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精選32篇)

作文 閱讀(2.5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精選32篇)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

“好香啊!媽媽你在煮什麼?”那是我第一次聞到糉子的氣味,從客廳跑到廚房裏,扒拉着媽媽手裏的活問媽媽,媽媽俯身輕聲對我說:“是糉子,小時候你可喜歡吃了,你不記得啦?”

原來小時候的我,早已吃過了這飄着葉子清香的食物了,卻因爲年幼無知,沒有把其納入氣味清單裏進行認知,當我開始對其進行認知時,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糉子的味道是特殊的葉子味道,也是家鄉的味道,當然,這已經是離家上學之後才明瞭的事情了,過去對糉子的味道,都是對糉葉的感受。

父母帶着我去摘過幾次糉葉,是在鄉下的田地邊上,長着一簇簇看起來和田邊其它野草沒有太大區別的葉子,要說區別,區別或許在它們比其它野草的葉子要大許多,夠放得下一掬糯米,也夠包糉子的人將糯米嚴嚴實實包裹在其中。也就是這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葉子,將我們平常會吃到的糯米變成了一個個三角形狀的糉子,每當端午節來臨之時,直接咬下去,或拌白糖,或拌其它的佐料,成爲了節日必吃的食物。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是吃糉子、賽龍舟的節日,亦是要祭奠屈原的節日。小時候是跟着父母去屈子文化園祭奠屈原,後來長大了一些,是自己揹着書包騎着單車去那裏祭奠屈原,總是能夠拿出紙筆在那裏寫下一些給屈原的話。

又是一年糉飄香,聞着廚房裏飄來的媽媽在煮的'糉子香,回憶將我帶出去好遠,好遠。我又重新看見第一次聞到糉子氣味的自己,看見那個跟在爸爸媽媽身後去田邊摘糉葉的自己,看見每年從學校趕回來過端午節的自己,也看見帶着紙筆去屈子文化園裏祭奠屈原的自己。她們和着糉子的香氣,重新回到了我的身邊。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

又要到端午節了,大街上商場門口到處飄滿了淡淡的糉子的清香。十幾年來,我最喜歡吃的是媽媽親手包的糉子。

媽媽今年40歲。在她們這個年齡裏,會包糉子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去市場或者超市買來現成的吃;有自家包的,也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一輩的人包的。每年的端午節,左鄰右舍的阿姨嬸嬸們看到媽媽自己包糉子,都會說:外邊那麼多賣糉子的,花點錢買來不就得了,還要那麼麻煩去包。媽媽每次聽到這些話,總是笑着說:外邊的不如自己包的好吃,孩子喜歡吃我自己包的糉子。

的確,媽媽包的糉子,味道和口感是獨一無二的,因爲,糉子裏包着的不只是獨特的小棗和糯米,更有媽媽對我的無盡的愛。

我的家鄉滄州,是一個盛產金絲小棗的地方,棗是滄州人包糉子必須的材料。而且每個棗都必須是沒有蟲蛀的好棗,粒粒必須飽滿。如果一個糉子中有一顆壞棗,那就會影響到整個糉子的味道。

媽媽包的糉子不但用上好的沒有蟲蛀的棗,而且那棗還是最好吃的無核棗。這種棗飽滿多汁,肉質細膩,味道香甜,包在糉子裏一口一口的咬起來很放心,不用考慮棗核硌了牙齒。

媽媽包這種特殊的糉子也是有她的原因的。在我七歲的那年端午,媽媽把煮好的糉子剝開讓我品嚐。當我沉迷於這鮮美的味道時,突然一口咬到了棗核。正在換牙時期的`我,一下就被硌掉了一個活動的牙齒,鮮血頓時流了出來。我又驚又怕,大哭不止。從那以後,媽媽再也不包有核棗的糉子了。在沒有無核棗的時候,媽媽會把有核棗先煮熟,然後一個個去了核,再包到糉子裏;有了無核棗,媽媽省去了除棗核的麻煩,用好吃的無核棗包糉子。每年端午節,當媽媽看到我毫無顧慮地大口大口地品味着糉子的香甜時,開心的臉上總會像綻開的一朵花。

又是一年糉飄香,媽媽又在忙碌着準備清香的糉葉,甜美的無核棗,還有白白的糯米。彷彿中,我又聞到了那滾沸的鍋中飄來的縷縷糉子的甜香……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3

又要到端午節了,大街上商場門口到處飄滿了淡淡的糉子的清香。十幾年來,我最喜歡吃的是媽媽親手包的糉子。

媽媽今年40歲。在她們這個年齡裏,會包糉子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去市場或者超市買來現成的吃;有自家包的,也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一輩的人包的。每年的端午節,左鄰右舍的阿姨嬸嬸們看到媽媽自我包糉子,都會說:外邊那麼多賣糉子的,花點錢買來不就得了,還要那麼麻煩去包。媽媽每次聽到這些話,總是笑着說:外邊的不如自我包的好吃,孩子喜歡吃我自我包的糉子。

的確,媽媽包的糉子,味道和口感是獨一無二的,因爲,糉子裏包着的不只是獨特的小棗和糯米,更有媽媽對我的無盡的愛。

我的'家鄉滄州,是一個盛產金絲小棗的地方,棗是滄州人包糉子必須的材料。並且每個棗都必須是沒有蟲蛀的好棗,粒粒必須飽滿。如果一個糉子中有一顆壞棗,那就會影響到整個糉子的味道。

媽媽包的糉子不但用上好的沒有蟲蛀的棗,並且那棗還是最好吃的無核棗。這種棗飽滿多汁,肉質細膩,味道香甜,包在糉子裏一口一口的咬起來很放心,不用研究棗核硌了牙齒。

媽媽包這種特殊的糉子也是有她的原因的。在我七歲的那年端午,媽媽把煮好的糉子剝開讓我品嚐。當我沉迷於這鮮美的味道時,突然一口咬到了棗核。正在換牙時期的我,一下就被硌掉了一個活動的牙齒,鮮血頓時流了出來。我又驚又怕,大哭不止。從那以後,媽媽再也不包有核棗的糉子了。在沒有無核棗的時候,媽媽會把有核棗先煮熟,然後一個個去了核,再包到糉子裏;有了無核棗,媽媽省去了除棗核的麻煩,用好吃的無核棗包糉子。每年端午節,當媽媽看到我毫無顧慮地大口大口地品味着糉子的香甜時,開心的臉上總會像綻開的一朵花。

又是一年糉飄香,媽媽又在忙碌着準備清香的糉葉,甜美的無核棗,還有白白的糯米。彷彿中,我又聞到了那滾沸的鍋中飄來的縷縷糉子的甜香。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4

好香啊!媽媽你在煮什麼?”那是我第一次聞到糉子的氣味,從客廳跑到廚房裏,扒拉着媽媽手裏的活問媽媽,媽媽俯身輕聲對我說:“是糉子,小時候你可喜歡吃了,你不記得啦?”

