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有關玉的傳說故事有趣簡短的

傳說 閱讀(1.56W)

玉是石頭的精華,佛道雅稱爲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兇的靈石,在世界各地區受到廣泛歡迎的一個寶石的分類。下面小編介紹兩個關於玉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玉的傳說故事有趣簡短的

 玉的傳說和故事: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邯鄲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覆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麼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裏。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倖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爲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羣臣都歡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於是,藺相如捧着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邯鄲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爲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爲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這是爲什麼?爲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宮殿裏接見我,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視着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着說要把從這裏到那裏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纔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裏。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着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邯鄲城。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着璧送來。現在憑藉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係。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邯鄲去。難道趙王會因爲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邯鄲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爲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玉的傳說和故事:玉白菜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大理街上住着一對相依爲命的貧苦母子.母親因爲操勞過度而生的重病,兒子心疼母親,就到處去求醫問藥,結果地荒了,圈裏的牲畜跑了.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可是母親的病卻一點也不見好.兒子急在心裏,夜裏愁的睡不着覺!有一天,好不容易合上眼睛,卻在夢裏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他指指城南,說:"你從中和峯腳下的那口龍井爬進去,井壁上有個洞,順着洞往裏走,拐十八個彎,就會看到由4條紅龍把守着的玉白菜.你向紅龍懇求一小片白菜葉,來救你母親吧!只要一小片就夠了,千萬不要貪心."兒子醒來後,知道是本地山神爺爺託夢幫助自己,便按着指點,找到了玉白菜!紅龍們可憐兒子一片赤誠的孝心,就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兒子走到青翠欲滴的玉白菜跟前撕了一小片菜葉,滿懷欣喜的把它帶回家,放在母親的鼻子上給她聞了聞,母親的病頓時就好了.兒子又把玉白菜的葉子借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用,從此以後,大家都沒病沒災,過上了勤勤勞勞,安安心心的日子.

後來,皇宮裏有一位大臣,聽說了這件事,便派手下的士兵搶走了玉白菜的葉子,這還不滿足,就把自己裝扮成貧苦的老百姓,爬進了紅龍井,對着紅龍假模假樣的哭訴,紅龍們受了騙,就讓他走上前去撕玉白菜,貪心的大臣,抱着玉白菜使勁一掰,想把整棵玉白菜都抱走,結果整個大理城都搖晃起來,地震了,紅龍們非常生氣,口裏噴出火來,把貪心的大臣活活燒死了!

玉的傳說和故事:血玉的傳說

血玉一種是指在西藏的雪域高原出產有一種紅色的玉石,叫貢覺瑪之歌,俗稱高原血玉,因其色彩殷紅而得名。這種石頭的記載極少,在史料中,只在吐蕃時代,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中有過它的紀錄與介紹。”這種玉十分難得;傳說中的貢覺瑪是當惹雍湖的女神,她住在當惹雍湖心底四四方方的綠寶石宮殿裏,宮殿的四面牆有不同的顏色;紅色是歌唱.貢覺瑪之歌,也就是當惹雍女神歌唱的意思.

另一種血玉則讓人感到有一點恐怖,它指的不是單單那一種玉,而是指透了血進去的玉石,不管是翡翠,和闐,還是黃玉等諸類,只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血玉的形成,和屍體有關,當人落葬的時候,作爲銜玉的玉器,被強行塞入人口,若人剛死,一口氣嚥下的當時玉被塞入,便會隨氣落入咽喉,進入血管密佈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漬,血絲直達玉心,便會形成華麗的血玉。這種東西往往落在骷髏的嚥下,是所有屍體玉塞中最寶貴的一個。按品質定價,少則幾千,多則達到百萬。於是僞商也用一種相似自然的手段來造血玉。將玉塞入狗嘴之中,再封其嘴,狗被活活噫死之後,屍骨埋入地下。幾十年後再掘,就可以得到血玉。當然,不管是人血還是狗血,都比較通靈(人的更好),狗血玉有怨氣凝在此中,對佩戴者並沒好處。當代血玉之所以會那麼多,是因爲用人工染色而得來的,這樣的玉,就不是血玉了,一點靈性也沒有了。 現在還有一種血玉是上等的新疆白玉,埋放在小羊的皮膚下, 讓血深透到玉里,幾年之後再取出來, 這一種玉是很貴的, 而且市面上也很少見。

