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古人不遠作文(精選15篇)

作文 閱讀(1.1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人不遠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不遠作文(精選15篇)

古人不遠作文1

我擁抱着季節裏難得透出的溫暖,安然靜坐········

捧一本《論語》,嘬一口清茗,沐一縷陽光,解讀那位迄今爲止最偉大的老師——孔子。時間,在這樣的時刻顯得無力而緩慢,像雨後牆壁上的蝸牛,向前移動。

縱觀孔子的一生,以好學,博覽著稱。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聖人。對此,孔子只是一笑而過,因爲在他心中始終只有一句話在閃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這位學者是多麼地謙躬啊!

雖不曾看過這位鴻儒的素顏,卻隱約感受到了他樸實的身影,緊鎖的雙眉,龍鍾的體態。

孔子一生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學富五車,經驗豐富。他推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態度,主張“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感受“學而時習之”的快樂。教導弟子“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爲後人所傳頌。“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這樣一位學者教會了我要實事求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又是他,告訴我們要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連這般大儒都如此謙遜,何況我們呢?

四周靜悄悄的,空氣似乎停滯了,只有我的心還在感受着孔子的魅力。

孔子是一位良師,不求聞名中外,但求默默無聞地奉獻。他就像荷葉一般,多少年來遵守做人的原則,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培養出了72位德隆望尊的學生。曾經有這樣一段小故事:顏回與一個人打賭,賭注分別是一條命和一頂帽子。當他們到孔子身邊理論時,孔子並沒有袒護他的學生,而是贊同另一個人。顏回雖很不服氣,但還是脫下了自己的帽子。於是,顏回再次找孔子理論,孔子捋了捋鬍鬚,意味深長地說:“你輸了只是陪一頂帽子,而他卻是一條命啊。”顏回恍然大悟,對孔子更加敬佩了。

孔子將天才大智融化成筆端的華彩,用命途多舛凝練成沸騰的思想,把練達至情揮舞成飄灑的旋律。是可謂名人也!

端起茶杯,在嘬一口清茗,孔子的魅力隨茶香流向心底·····

古人不遠作文2

古人不遠:曹操在古今歷史長河中,有無數著名的歷史人物,有精忠報國的岳飛,有含恨投江的屈原,有女中豪傑花木蘭等等,這些人物都曾在這條長河中掀起過巨浪,但在我心中,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消失沙灘上,也唯有他令我記憶猶新——曹操。

在大多數人心中,他代表反面角色,代表邪惡力量,所以理應被消滅,他也就是一個卑鄙、老謀深算、野心勃勃的人。但那只是站在孫劉雙方來看罷了。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他卻是一個足智多謀、賞識人才、胸懷大志的人。

他足智多謀。一生經歷大小戰役不下十起,平定了北方戰亂,一邊抵禦北方的侵略,另一邊則謀劃統一天下,打破三國鼎立的局面。在軍中他是統帥兼軍師,帶兵打仗樣樣不落後,爲了攻下西蜀東吳,制定計劃組建軍隊,但北方人不適應水上作戰,乘船便吐,曹操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用繩索鐵鏈將戰船連接在一起,減輕了船的搖擺,士兵們也不覺暈船了。

他賞識人才、重視人才的利用。曹操雖然掌握兵家大權,卻不能統一南方,曹操經過多次總結,得出結論,因爲孫劉手下有諸多英勇善戰的將士,如吼聲如雷的張飛,手揮大刀的關羽,還有足智多謀的軍師指揮,如遍觀風雲的諸葛亮。一次,曹操派出幾員大將斬殺敵軍將領,但一一都被此人的大刀揮下馬來,曹操一問身邊的手下,原來他就是關羽,曹操爲之一震,此時他並不是就此機會消滅敵方一份主力,而是邀他到府上做客,還同他一起喝酒,一起談政事,希望他能爲自己完成事業出一份力,但當關羽拒絕他的要求時,他沒有過多的阻撓,不僅放過關羽,還送了他一匹汗血馬。