原先小時候的我,早已吃過了這飄着葉子清香的食物了,卻因爲年幼無知,沒有把其納入氣味清單裏進行認知,當我開始對其進行認知時,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糉子的味道是特殊的葉子味道,也是家鄉的味道,當然,這已經是離家上學之後才明瞭的事情了,過去對糉子的味道,都是對糉葉的感受。

父母帶着我去摘過幾次糉葉,是在鄉下的田地邊上,長着一簇簇看起來和田邊其它野草沒有太大區別的葉子,要說區別,區別或許在它們比其它野草的`葉子要大許多,夠放得下一掬糯米,也夠包糉子的人將糯米嚴嚴實實包裹在其中。也就是這看起來不怎樣起眼的葉子,將我們平常會吃到的糯米變成了一個個三角形狀的糉子,每當端午節來臨之時,直接咬下去,或拌白糖,或拌其它的佐料,成爲了節日必吃的食物。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是吃糉子、賽龍舟的節日,亦是要祭奠屈原的節日。小時候是跟着父母去屈子文化園祭奠屈原,之後長大了一些,是自我揹着書包騎着單車去那裏祭奠屈原,總是能夠拿出紙筆在那裏寫下一些給屈原的話。

又是一年糉飄香,聞着廚房裏飄來的媽媽在煮的糉子香,回憶將我帶出去好遠,好遠。我又重新看見第一次聞到糉子氣味的自我,看見那個跟在爸爸媽媽身後去田邊摘糉葉的自我,看見每年從學校趕回來過端午節的自我,也看見帶着紙筆去屈子文化園裏祭奠屈原的自我。她們和着糉子的香氣,重新回到了我的身邊。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5

在6月的扉頁中,端午節悄然而至。自然,端午節是少不了糉子的。

星期一的早晨,媽媽將我從睡夢中叫醒。對此,十分不滿的我打着瞌睡牢騷了幾句,以抱怨媽媽打擾我的美夢,可是隨後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所吸引,把之前的滿腹牢騷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媽媽,什麼東西這麼香啊,真好聞。”我情不自禁地多吸了幾口,那模樣,就像一個在沙漠裏渴了幾天的旅人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媽媽得意地拿出了藏在身後的糉子,說道:“今天是端午節,當然要吃糉子啦。”於是,在愉快的氣氛中,我們一家三口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糉子早餐。

吃完糉子後,爸爸故作神祕地問我:“你知道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嗎?”“是爲了紀念投江的屈原。”我信心滿滿地答道。“投江的人不在少數,可爲什麼人們只紀念屈原呢?”爸爸繼續追問。“啊……”這我真不知道。“是這樣的。”爸爸說道,“屈原本是楚國貴族,他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楚國任重官。後來屈原遭小人陷害,被楚懷王流放。不久,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我沒有想到,屈原居然有着這樣曲折的人生,我不禁被他的愛國情懷所震撼。我終於明白爲什麼要紀念屈原了,不單單是爲了哀悼這位歷史偉人,更重要的是屈原還象徵着一種精神,一種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是中華光榮傳統的精髓。我們正是要繼承這種精神,所以每年都會緬懷屈原,培養愛國精神。

“長太息以掩涕兮”已成爲千古名句,春夏秋冬輪迴了一遍又一遍。現在,又是一年糉飄香,每家每戶都在這淡淡的香味中,懷念着屈原。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6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糉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思量當年,端午起源,汨羅江畔,楚國屈原。

江中的波濤如聚如怒,狂風劃過你的臉頰,那個吟唱着“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嗎那爲什麼任那江水浸溼他的足跡,任那西風撩亂他的髮絲,任那波濤沖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敵人踐踏楚國的尊嚴別了,我的祖國;別了,我的故鄉;別了,我眷念的'山河!

隨着一塊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軀沉下了,靈魂昇華了,你化作一縷糉香,雖然淡不可聞,但卻經久不散。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連篇累牘,迴歸正題。於是,五月初五這張白紙上,開始有了別樣的色彩。

“糉葉香裏說屈原,聽取鼓聲震天。”號令起處,千舟競渡,分開波濤,踏起重浪,萬龍競躍。一點雄黃,幾裏飄香,驅走百毒,帶來安康。

但端午節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怕仍是那糉子吧!

你看那糉葉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隻只碧綠的棱錐;你看那線繩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誘人的香糉;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鍋鍋四溢的糉香。

一手執糉,一手剝皮,糯米微露,糉香四溢,輕聞其香,心曠神怡。

此刻,我正坐在考場上,端午的糉香已隱隱飄來。況且,今年端午節與父親節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濃郁。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猶如一片大海,而端午節恰似這汪洋大海上的一葉龍舟,千百年來未曾沉沒,反而更加絢爛多彩。中華禮貌又如一隻茶壺,糉葉便是那香茗,經過歲月的浸泡,香氣撲鼻,沁人心脾。

覽世界歷史,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延續不斷者,唯我中華文化,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糉香悠然飄來……啊,又是一年端午糉飄香!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拿我的家鄉——廣寧來說,這裏風俗就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包糉子,吃糉子,而糉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梘水糉就是其中之一。

梘水糉的樣子很可愛,呈近似的圓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裏穿着厚厚的棉襖棉褲的.小朋友。“梘水糉”顧名思義就是用梘水做的糉子,所以做這種糉子除了必備的糯米之外,還需要一些梘水。把糯米放在梘水浸泡片刻,然後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先拿兩片糉葉放在手中,然後在糉葉裏放適當的糯米,再放一片糉葉,把糉子捲起來,然後將糉子前後部分折進糉身,再用竹篾從頭到尾地把糉子裹實,一條別緻的梘水糉就大功告成了。

把製作好的梘水糉子放到鍋裏用猛火蒸,半個小時後就可以聞到糉子的香味了。大約5個小時後,一條香噴噴的梘水糉就出爐啦!解開纏繞在糉身上的竹篾,一陣糉子的清香就撲鼻而來,伴隨着梘水那獨特的氣味。嘗一口,糯米黏而不粘,還透着清香宜人的糉葉味以及梘水那獨特的美味,讓人忍不住會多吃幾口!

