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水滸傳讀後感 彙編15篇

歷史故事 閱讀(1.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後感 彙編15篇

水滸傳讀後感 1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它的主要情節圍繞樑山聚集的一百零八將來展開描寫。

水滸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當時朝廷內憂外患,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強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底層民衆揭竿而起,反抗剝削與壓迫。作者藉助梁山一百零八將的故事,演繹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和封建社會腐朽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

宋江是梁山領導,他早期從事政府工作,按現在來說也算是公務員,他因爲講義氣,結交了不少英雄好漢,後來因爲殺了閻婆惜,爲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才聚集了一些人到了梁山,從另一方面來講暴露出封建社會幾乎沒有什麼法治,統治階級制定法律是爲自身服務的,是用來鎮壓和剝削勞動人民的,所以窮苦人瘦了冤屈又不想坐牢殺頭,大多數人會選擇逃亡,走投無路時只有反抗,拿起武器,揭竿而起,向封建統治階級宣戰。

水滸裏的好多人物都有着英雄氣概,他們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替天行道……,例如武松這個任務就是典型,他打死老虎爲民除害;他誅殺西門慶爲兄鳴冤,他殺死蔣門神等惡霸貪官爲民除害……每一件都是正能量。其他還有,因爲大家都看過或者聽過評書,故事情節都是知道一二的,我就不再列舉了。我主要說說最後,宋江被朝廷招安,北出抗遼,南下評定方臘。宋江同意招安,看過書的人大多數都罵他軟弱無能,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各路農民起義軍既有積極地一面,又有侷限的一面。換做別的人也會選擇招安。這是高俅等奸臣的陰謀,他們在正面軍事鬥爭上屢屢失敗,轉而抓住宋江等人的.弱點,將其招安後在進行消滅,徵方臘就是他們的借刀殺人之計策。宋江等人的弱點是對統治階級的愚忠思想。他們認爲國家之所以風雨飄搖並不是皇帝的錯,而是高俅等奸臣的錯,當皇帝那他們當人的時候,宋江等重新具有了幻想,希望都在皇帝那裏。宋江被招安,兄弟們自然不服,但是故事並沒有出現誰誰去真正的反對了宋江,制止了宋江,他們對宋江也是愚忠。封建社會選擇儒家思想來統治人民,正因爲三綱五常等封建思想牢牢地控制着廣大人民,不允許打破它,反對他。所以當時的人們如宋江等人會選擇詔安就不奇怪了。

總之,水滸裏有好多爲民除害、行俠仗義的英雄,他們是正義的化身。我們要有選擇的去學習他們,學習交友之道,學習誠實守信的品格。現今社會很多優良品質不斷流失,人們之間交往越來越功利化,自私狹隘,水滸裏英雄人物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水滸傳讀後感 2

這個暑假在家裏看了施耐庵的《水滸傳》,我深受古典名著的薰陶,步入了古典文學的殿堂。

全書的姓名有八百多,包括了全社會的各種人。我不由得佩服起作者施耐庵。他的祖籍是在蘇州,後來遷居蘇北興化白駒鎮,是一名元末明初的傑出文學家。早先,他考中進士,在浙江杭州做了兩年官,又因爲看不慣官場的黑暗政治,因此棄官回鄉,從事著述。我看了他的《水滸傳》,感覺都能從人物的話語中體會到人物的性格。

《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本質,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員逼破民衆造反",這本書大致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都是因爲各種原因上了梁山泊,成爲當時朝廷的一大患,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後,接受了招安,並幫助朝廷徵遼、平方臘等,最後僅剩二十餘人。由於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那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不必說林沖的忍辱負重,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和吳用的足智多謀,我就光光討論“花和尚”就能說上三天三夜。“花和尚”姓魯名達,出家後法名爲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所以又被人稱作“花和尚”。魯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經略府提轄,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當地惡霸鎮關西,爲避禍在五臺山文殊院出家爲僧,在寺院因酒後鬧事,在智真長老的推薦下攜書信往投汴京大相國寺,在東京相國寺守留菜園期間偶遇林沖並與之結下深厚的友誼,後來在林沖蒙冤受難之際救下林沖,直到後來遇到楊志,與曹正等人奪得二龍山並做頭領,在三山聚義大戰呼延灼後,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集聰明、善良、嫉惡如仇但莽撞於一身的魯達,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像“魯智深”那麼莽撞的人。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莽撞行事,要用大腦去思考,要三思而後行。其實人生也是一樣的,我們都要用智慧小心翼翼的走出我們人生的每一步,不能意氣用事,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想想我們究竟該不該這樣做,這樣我們人生的棋局才能走出輝煌的每一步。