他有遠大抱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一生都在爲實現理想而奮鬥。但他長辭於這個世界時,也未能實現其理想,成爲他終生的遺憾。

曹操,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古人不遠作文3

縱觀歷史,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經典人物衆多,每個歷史人物都給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無價的文化寶藏。其中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有“詩仙”之稱的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是我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他與杜甫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也許詩人都愛好遊山玩水吧!李白跟陶淵明類似,他也是一個天然景物的快樂喜愛者。他曾在《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中寫道:“五嶽尋仙不辭遠,終身好入名山遊。”

李白他終身幾乎都在憂慮中度過,只是我們從李白的詩中感覺不到他的終身都是對天長嘆中度過的。他的腦子裏總是充滿着無窮的幻邪,但其實他只是把這些消愁的方式都清晰地寫進了詩歌裏邊。唐代公認最傷時感事的詩人杜甫,而真正需要他憂慮的,其實沒有李白多。

我曾在《讀者》中,看到一篇文章——《大器》。文章中講述的是作者從製作小提琴的流程中領悟出的一些道理,其中的一段話我非常欣賞:“捨得放棄紛繁紅塵中的誘惑和熱鬧,捨得放下你儂我儂的情深和意長,捨得讓自己從一個八面玲瓏、頗受歡迎的“人精”脫變成呆若木雞、錦衣夜行的隱者,除此,還要忍受漫長的寂寞和孤單,面對隨時來襲的彷徨和絕望、譏諷和嘲笑……而這樣的人,註定是不多的。他的內心,時刻都有靈魂的清越之聲在激盪,這是命運賜予追夢人的最崇高的現世享受。而這樣的清越之聲,有的人一輩子都無從知曉。”我認爲李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大器”的人。

李白的詩以抒情爲主。他是繼屈原而後,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地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汲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成爲他自己的獨特風貌。他這一生中創作的詩歌不少,現反尚存900首詩,內容豐富精彩,其中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李白他遠大的抱負。

李白,他的身世、經歷讓我感動,他遠大的志向讓我欽佩。我真的很想成爲一個像李白一樣“大器”的人,很單純的爲了自己的夢想去拼搏,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地奮鬥。

古人不遠作文4

要說古人中我最崇敬的人,那一定要提到他,他是一名隱者,他是“田園文學”的創始人,他是隻因一篇《桃花源記》一篇《歸來去兮辭》就讓我對他崇敬不已的陶淵明,先生是閒雲野鶴,先生不爲五斗米折腰,先生有豪放曠達的胸襟,這些都如此的讓我心懷敬意。

先生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平淡自然,深厚醇美。他讚美田園風光,讚美農村純樸勞動生活的詩更別具一格,先生嚮往這樣的生活,自然詩中流露出的是對它的讚美之情,先生過着這樣的生活,所以自知其中的樂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使我又想到這樣一幅畫面,先生在靜謐的月光下,揮動着鋤頭,汗流浹背的工作,但即使是這樣先生心裏感到很快樂,很自由,很滿足,這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讓人心服的“田園詩人”了。

先生曾不爲五斗米折腰,這就能體現先生豪放曠達的胸襟。他執着於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執着於一個無法在污濁世界實現的理想,但他努力了,堅持了,所以爲了理想他可以放棄功名利祿,放棄榮華富貴,放棄羈絆自己一切的東西,只要心安,只要不喪失自我,便是他追求理想的真正目的。

當先生丟掉官帽,回到山村時,我都高興的歡呼,這樣一個人,只適合閒雲野鶴般的自由,怎能讓世俗把他牽絆住,怎能在塵俗中流連呢,在高山流水中,先生髮領飄動,臨着風喝酒,藉着月光作詩,笑看雲捲雲舒,這樣的日子誰不向往,只是別人甘於流於世流罷了。先生也應是看不慣這世俗的污濁才退隱山林的吧,只有那裏纔是他的樂土。只有那裏,陶淵明纔是陶淵明,而不是腐敗的、墮落的世人。

