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胡適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2.6W)

我的母親分析

胡適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歲)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作者寫童年,寫母親,飽含深情,而行文又極其自然、質樸,很好地表現了母親那無比深摯的愛子之情和優秀的性格品質,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全文的行文結構、內容組織大體是這樣的:

先寫自己童年的身體、性格特點,同時也表達了對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4段)。

開頭寫道:“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着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准我和他們亂跑亂跳。”這兩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來自自身的原因和母親的原因。正是這兩個原因,養成了“我總是文縐縐的”性格。在這樣的性格的基礎上,再加上“社會環境”對我的認同和期望,更加強化了我要“裝成先生的樣子”。文中寫道:“家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着頑童們 ‘野’了。”其中寫了一件“擲銅錢”的事,很好地表現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調侃時的心理反應。應該注意的是,這裏用了“野蠻”這個詞,並無貶意,“野蠻的孩子”主要是指那些身體強健、敢於淘氣、能在遊戲中冒險的孩子。

第2段,寫自己愛學習的性格和兒時最活潑的遊戲。這一段,通過具體的幾件小事,既寫出了自己愛學習的性格,也寫出了孩童時代對遊戲的嚮往。這一段突出表現了對兒童遊戲的追念和缺少兒童遊戲生活的惋惜。

第3段,主要寫作者兩次失去了“發展的機會”。一次是在族長們的反對下失掉了學音樂的機會;一次是在“大罵”、“撕毀”的遭遇中“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寫這兩件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嘆惋之情,是否也透出一點“關於一個人孩提時代的教育與他未來發展關係”的思考?作者寫失掉音樂和做畫家的機會,是以教育家的視角來寫的。細想起來,耐人尋味,對今天的教育也應該有所啓迪。

全文用3段文字寫童年的性格特點和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事,突出表現的是,在九年的孩童生活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展的機會”。交代了這些內容之後,作者筆鋒一轉,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親”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文章的主體部分寫母親(第5~8段),寫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寫母親在痛苦的生活處境中“當家”的艱難,寫母親“氣量大,性子好”,仁慈,溫和,但又不缺乏“剛氣”。總的來說,是寫母親對我直接的教育和對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

1.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每天天剛亮,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後,“對我說昨天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纔回家吃早飯。”

如果說母親對我學習的督促是非常嚴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則近乎嚴厲了,而她對孩子的嚴厲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這就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罰時,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因爲,她處罰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對孩子有所懲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實際上,“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這一句也是爲下文安排了伏筆。

寫母親對兒子的“嚴”和“愛”,不僅有簡明的敘述,而且有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母親聽了“我”一句輕薄的話,“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不許我上牀去睡”以及“用舌頭舔我的病眼”兩件事,充分表現了“我的母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

2.母親在“當家”的艱難處境中所表現出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的性格品質。這些方面的性格品質,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1)除夕時,不僅要“料理年夜飯、謝竈神、壓歲錢等事”,而且最爲煩難的是還要打發大哥因吸鴉片、賭博而招致的一大羣債主,因爲是新年,母親“從不罵他一句”,“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作者寫道:“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這似是一筆帶過的交代,但深想一下,母親做得多麼不易!(3)大嫂和二嫂鬥氣,擺臉色,打罵孩子來出氣,對此,母親是“忍”和“讓”,“忍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而她的“法子”,既不是說清楚,也不是爭勝負,而是“這一天的天明時,她就不起牀,輕輕地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來照管她。她剛哭時,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這是一位心地清明、是非分明、情感豐富的女性,也是一位忍辱負重、仁愛寬厚的女性。這種隱忍和善良,能驚天地,泣鬼神,難怪在這樣的哭聲中,總有一位嫂子端來熱茶,勸一會── 這來勸母親的正是近來慪氣的那個,並且換得一兩個月的太平清靜的日子。

3.寫母親“很有剛氣”的一面。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但“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一個“無正業的浪人”五叔,“在煙館裏發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大概總有什麼好處給他”,母親“氣得大哭”,“當面質問”,“直到五叔當衆認錯賠罪,她才罷休”。從平常看來,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的侮辱,但作爲一名年輕的寡婦,在當時來說就大有捍衛名節的必要,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對於晚輩們妯娌之間的慪氣,實在忍不住了,她也只是“聲音很低”地哭,而爲這件看起來很小的事卻“氣得大哭”了。

