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陶淵明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閱讀(7.7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淵明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淵明作文通用15篇

陶淵明作文1

陶淵明,東晉的田園詩人,“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陶淵明是個不慕榮利的隱士,雖然生活環境不太好,我卻願像陶淵明一樣。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像他學習這種不求富貴,不慕名利的性格在當今的社會上實在難得。雖然不是說當今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因爲自己的`私心而去謀害他人,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種行爲實在是令人憤怒。但是,陶淵明卻對這些看得很淡,所謂“不慼慼於負賤,不汲汲於富貴”指的就是這種人吧。所以,我原鄉陶淵明一樣,不因物質上的利益讓自己勞累。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像他這種率真的態度如今已很少見了,一些宴會上,你常常能夠聽到一些過於客套、做作的話語。不過,陶淵明那是很率真的,舊友請他到家中喝酒,他卻“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爲有所不妥,但是,他卻不是那種沒有禮貌的人,只是在他的眼裏,一段真正的友情時不需要用這些客套話來增進的,因此,他也沒有做出一些矯揉做作的行爲。所以,我原鄉陶淵明一樣,做一個率真,卻不是分寸的人。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學習他的人生態度,精神品質,待人率真的一個人。

陶淵明作文2

陶淵明,這個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記》讓我認識了他,讓我明白了他內心的所向往;《歸園田居》讓我瞭解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說明他是一位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歸去來兮辭》讓我讀懂了他遺世獨立,心胸獨曠的樂觀精神。

陶淵明帶給我的都是進取的影響,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應當人人皆有耳聞,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他自身所有的`完美品質。

然而,我又覺得他的一生是那麼的不如人願,因爲“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便有了“遂見用小邑”,做官並非是他自我的心願,可是,由於這些外界因素的所驅使,他是別無選擇。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讓我們去做自我所不想做的事,那種心境該是多麼的難過。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爲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當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僅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可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悅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陶淵明作文3

天氣晴朗,惠豐和煦,陽光普照着綠田,潺潺溪水自由自在的流淌着,水中魚兒悠閒的遊着,不遠處良田數傾,映入眼簾,好一派田園風光!

溪邊一棵柳樹旁邊有位長者,在悠閒地釣魚,嘴裏還時不時的吟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時而仰望着天空,臉上浮現他那無比快樂的笑容。就在這時,一位手拿着木棍,蓬頭垢面,風塵僕僕的秀才從遠處沿着小溪邊飛奔而來,嘴裏還不停的.喊着:"中了中了!"像頭野豬。他看到了這位長者,驚訝到:"你不是陶淵明嗎!詩人,我的大詩人啊!"陶淵明一臉的不知所云:"怎麼了?"范進急忙扯住陶淵明的手就往外拉:"去趕考啊!走,我們去趕考,有榮華富貴等着我們!到時我們要權有權,要勢有勢,就不必過這些屈辱的日子了!"蔚藍的天空,淡淡的白雲,陶淵明望着天空長嘆了一口氣:"人各有志,你去做你的官,我還是釣我的魚。"隨即回到原處,握起魚竿,釣起了魚。范進愣了一會兒,又突然發狂似的嘴裏不停的大叫着:"中了,好,中了!"邊拍手叫好,然後猛的一跺地,徑自跑去,漸漸失去了蹤影。

天空的白雲緩緩地飄動着,水裏的魚兒仍悠閒地遊着,微風劃過水面,蕩起層層漣漪。

陶淵明作文4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朱淑貞

菊茶,菊酒,菊琴,菊歌,悠然的陶公,心揣菊的情懷,在歷史的舞臺上,硬生生走了1600年,好一個悠然公!

東籬採菊,高山賞菊,養個女兒取名愛菊,寫的文章充滿菊香。人生的晚秋,傲然挺立於颯颯西風中,化一縷英魂演繹菊的'精髓,不屈中靜靜看着百花妖媚的臉;留一抹微笑於殘陽中,任炎涼世態揮灑五斗米典故;擷一朵山菊放在鼻底,閉眼慢嗅,清香!

淡淡的香,綿延了千年;濃濃的情,渲染了整個歷史的天空。一朵遲開的花,綻放出一段不了的菊花情緣。一個燦爛的肆意瀟灑的笑臉,爲曾經爭奇鬥豔的百花奪魁賽做個幹練的總結。該誰奪魁,嘉賓微笑不語,留個懸念讓歷史揭祕。陶君啊,採菊做茶,釀菊爲酒,絲絲花瓣在風中翩翩起舞,遍地的灑脫分明幻作張張懂風通情的瑤琴,眩然奏起心旌搖盪的菊之歌,響徹歷史的天空。好一首千古絕唱!