先生雖然歸隱山林,但自己的志向讓人不會被丟失,所以才“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這樣纔有了宋代作家歐陽修說的:“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來兮》一篇而已”,先生大義凜然的精神,先生不會泯滅的志向,先生別具一格的才能,先生豪放曠達的胸襟,這樣的人怎麼能不讓人崇敬,誰不覺親近。

寫完此文,在夢中我似乎看到先生的夢想終於實現,在那開滿桃樹的地方,人人安居樂業講信修睦。先生生活在那裏,先生嚮往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先生在笑,爲理想而笑,爲遠離煩惱而笑,這樣的生活,怎能不讓他高興。

古人不遠作文5

你如果還身處陽間,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嘆,懂餘者何人也?

後人品《三國演義》,對你——曹孟德的印象仍停留在一代奸雄是也!其實我明瞭,平江山,你乃一世梟雄;論風騷,你算一代泰斗,話感情,你爲重情義者。這樣的亂世豪傑怎能被貶爲一代奸雄是呼?

我愛你的威風霸氣。東漢末年,王室腐敗,盜賊猖狂,民不聊生,黃巾軍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囂張旗號。東漢都城洛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上到達官富人,下到平明百姓,都在擔驚受怕中度日如年。你,許都太守——曹操,回都護駕,平定叛亂,你知道舊都已是頹巖殘壁,失去了防禦的屏障,決定遷都許都,王室大臣極力反對,你佇立朝堂之上狂吼一聲,威震四方,也正因爲此你也纔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纔有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威懾力!

我愛你的文韜武略。北方戰亂,受袁士卒,騷擾不寧,上征討伐。魏袁軍交戰於官渡,差距甚是懸殊,傭兵十萬與之八十萬相抗衡,頗爲困難。更何爲敵將中猛將如雲,謀臣如雨,難上加難。你泰然面對,御駕親征,馳騁沙場,畢竟人數上的差距不是隨便就可以持平的',幾戰幾敗的情況下,你不放棄,直對鋒刃。你泰然揮兵乘夜色,度峽谷,襲烏巢,斬淳于瓊,震張頜,退高覽。勝利初見轉折,籌碼向你這方偏倒。接着袁紹對說一不二的部下起了疑心,逼反了張頜,氣反了高覽,二人投曹操——孟德兄麾下。你實力如虎添翼,士氣高昂。曹兄你威風凜凜,勝袁紹,盤踞整個中原北方。

我愛你的重情重義。謀臣郭嘉,死心塌地的追隨你,隨你東征西張,出謀劃策,屢立戰功,被你視如骨肉兄弟,那天,他病倒在牀,你來了,你拂袖沾淚,望他骨瘦嶙峋,摸他冰涼雙手,那晚,孤雁飛翔怕折了翅,嬋娟冷清怕刺了心。你徹夜未眠的哭訴,你鼻酸,眼溼,心絞,一宿的佇立在窗前,哭訴着,欲罷不能……

或許後人如何評論你,你都會笑着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你不遠,你就在那棵老菩提樹下輕誦壯詞,青石板上仍然鐫刻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詞。

