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2.01W)

歷史故事是歷史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1:毛澤東和徐特立的故事

徐特立,湖南長沙縣五美鄉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家,比毛澤東長16歲。他青年時代就嚮往進步,景仰孫中山,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在長沙等地從事教育工作。他雖然只有六年半學歷,但是靠自學而精通古文、歷史、地理和數學等知識。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徐特立是他的老師,毛澤東曾稱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師”。

徐特立在43歲的時候,思想更加成熟。在這個年齡,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對前途持消極態度,他卻毅然決定遠赴重洋,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學成歸來時,他已近知天命之年。當時,適逢中國革命處於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所製造的腥風血雨,徐特立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4年,當紅軍開始長征時,徐特立已是57歲的老人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義無反顧地隨紅軍主力離開江西,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向渺無人煙的雪山草地進發,從而成爲紅軍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長征老兵。當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澤東在黨中央的一次會議上提出,要爲從雪山草地跋涉過來的徐特立老人破例公開慶祝60歲大壽,他說並非出於他和徐特立的師生情誼,而是因爲徐特立自1920xx年參加革命,特別是他以57歲高齡參加長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難以想像的千難萬險,勝利到達陝北的壯舉,已成爲紅軍隊伍中讓人振奮與感動的楷模,爲他祝壽的目的在於鼓舞紅軍指戰員的士氣。黨中央一致擁護和支持毛澤東的這一建議。

1937年1月30日,毛澤東在延安窯洞裏,給正在陝北保安的徐特立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當革命失敗的時候,許多共產黨員離開了共產黨,有些甚至跑到敵人那邊去了,你卻在1920xx年秋天加入共產黨,而且態度是十分積極的。從那時至今,長期的艱苦鬥爭中,你比許多青年壯年黨員還要積極,還要不怕困難,還要虛心學習新的東西。什麼‘老’,什麼‘身體精神不行’,什麼‘困難障礙’,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時候都是同羣衆在一塊的,處處表現自己就是服從黨的與革命的紀律之模範……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總是揀難事做,從來也不躲避責任……所有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願意繼續地學習你,也願意全黨同志學習你。願你長壽,願你成爲一切革命黨人與全體人民的模範……”信寫完的當天,毛澤東就派人騎馬涉過潺潺延河,星夜馳往保安,將信專程送到在那裏主持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其實,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徐特立雖然和黨中央的所在地延安近在咫尺,可是他一心撲在教育工作上,和毛澤東幾乎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當徐特立收到毛澤東爲自己祝壽的親筆信時,激動不已。他在感動之餘決定向黨中央和毛澤東致函,堅決要求取消爲他祝壽。然而,祝壽熱潮已經掀起,不以徐特立的個人意志爲轉移了。徐特立在這次祝壽結束之後,在延安的報紙上發表了《我的答詞》。他說:“各位同志爲我祝壽,我很高興,用不着說客氣話……我一生過着極不平常的生活,讓我這老古董來推動偉大的革命,是全國抗日戰爭的需要。我將與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並存,我爲此而感到高興。我願繼續站在抗日戰爭最前列,爲中華民族爲世界和平而奮鬥!”

1947年2月1日,徐特立年屆70。受中央委派,徐特立在抗戰全面爆發後,曾奔波於第十八集團軍和八路軍駐湘辦事處之間,爲黨的統戰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1940年回到延安以後,徐特立在邊區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創建了延安自然科學院,爲中國共產黨培養出第一批科技人才。當徐特立70歲壽辰到來之際,黨中央經過慎重討論,決定在全黨再次爲這位革命老人祝壽。

此時,全國範圍的解放戰爭已經打響,胡宗南的部隊正在向延安步步緊逼。儘管戰事緊張,但黨中央仍然決定在撤離延安之前爲徐老祝壽,並公開發表爲徐特立祝賀70大壽的賀信。1947年1月10日,這封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的賀信寫道:

親愛的特立同志:

黨的中央委員會熱烈慶祝你的七十大壽!

