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神話故事>

巴東民間故事

神話故事 閱讀(1.93W)

巴東,古名爲“巴”,主要分佈在今川東、鄂西一帶。相傳周以前居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廩君爲著名首領,後向川東擴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巴東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巴東民間故事

巴東民間故事篇一

鏈子溪距巴東縣新縣城4公里(在巴東長江港口碼頭乘遊船逆流而上二十分鐘可達),距巫峽口2公里,發源於建始縣龍坪姚家河,由南向北在長江巫峽與西陵峽之間與長江匯合,地形異常險峻。重建於“乾隆庚寅年”呈“十”字型兩條鐵鏈攀附於長江南岸的絕壁之上,爲千百年來的縴夫做安全保障,鏈子溪因此而得名,溯溪而上30公里與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格子河石林風景區融爲一體。 峽江纖魂傳承, 精神。

鏈子溪藏在深山峽谷之中。兩岸山高險峻,峽谷幽深,絕壁萬仞,叢林密道,植被蔥籠,鮮花怒放,百鳥爭鳴,獼猴嬉戲,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水質清澈,甘醇可口。此處人跡罕至,三峽蓄水至 175 米 後,長江回水可至萬福河。乘坐龍舟(古木帆船)溯水而上,儘可賞兩岸原始秀麗的峽谷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傑作和鬼斧神工的彩繪。

古木帆船水運, 文化。鏈子溪旅遊觀光景點有:門扇峽、轎子巖、火焰石、鏈子崖、駱駝峯、魚母洞,猴子望月、龍騰飛躍、土地神、仙女山、情郎峯、古鏈索道、瀑布、大溶洞、四龍潭等引人注目,景區內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如金絲猴、貓頭鷹、林麝(香獐)九間狸(靈貓)、獼猴、娃娃魚、水獺等,還有木蓮、水苔、文母等世界珍稀植物。景區除三國曆史傳說和民間故事外,還有獨具特色的土家巴人民俗風情。

巴東民間故事篇二

巴東,三千餘平方公里,經度窄,維度寬。海拔的落差和氣候的差異,可以讓牛洞坪的菜花和綠蔥坡的雪花同時懷春。她懷抱長江三峽,自得神州大山大水的奇緣;潤澤神農架的煙雨,四季飄拂天地草木的清香。山是有名的,曰巴山、巫山、武陵;水是有名的,曰三峽、神農溪、清江;空天也是有名的,它生產巫山神話,我們稱作巫文化。無論山歌野調,還是現代優秀曲子,都染上了巫文化的原音,開頭就像火峯坪月光下的蛐蛐兒,一片的叫,叫得人心裏發癢,接着是低低的巫音,遠遠地飄來,勾着人的魂魄,像幽幽的山谷間清清的茶香。其實,像巴東這樣的山水精靈,陰陽精華,濃縮爲一木,亦是謂茶。所以我說,君若到三峽,流連山水空天外,當飲巴東一杯茶!

巴東的山,高峯峻嶺,石縫中都長蔥茂的松柏。峽江兩岸的三峽林場,松柏成片,崢嶸於江上金字山的石林;燈籠開花,明豔於唐宋的老城;千年的故事,口碑於三峽巴東的民間......從溪丘灣到金果坪,從泉口到韶華,土屋瓦牆浮在炊煙裏,成片的茶綠在山坡上,窩窩茶坐在閒田邊。山野森林的散射光最有益於坡嶺茶葉養分的醞釀。

巴東的水,養自然的風景,養美麗的容顏。這大山生茶,大水更適合泡茶。酒茶君子李白、東坡先生們的快意人生,都從過客三峽、停留巴東起步。“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李白豪爽像在飲茶;“萊公昔未遇,寂寞在巴東......”東坡嘆息似在憶茶。唐季茶聖,天門人陸羽考察過巴東金字山下的古茶真香茗,所著《茶經》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其地其史,即在巴東老城後背的紅石樑上。合抱古茶如何毀掉,巴東已故瀋陽先生、田園先生等當年對我憶之,嘆息不已。健在的高源章先生講述,煙墩包下的平地上,最古一棵茶樹,一人難以圍抱,兩人合抱不足,壽攀千年,可惜毀於上一世紀60年代文革前的農業“三治”(治山治水治坡),毀了茶園,變成柑橘,改了梯田......然而,巴東真香茗的花果子孫,依然沒有離開這塊土地。這一片古老的葉子,總是從每年春天的陽光雨露中跑出來,溫暖我們冬天的火爐。

