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成語勵志短篇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7.84K)

每一個關於成語的短篇勵志故事都是很值得我們找來看看的,那麼成語勵志短篇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勵志短篇故事

成語勵志短篇故事:破釜沉舟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後,他的小兒子胡亥即位。

秦始皇稱霸於諸侯列國,胡亥也想稱霸於列國。爲此,他剛剛登上王位,就派大將章邯率領大軍首先打敗了陳勝、吳廣的起義隊伍,然後北渡黃河前去攻打趙國。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結果,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於是,趙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國去請求援助。

趙國的使者到楚國後,就直奔楚宮去見楚懷王,一五一十地哭訴起了秦將章邯攻打趙國的暴行……當時,項羽正好在場。項羽怒火中燒。他對楚懷王說道:“我們應當馬上發兵救趙,我願去跟章邯拼一個死活……”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誰知,宋義率領兵馬到達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就安營紮寨,不再前進,一連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動,不敢與秦軍決戰。對此項羽十分不滿,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再進攻。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爲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殺了宋義之後,項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將領英布等人帶領兩萬人馬要渡過漳河去打秦將章邯。聽說楚軍要渡河,章邯派司馬欣和董翳領兵去攔阻。他們哪裏是英布等人的對手?一交鋒就打了敗仗,急忙後退。於是,英布等人就順利地渡過了漳河,並牢固地佔領了河的對岸。緊接着,項羽即率領所有的軍隊都渡過河去。

就在全軍剛剛渡過河後,項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許帶上三天干糧,把所有做飯的釜(即鍋)砸了,把所有渡河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營也毀了(“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他對將士們說:“成敗在此一舉。這次咱們打仗,只准進,不準退;三天裏頭必須將秦兵打敗。我們要和敵人血戰到底,不獲全勝,誓不收兵!”

將士們看到鍋砸了,船沉了,一點退路也沒有了,因此,就都抱着死戰到底的決心和秦軍拚殺起來。結果,楚兵以一當十,喊聲震天,銳不可當。經過九次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救了趙國。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爲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戰,決心很大。

——《史記·項羽本紀》

【求解驛站】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

【活學活用】我們遇到關鍵性問題時,不能拖泥帶水,需要拿出~的勇氣,全力以赴。

【妙語點撥】公元前220xx年,秦將章邯派秦軍主力圍攻鉅鹿,項羽率楚軍前往營救,由於兵力相差懸殊,項羽引兵渡過漳水後,破釜沉舟,結果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楚軍以一當十,最終大破秦軍,取得了鉅鹿之戰的勝利。其實,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學習或工作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向目標衝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近義】背水一戰

成語勵志短篇故事:釜底游魚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爲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爲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裏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羣。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羣衆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樑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暴動,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着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說,‘官逼民反’,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裏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裏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暴亂。

——《後漢書·張綱傳》

【求解驛站】開水鍋中尚在遊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釜,古時的一種鍋。

【活學活用】這個小村莊,三面是山,一面臨水,外來入侵者在此地如~,任我方宰割。

【妙語點撥】釜底游魚,有點像常見的溫水煮清蛙。一尾在炊器遊弋的活魚,無論它是否察覺水在加熱,無論它如何地用盡力量求生,都無法跳出炊器。在它落入炊器之際,便已經註定是局中的死者。正當廣陵暴亂的頭目張嬰爲自己的處境殫精竭慮時,張綱採取以退爲進的策略,首先將責任攬到自己頭上,然後稱讚對方是爲民赴險。這一行爲頓時讓張嬰從困頓不堪的局中解脫出來。於是,張嬰就坡下驢,從而使張綱不費一兵一卒即平息暴亂。

【近義】魚遊沸鼎、魚游釜中、甕中之鱉

成語勵志短篇故事:胸有成竹

北宋時候,有一個着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爲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裏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tàng)。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裏對着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着汗,可他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着,電閃雷鳴,眼看着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裏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裏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裏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á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竹林,顧不得抹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吹雨打的姿勢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地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淨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着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cháo)補之的人,稱讚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求解驛站】原指畫竹子時心裏已經有竹子的形象。後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麼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裏有譜兒了。

【活學活用】主管擔心這個月完不成任務,老段~地說:“沒問題!”

【妙語點撥】文同之所以能畫好竹子,關鍵在於他不怕辛苦地觀察,再觀察,付出了很多心血,有成竹在胸中。我們在做事之前,也要像文同一樣,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對事情有個完全的把握。尤其在解答數學題時,不要一看題目,就盲目地亂算一氣,而是要先分析解題思路,明確解題的具體步驟,做到“胸有成竹”,然後再用筆進行實際的運算。

【近義】心中有數

【反義】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