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最優秀傳統。你是熱愛光明的,百折不撓,在五十歲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你對於民族和人民的事業抱有無限忠誠,在敵人面前,你堅持着不妥協不動搖的大無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熱情,使懦夫爲之低頭,反動派爲之失色。你是密切聯繫羣衆的,你的知識是和工農相結合、生產相結合的。你把羣衆當成先生,羣衆把你當作朋友。你對自己是學而不厭,你對別人是誨而不倦,這個品質使你成爲中國傑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義和鋪張浪費,你的樸素勤奮七十年如一日,這個品質使你成爲全黨自我犧牲和艱苦奮鬥作風的模範。你的這一切優良品質是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驕傲,把你的這一切優良品質發揚光大是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革命任務。

祝你永遠健康!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這時,胡宗南指揮的國民黨軍隊已向延安包抄和逼近,毛澤東爲了徐特立的安全,讓他先撤離延安,他自己則率數萬人馬與20萬敵軍周旋。當徐特立離延時,毛澤東親自去送行話別。當時,毛澤東檢查徐特立的行李準備情況,發現沒有熱水瓶,立即命令工作人員從他僅有的兩隻熱水瓶中拿來一隻,送給了徐特立……祝壽聲中,七旬老人正跋涉在呂梁山麓。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儘管政務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與徐特立之間的師生情誼。一次,毛澤東特地派人來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請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飯。席上,還專備了幾樣家鄉風味的菜餚招待老師———一碗湘筍,一盤青椒,這是兩人都愛吃的。毛澤東抱歉地說:“徐老,請你來,沒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說:“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讓老師坐上席,徐老說:“你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毛澤東馬上說:“您是主席的老師,‘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您更應該上坐。”硬是讓徐老坐了上席。毛澤東見老師穿着還像當年那樣簡樸,就將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脫下來送給老師,說是以表學生心意。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動不已。

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2:終身奮鬥不知老

20世紀50年代有一首歌曲家喻戶曉,歌中唱道:“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巔。……”這首歌可以說是老一輩革命家的真實寫照。我國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即使人到中年、老年也都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熱情,朝氣蓬勃,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徐特立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

“意志堅強老英雄”

1934年12月,徐特立和中央根據地的紅軍一起,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這時他已58歲了,是長征隊伍中年齡最大的。爲了照顧他,上級專門給他配備了一匹馬。但他總是把馬讓給體弱有病的同志騎,自己拄着一根自制的紅纓槍,跟大夥兒一道,有說有笑,邁着堅定的步子,走在隊伍前頭。

紅軍從瑞金出發以後,國民黨的飛機烏鴉似的天天在上空盯着紅軍的隊伍轉。爲了甩掉敵人的跟蹤,紅軍一般在夜間行軍。上級領導要大家利用行軍空隙,進行軍事訓練,學習夜間辨別方向和識別岔路等多項本領。同志們認爲徐特立年紀大了,便沒有通知他參加這項練兵活動。一天,大家正準備集合訓練,只見一個人從樹林裏跑出來,迅速站到行列裏。仔細一看,原來是徐特立!他頭戴用樹枝編的掩護圈,裹腿打得繃繃緊,乍一看,還真像是一個生氣蓬勃的青年戰士呢!教練員請他在一旁觀摩,但徐特立堅決不肯,他風趣地向教練員提起意見來:“這可不對呀,教練員同志!不能光看表面,別看我頭髮白了,牙齒掉了,可我是人老心不老啊!難道年紀大了,就可以不執行上級的規定,取消當紅軍戰士的資格嗎?”說着,就跟着隊伍做起動作來。

長征中,部隊要通過一片沼澤地。徐特立一腳踏上去,爛泥就沒過了膝蓋,等站穩了,再向前跨一步,另一隻腳又陷進去了。同志們見他每走一步都得耗很大力氣,就把馬牽過來,說:“徐老,全連都輪流騎過馬了,您也該騎上馬歇一歇了,不然,您的身體會被拖垮的!”徐特立笑笑說:“都騎過了,就讓馬馱行李嘛!你們放心,我們革命隊伍拖不垮,我的身體也拖不垮的!不信,咱們比比看。”說完,便和大夥兒賽起來,一步又一步地走得更快更有力了。

