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觸摸靈魂

優秀散文 閱讀(7.03K)
觸摸靈魂

周國平在他的《歲月與性情》的序裏說:我判決自己誠實。然後絮絮叨叨地說他的童年的趣事少年的叛逆和青年的迷茫。我是睜着眼睛一點一點細細地讀然後深深地感嘆和羨慕。他的童年並不豐富多彩,他的少年也並不意氣風發,他的青年也並不春風得意,我羨慕的,只是他敢一點一點地寫出來,一點一點地剝開歲月的濃霧和麪紗判決自己誠實。
而我,卻是躲藏的,躲藏着與成長有關的所有歲月,從來不敢判決自己誠實。曾經有人好奇地問過我的生日,我有些苦惱,不是因爲刻意地隱瞞,而是當我在學校要辦身份證的時候無意地問母親:我的生日是3月1日嗎?陰曆還是陽曆?母親的回答讓我鄂然和頹廢:她說具體她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甚至生年也只是好象是。年少而敏感的我當時是無言哽咽了的,不過,我依然原諒母親,爲母親曾經經歷的一切肉體與精神的苦難。赫奈。馬格里特,一個超現實畫派的魔法師,當有人問及他的童年,他的回答一概是:忘記了。真忘記了嗎?在他的畫裏,無沒有回憶的影子。如同畫,人生的起始是筆觸的開端,或明朗或陰鬱,或鮮豔或晦澀。在我的記憶裏,童年就好象一望無際的墨黑墨黑的夜,看不見星星也看不見月亮,所有的片段在想要追憶或者別人問起的時候是頭疼欲裂的根源。但是在越來越頻繁地暈倒之後我明白,有些歲月的碎片是用刀鐫刻的,你無法磨蝕也不能清除。它成爲你一生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多少年。父親的掌心,於我,就是一個開滿鮮花的卻嚴實地圍着荊棘藩籬的花園,我永遠只能觀望而不能翻越和戲耍。直接影響到我情感渴望的航標。
世間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平凡而普通,不過是誰比誰的臉蛋漂亮一點,誰比誰的出身高貴一點,誰比誰生活的環境優越一點,然,幾十年後,誰不是一捧骨灰。似乎如此說來有些頹廢,卻是真實存在和誰也不能逃避或者繞行。在這段幾十年我們必行的路上,每個人都在真實地演繹着一個角色,都在和自己的靈魂做着無休止地辯論和尋找相融點。而我尋找靈魂的方式是文字。包括在文字中交流的朋友。我並不去了解和探究文字背後的人,而是努力去傾聽藏在文字中的最真實的靈魂絮語。曾經和一個女孩子在文字中常常快樂地交流,但是,在文字之外,我是沉默的,沉默到懶得回一個信息給一個問候。直至最後她產生了懷疑:你和你的文字都是虛僞的。看着這句話和其他的留言,我只是揚揚嘴角笑了笑,愈加地沉默,不肯給出半句解釋。文字,常常是獨處的產物,是最貼近靈魂的東西。通常與夜晚相關聯。而當喧囂散去塵埃落盡的時候是一個人真正撩開面紗與靈魂對坐的時刻,也是最真實的自己。如果說這是虛僞,那麼,不知道該去何處尋找真實。
生命,並不嚴絲合縫。總有一些空白需要填補,每個人填補的方式也不一樣。而我,填補空白的方式是一次一次地埋首書頁,當我我對人生態度的茫然和懷疑,就在書頁之中尋找與之相切合的生命的論點。我也用琴音去幹擾內心的彷徨。雖然從沒有專修過音樂,對音樂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當我與自己的靈魂背離,它是我糾正航向的燈塔。靜坐,隨意撥弄琴絃,或者,用最高亢而沒有章法的滑弦讓內心強烈的雜音順勢飛將出去,重拾安寧。
友說,對而今的生活感到茫然,失去了方向。我反問:你想要什麼?無論平庸還是輝煌,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後悔曾經的追求。我說給他聽的,是我最大的願望:將小小的女兒撫養大,然後在一個古老小鎮的近郊找一農家小院直到終老。我的追求簡直算不上追求,只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願望。然,這卻是我最想要的:放棄城市的一切,只與自己靈魂面對。但是,我並不認爲對權利或者金錢的追求是庸俗,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就無所謂對錯,就值得去努力追求。
我的這個願望在周國平的《歲月與性情》得到了印證,大同小異。裏面有這樣的一句話:“當詩人的靈魂虔誠的把農場當作滌罪的時候,實際上是嚮往一個可以讓自己休憩的避難所。”周所描述的是文革期間大環境下的詩人或者說是在那個渾渾噩噩的年代有着情形靈魂不願意隨波逐流的文人。我並非詩人,更非文人,甚至從某種角度來不喜歡文人這個稱呼。而今也不存在文革那樣的社會環境,所以也無避難一說,我也無罪需要饒恕。只想擯棄塵世浮華尋找靈魂寧靜的所在。
曾和一友笑曰:真想去偏遠的地方支教。他說我整個一夢中人。其實,雖是笑談,卻是最認真的渴望。他不明白,我是在爲當初那麼決絕地離開那個小山村,離開那些仰望我的渴望求知的眼睛償還債務,在那些童真的依依不捨和渴求裏,我的靈魂從離開那一刻起從來就沒有安寧過。人生非贖罪,但是,都在下意識中填補着某些空缺和遺憾,談到這,我也明白爲何喜歡上週國平的文章並且在他的文章裏與他的靈魂安靜地遭遇對碰,因爲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真實。如他所剝白自己的性情:敏感和淡泊,矛盾突出的兩極。他也真正做到了:我判決自己誠實。
如是,歲月的盡頭,當我在靜夜,微笑着觸摸自己的靈魂,能夠無撼地對自己說:我判決自己誠實。

