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綱要》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53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綱要》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綱要》心得體會

《綱要》心得體會1

這個學期,通過學習新綱要,我在各方面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下面我就以音樂教學爲例,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育是應該以尊重幼兒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因爲遊戲能使人產生快樂的情感體驗,而快樂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積極情緒。“快樂”對人的成長的初級階段——幼兒的生活意義尤爲重要,它能增強幼兒的自信,使幼兒樂觀向上,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快樂教育”是讓孩子獲得快樂感受的教育,也就是通過創設能滿足幼兒“快樂”需求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任務過程中主動探索,從而生動活潑的發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真將“快樂”給予孩子們,教師是否真爲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各項活動中真正感受到了快樂和趣味呢?從教幼兒教育工作十多年的自身體會及所見所聞,我認爲當前幼兒園的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存在“四多”“四少”,即“限制多.自由少”,集體多.個別少,.指導多.啓發少,模式多.創造少 。像一些教師在音樂活動中的“坐好”,“乖”,就是要幼兒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的要求,這是不利於“快樂教育”的實施的。當前提倡的“快樂教育”、“寓教於樂”,是注重引導幼兒去爭取、追求、創造快樂,要讓孩子們做“快樂教育”的主人,發揮他們自我教育,主動發展的主體作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何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有玩,玩中有學”,愉快地投入每一個教學活動呢?

喜愛音樂舞蹈是幼兒的天性,聽到有規律的節奏,他們會手舞足蹈;聽到喜歡的歌曲,他們會拍手跟唱;看到別人跳舞,他們會跟着比劃。這些“生理本能”正是向幼兒實施“快樂教育”的基礎和前提。關鍵要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爲興趣是快樂教育的種子,有了興趣纔有快樂。提高幼兒興趣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其中形象化教學形式效果最佳。如:教幼兒學習基本動作,只憑講解、練習,幼兒很快就感到乏味。我就插入形象語言或順口溜。教屈膝動作時,我用“彈簧短,彈簧長,一短一長真漂亮……”的兒歌,讓幼兒一邊念一邊做動作,既加強了節奏感,又使動作準確。孩子感到很有意思,就樂於去練習,在練習中獲得快樂。

愛玩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教學中多用遊戲的形式,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是一種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最佳方法。比如在教幼兒學習邀請舞“請你也來跳跳”時,我有針對性地加進了大灰狼來了這一遊戲,讓幼兒在熟悉遊戲中將情緒升溫,孩子們情緒很高,敏捷地將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在快樂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熟悉掌握了歌曲和動作。另外,讓幼兒在成功中建立自信,獲得快樂也是很重要的。要給每個幼兒獲得不斷成功的機會,感受到自己在不斷進步,體會成功,感受快樂。在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勇於創新時,教師可更多地運用眼神,臉部表情和體態與幼兒面對面地交流、溝通情感。

注重幼兒音樂創造性的培養。創造性活動是快樂的活動,是最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活動,是“快樂教育”的最高級活動。過去,由於受傳統教育觀的影響,教師往往忽視幼兒潛在的創造能力。其實,幼兒把已掌握的音調、節奏、動作等重新加以組織,就可以形成新的形式和內容。這可以是幾小節的旋律,也可以是給音樂創編簡單的節奏型和自編一些動作,這就是創造。我在中班表演“請你也來跳跳”的教學活動中,特意留給幼兒一些音樂創造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創編小兔子的動作,經過我的激發、調動和調整,把幼兒推到了主體地位,讓他們在最大的空間展開想象創造。

總之,通過新綱要的學習,我深深嘗試到在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中,快樂是發展的必要條件,而發展是快樂的根本目的,提倡“寓教於樂”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人才型培養的需要。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創設和諧發展的教學環境,樹立新觀念,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激發幼兒樂於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技能,學習良好品德情操,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

《綱要》心得體會2

我園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認真組織全園教職員工學習和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此次的活動,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現謹就個人的學習經過,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在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有集體,小組及個別活動。因此,我們應該在各方面給他們以發揮與施展的空間,創造各種條件與環境,爲幼兒的培養與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啓蒙階段爲他們做好鋪墊,充分發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活力……讓他們在起跑階段就能打好基礎,爲今後求學,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其次,我國是發展中國家,21世紀的我國,市場經濟將更發達,社會將進一步表現出競爭性,開放性,創造性,變化性,冒險性等特徵。爲了更好的適應這樣的社會,從現在起就要在幼兒教育目標中體現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做好幼兒的啓蒙教師,我們應重視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競爭道德,競爭能力,使幼兒從國小會與自己的過支競爭,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超越自我,還要使幼兒具備與他人競爭的能力與心理素質,重視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認識變化,適應變化,促進變化,形成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的認知模式。重視培養幼兒大膽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權威,勇敢追求和冒險的品格。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幼兒教育必須堅持保教相結合的原則,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保教結合的原則表明了幼兒園教育與其它教育的重要區別,同時也顯示出幼兒園教育自身的獨特性。

