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民間故事>

簡短有趣的民間小故事300字

民間故事 閱讀(1.82W)

民間小故事都是把廣大人民羣衆的實際生活當做內容題材,簡短而有趣。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民間小故事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簡短有趣的民間小故事300字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1: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爲善,不可見利忘義,爲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家教聯語:咬完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聯句教育子孫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有節、剛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聯:少讀書,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塗。此聯意思是:人沒有天生的低天分,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於後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爲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1920xx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別兒子出國留學時。特撰一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聯語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必須經過鍛鍊,要有信心。在艱難中把自己磨鍊成一個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於1940年爲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自心。此聯妙趣橫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裏如一,不失爲家教的勸世箴言。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2:臘八

臘八一大早,鳳兒回了孃家。鳳兒前腳剛進門,男人金柱後腳就攆了進來。兩個人誰也不說話,繃着個臉,好像有誰欠了他們幾鬥米似的。鳳兒的臉上還掛着淚痕。

正在做臘八粥的六嬸一看這架勢,慌了:“大臘八的,你們……這是咋啦?”

鳳兒一屁股坐到炕沿上,搶先說:“金柱他……他打我……”

六嬸是村裏出了名的厲害茬兒,一聽這話,火“騰”地躥上腦門,手裏的鍋鏟差點戳到金柱的鼻尖上:“鳳兒長這麼大,我都不捨得動她一指頭,你敢打她?說,你憑啥打人?今天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你打鳳兒一巴掌,我拍你三鍋鏟!”

金柱往後挪了下身子,朝鳳兒翻翻眼,嘟囔着說:“你問她。”

六嬸扭臉看着鳳兒,鳳兒不吭聲。六嬸不滿地對金柱說:“你們結婚兩年,你在城裏打工,家裏就撇下鳳兒一個人,春種秋收,打雞喂狗,還要伺候你那有病的老孃……”

“她伺候我娘?算了吧,怕是我娘伺候她哩。”金柱嘴一撇,打斷六嬸的話,“聽鄰居花嫂子說,她飯不做,鍋不洗,推了飯碗上牌桌,連我娘得了闌尾炎都不管,幸虧我昨天趕回來……”

六嬸一愣:“啥?你娘得了闌尾炎?哎喲,我的親家母,可遭了大罪哩。”

金柱說:“村衛生室的醫生讓到縣醫院做手術,說再遲了怕有生命危險。我回家拿錢,鳳兒不給鑰匙,還和我大吵大鬧。一氣之下,我才動手打了她一巴掌。”

六嬸瞪着鳳兒,等着她說話,可鳳兒的嘴像上了封條,就是不吭聲。六嬸明白了,又氣又急地對金柱說:“她不給你鑰匙,你就沒轍啦?不就一把鎖嗎?你砸呀!虧你還是個大男人,攆着媳婦往我這裏跑,瞧你那點出息!”

金柱的一張臉臊成了臘八粥,窘迫地“嗯嗯”兩聲,轉身便走。鳳兒呆若木雞。

六嬸丟了鍋鏟,狠狠地瞪一眼鳳兒說:“丟人現眼的東西,還有臉回孃家?你娘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就是罪人,還不快滾!”

金柱和鳳兒一前一後出了門。屋外,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來。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3:嘉陵江古幣沉船之謎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機智聰明的阿里巴巴用這樣的咒語打開了寶庫的大門,發現了金光燦燦的一堆堆寶藏。

這不僅僅是童話故事,20xx年的一天,重慶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撐船的蒿杆敲開了嘉陵江底寶藏的大門。

說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長劉智至今還有些激動:“當時我們接到電話,說有一條過江的船蒿杆落到江裏,船工下去打撈,發現有好多銅錢。航運部門的打撈隊來幫助打撈時,天啦,沒料到竟有這麼多的古錢!船已經完全腐爛了,但它裝載的銅錢卻完好保留着,鋪滿了那一段的嘉陵江底。有山樣堆積的,有大竹簍裝着的,有散落在岩石縫隙裏的,我們好像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寶藏!”

