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週記>

【熱門】高中週記模板彙總七篇

週記 閱讀(2.7W)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千萬不能認爲週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週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高中週記模板彙總七篇

高中週記 篇1

用“狼”與“羊”概括兩種人不同的人生狀態——爲“狼”者奮不顧身,孜孜以求;爲“羊”者安然自樂,逍遙人生。在充斥着激烈競爭,混雜着多元價值觀的社會,是做一隻具有奮不顧身的進取精神的“狼”,還是甘願當一隻於躺椅上靜享人生的“羊”,的確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而對“狼”或“羊”的角色認領,實質是人們或遵從社會主流思潮,或堅持順應內心渴望的世界觀的反映;是人們或堅持以“儒家之道”構建人生,或遵從用“黃老之學”支配行動的人生觀的體現;是對人們或“出世”或“入世”的價值觀的本質流露。 不可否認的`是,中華民族早已被倡導積極進取,鼓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儒家思想浸淫千餘年之久。身爲中華兒女,我們於血脈中流淌傳承着對積極入世的認同與追求。儘管,努力爭做一隻“狼”甚至是一隻“頭狼”以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伴隨着“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這裏充滿了“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色彩,但當生存必然面臨壓力與挑戰,當選撥強者成爲滿足時代對效率與能力最大化需求的必需,我們不得不承認,做一頭“狼”有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更何況,這種一往無前的開拓與進取精神不光有利於我們自身目標的實現,也讓社會得以快速發展。 但當成功學,厚黑學大行其道,當人們慣於緊迫地抓取,機械地前進,當物質文明的鐵騎肆無忌憚地踐踏昔日精神文明的家園時,我們亦不得不反思,過於功利與現實的思想或許正日益稀釋掉人生應有的詩意與美好。而選擇如“羊”一般生活,於雲水邊靜沐暖陽,在山水間隨性遊蕩,未嘗不是一種合理的人生方式。儘管這種無爲無慾亦無求的生活態度會讓我們喪失些許物質享受,但由此換得的自在隨心的瀟灑同樣彌足珍貴。

《費里尼自傳》中曾這樣寫道:”你不應爲了順從別人或討好別人而扭曲自己。”其實,無論是選擇做“狼”,選擇用全身心的努力體味自我潛力得到最大發揮,自我價值得以最終實現的奮鬥的美好;還是選擇做“羊”,選擇“落後於時代,凝視人心”,選擇於歲月靜好中得到靜默的安然,都有其合理性,都是無可厚非的。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在時代浩蕩的潮流中找到自己,遵從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不被大衆普遍的價值觀所“綁架”,不因外界的評判而猶疑。唯有此,我們才能不在時代的壓力下扭曲自己,纔能有足夠的勇敢與堅持堅定地走完自己的無悔一生。

隨性人生,隨心掌控。讓我們爲自己的想法而生活,爲自己的理念而奮鬥,聽見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感受自在人生的充實與美好。

高中週記 篇2

今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的冷,清晨上學的路上,行人的脖頸上已然有了色彩繽紛,長短不一的圍巾,不知是時尚在作祟呢,還是實在耐不住那漸涼的秋風呢?

秋天就在媽媽聲聲的加件外衣的囑咐聲中離我越來越近了,似乎在我不經意眨眼的瞬間,他已像頑皮的孩子,淘氣的撲入我的懷中。 夏日的驕陽轉過臉,離我遠去了,校園中的梧桐飄揚着美麗輕盈的金黃色樹葉,天很高,很藍,靜下心來傾聽,秋蟲在低吟,好美的一幅深秋圖景! 秋天的心情,是安靜的,甚至有些傷感。脆弱的黃色,滿臉滿眼的撲過來,映着孤單的人影,行走在紛紛揚揚的落葉中,深秋,似乎註定是思念的季節,讓思緒隨着那片片飄搖的秋葉,隨着那朵朵流雲,回憶着逝去的甜蜜時光,思念着遠方久久未見的好友,不免有些悵然和失落,但云淡風清的好天氣又讓人無法任由心情低落下去,因此,秋天讓人憂鬱,也止於憂鬱。在秋天裏黯然的神情是很常見的,秋風瑟瑟的街道上,少女們的臉上多了一幅多愁善感的.表情,倒彷彿更端莊了。 秋天的風裏夾着被陽光炙烤過後漸漸冷卻的氣味,那是一種能叫人情不自禁地微笑的味道。眼看着天空變得越來越高,湛藍的顏色漸漸加深。每個深秋的日子裏,讓自己成熟起來,堅強起來,純粹起來,簡單而不平凡。 空氣裏,糾纏着馥郁的淡香,把深秋的黃昏燃燒成時斷時續的晚霞,染紅了我的臉,伴着嘴角的微笑,漾進了我的心裏。

