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5篇)

歷史演義 閱讀(1.7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我特別喜歡讀《三國》,也想推薦它,你問爲什麼?其原因是《三國》是四大名著,故事人物又豪爽、大方,故事情節美不勝收。

東漢未年,在攻打黃巾軍之後,各路英雄奔向各個軍隊,赤壁大戰形成了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個國家實力相當,在鬥爭過程中涌現了許多英雄豪傑,我最喜愛的有:趙雲、馬超、黃忠、黃蓋、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張飛、司馬懿、袁術、呂布等,他們有的功夫了得,有的`重情重義,有的忠心耿耿,有的多智多謀……

《三國》中的計謀令人久仰,如,空城計和草船借箭。而最著名的兩個發明是諸葛亮的“水牛木馬”,它爲物資運送提高了效率;周瑜發明的“火車”,增強了戰鬥力。

赤壁大戰是《三國》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由於曹軍不擅水戰,龐統給曹操獻計,說:“北方士兵不能乘船,可以將船用鐵環相連,三、五十條一排,再輔上木板。”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打造了鐵環,將船隻連在一起,而孔明藉此機會,用火攻,火隨風勢燒入曹營,船隻被鎖住,全部着火,曹軍亂成一片,着槍中箭、溺水着火者不計其數。這一場戰役也使《三國》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三國最終以吳王孫皓統一了天下。

看完《三國》,我更多的看到的是英雄們的情義,值得我們去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是《空城計》。

馬謖、王平到了街亭,看過地形,馬謖笑着說:“丞相太小心了,魏兵怎麼會來到這裏?”

從這句話中,體現了馬謖粗心大意的性格,爲下文被攻破做好鋪墊。從馬謖的粗心大意中更能襯托出王平的細心、仔細。像這樣的事例我在生活中也是時常見過的。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南城。以前那裏有兩個餐廳,一個是大餐廳,一個是小餐廳。大餐廳生意比較火,往往髒亂的地方他們都不管不顧,服務員接待客人的態度也是很冷漠的,你可以看見,一撥人進去,總會有幾個人出來的。小餐廳的人雖然說不是很多,但是,他們待人接物都是非常熱情的,每一個小細節做得都非常用心。現在,他們兩家的生意是恰恰相反的.。到了晚上,大餐廳一個人也沒有,可小餐廳早已人山人海。

看到了這兩個餐廳所發生的一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認真對待,所做的一切都要爲以後做好準備,不然會適得其反。

這便是我最喜歡的《空城計》了,你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3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本名著,但是大多數人在看《三國演義》時候,總會被那兵戎相見、刀光劍影的場面所吸引,可《三國演義》當中還有一大看點那就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微妙的描寫。比如,曹操,有人評價他是奸詐的小人,而我認爲,用亂世奸雄來稱呼他是最恰當不過得了,因爲曹操雖說在做人方面毫無可取之處,而且讓人感覺很不厚道,不憨實,十分地奸詐,但此人求賢若渴、愛惜人才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另外,在看了多遍《三國演義》之後,我還真找到了一個讓我仰慕、敬佩,覺得幾乎十全十美的人——趙雲。他不僅是三國中呂布死後武藝最爲高強之人,而且其義薄雲天也能比關羽差不了多少,,並且他比其它的三國名將還多了一個優點:有謀略,知輕重緩急。有一點就可以證明:在《三國演義》的後半部分,關羽、張飛相繼死去,劉備決意要伐吳,爲兄弟報仇。但趙雲卻勸說:“我們應認準我們的大敵——魏國,不應該轉移目標去伐吳。劉備不聽,即大敗,最後還在白帝城把他那個被趙雲救下的兒子託孤給了諸葛亮。儘管作者有一百個不願,可歷史就是歷史,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淘盡的是前人的英雄事蹟,淘不盡的是後人的英雄情結。《三國演義》是一部英雄的`史詩,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英雄情結的產物。雖然結局有些悲涼,但其中的正面人物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你也趕緊找來讀一讀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這本書演義了三個國家,一個是蜀國,一個是吳國,還有一個是魏國,這本書就演義了這三個國家的戰爭。

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人物。劉備愛幫助百姓,重視兄弟情意,有領導的才能。關羽是一員大將,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張飛特別愛生氣,特別暴力,愛傷害士兵。諸葛亮特別聰明,是三國中的'最聰明的人物。曹操特別的壞,詭計多端,還有句成語叫“說曹操,曹操到”就是這個曹操。孫權我就不再評論了。