無論是富有神祕色彩的高原血紅還是染了人或動物血的血玉,見過這種玉的人是很少的,我們更多的是在小說中讀到的關於血玉更爲神祕的傳奇故事。

玉的解釋

基本字義

1.石頭的一種,也可理解爲美麗的石頭,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玉石、玉器、玉璽(君主的玉印)。拋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美,尊貴的,敬辭: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別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麗的宮闕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3.姓。

4.部首,如琪、玲,皆有玉之意。琪:寶玉,玉石;玲:玲瓏。

5.英漢互譯:jade pure fair beautiful handsome

詳細字義

〈名〉

1.象形字,像一根繩子穿着幾枚玉片,供以把玩。因爲“玉”字與“王”相似,便在玉上加了一個點,以示區別。

2.同本義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東漢·許慎《說文》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禮記·曲禮》。疏:“玉謂佩也”。

五玉。——《虞書》。鄭注:“執之曰瑞,陳列曰玉”。

王齊則共食玉。——《周禮·王府》

惟闢玉食。——《書·洪範》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傳》

飽讀節寰公(袁可立)所藏經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書。――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3.又如:玉情兒(玉石的質量、成色);玉墀(白玉臺階);玉闕(寶座;皇宮);玉虛(道教指玉帝的居處);玉樹(指槐樹);玉硯(玉石制的硯臺);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藝品);玉欄(玉石制的欄杆)

4.泛指玉石的製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試);玉鑑(玉鏡);玉斝(玉酒器);玉輦(君後坐的車);玉笈(玉飾的書籍)

5.指玉製的樂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

6.又如:玉徽(美玉裝飾的琴);玉軫(琴上的玉製弦柱);玉振金聲(演奏古樂,以鍾發聲,以罄收韻,集衆音之大成。金指鍾,玉指罄)

7.比喻色澤晶瑩如玉之物 [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澤如玉,姿態萬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後垂下的鼻涕);玉筍(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種竹,顏色青黃相間)8.比喻美德、賢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禮記》

9.又如:玉筍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風貌優異有才華的人,稱玉筍。得與其列者稱玉筍班);玉堂金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貴,文武雙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話語)

〈形〉

1.敬辭。多用以尊稱對方的身體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戰國策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白居易《長恨歌》

2.又如:玉文(對文字的美稱);玉面(尊稱人的容顏);玉札(對別人書信的敬稱);玉躬(玉體);玉聲(對他人言語的敬稱)

3.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蘊輝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形容潔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華);玉屑(喻潔白的雪花);玉珥(太陽兩邊的雲氣);玉羽(潔白的羽翼)

5.珍貴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貴的幼苗);玉編(珍貴的典籍)

古代玉與主人關係的傳說

新疆和田玉,秉承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是公認的驅鬼辟邪的利器。也是擋災抵難的神器。

傳說中“人養玉,玉養人”的玉

傳說能驅鬼辟邪、戴上玉鬼不敢近身——和田玉

在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流傳說:玉是美麗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傳古代于闐國的玉河畔,居住着一位技藝絕倫的老石匠,他帶了一個徒弟。在老石匠六十歲生日那天,於玉河中拾到一塊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一個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說:“我要有這樣一個孩子多好啊!”果然,這玉美人變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姑娘,拜老石匠爲父,取名塔什古麗。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麗與小石匠相親相愛。可是,當地一位惡霸趁小石匠外出,搶走塔什古麗,妄圖強迫成親。塔什古麗不從,惡霸用刀砍她。她身上發出耀眼的火花點燃了惡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股白煙,向故鄉崑崙山飛去。小石匠得知後,騎馬去追,他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爲後人找玉的礦苗。維吾爾族人民歷來崇玉愛玉,諺語說:“寧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堂上的地毯。”

