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黃傳惕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1.25W)

故宮博物院課文研討

黃傳惕簡介

課文研討

本文大體按照遊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並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瞭解,又對祖國的傳統建築藝術產生自豪感。

課文第1段交代了故宮的位置及歷史沿革,使讀者對故宮產生整體印象。它地處“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城”,即可讓人看到故宮的規模之大,以及地位之非同尋常;故宮又叫“故宮博物院”,是着眼於它的豐富的收藏品而言的;它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有五百多年曆史”,這就突出了故宮在今天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歷史意義。

第2段統觀故宮全局,先大筆勾勒出紫禁城的整體佈局,然後指出故宮的特點:故宮建築羣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後文對故宮各建築物的介紹就充分體現了故宮的上述特點,而故宮的這些特點和它本來是封建帝王的居住地,是大一統封建帝國的象徵相適應的。下面就根據課文從幾方面來看故宮的特點。

宏大壯麗:

紫禁城的城牆十米多高。

宮城呈長方形,佔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牆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建築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

臺基有三層,每層的邊緣都用漢白玉欄杆圍繞着,上面刻着龍鳳流雲……

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着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樑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霧,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着流雲火焰。

殿頂把四道垂脊攢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個大圓鎏金寶頂,輪廓非常優美。

紫禁城佈局統一體現在很多地方:紫禁城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城牆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樓;三大殿規模不同,用處不同,而從外觀上看屬同一組建築;紫禁城前後兩大部分的建築基本上相對稱,如三大殿和後三宮遙相呼應。

至於故宮所具有的獨特的我國古代建築藝術風格則在建築材料、彩畫、雕飾及建築物式樣上都很明顯地表現了出來。如漢白玉石橋、漢白玉欄杆、琉璃瓦、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龍鳳雕飾、太和殿民族味道濃郁的造型等。故宮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在故宮的中軸線上,這種嚴整的佈局,以及同組建築物之間講究同中有異、不同組建築物之間講究對比與呼應,使得故宮的佈局嚴整而不失於死板,這都是我國傳統審美觀的表現。

課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爲重點,詳細介紹了它的方位、外觀、內部裝飾以及功用,這樣,讀者既對故宮的“心臟”──太和殿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又能夠由點到面,對故宮的整體特點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後面雖然對中和殿、保和殿、後三宮等建築一筆帶過,但讀者因此而獲得的鮮明印象並不會模糊。文章最後一段寫在故宮北門對面的景山高處望故宮,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對這“宏偉的建築羣”“和諧統一的佈局”發出驚歎,既呼應前文,同時也正是讀者此時的由衷感受。

本文在安排說明次序時注意到:

(一)着眼於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築物。作者沿着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爲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華殿合稱爲“前朝”。然後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於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後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來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二)總說和分說相結合。在逐一介紹各個宮殿之前,先概括介紹故宮的總體佈局以及它的外觀概貌和建築特點,然後以保和殿後面的小廣場爲界,把故宮分爲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介紹。最後一段,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築羣佈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對這個建築羣總體和局部的特點,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故宮中的每個宮殿也有它的總體構造和組成部分,課文一般也是按先總後分、先外後內的順序加以介紹,即先寫它的外觀,再寫它的內部裝飾、陳設,有的接着還介紹它的用途,說明它的象徵意義。

練習說明

一、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邊這個圖,看看文章採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圖略)

設題意圖是通過直觀再現課文所介紹的故宮的主體佈局,幫助學生去繁就簡地把握課文內容,並能初步認識到課文裏採用的說明順序。

填圖可要求在預習課文時完成。上課時,可在簡略介紹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後,讓學生說說本文采用了什麼順序。學生只要回答出“由南向北”即可。至於“總說和分說相結合”這一點,可以在講課過程中結合練習第二題介紹給學生。

二、仔細閱讀文中介紹太和殿的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爲什麼要把太和殿作爲解說的重點?

