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爲人處世>

微信成功的原因分析

爲人處世 閱讀(1.12W)

如今,人們交換彼此信息的方式不知不覺間已從手機號到QQ號再到微信賬號;商家推銷商品,增加客戶量也逐漸使用微信公衆平臺宣傳。微信在短短兩年內用戶輕鬆破億,使其衆多競爭對手羨慕不已。而網絡營銷的背後,微信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微信成功的原因,歡迎閱讀!

微信成功的原因分析

微信成功原因的分析

有時候判斷一個互聯網產品的成敗,你都不需要看數據,只需要看看周圍人就可以了。騰訊微信,現在不管走到哪,我們幾乎都可以看見有人在玩着微信,或者聊天,或者發新鮮事,或者“打飛機”。微信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

當然,小編還是去查了一下公開數據:截至20xx年11月,微信的註冊用戶已經超過5000萬。而到現在,微信的用戶羣體已經超過5億!這是個可以給米聊很大壓力的數字。米聊是初創公司小米科技在微信之前推出的一款類似產品。這似乎是過去幾年數億故事的再次上演而已——一個新的互聯網產品興起之後,後加入進來的騰訊往往會最終抓住機會。

對於這樣的故事,一個慣有的思路是,騰訊是一個大公司,擁有小公司所沒有的資源,而QQ聚集起了龐大的有粘性的用戶羣,所以每每能夠成功複製新的產品和應用,而且影響到了小公司的生存空間,進而扼殺了創新。

如果你瞭解一下美國互聯網的競爭路線,你就會覺得這種思路有問題了。Skype同騰訊一樣聚集了數以億計的即時通訊用戶,也同樣擁有很高的用戶粘性,但Skype最終淪落到了一個被數次出售的境地;Google、雅虎也擁有龐大的用戶羣,也曾經什麼都去嘗試一下,但極少有成功的模仿產品。

那麼爲什麼騰訊能夠做到呢?

懂產品:從模仿的角度來說,騰訊是一個很懂產品的公司。這使得騰訊模仿的每一款產品都能夠穩定在一個既定的水準上,類似那種工廠化的產品開發。這使得騰訊在產品層面上不會出太大的問題。對於其他大部分也是模仿國外應用的小公司來說,要達到類似的水準其實需要更長的磨合期。

微創新:微信和米聊最初的模仿對象其實是kik,但後來隨着微信的發展,你會發現其實更像是Color。Color最初的定位就是那種典型的陌生人交往應用,微信從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做出了一系列小的創新功能,如漂流瓶、搖一搖、查看附近的人、秀二維碼等。正是這些創新的功能真正讓微信的用戶激增,而不是僅僅依靠與QQ和QQ郵箱的互通。

執行力:作爲一個大公司,騰訊在新產品上的執行力似乎並不遜色於初創公司。20xx年12月10日,米聊發佈Android版,12月23日,發佈iPhone版;20xx年1月12日,發佈Symbian版。微信20xx年1月24日發佈iPhone版;27日,發佈Android版;29日,發佈Symbian版。去年一年,微信共發佈4個平臺版本共44次更新。

你看,同樣是模仿國外出現的某個新的互聯網產品,假如一個大公司在穩定性、微創新和執行力上都做得不差,甚至比初創公司做得更好的時候,初創公司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即使你有一個原創的好想法被大公司複製成功了,那你仍然無需抱怨——很可能關鍵的原因是你的點子太簡單了,或者你沒有把這個好點子做出門檻。

對創業公司來說,最難複製的就是企業家精神和真正的創新能力。假如扎克伯格把點子還給Winklevoss兄弟,恐怕就不會有現在的Facebook了,因爲像牆、戳一下以及開放平臺這些真正將Facebook推向高潮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來的。

國內的創業者經常指責騰訊利用其強大的用戶資源來整合新業務,以至於讓創業公司喪失成功機會,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在指責騰訊創新的時候,創業者也要思考自己是否是真的在創新,如果大家都是模仿者,那麼騰訊表現出的創業公司才具有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也是值得稱道的。

我們甚至可以換個思路去看待創新問題。美國媒體在評價這個歷史堪比美國在線的公司的時候,更多的是帶着羨慕的口吻,它們最初提供的服務都以即時通訊著稱,而美國在線在美國互聯網領域打醬油,而騰訊經過不斷的創新,是全球不多的幾個在用戶規模和用戶依賴度上接近Facebook的公司。十幾年歷史在互聯網業差不多是骨灰級公司了,對比那些曾經表現爲一統江湖架勢的公司來說,騰訊大而不倒的祕訣,恐怕也只有創新纔是唯一解釋,商業就是這樣.