華燈初上的夜晚,倚在窗邊,望着燦爛的深秋夜空,托腮遐想的時候,露珠便含情凝結了,月色拂過臨窗的小街,我無語的低下頭,寫下這篇隨筆,然後靜靜欣賞這被幽雅了的風景,等待自己也成爲這風景中的一物,也許,這是隻屬於秋天的心情。

高中週記 篇3

生命是什麼?我們爲何而活?我們活,有什麼意義?生命,是夜空中的煙花,美麗而短暫;我們活,是爲了面對挫折,是爲了體會那短暫,但永恆的喜悅;而生命的意義,是在每個人一生中,最苦或最甜時,體會出道理。

勇氣,是生命的陽光;希望,是生命的.陽光;愛,是生命中的陽光。人在面對挫折與苦難時,最想依賴的,就是奇蹟,但是當奇蹟都不再降臨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些人,因爲不願再面對,所以逃跑了;有些人,因爲不想再看到別人鄙視的眼神,所以逃避了;有些人,因爲不想再聽到別人口中傳來的冷嘲熱諷,所以避開了。但有人卻認爲這是上天帶來的考驗,而勇於面對;有人希信自身的勇氣,而成功結果。

尼克從小就患有罕見的疾病,使得他一生下來就沒有四肢,就只有他一個小小的“雞腿”,能幫助他的生活作息;他天生的殘疾,也讓他在八歲時曾經想自殺,但後來,他以前那根“雞腿”做了很多常人認爲他不可能辦到的事;他不但學會了寫字,還會電腦打字,接電話,扔球甚至是游泳,後來也在二十一歲時獲得大學學位,併到世界各地去演講,傳播生命的韌性。

痛苦、挫折,是上天帶給我們的考驗,不要因爲遇到挫折就放棄,就逃避,“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蠟燭。”如果奇蹟消失了,就以自己的勇氣、夢想、希望,去點燃另一支蠟燭,自己去開啓另一扇窗,自己去找尋另一條道路。

高中週記 篇4

開學的前一個新期,整個高一全部換班了,我也和我相處了半學期的。同學們分開了,來到了現在的這個十五班,心中有點不捨,有點懷念。但是我知道我的高中生活,在這裏纔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我認爲那半學期,沒多少是值得我在去還唸的,那些很多都只是我人生中很少很少的過客罷了。那一切對我來說都只是,一個緩衝罷了,我的新的高中生活將在十五班展開。我很高興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我可以在他們身上學到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瞭解他們以前的生活,還有他們眼中的社會,他們對人生的理解,瞭解他們對生活樂趣的所在,進過一個星期的.交流,我認爲我接下來兩年半的同窗,爲人都很好,做事都還說可過去,我能選擇文科班跟他們認是也算是緣分了,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多多照顧,既然來到了一個新的班級,我的多隻多彩的高中生活也即將正式開始了,我也要有一個自己的計劃和打算了。

在新的學期裏我要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老師講的一些東西我好多都是懂得,但是光出錯,而且對於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總覺得不耐煩,在這點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學期裏對待學習更認真,更有耐心。

最重要的是我要學會合理的利用時間,沒有合理的安排,也不會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新學期裏,我最要學會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學習、玩、休息的時間,我會抓住沒一點寶貴的學習是時間。

雖然按照以前的慣例應該在寫上幾十個,保證但是我認爲那些都是沒用的,N多個保證還是頂不了一句話,那就是定了計劃,就一定要實行。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我左右不了別人的想法但是我可以,堅定自己的理想,人各有志,目標不同,我的理想也變得比價現實了,長大後考上一座較好的大學,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爲國家,爲社會作出不平凡的事,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就已經足夠了。

高中週記 篇5

一個大學生問偉大的心靈導師德·梅勒:“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社會中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制度或者政策。儘管連執行者都知道它們是荒謬的,但就是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它,更沒有人敢廢除它,所有人都任其運行下去。這是爲什麼?難道每一個人都愚蠢嗎?”