讀了水滸傳,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一部《水滸》顯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一部《水滸》展示英雄氣概:俠肝義膽,一部《水滸》現出英雄本色:同甘共苦,一部《水滸》寫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每當翻開《水滸傳》,歌唱家劉歡那高亢激昂的歌聲,總會在我耳邊久久迴盪,迴盪……

水滸傳讀後感 3

品讀水滸中的往事,猶如觀一場電影大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有開端、有高潮、有平靜、也有波瀾壯闊!——題記

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安靜地坐下,不驚起一絲灰塵,開始我的電影之旅。電影開始播放,觀衆卻寥寥無幾。"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我對水滸的印象只停留在小時候電視劇中打打殺殺的場面中!

電影繼續播放,漸漸有人到。

林沖被高俅陷害,家破人亡無處可歸,只得上落草。而魯智深因路見不平救了林沖惱了高俅,後也上落草,看似上處於自由快活,也事出無奈。他們堅持正義,公然與奸臣權勢做鬥爭,可無奈胳膊拗不過大腿,只能暫時躲離。他們是被"逼"上樑的!

電影開始進入了高潮,座無虛席。

有景陽岡武松打虎,也有花榮樑射鵰;一百單八人,他們都因不滿朝廷奸臣當世,也出於志同道合於是結拜聚義。面對高俅上萬大軍,樑英雄在吳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同仇敵愾、視死如歸,以少勝多擊退朝廷大軍,因上接天數,下順民心,故屢戰屢勝。在場觀衆無不爲之驚歎,咋舌稱讚,更有人高聲喝彩爲之歡呼,我內心也忍不住爲之鼓掌!

因幾次攻佔樑都以失敗告終,於是朝廷只好用"招安"收復樑。三次招安終打動了宋江,認爲朝廷有心招收賢能義士,於是欣喜歸順朝廷。

電影似乎有了完美的結局,但人逐漸開始離去

宋江等人歸順朝廷未能在朝封官加爵享受厚祿,而是被朝廷下派討伐亂賊。李逵因此不滿,希望宋江做主反抗朝廷,但宋出於忠順之心,喝退了李逵,甘願爲朝廷奉獻犬馬功勞。"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經幾番苦戰,有報國之心的宋江先後率軍收復了遼和方臘,但曾經的一百單八的兄弟也只剩二十餘人,雖宋江幾人能衣錦還鄉,但與昔日在樑的風光可無法比擬!

人散曲終:高俅等人因怕宋江危險到自己的地位,竟瞞過天子,用毒計鴆死了宋。宋江死前還仍不忘對朝廷的.忠心,因看李逵有造反之意,擔心損害到樑忠義的信譽,無奈之下用毒酒和李逵相飲而去。

合上書本,水滸裏發生的故事彷彿又像電影一樣在我眼前一遍一遍的播放。樑好漢個性鮮明"及時雨"宋江仁德忠厚,"智多星"吳用足智多謀,"黑旋風"李逵雖粗魯野蠻卻純樸忠誠!他們出於平凡卻創造了非凡,爲國付出了汗馬功勞,而不求回報。曾經轟轟烈烈,卻又消失於滾滾紅塵中!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又有多少人能穿越古今的阻礙,爲後人留下光輝的回憶!

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水滸傳讀後感 4

今天讀完了《水滸傳》,掩卷沉思,我不禁感慨萬千。爲裏面的人物的命運嘆息。

水滸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義重,皆留下來效忠宋江,後來受招安後,破大遼,收田虎、王慶、方臘等賊人。從破大遼一百零八個人個個生還到最後收方臘只剩三十六個,最後面見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個。可是他們爲國家換來太平後,朝廷卻奸臣當道,最後個個都死了,神聚蓼兒窪。

宋江等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可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後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孫勝、李俊、武松、柴進等。他們大都是在完成大業後,急流勇退,沒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們都快樂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盧俊義他們都被藥酒害死,他們的命運不就好很多了。其實人生需要的也是這種能夠急流勇退的精神。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對功名利祿的捨棄,對平靜生活的嚮往,還要有自知之明,知道當前局勢,知道該退時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點卻不退下來以致於喪失生命。韓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劉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韓信打下的,但是韓信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後被呂后殺害,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邊就不指出了。而適時的退卻卻能讓自己獲得更多。張良大力輔佐劉邦,爲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當天下已定,四海歸心時,也正是他該享受容華富貴的時候了,可是,在劉邦預備賜予他五千戶時,張良卻斷然拒絕,放棄功名利祿,請求作一個小小的留侯。他曾說道:“今以三寸舌爲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他看到帝業建成後君臣之間的“難處”,欲從“虛詭”逃脫殘酷的社會現實,欲以退讓來避免重複歷史的悲劇。事實的確如此,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準則。在漢初消滅異姓王侯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功成身退,是張良的選擇,儘管身後投來的是驚異的目光,但事實證實,他的選擇是對的,“狡兔死,獵狗烹”,不久,韓信被斬,彭越被殺,而張良得以保全。他放棄了暫時的功名,安享晚年,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流傳百世,千古流芳。

