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端午糉香作文(集錦15篇)

作文 閱讀(3.0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糉香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糉香作文(集錦15篇)

端午糉香作文1

今天豔陽高照,天空湛藍而又深遠。同學們歡笑聲一陣接着一陣,如銀鈴聲般飄散在清新甜潤的空氣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這快樂所感染,顯得格外鮮豔。

爲什麼呢?因爲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節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紀念愛國詩屈原的日子。家家戶戶吃糉子,掛菖蒲,薰艾草,好不熱鬧!

爲了慶祝節日,下午,學校組織家長與孩子一起包糉子。兩點剛過,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們已經到場了。他們有的有說有笑,開心的聊着;有的俯着身彎着腰,整理着包糉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潔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澤鮮豔的豬肉、細細密密的白砂糖、翠綠的竹葉整齊的擺放着,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動早些開始!

不一會兒,開始包糉子了。只見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長長的竹葉,把它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把竹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然後麻利地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擦乾上面的水,一隻糉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夥伴,有模有樣的學着。我左手拿着葉子,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地往裏面倒着糯米、肉和糖,不一會兒我也包好了一個。可把我的棕子和人家的一比,爲什麼我的棕子奇形怪狀,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確,我包錯了。

於是,我鍥而不捨的再來,可是包出來的依然不對。低頭看看我包的糉子,它們有的.是五邊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還有的是長方形,包了好久,我終於包出來了幾個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棕子了。我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給老師展示了一下,老師讚不絕口,我美滋滋的!

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同學們都開開心心結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無窮,不禁感嘆道:“學習時間,度秒如年;遊戲時間,度年如秒!”開心的包糉子活動和飄香的糉子,伴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糉香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熱切的期待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感人故事。據傳在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

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河裏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

說起吃糉子,糉子雖好吃,但你們會包糉子嗎?小小的糉子看似不起眼,準備工作可一點兒也不少哦!一大早我們就把糉葉洗乾淨,用水煮開了。

你以爲單單煮好了就行了嗎?當然不是,還要用涼水把它冷卻,這樣糉葉香氣更濃,纔算是備好了。接下來是淘洗糯米,備上自己喜歡的糉餡,比如肉餡、紅棗餡、紅豆餡、花生等等。當然繩子和剪刀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一切準備就緒後,就開始包糉子了。首先,把糉葉分片挑揀,兩三片重疊爲一組,每兩組進行顛倒擺放,按照合適的角度彎成一個圓錐形,要確保後面的葉片比前面的長,接着加入適當的糯米和餡兒,把後面長的糉葉蓋住整個糉身,左手捏緊兩邊的糉角,右手再給它捏出第四個糉角來,並用繩子紮緊。

扎繩子也是有講究的哦!先咬住繩子的一頭,給糉子繫上好看的紅腰帶,繞的時候一定要繞緊,這樣包出來的糉子吃起來纔有嚼勁。

起初,我包的糉子總是張着大嘴巴。咦?這是爲什麼呢?原來是第四個糉角沒有捏好,它的孩子們(糯米)就從那兒偷偷跑出來了。後來在奶奶的指導下,自己不斷的嘗試,終於包出了一個個完美的糉子。直到中午,我們才忙完,滿滿兩盆糉子終於全都下鍋了。

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感覺到這比之前任何一次吃過的糉子都要香,且更有意義,因爲這是我自己努力勞動的成果,更感受到先輩古人的超常智慧和創造實踐能力。

端午糉香作文3

“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糉葉盈香。每到端午,我們一家都會包糉子,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早就來到了鄉下奶奶家。來過端午節。按照習俗。我們端午節要先在門口放上艾草,用來辟邪。然後就準備包糉子。

只見奶奶嫺熟地把煮好的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用調羹放一點糯米,糯米上放一顆甜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這樣糉子就可以包起來了,最後奶奶用白線把它們捆起來,一個精緻小巧的糉子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包糉子挺簡單的,我就心裏癢癢的,也想學着包糉子。

