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觸摸泰山文化(上)

優秀散文 閱讀(4.99K)
觸摸泰山文化(上)

泰山之名,最早出於《詩經•魯頌》:“泰山岩巖,魯邦所詹。”《尚書》稱作“岱”。《周禮》稱“岱山”,始言五嶽。“岱”、“泰”二字,古字含義都有“萬物終始”、“天地交泰”的思想。泰山之高,既不及西嶽華山(高2437m),也不似北嶽恆山(高2052m),海拔只有1545m。歷數中國名山巨峯,泰山高度排名屈居第16位,與珠穆朗瑪峯相比,只能算作是小巫見大巫。但何以五嶽獨尊?聞名世界的大思想家孔子卻說“登泰山而小天下”?詩聖杜甫在《望嶽》中也吟歎:“會當凌絕頂,一覽羣山小”?太史公司馬遷用它來類比生命之輕重:“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甚至說:“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臨危不亂的人喜歡說:“穩如泰山”。女婿將老丈人稱爲“泰山”更是富有學養的民俗雅語。
泰山本來就不甚高大,但迄今爲止,其顯耀聲名列衆山之首,非獨以奇絕勝景攝人魂魄,更是以源淵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魅力扣人心絃。用鮮活跳躍的心靈去感應泰山文化,就可以觸摸到悠久燦爛的炎黃文明之龐大粗壯的根系,也可以看到高大樹冠之上鮮豔奪目的美麗花朵,釋懷於“有眼不識泰山”而會心一笑。
泰山雄奇秀美,渾厚壯麗。內蘊凝重穩固、粗獷豪縱的北國精髓,外揚玲瓏瑰麗、溫潤飄逸的南疆風采,東濱瀚海吸盡汪洋靈氣,懷抱西域沐浴天山冰雪,俯臨中原而雄視八方,五嶽之首乃神州砥柱。奇絕險峻的“七十二峯”,凌雲碧霄的“四大奇觀”,蒼翠挺拔的秦鬆漢柏,龍潭幽澗的白練飛瀑。春日攬勝漫山吐翠,奼紫嫣紅,曲徑通幽,遊人如織,碑碣映日,古剎開光,草薰風暖,心曠神怡;炎夏尋幽山抹微雲,薄霧淡煙,青峯披紗,天際蛾眉凝黛,深谷縹緲繚繞,氣象萬千,冷泉香茗,沁人心脾;金秋賞景青山蒼松,滿目紅葉,重巒遠送;雪冬壯觀山舞銀蛇,千樹萬樹梨花開,斷雁叫西風。須晴空萬里,佇立玉皇頂,極目齊魯,一覽無遺。夕霞晚照,舉目西顧,陽光映照一條黃金帶子由西南繞東北閃閃發光、飄飄而來,休要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卻只見“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若喜逢陰雨,與閒人同覽,遙山絲雨細無邊,空谷未聞鳥啁啾。夢迴南窗驚飛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攀登十八盤,指看南天門,似駕浮雲上天闕;坐纜車凌空遨遊滑下山,回首天街覓不見,瓊樓玉宇在危峯。泰山美景,畫圖難足,妙筆難書。鬼斧神工,造化鍾神秀。
泰山自然之美是其絢麗的綵衣,其人文之美更見博大精深。
五嶽之說,起於堯、舜與漢宣帝時。史書記載,堯任命羲和氏的四個兒子分管四嶽。四嶽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主管方岳的職務名稱。到了舜時,主管方岳的官吏職務名稱與所在地方的名山開始統一起來,大山就成了嶽官的首府。它大概產生於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或夏代。此後,五嶽之冠名略有異同,至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61年)頒佈詔書,五嶽制度大體定製。其後又將南嶽天柱山改爲湖南的衡山。明代又把北嶽由河北曲陽恆山改爲山西渾源恆山,遂成沿襲。早期的五嶽都處於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每個山嶽的所在地都是原始文化的發祥地和繁盛區域。五嶽形成的背景和源頭,正好是華夏悠久歷史文明的淵源中心。東嶽泰山所在的黃河下游地區恰恰是華夏族遠古文化的繁榮地帶,泰安大汶口遺址等在中華史前文化系統中居於領先地位,泰山是內涵豐厚的民族“大文物”,泰山一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炎黃曆史文明的搖籃。從歷史的角度、發展的觀點來看,秦皇漢武的統一事業,實質上是完成夏、商、週三代的社會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定於一尊,五嶽獨尊,泰山就是這種政治理想最適宜的寄託。透視立體的泰山文化形態,逐層剖析鑑賞,可以看到它根深葉茂、淵源流長、璀璨綺麗、異彩紛呈,多元文化的特徵很鮮明,歷經滄桑歲月而渾圓天成,絕非人工雕琢所能造就,至今我們仍能感觸到這一經典文化遺存蓬勃生命力的強勁脈動。