我最喜歡諸葛亮了,每次都能想出好的辦法,就連臨死前還能想出辦法讓別人照他說的去辦。有一集名叫“空城計”,魏國來攻打蜀國了,但諸葛亮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於是就心出一計,讓城中老兵扮成老百姓,在城門前掃地,自己在城上撫琴,魏國以爲有埋伏,便不敢進城最終撤兵了。這就是有名的空城計。

我還喜歡劉備,有一次,他爲了請諸葛亮出山,下着雪也來了,他對關羽和張飛說:“這樣才能表示我們的誠心啊”。並且前後來了三次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有名的“三顧茅蘆”。

這本三國演義我覺得不太好看,其他書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好的結尾,這本書最後不好,不過三國演義中也有些內容很好看。

三國演義讀後感5

這個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今天讓我給大家繼續分享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十常侍亂政”。

劉備、關羽、張飛,他們都想爲國效力,所以他們愛護老百姓、幫助老百姓。這時候劉備已當縣尉。

這時候督郵來着不善,想劉備送錢財給他,所以請劉備坐客,劉備一眼就看出督郵的目地,不歡而散,告辭回去了。

第二天,張飛飲酒時,突然聽見有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哭泣,張飛趕緊出來問:老人,老人回答:“督郵想害劉玄德,我苦告他,反而被門衛打了回去張飛聽到後,大怒起來,趕緊騎馬去找督郵。見到督郵大罵:“害民賊!認得我不!”說完,就揪着督郵的頭髮,扯到館驛,拿起樹枝痛打了起來,劉備走了過來,聽見前面的喧鬧,問左右的老百姓,他們回答:“張飛邦督郵在前痛打。”劉備聽到後,趕緊讓張飛住手,饒督郵一命……

我們要向劉備一樣,但在那個善惡不分的朝延,爾虞我詐,遭殃的是老百姓,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才讓我們的國家才更家才更加強大。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寫的是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到三國鼎立,最後統一爲晉的'過程。這本書太好看了,吸引着我看了好幾遍。裏面的人物有很多,比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紙上談兵的馬謖、忍辱負重的司馬懿……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他善於思考,很有智慧。比如在《諸葛亮南征》裏,諸葛亮用了各種不同的計謀,活捉了孟獲七次,使孟獲敗得心服口服。再比如《空城退魏兵》裏,諸葛亮聽說司馬懿帶領大量士兵來攻打自己所在的小城,再看自己身邊的士兵只有寥寥幾人,根本無法正面抵抗,就用了空城計的方法,嚇跑了魏兵。這兩點都能看出諸葛亮很聰明,善於思考。

《三國演義》中,我比較討厭馬謖。雖然他從小聰明多才、博覽羣書、精通武藝。但在《馬謖失街亭》中,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可馬謖硬搬書上的辦法,還不聽王平的勸告,最後街亭和列柳城全部被魏軍佔領,還導致自己丟了性命。

我們再來看看司馬懿,在《司馬懿奪權》中,司馬懿通過裝病的方法,麻痹了曹爽,讓曹爽放鬆了警惕。最後通過忍辱負重殺了曹爽,掌握了實權,成了《三國演義》中最後的贏家。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覺得我們應該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那愛思考、勤思考的精神,努力學習,成爲有勇有謀的人。你們喜歡看《三國演義》嗎?你們最喜歡裏面的哪個人物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7

三國是一個充滿硝煙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三國是充滿英雄豪傑的時代,是充滿風流人物的時代,這就是三國!

三國有很多英雄、經典人物。有奸雄劉備、梟雄曹操、忠將關羽、神機妙算諸葛亮、奸詐卻又忠誠的周瑜……

三國是一個混亂又有許多戰爭的時代,他們有勝有負。如:劉備被曹丞相捉着打,結果劉備逃至江東,和孫權聯手,把顯赫一時的曹操打得不知“東南西北”,可謂是人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莎士比亞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讀了這句話對我深有感悟,所以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原著,潛心研讀。

書中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古人說“人不可一日不讀書”,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讀書,就連諸葛亮都熱愛讀書,我們怎能不讀書?

