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陶淵明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閱讀(1.2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淵明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陶淵明作文(通用15篇)

陶淵明作文1

“幽藍生前,含薰帶秋風”,只見一位老者一手拿着扇子來扇風,一手拎着酒壺,由遠及近向我們走來,定睛一看,原來是陶淵明。我急忙跑上前,扶着陶老先生:“陶先生,您爲什麼要隱居起來呢?大城市裏多熱鬧呀,您難道喜歡這冷冷清清的山林中?”“非也,非也”,陶先生邊走邊扇着扇子說:“我們坐下說話。”於是指了指前面的凳子,我扶陶先生坐下來,“我十分喜歡清靜之地,然而這個地方既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桃花林,又有我喜歡的.花中四君子,以至於說我不喜歡熱鬧,看來你還沒有享受山林中的……哎!你自己親身體會一下呢,纔會感覺到動物們的言語,清新的空氣……”“哦,對了。陶先生,在您喜愛的事物中,您最喜歡……?”陶先生打開酒壺,喝了一口酒,回答道:“老朽當然喜歡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您最喜歡哪兩種植物呢?”“這個,我最喜歡菊和梅”陶先生摸了摸鬍子接着說:“老朽爲什麼喜歡他們呢?正是因爲菊花可供人們賞用,供人們欣賞,它盛開的爛漫,凋謝時菀轉,老朽所以說‘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嘛,至於梅花,我喜歡它樂觀謙虛,凌寒獨放的品格,這做人哪,也就要有菊花和梅花的品格,在逆境中生長,在逆境中愈戰愈勇,子禎,你說對不對?”“哦!”“哎”陶先生長嘆一口氣,說道:“雖然在這深山野林中生活,城市,我也想去呀!”

“禎兒——醒醒”我掙開眼睛,原來是一場夢,不過陶先生說的話,我會銘記在心,並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陶淵明作文2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自命清高的陶淵明胸懷淡雅之願,一卷書畫,兩袖清風地走了。而我總覺得,他是逃了。餘秋雨說過:“不願的,就是逃避。”其實,往往是逃不過的。可是,陶淵明卻趁着酒瘋,逃了!於陶淵明,我是不能妄加褒貶的。

誇吧,他自私、膽怯,只懂得逃避,不敢跳出來,做破舊立新的闖將;罵吧,又確實不敢鄙薄他那曠世的.田園之作。於是,只借“五柳先生”來談談陶公。親舊置酒而招之,先生是“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原本是一個無節制之人,且“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禮尚往來不要說,道一聲謝又有何妨!擱至今日,那就是癡漢一個呀!“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能讓人做何感想呢?你當然可以說,“他的精神是飽滿的呀!”哼!一個只知“忘懷得失”,“着文章自娛”,對社會毫無價值的醉漢,你會說他精神飽滿,可笑之極,可悲之極!試想,上下五千年,全社會都是五柳先生之類的閒雲野鶴,社會何談進步,小康如何邁進!

詩、詞、歌、賦要其何用。課後要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與志趣,我會說,他性格怪癖,不重小節,興趣低俗,胸無大志!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苦短,何不叱吒一回!由於歷史,我們無法回頭看,只是於這尚未涉世之年,於這遠離城市的安靜之處,大肆胡說,妄談一回。

陶淵明作文3

我不記得第一次聽到陶淵明的名字是什麼時候。我只記得我知道他是個詩人和田園詩人。

我曾以爲我瞭解陶淵明,但我總覺得他不令人滿意。別人帶了自己的酒給你喝,但他完全無視別人的感受,自己喝了。他對其他人說:“我要走了,你可以自己動手。”多麼任性的陶淵明,你可以不在乎名利,但你要多多少少關心別人的感受。我以爲我六歲時就理解了陶淵明。

我想我又一次理解了陶淵明。我認爲他是一個孤獨無能的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哪裏有競爭,哪裏有八卦,陶公能有這樣悠然的心,我想一定是一個人靜靜的採菊;他一次又一次地進入政府,一次又一次地辭職。我已經問過自己很多次了,爲什麼他不能習慣。當我九歲的時候,我認爲我理解了陶淵明。

最近讀《桃花源記》,我突然覺得他有這樣的政治意識。那裏有樸素的民俗、可愛的農民、井然有序的生活和美麗的風景。許多人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社會,但陶淵明希望有這樣一個天堂,但他也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很難實現的,所以他爲我們勾畫了一個夢想,一個美麗的.夢想,沒有政治慾望,沒有生活慾望。

陶淵明,我想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理解他,理解他的率真,理解他的本性,理解他對生活的熱愛。