它嚴整縝密的龐大體系分列八支:1.以泰山爲軸心的中華東部遠古文明。2.氏族公社時部落酋長登泰山祭祀天地鬼神,歷代帝王的封禪告祭。3.宗教與神話、民間傳說。4.孔孟儒學,兵家、墨家等學派及其創始人的誕生地。5.文人薈萃之區,存留大量的詩詞歌賦和楹聯,遊記。聞人治學、創作、講學遺址。6.歷代石碣碑刻、題詩題字,滿山遍佈,俯拾皆是。7.豐富多彩的古代建築藝術。8.書法,壁畫,石雕塑、泥塑、鑄塑、玉雕、木雕,刺繡藝術品等散佈於庵觀廟殿,樓臺亭榭。在主體分支之中,古代帝王的封禪告祭賦予泰山五嶽獨尊的特殊含義。《周禮》規定,天子祭告泰山,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內祭祀山川,至於卿士大夫只有祭祀祖宗的資格。歷代帝王將泰山奉爲人格化的、至高無上的“上帝”,稱自己爲“上帝”的後裔即“天子”,開創了泰山封禪這種人神感應的重要禮儀,祈求“國泰民安”、“江山永固”。“封”和“禪”是一種禮儀兩個內容,所謂“封”是指在泰山上築壇祭天;所謂“禪”是指在泰山下掃除祭地。《竹書紀年》有“夏帝發七年陟泰山震”之句,這是古代較早的封禪禮儀記錄,也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地震記錄。夏、商、週三代以前就有“七十二君”到泰山祭祀天地。從秦始皇開始,又有秦二世、西漢武帝、東漢光武帝、章帝和安帝、隋文帝、唐高宗與武則天、唐玄宗、北宋真宗、清朝康熙及乾隆等十三位皇帝上泰山封禪告祭。《白虎通》曰:“王者易姓受命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以必於泰山何?萬物交代處。必於其上何?因高告高,順其類也。”“天以高爲尊,地以厚爲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樑甫之址以報地。”在君權神授的神祕光環下,皇帝舉行的封禪禮儀就象徵了天下統一,昭示四方,從而使秀美壯麗的泰山又蒙上了尊貴威嚴的帝王色彩。泰山之下的曲阜、鄒縣誕生了孔丘和孟軻,他們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歷經春秋戰國時期之百家爭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演化而成古代泰山文化的脊柱或核心思想。他們的學說受到至高尊崇,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延續了近2000年。孔丘、孟軻因儒學而顯名天下,死後流芳百世,由凡人脫胎換骨而登上神壇,受封爲“大成至聖文宣王”和“亞聖”,歷代帝王都加官晉爵,頂禮膜拜。封建統治者造出了泰山“神聖”,又造出了泰山“聖人”,“聖人”與“神聖”的天人交通,使泰山文化的青色光彩異常詭祕凝重,甚或光怪陸離,天地之間,無比敬畏。已故的大文學家郭沫若曾著文說:“東方主生,帝出乎震,於是泰山便威靈赫赫了。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封禪,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都還要高一等,因而誰也不敢藐視泰山了。”

泰山南去約百餘里,一條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直達享有東方聖城之譽的曲阜。曲阜之名,初見於《禮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屈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名奄。周朝“封周公於曲阜”,作爲魯國都城約800餘年。曲阜北倚泰山,南接嶧山,東連沂蒙山,西俯平原,境內泗河、沂河因東高西低的地勢而水向西流,故有“聖人門前水倒流”的奇妙景觀。李白描寫曲阜景色:“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清如蘭。”傳說炎帝曾遷都於此,黃帝生於城東的壽丘,舜也在壽丘居住生活過,《史記》記載孔子出生在曲阜尼山,孟軻的故鄉亦距此不遠。孔子在此地開壇講學,羣賢雲集,哲人盛會,開創了儒學的黃金時代。地靈人傑,醞釀孕育出民風淳樸的禮儀之邦。