古人不遠作文6

喜歡詩,尤其是李白的詩,但我更喜歡蘇軾的詩、詞。喜歡他的豪襟奔放,更喜歡他的毫不掩飾的真性情,所以我成了蘇軾身後九百九十多年的擁護者。

喜歡詩,所以我知道《題西林壁》;喜歡詞,所以我知道有首詞叫做《水調歌頭》;喜歡字體,所以我知道有種風格叫做“蘇體”;更喜歡 文章,所以我知道有種東西可以流傳千古而不衰,曾聽別人嘴裏說的李謫仙,但不知道是誰。經過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最後知道了。李謫仙就是李白。李白的“斗酒詩百篇”,心裏覺得十分驚豔。但是看到蘇軾的“言語有時盡”,卻只有這句話來表達,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蘇子修了蘇堤,未曾一遊,不知今日模樣,只能從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言語中求得幾分模樣。他的所作所爲可奠定黃岡文赤壁莫大的名氣,那樣泛舟觥籌交錯等場景,卻是那麼令人神往。他走過李白的風光,也有過杜甫的落魄,對於一個胸懷濟世蒼生的文人來說,他不是最好的一個,也不是最差的一個,但他卻是最樂觀的一個,寄情于山水。對於蘇子來說,悲劇和喜劇是重疊在一起的。喜歡他的豪襟,所以才聽不慣“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樣的句子!

我初是喜歡他的詩詞才情,但論詩詞他還是不如李白的。我後是喜歡他的豪放胸襟,但同時代的辛棄疾同樣不失豪放。人們說他是全才,但由古以來全才又何嘗少過呢,令人啄磨不透的弘一法師又何嘗不是全才呢。唯有一首《送別》留在歷史長河中,反而愈加明晰起來。

細細想來,每個人都有其才華驚豔的一面,令人喜歡。只是蘇軾令人驚豔的地方多了一些罷了。但我所喜歡的並非如此,是他的真性情,給人一種繁華落盡真純的樸實。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坦然。我喜歡他的才情卻更喜歡他的胸襟。李白是有千丈詩情,但終究是謫仙,離我們太遠。反而是蘇子,尤其是蘇堤之上的那個蘇子,讓人敬佩更令人喜歡。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蘇軾。

古人不遠作文7

好像在生命剛開始的那一刻,我的記憶裏就有了你言談的影子,朦朧中,我似乎看見你來了,身着一襲袍,醉捧半杯酒,飄逸如仙……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種溫馨的感動勾起了我無盡的遐想;“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那種獨在異鄉的孤獨令人憔悴。

你說“長風破浪會有時”,你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說“千金散去還復來”,你似乎一直用樂觀澆灌着生命之根。你寵辱不驚,笑看風雲,醉夢中,猶見你嘴角微笑的影子。你似乎將生命視作近乎美麗的圓,有失必得,有始善終。在“衆鳥高飛盡的敬亭山旁,你對酒當歌邀明月”,面對有人被貶,你,豪放的你寄愁心於明月,你給生命一份堅定地允諾,用雙手撐起一方天空,讓歡樂盡情徜徉。

於是,我是你若生命的信仰。我在彷徨的路口追尋你盈盈的足跡,我在失落的窗口感恩你詞句的慰藉。遙空斷雁,青苔落蝶,再也勾不起我的惆悵與惘然,我遵循你的人生目標——樂觀。然而,我錯了,我以爲你白色的長袍劃下了半空的美麗,我以爲你看穿俗世浮塵,只將信念付諸快樂……

當我靜心地重疊你的故事,才發現流瀉於生命中的那惘惘情思,你曾因懷才不遇而感到悲憤;你憤世嫉妒,感到仕路艱難;你對得到朝廷的重用而心懷希望;你對自己施展才能,實現理想充滿自信。千尺桃花潭畔,你寫下“不及汪倫送我情”,將濃意深情表露;明月白露之間,“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盈留着你爲遊子的悵然;你對着高堂明鏡,傷語綿綿悲白髮;你厭惡官場的腐朽,“舉世皆醉我獨醒”的你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對着苦鏡,低吟“與你同銷萬古愁”;你呼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然後“仰天大笑出門去”;你又散發弄扁舟,留下一個個美麗動人的童話……