除此之外,家鄉人還會把艾葉插在門框邊以辟邪;用艾葉和姜蒲頭熬水來洗澡,以求身體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外國的節目傳到我們國家,而那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漸漸消失在人人的記憶中。真希望端午這個帶有中國特色,帶有家鄉特色的節日習俗能夠永久地保存下去。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8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回來的艾草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兒只是感受着其中的熱鬧,不懂其中的含義。

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其樂無窮。每當端午一到,媽媽便在頭一天晚上,抱來一盆糯米浸入水中,準備好各種餡料。第二天早上,我們把洗淨的糯米瀝乾,我便用綠的糉葉,包成三角形狀,裏面放上糯米和大棗,或者醬好的五花肉,或者蛋黃等等,喜歡什麼就包什麼餡。包糉子的時候,媽媽就講起了糉子的由來——傳說中,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亡,老百姓爲了不讓大魚吃敬愛屈原的`身體,就在江中投入了好多糉子,給大魚吃。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追問着,屈原的故事,在故事中,包完了糉子,還總是意猶未盡。

糉子包好了,我們開始一鍋一鍋的煮熟,放在大鍋裏煮上三四個鐘頭。把煮好的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桶冰水內。涼了以後剝開竹葉,咬上一口白白嫩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害羞地露出了頭,蘸着白糖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尋味。細細品嚐,你能品嚐出春天的味道。鹹糉子吃起來也非常的可口,裏面的肥肉,以肥而不膩,在上面澆上醬油。那簡直是人間美味。

還有很多剩餘的糉子,我跟着媽媽一起饋贈給親朋好友,收穫了一片歡聲笑語!這時候我就感覺特別自豪和幸福,這裏面可也有我的辛勤勞動呢!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9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當大街上孩童們唱起了這首歌謠時,我就知道又到了吃糉子的時候了。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糉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已經忙開了。

你瞧,奶奶先把糉繩、糉葉煮好洗淨,剪去糉葉兩頭,然後把米洗淨,把紅豆、紅棗和糯米混合。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奶奶邊做示範動作邊說,“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我認真地聽着,眼睛盯着奶奶變魔術般的雙手。最後,奶奶在中間放了一顆紅棗,用線繩纏繞兩三圈,系成活釦,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奶奶包得那麼得心應手,我也忍不住想露兩手。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溫和地說:“玲玲,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細看着點,跟我一塊兒包。”我愉快地答應了,心想:包糉子一點也不難。

奶奶先把糉葉平放在左手心,然後用右手捏住糉葉的邊,向裏翻轉捲成冰激凌蛋筒形狀。“放糯米,壓緊!”,還沒等奶奶說完,我的米“嘩啦”一聲撒了一地。頓時,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奶奶微信着對我說:“遇到困難,不能輕易低頭,每件事從不會到會總要有個過程。”聽了奶奶的話,我繼續包起來,經過反覆實踐,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心裏樂開了花。

糉子出鍋了,滿屋皆是清香四溢。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感覺更是香甜無比!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五月五,糉香悠悠,記憶的精靈帶着我的思緒回到了小時候。

早晨的小院裏,我坐在木凳上,歪着小腦袋,看着奶奶包糉子。一盆昨夜泡的糯米,一把鮮綠的糉葉和一盤紅紅的'棗兒擺在奶奶面前。只見奶奶將三片糉葉在手中排好,中指和食指一夾一轉捲成漏斗狀,然後將糯米放入其中輕輕壓實,又拿起一顆棗放入其中,再將糉葉神奇地轉來轉去,接着用一根細細的線繩,三下兩下,繞來轉去,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

看着奶奶手中翻飛的糉葉,嫺熟的動作,讓我佩服極了,這哪裏是在包糉子,在我的眼中,分明是在製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情景一直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那時只想着吃糉子,並不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奶奶一邊忙碌着,一邊給我講着。我從奶奶那裏知道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當糉子的香味飄滿小院的時候,奶奶把糉子端到了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拿一個剝開糉葉,裏面白白的糯米露了出來,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咬上一口糉子,真是又黏又甜。

如今,我在蘇州讀書,每到端午節沒有機會看奶奶包糉子了,但腦海裏總會浮現出小時候奶奶爲我包糉子的情景。

現在我吃過很多花樣的糉子,但我始終覺得奶奶包的糉子好吃……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1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的是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吃糉子。

這天,街上的人手中可少不了艾葉,菖蒲,雄黃。媽媽也買了艾葉,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艾葉一大束一大束地放在家門口,也是用來辟邪的。每年端午節,外婆家都要煮好多糉子。這天,外婆坐在椅子上,拿着糉葉,折成簸箕狀,再舀了一大勺的.糯米倒進“簸箕”裏,再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在糯米中間藏進去,用糉葉把糯米裹住,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手捏住底部,拿了根粗繩,繞了好幾圈,打了一個結,放在鍋裏。我問外婆;“外婆,你做了幾種糉子啊?”外婆樂呵呵地說:“有蛋黃糉,肉糉,蜜棗糉和豆沙糉,一共4種。”