沉船裝載的古錢重達5噸之多,這是迄今我國一次性發現最多的古錢,按沉船的年代來看屬於宋朝時期,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古錢幣並非僅僅屬於宋代,從漢初的“半兩”到西夏的“皇建元寶”,歷朝歷代的銅錢,都混雜其間,時間跨度達1400多年。這是一艘什麼船?從哪裏來?要開往何處?更令人不解的是爲什麼宋代的船運載了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錢幣?

有人推測這是民間某位富商運錢幣的私船。但宋代是一個商業迅速發展的年代,被視爲現代匯兌制起源的“飛錢”,從唐朝後期開始於民間,在宋代有了很大發展。商人爲避免長途販運大量銅錢的麻煩,可以將錢存入一個地方的“櫃坊”,再從另一處的“櫃坊”憑票據支取現錢。儘管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廣泛普及於全國,但在北宋就已發明的紙幣——“川交”,在南宋的四川地區早已廣泛使用。因此,殷實人家和經營大宗買賣的商人大致也無須長途轉運大量的銅錢。

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後,我們發現要揭開這個謎團的思路,也許應當考慮宋代的商業與貨幣制度的發展。宋代是歷史上有名的“冗兵弱國”時代。最多時,北宋全國養兵總數達到125萬人。長年與遼、金、夏等國的戰爭,也使軍費開支成爲巨大的財政缺口。龐大的養兵和養官開支,直接刺激了貨幣鑄造量的膨脹。宋朝的年財政收入,最高時曾達到1。6億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貫。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銅,用於鑄造貨幣。爲了彌補巨大的貨幣缺口,朝廷採取的一個辦法就是,在收稅的時候回收以前的舊錢熔化後鑄成新錢。

那麼,這艘嘉陵江沉船裏裝載的漢初以來歷代舊錢,在這條線索上似乎得到了合理解釋。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4:悲傷的李白

公元762年,年過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纏身,他已忘記了人世的悲歡,只圖一醉方休。他一生醉過太多次,但這是最後一次了。他恍恍惚惚去邀水中之月,不幸溺水,抱月長眠。

李白一生豪放浪漫,連死都如同一首詩。可誰又知道這光鮮的外表下,淤積了多少難以言狀的憤懣和悲傷?

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遊俠,寫下不少遊俠詩,並且胸中也懷有遠大的抱負,曾自稱“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25歲便辭親遠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遊歷名山無數,縱情山水之間,提筆寫下無數好詩,春風得意,名噪一時,但他志向卻不在此。他秉承儒家教誨,是個積極的入世者,立志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爲。他一直在等,等長安天子的召喚。他終究是等到了, 42歲那年,由一個道士引薦,他應召入京。

那時,他感覺自己化爲一個任情恣意的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就是他那時最好的寫照。他作文曾讓楊貴妃捧硯,高力士脫靴。但好景不長,在長安的第三年,他因爲不能放棄自己的個性,受權貴排擠,被流放出京。

親眼見到了封建官場的黑暗和宮廷生活的糜爛,李白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全化爲泡影,“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總是受挫,在幻想的美好和現實的殘酷中,他也只能承受這巨大的落差了。

這一次,李白是真的悲傷了。

悲傷的李白也只能“舉杯消愁”,卻得到了“愁更愁”的結果。他終日與酒爲伴,盡情釋放內心的悲傷。“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他終究是不能放下心中的理想,然而朝廷耽於聲色犬馬,奸相李林甫、楊國忠當道,官場一片黑暗,他永遠也回不去了。時光飛逝,自己卻功業無成,他,也只能寫下“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等悲憤填膺的詩句了。

李白幸運,生於盛唐;李白不幸,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歷史的不可測之處也就在於,他們造就了李白的悲傷,卻也讓一個不老的詩仙——悲傷的李白成就了一段浪漫的傳奇。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5:大唐才子踏歌來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爲懷。