無數的硝煙、無數的戰場、無數的羣雄割據……無論是場上殺敵,以一敵百的武將,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他們都爲自己良知選擇的主公而奮鬥,當然也有一些無恥之徒貪求利益。

三國,撲朔迷離。三國,就是如此

這,就是三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首《三國演義》主題曲陣陣在我耳邊響起,讓人開心忘己。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其中寫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物,從黃巾起義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的事情。雖有打打殺殺,但充滿人物個性色彩。在一片戰亂紛紛中,呈現了三國“魏蜀吳”鼎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光彩的人物,憑藉他的絕頂聰明,赤壁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等妙計,爲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託孤之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雖然他滅魏吞吳的雄心霸業沒有完成,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流芳百世,他永遠是讓人敬重的真丈夫也。

再談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聽到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義耿耿。再加上他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不愧被劉備稱爲“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真是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

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不僅增加了許多歷史文化,還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講忠義講正義,守規矩,武藝高強,德高望重,以理服人,還要知真英雄的含義,爲人誠實,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人有才能才幹,總能受到重用,總有用武之地。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書,特別是一本好書,是一本不會說話的老師,它能激勵人奮進,幫我們確立人生座標。正如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所講:“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要用自己的勤奮、努力。沒着這階梯一步一步地攀登。

在我所看的書中,我最喜歡的要數《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內容豐富多彩,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着我。一幅幅美麗的插圖,一個個驚心膽魄的戰爭故事,令人看了還想看。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的內容,講述了從東漢未年時期限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刻畫了近200多名人物形象。

其中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小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等等,無不各具其態。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最深印象人物之一。他降漢不曹操,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半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易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的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來相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又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是一種難得可貴的忠誠。

在我看來,《三國演義》就像予我智慧的老師,讓我在無邊無際的歷史海洋裏遨遊,讓我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的飛翔,讓我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尋找我渴望的知識。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劉備、關於、張飛是在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他們征伐黃巾起義後,只得了一個小官。後來,靠公孫瓚大人,他們才任平原縣令。他們三人都是英雄俊傑。劉備是皇室後代,爲百姓着想,有心投軍;關羽也是英雄,他由於憤憤不平,要爲老百姓討公允,也來投軍;張飛固然性子急,但他從不投靠無能的人,對大哥和二哥聽命是從。

他們投軍以後,爲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百姓都誇他們。

從此,曹操的'兒子廢漢自立,定國號“魏”。劉備亦繼漢統,樹立蜀漢。爲了給關羽報仇,他親征江東,結果孤軍深化,爲陸逝所敗,劉備敗死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爾後,孫權樹立了吳國。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少主劉禪,獨撐危局。期間,諸葛亮不斷堅持聯吳抗曹的根本方略,七擒孟獲後,他穩住了前方。又先後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敗告終,諸葛亮也積勞成疾,病死在軍中。他死後,將危機氣質,先後九伐中原,同樣無功而返,後主劉禪昏職聵,朝政糜爛,蜀漢國力日漸衰弱。

曹魏政權在曹丕死後,大權落入司馬師之手,最終司馬炎樹立西晉。先滅蜀漢,後滅東吳,三分天下至此重歸統一。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這個學期,張老師帶領我們讀的書不計其數,其中,我最喜歡的非<三國演義>莫屬,書中無數英雄令我敬佩不已。曹操給我留下的印象十分奸詐,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雄大略,呂布十分善戰??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好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兩個,分別是<關羽刮骨療毒><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讓我回味無窮。有一次關羽帶兵出征,誤中敵人的毒箭,導致整個右臂都不能動彈,衆將都勸他暫時收兵。關羽只讓手下去請名醫華佗。華佗看過關羽的傷,告訴他需要刮骨療毒。關羽竟然笑着同意了。然後華佗開始給關羽刮骨療毒。我從?關羽竟然笑着同意了?體會到關羽十分勇敢堅強,把刮骨療毒看成小事。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讓多少後人羨慕他們朋友間的情深義重。劉備、關羽、張飛偶遇,並在桃花園裏結下這樣的'誓言:劉備、關羽、張飛,願結爲異姓生死兄弟,今後同心協力,救困扶危,報效國家,保衛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有背意忘恩,天地不容。我從他們的鏗鏘誓言中體會到,他們三人是真正的鐵哥們,他們也真的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他們的鄭重誓言。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閱讀是人生難以忘懷的體驗和過程,閱讀,讓我們的走近了多姿多彩的世界;閱讀使我們的精神世界豐富而高尚,人離不開閱讀,我們要時時刻刻從書中取得新的知識,再次閱讀三國演義的我,又有了新的啓發。