醉眼迷離中,品詩讀文;恬心淡雅時,飲酒賞菊。“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簞瓢屢空,晏如也。”陶甕,菊花伴你,南山懂你,於靜謐中寫意人生絕配。“大濟蒼生”的夢寄存在桃花源,留待漁人去搖醒沉睡的世界。“草盛豆苗稀”,給自己的貧困找個出口,讓枯死的心暫緩滅亡。歷史,需要你未盡的詩行!

……

翻開厚重的歷史,一遍遍徜徉在鄉間小徑,擡眼向南瞭望,試圖尋找一份悠然,解讀陶淵明的那朵晚菊,品味那種與世無爭的恬淡……

陶淵明作文5

衣袂飄飄,你悄然離開,脫離官場,躲避世俗的塵埃。淡如菊,傲似鶴,自由的性靈如天上的閒雲,不受拘束。

看似從容,看似孤傲,其實你的一生都只是逃避——做官時遇到困難,隱居在家,不甘寂寞,又去做官,因爲看不慣,仍是隱居。你根本就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更沒有面對困難的魄力。

所以你只能是菊——逃避春天,孤芳自賞於秋日的菊。而不是梅——斬開風霜,以錚錚傲骨迎來春天的梅。

既然從仕,就應該認認真真做一個好官,官場的黑暗不足以作爲逃避的理由。如果它是一灘骯髒的泥潭,一池絕望的死水,你何嘗不能做一枝清蓮,閃耀其中,給後世留下一縷意味深長的幽香?

不甘於隱居的寂寞,不服於之前的逃避,你再次出山,踏上征途。不久後,卻又敗北於家中。既然下定決心,爲何做的.不決絕一些?最後還是淪爲“逃”。不論怎樣,但你一定要堅信,一切都會有的,你會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失敗,但通過努力,最終還是會實現造福於人民的願望。

從此你便一蹶不振,沉沒在自己的“桃花源”裏。“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而且任何事物的不存在必定都有它的理由——“桃花源”是你理想中的樂土,或許對他人來說就是一個小富即安,不思上進之地。殊不知光明是黑暗褪盡後的底色。

步履輕盈,你悄然離開,告別夢想,放棄最初的方向。不驚起一絲波瀾,但我想對你說,世事並不黑暗,而逃避只是怯懦的選擇,心存希望,總有一天夢想會實現。

陶淵明作文6

在歷朝歷代,人們都向往官場生活,盼望能飛黃騰達,但有位詩人,他身處官場,卻嚮往田園生活,他就是陶淵明。有的人主張積極入世,去實現自己經一濟世的宏偉抱負,而他選擇了歸隱,過着他所追求的田園生活。

把陶淵明與普通人進行對比,更突出了其性格特點。

從他的角度來說,他選擇歸隱,是因爲他受不了官場的生活,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無力抗爭,只好逃避。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行爲就是懦夫,男子漢大丈夫,有何不可?就算當時的社會再黑暗,再無奈,也要選擇堅持,用自己的淡泊名利去挽救,去扶植,儘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如果實在不行,也不後悔。

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質疑精神。

不過,雖然我不太贊同,但陶淵明因“不爲五斗米折腰”而獲得身心的'自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文。在爲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這種淡泊名利,熱愛自然,值得我們佩服。“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他是多麼地厭惡官場的黑暗,又是多麼地熱愛田園生活啊!

再次補充陶淵明的可貴之處,完善對人物的認識。

他的無奈,他的追求,他的嚮往,他的精神,他的作品,爲後世所留,遺留在這無際的世界。

陶淵明作文7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歸隱後的悠閒自在;“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是陶淵明歸隱後的輕鬆愉快。詩中句句描寫的都是他厭惡官場污穢,返自然的喜悅,可他真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嗎?他真是因爲厭惡官場而歸隱?終究是他本身所決定的.,他無法適應官場,無法改變自己去適應世俗。天津固然是倔強的,卻是一味錯誤地倔強,歸隱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哪裏是輕鬆,哪裏體會出喜悅與自由,無疑是爲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陶淵明壓根就是一個失敗之人,他不懂得去適應世俗,一個成功之人必定是因世俗的變化,時代的變遷去改變自己,順應社會發展,陶淵明不過無法適應世俗的變化,無法在社會中生存,因此,辭官歸隱,過着他口中的田園生活。辭官歸隱,不過無法適應社會被迫所做的決定;歸隱夠輕鬆與喜悅,不過無奈之下對自我的安慰與慰藉;哪裏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過失敗的藉口。

陶淵明,一個失敗之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生失敗者。

陶淵明作文8

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正在踏着歌兒回家。

夜如此靜謐,月如此明亮。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暢快,他執著於對田園的嚮往,對自然美好風光的追求。

“菊,花之隱逸者也”

