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2.88W)

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些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來看看,那麼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

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李嘉誠

馬雲在創業初期,曾經參加過一個CEO學習班,班裏只有30幾個同學。有一次,班上組織他們去香港見李嘉誠,第一次見這樣的超級富豪,馬雲他們都興奮極了。

馬雲認爲,像李嘉誠這樣的大人物應該都很忙,能夠出面幾分鐘,講幾句話就不錯了。可是,接下來的見面場景完全顛覆了所有人的想法。馬雲他們班的同學剛到,李嘉誠已經等在那裏,一見面就一一跟他們握手,每一個人都握到。在握手的時候,李嘉誠親自分發了自己的名片,同時還遞過來一個盤子,盤子裏是抓鬮的號碼。這個號是用來決定吃飯和照相時的座次,以免厚此薄彼,讓人感到尷尬不舒服。

吃飯的時候,馬雲幸運地和李嘉誠分到了一桌,但沒想到,李嘉誠吃了一會兒,說了聲抱歉又到了另外一桌。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李嘉誠四個桌子輪流坐,幾乎都是15分鐘。吃完飯後,李嘉誠並沒有先走,又一一和大家握手,還專門跑到牆角站着的一個服務員那兒,和他握手,說了聲“辛苦了”。

在參觀的環節中,馬雲和他的同學紛紛要求李嘉誠講演一番,但李嘉誠說沒有準備,最後拗不過大家的要求,他只講了一句話,這句話只有八個字:“創造自我,追求無我。”他用普通話講完後又用廣東話講了一遍,發現在場的還有老外,就讓人用英語再講一遍。爲了更深刻地理解這句話的內涵,馬雲悄悄地問李嘉誠身邊的工作人員,能不能找到有關這方面演講的一本書,結果,在臨走上車的時候,那位工作人員氣喘吁吁地跑過來遞給馬雲需要的那本書,說是他們的董事長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的。

是啊,當你把自己越做越強大,超越別人的時候,就容易自我膨脹,給別人壓力,讓別人不舒服。這個時候,你要讓自己化解在芸芸衆生中,迴歸於平淡平易,才能使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你的真誠,願意和你交往。這,大概就是李嘉誠做人處世的“無我”智慧吧。

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不爲名利惑,入戲三分癡

元末明初戲曲家高明,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祖父高天錫、伯父高彥都是詩人,受家庭環境薰陶,青年時的高明才華橫溢,已聲名遠播。

高明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又跋山涉水前去著名理學家黃溍那裏苦修學業。高明不僅通天文曉地理,詩文俱佳,而且癡迷於戲曲創作。公元1345年,高中進士的高明,不得不收起對戲曲的熱愛,收起行囊奔赴處州任職。

公務雖然瑣碎,但高明總要忙裏偷閒,走街串巷收集民謠民調,盡興時便寫上幾首,哼唱出來自娛自樂。好日子沒過幾天,公元1348年,一個叫方國珍的在浙東起義反元,高明被朝廷任命爲浙東閫幕都事,前去協調各種事務。高明再次背起行囊,赴杭州任職。

顛沛流離之苦尚能忍受,但無法專心於戲曲創作,讓高明很苦惱。到任之後,因爲工作並不順心,高明毫不猶豫地炒掉工作,回家專心搞創作。

初時寫作並不順利,多年混跡於官場之中,早已脫離生活。於是,高明再次背起行囊遊走四方,深入民間收集素材。

當時地方小戲臺,經常上演宋代遺傳下來的一部戲《趙貞女蔡二郎》,故事講述了名叫蔡二郎的秀才,上京趕考高中狀元,面對榮華富貴,拋棄雙親及妻子,最後落得罵名。

每次觀看演出,隨着故事情節,總會引起觀衆唏噓感嘆,甚至痛罵負心之人。

這種現象深深觸動了高明,他決定寫一部戲,以皆大歡喜爲結局,讓看戲的觀衆不再悲憤,爲社會注入一些正能量。於是,《琵琶記》的雛形漸漸在腦海裏構思出來,高明在開篇寫下了“秋燈明翠幕,夜案覽芸編,今來古往,其間故事幾多般……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共妻賢。正是:驊騮方獨步,萬馬敢爭先。”

就在高明信心滿滿地寫作時,公元1356年,朝廷任命高明爲福建省都事,這是許多官員覬覦的肥差,可高明卻不以爲意,推辭不掉只好上任,誰知路過寧波時,曾經反元而又受招撫的方國珍,極力聘請高明到他府中任職並許以高薪。