設題意圖是抓住文章的重點,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並進入更深思考。

1.對太和殿,先寫使三大殿成爲統一整體的臺基──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並且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寫太和殿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裝飾着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的斗拱、額枋、樑柱,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內部裝飾的莊嚴富麗(金鑾寶座、雕龍屏、金柱、藻井、樑枋等上面都裝飾着多姿多態的龍);最後從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說明它在設計方面的象徵意義──過去封建皇帝憑藉雄偉的建築顯示威嚴。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2.因爲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築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築羣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爲介紹的重點。

三、查找有關圖片和資料,更詳細地瞭解故宮的建築及佈局,然後採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更多瞭解故宮,並鍛鍊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築物的能力。

可以試着以三大殿爲中心分別介紹三大殿前後左右的建築,也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將故宮裏的建築分成幾組逐次介紹。

教學建議

一、課前讓學生從各方面瞭解故宮,課堂上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爲題進行交流。學生在對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有了較全面的瞭解後,對本文的說明對象──故宮──也就覺得熟悉起來,閱讀本文時也就覺得心裏有數,不至於眼花繚亂。

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教師畫出參觀遊覽的示意圖,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並介紹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對重點說明的部分,可以讓學生反覆閱讀,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有關資料

一、關於《故宮博物院》(黃傳惕)

《故宮博物院》原來是一篇廣播稿,曾經配上音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節目中播出。播出以後,不少聽衆要求重播,並且建議將稿件交報刊發表。正好這時候《地理知識》雜誌準備開闢“旅遊地理”專欄,要去了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號上刊載了,題目就叫《古代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課文《故宮博物院》就是根據這篇文章刪改的。

由於《故宮博物院》最初是爲廣播寫的,所以從聽覺的角度和廣播特點方面考慮較多,對說明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如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詳略適宜等,比起書面文章來要求就更嚴一些。書面文章,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停下來研究,還能借助於圖表,廣播卻是一聽而過,無法中途停頓。下面談一點我寫《故宮博物院》前後的一些情況。

我正式動手寫《故宮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開始醞釀寫這篇文章,卻是在頭一年的秋天,在寫另一篇文章《天安門頌》的時候,我翻閱的有關天安門的資料,大都是和故宮連在一起的。天安門和紫禁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是皇帝“金鳳頒詔”的地方;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的大門,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遊人從這裏出入。站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月臺上向北眺望,故宮的重重殿宇,一直鋪向景山的萬春亭,在湛藍晴空下,閃耀着一片金輝,給人以壯美、雄偉的感覺。這就激起了我寫故宮的強烈願望。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開頭的這三句話,就是在這時候逐漸形成的。

寫文章最怕缺乏資料,沒什麼可寫,但寫故宮正好相反,常常爲資料豐富、景物衆多而發愁。人們介紹故宮,常常舉出三個引爲驕傲的“九”,這就是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要寫故宮,真有點像俗話說的:“老虎吃天,不知從哪裏下口。”記得我第一次遊故宮,是從神武門進去的,一到裏面就轉了向。以後雖然也多次到過故宮,但對什麼中路、東路、西路、外東路、外西路,一些殿宇的位置、陳列,也還是記不十分清楚。我想,寫故宮,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把故宮的面貌,總體佈局,主要建築物的位置,功能等,向聽衆和讀者交代明白,不要讓人像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形容的那樣:“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所以我首先選定一條明確的線路:從南到北,基本上沿着中軸線前進。從天安門往裏,一直走到坤寧宮,然後折向西路,從養心殿到儲秀宮(編者注:課文裏介紹養心殿和儲秀宮的這部分文字已刪去),往東再返回中軸線上的御花園,出神武門到景山。並將線路上的建築物分成幾個部分,加以分述綜合。如:出保和殿後,在小廣場稍作停頓,總結“前朝”,簡介“內廷”。在這同時,還輔以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等方位詞,使人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築物的特點與聯繫,比較清晰明瞭。