最後一段,寫母親對自己深遠的影響。作者寫道:“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這一段裏,作者儘管寫了母親對自己的影響之大,但用詞極爲謙遜,講究分寸。40歲的胡適,已是大學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說“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適交往,或讀過他傳記的人,都會感覺到他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美好品質。但作者在說到自己的“美德”時,卻極爲低調。用了“如果”“學得”“一絲一毫”“一點點”等限制詞,體現了謙謙君子風度。文風,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個人做人的態度風格,而這一點正是受了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

全文毫無誇飾之辭,直白,坦誠,彷彿是與知心朋友話往事,拉家常,聽憑心泉自然流淌。但細細品讀起來,文中還是有藝術技巧可尋的,比如,文中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母親對我要求極其嚴格,而待人又極其寬容;對大哥大嫂二嫂極爲和善、忍讓,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認真,毫不馬虎,等等。

二、問題研究

1.課文標題爲“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而其他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爲什麼?

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寫出了自己童年的愛好、快樂,另一方面也寫出兒童好玩的天性;既寫了童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環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奠基作用。總的來說,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是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銘記永久,而且影響巨大。這樣看來,前三段實在不是閒筆,不僅爲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另一原因是,這篇課文選自《四十自述》,寫母親同時也是寫自己人生成長道路上的一段歷程,或者說,是把母親作爲人生成長道路上的第—位“恩師”來寫的,所以開頭寫了較多自己童年的經歷。

2.閱讀這篇文章,我們不僅會爲作者母親美好的性格品質所感動,而且也被作者滲透在字裏行間的對母親的愛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極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體現的?

對此,大體可從兩個方面來探討:①文章質樸、真切的敘述語言和自然流暢的結構與作者真摯、發自內心的情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語句就飽醮感情:“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等等。②作者是用童年的視角來回憶童年往事,毫無成人的姿態,亦無學者的深沉,如實道來,真誠傾吐,甚至可以說,作者是掏出“心靈”來寫母親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練習說明

一、通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

1.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表現了母親什麼品性?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爲什麼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3.試對作者母親爲人、教子的方式發表一點評論。

設置這三道小題是爲了幫助學生讀懂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且這三小題是逐層深入的。第1小題,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全文內容;第2小題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深層內涵和寫作方法;第3小題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所拓展,讓學生對學過的課文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1.概括地說,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一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爲當家的後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具體說來,寫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在做人方面,除了寫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寫母親對我的管教,表現了母親對我既嚴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寫母親作爲當家的後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通過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3)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剛氣”的一面。

2.在本文中,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較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這看似遊離“母親是我的恩師”的主旨,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地體現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3.關於對作者母親爲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見仁見智,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有教育意義的。作者母親爲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現爲嚴格,有時過於嚴厲。這是由於舊社會的婦女把“相夫教子”作爲“天職”和美德。而對於作者母親來說,深感教子的責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過早地去世,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時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對未來生活的全部寄託,還有如何才能對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這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點壞毛病,生怕他不爭氣。所以,她對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細而嚴格。

二、結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語句中劃線詞語的分寸感。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2.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設置本題是希望學生通過關鍵詞語的品味,來進一步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

1.用“不能不”雙重否定,表達了作者對“打了一點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這一能願動詞的雙重否定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觀認爲之意,這樣既表明了態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

2.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儘管作者當時已是文化名人,而且這一“混”字與下句“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應該有人來管束“我”,但卻沒有,表達了作者遠離母親之後對母親的懷想;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我”還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說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麼大。

3.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說到這些美德時,前面都加了“如果”這一表假設的詞語,意在表明只是一種假設,而不是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了作者不溢美、不自誇的品格,同時也非常符合自傳的語體特點。

三、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回憶一下,並與同學交流,然後寫一個片段。

設置本題主要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學會反思,獲得教益,並通過這一練習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

這“極大極深的影響”正如作者自道:學得了好脾氣,學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氣,能寬恕人,體諒人,以及在學習上勤奮、守時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親讓作者養成了寬容、善待、體諒的品性。