可見急流勇退是多麼有聰明的一個選擇啊,物極必反,當人們在最高處的時候適時地退下來,不僅不會對個人的利益有影響還會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水滸傳讀後感 5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北宋末期,宋江、晁蓋等人建立水滸寨,與江湖好漢們結爲兄弟,一同上山聚義。由於晁蓋在曾頭市中箭,宋江成爲寨主。他們受了招安,向北宋朝廷投降。經過平王慶、田虎,消滅方臘後,一百零八位好漢僅剩二十七位。餘下的人卻被奸臣迫害,這隊轟轟烈烈的起義軍竟落了個悲壯的下場。

讀了《水滸傳》後,我認爲宋江這個山寨之主,有三點做的不是很好。

其一,宋江投降招安的綱領路線,不是一條好路線。

北宋小朝廷是一個十分昏庸腐敗的王朝。不僅這個“君”是昏君,天子的手下寵臣,還全都是奸臣,陷害忠良,重用小人。宋江若投降,後果就會使被奸臣陷害,只能落得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若是像李逵一樣,嚷嚷着“奪位當皇帝”,以宋江的軍事力量,有可能成功,但他與方臘,卻不免會有一場惡戰。想當皇帝的,又會有好幾個,但皇帝位子只有一個。怎麼辦?那就只好打!打到剩一個爲止。然而,宋江卻沒有當皇帝的魄力,他便只好選擇了投降。投降又有什麼好處呢?無非就是想青史留名嘛!如果當好了皇帝,國泰民安,救民衆於水深火熱之中,百姓還會感激你的!

其二,宋江把“忠孝節義”四字看得過重,導致他起義失敗。

自從孔子主張道學後,“忠孝節義”四字已經變得比生命還重要了。然而,古話說得好:物極必反。“忠孝節義”氾濫的背後,禁錮了不少人才的思想,演繹了不少悲劇故事,不少人被活活“憋”死。“只要聽話的飯桶,不要叛逆的人才”,成了封建主義者的宗旨。宋江也走不出這個“老框架”,當了以“忠孝節義”爲代表的封建思想的犧牲者。歷史上,當了皇帝,成就霸業的人,都不怎麼講“忠孝節義”。例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置自己的女婿的兒子——周靜帝的生死而不管,還將他殺害,並沒有什麼道學精神。“忠孝節義”可以用,但也要注意用法與輕重。如果像宋江這樣用,死心塌地的投降招安,那就是“愚忠”。宋江只是梁山泊中的一個小小草寇,就把“忠孝節義”放得如此高,豈不犯傻?

其三,宋江打方臘,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打仗有兩個目的:第一,擴大自己的'地盤,充實自己的兵馬;第二,使別人降服自己。如果像宋江打方臘,人馬從一百零八人減到二十七人,帶着一羣殘兵敗將,跑回去領賞,那就是拿自己的隊伍開玩笑。打方臘,實質上也是從招安開始的。投降,相當於去當朝廷的走狗。走狗的任務,就是幫獵人逮獵物。以盜治盜,這種慣用伎倆,宋江竟糊塗到看不出來?

宋江犯的以上三個錯誤,基本上就是他起義失敗的原因。如果一味地只知道像綿羊一般,任由奸臣們這批狼宰割,除了兔死狗烹這個下場外,別無選擇。

水滸傳讀後感 6

欲讀《水滸》,先究前史。研究中華文化史可發現,唐宋時白話文逐步在底層人民中興起,宋元評話又鞏固了白話在大衆中的地位。從向前的、發展的眼光看,白話的興起爲小說的繁榮乃至文學的代謝奠閶闔之基,從歷史的、相互作用的眼光看,它又表明了底層人民的力量壯大起來並已經成爲了文化革新者的事實。《水滸傳》誕生於元末明初,正是中國社會從頂峯走向衰落、人民初步覺醒了站起來的意識、文化謀求新的契機的十字路口,這部鉅著是具有承上啓下、覺醒人民意識、揭示封建社會滅亡趨勢的偉大意義的。