在《世說新語》的字裏行間,魏晉名士對浙東山水讚羨不已。流風所及,有唐三百年,無數文人騷客踏歌而來,其中不乏如盧照鄰、駱賓王、宋之問、賀知章、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詩壇翹楚。他們自錢塘江,經浙東運河過紹興、上虞,再溯剡溪,經嵊州、新昌,至石樑而登天台山,徜徉山水,擊節高歌,爲後世留下了近兩千首唐詩,形成了一條史無前例的唐詩之路。

江山無處不風流,爲什麼唐代詩人獨獨鍾情於浙東山水呢?除卻峯隆峻、潭壑鏡徹,物產豐厚、足食足兵,佛國香城、仙源道蹤諸因素之外,真正吸引唐代詩人流連忘返的是對魏晉名士的追慕情懷。

“夫有非常之境,然後有非常之人棲焉。”魏晉是士族統治的時代。東晉以後,王、謝、何、庾等僑姓士族爭相到浙東一帶搶置田業,經營山居,隱逸於斯,待時而出。尤其是王、謝家族位居士族之冠,書法藝術以琅邪王家爲優,詩歌文學以陳郡謝家爲先。他們縱意丘壑,優遊林泉,探究玄理,率性自適,此時,山水不再是純粹的客觀存在,而成爲思想和情感的寄託。王羲之修蘭亭,詩書俱在,名垂青史;謝靈運伐山開徑,行吟澤畔,傳頌千古……所有這些,足以讓大唐才俊接踵而至,尋幽訪古,以開拓新的詩歌題材和文學境界。

在杜甫晚年的《壯遊》詩中寫道:“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唐代詩人之於浙東,不僅是佳山勝水的遊賞,而且是對魏晉風度與名士風尚的敬拜與追慕之旅。不管是仕途的失意,還是精神的彷徨,都會在對前人足跡的踏尋和憑弔中,使心靈得到暫時的解脫、豐富和浸潤。因此,我們說這是一條承載着詩意和精神求索的文化之路。

民間小故事都是把廣大人民羣衆的實際生活當做內容題材,簡短而有趣。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民間小故事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1: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爲善,不可見利忘義,爲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家教聯語:咬完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聯句教育子孫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有節、剛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聯:少讀書,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塗。此聯意思是:人沒有天生的低天分,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於後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爲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1920xx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別兒子出國留學時。特撰一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聯語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必須經過鍛鍊,要有信心。在艱難中把自己磨鍊成一個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於1940年爲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自心。此聯妙趣橫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裏如一,不失爲家教的勸世箴言。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2:臘八

臘八一大早,鳳兒回了孃家。鳳兒前腳剛進門,男人金柱後腳就攆了進來。兩個人誰也不說話,繃着個臉,好像有誰欠了他們幾鬥米似的。鳳兒的臉上還掛着淚痕。

正在做臘八粥的六嬸一看這架勢,慌了:“大臘八的,你們……這是咋啦?”

鳳兒一屁股坐到炕沿上,搶先說:“金柱他……他打我……”

六嬸是村裏出了名的厲害茬兒,一聽這話,火“騰”地躥上腦門,手裏的鍋鏟差點戳到金柱的鼻尖上:“鳳兒長這麼大,我都不捨得動她一指頭,你敢打她?說,你憑啥打人?今天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你打鳳兒一巴掌,我拍你三鍋鏟!”