教學建議

一、學習本文之前最好指導學生閱讀有關胡適的傳記,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二、本文寫的是“我的母親”,這是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話題。儘管時代不同,“母親”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是每個時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學本文,要適當聯繫學生生活,讓學生獲得體驗。

三、作者的母親,是舊社會傳統的“母親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價值,但也有與新時代女性不相吻合的種種成分。這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美留學。初學農學,後攻讀哲學、文學。1917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國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1962年在臺灣病逝。他早年積極提倡白話文,對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917年1月,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文學上的“八不主義”。後又發表了《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等,在當時都有較大的積極意義。他還是新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1922年創辦《努力週刊》和《讀書雜誌》,提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反對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後又出版《國學季刊》和《現代評論》。1926年遊歷歐美,在各國講學。1928年與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於《水經注》版本的考證。主要著作還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等。

(選自《中國現代文學辭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二、胡適的母親(易竹賢)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1873—1918),是績溪縣中屯人。

出上莊,過楊林橋,東北行十里許,即到中屯。順弟的父親是村裏的農民,名叫馮振爽,小名金竈。青年時參加過太平軍,隨軍裏的裁縫學得一手好裁縫手藝。他平日勤耕苦作,農閒時便給人家做衣裳什物,爲人勤儉正直,人稱金竈官。

金竈的妻子第一胎生下個女兒。在舊社會,重男輕女,女孩子是不受歡迎的,而且農家更特別希望有勞動力。因此,金竈給女兒取名“順弟”,即含着順下來生個弟弟的吉利意思。果然第二胎生了個兒子,以後又接連生了兩個女兒。一家六口,生活雖然艱難,卻也和睦親愛,自有一種天然純樸的快樂。

但馮金竈心裏總壓着一塊石頭。祖上傳下來的老屋,在太平天國那幾年的戰火裏毀壞了。他發誓要重振家業,在那老屋的地基上建造一棟更大更講究的新屋。然而談何容易!金竈夫婦苦做省吃,木料磚瓦還是一點也沒有着落,沒有錢!

順弟年齒漸長,懂事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她長得──

圓圓的面孔,有一點雀斑,頭髮很長……面貌並不美,倒穩重得很,不像個莊稼人家的孩子。

在家裏,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腳勤快,爲人也賢慧,最得父母鐘愛,村裏人都說金竈修得了個好女兒。順弟也很體貼父母。望着父親夢想新屋而憂愁的面孔,她常恨自己不是個男子,不能幫助父親勞動,賺錢,建新屋。

順弟16歲的這年春天,上莊的星五嫂來到中屯金竈家,給順弟說媒,說的便是她家的大侄兒,人稱“三先生”的胡傳。

這一年,胡傳已經48歲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兒女都已長大。他在外邊做官,沒有個家眷實在不方便,所以打算續娶個填房。

金竈夫婦聽了星五嫂的來意,當下心裏爲難。一來,怕攀不上做官人家,將來反讓旁人笑話;二來,三先生比順弟大32歲,又是填房,怕女兒不願意;三來呢,三先生已有一大堆兒女,大女兒大兒子都比順弟大好幾歲,這樣人家的晚娘不容易做,怕害了女兒一輩子。因此,金竈便對星五嫂說,這件事須同女兒商量,把媒人打發走了。

晚飯後,金竈夫婦把上莊三先生要娶填房,星五嫂來說媒的事,對女兒說知。又說,做父母的也心裏爲難,要女兒自己拿定主意。順弟聽了,低着頭,半晌不肯開口,但心裏卻在緊張活動。三先生她是見過的,人家都說是好人。她想,做填房,可以多要聘金;前妻兒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財禮應該會更好看些。這是她報答父母的好機會,可以幫助父親建起他一生夢想的新屋。於是,順弟暗暗下了決心,應承了。

八字開過去了,與胡傳的八字合過了;禮單送過來了;二月訂親,三月迎娶,農家姑娘馮順弟,便變成了上莊胡傳家的官太太。中屯馮家也造起了一棟新屋。

婚後的第二年,胡傳便把馮順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個男孩,這便是小胡適;不過那時還不叫“胡適”,而叫“兒”。他是胡傳最小的兒子,順弟惟一親生的一點骨血。