我拿了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把它圍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再用勺子把米裝進糉葉裏面。可我剛把米裝進去,糯米就從糉葉的底部漏了下來。看着奶奶包很簡單的樣子。可我學起來卻這麼的吃力。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失敗了。奶奶見狀跟我說,那你用一張糉葉包,這樣的話你會好包一點。好吧,聽奶奶的話,我拿着一張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又開始包了起來。可是,當我把米放進去的時候。底部又開始漏米了。我頓時感到很疑惑,爲什麼看着奶奶包很簡單,爲什麼輪到我包就這麼難呢?實在沒辦法了,然後奶奶跟我講。你就把糉葉底部折過去一點,這樣就不會露了。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確,這樣一點米也沒有漏出來。然後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糉子包了起來。可糉子就是不聽我使喚。米粒居然從邊上漏了出來。奶奶說我糉子抓的太緊了,所以纔會這樣子的。最後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糉子終於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後,奶奶往鍋里加點水,然後把糉子放進去。大概半個小時糉子熟了。奶奶一掀開鍋蓋,哇!一股糉葉和糯米的清甜香氣撲鼻而來。我一眼就從裏面找出了那隻我包的最小的糉子。嚐了一下,甜而不膩,好吃極了。

這天,糉葉的清香浸潤了燥熱的炎夏,連晚風都變得清涼,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嚐佳餚,閒聊家常,靜謐而美好……

端午糉香作文4

不知不覺,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了,我特別高興,讓媽媽教我包糉子。

端午節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叫醒,說要包糉子啦!我一聽,一個鯉魚打挺從牀上跳了下來,三下五去二,穿好衣服,疾步如飛地跑了出去。

到了廚房,看到包糉子的材料已經準備妥當,我立即洗了手臉,準備投入“戰鬥”。“別慌,先學會觀察。”“遵旨!”媽媽看到我調皮的樣子,撇撇嘴:“別得意,有你叫苦的時候!”包個糉子能難倒我嗎?我絕不相信!

媽媽開始包糉子了。只見他把幾片糉葉平整重疊在掌心,然後把糯米,大棗,花生等小心翼翼地捲成圓錐形糉葉中,包好後,再用繩子捆紮結實,一個糉子就出爐了。

看到這裏,我躍躍欲試。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子葉攤在手中,糉葉似乎不聽我指揮,怎麼卷都卷不成圓錐形,我的腦門上急的直冒汗,有心請教媽媽,可是不好意思,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糉子。

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像小丑似的,剛纔的興奮勁兒蕩然無存。媽媽在旁邊抿嘴笑:“咱可以當逃兵。”知女莫如母,媽媽的激將法果然有效,我內心又燃起了火苗,鼓足勇氣,又重新向媽媽討教 ,在媽媽的悉心指導下,我第二個糉子大功告成!比第一個俊俏多了,我信心大增,接着,我又包了好幾個糉子……

糉子下鍋了,我等啊等,糉子終於煮熟啦,陣陣香味,讓我流起了口水,咬上一口,真香,香中帶着清甜,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中無比高興。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糉子。

我愛糉香四溢的端午節!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糉香作文5

我不知道是爲什麼,每逢春節,奶奶、姨婆,還有媽媽就聚在一起包糉子。每當那個時候,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淘米的淘米,洗豆的洗豆,煮葉的煮葉,而我就幫着碾花生。年年如此。

每當大人們圍着,正式包糉子的時候,我就端一張小板凳在旁邊瞧着,因爲那時還小,不懂得做什麼,只好仔細地瞧着,希望有一天學會了,也能幫上點忙。那是一隻三棱錐壯的糉子,層層綠業裏面躺着糯米、綠豆,還有八種材料。我不懂事,總是問:“幹嗎非要加八種材料,六種七種不行嗎?”奶奶總是用似有若無的聲音回答:“‘八’就是‘發’,財源廣進的意思。”“哦,原來是這樣。”可是今年問完後,明年又問,奶奶用同樣的`話回答了一年又一年。

知道四年級那年,我才能原原本本地記住那“八”的含義,至始至終不忘記。可是到了那年頭,我就可以幫這給糉子繫繩子了。

“繫緊點呵,別鬆了就可不好了”,自從那年起,媽媽就每年都這樣叮囑我。我開玩笑這問:“鬆了會怎樣啊?”

