。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麼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爲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啓動後,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並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爲《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週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後,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纔是天道。啓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爲有追求的好乾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塗一時。

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覈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着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遊走於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爲,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爲什麼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爲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爲我們指明瞭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纔是王道。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9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啓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爲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衆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爲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爲”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10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爲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爲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能力相匹配。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說了,因爲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侷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爲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說“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蘊藏着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說: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纔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擇,因爲可以選擇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擇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擇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說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爲“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蘊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擇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說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