小兒出世後剛滿90天,胡傳被調往臺灣供職。到一八九三年春天,馮順弟便帶着一家子,抱着小兒,去臺灣投親,在胡傳做官的臺南和臺東,度過了將近兩年的很快樂的團居生活。那時已年過50歲的胡傳,在公務之暇,剪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寫上楷字,教年僅20的馮順弟認字。他們兩人又一起教剛過兩歲的小兒也開始咿啞識字,父親當教師,母親既是學生又兼助教。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間最神聖的天倫之樂。到離開臺灣時,母親認了近千字,小兒也認了七百多字。

幸福是那樣短暫,瞬息即逝,悲痛卻來得那樣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第二年,胡適母子剛離開臺灣,回到績溪故鄉不久,就傳來了他父親胡傳病死在廈門的噩耗。這家庭的鉅變和不幸,在胡適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最初的記憶:

這時候我只有三歲零八個月。我彷彿記得我父親死信到家時,我母親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門口的椅子上。她聽見讀信人讀到我父親的死信,身子往後一倒,連椅子倒在房門檻上。東邊房門口坐的珍伯母也放聲大哭起來。一時滿屋都是哭聲,我只覺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彷彿記得這一點悽慘的情狀,其餘都不記得了。

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 三子胡洪死。

1905年 父馮振爽死。

1909年 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 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 長孫胡思明死。

年紀輕輕的弟妹兒孫,這樣接連死去,不斷折磨着馮順弟的精神和肉體。其中以她弟弟的病和死,情狀最爲慘苦。中屯流行血吸蟲病。她的弟弟誠厚,幼習藥業,農忙時回家種田,感染上血吸蟲病。玉英妹死後不久,誠厚的病勢轉重,腹脹不消,又不忍讓年老的母親知道,便到上莊姐姐家來治病。胡適的母親服侍湯藥,夜不解衣。誠厚的病情卻不見好轉。她恐怕弟弟有個三長兩短,老母親的暮年就更難堪了。聽鄉間傳說割股可以療病,一天夜裏,她便焚香禱告天地,用快刀從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塊肉來,煎在藥裏。弟弟吃不下去,她又將肉烤焦,夾在鍋巴中,讓弟弟吃了。姐姐如此至誠,但和愚昧相結合,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誠厚終於拋下年老的母親,年輕的妻子,年幼的兒女,撒手而逝,只給人世間又增添一個寡婦,三個孤兒。順弟怎能不十分悲慟呢!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她呢?就因爲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只因爲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爲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着熬過了23年!

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具體不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

“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

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六年三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着,視爲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在她的心裏,丈夫胡傳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裏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爲了兒子的將來,她管教很嚴。她沒有讀過書,卻千方百計地履行胡傳的遺囑,送兒子讀書。績溪上莊一帶,蒙館學金很低,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兩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肯盡心,只教學生念死書,背死書,還動輒施以體罰。這樣,學生學起來沒興趣,便常常逃學。胡適的母親卻與衆不同,捨得在學金上下本錢。據胡適回憶說:

我一個人不屬於這“兩元”的階級,我母親渴望我讀書,故學金特別優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十二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紀錄”的了。

因此一着,先生便對胡適另眼相看,特別優待,認真地爲他講書,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講得清清楚楚。這使胡適得到莫大的好處。他後來回憶說,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正是他的母親增加學金所得的大恩惠。

胡適留學美國那幾年,家中經濟異常困窘。幾個哥哥鬧着分了家。胡適的母親獨立撐持門戶,一切親戚慶弔往來,人情南北,負擔委實不輕,乃至靠抵當首飾過年,貧窘之狀可見一斑。恰巧這時,族中胡守煥因家庭敗落,願將《圖書集成》一部大書減價出售。胡適的母親知道兒子想得到這部書,便借錢買下了。她寧肯自己遭受困窘,卻仍處處爲兒子設想,真可以算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資的開明的母親。

然而,在兒子的婚事上,她卻很不開明。她很早就爲兒子包辦訂下了終身大事,也許是盼着早日抱孫子罷。

到1918年11月,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人世的時候,雖然只活了46歲,心裏卻應該是感到寬慰和滿足的了。她的兒子已經學成歸國,當了北京大學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導文學革命的知名人物。她感到遺憾的,可能是最後沒有來得及抱孫子。

(選自《胡適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