“總之就不可以鬆,儘量的緊,不過我看你也不會系鬆的······”

是啊,每年這樣包糉子,我對他們的感情似乎越來越深了,我對他的情就似那根繩子一般,矢志不渝。我總逃不出母親的話的圈套,我的確不可能系鬆,由於我對糉子的情,對故鄉的愛,像繩子一樣深深的扎着。

其實我也明白,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他們愛糉子,更愛那個依山傍水的故鄉,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了:“爲什麼每年都要包糉子?”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個個人沉默不語。

是的,不僅僅是糉子本身的香,更是那份濃濃的情,濃濃的鄉情。

端午糉香作文6

又是一年五月五,糉香滿堂飄。

端午節上午,陽光招呼微風,裹着鄰家糉香,穿過窗戶,給室內塗上一層淡淡的金色。蜜棗紅豆糯米,勺子棉線糉葉,桌子上早已擺得滿滿當當。我站在桌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媽媽包糉子。

只見媽媽拿起兩片煮過的糉葉,交錯疊在一起,折彎成圓錐狀,放入一勺已經攪拌好的紅豆糯米,塞入一個蜜棗,再補上一些紅豆糯米。然後,雙手抓住糉葉,上下輕輕震動,將糯米壓結實。接下來,左手抓住糉子,右手翻折糉葉,將糉子封口。最後用棉繩將糉子“五花大綁”。一個個棱角分明的糉子就這樣在媽媽手中變出來了。

“多簡單,我也會!”我躍躍欲試,抓起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捲起來,放入糯米。我正要將糉子包起來,忽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不好!糯米從下面漏出來了。原來糉葉沒卷緊,成了漏斗。怎麼到我手裏,糯米、糉葉就不聽使喚了?我失望地看了看媽媽。

“沒關係,再來一次。”媽媽給我講了一些技術要領,又示範了一遍。果然,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將糉子包成形了。我喜滋滋地拿起一根棉繩,將糉子紮起來。誰知剛纏了一圈,手一滑,糉子“啪”的一聲,掉在桌上,粉身碎骨。唉!到了最後一步,還掉鏈子。我無奈地望了望媽媽。

“有進步,再試試。”媽媽鼓勵着。我吸取了前面的經驗教訓,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個動作,終於完成了最後一個步驟。“成功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拎起糉子給媽媽看。媽媽的.嘴角頓時漾起欣慰的笑意,好像在說“這手藝後繼有人了”。

沒過多久,廚房裏就飄來絲絲清香。香氣越來越濃,越來越醇,鑽入我的鼻子,刺激我的味蕾。一會兒,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有一種傳承叫做糉香飄飄,有一種記憶叫做糉香濃濃。感謝這美味的糉子,它讓我明白勞動的成果最香甜,還讓我懂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更讓我銘記住這流傳千年的端午節。

端午糉香作文7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主角是糉子。糉子吃起來方便,包起來難,先把葦葉捲成碗型,放入少許糯米,也可在中間放紅棗、臘肉等,然後捏緊,卷爲斜四角形,用繩子捆起來,葦葉也要在水裏浸軟方適用。糉子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做法,總是蘸糖食用,個頭較小,煮熟後粘韌而清香,保你未嘗便開始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還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裏,心裏就暖暖的,糉香會回溢在喜歡嘴中,久久不散去。誰能不這小巧玲瓏[注:小巧: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緻。形容東西小而精緻。],且散發出誘人清香的糉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裏,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着一羣強壯的小夥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雲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注: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徵,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偉大詩人屈原爲了讓皇上相信他的觀點而縱身江河,從而人們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懷念

