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

作文 閱讀(2.1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每家每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每家每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爲,我是女孩子。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2

俗話說:“農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一眨眼,端午節又悄悄來到人間。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一個個飽滿而富有情誼的糉子。可是?年年都去超市買,這有什麼意思?自己包的糉子才叫“正宗”呢!於是,雷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我們興奮不已的決定——星期三家長和學生們一起比賽包糉子。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這一天,饒校長和家長們早早來到了我們21班的活動現場。同學們熱情歡呼,開心極了!在雷老師簡短的講話後,曹夢殊的媽媽給我們做了一下示範:“兩片糉葉背靠背,左手捏住糉葉的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就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着,在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一個勺子,再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然後用勺子均勻地搖動,直到把糉子下角填滿了米,再把糉葉的上方壓縮包成三角狀。接下來最關鍵的步——捆繩子。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的三角處使勁纏二圈,再打個結,一個三角棕就完成了。

接下來正式比賽開始了,同學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地動起手來。雷老師今天可夠忙的.!這邊還沒包好,那邊的同學又在高呼:“雷老師,快過來,我還沒學會!”會包的同學都認真的包着糉子,不會的同學也虛心請教老師或家長。在家長和老師們的耐心細緻的指導下,在同學們的認真學習後,都包出了奇形怪狀的小糉子。

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同學們馬不停蹄,很有過節的氣氛。最後,因爲糉葉採購得比較少,繩子也沒有了,同學們想盡辦法,四處尋覓有沒有多餘的糉葉和繩子……

下課鈴聲響起,活動也接近尾聲——曬成果。同學們都高高舉起自己忙活了一節課的勞動成果,有的同學興奮的跑到雷老師面前:“雷老師,快看,這是我包的糉子!”同學們沉浸在喜悅之中。

我們這組——團結組笑得合不攏嘴,喊出了我們的口氣:“團結組,萬歲!”

雷老師做完總結就放學了,一片祝福,一片歡笑,一張張歡樂的笑臉,帶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回家。

雖說是包糉子比賽,但是我們早把“比賽”二字拋往腦後。今天非常開心,很有成就感,學會了做中國傳統美食——包糉子。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3

心中,那縷陽光,似春水盪漾起陣陣漣漪一樣柔和,又如冬日裏的一杯溫水帶來一種溫熱暖心。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糉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奶奶包糉子的手藝是村裏數一數二的,端午節,我便回家賜教,奶奶的手巧,糯米只經手一揚,再和着水一洗,那糯米便晶瑩剔透,糉子葉也是她選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我坐在他身邊,見她將糉葉一卷,成斗笠狀,手則化作勺子,舀起一團糯米,有條理的灑在糉葉中,像一條瀑布,恰到好處,糉葉也承接的絲毫不差,用手輕輕一抖,那多餘的便又散落於盆中,裹上糉葉,一手拉着細繩,直往上圍,動作嫺熟,一個挺立的三角糉子便誕生了。

我也細緻的圍起糉葉來,竟越裹越小,最後只有一隻手掌那麼小巧,灌入糯米,也不嫺熟,糯米直漏,拍得鐵盆直啪啪響,奶奶看着直笑,接過糉葉,抖下粘着的米粒,手把手教我:“你看,這糉葉緊繃着糯米,不就好了。”我仔細端詳着奶奶的.臉龐,慈祥可愛,那樣耐心,淺淺的微笑像一抹陽光照進心田,暖着心靈。

糉子下鍋了,乾燥的糉葉一沾水便潤溼了,碧綠的,單調的外殼變得有生機,與水,在不斷地交融中,努力的俯仰着身子,又翻騰下去,孕育着厚重的糯米,奶奶猛地掀開鍋蓋,一股熱氣直撲面而來,糉葉攜着糯米甜棗的味道鑽入鼻腔,暖暖的,我伸手去拿,手卻縮了回來,熱水燙紅了手指,奶奶心疼的用冷水清洗着,稍有些緩和,她輕輕地擦拭着,嘴裏不斷呼着熱氣柔和的像春風,細雨,滋潤着我,我輕輕推開他的手,說:“不用,奶奶,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奶奶伸手準備剝糉子,被我擋了回來,“奶奶,我自己來,反正燙着了。”奶奶執拗得很,不讓我再燙着,好細心地解開糉葉,糯米的香氣更加濃郁,紅棗嵌在上頭,點綴得很是精緻,綠的葉,白的米,淺紅的棗,裹着奶奶的愛意一起溢入口中,糉葉與米,配合得更融洽,緊緊相粘,粘得恰到好處。

我大口大口地吃,嘴上粘滿了黏糯米,咧前些笑,奶奶與我相視而笑,那笑溫熱得很,直達我心。

奶奶的愛是縷陽光,在我的心中,久久溫存……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4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裏拿出糉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籌備包一些糉子,爲日漸臨近的端午節做籌備。

媽媽第一將糉葉洗清潔,並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後,放進一個大鍋裏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着回答道:“把糉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糉葉消毒,還可以讓糉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的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的點了點頭。緊接着,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裏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的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並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覆了幾次後,就將糯米盛了出來。看到我站在旁邊,媽媽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條斯理的講解說:“由於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的時間不可以長,一小會兒就行。”聽到這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糉子還有這麼多的講究。”隨後,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的繩子就籌備開始包糉子了。

糉子的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後一步包的功夫。假如十分熟練的人,包出來的糉子應該是棱角分明,不滴不漏的。於是的,我搬着小凳子坐在了媽媽的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裏拿出兩片糉葉,並列疊在一起,一隻手稍向下握住糉葉的底部,另一隻手則捏着中間靠上一點,而後兩隻手同時相對一卷,捲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的,握緊後,再將糯米塞進“糉葉漏斗”裏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後將糉葉的剩餘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糉口繞圈紮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可以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糉子包的愈加緊實,不簡單露餡兒。”

我呢,最喜愛吃的是白糉子,就是純糯米的,裏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東西,煮熟後,沾着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奇葩美味。於是,我按着媽媽的告訴我的辦法,自身學着包了幾個白糉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裏還是滿快樂的!

今年的端午,我學到了如何包糉子,也品嚐到了我們的勞動果實。在聞到糉葉芬芳的同時,更領會到自身勞動後的香甜。

端午飄香糉是情作文5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論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身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局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保守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小朋友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欲滴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身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維護宏揚我們中國自身的保守文化,儘自身的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