是我誤解了你。原來,你的人生中也有風中翻飛的秋葉;原來,這纔是你充滿坎坷與詩意的人生。

李白啊,你給了我無盡的感念,你才情洞照時空,你的睿智撼動古今,你肆意地將生命的芳香傾吐,流露出人生如夢的灑脫,留給人世間幻美的詩頁。

你生命的芳香已被刻苦銘心的收藏。歷史的盾牌擋不住生輝的靈魂,華夏的天空激盪着你永恆的人生。

古人不遠作文8

歷史的天空風雲變幻,又有五千年的歲月裏,有多少平庸的人沒留下任何痕跡,成爲無名的匆匆過客。可你卻是那悠遠而深邃的歷史天空中的一顆巨星,永遠閃耀着思想的光芒。

您將天才大智融化成筆端的華彩,您用命途多舛凝練成沸騰的思想,您把練達至情揮舞成飄灑的旋律。我低頭沉思,遨遊在您清澈卻不見底的思想海洋,總想摸透您深深的淵底。我閉目呻詠,沉湎於您唯美的華章,總想洞悉您那夢中的繾綣,我仰視膜拜,從心底響亮地呼喚着您的名字:孔子。

您是一杯清茶,在苦澀中掩不住的茗香,溢出歲月的沙壺,沁滿我的心脾,您“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法寶,您“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求學精神,您“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的爲學精髓,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創新睿智,似一把把金鑰匙幫我開啓探索真理格物致知寶藏的大門。

您是一輪紅日,那凜冽中的暖流令我熱血沸騰,豁達滿懷,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人繩準,您“君子喻義,見賢思齊”的道德應答,您“成人之美,懷德懷刑”的處事至寶,您“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爲政哲學,令人忘卻周遊的無奈。您在“常慼慼,坦蕩蕩”的懸殊比較下,讓做人爲政的理念瞬間噴發,齊家治國的光芒由此普照大地。

歷經滄桑,周遊列國的孔子於困頓中留下了與日月同輝的《論語》,於是就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典思想。

千年的風吹雨打,讓不朽的鉅著越發熠熠生輝。孔子—可敬的精神領袖指引着人們打造生活蔚藍的晴空,孔子—可親的歷史巨人引領着人們從悠悠遠古堅定地走向未來,一步一步取得勝利,贏得輝煌!

孔子是非凡的,也是平凡的。非凡與平凡的碰撞,瀰漫出的便是你智者的可愛。或許我不會成爲孔夫子那樣博學多才的聖人,但起碼我可以儘可能地去掉思想中的污垢,行爲上的瑕疵,讓自己的人格多一些厚重與光澤,成不了聖人,但也絕不會是個庸人。

孔子,我永遠的嚮往!

古人不遠作文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五千年來,歷史長河孕育了千千萬萬的人。有些人名垂青史,而有的則是爲世人所憎恨。

東漢末年,天下亂,羣雄起。曹操——一個被稱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人。他超人的寬容,包裹的無數猜忌,他非凡的氣概,掩蓋着他無比的奸詐。他融君子與小人於一體。策馬楊鞭,觀滄海,高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側耳傾聽,彷彿“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盈盈在耳。其實,曹操並非是奸雄”只是因爲他敢於藐視王法,不守官場紀律,罷了。“漢賊,”“奸雄,”的罵名只不過是用來套住愚臣、愚民的繮鎖。孟德亦聰明,亦奸詐。

廬山之下菊花盛開,遠處隱約可見一人。他舉鋤背笠,正鋤着地上的一株嫩黃菊花旁的草。汗水從兩鬢滴下,他飄逸的長髮隨風輕輕飛舞。他就是“不肯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他面對官場險惡,選擇了寧靜的田園。他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山麓下,朵朵傲然開放的菊花是他美好的追求。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官場的失意掩不住他的豪情,於黃州,歌赤壁;於杭州,遊西湖。他豁達,堅強,孤獨,豪放。

聽,是誰在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他就是“斗酒百篇”的青蓮居士。他曾令高力士脫靴,又使楊玉環研墨。一生浪漫、奔放“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飲酒,舞劍,他瀟灑,欲上青天攬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豪放,我輩豈是篷蒿人。他用酒來洗滌自己的本性,用詩來放牧自己的靈魂。