以身殉國[注: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着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端午糉香作文8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早上9點,參與人員已到達參賽地點(公司後花園),這次活動分爲三個部分:第一個,親子活動,以家庭爲單位比賽包糉子,在30分鐘內最快包完20個糉子的家庭獲勝。第二個,知識搶答,這是關於端午節的問題,每答對一題獲得2個糉子,答錯一題則扣掉1個糉子,最後獲得糉子最多的家庭獲勝。第三個,玩“曲水流觴”遊戲,每個家庭坐在旋轉的圓桌邊,用一個杯子盛半杯醋(因爲小孩子要參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當桌面停止轉動時,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喝下醋並表演一個節目。

活動中最激烈的是第二個知識搶答,由楊爺爺主持,他念完題目就說“搶答開始”,每個人就立馬開動腦筋,積極地搶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遊戲中,拍桌子聲、搶答聲、歡呼聲響徹雲霄。通過激烈的競爭,我家取得了勝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個遊戲,每當桌面轉起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很緊張,心裏默默祈禱,醋杯千萬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誰叫了一聲,緊接着又是一陣歡呼聲,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嘆了一口氣,之後只見他皺了皺眉頭,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飲而下,“好酸啊!”大家給了他熱烈的掌聲。可就在這時,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廁所把剛纔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來,大家這時笑得更開心了。

活動結束了,楊爺爺說,這次活動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糉子,玩了遊戲,拉近了同事之間的友誼,增進了親子關係,讓孩子們瞭解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和傳統習俗,大家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糉香作文9

一轉眼,又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棕子,今天,在學校裏親手包了一回糉子。

我們帶着興奮與期待一起走進了食堂,不一會兒,食堂的阿姨搬來了糯米赤豆,取來了準備好的箬葉與棉線。

首先,一位阿姨爲我們演示。瞧她那嫺熟的動作,包糉子好像真的很簡單。我迫不及待了,照着阿姨的樣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葉捲成一個小漏斗形,別的同學也都笑嘻嘻地動手了。

接着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將盆裏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進竹葉裏,結果卻發現,米放多了,一擠便涌了出來。我只好倒空重頭開始。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不敢灌太多,但卻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這點夠了嗎?”她看了我的'糉子一會兒,不確定地說:“應該……應該夠了吧?”

米灌好了,現在要把糉子給綁牢了。聽周校長說,包糉子一定要捏緊,不然就會漏米粒甚至赤豆。我也不曉得應該怎樣將竹葉裹牢,就胡亂地憑着想象將棉線往糉子上繞,哪兒有缺口我就往哪繞,糉子被我“五花大綁”,上面纏滿了白色的棉線。我心裏猜想:要是哪個倒黴的吃到我的糉子光拆線就會讓他累得心發慌、急得直跳腳……

我速度挺快,一連包了三個質量“上佳”的糉子。突發奇想,乾脆將糉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極了!

再看看我身邊的同學,有的熟門熟路三下兩下便完成了一個;有的折騰了好幾回,包了散,散了又包,叫苦不迭;有的同學將“小漏斗”卷得老長,棉線纏得比我的還要多,簡直成了一隻雞腿……

下午,我們品嚐到了我們的勞動成果。當香噴噴的糉子端來時,同學們都很興奮,我吃到的雖然不是我自己親手包的,但卻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端午糉香作文10

端午節隨着時間,筆直奔來。龍舟運動員日夜練習,手不離槳,只爲比賽的那一刻。孩子們興高采烈,手中的玩具變成了不生不熟的鴨蛋,有用零花錢買的,也有從家裏順的。他們只爲與同伴撞蛋的那一那。而我呀,只等鍋中的糉香飄出來的那一刻!