後來,同志們編了一首順口溜,讚頌徐特立:

意志堅強老英雄,

長征路上不停步。

遇到困難挺身出,

精神抖擻笑盈盈。

“人老宛如花正放”

在延安的時候,爲了照顧年老體弱的同志,邊區政府規定給他們發“老年津貼”。一天,一位女同志負責給徐特立送去“老年津貼”――幾十個雞蛋。徐特立問明情況後,誠懇地說:“組織上對我太關心了,我只有努力工作,來報答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不過,我身體很好,用不着這些東西。”他請這位女同志把雞蛋拿去送給體弱多病的同志。

組織上知道這一情況後,又派這位女同志第二次送去,徐特立還是不肯收。這位女同志解釋說:“我來的時候,組織上再三囑咐,說您已是六十幾歲的老年人了,跟年輕人不同,必須吃點有營養的食品,才能使身體健康……”不等她把話說完,徐特立就笑着說:“論年齡,也許我是你的三倍,說得上是個老年人了。但是,我的身體,不一定比你差。你看看,我穿多少?你穿多少?”

徐特立把打着補丁的灰布單褲往上捲了卷,對她說:“你看,我只穿單褲加粗布襯褲;你呢,穿棉褲還加絨衣褲哩!”

這位女同志一時被說得語塞,便向徐特立耍起小孩脾氣來:“我不管您衣服穿得多,還是穿得少,反正您年紀大了,就應該得到照顧。這雞蛋您得收下。”

徐特立以爲她生氣了,便笑着說:“好孩子,別生氣,說我老了,我可不服氣,我還要親眼看到中國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哩!你說能嗎?”

“當然能!”

“你說得對!我相信!我相信我能看見,因爲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毛主席,一切都有了希望。說實話,我就不服老。”

接着,徐特立給她講述了一件事:

有一次,有位同志病了,思想悲觀,徐特立去看他,他給徐特立背了兩句唐詩: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說自己就像花落去一樣,是無可奈何了。徐特立笑着對他說:我們生長在革命時代,不應有這種悲觀情緒。我也送你兩句詩:人老宛如花正放,青春初去又歸來。

那位同志聽了頓時精神爲之一振,興奮地說:“對!講得好,講得好!”

聽了徐特立講的故事,這位女同志很受感動,但想到組織上再三交代,還是把雞蛋放下,轉身跑了。但沒想到,她剛回去不久,雞蛋又被送回來了,上面還放着一封徐特立的親筆信,說明不收的理由。大家看了很感動,商量以後也寫了一封信,還派那位女同志第三次送去。

徐特立一見到她,就笑着說:“好孩子,你坐呀,什麼事這樣高興,是不是又來同我討論老年津貼問題來了?”女同志這回有了準備,她先把組織上的信交給徐特立,調皮地說:“今天我是來給您送信的,不是來同您討論老年津貼問題的。”

徐特立看完信,激動地說:“黨太關心我了!我爲黨爲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我怎麼敢當?”

聽他這麼說,女同志就故意問:“徐老,這一回是組織上的決定,您還再叫我拿回去嗎?”