相傳,很久以前,在鄭州新密牛店這個地方,有一個叫“石匠全”的村莊。村頭住着一個老石匠,他有一個女兒叫綠翠,還收了一個徒弟叫玉郎。玉郎爲人忠厚老實,人緣好,又勤快,深受全村老少誇獎,有人便牽線將綠翠許配給玉郎,老石匠欣然同意。

正當老漢忙着給玉郎、綠翠籌辦婚事的時候,大禍忽然從天而降。皇帝派來選美的欽差,聽說綠翠長得美,便降旨要綠翠入宮。老石匠眼看女兒要被人奪走,十分惱怒,撕碎聖旨,一頭向欽差撞去。欽差惱羞成怒,一刀將老石匠砍死,接着把綠翠強行拉到轎中帶走。再說玉郎趕回家,看到師傅倒在血泊中,綠翠又被搶走,便不顧一切追上前去,死死拖住花轎不放,結果被亂棍打死。

皇帝是個好色昏君,見綠翠美貌,心中大喜,立即降旨,冊封綠翠爲貴妃娘娘,五天後舉行大婚盛典。

綠翠進宮後,哭得死去活來。她決定絕食,以死抗爭。到了第三天,忽然進來一位長者,有人稱他爲國公。來人喝退宮女和左右人等,對綠翠說:“好姑娘,不要再哭了,你在這裏就是哭死,也沒有用。況且,你這樣做,保不住性命事小,可怎麼給你爹爹和玉郎報仇呢?”綠翠聽了,忙請教這位老者。

國公走後,綠翠喚宮女端飯進餐,然後讓她們幫自己梳妝打扮。太監見了,趕快向皇帝稟報。皇帝聽了異常高興,連忙來到後宮。看到綠翠的樣子,以爲她已經回心轉意。 綠翠請求皇帝允許她返鄉祭奠爹爹,然後回宮。昏君正在猶豫爲難之際,老國公恰好進宮奏事,這個昏君就把綠翠的要求告訴老國公,要他出主意。國公說:“還是依了她好,以免她尋死身亡。皇上如果不放心,國公我可以前往護駕,保管萬無一失。”於是皇帝命國公帶領兵丁,護送綠翠回到老家。

綠翠回到石匠全村,在爹爹和玉郎墳前痛哭。霎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接着,雷聲隆隆,電光閃閃。

緊接着,玉郎的墳墓忽然變成一座大山。隨着一聲巨響,山崩地裂,大山攔腰裂開一條巨縫,山縫裏出現一個大門。玉郎飄然站在山門旁,滿臉含笑地向綠翠招手。綠翠一見玉郎,便縱身向山門撲去。接着又一聲巨響,裂縫閉合,大地恢復了平靜。從此以後,再也不見玉郎的墳墓,代替它的是一座高聳人云的大山。

前來護駕的國公,看到綠翠和玉郎雙雙團聚,放聲大笑,在笑聲中氣絕而逝,化成一座山峯。

不久,石匠全村的鄉親們在山縫中,發現了一層綠色透亮的石頭。當地的老人們便一齊前往觀看,都說是綠翠撲山門時,把綠色的衣裙夾在山縫中了。於是,石工們就順着綠色的痕跡挖鑿起來,希望能救出綠翠。挖到深處,挖出了紫紅色和綠色的彩石,晶瑩透亮,閃射出奇光異彩。這天晚上,石工們做了一個美好的夢,夢見國公老人說:紫紅色石頭是玉郎變的,綠色石頭是綠翠的化身。這些彩石叫翠玉,可以雕琢成器,是無價之寶。於是,石工們就把它雕成各種美麗的玉器,從此,密玉一直深受珠寶商的歡迎。