往年熱鬧的端午節,我都是激動地坐在桌子旁,緊張的豎着筷子,望着廚房中進行烹飪糉子的'奶奶。每年我都會吃奶奶包的糉子,所以不用看,也不用嘗,只要聞見香味,就會忍不住咽口水。可光吃不會做就“不像話”了。所以這次我要過個與衆不同的端午節!

其實那第一步就是找一位強大的師父――奶奶。包糉子並非簡單,需要提前幾天泡好箬葉,準備好肉、米、蜜棗、紅豆。喜歡的話,還可以買些蛋黃。

準備好了食材就要開始製作了。奶奶先是靈活嫺熟的給我演示了一遍。大體上是先把箬葉捲成一個錐形,再放上適量的糯米,加上喜歡的餡料,接着再把它用米飯填滿,把它蓋起來,綁結實就完事兒了。看奶奶行雲流水的包好了一個糉子,我也便覺得包糉子並不是什麼難度特高的活了。接過奶奶手中的箬葉,卷――放――拿――再放!可惜誕生的是一個不是菱形,不是三角形,也不是鬥形的東西。望去,連一丁點糉子的感覺也沒有。

我便又繼續嘗試,漏米、破皮、變異,真感覺命運在和我作對。這時奶奶又給我演示了一遍,還和我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我便重整旗鼓,再一次嘗試。終於一個勉強可以算是糉子的糉子誕生了,雖然不知它的味道怎麼樣,不過奶奶還是送我了一個大拇指。

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相信再練個幾天幾夜,我包的糉子定會超過奶奶!

端午糉香作文11

衆所周知,六月是考試日,衆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衆所周知,六月是端午節如約而至的月份。這個六月,她也來了,帶着一身飄香四溢的糉味,坐在龍舟上,提着一箱的糉子和作業,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總是被餓醒的,你還在被窩裏就能聞到從廚房裏飄在的糉香,它們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饞死,待你終於和被子戀戀不捨地告別,它們還會變本加厲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開始早飯,今天,可是一年中爲數不多的有肉的早飯啊!父親笑着端出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糉子,“起得真早啊!”,我看着那一盤的糉子,垂涎三尺,不住地點着頭。

用勺子撥拉半個糉子到自己盤子裏,我仔細地端詳它,糯米在蒸煮後染上荷葉的淡綠,又被內部的肉汁滲入,呈現出淡淡的糉色,泛着油光。熱氣盤旋在其上,用筷子輕輕一戳,又露出紅色的鹹蛋黃,那蛋黃的'香漫出,與肉香、米香,一同遊蕩在空氣中,刺激我的味覺。我小心翼翼又充滿期待的夾起一坨糉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實際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兒香的醬汁連在一起,入口後便分開,每粒都圓滾滾,香噴噴,與揚州炒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個鹹糉,豬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黃中,肉雖偏鹹,黃雖偏澀,但兩者與糯米的完美融合,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吃糉子是不會有閒工夫停下感嘆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糉香之中,唯有當你擡起頭,看到人們臉上洋溢的幸福時,你才明白,糉子的獨道之處。

糉子,有甜、有鹹、有的膩、有的滑、有的多油。中華民族根據各地的喜好,創作、改良糉子的味道,並造就了現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個鹹糉吃完了,一個端午也開始了,這次的端午是在濃濃的糉香和滿滿的精神之中開始的。

現在雖然隨時都可吃到糉子,但唯有端午節吃的糉子是最香甜的,最獨特的。

端午糉香作文12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不太一樣

節日的前兩天父親就宣佈,今年我們不包糉子了,仔細想想也難怪,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爺爺還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時間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時奶奶的身體還很硬朗,提前好多天,節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經買好了。此時家裏便瀰漫着糉葉的清香,不僅是端午,更醞釀着整個夏天的.熱鬧。