《水滸傳》的偉大意義,在於它曾經的新和一直以來的警醒,還在於新的時代它給予我們的新的啓示。新是古來立傳皆聖賢,我獨樹水泊草寇之碑的與衆不同;是星曜天數與市井官吏的雙劍合璧;是一百單八個有血有肉的好漢的集體形象;是處在上帝的視角卻把悲憫的目光投向芸芸衆生的情懷;是歷史與現實的壯闊波瀾合兵一處。警醒的是人民力量的移山之勢、投降派不幸之甚的結局,是秉筆直書官場險惡、貪奸誤國的辛辣、無奈與先憂精神;是站在時代的桅杆上看不見風平浪靜、尋不到新大陸的一隅、擊碎了仲夏夜的浪漫夢而彷徨於苦悶中獨自向海洋吹響號角的理想之悲。施耐庵自己就是個好漢,他認清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認清了自己乃至社會都走在一條無盡的暗路上。

這就是最警醒的知陳必亡的.超前思想。藝術是共通的,老版《水滸傳》電視劇裏的錢塘潮、好歸宿就是在告誡我們:不要忘了那歷史的洪流不可阻擋,不要學那招安把個轟轟烈烈的大聚義直銼到忽喇喇似大廈傾。不要把社會鍛造成無盡的暗路。此乃《水滸》偉大的歷史意義,它的現實意義又在何處?容我緩緩道來。

誠如所言,藝術是共通的。對《水滸》的再創造在新時代迭迭而出。有的被奉爲圭臬,有的則吐槽良多。無一例外的是,經典者得原著之魂,參差者失原著之深度。記得張紹林導演在20年聚首時寫下了檢驗一切藝術作品生命力的是時間,時間告訴我們哪一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傳承了原著的精髓、貢獻了新時代的文化自信底氣而哪一個沒有。我們從這部鉅著裏得到的啓示,不僅是一新一警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百年曾不能以一瞬,容易迷失自我的世界裏,尊重的是真正的藝術,創造的也是真正的藝術,守得雲開,守得初心,守得文化,守住自我,守住文明。斯是其道乎!

水滸傳讀後感 7

吳用的連環計實際上是二個獨立的計謀。計謀之一,是拿投靠梁山的登州人馬去祝家莊做藥引子。因爲登州提轄孫立,與祝家莊的教師欒延玉是同門師兄弟,以孫立調防爲名,僞造了官府的文書、證件、旗幟等,路過祝家莊,登門拜訪欒延玉,就不易生疑,加之是帶着親眷的,就更不會生疑。

爲了讓祝家莊深信不疑,梁山兵馬再設下騙局,雙方對陣,石秀被孫立活捉了。也只有石秀能演好這個角色,祝家人更是深信不疑,而且甚是高興。當梁山再來攻打祝家莊時,就來了個裏應外合,一舉拿下了祝家莊。

孫立在三打祝家莊時,充當了出賣師兄弟欒延玉的角色,而欒延玉因有這樣的朋友斷送了性命。孫立害了欒延玉可做定論,但欒延玉到底是死在誰的手裏呢?

書中只說了祝太公祝朝奉爲石秀所殺,祝龍、祝彪爲李逵所殺,祝虎爲呂方、郭盛所殺,沒有交待欒延玉是如何死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欒延玉死了。推斷一下,當時欒延玉帶一路人馬出祝家莊後門,而對應的是花榮、張橫、張順。應是花榮這一路殺了欒延玉。不提欒延玉是如何死的,可能是花榮有違將令所爲,宋江雖愛慕欒延玉之才,可花榮是宋江的死黨,不好再明說了。

吳用的第二計是,梁山人打扮成官府模樣去李家莊,將李應調出,燒了李家莊,再將李應及家眷、財產全部帶上山。爲什麼用此一計呢?不斷了李應的後路,李應是不會上梁山的,李應不想做強盜,也看不起宋江。可能正是這一點,刺激了宋江,再者,李家的財產也是讓宋江垂涎的。李應是被宋江逼上了梁山,李應的.不作爲害了祝家,幫了梁山。祝家不講策略,害了自己。

宋江三打祝家,說是打祝家,實是滅了三家。而最委屈的是扈家。扈家之子扈成,在妹妹被梁山俘去之時,就向宋江表示了投降之意,可李逵卻殺了扈家一門老小,只走脫了扈成。扈家財富自然也成了梁山的襄中之物。所幸扈成逃走後還成就了功名。而扈三娘卻成了宋江義氣的一張牌。