“既然是組織上的決定,我無條件服從,好,我收下。”

那位女同志終於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可是,徐特立收下雞蛋以後,自己並沒有吃多少,而是將大部分送給了生病的同志。

“終身奮鬥不知老”

1947年,在輾轉行軍途中,年已古稀的徐特立有一次住在一個老鄉家裏。老鄉見他穿着一套灰布軍服,滿頭白髮,便好奇地問他:“老同志,你那麼大年紀了,怎麼還在隊伍上當兵呀?”徐特立笑呵呵地回答:“是啊,革命不分老少,我還要再幹20xx年呢!”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徐特立被選爲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這時,他已是72歲的老人,鬍鬚、頭髮全白了,但他人老心不老,還雄心壯志地制定了一個20xx年學習和工作計劃。有人勸他說:“人活70古來稀,您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了,爲革命事業奔波了幾十年,吃盡了苦頭,現在勝利了,也該享享福了。學習、工作和建設這些,都是青年人的事,您老人家就歡歡樂樂地過晚年吧!”  徐特立卻不以爲然地說:“學問是無止境的,活一天就要學一天,爲人民工作一天。過去懂得的許多東西,現在用處不大了,進行新的鬥爭,需要新的知識,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永遠不衰老。要是不學習,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啦。”

徐特立有一個習慣,如果一個問題白天沒有完全想清楚,晚上睡覺時,他還要繼續思考,有時半夜想到了什麼就起牀把它記下來。祕書往往在頭一天晚上幫他把桌面上的東西收拾乾淨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走進他的臥室一看,桌面上又有了許多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祕書奇怪地問:“徐老,這是怎麼回事?”徐特立說:“有些事我半夜想了起來,怕第二天忘記,就起牀把它記下來。”

就是憑着這種驚人的毅力,徐特立克服了年紀大、記憶力衰退的困難,永不滿足地學習,努力完成黨交給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在延安時,被毛澤東讚譽“有云水襟懷,有松柏氣節”的着名抗日愛國將領續範亭,曾寫詩歌頌徐特立:

精神彷彿陶行知,

革命黨人一老師;

當代毛公親受教,

而今禹墨正匡時。

不避風霜秋復多,

人如墨翟壽如鬆;

終身奮鬥不知老,

革命還須效此翁。

“七十老將水中舞”

徐特立常說,體育“鍛鍊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特別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更能增添青年人的氣息,使老年人變得年輕”。他有一副好身板,直到八九十歲高齡,背不駝,腰不彎,氣不衰,還能精力充沛地爲黨工作。這是他幾十年來堅持鍛鍊的結果。

徐特立52歲在蘇聯學習的時候,學會了游泳。他覺得這是一項很有趣的運動,不論是潛入水底,還是漂浮水面,都能使筋骨舒展自如,還可以把皮膚洗得乾乾淨淨,因此他十分喜愛這項運動,一有機會就要暢遊一番。

在延安的時候,有一年舉行青年運動會,其中有100米游泳比賽項目。當比賽開始時,觀衆們驚奇地發現,在朝氣蓬勃的青年運動員行列裏,站着一個鬚髮銀白、滿面紅光的老運動員――年近70的徐特立。這麼高齡的人還能下水游泳,這在當時已夠稀奇了,更不要說還要和小夥子們比高低。人們又是好奇又是擔心地瞪大眼睛,直望着他。當裁判員一聲令下,幾個人一齊撲向河裏。只見徐特立仰着身子,手劃足蹬,勇往直前,滿頭白髮就像一簇雪白的銀絲,漂浮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隨波涌進。觀衆們立即拍手叫好,無不爲徐特立這種老當益壯的革命精神所鼓舞。後來,續範亭曾爲這事寫了一首詩讚揚徐特立:

曾記秋風八月寒,

軍民集會延河干;

七十老將水中舞,

多少青年瞪眼看!

1965年7月,年近89歲的徐特立去頤和園遊玩,看到許多青年人在昆明湖裏游泳,便忍不住也跳下水去。許多遊客十分好奇,紛紛前來觀看。大家有的鼓掌,有的讚歎,都爲徐特立健壯的體魄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叫好。

徐特立愛游泳,也愛爬山。他游泳不到終點不罷休,爬山爬不到頂峯不停步。1963年的一天,正在桂林視察工作的朱德和徐特立相約一起去攀登桂林的疊彩山明月峯。山上怪石嶙峋,道路陡峭難行,即使是青年人,爬上去也要費很大力氣。朱德決心爬上去。徐特立在一旁笑着說:“總司令,你這年輕人都想上去了,我這老頭子也不能落後呀!”朱德回答說:“我已經77歲了,怎麼還說我是年輕人呢?”徐老又說:“我今年已經87歲了,比你整整大10歲,你當然是年輕人了。”就這樣,兩位老人一前一後向山上爬去。