我今天要大吃一頓,我也來包一個糉子好了。我向外婆要了一片糉葉,學着外婆包,但是我技術不到家,糉葉都鬆開了,姐姐說:“手捏緊,糯米少一些吧。”我舀回了一部分糯米,但夾了一大塊肉,比糯米還大,塞都塞不進去,弟弟邊笑邊說:“姐姐,這個是最最正宗的肉糉子了!”媽媽也附和道:“這個就留着給你自己吃吧!”我學着外婆裹,但米卻漏了出來,我拖住米,費了好大勁才把米塞回去,也用繩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成了唯一一個“迷你糉。”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熱糉子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是葉香,再是糯米香,最後是肉香。香味漸漸瀰漫開來……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2

荷花在池塘中綻開了笑臉,知了在大樹上歡樂地歌唱,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人們的臉上都帶着微笑,大街小巷都熱熱鬧鬧,超市裏的糉子也賣的空空如也了。

聞着門前掛着的艾草香味,我和心靈手巧的奶奶一齊包糉子。首先,我從裝滿浸泡好的糯米的盆裏盛出一小勺糯米,細心翼翼地放在碧綠的糉葉上,然後,用糉葉將裏面的糯米包好,之後,用細繩左一圈右一圈地纏繞,將糉子纏的緊緊的,以防糯米灑出,就這樣,散發着清香的糉子做好了。我包的糉子是尖三角形的,外面裹着一層碧綠的糉葉,看起來美麗極了。正在我得意之時,小妹妹美滋滋的來到廚房,一把抓起已經做好的糉子,一搖一晃的扭到了客廳,將糉子送給了媽媽,媽媽看着我包的糉子,笑了起來,眼睛都彎成了月牙。

奶奶打開煤氣竈,藍色的火苗一下子鑽了出來,好像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派對。盼呀盼,盼呀盼,煮着糉子的鍋裏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音,小小火,慢慢煮,糉子的'香氣鑽入我的鼻子,我感覺心都是甜的。看着盤子裏煮好的糉子,我和妹妹都等不及啦,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着香香的糉子,我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個異常的日子裏,划龍舟、吃糉子、掛艾草,都寄託着我們對他的深深懷念。他一向爲民爲國着想,懷着那顆愛國之心,爲國奮鬥。

時間就像一匹奔跑的小馬,陪伴着端午節,悄悄地離開了。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3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糉葉飄香,又是一年頂雞蛋的好日子。

前一天就和同學們約好了今天要舉行一場“頂蛋”比賽,爲了比賽取勝,我讓媽媽煮了十多個雞蛋,望着這許多“整裝待發”紅撲撲的大雞蛋,我犯了難,看看這個,瞅瞅那個,彷彿每個雞蛋都是鋼鐵戰士。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大大的“超肥雞蛋”映入眼簾。好!就是它了!揣着我的蛋將軍,又拿了幾個蛋戰士我來到了學校。昨天約好的同學已經來了好幾個,正在頂蛋大戰呢。

我雄赳赳氣昂昂地拿着我的蛋將軍和同學們手裏的蛋頂了起來,誰知一個回合就敗下陣來,我的蛋將軍碎了“腦袋”。我傻了眼,看來不能以貌取蛋啊!我可不想認輸,怎麼辦?蛋將軍都已戰死沙場了何況這些“小不點”?我轉念一想,不對啊,拿破崙還個子小呢,不也是將軍嗎!我這些小不點中也許臥虎藏龍呢!我把那些蛋拿出來,精挑細選了一個蛋殼顏色比較深的重新開戰。這個小傢伙果然不負衆望,所向披靡。正在我戰越勇的時候,老師進來了,看着我們正在頂蛋,來了句“閒的.啊!”我接了一句“淡的!”老師忍不住撲的一聲笑了,我愣住了,沒錯啊,雞蛋不鹹是淡的啊,老師笑啥?看着我呆呆的樣子老師笑着說:“我的意思是你們閒着沒事幹了是不是,結果你回了一句淡的!”聽完老師的解釋,我們也忍不住笑了。

在頂蛋的笑聲中,我又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4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當奶奶再唱起這首童謠時,我知道又要吃糉子啦!

正在包糉子的奶奶是個“魔術師”。只見她拿起兩片糉葉疊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麼把戲糉葉就捲起成了圓錐狀,有時捲成船型,放一顆棗,有時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瑩瑩的米,然後用線捆捆,就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糉子。奶奶包的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枕頭。看着奶奶這麼容易就包了那麼多好看的糉子,我也想試試,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處都是。看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奶奶包的`糉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糉子煮熟的時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難受”,這個時候她總會講一些端午節的故事,我聽着屈原的悲壯故事,想着划龍舟時的熱鬧場景,糉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糉子又糯又甜,清香撲鼻,聞着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奶奶總是一邊給我剝糉葉一邊看着我叫我慢點吃,我叫奶奶也吃,她總說你先吃。我跟媽媽說:“奶奶不愛吃糉子。”媽媽告訴我:“奶奶很愛吃糉子,只是捨不得吃,留給我們吃。”

哦,原來糉子裏裹滿了奶奶對家人濃濃的愛,怪不得那麼好吃!我愛端午節,愛好吃的糉子,更愛疼愛我的奶奶!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南方流傳的兒歌。說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時學包糉子的情形。

那時我八歲,非常玩皮。端五節時見奶奶聚精會神地包糉子,手也癢了起來,盯住糉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想包糉子?不夠本,你媽還不會呢,”說罷哈哈大笑。

我不服氣,搶來工具,肉餡,糯米。開始包人生“第一個糉子”。我先拿三張整齊的`糉葉,然後把它們裹成一個漏斗型,接着往“漏斗”裏放米,放一半時再把肉餡放進去然後再放米,接着就開始包糉子。

怎麼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後經奶奶的指導,終於把它裹起來了。最後再用紅線饒幾圈一紮,就這樣我的人生第一個糉子誕生了。奶奶吃驚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糉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說:“凡凡還包得不錯呢,不過以後遇到困難彆着急,要有耐心!”然後奶奶就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燒。我好不容易等到糉子熟了,沒等到糉子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來。

哇!味道太好了,現在想來嘉興的糉子也沒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節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堅強活下來的兒童們。我想到時候請奶奶多包點給他們郵寄過去。也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6

