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關於議論文寫作(二)

語言運用 閱讀(1.72W)
關於議論文寫作(二)

一、作文見解新穎四法
大學聯考《考試說明》規定作文發展等級第四項“有創新”,其中有一條“見解新穎”。何爲“見解新穎”?就是“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談,這確實體現了寫作上的創新精神。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見解新穎”呢?
1、逆視法。就是在思考問題時,運用逆向思維,反彈琵琶,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認識常規,得出全新的見解。比如,人們常常譏笑“班門弄斧”,不自量力,我偏提倡“弄斧就要到班門”,只有敢於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能獲得更多的教益;人們常以“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作爲藉口,我偏說“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潔身自好,拒絕誘惑;一株牽牛花,別人讚美它勇於攀登,奮發向上,我偏批評它只要見到誰位置高就去攀附。
2、側視法。就是運用發散思維,另闢蹊徑,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引發新的認識,得出不同的結果,產生新的見解。比如,以“濫竽充數”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評南郭先生不懂裝懂的惡劣作風外,還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1)批評齊宣王的“大鍋飯”政策,聯繫現實談改革平均主義的必要性;(2)批評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擊現實社會中官官相互的腐敗現象;(3)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評現實生活中不學無術卻空佔位置的無賴作風;(4)讚頌齊緡王不墨守成規,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些見解互不相同卻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3、透視法。即在人們普遍認同的認知習慣或傳統觀念基礎上,繼續深入挖掘,就象做x光透視一樣,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從而形成全新的見解。如臺灣著名作家柏楊有一篇文章題爲《講真話不是美德》,乍看起來讓人懷疑是不是寫錯或印錯了。讀罷全文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認爲:講真話不是一個人的美德,講真話是一個基本的做人態度。一旦講真話成爲美德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扭曲。見解新穎,立意深刻,發人深省。
4、統覽法。即在思考問題時,不能執於一端,非此即彼,而應統覽全局,全盤考慮,善於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形成新穎獨特的見解。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魚,讓兩人選擇——可能馬上就有人說,選擇魚竿好,或是選擇魚好,其實這兩種見解都失之偏頗:因爲選擇了魚,很快就會吃光,如果不能到達目的地,還是會餓死;若選擇魚竿,在到達水邊之前,也有可能餓死。可見,這兩種選擇都是不明智的。那麼,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呢?其實,只要我們通觀全局,分析形勢,綜合考慮,新的見解自然會產生——兩個人合作起來,先填飽肚子,再帶上魚竿去趕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面對文題或材料,只要我們認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維,就完全有可能獲得新穎的見解。但需要指出的是,追求“見解新穎”,一定要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之上,如果一味“求新”而流於怪謬,則不可取。
二、論據運用的原則及方法
論據就是確立論點的理由和依據。一篇議論文,它總是要表明一定的觀點和主張,闡述一定的見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論點。爲了讓論點被別人承認,或者說使觀點令人信服,就一定要用依據來加以支撐,這個依據,就是我們常說的論據。
論據可分爲兩大類: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理論論據多是引用經典性的著作和權威性的言論,它們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是可行的,同時它們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特別是經典性和權威性的言論,能夠增加論點的廣度和深度,使讀者對作者的觀點理解得更深刻。但是,一般的議論文,用得多的還是事實論據,因爲事實勝於雄辯,一般說來,事實論據比理論論據更有說服力。
現在,不少學生議論文寫得鬆散、遊離,寫得欠深度、欠力度,沒有說服力,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不會運用論據。
一般說來,議論文論據的運用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明確的目的性。
論據是論證論點的根據,是作者建立論點的理由,論據是爲論點服務的,因此它必須與論點保持一致,即材料與論點有必然的、本質的聯繫,能完全支撐論點,這就是通常說的“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離了論點,不但沒有說服力,反而會成爲文章的累贅,甚至會阻塞文章的思路。觀點和材料的統一,這是議論文最基本的要求。