選擇線路,也就是確定重點的過程。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後三宮”,特別是其中的太和殿,無論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在紫禁城中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很多方面都能大做文章。這是沒有爭議的重點。養心殿雖然不在中軸線上,但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清朝後期,地位並不亞於太和殿。可這些重點,到底在文章中佔有多大比重,重點與全局,重點與次要部分怎樣處理,詳、略、取、舍,着實費了一番心思。最後採用了拍影片的手法,運用全景、過渡和特寫鏡頭,再借鑑繪畫技巧,工筆和寫意並用。文章的開頭兩段是全景,給人以故宮的歷史、地理概貌。再從午門和太和門過渡到紫禁城的中心,把鏡頭對準太和殿,從各個角度拍攝,用工筆重彩描繪,連白石臺基一起,用了將近八百字,佔了整個文章字數的四分之一還多,養心殿也用了三百多字。但另一方面,有些重要建築物,只是一筆帶過,有的甚至一字未提。如:作爲紫禁城正門的午門,只用了十幾個字。太和門連門前的銅獅也只用了二十多個字。保和殿後的雲龍階石,乾清宮門前的乾清門,初稿都寫進去了,但最後爲了保重點,不致岔開主線,也“忍痛割愛”,一字未留。我覺得,寫故宮這樣龐大繁複的建築羣,一定要處理好詳、略、取、舍關係,特別是要能略,更要能捨。不略不捨,就只能變成流水賬。

採寫《故宮博物院》時,我看得越多,瞭解得越深,就越感到它的意義和價值。故宮和長城等偉大的建築一樣,表現了我們民族偉大的創造力。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古建築專家單士元說:“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築藝術的總結性傑作。”無數國外遊人爲紫禁城特有的魅力所傾倒。美國的基辛格每次來北京,幾乎都要到故宮參觀。他對人說:“到北京不看故宮和天壇,等於沒有來。”

隨着採訪的深入,我愈來愈感到,寫故宮,光是說清楚,滿足於起碼的要求,太不夠了。也不能只是簡單地客觀介紹,而應該貫穿一種思想──加深對祖國的愛;體現一種精神──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增強一種感情──民族的自豪感。《故宮博物院》不是一篇抒情散文,不能離開景物做很多抒情描寫,但它應寓情於寫景之中,把感情溶入字裏行間,力求達到這樣的效果。“在湛藍的天空下,它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頂,顯得格外輝煌……”這是對太和殿外形美的描繪,也是對古代勞動者的歌頌和古代文明的讚美。“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這種感情表達就更爲強烈了。

寫《故宮博物院》,我的感情基調是愛和讚頌,着眼對建築文物的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重要的歷史價值。但故宮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的建築是爲封建統治者服務的,明清兩代先後有二十四個皇帝和一個女皇盤踞在這裏,對他們我是憎恨和揭露。在太和殿的一段裏,我描繪了多姿多態的龍,同時也沒有忘記揭露那些把自己神化爲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在養心殿一段中,我用了一段帶有鮮明色彩的貶義詞,表達對禍國殃民的那拉氏慈禧的痛恨。

二、關於紫禁城(樓慶西)

1.紫禁城的規劃

1403年,明成祖朱棣任命侯爵陳和工部侍郎吳中負責北京和紫禁城的規劃設計。

任何一幢或一組建築,決定其規模和內容的自然首先是它們的功能需要,宮殿建築也是如此。紫禁城是封建帝王執政和生活之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第一是辦理政務,需要有舉行各種禮儀和處理日常政務的殿堂、衙署、官府;第二是生活起居,包括皇帝、皇后、衆多的皇妃、皇子和太祖、太后生活、休息用的寢宮、園林、戲臺等;第三是供皇帝及其家族進行宗教、祭祀活動與唸書習武的場所,如佛堂、齋宮、藏書閣、射騎場等;還有爲以上各項內容服務的建築設施,包括膳房、作坊、禁上房、庫房以及龐大服務人員的生活用房。據統計,在紫禁城內總共有近千幢房屋。

從歷代皇宮建築羣的規劃可以看到,帝王處理政務的殿堂總是放在宮城的前面,稱爲前朝;生活起居部分放在後面,稱爲後寢或後宮;這種合乎實際功能需要的前朝後寢的佈局成了歷代皇宮的基本格局。明朝的紫禁城也是這樣,在這裏,屬於前朝部分的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位於中軸線的前部,它們是皇帝在重大禮儀和節日召見朝廷文武百官,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不但有龐大的殿堂和廣闊的庭院,還要有做各項準備和作爲儲存設備的衆多配殿與廊廡。