暮春裏的絲絲涼意還未褪盡,燥熱的初夏已在一場場陣雨中拉開了序幕。撐一把傘,我頗有狼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在哪裏,糉葉的清香隱隱約約地蕩了過來,這淡雅的清香,還是一如既往的淳厚、濃郁,我的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外婆的身影和糉子的香

外婆是張甸人,久居鄉下,她留着蓬鬆的捲髮,些許皺紋爬上了她那愛笑的臉頰,臉上流露着鄉下人特有的熱情純樸。兒時,我最盼的就是端午,因爲端午就能吃到,外婆包的糉子。

外婆包糉子很講究。無論是米、肉、棗兒還是鴨蛋,都是外婆在菜場精心挑選的。首先就是選糉葉,外婆總是拎着一個籃子到河邊精心挑選,回來的'時候籃子裏滿滿的一籃。外婆只能弓着腰,吃力的揹回來,糉葉採回來,要先在水裏泡個半小時,半小時以後我便主動請戰一片片的清洗。

外婆包糉子手法嫺熟,手一包,一裹,一繞,一個糉子就完工了,糉子又緊又漂亮。糉子包好了,外婆把糉子下了鍋,我趴在竈臺邊看外婆下糉子,因爲愛聞糉葉香,尤其是煮過的糉葉,更香濃。我時不時對着鍋咽口水。

糉子煮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煮一下午。有時候外婆前一天晚上下鍋煮,第二天早上吃。每次吃糉子,我都要連吃兩、三個,又香又糯,我至今難忘。

又是一年糉葉飄香,一轉眼外婆身體不方便,我已經兩三年沒吃到外婆包的糉子了。可那難忘的糉香一直深藏在我的記憶裏,清新又濃郁。糉香是那麼珍貴,伴我成長。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7

端午節到了,今年我們家計劃過一次特別的節日,自己動手包糉子。

一大早,我和媽媽一起採購了糯米、糉葉、紅棗等原材料。我們先用水泡上糯米,再把糉葉和紅棗用開水燙一下,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開始包糉子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首先挑好了三片糉葉,按照正反面排好順序,然後將糉葉向裏卷一個角,放上一點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顆紅棗,再用糯米填滿整個小角,把剩餘的糉葉像蓋子一樣蓋住角,順着包起來。哎呀,糉子的兩個角都漏米了,怎麼辦呢?媽媽提醒我,看看是米多了還是少了。我反覆試了試,噢,原來是米太多了!於是我又去掉一些,總算是包起來了,還挺像樣呢!可是最後一關又把我難住了,我可是不會用繩綁住糉子啊!一不小心,我的糉子又全散開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開始,一次次練習,終於,一個完整的糉子誕生了。雖然它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第一次的'傑作啊!於是,我又堅持包了一個又一個糉子,它們的模樣真是越來越好看了。你瞧,有的肚子鼓鼓的,像是要漲破似得;有的糉葉沒紮好,像是長了一對翅膀;還有的咧着嘴,正朝你笑呢。看着一排排的勝利果實,我和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經過四個小時耐心的等待,糉子終於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扒開就咬,哇,黏黏的糯米和着飄香的糉葉,真是天下美味啊!

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而特別的端午節。體會到了辛勤勞動換來累累碩果的喜悅!也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8

多想回到那一年,再次品味那糉葉包裹着的濃濃親情。

——題記

還記得那年端午來臨時,外婆包的糉子,那種味道一直在我腦海中不願散去。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陽;糉葉香,裹五糧,剝個糉子蘸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外婆喜歡一邊包着糉子,一邊唱着童謠。我也喜歡一邊看着外婆靈巧的雙手包着糉子,一邊哼唱着童謠。

我最喜歡的便是外婆包糉子的過程。外婆包糉子時是不喜歡別人插手得,生怕旁人做壞了品相和味道。三層糉葉交錯着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一彎,便彎出一個圓錐形的小漏斗。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內,然後把一塊肉和蛋黃放在米的便在院中上面,在把一小撮米覆蓋在上面。

糉子下鍋後,是外婆最悠閒的時候。外婆便在院中抱着我坐下,唱起童謠來。而那最好的伴奏,便是糉子在鍋內咕咚咕咚響起的聲音。

糉子出鍋後,我便迫不及待的捧起一隻糉子。輕輕一拉,繩線便脫落下來,展開糉葉,精緻的四角煮的透亮。輕咬一口,便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在嘴中許久不願散去,它就像一雙靈巧的`手,撩撥着我記憶的深處,牽引出一段清香的祖孫情。

……

又是一年端午,卻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糉子。我吃過八寶糉、鮮肉糉、蛋黃糉,吃過竹簡糉、迷你糉、什錦糉,也吃過燒肉糉、火腿糉、辣糉,卻都沒有外婆包的糉子的那種清香。

端午的歌謠又響起,奶奶的糉子卻不在。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19

每年端午節看到大家都要吃糉子,我感到很好奇。我就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呢?媽媽告訴我:是爲了紀念屈原!我又問媽媽,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屈原是誰呢?媽媽開始講了起來。

原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了貴族的強烈反對,免職後,被流放到現在的湖南地區。流放期間,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其中,《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表現了詩人不斷完善自己、修煉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品《懷沙》後,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悲痛,漁夫們在江面上來回打撈屈原的屍體,未成功。有位漁夫往水中仍飯,說讓江中的動物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的,人們紛紛效仿,有的將雄黃酒倒入江中,要毒死蛟龍水獸。後來,人們爲怕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葉飽飯,外纏彩絲,逐漸發展成糉子。於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通過對端午節來歷的瞭解,我知道了屈原愛國憂民的精神,值得每一箇中國人學習。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0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吃糉子,而今年,我是自己學做糉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首先媽媽給我買好做豬肉糉子的原料:糯米、五花肉、醬油等調料,還有用來糉子的糉葉、棉線等。