微信成功的原因

一、耐心與信心

微信發佈到第四個版本後,數據仍不見起色。直到語音功能的加入,在微信 2.0 版本之後,用戶增長才真的爆發。在此之前,微信團隊自己也沒底。

實際上,QQ 郵箱的成功,也是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如果一個團隊沒有這份耐心和堅持,也等不來後面的微信的機會。

二、積累與爆發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微信朋友圈的成功,但沒有之前幾個項目的積累,技術經驗產品上經驗。張小龍自己也對團隊說:「沒有閱讀空間,就沒有朋友圈」。

朋友圈的高效實現很大程度歸結於微信團隊在「閱讀空間」上對社交領域長達三年的摸索和積累,換一個團隊做,朋友圈做出來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公衆號的產生也是如此,沒有之前在閱讀上的幾年摸索,不可能做出來公衆號的功能。連周鴻禕也對記者說,自己做個微信不難,但是公衆號,想不出來。沒錯,那是因爲你之前沒這方面的經驗,當然不可能產生認識上的躍遷。

三、堅持與吝嗇

微信團隊經常會被問: 你們爲什麼不這麼做? 爲什麼不增加那個功能? 微信團隊每天面對各種反饋信息,還有什麼點子想不到? 他們只是不那樣做而已。

比如,張小龍給微信定的準則之一:微信內的信息是和用戶相關的,不是系統推送的。

有了這條準則,如何堅持不動搖纔是最難的。這個「堅持」纔是競爭力。

這個「堅持」纔是競爭力,爲什麼這麼說?在冒險與挖礦這個項目上,我就時常在思考,如果我們不過快的去大推這款產品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是能夠更長時間的保持口碑嗎?我們堅持的口碑策略是什麼原因被慢慢的放棄了?在這一點上,是我沒有堅持住,這種沒堅持來源於我對於自己、團隊和未來的缺乏自信。

四、系統化思維

如果冒險與挖礦算是一個聰明的團隊,那麼微信團隊則是有智慧的團隊。

微信團隊有時候會犯錯,只是稍有偏差,很快就立刻修正。大多數人幾乎感知不到。這是很強的能力。

我認爲這是微信團隊的系統化思維的體現。分析問題的時候,面對複雜系統,不看局部,而是整體的系統化的思考每一個問題,即使在足夠充分的信息下,能做出最合理的決策,這也是很難做到的地方。

要理解系統化思維,我推薦大家閱讀《失控》這本書,這是一篇重塑我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數據,幫助我從產品經理的思維過渡到了系統化思維。

另外,分享下Unix的設計原則,微信的一些設計原則和它也是相同的,我覺得這個思路同樣可以用於遊戲開發、遊戲運營和遊戲設計:

1. 模塊原則: 使用簡潔的接口拼合簡單的部件。

用清晰的接口把軟件的若干模塊組合成一個複雜的軟件。使問題只是侷限於某個局部,從而不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2. 清晰原則: 清晰勝於機巧

代碼是給人看的,而不是給計算機看的。在選擇算法和實現的時候要考慮程序的可擴展性。

3. 組合原則: 設計時考慮拼接組合

Unix提倡採用簡單、文本化、面向流、設備無關的格式。傳統Unix是將一個簡單的文本流輸入處理爲一個簡單的文本流輸出。如果不使用簡單的文本流就極其難以銜接。Unix中文本流之於工具,就如同面向對象環境中的消息之於對象。

4. 分離原則: 策略同機制分離,接口同引擎分離

防止策略變得死板,難以適應用戶需求的改變。而且任何策略的改變都有可能導致機制的改變。

5. 簡潔原則: 設計要簡潔,複雜度能低則低

越是簡潔,軟件的維護成本就越低。

6. 吝嗇原則: 除非確無它法,不要編寫龐大的程序

大主要是指:體積大,複雜度高,程序大了維護成本也會增加。

7. 透明性原則: 設計要可見,以便審查和調試。

調試佔總開發時間的四分之三左右,開始的時候多做工作——方法則是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透明性和顯見性。

8. 健壯原則: 健壯源於透明與簡潔

讓程序的內部邏輯更加簡單且易於理解——透明化和簡潔化。

9. 表示原則: 把知識疊入數據以求邏輯質樸而健壯

數據要比編程邏輯更容易駕馭。在程序設計中應該主動把複雜代碼轉移到數據之中去。尤其是C語言對指針使用控制的功能,促進了在內核以上各個編碼層面上動態修改引用結構。在結構中用非常簡單的指針就能夠完成任務,但是在其他的語言中則不得不使用複雜的過程。

10.通俗原則:接口設計避免標新立異

設計過程中應該按照用戶最可能熟悉的同樣功能的接口和相似的程序來進行建模。

11.緘默原則:如果程序沒什麼好說的,就沉默

若程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講,就選擇保持沉默。一切從簡是Unix的優良傳統。

12.補救原則:出現異常時馬上退出,並給出足夠的錯誤信息

軟件應該儘可能地應付各種輸入錯誤和自身運行錯誤。但是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滿足,則讓程序以一種容易診斷錯誤的方式停止——儘可能多地暴露執行錯誤的信息。

13.經濟原則:寧花機器一分,不花程序員一秒

把複雜的運算交給機器完成,從而程序員則解救出來了(使用java等高級語言,避免複雜的內存負擔)。

14.生成原則:避免手工hack,儘量編寫程序去生成程序

程序生成的代碼簡單而且可靠,比較典型的例子是Makefile生成器、GUI構建器

15.優化原則:雕琢前要有原型,跑之前先學會走

避免爲了蠅頭小利而浪費太多的時間。不知道瓶頸,就亂優化代碼,這是唯一一個比亂加功能更損害設計的錯誤。先製作原型,再優化。優化之前保證能用。

16.多樣原則:絕不相信“不二法門”的斷言

Unix採用廣泛採用多語言,開放的可擴展系統和用戶定製機制。

17.擴展原則:設計着眼未來,未來總比預想的來的快

爲自己的代碼留下可擴展的空間,不要被原先不明智的選擇束縛(考慮兼容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