現存的曲阜“三孔”是指孔廟、孔府、孔林。孔子生前起居之地稱孔廟,孔子嫡系子孫的府第叫孔府,孔子及其家族墓地名曰孔林。“三孔”古建築堪稱聖城明珠,高大宏偉,金碧輝煌,吐納王者尊貴之氣。孔廟前後九進院落,南北長約2裏許,佔地300餘畝,建築466間,門坊54座。廟內蒼松翠柏、古槐老杏等名花佳木近2000株,隨處相宜,錯落有致,蘊義淳厚。1300多塊歷代碑碣充溢恢宏靈氣,散發翰墨書香,與岱廟碑刻同映日月,令人歎爲觀止,不負中華第二碑林之盛名。明代著名書法家胡纘宗題寫的“金聲玉振”坊額,筆力遒勁剛健,是孔廟的畫龍點睛之筆。出自《孟子》的這四個字讚揚孔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成,對中國文化做出的巨大貢獻。孔府門前的對聯,孔墓之前的墓碑,甚至“三孔”之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似乎都隱伏玄機,依附着聖賢的幽靈,描述着儒學的輝煌。真實的歷史卻不是這樣,孔子死後的光輝遠不及生前。今日之孔廟即孔子生前之居所。他辭世後,魯哀公將其三間居室改立爲廟,“歲時奉祀”,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書、車等物內藏廟中。其後,歷朝封建統治者不斷加諡孔子,宋代位比五品,明代升至三品,清代高居閣臣之上。就連漠視儒生,曾拿儒生之冠當作尿壺的漢高祖,代秦立漢後也匆匆奔赴曲阜,以太牢之禮祭祀孔墓。大成殿上的孔子塑像,頭戴12旒冕,身穿12章王服,手捧鎮圭,威嚴尊貴,君王氣魄盛氣逼人。這是神化後的孔子,並非歷史上真實的“布衣”孔子形象。孔廟因帝王格外垂青而不斷增修擴建,到明、清時規模確定,遺存至今,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爲中國三大古建築羣。泰山之南有曲阜而風光無限,曲阜有孔子而世人稱聖城,聖城有孔子而儒學興盛,文物珍藏豐富,規模宏大,文化積澱深厚,科學藝術價值獨具特色,歷史悠久,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地位顯著。1994年12月,泰山與曲阜“三孔”同列《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列爲人類文化遺產,國際上視曲阜爲世界三大聖城之一。人民政府珍視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僅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就先後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葺,當地政府還在城內增修了“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新的建築。



孔子(公元前552--前479年)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學說具有多面性,隨時變化,總能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處於顯學獨尊的地位。封建帝王馬上打天下時,孔子就受到冷遇,馬下治天下時大都哄擡孔子,活着時就有人尊奉他爲聖人。他確實是封建社會集大成的聖人,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偉大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創建的儒家學派,與齊魯之地的泰山文化有血肉相連的鄉土聯繫。他早於古希臘歷史上的兩位“聖賢”蘇格拉底(前467—399年)90餘年、柏拉圖(前427—347年)130多年。蘇格拉底畢生從事口頭講學,未留下什麼傳世之作。他的思想由他的學生柏拉圖、色諾芬等人記載。蘇格拉底認爲神創造了一切,畢生追求的是永恆不變的美德之概念,他說:“美德即知識”。柏拉圖的著作有30餘種,都是用對話體寫成。他設計了“理想國”,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創立了國家理論的思想家。中國人不可以夜郎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亞聖”孟子(前390—305年)是儒家學說的第四代傳人,也早於柏拉圖半個世紀。這四位哲人都是舉世公認的、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思想家。但從哲人所處的時代來看,東方先於西方;從思想形態來看,孔孟學說理論體系十分完備,東方智慧閃耀晶瑩光芒。毫不誇張地說,孔孟思想是泰山文化的靈魂,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最可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是禮樂和仁義,全部灌注着“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他讚歎中庸是至高極難的一種美德。