我和媽媽分工合作。她淘米,我切肉。媽媽把米淘好再泡兩小時,並且米可以被手指捏碎。而我要切肉,要切成15克左右長方體的小塊,可我切的形狀不等,有圓的,有方的,有連刀的,可以說是樣子千奇百怪,不過,我覺得只要可以吃就行,管那麼多幹什麼?總之這個步驟算是馬馬虎虎的過去了。和米搓團,就這麼一步一步順利的完成了。現在就差最後一步,包糉葉。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如果做不好,就會露米,如果包的不整齊,一鍋就裝不下。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首先一團兒,再疊最後一折,就包好了,可是媽媽包的樣子精美,我包的每個角有大有小,樣子十分難看,沒辦法只好重新包,第一次不行,重來!第二次還不行,再來!第三次……終於,我和媽媽包的一樣好了。最後拿白棉線一系,放進鍋裏,蒸十五分鐘就好了。啊!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吃着我親手做的糉子,心裏別提多開心了。

在這個糉子飄香的端午節裏,通過親手包糉子,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1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快到了,人們又開始忙着包糉子,品味糉子的清香,享受這個古老的節日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端午節對於我來說,除了品嚐糉子之外,還會勾起我對母親的懷念,因爲母親生前很愛吃糉子。

小的.時候,我們家年年包糉子。包糉子之前,母親早早用大盆泡好糯米、黃米,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與別人家不同的是,母親自己不會包糉子,而是請鄰居家的阿姨來幫我家包糉子。每到這個時候,母親端出泡好的米和糉葉,放在院子裏,爲阿姨遞上一支菸,再給她把煙點燃。阿姨就一邊抽着煙,一邊包着糉子。母親則在一旁打下手,陪着阿姨嘮家常。一下午的時間,糉子就包完了。

母親將包好的糉子放入大鍋裏煮,要煮上三、四個小時才能熟。糉子煮好了,一掀鍋蓋,一股濃濃的糉香頓時在整個屋子裏飄散開來。那香味真是饞人哪!糉子晾涼後,能存放好多天,吃很長時間。

如今,母親不在了,我只有在夢裏常與她相聚。沒有母親是孤獨的,母親的位置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雖然母親已去世九年,但今日想起仍是淚流滿面。好在我們做子女的盡孝了,好在母親的音容笑貌永遠地留在我的心裏……

我甚至癡癡地想:母親在天堂裏是否也能聞到糉香?但願如此。母親,您還好嗎?女兒祝您節日快樂!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2

手捧糉子,緬懷離騷。

——題記

吃糉子,是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吃糉子爲了紀念屈原。我特別喜歡吃糉子,蜜棗,板栗,肉餡的`糉子,我都愛吃。

據說,在古代,糉子可是稱爲角黎。明清時代,糉子多用糯米包,就不叫角黎,叫糉子了,。糉子的樣子也是各種各樣,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媽媽最喜歡包正三角形的糉子了。這個端午節,我便和媽媽一起包。

一大早,媽媽便到買來了糯米、糉葉、蜜棗、肉、繩子。媽媽一回到家裏來,就說:“快起來包糉子了。”一聽到包糉子,我便像打了雞血似得,立馬起來了。

媽媽把米淘好,又把糉子葉洗了洗,把肉切一切,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開始包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先把糉葉的下面弄成呈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米放進去,可我放的米總是上面進下面出,媽媽說我底下沒卷好,我一看,果然,有一個小口,我馬上重捲了一下,這次卷好了,然後填上米,放上蜜棗,可是拴繩時,全散了,媽媽說是因爲米必須放實了,食物必須放到正中間,這樣想纔可以保證不開。哎!真是一波三折呀,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糉子。但是,這怎麼說也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真可謂是:手捧糉子,緬懷離騷呀!

又是一年糉飄香,香極了,下一個端午節,我還要自己包糉子。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活動——賽龍舟,掛艾草菖蒲,戴五彩線,喝雄黃酒,吃糉子,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了。

一大早,媽媽就着手準備包糉子了,我在旁邊給她打下手。首先,媽媽把糯米和花生用水浸泡着。趁着這個時間我和媽媽把糉葉洗乾淨,把火腿和蜜餞切成丁。一小時後,把糯米和花生裏面的.水倒掉,然後把火腿和蜜餞一起倒進去,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

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兩隻手上下翻轉,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狀,把剛纔拌好的食材放進去,再把鬥狀尾部的糉葉往回折,蓋住米,用細繩纏繞並綁好。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所有的糉子都包完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直接放進鍋裏煮。我守着竈臺,聞着飄散出來的陣陣糉香,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約一小時左右,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剝開糉葉,露出白裏透紅的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紅的花生豆火腿丁,咬一口,又香又糯!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小朋友們,趕快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吧!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心裏莫名地興奮。在我看來,端午是一個芬芳甜蜜的節日。不是嗎?你看那填滿香草的荷包,掛着露珠的艾葉,香甜軟糯的糉子這一切,使這個傳統節日充滿魅力,再加上端午紀念屈原的傳說,更爲這個節日注入了濃濃的人文情懷。

在這個節日裏,我喜歡屋子裏飄滿糉葉的香氣。每到這個時候,奶奶都要親手爲家人包上一回糉子,滿滿的一大鍋,煮起來香氣四溢。

今年也不例外,這不,糯米和糉葉奶奶早就提前泡好了。奶奶在糉子裏放上各種餡料:葡萄乾、大棗、香腸、火腿、紅豆、綠豆、豆瓣真是五花八門。我最愛吃的還是大棗的味道,嚼上一口,黏中帶甜,滿嘴生香。

包糉子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活,準備工作十分繁瑣:米要提前兩天泡好,每天要換幾次水,並將黑米粒細細地揀出,這樣包出的糉子品相纔好。糉葉要提前一天泡好,逐片剪去葉柄,再用清水正反兩面刷洗乾淨。

準備工作做好後,包起來就輕鬆多了,奶奶大約用了一小時左右就包了70多個,滿滿的一大盆!奶奶把包好的糉子一層一層緊緊地碼在鍋裏,填滿水,用大火煮開,再改文火煮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再燜上兩個小時,就可以享用了。此刻,屋子裏瀰漫着糉葉的清香和節日的味道

小小糉葉,包裹的不僅是誘人的香糯,還有綿延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更有厚重而質樸的家國情懷。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5

一陣陣夏的氣息夾雜着淡淡的糉葉的清香,是那麼清爽,那麼誘人。啊!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糉葉飄香時。這本該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然而,我的心卻一陣隱隱的痛,一種濃濃的思念帶我進入童年的回憶之中。