“你說的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習俗。”德·梅勒說,“在印度很多寺廟裏,舉行禱告時都要在門外拴一隻貓。這個習俗源於四百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和弟子們一起參加禮拜的時候,靈脩院裏的貓就會礙事。於是,每逢靈脩院舉行禱告的時候,導師就命人把貓拴起來。導師去世後,每逢禮拜,人們繼續把貓拴起來。這隻貓死了,靈脩院又找來一隻貓,以確保禮拜時,他們忠實地執行導師的命令。幾個世紀過去了,博學的弟子們寫下了這樣的學術論文,內容是有關在禮拜時,把貓拴起來——這一宗教儀式的重要性。當然也有人認爲拴貓的儀式毫無意義,但他們提出異議時,都無一例外地被趕出了寺廟,有人甚至受到更嚴苛的懲罰。所以,直到今天,儘管很多人意識到這一儀式是荒謬的,但仍舊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執行着。“

大學生接過話頭說:“我明白了,那些不合理的`東西之所以在延續,是因爲人們心中的盲從和怯弱。”“你說得很對。”德·梅勒點了點頭,接着說:“但不僅僅是一些人的盲從和怯弱,還有另一些人的權欲,因爲他們可以通過這隻貓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高中週記 篇6

你是春天裏的一縷清風,輕拂我的心靈,吹開夢的花朵。你是清澈的河水,倒映柳枝的倩影。映照着它隨風舞動。你是冬日裏的暖陽,照亮我的前程,妖嬈我的生命。朋友,你使我知道什麼是智者的'仁慈,你使我懂得什麼是善良與寬容。你讓我知道天真和成熟,你也曾引發我思考,激起我創作的熱情。

你用詩一樣的語言讓我感覺生活的浪漫,你用月亮般的柔光讓我感知夜色的寧靜。朋友我真想對你說,你讓我知道陽光下的燦爛,你讓我泛起微波的心平靜。你讓我走出陰暗的角落,你讓我放飛心靈的歌聲。朋友我真想對你說,你讓我的意志不再脆弱,你讓我的心靈不再僵硬。在人生的長河裏,能有多少人能相知。

高中週記 篇7

當我看完《貝多芬傳》的時候,我已知被貝多芬一種無形的力量震撼了。路德夕·凡,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可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舊屋子的閣樓上。貝多芬的父親就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就是一個僕人,一個廚子的孩子,貝多芬的童年就是艱苦的,不像莫扎特般享受過家庭的溫暖,開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場殘酷而艱苦的鬥爭,他20歲就離開了家,到外面謀生,當他在音樂界嶄露頭角的時候,他的耳朵都又幾乎聾了。但就是,他憑藉着對音樂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賦,創作了舉世禮貌的鋼琴奏鳴曲與交響音樂曲,成爲了一代音樂家,他最終用痛苦換來快樂。

他,靠着自我不變的信念,完成了人類的夢想,在32歲那年,他甚至把遺囑都寫好了,在看他遺囑的時候,我發現貝多芬竟有些“如果真的去了,就是比此刻更快樂些”的念頭,應對殘酷的命運,他最終還就是沒有低頭。就是的,假如他在稍稍自私些,他定會就此撒手歸去,擺脫一切愁苦,但就是,他仍然渴望痊癒,偏偏期望“可憐的人類”快樂幸福。於就是,這天生的性格給予他無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脫又拒之門外,開始了苦難的歷程。當痛苦與日俱增的時候,積聚到他無法承受的時候,就如潮水般傾海而出,成爲一部偉大的作品,他的血與淚的結晶。

貝多芬,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書的前頁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肌,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一個英雄,註定就要承受超乎尋常的苦難,這,已經成爲一條不變的真理,每個偉大的誕生就是和超乎常人的犧牲換來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擺在貝多芬面前的無非就是讓他生命走到盡頭的犧牲,可他終究抱着自我的夢想踏上了這條路。

一個不幸的人,當貧窮、殘廢、孤獨,都襲他而來的時候,當世界不給他歡樂、聲音的時候,—貝多芬,他卻將這一切給予了世界,就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而我瞭解的就是一個偉大的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