他主張大一統,“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做人的道理,是愛或同情心。等次稱爲“義”,“義者宜也”。“義”的意義就是適宜、合禮、也就是中庸之道的權。孔子反對橫徵暴斂,說“苛政猛於虎”,他的學生冉求做官時聚斂財物,孔子憤怒地說:“這不是我的學生,弟子們敲着鼓攻擊他罷!”他期求統治者減輕賦稅、慎用刑罰、愛惜民力,這是出於真情的愛民精神。他嚴詞指斥那些言行相悖的爲政者說:“慢令(自己無信)致期(要民從令)謂之賊”。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進步因素。孔子學說傳於曾參、曾參傳於子思,孟子得傳於子思。孟子充分發揮了孔子學說的仁義部分,勸說統治者實施仁政以達到中國統一。孟子的仁政思想有積極意義,如痛斥民賊,說武王伐紂是誅獨夫不是軾君,得民心者做天子,天子失民心者就是獨夫民賊。孟子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些都是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孟子依據孔子學說大膽發揮,他的思想成爲封建社會的一種寶貴的政治理論。
孔子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三大業績:1.創立儒家學說。2.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提出了有益的教育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3.編訂了《周易》、《尚書》、《詩》、《禮》、《樂》、《春秋》等古典著作,傳播了古代文化。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將他的言論輯錄成《論語》一書,書中提出了“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舉一反三”,“學而不四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重要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至今仍有借鑑意義。《論語》所蘊藏的文韜武略、倫理道德、微言精義豈止這些。史書上說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輔佐趙匡胤黃袍加身,改朝換代,自稱是半部《論語》打天下。另一半《論語》,他說是用於治天下。趙普輔佐的大宋王朝出現了昇平氣象。這個說法似乎離譜。但趙普病逝後,家人打開他的書篋,裏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孔子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教育家。據說孔門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的學生魯、衛、吳、陳、齊、宋、楚、晉、秦等各國都有,72位高材生多數是魯國人。孔子學生中很多人取得了尊顯地位,對於發揚鞏固儒家學派是極爲有利的。

孔子時代早已化作歷史煙塵,遠離我們而去,但儒家學說卻沒有與時俱去。泰山玉皇頂上孔廟裏的泥塑雕像僵硬麻木,永恆的目光注視着人間的蒼黃風雨。但曲阜孔廟的朝聖者卻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常年絡繹不絕,近年來國際上還出現了“孔子儒學研究熱”,中國政府在本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興辦的百餘所國學院,《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等儒學典籍列入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當代人對於孔子已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將他的學說視爲思想寶藏,吸收其精華,揚棄其糟粕,把中華民族的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繼承弘揚,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然而,誰又能否認,孔孟學說沒有打上泰山文化的深深烙印?