面對名與利的誘惑,高明突然間悟出,繼續混跡於官場,終將會遠離自己的夢想,而《琵琶記》的創作也將遙遙無期。於是,高明果斷辭掉朝廷和方國珍的高薪聘請,就在寧波城東的櫟社村隱居下來,閉門謝客,開始撰寫構思已久的《琵琶記》。

放棄名利的高明,癡迷地進入戲曲創作之中。“論傳奇,樂人易,動人難”,爲了達到動人境界,高明將自己融入到戲曲中,與故事裏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喜怒哀樂皆不由己。

“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溼幾更。”一句唱詞,一首曲子,都要經過反覆吟唱,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心理活動,高明都是精益求精。在寫作時,高明習慣一邊寫,一邊用腳打拍子,而手則敲擊桌面。隨着時間的推移,樓板竟然被踏穿了,桌子也因爲拍打而留下深深的凹痕。

嘔心瀝血數年,一部《琵琶記》終於面世了。《琵琶記》一共寫了四十二出,從漢代書生蔡伯喈新婚寫起,再到赴京趕考,隨後發生的故事層層遞進,而高明也將人物賦予新的面目,不再是背信棄義之人,而是努力掙扎做到全忠全孝的形象。

《琵琶記》問世後,迅速在民間引起轟動,有人甚至把書進獻給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讀後給予了很高評價:“五經四書,布帛粟菽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味,富貴家不可無。”不僅如此,明太祖還幾次聘請高明出來做官,結果高明“佯狂不出”,於是“高皇不復強。”

“闔關謝客,極力苦心,歌詠則口吐涎沫。”這是高明寫作《琵琶記》的真實寫照,也正是秉承着嚴謹的寫作態度,一部《琵琶記》不僅成爲經典名著,高明也被稱爲“南戲之祖”。

高明是睿智的,辭官隱居著書;高明是執著的,寫出傳世之作。不爲名利惑,入戲三分癡。世人不會記得高明的官銜,但會記得他的《琵琶記》。光陰如水漫過塵世喧囂,唯有《琵琶記》代代傳唱。

有趣的名人勵志故事:斯坦·李

他手裏掌握着《美國隊長》、《蜘蛛俠》、《X戰警》等多部作品的IP,這就意味着,每當《蜘蛛俠》在電影院或電視臺播放一次,就有一次版權入賬。92歲的他,作品佔漫威總量的90%以上。在美國,下到2歲上到90歲的人都認識他。

在本屆的聖迭戈漫展上,92歲高齡的“漫威之父”斯坦·李,精神矍鑠的與大家見面,並且與衆位粉絲分享創作超級英雄的祕訣。儘管這一次漫威大本營只派出了電視部隊來參加這一屆的Comic-Con,電影部分缺席,但是別忘了,還有可以任意橫跨宇宙的“漫威之父”斯坦·李。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他在漫展第三天的時候“穿越”到福斯的展臺上,跟自己的另一撥愛將“金剛狼”、“死侍”、“魔形女”等人聊天合影。除此之外,老爺子在本屆Comic-Con上還有一個自己專屬的展臺,名字就叫“聚焦斯坦·李”,他在這裏跟漫迷們分享了很多新的計劃。

在漫威娛樂被迪士尼收購之後,斯坦·李成立了新的POW!娛樂公司。POW!娛樂主席GillChampion在現場宣佈了公司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其中包括《ChakraTheInvincible》,這是一個新登場的年輕超級英雄的故事,將爲印度卡通電視網(CartoonNetworkIndia)拍攝成三集新動畫電影;與此同時,一部寶萊塢版的電影也在籌備當中。

龍套王玩性不減

已經92歲高齡的斯坦·李創作力絲毫不減,依然不斷有新作問世。今年初他的以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爲靈感而創作的《TheZodiacLegacy》就登上了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這是三部曲中第一部。另外,斯坦·李還將於11月發表新作《AmazingFantasticIncredible》,這是一部帶有個人自轉色彩的漫畫書。此外,斯坦·李還透露他向英國的SkyOne電視臺售出了一部劇集的版權,名叫《LuckyMan》,預計在20xx年春季首播。