後寢部分有處於中軸線上的乾清、交泰、坤寧三座宮,它們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處理日常公務及舉行內朝小禮儀的場所。三宮的兩邊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宮;供皇妃居住的東六宮和供皇太子居住的東西六所;供宗教與祭祀用的一些殿堂,供皇帝休息、遊樂的御花園以及大量服務性建築也散佈在後寢區裏。所有這些前朝、後寢兩部分的各種建築都按照它們不同的功能和性質分別組成一個又一個院落,前後左右並列在一起,相互之間既有分隔,又有甬道相聯,組成龐大規模的皇宮建築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他的臣下在咸陽興建起宏大的宮室。劉邦因爲剛打下天下就大興土木而感到不妥,丞相蕭何對他說:“天子以四海爲家,非令壯麗無以重威。”(《史記·高祖本紀》)可見古人早就知道宮殿建築需壯麗宏大以顯示皇帝之重威。明朝帝王通過紫禁城所要表現的正是這種一代王朝的無上權威與宏偉的氣勢。

當時的規劃者是採取什麼手法來實現這種要求的,遺憾的是,沒有發現保留至今的第一手文字與圖像資料,我們只能通過對紫禁城的具體研究與分析去探討當時規劃的思想與手法。

2.紫禁城建築佈局

在中國古代,禮可以說是統治者用以治國的根本。禮制是什麼?《禮記》第一篇《曲禮上第一》說得很清楚:“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是決定人倫關係,明辨是非的標準,是制定道德仁義的規範。禮不僅是一種思想,而且還是一系列行爲的具體規則,它不僅制約着社會倫理道德,也制約着人們的生活行爲。這些規範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就是建立一種等級的思想和等級的制度。

在一部《禮記》中可以見到不少有關建築形制的規範與要求。《周禮·冬官考工記第六》中將城市分爲天子的王城,諸侯的國都和宗室與卿大夫的都城三個級別,規定:“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經途九軌,環途七軌,野途五軌。門阿之制,以爲都城之制。宮隅之制,以爲諸侯之城制。環途以爲諸侯經途,野途以爲都經途。”這是說王城的城樓高九雉,每雉高一丈,即高九丈;諸侯城樓按王城宮隅之制即高七雉;宗室都城城樓則按王城門阿之制,只能高五雉。王城的經途即南北向大道寬九軌,可並行九輛車;諸侯城的經途相當於王城環城道路的寬度,即寬七軌;而宗室都城的經途,只能有王城城外道路的寬度,即五軌之寬。

《禮記·禮器第十》中講:“有以大爲貴者。宮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槨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爲貴也。”又說:“禮有以多爲貴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爲貴者。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規定從宮室、器皿的大小,死後墳頭的高低,棺槨的厚薄都有等級的區別,越大越高貴。在宮室、廟堂的建造中,又以建築羣的規模和房屋之高低爲貴賤的標準。

爲了讓禮在實踐中具有可操作性,歷代統治者制定了各種更爲具體的規章制度,並將它們列入國家的法典。唐朝的《營繕令》中規定:都城每座城門可以開三個門洞,大州的城正門開兩個門洞,而縣城的門只能開一個門洞。帝王的宮殿可用有鴟尾裝飾的廡殿式屋頂,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只能用歇山式屋頂,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式屋頂。明朝在建國之初即對親王以下的各級官民的宅第規模、形制、裝飾都有明確的制度。《明會典》中規定:公侯,前廳七間或五間,中堂七間,後堂七間;一品、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後堂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

“間”指房屋的寬度,兩根立柱中間算一間,間數越多,面寬越大。“架”是指房屋的深度,架數越多,房屋越深。“廡殿”“歇山”“懸山”都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根據它們不同的構造和形式,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分別代表房屋由高級到低級的不同等級。所以,等級制在建築上通過房屋的寬度、深度,屋頂形式,裝飾的不同式樣等被表現出來,建築往往成了傳統禮制的一種象徵與標誌。與其他類型的建築相比,宮殿建築的象徵與標誌作用自然會表現得更爲明顯和突出,所以我們首先從禮制的秩序與等級來探討紫禁城的規劃與建築佈局。