陶淵明作文4

他建造房屋在深山裏,有一次他邀請我去他家玩,因爲在深山裏,我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後來他拄着木棍,在野花叢中緩緩走出,他很瘦,那小眼珠中流露出一絲絲喜悅,我跟隨着他漫步在那花海中,花隨着風擺動,一絲花香飄出,我發現這裏聽不到遠處的車馬喧鬧,感受不到喧囂擾攘,這是寧靜卻不失一種大自然的活力。

到了他家,他的家在一處不深的小湖邊,周圍有幾隻牛在散步,陶淵明的家門外放着幾壇他自己釀的酒,屋後有一棵桃樹,開的正燦爛,一片桃花瓣飄到我的手心,一股香味流入心田,我隨他進入他的`屋中,屋子不大,裏面卻陳列齊全。陶淵明提議一起去摘菊花,我慢慢地走到東邊的籬笆下,我擡頭遠望,南邊的山映入眼簾,真美。

傍晚,我與陶淵明飲完酒後便告辭,他卻堅持要來送我,我拗不過他,只能與他一起走。傍晚山間的雲氣十分美麗,若隱若現,幾隻飛鳥結伴歸巢,在巢穴中是他們的孩子在等他們。

在這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我想要直觀地告訴其他人,卻忘記了該如何表達這一切。

陶淵明作文5

陶淵明,這個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記》讓我認識了他,讓我知道了他內心的所向往;《歸園田居》讓我瞭解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說明他是一位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歸去來兮辭》讓我讀懂了他遺世獨立,心胸獨曠的樂觀精神。

陶淵明帶給我的都是積極的影響,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應該人人皆有耳聞,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質。

然而,我又覺得他的一生是那麼的不如人願,因爲“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便有了“遂見用小邑”,做官並非是他自己的心願,但是,由於這些外界因素的所驅使,他是別無選擇。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讓我們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的難過。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爲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悅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陶淵明作文6

天氣晴朗,惠豐和煦,陽光普照着綠田,潺潺溪水自由自在的流淌着,水中魚兒悠閒的遊着,不遠處良田數傾,映入眼簾,好一派田園風光!

溪邊一棵柳樹旁邊有位長者,在悠閒地釣魚,嘴裏還時不時的吟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時而仰望着天空,臉上浮現他那無比快樂的笑容。就在這時,一位手拿着木棍,蓬頭垢面,風塵僕僕的秀才從遠處沿着小溪邊飛奔而來,嘴裏還不停的喊着:"中了中了!"像頭野豬。他看到了這位長者,驚訝到:"你不是陶淵明嗎!詩人,我的大詩人啊!"陶淵明一臉的'不知所云:"怎麼了?"范進急忙扯住陶淵明的手就往外拉:"去趕考啊!走,我們去趕考,有榮華富貴等着我們!到時我們要權有權,要勢有勢,就不必過這些屈辱的日子了!"蔚藍的天空,淡淡的白雲,陶淵明望着天空長嘆了一口氣:"人各有志,你去做你的官,我還是釣我的魚。"隨即回到原處,握起魚竿,釣起了魚。范進愣了一會兒,又突然發狂似的嘴裏不停的大叫着:"中了,好,中了!"邊拍手叫好,然後猛的一跺地,徑自跑去,漸漸失去了蹤影。

天空的白雲緩緩地飄動着,水裏的魚兒仍悠閒地遊着,微風劃過水面,蕩起層層漣漪。

陶淵明作文7

不記得第一次聽到陶淵明的名字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那次知道他是一個詩人,一個田園詩人。

曾經我覺得自己讀懂了陶淵明,但是總覺得他是不盡人意的。別人自備美酒要你共飲,但是他完全不顧旁人的感受,自己喝美了,就對別人說,“我走了,你自便”。好一個任性的陶淵明,你可以不在乎名,不在乎利,但多多少少要在乎別人的感受。我以爲我讀懂了陶淵明,那時我六歲。

再次覺得我讀懂陶淵明,我覺得他是一個孤獨的無能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或者有八卦,陶公能有如此悠然之心,我想一定是一個人安靜的`採着菊;他一次次的入仕,一次次的辭職,我曾多次問自己,爲什麼他不能適應一下?我以爲我讀懂了陶淵明,那時我九歲。

最近在讀《桃花源記》,突然覺得他有如此的政治覺悟,這裏有質樸的民風,有可愛的農人,有井然有序的生活,也有美麗的風景。很多人都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的社會,但陶淵明希望有這樣的世外桃源,但是他也清楚的認識到這是很難實現的,於是,他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夢,一個對政治無慾無求,對生活孜孜不倦的美麗夢境。