李逵爲什麼殺了扈家一門老小,他是怕宋江要娶一丈青所採取的報復行爲,手段殘忍,內心陰暗,或是中了理學的毒。從今天看來,李逵所爲全不在理。同強盜說理那也是走錯了門。扈三娘能忍氣吞聲也就對了,她也是理學的產品。

宋江三打祝家莊的勝利,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梁山的地位,看梁山再排座次,發號施令者全是宋江,此時,全無晁蓋什麼事了。

水滸傳讀後感 8

招納賢士,好結兄弟,厭惡黑暗官場,願爲百姓造福,以“義”天下聞名,以善廣爲人知,此英雄正是宋江。

疾惡如仇

宋江在潯陽樓醉酒,不覺歡喜,狂蕩起來,手舞足蹈,拿起筆來,提下反詩,酒後卻全不記得。被心胸狹隘的黃文炳見到此詩,立馬告官,並使知府派人捉拿宋江。事後處處有梁山泊好漢阻撓,這羣好漢的毅力頑強,衆漢一條心,救得宋江。俗話說:“狡詐之人必有惡報。”果不其然,宋江派兄弟們迅速抄了黃文炳家,並且把他帶到山上當衆凌遲。

宋江一位心善之人,卻對仇人如此處罰,可見他對惡人惡事的仇恨程度之深。正是有了這種疾惡如仇的正義,讓他厭惡官場,劫富濟貧,敢於與黑暗官府作鬥爭。正是有了這種閃閃發光的正義,纔有了三敗高太尉等衆多熱血沸騰的故事。

重情重義

晁蓋請宋江爲山寨之主,以報先前宋江救他等七人的救命之恩,可宋江不肯接受。他沒有私心,沒有利益,沒有爲此而一攬梁山泊。他也許想坐,可當他想起晁蓋帶領着一羣好漢劫法場救他時的熱血場面,內心就掀起驚濤駭浪。爲此,他堅守原則,再三推讓,力薦晁蓋成爲頭領。

宋江的決定之所以如此堅定,甘願第二,也不願坐第一把交椅,是因爲他心中有情誼。不分情誼的人,往往沒有靈魂,他們在利益的路上越走越遠,卻在兄弟重情的路上迷路,不知何方,不知所云,也沒有方向。野心每個人都會有,可是因爲兄弟情義可以放棄一切利益,在他心裏,情誼高於任何利益。

拳拳孝心

宋江上山寨多時,雖有衆多好漢兄弟們的陪伴,但他還是想念自家老父,他決定去搬取父親,隻身一人下山,也不顧自身安危。他的拳拳孝心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一個英雄,不僅要有豪邁的心魄,高強的武藝,更重要的是來自內心的真情——孝。

孝,一個平平淡淡的字,卻承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它不僅體現了人的修養,更體現了文化的`底蘊。作爲一個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孝敬長輩,詮釋孝的道義。

宋江,他孝,他忠義,他疾惡如仇,內心的豪邁之氣在永不停息地沸騰,他在我心中是一個英雄。可這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能像宋江一樣,面對黑暗扭曲的社會能勇敢正確地抗戰,面對真正兄弟能情深意重,面對親人以孝對待?

這就是我眼中的宋公明,一個孝子,一個好漢,一個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 9

在《水滸傳》裏面扈三娘算得上一個很出衆的人物,不用說那勇冠三軍的武藝,英姿颯爽,英氣逼人的氣勢,就那一張漂亮的臉蛋也已經很出衆了。

但她依然逃不過求生的慾望,即使受盡屈辱,生存在仇人威嚇之下,她也沒有反抗,因爲她想活着。估計她的思想就是我們市井小民的思想:好死不如賴活着。

如果只是被捉上了梁山那就罷了,技不如人,林沖是活捉了她,不過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林沖可是五虎將裏面名列前茅的人物,別說一個女人,就當時的山大王們十個八個在林沖面前也只有捱打的份。但扈三娘和梁山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啊:滅門之仇,殺夫之仇,被逼迫着嫁給品質惡略的矮矬醜等,我們具體看看都有那些不可調和的仇恨。

一,當扈三娘輕鬆打敗了那個卑鄙無恥的王英之後,本來想活捉宋江,不料被路邊殺出的林沖活捉,這也算夠倒黴了,也許這就是宋江設置的計謀,把自己當做魚餌而已。

但已經投降的扈三孃的家人卻沒有得到任何的保護,甚至被全家滅門。估計有的人把所有責任都拋給了李逵,說李逵是個大老粗,其實大家想想,有那個人有膽量把正要招降的.將領家滿門殺害,那還投降個啥呢!只能結下了深仇大恨。然而扈三娘卻很聽話,因爲她知道自己敢說半個不字,就會小命不保,她想活着啊,只能說她是貪生怕死罷了。

二,殺夫之仇,祝彪是扈三孃的未婚夫,已經被活捉了的他卻被李逵一斧子砍死,這不但是殺俘虜,而且是殺自己人的未婚夫,這不是欺負人嗎?