他也曾帶着夢想走向官場,想盡自己的力量爲國盡忠報效,但他終於看清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心寒了,毅然選擇了歸隱於南山下過着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許無寬牀暖枕,也許無山珍海味,但他不後悔,依然平靜淡雅地生活着。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選擇,學會了放棄。我也更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眼中的陶淵明過着讓人羨慕的生活:早晨伴着晨露去鋤草耕作,傍晚又伴着餘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採菊品茶,悠閒地擡頭遠望南山,享受着採菊的快樂,享受着欣賞南山美景時的'閒適,享受着鳥兒結伴回巢時的溫馨。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欣賞身邊的景色,用心去體味快樂與幸福,熱愛大自然美好的風光。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

我心中的陶淵明雖然過着幸福的田園生活,但他沒有忘記社會的黑暗,也沒有忘記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他也時時在牽掛着社會,他常用詩句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愫,表達對貧民的同情對戰爭的憎惡。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關心他人,不能只顧自己的快樂幸福,更懂得了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心繫民生。

陶淵明作文9

滿山的菊花,包裹着白雲中醉人的芬芳,穿着藍色的襯衫,洗盡了鉛花。陶淵明,穿越歷史的迷霧,我要探索你獨立的心,駛入你飲酒的河流。

你才華出衆,傲然挺立,有遠大的志向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卻選擇了退休;你在詩中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卻不願意再去抗爭,反而選擇了退縮,渴望平淡的生活。你不想爲了五桶米低頭。在人死之前,你的心已經死了。你埋在菊花的芬芳裏,感嘆亂世之惡,放下歷史的'枷鎖,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你。陶淵明,你出身貧寒,父親早逝。你有很大的野心,想贏得眼前和身後的名聲,但你嚮往山河之美和鄉村的歡樂。

迷失在背景裏,深深的在桃源裏。一個衣着樸素,相貌不凡的人慢慢走着,一陣風打在樹上和桃花上。一瞬間,一棵樹芳香四溢,遍地開花。你渴望在桃花源過平靜的生活。《桃花源》桃林之美讓我留戀,淳樸的民風讓我感動。沒有剝削壓迫陰謀詭計。大家安居樂業。因爲這個原因,你把激情埋在心裏,把對和平與幸福的思考寄託在筆裏。

陶淵明,你像世間萬物一樣從我身邊飛過,像風一樣輕盈,像蝴蝶一樣飛舞。回憶往事,你有暢快飲酒的心思,你有歸田的勤快忙碌。很高興認識你,你是我眼中最美的!

陶淵明作文10

我不記得第一次聽到陶淵明的名字是什麼時候,我只記得我知道他是一個詩人,一個田園詩人。

曾經我以爲我懂陶淵明,但總覺得他不盡如人意。別人自帶酒給你喝,他卻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喝的很漂亮的時候對別人說,我走了,你自便。多麼任性的陶淵明,你可以少關心名利,多多少少關心一下別人的`感受。我以爲我六歲就懂陶淵明瞭。

再一次,我覺得我理解陶淵明,我覺得他是個孤獨無能的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哪裏有人,哪裏就有競爭,或者說閒話,陶公能有這樣一顆悠然的心,我想一定是一個安靜的人在採菊,何曾一次次被錄用,一次次辭職。我問過自己很多次,他爲什麼適應不了?我以爲我九歲就懂陶淵明瞭。

最近看《桃花源記》,突然覺得他有這樣的政治覺悟。這裏民風淳樸,農民可愛,生活井然有序,風景秀麗。很多人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社會,但陶淵明希望有這樣一個天堂,但他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很難實現,於是他爲我們勾畫了一個夢想,一個對政治沒有慾望,對生活孜孜不倦的美好夢想。

陶淵明,我想要了解他,瞭解他的率真,瞭解他的不變本性,瞭解他對生活的熱愛,需要很長時間。

陶淵明作文11

一個美不用地收,遺立於世間之外的桃花源頭。那裏人人安樂,萬物和諧,而正是他讓這個桃源明瞭於世,他便是陶淵明。

或許這只是個奇妙的巧合,“桃源”與“陶淵”,不過這個桃源已經深深地刻在了這個“靖節先生”的心裏,同樣也刻在了中國人的心裏。他是幾千年中國仕人追尋的寧靜的'歸宿,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氣度,召示着他超凡的人生境界。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在《五柳先生傳》裏寫道:“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他處在一個混亂的時代,雖不曾有大規模的戰爭,但社會始終不平定。他是詩人,也是散文家,還是一個辭賦家。掛着這麼多頭銜或許很累,因爲這些頭銜都告訴人們陶潛會寫詩,會寫散文,還會做辭。而我則不以爲爲然,因爲他的詩是爲自己寫的,他的散文和辭賦也是爲自己做的。那些詩賦都是他的理想和信念。