很難想象,《銀河護衛隊》、《復仇者聯盟》、《超凡蜘蛛俠》、《蜘蛛俠》、《美國隊長》、《雷神》、《無敵浩克》、《X戰警》……他幾乎在所有漫威電影裏“打過醬油”。至今,92歲的老爺子仍然有孩子一樣明亮的眼睛,在談起自己喜歡的明星時,他瞬間成了小粉絲。

李第一次在熒屏上跑龍套,是1989年的電影《無敵浩克的審判》,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雖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是李對待表演的認真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大明星。在接受採訪時,他還曾抱怨《蜘蛛俠》的導演把他可以露臉的近鏡頭給剪掉了,只剩下一個讓人看不清面目的遠鏡頭,浪費了他準備多時的演技。迄今爲止,李已經在2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當中客串過角色。

幾年前,當美國電影進入超級英雄熱時段,漫威就成爲最大的贏家,而當家臺柱子非斯坦·李莫屬。在每一部由他創作的漫畫電影播出後,他都能獲得利潤的10%作爲版權收入,這也讓李成了美國的IP富豪。身處好萊塢,富豪有一個匹配他身份的癖好——跑龍套。爲了滿足自己的癖好,除了版稅,他還會在簽約的合同當中明文列出自己客串角色的條款。頭髮花白,但身體仍然健碩的斯坦·李,在我們能看到的漫威作品裏,要麼演一個路人、要麼演變態老頭、要麼演公交司機。

總之,他已經成爲漫威電影的另一種符號。而漫威的粉絲們,也習慣了在期待新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時,同時期待老爺子會以什麼角色出現在新片當中。

在創作中忘記痛苦

在成爲漫畫家之前,斯坦·李是紐約一個低收入猶太家庭的小孩。在自傳中,他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是這樣的:“印象裏母親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廚房或者打掃簡陋的房間,父親經常失業,家裏沒有錢買足夠的食物,有時候甚至沒錢交房租而不得不頻繁地搬家,父母經常在家中爭吵。他希望父母彼此能夠給予對方更多的愛,就像他們給他和弟弟的愛一樣。在艱難的日子中,是閱讀書籍支撐着他熬過艱苦的生活,而這同時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窘迫的生活中,書籍和電影爲斯坦·李提供了一個可以逃避現實的奇幻世界,那個時候,他就開始嘗試寫小故事來忘記周圍的不堪,不知不覺地就創造出了他最初的漫畫原型。

高中一畢業,他便進入姐夫創辦的驚奇漫畫公司工作,那時他才16歲。上世紀50年代中期,李在阿特拉斯漫畫公司(AtlasComics)創作出大量文藝類型的漫畫,這時候他已經逐漸被人們所認識。50年代之前,大部分超級英雄都是極其理想且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陷,而李引入了複雜而人性化的角色性格,英雄和真實的人類更貼近了。李創作出了一個個超級英雄系列:神奇四俠、綠巨人、鋼鐵俠等故事。而此時的漫威,只是一家瀕臨倒閉的漫畫公司,看到李的天賦,漫威乾脆放棄了之前的驚悚題材,藉助斯坦·李筆下的神奇四俠吸引了不少讀者。《復仇者聯盟》將漫威公司推向一個新的制高點,他們又重回漫畫界巨頭的位置。

IP成就大贏家

斯坦·李是美國著名的知識產權捍衛者,20xx年電影《蜘蛛俠》全球票房進賬高達8.2億美元,美國本土就佔了4億美元。也就是這一年,80歲的斯坦·李跟他的老東家DC漫畫公司打起了產權官司。在起訴書中,李稱:“神奇漫畫跟他簽有協議,他所參與創造的每一個角色如果被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他都將獲得公司從中所獲利潤的10%,但是《蜘蛛俠》卻沒有讓他得到一分錢。”DC漫畫公司的辯解是,儘管《蜘蛛俠》獲得高票房,但是侷限於以前的漫畫角色轉讓合同,公司本身分得並不多,所以公司根本沒有“利潤”。不服輸的李,一路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20xx年,他終於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賠償。這一案例,爲美國作者們提供了精神與法律上的雙重支持。

由此可見,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也並非盡善盡美,在看似完善的法律保護背後,其實是作者們竭力鬥爭的成果。漫威90%以上知名的角色,都是斯坦·李創作的,他的漫畫如今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不同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這些作品中有很多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在中國前不久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中,我們依稀看到漫威風格和商業運作模式,在採訪了導演盧恆宇之後,才恍然大悟:“漫威是我的偶像,我們要做這樣的漫畫王作品,就是有巨大的影響,還能衍生出更多IP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