但扈三娘繼續忍受着殺夫之痛,並且殺夫的仇人就在自己眼前,而且很活躍,很得意。爲了生存,她也只能裝作看不見,說不定還要喊一聲仇人鐵牛大哥呢,這是何等的恥辱啊,但貪生怕死的扈三娘卻慢慢習慣了。

三,被迫嫁給王英,這個王英本來就是個地痞流氓,好色之徒,本事不大但天生變色龍性格,也是宋江的一條狗。曾經吃人心肝,這種人和低級動物有什麼區別嗎?

王英曾經爲了劉高的老婆,想要殺掉自己的結義大哥燕順,你說這種重色輕友的人誰能信任他呢?但宋江信任他,因爲王英有當哈巴狗的潛質,見奶就是孃的性格,宋江可以給王英扔骨頭啊,王英是狗吃了骨頭就要幫宋江去咬人啊。

結果扈三娘就當了一根骨頭,被扔給了王英這條狗,宋江哈哈哈大笑,感覺自己乾的很完美啊。

然而,在深仇大恨面前,扈三娘沒有一點報仇的意思,在仇人面前還要喊對方哥哥,雖然這個結局讓人有點爲扈三娘感覺不值,但無奈扈三娘天生貪生怕死,爲了生存尊嚴在她眼裏已經不算什麼了。

水滸傳讀後感 10

前天我讀了《水許傳》裏的——景陽岡武松打虎這篇小故事。這個故事大致講的是:武松在經過一個山岡的時候,在店家喝酒,店門上明明寫着“三碗不過岡”,可是武松身材高大,吃得多,非要喝多些,老闆娘一直勸他,可是抵擋不住武松,武松一下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牛肉,酒足飯飽後開始向景陽岡走去。店家一隻攔他不讓他過岡,說那裏有一隻吊睛白額虎,客人一般喝過三碗酒就不能在上山岡了,可是武松不聽勸告,一隻往前走,走着走着,酒勁兒上來了,感覺昏昏迷迷,渾身發熱,走不動了,很想睡覺,於是躺在一塊大青石上想睡一覺,在那裏他遇上了吊睛白額虎,武松使出渾身力氣最終把老虎打死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喜歡武松這個人,因爲他力氣無窮,是個打虎英雄。

故事中我也最喜歡讀武松打虎這個細節,因爲這一段寫得特別細緻。如果我們邊讀邊想象,就好像眼前出現了武松打虎的畫面。老虎的三個絕招“一剪、一撲、一掀”之後銳氣減少了一半,武松更勇敢了,老虎再一次騰空,從半空中躥過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後退了幾步,扔掉哨棒,就在老虎快落地的時候,雙手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摁下地,兩隻腳在老虎的腦門上一陣亂踢,老虎一邊怒吼一邊掙扎,把身子底下扒出了一個大坑,武松順勢把老虎的嘴巴摁倒坑裏去,並舉起鐵錘一樣的拳頭又一陣亂打,直打得老虎眼睛、嘴巴、鼻子都流出鮮血,動彈不了才住手。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聚義;衆豪傑一百單八,替天行道——這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用畢生精力寫就的曠世奇書《水滸傳》。《水滸傳》是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的是:北宋年間,以宋江爲首的108爲梁山好漢在高俅、蔡京等一批奸臣的迫害下,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後走向失敗的精彩故事。書中塑造了松江、武松、林沖等許多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可謂家喻戶曉。

讀完這部文學鉅著,我感動着,爲了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的壯志;我熱血沸騰着,爲了英雄們的.豪邁事蹟;我悲嘆着,爲了英雄們的悲壯命運……

我很佩服這一百單八將,他們都是英雄。我從《水滸傳》中的英雄,想起了生活中的英雄:老師是英雄。老師就像一支蠟燭,默默的燃燒着,每天爲我們批改作業到深夜,白天還交給我們知識。他們用純潔的清流灌溉我們這些幼小的嫩苗,把我們培育成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所以,我說老師是英雄。