先從位於中軸線上的各座城門、院門說起。午門是整座宮城的大門,位於紫禁城的最南面。高高的城臺上,中央有一座九開間的大殿,在它的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在這殿屋兩端各有一座方形的殿堂,這種呈字形的門樓稱爲“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午門大殿用的是廡殿重檐式屋頂,這也是屋頂中最高級的式樣。午門作爲紫禁城的大門,同時又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和戰士戰後凱旋向皇帝獻俘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聖旨,頒發年曆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官員犯死罪,傳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說,其實明、清兩朝執行死刑斬首示衆的地方是在離午門有相當距離的菜市口,午門廣場只是對官員執行“杖刑”的地方。午門城臺下正面有三個門洞,左右城臺各有一門稱爲掖門。正面中央的門洞是皇帝專用的門道,除皇帝外,皇后在完婚入宮時可進此門;各省舉人彙集京城接受皇帝殿試,中了狀元的進士可由此門出宮,這算是特許的了。百官上朝,文武官員進出東門,王公宗室進出西門。如遇大朝皇帝升殿,朝見文武百官人數增多,和皇帝殿試各省晉京的舉人時,才把左右掖門打開,文、武官分別進出東、西兩掖門,各省舉人則按在會試時考中的名次,單數走東掖門,雙數走西掖門。一座午門的五個門洞也表現出瞭如此鮮明的等級制度。

紫禁城的後門爲神武門,位於中軸線之北。神武門原稱玄武門。玄武爲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門。清朝第二任皇帝康熙名玄燁,爲了避諱,將玄武門改爲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周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

午門的北面是紫禁城前朝部分的大門太和門。太和門不是宮城之門而是一組建築羣體的大門,因此它沒有采用城樓門的形式,用的是宮殿式大門。大門坐落在白石臺基之上,面闊九開間,進深四間,上面是重檐歇山式屋頂,這是在屋頂中僅次於重檐廡殿頂的等級,大門之前的左右兩邊各有一隻銅獅把門,銅獅坐落在高高的石座上,張嘴瞪目,形態十分雄偉,增添了這座大門的威勢。明、清兩朝的帝王除在重大節慶日必須親臨太和殿舉行大朝儀式外,平日遇到需下詔頒令時往往在這座太和門內接見文武百官。所以太和門除了作爲前朝的大門外,還有“御門聽政”的用處。

紫禁城後宮部分也有一座大門,稱乾清門,它位於前朝保和殿的北面,也是一座宮殿式大門。面闊五開間,單檐歇山式屋頂,也有白石臺基,門前左右也有一對銅獅子把門。但它畢竟是後宮的大門,所以在屋頂形式、面闊大小、臺基高低、銅獅子的形態上都比太和殿要低一個等級。在禮制規定的許可範圍內,爲了不失後宮大門的身份,特別加建了兩座影壁,呈八字形聯接在大門的左右,與乾清門聯成爲一個整體,使這座宮門也頗有氣勢。

我們再看一下中軸線上的幾個庭院、廣場和廣場上的主要建築。從午門進紫禁城,首先來到一個橫向的廣場,面積有26 000平方米。北面爲太和門,左右兩邊各有門廊圍合成爲封閉性的庭院。在廣場的中間,橫列着一條稱爲金水河的小河,橫貫東西,將廣場分爲南北兩半。河上架着五座有漢白玉白欄杆的石橋,正對着太和門。紫禁城裏並沒有自然河道,這條金水河從何而來?