小時候,臨近端午節,最疼愛我的奶奶就會帶我一起去蘆葦灘上摘蘆葉,奶奶忙着選摘那種又長又寬的蘆葉,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摘幾片最底下的老蘆葉給奶奶,一會兒忙着去抓蘆葦上的螞蚱,一會兒又去摘幾朵小野花夾在自己的小辮上。

不知不覺,手腳麻利的奶奶已經摘了好幾把蘆葉了,她牽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蘆葉掛在屋檐下晾曬着,聽奶奶說,因爲新摘下來的蘆葉比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開、折斷,所以要把蘆葉曬乾,等到要用的時候,再用開水煮一下,這樣經過處理的蘆葉既柔軟又有韌性,就可以用來包糉子了。端午節前夕,奶奶用水把蘆葉煮沸,頓時,一股糉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奶奶心靈手巧,會包好多種糉子:有鮮肉餡的、蜜棗餡的、小豆餡的、還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圓滾滾的`,仍捨不得停下嘴來……

想到這裏,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溼潤了。那一年,無情的病魔奪去了我最親愛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糉了了。

又到糉葉飄香時,儘管各種口味的糉子現在都能買到,可是我卻再也體會不到童年時那種摘蘆葉,包糉子的快樂了,再也體會不到那種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6

“仔仔,吃糉子啦!”聽到媽媽這句話,我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興奮地跑向飯廳,哈哈,又到夢寐以求的端午節啦,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糉子,這實在是太棒了!

記得第一次對端午節有印象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吃糉子的由來。曾經有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爲被皇帝冤枉,他悲憤之下跳了汨羅江。後來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用糉葉包上米扔到江裏餵魚蝦,從此包糉子的習俗就沿襲了下來。之後的兩千多年裏,人們每到端午節就會包糉子吃糉子,以此來紀念屈原。而我第一次在吃糉子時還很遺憾:哎,要是吃到這好吃的糉子,也許屈原會放棄投江也不一定呢!

每年我最喜歡的除了吃糉子,就要數看着姥姥包糉子了。她總會在包糉子前先給綠盈盈的糉葉洗個澡,然後雙手靈巧的一卷,糉葉就變成了一個錐形的桶,然後把白白的糯米放進去壓實,加一些豆沙,最後用糉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白線纏繞紮緊,一個可愛的綠糉子就成型啦!等到出鍋後,冒着呼呼白氣的大糉子,慢慢的剝去它們的外衣,露出亮晶晶的`白糯米,香噴噴的味道聞起來會讓你饞的受不了,輕輕地沾點蜂蜜咬一口,黏黏的、糯糯的,好吃極了!

又到糉葉飄香時,聞到香噴噴的糉子你怎會不愛端午節呢?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7

今天是端午節,按照中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今天要吃糉子。

我們一家人一大早就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早已準備好了糯米、糉葉、糉繩,在等我們哩!剛一進門,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桌子前。包糉子囉!我看見奶奶先拿起三片糉葉疊在一起,把底部一轉,轉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左手抓起一把米,倒進“漏斗”裏,按緊,再把豎着的“把”往糯米上一折,折成小金字塔狀,最後抽出一根糉繩,紮緊,再繫上一個結,一個糉子便在她的手中做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糉葉也來包。轉成了漏斗後,就可以倒米了。忽然,一陣“沙沙”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響起,偷看電視的我忙低下頭去看,呀,假“漏斗”變成了真漏斗,我只得又“捲土重來”。想不到,原先的地方不漏了,其它地方的兒孫們又出來“繼承祖業”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真是拆東牆補西牆!”奶奶聽見了,笑着走過來說:“噢?讓我看一看你做的‘假冒僞劣產品’吧?”說着,便手把手地教我包糉子。包好後,便放進蒸。

在等待的過程中,爺爺告訴我,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以身殉國,跳入了汨羅江,百姓爲了使他的遺體不被魚蝦吃掉,紛紛向江裏扔糯米糰。那天是五月初五。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十分高興。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8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等。

端午節爲何要吃糉子?它成了我的一大困惑。通過上網搜索我明白了其中原因。大致有5種傳說。1、是因爲要紀念屈原。2、是因爲要迎濤神。3、是因爲是龍的節日。4、是因爲是惡日。5、是因爲夏至到了。

端午節到了,我家也要做糉子了。我躍躍欲試,和大人一樣,端坐在桌子旁邊,開始了我的艱苦奮鬥。

首先,我拿起3張蘆葉,平鋪開,並製成錐形。接着,把洗乾淨的糯米放入之前製成的錐形。緊接着,當糯米在錐形的1/3時,放入一塊醃製完的瘦肉和一塊肥肉。然後,用糯米把這個錐形放滿。最後,用做錐形餘下的蘆葉蓋住開口,用繩子紮緊,一個“可愛”的肉糉子便完成了。

用這個方法,我做了3個糉子。可惜,它們的形狀不倫不類,我所使用的地方就像剛剛結束了一次戰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等我們全部收工後,我就把所有的糉子拿到一個大鍋裏慢慢煮。那會時間非常的.漫長,我不時打開蓋子看糉子好了沒有,四、五個小時之後糉子終於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異形糉子,大口的咬了一口。譁,太香了!我差點也把糉葉一塊咬下來。

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覺得它們美味極了。儘管它的形狀不倫不類,但是我還是喜歡它們,因爲它們是我自己做的。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29

六月的雨,像淚水一樣,一樣,落下,落下……

林雪想,往年這時候,母親也應該包糉子了。林雪用力晃了晃頭,撐起一把傘,默然走進淚幕……

走,一直走,走進小巷,土黃色的路泛起了小泡泡,偶爾有一兩隻蛤蟆跳過,也是唯一有生氣的東西,而那像發黴的紅布似的牆壁,發出了更難聞的.味道。看了看十幾年如故的景象,林雪苦澀地笑了笑。