我們的父母也是英雄。他們慢慢的把我們撫養成人,就像陽光呵護小草一樣愛護着我們。他們對我們身上寄託了多少希望,凝聚了多少汗水,只一心想讓我們以後過上好日子。所以,我說父母也是英雄。

從《水滸傳》這本書中,我讀懂了:不要向你的敵人妥協,也不要接受威脅,否則,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水滸傳讀後感 11

早就聽人說過《水滸傳》,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看,通這次讀書活動,終於讓我有機會見識了這本名著。《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經典之一,它以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擎天立地的作物體形象,以及史詩般的筆觸征服了中國讀者。它還被翻譯成日、朝、英、德、法等多種文字,爲各國人民所喜愛,成爲世界文學名著。

就其思想價值而言。《水滸傳》如滾滾巨雷,幾百年來一直迴盪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夜空。愛之者誇曰:“不讀《水滸傳》,不知天下之奇。”禁之者罵曰:“一部《水滸傳》,教壞天下很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但無論愛憎,誰也無法低估這部奇書的震懾力量。就文學創作而言,《水滸傳》乃是我國 沒有一次企圖將《水滸傳》這定於一尊的做法是獲得成功的,爲了更好地閱讀這部偉大的作品此處略陳幾點看法。

一、宋江等三十六人在山東造反之事,《宋史》中確有記載,其中以《張叔夜傳》所述最爲集中,但就目前資料,並不能表明它葛於農民起義是其他性質明確的反叛活動。而《水滸傳》是文學創作,它“是集合許多口傳”,並不是歷史人物的.真實傳記。文學不等於歷史,文學創作和拉欣賞更不能以史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小說中的梁山泊好漢是一支“替天行道”的造反大軍,棋核心領導層並無農民之地位,倒是下層官吏,軍官,富豪們踞於首位。期政治綱領和農民起義的目標毫無瓜葛,作者落墨於農民生活的寥寥無已,倒是市井風俗,三教九流,宮觀寺院,官府衙門,刻畫得淋漓盡致。

二、《水滸傳》中確實貫穿着“招安”的線索,魯迅先生曾聲討“終於是奴才。”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水滸傳》是一部悲劇性的作品,“招安”之後,宋江等人的命運相當悲慘,並未能逃脫類似方臘的下場,這悲劇性的結局,實在是對“招安”的肯定,還是否定,確實值得深思。他的一點總是被讀者所忽略。

三、單一主題論並不是理解《水滸傳》的入門鑰匙,相反,從多元,複合的角度,從文義,兼容的定義去理解《水滸傳》,倒是能把握全書的主體。《水滸傳》的成書和讀書過程是漫長的,其中凝聚着知名和無名作者的心血,觸含了不同的價值,它是一個幼唸的發展過程,不可將其割捨開來。《水滸傳》的版本堪稱體系龐大,關係複雜,自身可分爲繁本和簡本四個系統,其中又分有百回本,百甘回本,七十四回本等裏面更有許多精彩的人物:智多星吳用,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

水滸傳讀後感 12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爲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豐碑。本書具體講述宋江等人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從書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正義感,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在假期中,觀看《水滸傳》會使人激動、沮喪、打報不平。雖然最終結局並非完美,但也讓人喝彩,喝彩樑泊兄弟之間的忠與義,也喝彩奸臣賊子繩之以法。

忠,從書中可看三處:①號稱"豹子頭"林沖,因被高俅小人陷害,不得不逃亡。而他的妻子落單被高俅"看上"一心想要她做自己的小妾。但林沖的妻子一心向林沖,忠誠於自己的丈夫,自己自殺在屋中。這便是忠。②在宋江等好漢與遼國大戰時,大遼因勢弱招安宋江等人。宋江向於自己的`國家,可謂"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忠於國家,最後戰勝。③宋江被高俅四人奸臣賊子陷害。被迫喝下毒藥酒致死。吳用、花榮和李逵三人得知此事,在宋江墓前痛哭,打算上吊,追隨宋江,這也是忠。

義,從書中也可看出三處:①當宋江落難時,二話不說"小旋風"柴進因“義”字幫忙。後因李逵導致柴進被抓入牢中。宋江因昔日"義氣"幫助柴進成功逃離。②當大打遼國時,若不是衆頭領義氣怎能成功?③義也可謂正義,宋江等好漢從不盲從,專打欺壓百姓的昏臣等小人。