我最喜歡的事還是看爺爺,奶奶包糉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選好糉葉,還要在水裏泡上一段時間,以此達到最佳狀態,棕餡也有很多種,紅棗,葡萄乾,花生……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鹹肉糉。

開始包糉子了,其實呢過程說難也不難,可是自己做起來卻總是失敗。只見他們熟練地扯出兩片糉葉,雙手靈巧地一翻,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狀,在裏面塞滿糯米和糉餡,再用剩餘的糉葉將他們包裹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糉葉尖穿進針裏,以針爲引,將它從另一邊帶出來,一個不好,弄斷了糉葉,一切又得重頭再來,我也嘗試過幾次,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再熬過幾小時煮糉子的時間,我們終於能享受到那難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糉葉似乎都褪去了她們的青澀,泛着微黃。香氣也因此被完全的激發出來,老遠就能聞見。此時,我們也顧不上燙了,抓起一個,剝掉糉葉,張嘴就咬,糯米獨有的清香和鹹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經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卻再也沒感受到那種味道。

節日那天一早,我起來洗漱,竟發現桌上有兩個糉子,聽了父親解釋,我才知道這是他從街上買來的,算是營造氣氛吧。我只吃了幾口就不願再動,雖然也不錯,卻少了家的氣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與你重見?

端午糉香作文13

“這段時間的天氣,怎麼老下雨?”我坐在門邊,不滿地抱怨。“這不一樣,這是龍舟水。”媽媽剛採購回來,正拿着一袋白一袋紅一袋綠的東西折騰。我愣愣地望着綠得發黃發亮的糉葉,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

我激動於此,圍着桌子團團轉,時不時一蹦三尺高,在那歡呼雀躍:“端午萬歲!端午萬歲!”老媽在旁看了我一眼,笑着說:“你別跳了,省點力幫忙包糉子。”本來還想跳的我轉念一想,還有幾分樂趣,準備大展身手,包個好吃又看起來精美的糉子顯顯威風。

準備好材料,然後繫上圍裙,理了理凌亂的頭髮,擼了擼不存在的袖子,準備開始大幹一場。爲了節約時間,我學着大神的模樣,左右開弓:左手抓三片糉葉,兩片大的在下,中的'在上,疊在兩片大葉中間,再捲成一個漏斗狀。右手抓一把糯米,撒入“漏斗”中,再抓一把紅豆綠豆,又撒一層薄薄的糯米,再放兩三片肥肉片,最後用米充填其餘空的地方。變身完胖子之後,就得穿好衣服戴好帽,最好再來些項鍊手飾,最後腳環也套上,就成了一個美麗的胖姑娘了。可我卻出師不利,雖然糉子挺飽滿的,可太胖了,“飾品”不夠用,就“駕崩”了,真是個可憐的糉子!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我就變得慎重了點,在收尾時少放了點米,結果整個糉子似乎空空的,與先前的比起來,真是瘦骨嶙峋,好像那些營養不良的小孩。可飾品又帶了好多,顯得難看極了。沒辦法,又只好放棄了。

通過前兩次的事例,我就開竅了,放米時不多不少,最好是一次只有二分之一。這樣一來,糉子可就好看多了,飾品也帶起來美美的,怎麼看都是一個個美少女!

隨着一陣陣糉葉的飄香,我心裏更是迫不及待了,圍着大鍋興奮地蹦來跳去。“出鍋嘍!”我頭一轉,“哇!”個個糉子都帶着水蒸氣小露珠,像剛去接受過龍舟水洗禮的小姑娘,臉上露出羞澀又喜悅的笑容。我忍不住剝了一個糉子,頓時,屋裏飄香四溢,濃濃的愛國情與清香味向我撲來。