2006.9.26

泰山之名,最早出於《詩經•魯頌》:“泰山岩巖,魯邦所詹。”《尚書》稱作“岱”。《周禮》稱“岱山”,始言五嶽。“岱”、“泰”二字,古字含義都有“萬物終始”、“天地交泰”的思想。泰山之高,既不及西嶽華山(高2437m),也不似北嶽恆山(高2052m),海拔只有1545m。歷數中國名山巨峯,泰山高度排名屈居第16位,與珠穆朗瑪峯相比,只能算作是小巫見大巫。但何以五嶽獨尊?聞名世界的大思想家孔子卻說“登泰山而小天下”?詩聖杜甫在《望嶽》中也吟歎:“會當凌絕頂,一覽羣山小”?太史公司馬遷用它來類比生命之輕重:“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甚至說:“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臨危不亂的人喜歡說:“穩如泰山”。女婿將老丈人稱爲“泰山”更是富有學養的民俗雅語。
泰山本來就不甚高大,但迄今爲止,其顯耀聲名列衆山之首,非獨以奇絕勝景攝人魂魄,更是以源淵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魅力扣人心絃。用鮮活跳躍的心靈去感應泰山文化,就可以觸摸到悠久燦爛的炎黃文明之龐大粗壯的根系,也可以看到高大樹冠之上鮮豔奪目的美麗花朵,釋懷於“有眼不識泰山”而會心一笑。
泰山雄奇秀美,渾厚壯麗。內蘊凝重穩固、粗獷豪縱的北國精髓,外揚玲瓏瑰麗、溫潤飄逸的南疆風采,東濱瀚海吸盡汪洋靈氣,懷抱西域沐浴天山冰雪,俯臨中原而雄視八方,五嶽之首乃神州砥柱。奇絕險峻的“七十二峯”,凌雲碧霄的“四大奇觀”,蒼翠挺拔的秦鬆漢柏,龍潭幽澗的白練飛瀑。春日攬勝漫山吐翠,奼紫嫣紅,曲徑通幽,遊人如織,碑碣映日,古剎開光,草薰風暖,心曠神怡;炎夏尋幽山抹微雲,薄霧淡煙,青峯披紗,天際蛾眉凝黛,深谷縹緲繚繞,氣象萬千,冷泉香茗,沁人心脾;金秋賞景青山蒼松,滿目紅葉,重巒遠送;雪冬壯觀山舞銀蛇,千樹萬樹梨花開,斷雁叫西風。須晴空萬里,佇立玉皇頂,極目齊魯,一覽無遺。夕霞晚照,舉目西顧,陽光映照一條黃金帶子由西南繞東北閃閃發光、飄飄而來,休要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卻只見“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若喜逢陰雨,與閒人同覽,遙山絲雨細無邊,空谷未聞鳥啁啾。夢迴南窗驚飛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攀登十八盤,指看南天門,似駕浮雲上天闕;坐纜車凌空遨遊滑下山,回首天街覓不見,瓊樓玉宇在危峯。泰山美景,畫圖難足,妙筆難書。鬼斧神工,造化鍾神秀。
泰山自然之美是其絢麗的綵衣,其人文之美更見博大精深。
五嶽之說,起於堯、舜與漢宣帝時。史書記載,堯任命羲和氏的四個兒子分管四嶽。四嶽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主管方岳的職務名稱。到了舜時,主管方岳的官吏職務名稱與所在地方的名山開始統一起來,大山就成了嶽官的首府。它大概產生於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或夏代。此後,五嶽之冠名略有異同,至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61年)頒佈詔書,五嶽制度大體定製。其後又將南嶽天柱山改爲湖南的衡山。明代又把北嶽由河北曲陽恆山改爲山西渾源恆山,遂成沿襲。早期的五嶽都處於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每個山嶽的所在地都是原始文化的發祥地和繁盛區域。五嶽形成的背景和源頭,正好是華夏悠久歷史文明的淵源中心。東嶽泰山所在的黃河下游地區恰恰是華夏族遠古文化的繁榮地帶,泰安大汶口遺址等在中華史前文化系統中居於領先地位,泰山是內涵豐厚的民族“大文物”,泰山一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炎黃曆史文明的搖籃。