他二十九歲,因爲家貧入仕,但他做官,做了之後又辭,辭了之後又做,直到上面派人來視察,陶淵明不願來迎接而再不入仕。“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這是他的宣誓,這是他的尊嚴與人格。

記得他在歸家之時做過一篇《歸去來兮辭》,而我總是在心情壓抑的時候吟誦最後幾句“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寶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情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那種淡然總讓我想起仙人。

我不知道陶淵明是不是神仙,但我知道那淡然瀟灑的氣質出塵脫俗。

陶淵明作文12

曹操尊鑑:

感謝您給我的來信,也感謝您對的誠意。是啊,戰亂導致民不聊生,身爲士人的我應當於您一樣征戰南北,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創立一個爲後人敬仰與稱重的帝國。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不遠萬里的戰場上,用自己的豐功偉績爲歷史的長河中添上燦爛的一筆。這是每個統治的願望,也是士人的願望。

可是對於閣下的遠大志向,我卻覺得:以安然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黑暗的社會,以平和的心情去,獨守自己的本分,難道不是更好嗎?亂世不是一個人所造成的,而和平的背後,也許是無盡的泥潭深淵。幾層何時,我也如您一樣,爲理想奮鬥過,追逐過。可當我懷着一顆赤誠之心時,統治者如何呢?當數百年前楚漢之爭後的韓信下場又是如何?我十分欣賞閣下的才華與勇氣,可是誰又能抓住那虛幻不定的命運呢?年少的時光是多麼的寶貴呀,天真而又淳樸。而歷經十餘年的黑暗官場生活的我,也早已厭倦了俗世的明爭暗鬥與束縛。如今終於得以重返自然,在田野山林之間追尋着自己的理想與目標。迴歸自然,感受淳樸纔是我真正的理想。而對您來說,戎馬一生,統一中原是你的目標。兩者性情本就迥然不同,又何必彼此爲難彼此呢?我只是一介平民,不過是平常喜愛山水罷了,不值得讓閣下費心。如果閣下有幸來訪寒舍,我願與閣下一同共賞這平淡恬靜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作文13

陶淵明,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骯髒。指跟壞人一起幹壞事。],不願爲五斗米折腰的鄉里小兒,做了80多天彭澤令就棄鄉歸隱,躬耕田園的偉大人物。

他喜愛恬淡自然的田園生活,他厭棄官場政治的腐敗、門閥制度深嚴而對現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他歸隱田園後家鄉遭焚,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安貧樂道[注: 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爲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爲人處世之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與世隔絕。

駘蕩的江風,吹得他衣袂漂浮,如仙人一般——籠中的鳥兒此時重返自然了。他的快樂又有誰能體會呢?人生的美好難以企及時,便在於心靈的自然與悠然;人生的永恆瞬間,也常常緣起於那片刻的安閒:只不過是輕輕飄過的一縷雲煙,便有了難言的'滿足;只不過是閒敘幾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溫暖。在那個並不富足的田園裏,他欣然開懷,灑脫自在一如那朵無心出岫的白雲。其實,田園處處可尋,千載難逢[注: 一千年裏也難碰到一次。形容機會極其難得。]的是那般快樂而滿足的心。

陶淵明作文14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爲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後來,陶淵明又做了彭澤縣令。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裏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

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爲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迴歸故鄉。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是生活的積極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銀山,始終保持一顆快樂的`心,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讓自己處於一種主觀美好的境界。我佩服陶淵明的毅然決然,他不被名利所誘惑,雖然他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卻在後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陶淵明作文15

閒暇之時,翻閱自己以前的一本詩集,首先是陶淵明那清新的田園氣息感染着我。因爲他的氣質是獨特而和諧的。

從“不爲五斗米折腰”到“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陶淵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立居。超凡脫俗,是我給陶淵明的定義,他是安貧樂道,他自得其樂,他淡泊名利,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他寧願過清貧的生活,也不願生活在世俗中,他寧願“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願無違”。我崇尚陶淵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淵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註定不可能如同陶淵明一般,放棄紅塵,捨棄所有,隱居深林,因爲這隻有心境自然平靜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像陶淵明一樣呢?

林語堂曾說陶淵明是中國整個文學傳統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時,一定沒有一箇中國人會反對。他不曾做過大官,沒有權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詩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給我們什麼文學遺產,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徹古今的烽火。

陶詩所描寫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過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雞犬等等,這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一經陶淵明重新審視,便進入了審美的可能,隱退盡了鋒芒而泛着桃花源間的落英之芳與東籬黃花秋放之味的氣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勞作雖辛苦,結果雖讓人感到無奈,但這種無所拘束的田園生活卻充滿了歡樂,充斥着喜悅。“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儘管勞動還不熟練,但充滿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