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優秀]《論語》讀後感

論語 閱讀(2.4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秀]《論語》讀後感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哪怕是在當代,《論語》對於中國人而言仍舊是一本不得不讀的經典。我讀《論語》,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孔夫子對孝的解讀。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初讀此句,不甚求解。何爲色難?色難爲何?腦海中突然記起從前看過的一句話:我們總是把最糟糕的態度和最不好的情緒留給了最愛我們的人。細細品味,纔不得不爲孔夫子的智慧所折服。

在我們的內心裏明明白白地知道,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就算鬧彆扭,就算吵架,父母也不會離開我們。幾年前一次和爸爸吵架,倔,誰勸都不聽。我姑姑來找我,她說,人和人之間都會有摩擦,但無論怎麼說,他是我爸爸。可能我沒有爲人父母不知道,她和我姑父再怎麼吵架,氣頭上的話吵過就算,但是如果我哥說她幾句,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抱怨,她也會難過好幾天。事情過去很久了,這幾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裏。我在想爲什麼呢?看着一個孩子,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究竟是什麼感覺?我們對父母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龍應臺在她的文章裏寫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天地,他們看着我們一點一點長大,我們可能只能在某一個瞬間,或許是媽媽眼角的皺紋,或許是爸爸微微躬起背,發現,原來他們老了。會不會有一天猛然回頭,卻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身影?

我們在父母幾遍又或者幾十上百遍一遍又一遍的傳授中學會了語言。長大了,教父母用手機、用電腦,一遍,兩遍,你又有耐心教幾遍呢?如果我們真如孔子說的那般,面對父母,和顏悅色,多點耐心,那不就是孝嗎?在孟非主持的一檔節目《四大名助》上看到一個老奶奶,花了幾十萬買了擱都沒地兒擱的保健品,還認了一個賣保健品的小夥子當乾兒子。女兒沒有辦法,上了節目求助。說到最後,老奶奶說,她不傻,她只知道老伴身子骨也弱,她生病的時候都是那個小夥子去照顧她,揹着她上下樓,跑進跑出。女兒不在身邊,她就是想要有個人說說話。

她知道她買的保健品可能貴了,但是她一點也沒有覺得被騙。在父母心裏,再多的錢再多的東西都比不上一次回家看看。我們的每一句抱怨、責難,每一個不耐煩、嫌棄的眼神,都有可能成爲父母心頭的倒刺,去除不得。色難,兩個簡簡單單的字,要做到談何容易?中國人羞於表達,色難,或許就是愛的最高境界。

在外求學,開學到現在短短的日子裏,我竟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學着做一個成熟的人。每次苦了累了,我都咬咬牙堅持。中秋節那天,一個人在食堂吃飯。媽媽在微信上拍了她做的一桌子菜給我看,我也發了我打的飯。她說你怎麼吃這麼少都是素菜。我看着那滿滿一盤飯,鼻子有點酸酸的。

因爲她是媽媽,所以我不在她身邊的日子,再怎麼豐盛的菜她還是覺得我吃的不好,回去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你怎麼瘦了?我不知道能夠爲她做些什麼,少惹她生氣,回去的時候帶些特產,放假在家按時起牀按時吃飯,陪她散步陪她逛街……爲她做着這些小事的我,可能離孔夫子說的“色難”還有好一段距離。但是我只願盡我所能,孝順父母,當一個懂事的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