這就對論據提出了最起碼的要求,那就是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都應該能夠充分證明論點。因爲運用論據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爲支撐論點而運用的,爲證明論點而服務的,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你的事實論據再典型,你的道理論據再精闢,也是沒有價值的。
有一點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實論據要確鑿,也就是說用作論據的事實必須是準確無誤的,不能胡編亂造;如果是虛假的,或個別事實不真實,都會導致論點經不住推敲的結果。所以,列寧說,論點“應該設法根據正確的和不容爭辯的事實來建立一個可靠的基礎”(《統計學和社會學》,《列寧全集》第23卷)。論據真實可靠,論點就令人信服;論據靠不往,論點就成了空中樓閣,對此,我們絲毫馬虎不得。
2.選擇的典型性。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論據典型,能受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論據不典型,就不能說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就沒有說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個別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的,也就不能做爲論據,否則就會導致論點的謬誤。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爲論據,從古到今,由中而外,從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語,皆可作爲有力的論據,使文章豐滿起來。但是隻要用到名人名言作爲論據時,總有一批學生連舉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學生所的幾個人物,又往往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時代、同一個類型、同一個領域,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錯誤。因爲從同一個角度舉出來的論據再多,再貼切,也只能代表一個方面普遍意義。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選擇論據,避熟就生,避舊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會增加,就有利於闡述道理,會令人耳目一新。
3.運用的精練性。
論據運用不在多,而在於精,在於能說明問題,寫議論文佔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選用材料要沙裏淘金,精益求精。當然有時僅用一個事例來證明論點會顯得單薄,力量不夠,這時就應通過幾個事例來充實內容。但有的同學認爲論據越多就越能充分證明論點,這是不可取的。不加青紅皁白硬塞進去,結果會大大削弱議論的力量。
另外,有的同學敘述事實論據時,不突出重點和精華,不注意取捨,水分太多,有許多的敘述描寫,有時還有詳細的故事情節,文章幾乎成了記敘文,使文章的論點無法得到充分的證明,這是寫議論文的大忌。議論文重在議論,不應重在記敘。事實材料的敘述要簡明扼要,有時只要把能證明觀點的那個部分、側面說就行了。從頭到尾詳盡描述,應該注意糾正。議論文中的事實,應該只是敘述而不描寫,是擇要交代梗概,捨棄其中的細節;摘取事件的一點,捨棄其他與論點無關的部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敘述只是爲議論而服務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證明論點就行。
4.材料的新穎性。
現在非常強調創新,學生的作文也很重視有新意,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我們則可以通過論據的新來使文章增添新意。
論據的新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論、新觀念等;如果選用的事實論據都是陳穀子、爛芝麻,都是老生常談,遊離於日新月異的生活,落伍於前進的時代,缺乏新鮮感和說服力,這樣難免使人生厭。不能一談到身殘志堅,就寫到張海迪,一談到革命紀律性,就寫邱少雲,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錯,但用得太多太俗,就會影響文意的表達,所以使用事實論據要有時代特色,要有新鮮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二是舊材料的新作法。有時,我們找不到新的材料,當然也可以運用一些舊的材料,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要力求用舊材料寫出新意,讓人感到材料雖然是熟悉的,但你這樣運用這樣處理仍讓人感到不同凡響。有的同學把領袖人物、著名人物、先進人物、名言警句當作“萬能膠”,而且多年不變,沒有從中挖掘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也不注重平時的閱讀積累,不善於從生活中選擇新鮮的論據,說到這個論點,或者說到那個論點,都是常用的幾個論據,讓人味同嚼蠟。曾在報刊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在議論文寫作中,選擇新鮮的別人尚未用過的論據是金子,別人已用的論據你能變換角度去用是銀子,別人經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在論據的運用中,我們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銀子,而不是石子。
以上分析了論據運用的四點原則,在具體處理論據的過程中,我們還應做到以下兩點:
1.善於引述論據。
