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短篇青春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9.83K)

想必很多年輕朋友都會對那些短篇青春勵志故事感興趣,那麼短篇青春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短篇青春勵志故事

短篇青春勵志故事:適應是另一種奮鬥

作者:郝金紅

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H·巴洛有一段時間住在鄉下的農莊裏,農莊前是一片樹林。有一天,巴洛教授在樹林邊散步時發現,長得最粗最壯的那棵紅杉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螞蟻。顯然,螞蟻將紅杉當成了安樂窩。

巴洛教授很討厭這些小傢伙,他決定把它們從樹上趕走。在樹幹上,教授找到了螞蟻窩。他先是用溼泥巴將樹洞結結實實地堵上。可是,第二天,教授過來一看,螞蟻們從另一個地方咬了個洞,泥巴對它們毫無用處。教授找來了更結實的木楔,結果,還是不能阻止這幫傢伙快樂地進進出出。

後來,教授聽人說螞蟻很怕膠水和樟腦丸。教授將膠水和樟腦丸混合在一起,塗在螞蟻洞口。這一招似乎有些效果,螞蟻們不敢從新的洞口經過了。然而,一週後,教授遺憾地發現螞蟻們在遠離樟腦丸的樹幹上重新打開了一個洞口。

在與螞蟻的較量中,教授敗下陣來。是什麼讓這些小動物能夠在人爲製造的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呢?教授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螞蟻對環境的超強適應能力。

回到波士頓大學,教授在課堂上將這件親身經歷的事講給學生們聽。他說:“很多時候,我們被奮鬥誤導,認爲奮鬥必須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事實上,面對社會乃至整個自然界,我們人類是極其渺小的。螞蟻要在樹洞裏生存,也需要奮鬥,但它們沒有被奮鬥誤導,沒有和強大的人類對抗,而是選擇了適應。知道自己無法改變洞口被堵死這一事實時,它們很快就適應了。與獅子、老虎這些生存境況岌岌可危的動物相比,螞蟻似乎更懂得奮鬥的另一層涵義,那就是適應。”

適應其實就是另一種奮鬥。在困難面前保存實力,重新開闢戰場去應對生活,纔會有更大的勝算。

短篇青春勵志故事: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作者:王新芳

20xx年4月4日,一段探戈視頻突然在網絡上爆紅,短短5天,觀看者就超過5萬人。視頻中,一位體態輕盈的美女在翩翩起舞,在1分32秒來了個四周旋轉,隨後在4分22秒再次開掛……在場嘉賓大聲歡呼,所有的網友目瞪口呆。因爲,這位探戈皇后已經92歲高齡,她在用特殊的方式爲自己慶生。

她叫蘇斯,1920xx年出生於美國。50歲之前,她的生活軌跡和一般女子毫無區別,在每個階段按部就班波瀾不驚。她的父親是一位園藝工人,母親身體不好,在家照顧幾個孩子。蘇斯很早就輟學了,打了幾份工補貼家用。後來,她認識了馬克,兩個人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接下來,蘇斯一次又一次扮演着媽媽的角色,並且把兒女撫養成人。

青春易老,不知不覺蘇斯已經50歲了。兒女們都已長大,他們希望母親能快樂地度過晚年,平時到公園裏散散步、遛遛狗,約幾個好友喝杯咖啡,或者坐在搖椅上曬曬太陽。但是蘇斯並不想這樣,她感覺自己並不老,美好的生活纔剛剛開始。於是,蘇斯開始重新選擇生活方式,這讓她的後半生熠熠生輝,精彩紛呈。

就在這一年,蘇斯對時裝產生了興趣。她到服裝店做了一名售貨員,仔細觀察流行的時裝趨勢,調查女士們的穿衣喜好。她還經常去觀看時裝秀表演,閉門在家研究相關資料。在家人的支持下,蘇斯開了一家公司,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幾年後,她的服裝生意蒸蒸日上,她在服裝行業聲名遠揚。海灣戰爭爆發了,蘇斯已經63歲。她突然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參軍。她不顧老公和兒女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經過重重篩選,嚴格訓練,她如願以償地成爲一名空軍戰士。在擔任C-141運輸機的機務長期間,她表現出色,成功完成補充給養任務。

人的心一老,什麼都老了。但蘇斯的心始終年輕。她珍惜當下的生活,有興趣的事情就一定去做。雖然頭髮已經花白,臉頰也密佈着皺紋,但她不想拄着柺棍老態龍鍾。她要保持健美的身材,健康的身體,要像輕盈的燕子一樣在生活中滑行。退役之後,蘇斯的新生活又重新開始了。

70歲的時候,她喜歡上了音樂、盪鞦韆,還積極學習意大利語和法語。在此之前,她對音樂一竅不通,更別提受過什麼訓練。她請了音樂老師,每天來家上音樂課。還請了外文老師,教她別國的語言。她孜孜不倦地學習着,並且樂在其中。

在人們的印象中,盪鞦韆是一件悠閒愜意的事。而蘇斯玩的鞦韆卻是驚心動魄、危險萬分。高空中,她僅用一根細繩系在腰間,倒掛着,從一個高槓盪到另一個高槓上。別人勸她別拿生命開玩笑,蘇斯笑稱,這樣刺激的事情真酷。在盪鞦韆時,她突然來了靈感,作詞作曲寫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在一次晚會上當她演唱自己的作品時,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