陶淵明,我想我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讀懂他,讀懂他的直爽率真,讀懂他的本性難移,讀懂他的熱愛生活。

陶淵明作文8

長河滾滾,歲月依然,依舊是秋菊佳色,依舊是那個陶淵明……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豁達的。我採擷一支菊花,輕嗅那與世隔絕的芳香,我看到了他。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望着山光雪水色,威風撩過,撩起了他滿頭的白花,他似與田園融爲一體,他帶月荷鋤,踽踽獨行,種豆南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問心之所向,唯天地之間,自然之中,潺潺流水,巍巍南山,依依垂柳,淡淡菊芳,是我。望着他的身影,如同南山上的一棵蒼松。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恬淡的。榮辱不驚,閒看庭間花開花落,他心懷大海,淡泊如水。他不爲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荒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是他的心之嚮往。他想去訪黃髮垂鬢,與之怡然自樂,他醉戶戶農家,他忘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面向田園,他目光灼灼,盡寫澄澈與通透,世間興衰榮辱,都在恬淡中凝住了。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安靜的,他爲保持高潔而隱入田園。於是他便辭去一身官袍,帶着堅定,瀟灑離開了讓他痛苦的地方……歸田園,賞秋菊,耕禾地,登高望遠,俯望煙柳畫橋,觀日出日落,手持一壺清酒,再拾一片芬芳,而後捧一股清流……這便是他的田間生活,他將自己置身於田園中,在一貧如洗的清澈之中,安靜的做着自己。

在黛煙迷濛的山水之間,在落英繽紛的桃林深處,白衣老者在踽踽獨行,他便是濁世之清菊——陶淵明。

陶淵明作文9

滿山的菊花,包裹着白雲中醉人的芬芳,穿着藍色的襯衫,洗盡了鉛花。陶淵明,穿越歷史的迷霧,我要探索你獨立的心,駛入你飲酒的河流。

你才華出衆,傲然挺立,有遠大的志向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卻選擇了退休;你在詩中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卻不願意再去抗爭,反而選擇了退縮,渴望平淡的生活。你不想爲了五桶米低頭。在人死之前,你的心已經死了。你埋在菊花的芬芳裏,感嘆亂世之惡,放下歷史的枷鎖,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你。陶淵明,你出身貧寒,父親早逝。你有很大的野心,想贏得眼前和身後的名聲,但你嚮往山河之美和鄉村的`歡樂。

迷失在背景裏,深深的在桃源裏。一個衣着樸素,相貌不凡的人慢慢走着,一陣風打在樹上和桃花上。一瞬間,一棵樹芳香四溢,遍地開花。你渴望在桃花源過平靜的生活。《桃花源》桃林之美讓我留戀,淳樸的民風讓我感動。沒有剝削壓迫陰謀詭計。大家安居樂業。因爲這個原因,你把激情埋在心裏,把對和平與幸福的思考寄託在筆裏。

陶淵明,你像世間萬物一樣從我身邊飛過,像風一樣輕盈,像蝴蝶一樣飛舞。回憶往事,你有暢快飲酒的心思,你有歸田的勤快忙碌。很高興認識你,你是我眼中最美的!

陶淵明作文10

人生在世,始終一帆風順是天方夜譚的,面對挫折堅信,我們絕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積極者,應像陶淵明一樣爲自己的志向不爲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於濁世中,潔身獨立。

在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中,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寫出了他不涉官場的爾虞我詐,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嫺靜少言,不慕容利,點點風骨,躍然紙上,從不爲五斗米折腰到嫺靜少言,不慕容利陶淵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立居。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爲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悅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陶淵明作文11

歡這冷冷清清的山林中?”“非也,非也”,陶先生邊走邊扇着扇子說:“我們坐下說話。”於是指了指前面的凳子,我扶陶先生坐下來,“我十分喜歡清靜之地,然而這個地方既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桃花林,又有我喜歡的花中四君子,以至於說我不喜歡熱鬧,看來你還沒有享受山林中的哎!

你自己親身體會一下呢,纔會感覺到動物們的言語,清新的空氣…”“哦,對了。陶先生,在您喜愛的`事物中,您最喜歡。”陶先生打開酒壺,喝了一口酒,回答道:“老朽當然喜歡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您最喜歡哪兩種植物呢?”“這個,我最喜歡菊和梅”陶先生摸了摸鬍子接着說:“老朽爲什麼喜歡他們呢?正是因爲菊花可供人們賞用,供人們欣賞,它盛開的爛漫,凋謝時菀轉,老朽所以說‘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嘛,至於梅花,我喜歡它樂觀謙虛,凌寒獨放的品格,這做人哪,也就要有菊花和梅花的品格,在逆境中生長,在逆境中愈戰愈勇,子禎,你說對不對?” “哦!”“哎”陶先生長嘆一口氣,說道:“雖然在這深山野林中生活,城市,我也想去呀!”