巴東的水,上承瞿塘,下接西陵,是正宗的巫峽水。瞿塘水激,西陵水湍,惟巫峽水不急不躁,南北接納了鏈子溪、神農溪、無源洞的洞泉,水質清冽。對此研究最深的是北宋宰相王安石,他要蘇東坡回老家帶的禮物,就是巫峽水一罈。蘇東坡過瞿塘峽,險象環生;到巴東激情吟詩,忘記給領導帶巫峽水禮物一事;飄到西陵方纔想起,於南津關水舀一罈,上開封交王安石,居然被當面識破,演爲文壇一則有趣的笑話。

巴東的江邊,最宜泡茶的水,是涼水寺的相公泉和無源洞的水。最春天的茶,是在南邊低山的金果坪,漫山的杜鵑花做夢之前。最好的喝茶時光,是在無源洞,像陶淵明像寇準在石頭上擺上幾本書;最美的人生,是在鄉間的月光下,把家事國事都清爽地打理好,喝茶搖扇聽蛐蛐看星星......

喝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事兒!你前邊必須有少年的勤奮,高雅的情操,纔好配得着這青春的巴東茶!

巴東民間故事篇三

堂戲,這一流傳於巴東縣神農溪流域的民間小戲,屬全國380個地方劇種之一,與南劇、燈戲、儺戲、柳子戲一起被譽爲恩施州民族文藝“五朵金花”。在巴東縣,酷愛堂戲的本地人把她比作神農溪上一朵跳動的浪花。曾經有一位來神農溪漂流的外地遊客在欣賞巴東堂戲時深情地說:“今生今世,巴東堂戲是我夢中永遠的‘新娘’。”

關於堂戲的起源,根據堂戲老藝人口頭傳述有兩種:一說起源於唐朝,薛剛大鬧花燈闖禍後,避難於神農架林區爲王,編歌唱戲,娛樂將士,以後便在巴東江北與神農架相鄰的一帶流傳開來,逐步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而富有地方色彩的劇種,有“堂戲即唐戲”之說。另一說起源於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流落在平陽壩、沿渡河、羅溪壩一帶的川劇藝人鍾德和傳藝於巴東的民間藝人周懷德、周懷祥等人,將川劇與本地“花燈”等民間小調相融合,逐步發展而成,因此又有“堂戲三百年”之說。

堂戲真正盛行於明末清初,當時由飾扮的一男一女(男扮女裝),面部用紅、白黑點綴,於堂屋大方桌上,以“左一右二進三退四”的步法,繞四角踩碎步(三步半)而舞,藝人稱:“腳踩升子底”。後轉向地面稿薦上(四人),又稱“稿薦戲”。其表演特點是:碎步踩踏,鑼鼓伴奏,唱花鼓調。後來搬上了“草臺”,花鼓子增加了故事情節,同時不斷融進了本地小調、號子,隨燈班演出(燈雜戲)。此後,燈雜戲逐漸脫離燈班單獨演出,又相繼融入梁山“胖筒筒”腔、湖南“南調”及外地劇種(如川、漢劇等)表演程式,從而發展爲堂戲。歷經幾百年的充實和發展,逐漸形成反映現實生活、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等題材的經典地方戲。

堂戲的戲劇特點十分突出,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演程式也頗爲講究:開演前,奏鬧臺鑼鼓,小旦獻畫,小丑“打加官”,跳天官賜福。開演時,生角或丑角先上場,稱爲:“書生先打臺”。凡角色上場必先亮相再走步(生角三步半,旦角七步半)至臺口“自報家門”,即“引”兩句,接“詩”四句(稱爲“定場詩”);表演中,小丑身段“三節頭”,小生“龍形虎步”,小旦“甩的蘭花手,邊魚游上水,腳踩半邊月,繞的‘紱線扒’”(即8字形);演唱時,演員先“叫板”和手示,提示樂隊。劇終時,其結束語即詩四句(下場詩)。每場演出鑼鼓爭鳴,琴簫四起,歌舞同奏,演者盡興看客叫絕,好不熱鬧。

被列爲全國地方劇種之一的堂戲,是巴東縣的地方戲,爲恩施州五大地方戲之一,流行於巴東縣長江以北神農架的溪丘灣、沿渡河一帶。堂戲的戲劇特點十分突出,有簡單的表演程式和化妝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紅白喜事都可以唱,演出時用絲絃樂夾以打擊樂伴奏。每逢春節、元宵或其他節日,藝人相聚成班,應邀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