徐特立步履矯健,爬山時連手杖都沒有用。朱德爬上去不久,徐特立也登上了頂峯。當時天氣還有些寒意,但徐特立爬得滿頭大汗,他脫掉帽子,敞開衣襟,任那強勁的山風吹拂。朱德見了,欣然做詩一首送給徐特立:

徐老老英雄,同上明月峯。

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

徐特立也用同一韻和詩一首,回贈朱德:

朱總更英雄,同行先登峯。

拿雲亭上望,灕水來春風。

兩位革命老人並肩站在高高的峯頂上,舉目遠眺祖國的錦繡河山,盡情飽覽水光山色,臉上浮現着幸福、欣慰的笑容。

後來,謝覺哉老人讀了兩人的詩,也和了一首:

越老越英雄,登上最高峯。

九十不算老,昂頭唱大風。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在黨中央爲他舉行的追悼會上,中共中央委員滕代遠代表中央致悼詞,給他以很高的評價。

平凡偉大馬列真,

一代師表啓後昆。

道德文章垂萬世,

堪稱革命一完人。

曾任中紀委、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副省長、長沙市委書記的曹瑛,爲紀念徐特立百年誕辰而題寫的這首詩,是對徐特立一生恰如其分的讚頌。

古代名人故事書裏的故事3:徐特立痛恨貪官而更名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1893年的一天,徐特立乘船去南嶽衡山,同船有一個鄉官小吏覺得船伕划行得太慢,暴怒異常,不容大家勸阻,就對船伕開始拳打腳踢。

徐特立目睹小吏的暴行,非常憤恨,心中默默發誓,今後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決不當欺壓百姓的貪官。

回到家後,他更名爲徐特立,取意“獨行特立,高潔自守,不隨流俗,不入污泥”。從此以後,徐特立投身革命、立志報國,始終保持着廉潔自律、勤儉爲民的工作作風。

1937年,徐特立被黨中央任命爲邊區教育部部長,負責陝甘寧邊區的教育規劃與指導工作。有一天,徐特立到一所學校聽課,老師們見他穿着破皮襖,腰繫一根繩子,誤以爲他是紅軍的“馬伕”。

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馮雪峯一起去聽課。馮雪峯向教師們介紹了徐特立,教師們大吃一驚,原來那穿着極爲樸素的“馬伕”,竟是大名鼎鼎的邊區教育部部長。當時,邊區流傳着兩首讚揚徐特立的小詩:“延安諸老惟公特,生活簡單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少騎公馬多徒步,不要隨從來照護;攜帶兩個冰饃饃,一天開會好幾處。”

新中國建立後,徐特立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依舊保持着節儉的作風。他常說:“生活上的簡樸,不僅可以省下錢來用於公共事業,更重要的是不脫離羣衆,鍛鍊人的革命意志,培養人的高貴品質。”他堅持和中央宣傳部的部分工作人員住在一起,沒有地方放牀,就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

徐特立一共生育過八個孩子,但長大成人的只有四個。大兒子徐篤本中學時就祕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艱苦的革命工作,使徐篤本積勞成疾病逝於長沙,年僅21歲。大女兒徐守珍因參加地下黨外圍組織的活動被捕,20多年時間裏,她與父親徐特立完全失去了聯繫。

1949年上海解放後,徐守珍終於和父親取得聯繫。徐特立在給女兒的信中說:“知道你們夫婦已解決了失業問題,希望你們努力工作,並關心其他失業的人們。我希望你們每一日每一時都不要只爲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難,下半晚一定要想羣衆的困難,以及政府的困難,機關負責人的困難。這樣去做人,自己的個人苦惱沒有了,胸懷開闊了,就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先進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