原來在中國人的環境觀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種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風水的形式被固定下來,即使沒有自然的地勢環境,也要人工創造出相應的條件以求得吉祥與安寧。紫禁城在興建時,用挖掘護城河的泥土在宮城的北面堆築了一座景山,又從護城河中引出水流,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宮中,並讓它流經幾座重要的建築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環境。於是,在這座重要的太和門前出現了這條金水河,河道彎曲如帶,也稱爲“玉帶河”。當年皇帝御門聽政,文武百官清早就立候在這條玉帶河的南面,等帝王駕到,即從太和門的左右兩側臺階上門聽旨。玉帶河不僅具有風水作用,也有排泄雨水、供水滅火的功能,它橫貫太和門前,無疑也增添了環境的意趣,加強了廣場的藝術表現力。

進入太和門到前朝部分。先是一個十分寬廣的庭院廣場,紫禁城的中心大殿太和殿就坐落在廣場之北。太和殿是宮城最重要的一座殿堂,皇帝登基、完婚、壽誕,每逢重大節日接受百官朝賀和賜宴都要在這裏舉行隆重的禮儀。其後的中和殿是帝王上大朝前做準備與休息的場所。中和殿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的殿堂。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組成紫禁城前朝的中心,無論在整體規劃與使用功能上都處於整座宮城最重要的位置,尤其以太和殿最爲突出。

太和殿面闊11開間,共寬60.01米;進深5間共33.33米;通高35.05米;建築面積2 377平方米,它是中國留存的古建築中,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屋頂最高的一座大殿。屋頂自然用的是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臺基有三層,共高8.13米,三大殿共用這座大臺基。三層臺基的四周有石欄杆相圍,臺基的前後左右設有臺階,其中前後的臺階有左右並列的三道,中央一道爲專供帝王上下的御道,御道上雕着九條龍紋。在最上面的一層臺基上,位於太和殿的前方,還佈置着象徵國家長治久安、江山永保的銅龜、銅鶴、石嘉量、日晷和成排的銅香爐。每當大朝之日,龐大的儀仗隊羅列廣場,旌旗招展,百官上朝,鐘鼓齊鳴,殿前香菸繚繞,這氣氛是頗具感染力的。試想當年朝廷百官或各路使節要覲見皇上,先在午門或太和門外候旨,然後經幾道門闕進入廣場,穿過儀仗隊,爬上高高的三層臺基才能進到太和殿,這種環境造成了一種威懾力。當年的規劃者和匠師們就是這樣運用最大的廣場,最高的臺基與建築,最講究的裝飾,通過環境的經營,及建築本身的形象與裝飾使紫禁城威武壯觀。

後宮也有三座主要的大殿。最前面的是乾清宮,在明朝和清朝前期這裏是皇帝、皇后的寢宮,有時皇帝也在這裏接見下臣,處理日常公務。其後是交泰殿,爲皇后接受皇族朝賀的地方。最北面的坤寧宮爲皇后居住的正宮。清朝時將它分作東西兩個部分。西半部分按滿族習俗,沿牆設大炕,室內安置大鍋,每逢祭日,皇室在這裏殺豬、做米糕、喝酒祭祀諸神。東半部爲皇帝結婚用洞房,設有龍鳳喜牀,雙喜字影壁等。三座宮殿同處於中軸線上,並且坐落在同一座臺基上。乾清宮與坤寧宮用的是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按禮制,後宮比前朝要低一個等級,所以這裏的臺基只有一層。乾清宮前面的庭院遠沒有前朝的那麼寬廣,在乾清門與大殿之間還連着一條甬道,使人們進入後宮大門後直接可以走到乾清宮而不必由庭院登上高高的臺基。凡此種種,都可以使人明顯地感到這裏是供帝王生活的寢宮,不需要像前朝宮殿羣那樣地威嚴而宏偉。

紫禁城的規劃與建築佈局運用了五行學說的觀念。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古人認爲世上萬物皆分陰陽,男性爲陽,女性爲陰;方位中前爲陽,後爲陰;數字中單數爲陽,雙數爲陰等等。在紫禁城,屬於陽性的帝王執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將皇帝、皇后生活的寢宮放在後方,這不僅適應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陰陽之說。前朝安排了三座大殿,後宮部分只有兩座宮(即乾清和坤寧二宮,交泰殿是後期加建的),符合單數爲陽,雙數爲陰之說。