《水滸傳》最突出的地方表現在英雄的塑造上。書中刻畫了一批以宋江爲首、吳用爲輔、魯智深、林沖、花榮、晁蓋等爲代表的英雄人物。這些形象被作者“捏造”的有血有肉、仗義凜然、栩栩如生。雖然他們的身世、經歷都不同。但都崇尚着太平盛世的社會。都在爲實現這個願望而努力。更加反映了市民階層抵制暴政,嚮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在《水滸傳》結局時,梁山泊等好漢從108人到28人。數字巨大的變化,使人涕淚而下。但最後可惡的奸臣賊子四人成功的使宋江垮下。可想而知,鬥了九十幾回的“巨人”倒下了。高俅等四人心裏有多開心,但惡人總有報應。宋江化爲神靈,託夢與皇帝。在夢中,宋江訴說了高俅把御酒換成毒藥酒,使宋江慘死在家中。得知後,皇帝大怒,急忙宣召“奸臣四子”。想必大家期待已久的結局便是:他們也遭到了報應!

“忠與義”可謂是人間美德。想必忠與義人人都可以做到。忠:忠於祖國,熱愛自己的國家,對家庭、朋友忠誠等。義:可謂正義,見義勇爲、救死扶傷等。這些都是忠與義。讓我們一起去做吧!芸)

水滸傳讀後感 13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X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裏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爲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僞、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爲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爲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爲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爲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爲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爲“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衆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爲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水滸傳讀後感 14

我總以爲我們在生存中對付朋友乃嫡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試想,假如讓他離開我的身邊,信賴沒有幾多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由於他的容顏,也不是由於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段,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便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好處。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好處,在這天下上就要滅絕了。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人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謹,只要歡樂。鄰人家的姐姐現在和我照舊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着鬧着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人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端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曉得爲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釀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人的情感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裏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

我總以爲我們在生存中對付朋友乃嫡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們的社會很天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眷注。對付眷注,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意的淺笑,就能讓人嬉皮笑臉,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眷注。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淺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水滸傳》讀後感

在他身上,永久體現着性情的徹底自在與無拘無束,他要用他那兩把板斧砍盡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將自己對付社會,制度,正義不得伸張的不滿淋漓盡致地揮灑在李逵身上,同時又寄託了作者對抵抗和自在的熱切向往。然而,他一生跟隨宋江,忠義不二,即使對宋江招撫的想法不滿,最終仍舊選擇服從,由於在二心目中宋江永久是他的大哥。以是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仍說:“到地府也要做哥哥身邊的小鬼。”

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便是一個精力高尚的人。從古到今有幾多好漢豪傑,捨生取義。豈非是他們不怕去世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掉臂身,由於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應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豪傑兄弟,爲朋友出生入去世,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去世,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固然只要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存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由於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乃至是一命換一命的刻意。

水滸傳讀後感 15

在成長過程中,無數本書滋養着我,伴我度過漫漫長途。我對書如魚和水,緊緊繫在一起不可分開。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當一本書真正住進你的心裏,你就會有這種感觸。

小時受爸爸的影響,對書很感興趣。爸爸便買來了幾本名著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隨便翻翻。

上學後發現小時爸爸買的書竟是四大名著,便來了興致,隨手拿了一本《水滸傳》看看,卻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時的零碎記憶在一頁頁紙中被重現,記憶也隨之深刻起來。當合上最後一頁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靈久久地被那一個個英雄豪傑所震撼着,感動着。

在這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中,他們爲了義,救出兄弟,殺除貪官,卻也衝爲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果卻是,在百經沙場後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戲完結後的慘淡收幕。

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印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他們是天上108位星辰,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豪氣沖天,爲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下,他們打倒貪官污吏,濟世救民,顛覆了我們心中所謂的“義”。何爲真正的義,誰也說不清。但他們卻說明了一點善、正即義,民心所向即義。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

但當他們實力達到頂峯時,宋江卻不顧反對要朝廷招安即使有義,卻依然要顧到忠。不是所有義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與義並存。也是他們四處征伐,掃滅那些本與他們同道的賊。從那一刻開始,故事就發生了戲劇性的扭轉。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會爲了你一點戰功,而天真地以爲你以忠順。所以,當他們得勝歸來時,硬生生地拆散了他們。

直到現在,我依然爲他們的結局而感嘆。但轉念一想,覺得又能怎樣呢?或許那已是最好的結局了。那個時代成就了他們,卻也毀滅了他們。但到最後,他們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吳用、花榮隨宋江自殺,我眼中便盈滿了淚水。

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時間,只是爲那一個個故事感嘆,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空間,任思緒隨那些好漢心神往之。

書,帶着我的靈魂在一點一滴中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