也是在去年冬天,母親在這裏倒下……

在林雪的記憶裏,母親瘦瘦的,矮矮的,還有那糉子,其它,也只是模糊的概念。

去年的六月,端午節,那時,林雪正在準備會考,入夜,母親端着糉子給她,望着女兒慢慢地嚥下糉子,欣慰地笑了,說:“林林,再讀一會書。”原來就十分苦惱的林雪一下子激怒了,衝着母親大喊:“讀書,讀書,你還知道啥!”說完還打碎了盤子。母親被這突如而來的憤怒愣住了,許久,許久,才蹲下來拾碎片……林雪很想說對不起,但咽在了嘴邊又放下去了。

第二天,林雪心裏十分不安,但她還是沒有說出口。

但是,下午,老師突然跑到教室,氣呼呼地對林雪說:“你,你,媽媽出車禍了。”

頓時,天塌地陷……

是因爲,因爲自己,母親纔出車禍的……

林雪流淚了,嚐了嚐,是苦澀的……

今天,糉葉飄香……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30

每年的端午節又要來到了,媽媽帶我到菜場去買糉葉。我和媽媽挑選了兩捆便回家了。

一回到家,媽媽便說你去把大盆子拿來。我把糉葉選一下,我拿來盆子,媽媽都已經把糉葉洗好了。於是我和媽媽在盆子裏放了一大盒水。然後便開始包糉子,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多包點葡萄乾糉子,因爲我喜歡吃葡萄乾糉子。我看着媽媽那矯健的身手,突發奇想的說:“媽媽,你教我包糉子吧!”媽媽說:“好吧,我先演示一遍給你看看。”只見媽媽先把一張糉葉放在它的根部五分之一折成漏斗形,把漏斗形的搭頭放在左手心靠手腕處,用大拇指按住,再用四個手指托住糉口的尖部,往漏斗里加上適量的.糯米,在糯米中均勻的放入兩三個葡萄乾就一舉兩得了。

我按着媽媽的樣子,可不知道怎麼把葉子繫好?媽媽又說:“噢,我忘記了,要把糯米和葡萄乾壓在糉葉中間放妥,就開始從糉葉的尖部向根部回折。一般的葡萄糉子形狀都是枕頭形,所以也稱“枕頭糉”。我按照媽媽的話,真的包好了。媽媽說糉子包好後,要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爲的是讓糯米有適當的膨脹。浸泡好了的糉子再放入高壓鍋煮20分鐘就好了。啊,原來包糉子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糉子包紅了,媽媽還沒有把糉子煮好,我都已經聞到糉葉經過高溫而散發出的陳陳濃香了。糉子的味道真香啊!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31

又到了糉葉飄香的端午節,大街小巷都瀰漫着糉子的香味,我決定向媽媽學習包糉子。

那天早上,媽媽把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好,有糉葉、洗乾淨的糯米、蜜棗和葡萄乾,真是一應俱全啊!媽媽首先把糉葉從中間擰了一下,擰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放一些糯米,再放蜜棗和葡萄乾,接着再放一些糯米,最後用多餘的糉葉把糯米包嚴實。咦,怎麼沒有線繩呢?媽媽說:“可以用棉線來代替,也可以從糉葉上撕一長綹兒。”說着,媽媽就從糉葉的最上邊撕了一長綹兒包好糉子,一個精緻的小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後來,該我包了,我一步一步地學着媽媽的手法包糉子,在我辛勤的努力下,我終於包好了一個完整的小糉子,雖然樣子不怎麼好看,但還是可以下鍋裏煮的。媽媽高興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誇我了。

鍋開了,媽媽把我們共同包好的糉子下到鍋裏,然後把蓋子蓋住,要煮半個多小時才能吃,媽媽就讓我在客廳裏等。在客廳裏,媽媽開始給我講吃糉子的習俗,原來人們爲了紀念愛國的屈原才包糉子、賽龍舟,後來又演變出許多端午習俗。講着講着,我聞到了一股糉葉的香味和糯米加蜜棗的甜香味,原來鍋裏的糉子熟了。

我和媽媽趕緊到廚房去。一揭開鍋蓋,哇,好香啊!媽媽把糉子撈到了盤裏晾涼,正當我迫不及待地要剝開吃時,媽媽卻說:“先別吃,你和這幾個小糉子合張影吧。”於是,我端起了盛着小糉子的`盤子擺了個Pose讓媽媽給我拍照,這可是我第一次包糉子,一定要留個紀念!

吃着自己包的香甜的糉子,心裏很高興。糉葉飄香情意濃,糉子裏包的不僅僅時好吃的糉子,也包含着我們看不到的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

又是一年糉飄香作文 篇32

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人們都要舞龍舟、做香袋、吃糉子。戰國時期,糉子就已經誕生了,是爲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而今年端午節和往年卻不一樣,因爲在這天,金都天長校園裏瀰漫着濃濃的糉香。

一隻只生龍活虎的“喜慶獅子”在校園裏歡騰,包糉子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準備就緒後,假日小隊成員各就各位,把桌布鋪開,平整地鋪在桌子上;紅豆、糯米、糉葉都放在網兜裏清洗一遍後,把食料均勻地和在一起。小組成員個個摩拳擦掌,只等一聲令下。

我們不打沒把握的仗。因此,早早地就把參謀長——可親可敬的奶奶和爺爺請來助陣了。有了軍師的出謀劃策,果然不同凡響!

瞧,首先把糉葉圍成一個兜,將糯米往裏填滿,量要均勻,多了米會漏出來,少了糉子沒有“肌肉”不夠結實,吃起來口感不佳,所以六隻小手經常在米兜裏走蕩。經過調整,糉子變成了“大力士”,肌肉股股的.。再將糉葉往上一蓋,爲糉子做一次時裝秀,配上了一件綠外套,把兩頭疊住,不能有一絲漏縫。最後用繩子把糉子“五花大綁”地綁起來。一個胖股股的小糉子誕生了。各組包的糉子樣式不同,有三角形扁狀的,有四個尖角的,有像枕頭的,有像火箭的,有……

操場上熱鬧非凡,小糉子師傅們一個個緊縮眉頭,放米、裹糉葉、扎繩這每一個步驟都沒有忽略,每一步都做得很到位,小巧手從來沒有休息的時候。

糉子糯,糉子香,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吃上一個個自己親手包的熱騰騰、香噴噴的糉子,一起來懷念屈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