斟一淡酒,捧一卷書,看古人演繹着一個個故事,靈魂再次被震撼。淡淡酒香,澀澀酒味靜聽金戈鐵馬的錚錚迴響,凝望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彷彿,此時,詩人的心緒都化成了一曲經久不衰的歌。感慨曾經的一切已成滄桑。滿心惆悵,在書中得到渲泄。而這一個個不朽傳奇在歷史長卷中相互交織。

歷史長河仍在不斷流淌。隨時間的逝去,長卷篇章中的故事像一杯香茗,歷久彌新。故事中的英雄仍然屹立,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影響着我們。但我堅信“數天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們新一代定會青出於藍勝於藍,繼續續寫中華民族的宏偉篇章。

古人不遠作文10

仰望明月,蘇軾那首《水調歌頭》呼之欲出,遠觀黃河,李白那首《將進酒》我們爛熟於心。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記憶,即使塵封了幾千年,即使那條名叫歷史的長河,已經日夜不停的奔騰了千萬個日月,但還是會被後人所銘記。

數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中,我最欣賞,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項羽,李白,李清照。

項羽,有人會說,他只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位,而且還是爲失敗的君王。但我之所以欣賞項羽,是因爲他那份“破釜沉舟”的膽識氣魄;是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得自信霸氣;是他至死不肯過江東的決絕;是他高吟《亥下歌》時的傲然。

正因爲如此,項羽即使在楚漢之戰裏敗得一塌塗地,也依然被後世子孫敬仰,也依然會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流傳下來。

一壺酒,一輪月,一把劍,一路狂舞,一路高吟,舞出一顆盛世的利膽,舞出一位盛唐的詩仙。三人之中,我尤其敬仰李白那份豁達樂觀的心境。

也曾有過“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獨寂寞,但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豪氣;也曾有過“將登太行雪滿山,欲渡黃河冰塞川”的失意茫然,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瀟灑達觀。在宦海沉浮,官場險惡,重重禮教枷鎖所束縛的封建王朝裏,唯獨李白能過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仰天大笑出門去,唯獨只有李白能夠持赤子之心吟誦“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般童趣盎然的詩句。

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爲粉飾,不爲褒名,滄海一聲笑,束髮弄扁舟的李太白啊。即使時空歲月已隔千年但千年之後的我亦依然被你的人格偉力所折服。

李清照,你可謂是我心中的美神,詞動京華。你於亂世中擎起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段完美的獨舞,你的才氣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如同一朵搖曳的花,守護着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21世紀最流行的詞語是什麼沒錯是個性。這三位古人他們的結局也許並不那麼完美,但他們的人生絕對是精彩絕倫的。與現代人所追求的個性,不謀而合。歷史長河之畔,我感慨萬千…

古人不遠作文11

古人不遠: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

我國曆史上有很多我喜歡的名人志士,而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白,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格豪邁,氣勢磅礴,代表作有《蜀道難》、《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傳世。而他的詩集中《靜夜思》家喻戶曉,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月夜思鄉的深切情感。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智慧超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不同凡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的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立志,貴在少年。

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

他來到山上小河邊,看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你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缺少一根繡花針,只有用這鐵杵來磨。”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的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爲了有名的大詩人。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但卻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利爲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言,他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正是他的種種精神,激勵着我奮發努力,堅持不懈。

古人不遠作文12

是夜。夢,飄渺其中。微風撩開了那層薄紗。若隱若現,若隱若現……是他,真的是他,站在命運的齒輪之上一遍又一遍地輪迴,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一遍又一遍地接受衝擊

——題記

二千多年前,他含盡艱辛,瀝盡心血“冶煉”了這部輝煌的著作。他並沒有用過多的語言來修飾自己的功勞,他用更多的時光和心血描繪了這麼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名史——《史記

當他籠罩在《史記》的巨大光環下時,人們所看到的只有他的成功,偉大和孤傲。孰不知,他那傷痕累累,千滄百孔的人生另一面。誰也不曾想過,誰也不曾提起。

遭受宮刑,忍辱負重。一次又一次地與缺陷,嘲笑等人生大浪搏擊;卻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倒在地;一次又一次站起;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生戰鬥中鬥得傷痕累累;卻又一次又一次在失敗中,痛苦中累積高度……

