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小說>

《初刻拍案驚奇》讀後感2篇

國學小說 閱讀(2.2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刻拍案驚奇》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刻拍案驚奇》讀後感2篇

《初刻拍案驚奇》讀後感1

1、簡介

本書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誕生於明代末期、它是我國最早的個人創作的短篇小說集,開創了文人擬話本專集的先河、

作者凌濛初生活在明末,年輕時熱衷功名卻命運不濟,導致他既感慨朝政黑暗又敵視農民起義、而此書恰創作於作者功名無望滯留南京之際,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書中的四大主題其實是作者對社會現象及自身境遇觀察思考的四個切入點:愛情與婦女問題,商賈與商業活動,官吏及官場現象,社會及其風氣現象、作者爲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全書40回的大多故事爲作者獨立創作,因此能夠較好地保持全書思想藝術風格的統一,也便於讀者對作者思想的理解、此外,作者爲了增加作品的可信性大量描寫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這對我們理解舊時封建社會的環境有很大幫助、

2、 評價與思考

這本書作爲作者觀察社會的思維結晶,不可謂不用心、然而對於近500年後的我們來說,許多思想已經過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在於對明末社會環境的理解及思考、明末的中國社會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人民思想出現前所未有的開放,這一點在書中的故事裏得到明顯的體現、文中出現了數名正面的盜賊,而黑暗的官員也可以被批判;女性貞節問題可以得到寬恕,對愛情的.追逐開始超越禮法;人們開始主動追逐利益,商人地位較以往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金錢面前,原有的文化氛圍開始迅速的崩塌,官職,名聲,信譽甚至妻子都可以被金錢衡量、文中的《程朝奉單遇無頭婦》一篇中,富人慾與有夫之婦同宿,竟拿銀子與婦人的丈夫商量,而丈夫拿了銀子回家對自己的妻子說:“如今這混賬世界,你就是守着清白,也沒人給你造牌坊,倒不如同意了他,落得和同些、”這樣的事情,在之前的社會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我們很難用好或者不好概括這樣的社會,但是這樣的情況一定是當時社會瘋狂追逐財利的一個代表、在變革中的社會一路往前看,鮮有人關注自己失去了什麼、

這是不是我們當下的問題?中國自近代以來爲了追上世界學習外國的工業化商業化社會,可當我們驀然回首,卻發現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美好習俗和思維認知,已經開始被遺忘、閱讀《初刻拍案驚奇》時,這種感覺更是明顯、那中秋的月餅,元宵的賞燈,那七夕的祈月,端午的風箏,歷經500年前的風雲流轉如今早已意興闌珊,除了現代的商業化,哪裏還剩下幾許熱情?倘若與再遠些的唐宋相比,是否更爲渺茫了?還記得今年直到正月初六夜空中才第一次聽到震天雷,“嘭”,“嘭”,“嘭”,隔着相同的時間間隔,單薄的炮聲不斷重複着自身、但這種工業化生產的“年”的代表物,畢竟也因城市的過度工業化而逐漸消逝、炮聲越來越淡,那種兒時的“年味”,又剩下了多少?

覽古而思今,是閱讀古書的目的、作者對文筆高超的駕馭能力完美地表達了他的思想,也便於了我們讀者的理解思考、但是,這本書的價值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讓人拍案稱奇的文字上,對歷史的思考,才應該是我們閱讀這本傳世作品的中心、因此我推薦大家來閱讀這本小說集,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加以思考,相信你一定會收穫良多、

《初刻拍案驚奇》讀後感2

《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誕生於明代末期。它是我國最早的個人創作的短篇小說集,開創了文人擬話本專集的先河。

作者凌濛初生活在明末,年輕時熱衷功名卻命運不濟,導致他既感慨朝政黑暗又敵視農民起義。而此書恰創作於作者功名無望滯留南京之際,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書中的四大主題其實是作者對社會現象及自身境遇觀察思考的四個切入點:愛情與婦女問題,商賈與商業活動,官吏及官場現象,社會及其風氣現象。作者爲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全書40回的大多故事爲作者獨立創作,因此能夠較好地保持全書思想藝術風格的統一,也便於讀者對作者思想的理解。此外,作者爲了增加作品的可信性大量描寫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這對我們理解舊時封建社會的環境有很大幫助。

這本書作爲作者觀察社會的思維結晶,不可謂不用心。然而對於近500年後的我們來說,許多思想已經過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在於對明末社會環境的理解及思考。明末的中國社會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人民思想出現前所未有的開放,這一點在書中的故事裏得到明顯的體現。文中出現了數名正面的盜賊,而黑暗的官員也可以被批判;女性貞節問題可以得到寬恕,對愛情的追逐開始超越禮法;人們開始主動追逐利益,商人地位較以往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金錢面前,原有的文化氛圍開始迅速的崩塌,官職,名聲,信譽甚至妻子都可以被金錢衡量。文中的《程朝奉單遇無頭婦》一篇中,富人慾與有夫之婦同宿,竟拿銀子與婦人的丈夫商量,而丈夫拿了銀子回家對自己的妻子說:“如今這混賬世界,你就是守着清白,也沒人給你造牌坊,倒不如同意了他,落得和同些。”這樣的事情,在之前的社會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我們很難用好或者不好概括這樣的'社會,但是這樣的情況一定是當時社會瘋狂追逐財利的一個代表。在變革中的社會一路往前看,鮮有人關注自己失去了什麼。

這是不是我們當下的問題?中國自近代以來爲了追上世界學習外國的工業化商業化社會,可當我們驀然回首,卻發現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美好習俗和思維認知,已經開始被遺忘。閱讀《初刻拍案驚奇》時,這種感覺更是明顯。那中秋的月餅,元宵的賞燈,那七夕的祈月,端午的風箏,歷經500年前的風雲流轉如今早已意興闌珊,除了現代的商業化,哪裏還剩下幾許熱情?倘若與再遠些的唐宋相比,是否更爲渺茫了?還記得今年直到正月初六夜空中才第一次聽到震天雷,“嘭”,“嘭”,“嘭”,隔着相同的時間間隔,單薄的炮聲不斷重複着自身。但這種工業化生產的“年”的代表物,畢竟也因城市的過度工業化而逐漸消逝。炮聲越來越淡,那種兒時的“年味”,又剩下了多少?

覽古而思今,是閱讀古書的目的。作者對文筆高超的駕馭能力完美地表達了他的思想,也便於了我們讀者的理解思考。但是,這本書的價值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讓人拍案稱奇的文字上,對歷史的思考,才應該是我們閱讀這本傳世作品的中心。因此我推薦大家來閱讀這本小說集,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加以思考,相信你一定會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