一次失手,她從高空中摔下來。傷好後,她不得不遠離了心愛的鞦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她第一次走進瑜伽課堂,並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那一年,她85歲,卻興致勃勃地向身體發起挑戰。每天都要一絲不苟地練習,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斷她。做瑜伽的她活力四射,身體柔韌靈活,可以做各種高難度動作。雙手撐地,身體懸空,與地面保持平行;可以單腿獨立一個小時。她說,瑜伽是與自己的身體對話,並發現身體的巨大潛能。

就在92歲時,她又愛上了阿根廷探戈。對美和運動的熱愛,使她爆發出驚人的舞蹈才能。她終於又找到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自己最佳的才能生長點。視頻中,跳着探戈的92歲的蘇斯美若天仙,可謂大器晚成。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已經晚了,不然的話我也能夠成功。其實,這不過是懶惰的藉口,對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你最喜歡的那件事,纔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爲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短篇青春勵志故事:頂尖人才是怎麼學習的

作者:李慶桂

呂思清,小提琴演奏家。8歲時被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17歲奪得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

很多時候,我們仰望並羨慕着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我們渴望成爲成功後的他們,同時,我們想問的是:頂尖人才究竟是怎樣修煉而成的?他們用的是什麼樣的學習方法?

中國傑出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4歲開始學琴,8歲被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11歲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選到英國他創辦的天才音樂學校學習,17歲即參加成人比賽,一舉拿下國際小提琴藝術最高獎——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打破20xx年無人得到金獎的紀錄,被國際權威音樂雜誌《TheStrad》譽爲“難得一見的天才”。

一家國際名媒採訪呂思清:“您年僅17歲就站在世界巔峯,用的是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呢?”

呂思清搖搖頭,苦笑了一下:“說句實在話,學琴真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事業當中要成功,職業上的天賦只是其中一部分,情商的高低對人的成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情商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從古至今幾乎無一特例,比如勃拉姆斯、貝多芬這些西方古典音樂巨匠,以及現今郎朗這樣出類拔萃的音樂家,都是在童年時,經受了特別多的磨鍊才成長到今天。在事業領域,如果不具備自我約束精神,缺乏執着的追求,縱使你有再大的才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通常意義上,我們所說的快樂學習法,是以普通大衆爲主的。而頂尖人才,大多用的是痛苦學習法。”

媒體又提出這樣的疑問:“衆所周知,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魔鬼小提琴家,這個比賽是以他命名的,素以演奏技巧高超、演奏曲目難度大令人望而生畏。您作爲第一個拿到此獎的東方人,靠的是幸運還是實力呢?”

呂思清沒有正面回答,卻如同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1987年,中國文化部推薦我去參加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同去的還有我的老師和文化部一位領導。旅途並不順暢,本來我們應該坐飛機先飛到意大利首都羅馬,再從羅馬轉機到意大利的熱那亞(帕格尼尼的出生地)。出人意料的是,羅馬突起濃霧,導致飛機無法降落,只能改航道飛往瑞士蘇黎士,在蘇黎士我們等到羅馬霧散了,又飛到羅馬,大家已是身心俱疲。在羅馬,因爲語言不通,只簽到了從羅馬到熱那亞的末班飛機。折騰了將近30個小時,我們終於在晚上8點鐘,輾轉到了熱那亞。安排好住宿酒店已是晚上9點,累得渾身像散了架一樣。我整理好行李,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興沖沖地說:‘終於可以出去吃飯了!’在飛機上吃了將近30個小時的航空食品,味同嚼蠟的感覺實在令人不舒服。可是,我的老師卻嚴肅地說:‘不行!你看你飛了將近30個小時,晚上再睡會兒覺,就是40多個小時。將近兩天的時間,你的手指都沒動過琴,一定會對你的比賽產生影響。所以,你現在趕快把琴拿出來練吧!’我只得餓着肚子拉琴,這還能忍受,最難捱的是時差效應,再加上在飛機上沒有睡好,我整個人就像是浮在雲端,在夢裏晃晃悠悠地拉琴。拉拉拉,一直練了兩個小時,快11點鐘,老師才肯讓我罷手。幸好,意大利人吃飯時間晚,要是換成北歐,我們這個時候再出去吃飯就沒餐廳開門了。在酒店附近一家中餐館,我抱起一碗酸辣湯,風捲殘雲般喝到肚子裏,我敢保證,那是我人生中最絕妙的美味……”

超常的實力,往往來源於苛刻到近乎痛苦的修煉。20xx年,被稱爲“古典音樂男神”的呂思清依然非常忙碌,現在他已安排好明後年的檔期了。但是,不管多忙,呂思清每天總有一個項目雷打不動:拉不少於三四個小時的琴。在他心目中,練習高於一切。每天保證充足的練琴時間,並且以專業態度練琴,之後才能吃飯、喝酒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

“成功不在一時,而在一世。”這是呂思清的座右銘。成功中的快樂與痛苦是辯證的關係,一個頂尖人才在人前有多輝煌,他背後就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頂尖人才的終極快樂,只有一步一步攀上峯頂,回瞰最初那個自己的時候,纔會真正體會到。遺憾的是,此快樂需要付出N倍的艱辛勞動方可獲得,並且具有專屬性,心存僥倖者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