鬥爭,跌倒,站起,累積在這簡單卻不平凡的循環中,他實現了自己畢生的願望,與其說他實現了畢生的願望,不如說他在人生的刀劍浪口上戰勝了一切。

他不爲權,不爲錢也不爲勢。他只是想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爲歷史,爲世間的芸芸衆生留下些永遠不會被時間沙塵所埋葬的寶藏,他只是想讓歷史刻刀,刻下這些王朝以及它們所留下的一切。

這些他所想到的一切都被做到了,被他留下了,讓他成功了。讓他唯一想不到的是,歷史所記錄下這一切的同時,也記錄下了

他,這個最偉大,讓我最喜歡,最敬佩的他——司馬遷。讓他的形象,他的功績,他的精神永遠不被泯滅。

我想我並不只是膚淺地喜歡他鞭策的書籍和形象了,我更喜歡他那埋葬在心底的爍爍發光的“寶藏”。

夢中。他仍舊那麼堅定地站着。歷史的浪濤洶涌地拍在他身上,他沒有一絲動搖,依舊捧着那閃亮的發着光的“人生之書”久久的佇立着……

——後記

古人不遠作文13

“不朽的詩篇都是純粹的眼淚。”每次讀到《柳公祠》時,腦海就浮現出這麼一句話,彷彿柳宗元穿越時空而來到你身旁。

的確,如果沒有這些悲苦的經歷,也就沒有現在連孩童也知道的柳宗元。“上天在關閉一扇門時,會打開一扇窗的”,不是嗎?柳宗元其實該慶幸,沒有被貶到不見天日的地下牢獄,而是被貶到所謂的天然監獄。哪裏可能環境很艱苦,但我相信比不上地牢中的酷刑,這裏多的一份是發自內心的寧靜。柳宗元在這裏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然相晤,與自我對話,成就他的第一個高峯。

可是,他這份寧靜的心態並不代表他沒有慾望。人是有慾望的,就像一個人一輩子只吃過光面,突然有一天吃到了青菜面,就喜歡上了青菜面;沒多久,他有渴望吃到玉米麪,吃到了又開始渴望素交面……如此循環。就像文中說的“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於是他回到了長安,卻被潑一頭冷水:被貶到了更爲偏遠的柳州。

四十三歲,正當盛年的他來到陌生的柳州,發現了羅池廟,也就是以後的柳公祠,當然,這是後話了。柳宗元晚年所幹的那些事便是他的第二個高峯。就像文中說的“他已不是朝廷棋盤中的一枚無生命的棋子,而是憑着自己的文化 文格,經營着一個可人的小天地。”柳宗元死後的第三個高峯,也一直傳承至今,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精神。

大概朝廷也不曾想到,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成就了柳宗元。柳公祠裏羅池還是當年的羅池,一排排的石碑矗立着,舊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續上去,總有那麼一些遊人,一些少年,指指點點來破讀這些碑文。這是文章的最後一句話,在我這裏,卻不是。

究竟是柳宗元成就了柳公祠,還是柳公祠成就了柳宗元,已經不重要了。柳公祠是柳宗元最後的歸屬,這纔是這篇文章所要說的。

古人不遠。只要你細細感受,你會發現他們並不僅僅存在於遙遠的古代,他們早已一點一滴滲入你的生活了。

古人不遠作文14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他聰敏早慧,天才俊拔,7歲便以文名揚長安,他抱負遠大,滿腔熱情,雖因政局混亂,但卻絕對不苟且生活,他以詩爲業,用浪漫的詩篇寫出他內心的抱負,人稱“鬼才”,他就詩唐代著名詩人李賀。