金柱往後挪了下身子,朝鳳兒翻翻眼,嘟囔着說:“你問她。”

六嬸扭臉看着鳳兒,鳳兒不吭聲。六嬸不滿地對金柱說:“你們結婚兩年,你在城裏打工,家裏就撇下鳳兒一個人,春種秋收,打雞喂狗,還要伺候你那有病的老孃……”

“她伺候我娘?算了吧,怕是我娘伺候她哩。”金柱嘴一撇,打斷六嬸的話,“聽鄰居花嫂子說,她飯不做,鍋不洗,推了飯碗上牌桌,連我娘得了闌尾炎都不管,幸虧我昨天趕回來……”

六嬸一愣:“啥?你娘得了闌尾炎?哎喲,我的親家母,可遭了大罪哩。”

金柱說:“村衛生室的醫生讓到縣醫院做手術,說再遲了怕有生命危險。我回家拿錢,鳳兒不給鑰匙,還和我大吵大鬧。一氣之下,我才動手打了她一巴掌。”

六嬸瞪着鳳兒,等着她說話,可鳳兒的嘴像上了封條,就是不吭聲。六嬸明白了,又氣又急地對金柱說:“她不給你鑰匙,你就沒轍啦?不就一把鎖嗎?你砸呀!虧你還是個大男人,攆着媳婦往我這裏跑,瞧你那點出息!”

金柱的一張臉臊成了臘八粥,窘迫地“嗯嗯”兩聲,轉身便走。鳳兒呆若木雞。

六嬸丟了鍋鏟,狠狠地瞪一眼鳳兒說:“丟人現眼的東西,還有臉回孃家?你娘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就是罪人,還不快滾!”

金柱和鳳兒一前一後出了門。屋外,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來。

民間小故事300字篇3:嘉陵江古幣沉船之謎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機智聰明的阿里巴巴用這樣的咒語打開了寶庫的大門,發現了金光燦燦的一堆堆寶藏。

這不僅僅是童話故事,20xx年的一天,重慶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撐船的蒿杆敲開了嘉陵江底寶藏的大門。

說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長劉智至今還有些激動:“當時我們接到電話,說有一條過江的船蒿杆落到江裏,船工下去打撈,發現有好多銅錢。航運部門的打撈隊來幫助打撈時,天啦,沒料到竟有這麼多的古錢!船已經完全腐爛了,但它裝載的銅錢卻完好保留着,鋪滿了那一段的嘉陵江底。有山樣堆積的,有大竹簍裝着的,有散落在岩石縫隙裏的,我們好像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寶藏!”

沉船裝載的古錢重達5噸之多,這是迄今我國一次性發現最多的古錢,按沉船的年代來看屬於宋朝時期,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古錢幣並非僅僅屬於宋代,從漢初的“半兩”到西夏的“皇建元寶”,歷朝歷代的銅錢,都混雜其間,時間跨度達1400多年。這是一艘什麼船?從哪裏來?要開往何處?更令人不解的是爲什麼宋代的船運載了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錢幣?

有人推測這是民間某位富商運錢幣的私船。但宋代是一個商業迅速發展的年代,被視爲現代匯兌制起源的“飛錢”,從唐朝後期開始於民間,在宋代有了很大發展。商人爲避免長途販運大量銅錢的麻煩,可以將錢存入一個地方的“櫃坊”,再從另一處的“櫃坊”憑票據支取現錢。儘管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廣泛普及於全國,但在北宋就已發明的紙幣——“川交”,在南宋的四川地區早已廣泛使用。因此,殷實人家和經營大宗買賣的商人大致也無須長途轉運大量的銅錢。

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後,我們發現要揭開這個謎團的思路,也許應當考慮宋代的商業與貨幣制度的發展。宋代是歷史上有名的“冗兵弱國”時代。最多時,北宋全國養兵總數達到125萬人。長年與遼、金、夏等國的戰爭,也使軍費開支成爲巨大的財政缺口。龐大的養兵和養官開支,直接刺激了貨幣鑄造量的膨脹。宋朝的年財政收入,最高時曾達到1。6億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貫。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銅,用於鑄造貨幣。爲了彌補巨大的貨幣缺口,朝廷採取的一個辦法就是,在收稅的時候回收以前的舊錢熔化後鑄成新錢。

那麼,這艘嘉陵江沉船裏裝載的漢初以來歷代舊錢,在這條線索上似乎得到了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