“禎兒——醒醒”我掙開眼睛,原來是一場夢,不過陶先生說的話,我會銘記在心,並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陶淵明作文12

閒暇之時,翻閱自己以前的一本詩集,首先是陶淵明那清新的田園氣息感染着我。因爲他的氣質是獨特而和諧的。

從“不爲五斗米折腰”到“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陶淵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立居。超凡脫俗,是我給陶淵明的定義,他是安貧樂道,他自得其樂,他淡泊名利,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他寧願過清貧的生活,也不願生活在世俗中,他寧願“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願無違”。我崇尚陶淵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淵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註定不可能如同陶淵明一般,放棄紅塵,捨棄所有,隱居深林,因爲這隻有心境自然平靜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像陶淵明一樣呢?

林語堂曾說陶淵明是中國整個文學傳統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時,一定沒有一箇中國人會反對。他不曾做過大官,沒有權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詩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給我們什麼文學遺產,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徹古今的烽火。

陶詩所描寫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過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雞犬等等,這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一經陶淵明重新審視,便進入了審美的可能,隱退盡了鋒芒而泛着桃花源間的.落英之芳與東籬黃花秋放之味的氣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勞作雖辛苦,結果雖讓人感到無奈,但這種無所拘束的田園生活卻充滿了歡樂,充斥着喜悅。“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儘管勞動還不熟練,但充滿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樂的。

陶淵明作文13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自命清高的陶淵明胸懷淡雅之願,一卷書畫,兩袖清風地走了。而我總覺得,他是逃了。餘秋雨說過:“不願的,就是逃避。”其實,往往是逃不過的。可是,陶淵明卻趁着酒瘋,逃了!

於陶淵明,我是不能妄加褒貶的。誇吧,他自私、膽怯,只懂得逃避,不敢跳出來,做破舊立新的闖將;罵吧,又確實不敢鄙薄他那曠世的田園之作。

於是,只借“五柳先生”來談談陶公。

親舊置酒而招之,先生是“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原本是一個無節制之人,且“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禮尚往來不要說,道一聲謝又有何妨!擱至今日,那就是癡漢一個呀!“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能讓人做何感想呢?你當然可以說,“他的精神是飽滿的呀!”哼!一個只知“忘懷得失”,“着文章自娛”,對社會毫無價值的`醉漢,你會說他精神飽滿,可笑之極,可悲之極!試想,上下五千年,全社會都是五柳先生之類的閒雲野鶴,社會何談進步,小康如何邁進!詩、詞、歌、賦要其何用。

課後要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與志趣,我會說,他性格怪癖,不重小節,興趣低俗,胸無大志!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苦短,何不叱吒一回!

由於歷史,我們無法回頭看,只是於這尚未涉世之年,於這遠離城市的安靜之處,大肆胡說,妄談一回。

陶淵明作文14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爲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後來,陶淵明又做了彭澤縣令。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裏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

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爲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迴歸故鄉。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是生活的積極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銀山,始終保持一顆快樂的心,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讓自己處於一種主觀美好的境界。我佩服陶淵明的毅然決然,他不被名利所誘惑,雖然他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卻在後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陶淵明作文15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您好!

跨過光陰的長河,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紀,您寫的《桃花源記》已經在1600多年後的今天大放異彩。拜讀了你的這篇文章之後,被你文中描繪的風景所吸引。

與您生活的年代相比,21世紀是沒有戰亂的,我們是活在和平中。隨着信息化技術的逐步提高,“電”就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元素和特徵,是無數工具的力量來源,成爲了不可去少的資源。

科學技術的日益劇增。電視電腦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越來越少。醫療技術高科技化,治療的病例越來越多。空氣中再也沒有清晰的感覺,看遠處的高樓總是灰濛濛的,那是因爲空中的塵埃也不少。污染後的環境只會給人類帶來疾病。

在桃花源中,雖然沒有各種高科技產品供人娛樂,卻有人與人最真誠的交流,最熱情的心性。那裏沒有利益的爭鬥,也沒有權利的壓迫,只有純自然的花草樹木,倘若身在其中,必定能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的味道,再加上桃林的陪襯單是看便會讓人沉醉忘我。即便是泥土也是讓人舒心的。

不過,現代人已經意識到這樣做的嚴重性,我們的城市也在進行“構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的活動,提倡市民誠實守信、善待他人。如果能夠做到,那神州大地處處不是桃源卻勝似桃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