李賀志向遠大,早早就有了一顆熱忱報國,匡扶正義的新,但由於他才華太出衆了,以至於遭到了許多小人的妒忌,他們到處說李賀的父親名字叫晉肅,晉與進同音,李賀應該避父諱而不進士,當然,因爲低落的心情,李賀最終還是落榜了,後來他辭去三年奉禮郎的芝麻官不幹,一心一意當起了文學憤青,失意的李賀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了寫詩上,每天,他都會騎着小毛驢,揹着個破錦囊出門尋找靈感,他從不主動討好官員,他則用他自己的只會去描繪這世間的美,也從不隨大流似的一味欣賞他們人美。

這突然讓我想到了自己,當我考試不理想時,總會沮喪萬分,一時間打不起精神,但不出三天,又把總會考試失意之事拋至腦後,從未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小到生活細節,達到學習方法,都想李賀專心於文學一樣,認真細緻,要有一絲不苟的學習探究精神。而且,我做事情總愛人云亦云,比如,當別人有一個什麼新的學習方法時,自己也不捫心自問,“這個學習方法時候適合自己?”,若不適合自己,則使自己吃了個大虧看,不但學習成績無法提高,還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真是得不償失啊!

其實我覺得我們若真想成爲一個像李賀一樣的大文人,那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堅持不懈的追求,認真嚴謹的的態度,與獨特新穎的細微靈感,當然,前三者最爲重要,思維令該則要看自己的智力水平了。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就是李賀,因爲他教會了我成功的祕訣,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一個大踏步,在這,我要用短短十個字來概括李賀的一生:“英年早逝小憤青,浪漫長存大詩人。”

古人不遠作文15

翻開中國歷史的長卷,英雄人物可謂舉不勝數,星漢燦爛。有些人如流星轉瞬即逝;而有些人則似太陽光四射芒。在我心中明朝的王守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童年富裕的生活和枯燥無味的四書五經並沒有改變他成爲聖賢的人生目標。在寒風凜冽的蒙古大草原上,他立下了爲國家解除蒙古之患的志向。雖然他發出的感嘆淹沒在了人們的嘲笑聲中,但是腳下的土地會記住他的話,多年之後他終證明自己的承諾。王守仁的少年老成,刻在了我的心中。

滔滔的江水,倒影出王守仁臉上的堅毅。因爲直言而被奸臣所害,王守仁被迫發配到貴州龍場。雖然路途遙遙,前方的路上又充滿了陷阱,但是王守仁依然選擇了前進,有時彎曲不是屈服,而是爲了更好的反彈,“身在夜郎家萬里,五雲天北是神州”的詩句,寫出了王守仁心中的堅毅。他的忍辱負重,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

王守仁之所以名垂千古,不光是因爲他的忍辱負重,能屈能伸,還在於他的處變不驚,沉着冷靜。

在與寧王的決戰中,面對敵強我弱的形勢,王守仁既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盲目自信,而是冷靜思考,不顧部下的反對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實實虛虛,虛虛實實,最終,王守仁以他的軍事天賦,在咸陽湖一戰中,一舉擊敗了寧王的部隊,爲江西人民免除了災禍。孔明善戰,但他不是爲了天下蒼生而戰;曾國藩能徵,但他只是爲了自己的飛黃騰達而徵;曹操善用兵,但他只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唯有王守仁,也只有王守仁,是真正爲了蒼生,爲了人民,爲忠誠而戰!

面對無數的掌聲,面對人民的讚美,王守仁沒有得意,沒有高興,反而把全部功勞都讓給了張永“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千古征戰,不過如此!王守仁的淡泊名利,讓我永遠銘記。

王守仁不光在戰術上卓有成就,在哲學方面也造詣很深。他開創的“心學”門派影響了後世幾百年。從叱吒風雲的徐階,到久經磨礪的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從王守仁開創的學派中走了出來。王守仁能文能武,淡泊名利,能屈能伸,如此偉大的人怎能不稱其爲聖賢!

古人不遠,王守仁將會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我將會以他爲榜樣,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擁抱屬於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