周國平在他的《歲月與性情》的序裏說:我判決自己誠實。然後絮絮叨叨地說他的童年的趣事少年的叛逆和青年的迷茫。我是睜着眼睛一點一點細細地讀然後深深地感嘆和羨慕。他的童年並不豐富多彩,他的少年也並不意氣風發,他的青年也並不春風得意,我羨慕的,只是他敢一點一點地寫出來,一點一點地剝開歲月的濃霧和麪紗判決自己誠實。
而我,卻是躲藏的,躲藏着與成長有關的所有歲月,從來不敢判決自己誠實。曾經有人好奇地問過我的生日,我有些苦惱,不是因爲刻意地隱瞞,而是當我在學校要辦身份證的時候無意地問母親:我的生日是3月1日嗎?陰曆還是陽曆?母親的回答讓我鄂然和頹廢:她說具體她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甚至生年也只是好象是。年少而敏感的我當時是無言哽咽了的,不過,我依然原諒母親,爲母親曾經經歷的一切肉體與精神的苦難。赫奈。馬格里特,一個超現實畫派的魔法師,當有人問及他的童年,他的回答一概是:忘記了。真忘記了嗎?在他的畫裏,無沒有回憶的影子。如同畫,人生的起始是筆觸的開端,或明朗或陰鬱,或鮮豔或晦澀。在我的記憶裏,童年就好象一望無際的墨黑墨黑的夜,看不見星星也看不見月亮,所有的片段在想要追憶或者別人問起的時候是頭疼欲裂的根源。但是在越來越頻繁地暈倒之後我明白,有些歲月的碎片是用刀鐫刻的,你無法磨蝕也不能清除。它成爲你一生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多少年。父親的掌心,於我,就是一個開滿鮮花的卻嚴實地圍着荊棘藩籬的花園,我永遠只能觀望而不能翻越和戲耍。直接影響到我情感渴望的航標。
世間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平凡而普通,不過是誰比誰的臉蛋漂亮一點,誰比誰的出身高貴一點,誰比誰生活的環境優越一點,然,幾十年後,誰不是一捧骨灰。似乎如此說來有些頹廢,卻是真實存在和誰也不能逃避或者繞行。在這段幾十年我們必行的路上,每個人都在真實地演繹着一個角色,都在和自己的靈魂做着無休止地辯論和尋找相融點。而我尋找靈魂的方式是文字。包括在文字中交流的朋友。我並不去了解和探究文字背後的人,而是努力去傾聽藏在文字中的最真實的靈魂絮語。曾經和一個女孩子在文字中常常快樂地交流,但是,在文字之外,我是沉默的,沉默到懶得回一個信息給一個問候。直至最後她產生了懷疑:你和你的文字都是虛僞的。看着這句話和其他的留言,我只是揚揚嘴角笑了笑,愈加地沉默,不肯給出半句解釋。文字,常常是獨處的產物,是最貼近靈魂的東西。通常與夜晚相關聯。而當喧囂散去塵埃落盡的時候是一個人真正撩開面紗與靈魂對坐的時刻,也是最真實的自己。如果說這是虛僞,那麼,不知道該去何處尋找真實。
生命,並不嚴絲合縫。總有一些空白需要填補,每個人填補的方式也不一樣。而我,填補空白的方式是一次一次地埋首書頁,當我我對人生態度的茫然和懷疑,就在書頁之中尋找與之相切合的生命的論點。我也用琴音去幹擾內心的彷徨。雖然從沒有專修過音樂,對音樂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當我與自己的靈魂背離,它是我糾正航向的燈塔。靜坐,隨意撥弄琴絃,或者,用最高亢而沒有章法的滑弦讓內心強烈的雜音順勢飛將出去,重拾安寧。
友說,對而今的生活感到茫然,失去了方向。我反問:你想要什麼?無論平庸還是輝煌,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後悔曾經的追求。我說給他聽的,是我最大的願望:將小小的女兒撫養大,然後在一個古老小鎮的近郊找一農家小院直到終老。我的追求簡直算不上追求,只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願望。然,這卻是我最想要的:放棄城市的一切,只與自己靈魂面對。但是,我並不認爲對權利或者金錢的追求是庸俗,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就無所謂對錯,就值得去努力追求。
我的這個願望在周國平的《歲月與性情》得到了印證,大同小異。裏面有這樣的一句話:“當詩人的靈魂虔誠的把農場當作滌罪的時候,實際上是嚮往一個可以讓自己休憩的避難所。”周所描述的是文革期間大環境下的詩人或者說是在那個渾渾噩噩的年代有着情形靈魂不願意隨波逐流的文人。我並非詩人,更非文人,甚至從某種角度來不喜歡文人這個稱呼。而今也不存在文革那樣的社會環境,所以也無避難一說,我也無罪需要饒恕。只想擯棄塵世浮華尋找靈魂寧靜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