玉郎和綠翠的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玉是石頭的精華,佛道雅稱爲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兇的靈石,在世界各地區受到廣泛歡迎的一個寶石的分類。下面小編介紹兩個關於玉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玉的傳說和故事: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邯鄲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覆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麼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裏。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倖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爲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羣臣都歡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於是,藺相如捧着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邯鄲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爲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爲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這是爲什麼?爲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宮殿裏接見我,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視着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着說要把從這裏到那裏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纔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裏。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着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邯鄲城。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着璧送來。現在憑藉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係。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邯鄲去。難道趙王會因爲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邯鄲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爲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玉的傳說和故事:玉白菜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大理街上住着一對相依爲命的貧苦母子.母親因爲操勞過度而生的重病,兒子心疼母親,就到處去求醫問藥,結果地荒了,圈裏的牲畜跑了.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可是母親的病卻一點也不見好.兒子急在心裏,夜裏愁的睡不着覺!有一天,好不容易合上眼睛,卻在夢裏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他指指城南,說:"你從中和峯腳下的那口龍井爬進去,井壁上有個洞,順着洞往裏走,拐十八個彎,就會看到由4條紅龍把守着的玉白菜.你向紅龍懇求一小片白菜葉,來救你母親吧!只要一小片就夠了,千萬不要貪心."兒子醒來後,知道是本地山神爺爺託夢幫助自己,便按着指點,找到了玉白菜!紅龍們可憐兒子一片赤誠的孝心,就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兒子走到青翠欲滴的玉白菜跟前撕了一小片菜葉,滿懷欣喜的把它帶回家,放在母親的鼻子上給她聞了聞,母親的病頓時就好了.兒子又把玉白菜的葉子借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用,從此以後,大家都沒病沒災,過上了勤勤勞勞,安安心心的日子.

後來,皇宮裏有一位大臣,聽說了這件事,便派手下的士兵搶走了玉白菜的葉子,這還不滿足,就把自己裝扮成貧苦的老百姓,爬進了紅龍井,對着紅龍假模假樣的哭訴,紅龍們受了騙,就讓他走上前去撕玉白菜,貪心的大臣,抱着玉白菜使勁一掰,想把整棵玉白菜都抱走,結果整個大理城都搖晃起來,地震了,紅龍們非常生氣,口裏噴出火來,把貪心的大臣活活燒死了!

玉的傳說和故事:血玉的傳說

血玉一種是指在西藏的雪域高原出產有一種紅色的玉石,叫貢覺瑪之歌,俗稱高原血玉,因其色彩殷紅而得名。這種石頭的記載極少,在史料中,只在吐蕃時代,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中有過它的紀錄與介紹。”這種玉十分難得;傳說中的貢覺瑪是當惹雍湖的女神,她住在當惹雍湖心底四四方方的綠寶石宮殿裏,宮殿的四面牆有不同的顏色;紅色是歌唱.貢覺瑪之歌,也就是當惹雍女神歌唱的意思.

另一種血玉則讓人感到有一點恐怖,它指的不是單單那一種玉,而是指透了血進去的玉石,不管是翡翠,和闐,還是黃玉等諸類,只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血玉的形成,和屍體有關,當人落葬的時候,作爲銜玉的玉器,被強行塞入人口,若人剛死,一口氣嚥下的當時玉被塞入,便會隨氣落入咽喉,進入血管密佈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漬,血絲直達玉心,便會形成華麗的血玉。這種東西往往落在骷髏的嚥下,是所有屍體玉塞中最寶貴的一個。按品質定價,少則幾千,多則達到百萬。於是僞商也用一種相似自然的手段來造血玉。將玉塞入狗嘴之中,再封其嘴,狗被活活噫死之後,屍骨埋入地下。幾十年後再掘,就可以得到血玉。當然,不管是人血還是狗血,都比較通靈(人的更好),狗血玉有怨氣凝在此中,對佩戴者並沒好處。當代血玉之所以會那麼多,是因爲用人工染色而得來的,這樣的玉,就不是血玉了,一點靈性也沒有了。 現在還有一種血玉是上等的新疆白玉,埋放在小羊的皮膚下, 讓血深透到玉里,幾年之後再取出來, 這一種玉是很貴的, 而且市面上也很少見。

無論是富有神祕色彩的高原血紅還是染了人或動物血的血玉,見過這種玉的人是很少的,我們更多的是在小說中讀到的關於血玉更爲神祕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