端午糉香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唯一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有的地方包糉子,有的地方划龍舟,有的地方喝雄黃酒。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則是包糉子。節前一天晚上,聽爸爸說要包糉子時,我興奮得睡不着,我從來沒有親自動手包過!第二天起牀時,爸爸已經在準備了。我走過去一看,他正在剪糉葉頭,旁邊則泡着糯米和綠豆,一個碗放着醃肉,另一個碗泡了香菇。看來爸爸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問爸爸:“爸爸,您不是說好和我一起準備的嗎?爲什麼不等我了?”爸爸笑笑說:“你在那睡懶覺都沒起來,我就先準備了嘛。”

過了不久,爸爸將綠豆和糯米濾過水後混在一起,喊我:“來幫個忙吧,把香菇切成條。”我切完香菇,爸爸又說:“料都備好了,開始包糉子吧。”說着,他就拿起一張糉葉,在糉葉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打了一個折,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就開始放一層米後放肉和香菇,再放一層米,最後則是將糉葉折了,把所有食材包住,又用草繩捆住捆牢固,糉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看了一會兒,就躍躍欲試了。心想:這不就是用一片葉子包住一些米,然後捆好,有什麼難的?這樣一想,就直接動手了。沒想到連草繩都捆不好,整個糉子都散開來,裏面的米和香菇撒了一桌。這情景,弄得爸爸哭笑不得。他走過來,手把手教我包:“你看好了,把竹葉折成圓錐,加料,但不能太滿……”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又試一次,還真的學會了,後來我又包了好幾個不像糉子的糉子了。

媽媽把糉子放進高壓鍋裏,過一會兒,就飄出陣陣糉香,這特別的香味令人好生期待。

糉子煮熟後,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剝了一個糉子,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咬一口,脣齒留香。此時,不禁感嘆:“這一次包糉子真是有趣的體驗呀!”媽媽一邊品嚐一邊說:“還是自己家裏包的糉子香!”爸爸得意地說:“那當然,我親自掌控的能不香嗎?”

桌子旁,笑聲一片,糉香飄蕩。

端午糉香作文15

緩緩的水流聲將我從夢中拉出,優美、緩慢,彷彿處身於山間小河邊。惺鬆中望見母親忙碌的背影,空氣中迷漫着艾葉的清香。

母親的細碎的步伐,在廚房中穿梭,滿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這仙境中再賴會兒牀,可艾草的清香不斷鑽進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糉葉的香,偏黃的葉子彷彿是大版的竹葉,還帶有艾草的清爽氣味,母親將兩束葉子散亂地鋪在鐵盆中,再燒一壺滾燙的炎,水汽漸漸升起,嫋嫋清香似乎被裹在裏面,如同茉莉花開,將花苞裏蘊着的香氣點染出來,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個個飽滿,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瓊漿。母親沒做過糉子,這是第一次,雖然包的`糉子簡單至極,但那種味道令我深深迷戀,永不得忘。

母親將三層糉葉錯落着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笨拙地一彎,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內,將一顆蜜棗放置中央,周圍再填上幾撮米。母親儘量不讓棗露出來,那汁也不會流出,使所接觸的糯米更加香甜。母親捍着盛滿餡的糉葉,卻好像舉着十幾斤重的石頭,手不停顫抖,生怕纏線的時候系錯一步。最後,糉子只是三個角的平面,母親笑道:“我做的不好,這麼醜!”端午耀眼的陽光照在母親的背上,我坐在母親身旁,要是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該多好啊!

糉子在鍋裏不停地響着,這是端午的伴奏。香氣從廚房溢出,氤氳在整個房間上空,我不住地往鍋內望,怎麼還沒好!母親踢踏舞着從鍋內取了一個糉子,解開繩子,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棗的甜蜜。

我在母親的撫養中成長,田裏的小樹隔年盈尺,母親卻隨着光陰逝去逐漸白頭。我現在吃過許多地方很有名氣的各種各樣的糉子,卻都不及母親親手包的糉子,母親所做的糉子,是世上最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