從歷史的角度、發展的觀點來看,秦皇漢武的統一事業,實質上是完成夏、商、週三代的社會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定於一尊,五嶽獨尊,泰山就是這種政治理想最適宜的寄託。透視立體的泰山文化形態,逐層剖析鑑賞,可以看到它根深葉茂、淵源流長、璀璨綺麗、異彩紛呈,多元文化的特徵很鮮明,歷經滄桑歲月而渾圓天成,絕非人工雕琢所能造就,至今我們仍能感觸到這一經典文化遺存蓬勃生命力的強勁脈動。它嚴整縝密的龐大體系分列八支:1.以泰山爲軸心的中華東部遠古文明。2.氏族公社時部落酋長登泰山祭祀天地鬼神,歷代帝王的封禪告祭。3.宗教與神話、民間傳說。4.孔孟儒學,兵家、墨家等學派及其創始人的誕生地。5.文人薈萃之區,存留大量的詩詞歌賦和楹聯,遊記。聞人治學、創作、講學遺址。6.歷代石碣碑刻、題詩題字,滿山遍佈,俯拾皆是。7.豐富多彩的古代建築藝術。8.書法,壁畫,石雕塑、泥塑、鑄塑、玉雕、木雕,刺繡藝術品等散佈於庵觀廟殿,樓臺亭榭。在主體分支之中,古代帝王的封禪告祭賦予泰山五嶽獨尊的特殊含義。《周禮》規定,天子祭告泰山,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內祭祀山川,至於卿士大夫只有祭祀祖宗的資格。歷代帝王將泰山奉爲人格化的、至高無上的“上帝”,稱自己爲“上帝”的後裔即“天子”,開創了泰山封禪這種人神感應的重要禮儀,祈求“國泰民安”、“江山永固”。“封”和“禪”是一種禮儀兩個內容,所謂“封”是指在泰山上築壇祭天;所謂“禪”是指在泰山下掃除祭地。《竹書紀年》有“夏帝發七年陟泰山震”之句,這是古代較早的封禪禮儀記錄,也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地震記錄。夏、商、週三代以前就有“七十二君”到泰山祭祀天地。從秦始皇開始,又有秦二世、西漢武帝、東漢光武帝、章帝和安帝、隋文帝、唐高宗與武則天、唐玄宗、北宋真宗、清朝康熙及乾隆等十三位皇帝上泰山封禪告祭。《白虎通》曰:“王者易姓受命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以必於泰山何?萬物交代處。必於其上何?因高告高,順其類也。”“天以高爲尊,地以厚爲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樑甫之址以報地。”在君權神授的神祕光環下,皇帝舉行的封禪禮儀就象徵了天下統一,昭示四方,從而使秀美壯麗的泰山又蒙上了尊貴威嚴的帝王色彩。泰山之下的曲阜、鄒縣誕生了孔丘和孟軻,他們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歷經春秋戰國時期之百家爭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演化而成古代泰山文化的脊柱或核心思想。他們的學說受到至高尊崇,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延續了近2000年。孔丘、孟軻因儒學而顯名天下,死後流芳百世,由凡人脫胎換骨而登上神壇,受封爲“大成至聖文宣王”和“亞聖”,歷代帝王都加官晉爵,頂禮膜拜。封建統治者造出了泰山“神聖”,又造出了泰山“聖人”,“聖人”與“神聖”的天人交通,使泰山文化的青色光彩異常詭祕凝重,甚或光怪陸離,天地之間,無比敬畏。已故的大文學家郭沫若曾著文說:“東方主生,帝出乎震,於是泰山便威靈赫赫了。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封禪,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都還要高一等,因而誰也不敢藐視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