古人認爲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所組成。地上的方位分作東、西、南、北、中五方;天上的星座分爲東、西、南、北、中五官;顏色分爲青、黃、赤、白、黑五色;聲音分作宮、商、角、徵、羽五音階。同時還把五種元素與五方、五色、五音聯繫起來組成有規律的關係。例如天上五官的中官居於中間,而中官又分爲三垣,即上垣太殿,中垣紫微,下垣天市,這中垣紫微自然又處於中官之中,成了宇宙中最中心的位置,爲天帝居住之地。地上的帝王既然自稱爲天之子,這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宮殿也應該稱爲紫微宮。漢朝皇帝在都城長安的未央宮即別稱紫微宮。明、清兩朝把皇帝居住的宮城禁地稱爲紫禁城自然是事出有據了。五官除中官外,東官星座呈龍形,與五色中東方的青色相配稱青龍;西官星座呈虎形,與西方的白色相配稱白虎;南官星座呈鳥形,與南方硃色相配稱朱雀;北官星座呈龜形,與北方玄色(黑色)相配稱玄武。所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成了天上四個方向星座的標記,也成爲地上四個方位的象徵,因而也成了人間的神獸。秦漢時期已經有了四神獸紋樣的瓦當,成爲當時用在宮殿上的特殊瓦當。唐朝長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宮城,它們的南門都稱爲朱雀門,北門都稱爲玄武門。明、清朝紫禁城的午門也稱爲“五鳳樓”,鳳本屬鳥類,所以午門也是朱雀門,北面的宮門自然稱玄武門。

五種顏色中,除了東青、西白、南朱、北黑以外,中央爲黃色,黃爲土地之色,土爲萬物之本,尤其在農業社會,土地更有特殊的地位,所以黃色成了五色的中心。在紫禁城,幾乎所有的宮殿屋頂都用黃色琉璃瓦就不奇怪了。

除了禮制和陰陽五行學說之外,紫禁城的規劃者和營造者還採用了哪些原則和相應的手法呢?我國著名的建築史學家傅熹年教授從紫禁城院落面積和宮殿位置的模數關係上進行了探討。他對紫禁城主要院落和重要建築仔細測量與分析,發現了一些現象:

首先,測得後寢二宮組成的院落東西寬118米,南北長218米,二者之比爲6∶11;由前朝三大殿組成的院落東西寬234米,南北長437米,二者之比同樣爲6∶11;而且後者的長、寬都幾乎爲前者的二倍,即前朝院落的面積等於後宮院落的四倍。其次,在後宮部分的東、西兩側各有東西六宮和東西五所,經測量,這東、西兩個部分的長爲216米,寬爲119米,這尺寸與後宮院落大小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前朝院落與東西六宮、五所的面積都可能是根據後宮院落大小而定的。傅教授認爲,中國封建王朝的建立,對皇帝來說是“化家爲國”,所以以皇帝的家,即後宮爲模數來規劃前三殿與其他建築羣,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另外,如果在後宮院落和前朝院落的四角各劃對角線,那對角線的交點正落在乾清宮和太和殿的中心。這很可能是一種決定建築羣中主要殿堂位置的設計手法,中心之前爲庭院,之後安排其他建築以突出主要殿堂的地位。這種現象在北京智化寺、妙應寺等重要寺廟中同樣存在。傅教授還發現,前朝三大殿共處的工字形大臺基,其南北之長爲232米,東西寬130米,二者之比爲9∶5。按陰陽之說,單數爲陽,陽數爲九屬最高,五居中,所以古代常以九和五象徵帝王之數,稱“九五之尊”。在這座重要的臺基上採用此數,應當說不是設計者的無意巧合。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朝的宮城,佔地達72萬平方米,近千幢的房屋面積也有16萬平方米,要把這樣多的建築安排妥當,使它們既能滿足宮廷各種物質功能的需要,又要合乎禮制,創造出表現封建帝王權勢的空間環境,當時的規劃和營造者必然採取了各種技術與藝術手段,在缺乏確切史料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多方面的研究探討,從而揭示出古代營造者們的規劃思想與具體的設計手法。

(選自《中國古建築二十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