從剛開始的`黃軍起義,或者是後來的三英戰呂布,或者說是形成的三國鼎立,以及最後的晉國統一中原,這都是三國演義中獨特的事件。要說三國演義中哪個人物使我印象最深刻?既不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不是陰險狡詐的曹操,而是被活活氣死的周瑜,他的死法,也是三國界的一股清流。周瑜本身長得也十分英俊瀟灑,同時他的智謀也很高。是孫權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個謀士,同時也爲孫權立下了數不勝數的功勞,其中最爲著點的是就是火燒赤壁。

不過最讓我有深刻印象的還是孔明三氣周瑜,周瑜準備用計謀算計,曹操可不料反被算計一次,導致肩膀中了一箭,不過她不想消停,就準備讓任海兵進攻荊州。可不料諸葛亮石破他的計謀,導致周瑜傷口崩裂,最後一次諸葛亮騙了周瑜,在周瑜即將起兵征伐西川時,他告訴諸葛亮,曹操來犯。周瑜大氣吐血而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有廣大的氣度,和胸襟,學會包容別人。而不是一味的佔便宜。不要像周瑜一樣做氣度狹小的人。

讀書能帶給我很多有趣的知識,讀書也能給我提供一些大道理,讀書也能在我迷茫的時候爲我照亮前路,讀書是萬能的,知識都在書中,我有不停的讀書,纔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明代大學者了楊升庵有一首詞膾炙人口,蕩氣迴腸,用在《三國演義》的開篇,恰到好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在三國故事的開頭,就給我們描繪了東漢末年動盪不安的社會亂象。戰塵滾滾,狼煙四起。各路豪傑打着爲了天下蒼生的旗號,搶佔地盤,稱王稱霸。黎民百姓生靈塗炭,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故事雖然精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但是,我實在看不出來那些所謂的英雄好漢,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哪個是君子?哪個是小人?

說曹操是亂臣賊子,可是他至死都恪守着承諾,一直沒有稱帝。說劉備是爲了匡復漢室江山,可他卻第一個自立爲皇帝。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繚亂。

當我們試圖用好人與壞人的標準,來判斷和分析三國人物的'時候,會發現無所適從,茫然無措,以至於大跌眼鏡。也許,要讀懂《三國演義》,還真的需要從楊升庵的那首詞開始……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家喻戶曉,但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看着它,被裏面的情節和人物深深吸引和感動,讓我愛不釋手。

孔明一生都在爲國家着想,努力工作,從來沒有任何要求。他經常幫助他的國家贏得戰鬥,是一個優秀而全心全意的軍事大師。但孔明真的'很不幸,但遇到了一個軟弱無能的阿斗皇帝,直到54歲才累死。這個真正無能的阿斗皇帝,也殺了人,真的不應該啊!

劉備、關羽、張飛是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他們在討伐黃巾起義軍勝利後,卻只得了一個小芝麻官,真是上帝無眼!後來,他們是平原縣的縣令,由公孫贊大人任命。他們三個都是英雄。劉備是皇室後代,父親是中山靖王。他願意投軍,爲世界人民着想;關羽也是英雄。因爲憤怒,他殺死了家鄉的惡霸,所以他也來投軍;雖然張飛是個急躁的人,但他從不投靠無能的人。他服從他的結義兄弟二哥,爲人民着想。因此,他們三人就像現代人的公僕,爲人民服務。

其實《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大人物、大英雄、大英雄,觸手可及。這些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通常,我不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別人遇到問題,我不喜歡幫助別人。但看完《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就不這麼做了,好像我變得開朗大方了。我認爲我們應該像英雄一樣,全心全意地幫助別人,保衛國家,無私奉獻,有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次一聽到這首歌曲,我腦海中彷彿就呈現出一幕士兵吶喊着、奔殺在大江南北的一幕獨特場面。這些,都來自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寫了劉備、孫權、曹操之間的三國戰爭,並塑造出了形象生動的人物,如:莽撞的張飛,智慧的諸葛亮,忠義化身的關羽,胸懷大志的.劉備……

在無數的英雄之間,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在小說中,曹操被塑造成了奸臣,似乎他就是反面人物,可以讓天下人恥笑的卑鄙小人。而我並不這麼認爲,曹操應是一個真君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把曹操比作治世之能臣。曹操確實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天才。他能領兵打仗,又能治國安民,不是真英雄還能是什麼?他的文學水平也達到了一個高度,他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寫過《短歌行》、《龜雖壽》……其中,《短歌行》飽含着曹操對人民的憐惜,以及自己對一時無法收復祖國山河的焦慮。

曹操這個我眼中的英雄,被人們說成是奸臣,我覺得,看一個人,不能人云亦云,這樣,不僅不尊重客觀實際,也不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