論據的作用是證明論點,因此,引述論據時要貼切。所謂貼切,就是論據和論點相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論據時,必須依據論點的需要酌情變通,或“縮簡”,或“改造”,其高度必須和論點相一致,否則會造成論據遊離,減輕說服力量。引用論據還要簡明概括,引用論據的目的在於說理,這決定了論據的目的性、簡明性、概括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敘述材料時,要把握好側重點,剔除與論點無關或與論點關係不大的材料,並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若敘述過細,則顯得拖泥帶水,雜亂無章,甚至會把議論文寫成記敘文。
我們應該明白,議論文中的事例是作爲論據出現的,它的任務是確立論點,而不在於向讀者展示本身發生的過程,因此,陳說事實應簡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敘代議。所用事實若爲人們所熟知,那隻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證明論點即可;所用事實若不爲人所熟知,也同樣要力求簡要,做到要言不煩。
2.學會分析論據。
分析是聯繫論點和論據的橋樑,是豐富文章內容的關鍵。中學生的議論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論點加論據上,致使議論文淺顯空洞,缺乏說服力,因此,中學生要想盡快突破議論文的寫作障礙,提高議論文寫作的能力,就必須學會分析論據。
用事例論證不是做數學的證明題,不能擺個事例就了事。圍繞論點擺出論據後之後,一定要圍繞論點對論據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與論點之間有什麼關係,講清它們爲什麼能證明論點,千萬不能擺事實而不講道理,只是單純地羅列事例。分析是聯繫論點和論據的橋樑,是豐富文章內容、開掘議論文深度的關鍵。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論點成爲有機的統一體;只有通過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與論點之間的關係,才能使文章產生令人信服的邏輯力量。
以上簡要地分析了議論文中論據運用的原則和方法,廣大中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加以揣摩,並加以貫徹落實。我們相信,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如果能處理好論據的運用,那麼你的議論文一定會更具有邏輯性,更具有說服力。
三、議論文的平行結構
議論文結構中較爲常見的是平行結構。平行結構是指在論證某個觀點或論題時,將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聯繫的幾個方面來加以論述,而這幾個方面都是從屬於中心論題或觀點的,它們之間地位平等,呈平行關係,故稱平行結構。依據平行結構與論點(或論題)的關係,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成如下幾類。
(一)分解類。論證中平行結構的幾個方面是對中心論點的展開與說明,是中心論點的具體化,恰似文章結構中的總分關係。如初語教材中《理想的階梯》一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奮鬥是理想的階梯”,並列的幾個部分可以說是對“奮鬥”一語的分解與具體化:
1、刻苦勤奮,是理想的階梯;
2、珍惜時間,是理想的階梯;
3、迎難而上,是理想的階梯。
一些抽象的文題,如《知識就是力量》、《時間就是一切》等常用此類結構佈局謀篇來進行論證。
(二)闡述類。論證中平行的幾個方面是對中心論點的屬性和思想意義的揭示與闡發,是作者對某一論題思索認識的結果。比如某年華東六省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的一篇奪魁作文——《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辯證地引出學習、工作應有這種精神後,便用了一組平行結構來闡述它的含義:
1、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
2、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種進取開拓的精神;
4、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
此類形式最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深刻程度。闡釋類的議論文,如《談理想》、《說自信》等,很適宜採用此類結構。
(三)利弊類。議論文常要論述某種主張、做法,而要證明應不應這樣做,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談作用說危害了。比如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議論文《勤有三益》,作者爲了說明“爲人當勤勞”這一觀點,就採用瞭如下的平行結構:
1、勤勞,可以有所獲免飢寒也;(創財)
2、勤勞,可以有所勞延壽考也;(健體)
3、勤勞,可以有所事遠淫邪也。(修身)
又如1995年大學聯考優秀作文有一篇作文叫《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作者在論證時,也用了此種結構:
正確態度:寬於待人,嚴於律己。
1、寬以待人,纔會有知人之智;
2、嚴於律己,則會有自知之明。
論述得既簡明而又頗有深度,得了很高分數也就不足爲怪了。
論述主張、做法類的議論文常用此形式,如《學生要不要參加家務勞動》、《課外閱讀小議》。
一般來講,在應試議論文的寫作中,適時恰當地採用平行結構,有如下一些好處: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議論文重在闡明道理,而要說明某個問題,如能分成幾個方面來進行論述,往往可以使議論顯得有條不紊,多而不亂。
其次,從議論的力度和效果來看,採用平行結構往往能使議論氣韻酣暢,有如重浪排闥,給讀者造成強烈印象,從而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
再次,議論時恰當合理地採用平行結構,能顯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維範圍內的不同指向的深度開掘,體現出作者思維的深刻程度。
我們可以說,平行結構是應試作文寫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