最後,我認爲教書育人關鍵的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所以,我更應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綱要》心得體會3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我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國全面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的重大舉措,對於發展先進文化,促進生產力提高,推進社會全面進步,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建設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俱有重大的意義,對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爲一名教師,我認爲愛崗敬業精神是師德的核心內容,是社會公德的重要體現。

一、熱愛教育,熱愛學校

愛崗敬業作爲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師道德規範的思想前提,教師只有具備了愛崗敬業精神,才能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爲人師表、爲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愛崗敬業既是教師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個人滿足,完成人格昇華、實現個人利益的有效社會途徑。因此,作爲一名教師應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爲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注事業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在實際工作中,珍視爲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二、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可見,樂於把愛奉獻給全體學生是我們必備的道德素質。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不是來源於血緣關係,也不是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因此,我們說,師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任何簡單、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給學生帶來消極的影響。對學生要有友善的態度,與學生交談常要換位思考,使學生從心底裏體會到,老師的所作是爲了學生好,是爲了學生的發展。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樹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三、身正爲範,塑造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之光對學生心靈的燭照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爲師表的高尚品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爲教師我要做到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係;身正爲範,塑造人格魅力。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爲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

《綱要》心得體會4

最近再次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與陶行知先生的專著,我深有體會:作爲一名教師,尊重孩子、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不斷創新的重要性。

一、育人爲本,尊重學生。

“育人爲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是《綱要》提及的工作方針。育人爲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離不開尊重,沒有尊重的教育不是優質教育。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產生良性教育。教師多年,我更加覺得教書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要學會與學生心靈交融,“理解的教育”纔是成功的教育。

學生在乎老師的一視同仁,渴望得到讚賞,我們要努力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去享受快樂和自信,在學習活動中學會交往,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二、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們長期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還得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必需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勇於探索,不斷創新。

《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爲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

我們只有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的人才觀,去除一味追求教學成績的想法與做法,讓學生在各方面都能“活”起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愛崗敬業,提升修養。

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可見,我們更應該愛崗敬業,自覺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思維發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於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現階段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是: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爲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和爲人師表。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學習,加強實踐中的磨練,堅強內省和慎獨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作爲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不要遇難而退,要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綱要》心得體會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在第一部分“總則”、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和第四部分“教育評價”中,對教師的工:作提出了各項具體的要求。

要達到這些具體要求,教師不可能在一次、兩次的培訓中完成,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工作實踐,並且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才能完成。

下面結合《綱要》的學習,談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幾個問題。

一、對幼兒的發展和學習的理解

《綱要》在“總則”中強凋,幼兒教育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並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在“組織實施”中強調,教育活動的'組織,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結合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教育活動的內容要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

這裏所倡導的是一種新的對幼兒發展的認識和對幼兒學習的理解,滲透了更多的人性的東西,體現了對幼兒權利的尊重;對幼兒個性、能力和學習的尊重;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

過去我們較多地強調幼兒園教育要爲幼兒人國小做準備,而忽略了幼兒現實生活中應有的幸福、快樂,以至於我們過多地強調認識,強調幼兒要學會什麼、掌握了什麼,而不顧幼兒的實際能力與需要。

而實際上,幼兒不僅是爲將來活着,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爲現在而生活。

幼兒應有時間慢慢地渡過他們的童年。

在幼兒階段,學習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擴展和提升,它需要與周圍環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

對幼兒來說,學習的東西應當是對他們的生活有意義的,而能學的東西並不代表是他們一定要學的。

要落實《綱要》中所提出的上述要求,不僅要求教師重新確立自己的幼兒觀、幼兒教育觀、幼兒學習觀,而且要求教師具有較多、較深的關於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幼兒如何學習的知識。

教師要對幼兒這個羣體的特點有相當多的瞭解,瞭解他們的交往、溝通特點,瞭解他們認識事物的特點,瞭解他們的學習特點。

同時也要求教師對每個幼兒有相當多的瞭解,瞭解他們各自應付外界環境的方式,也瞭解他們各自獨特的學習方式,他們的家庭,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

一個幼兒園能否提供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具有較深厚的關於幼兒發展和學習的知識,是否對幼兒個體有較充分的瞭解,以及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用這些知識、信息的能力。

然而目前在相當多的幼兒園中,教師對幼兒發展的瞭解只停留在一些條文式的年齡特點上,而對幼兒在身體、情感、社會及認知的發展並無整體的把握,反映在課程中,就是教師無法根據幼兒一定年齡階段典型發展狀況的知識去準備學習環境和安排合適的經驗。

在對待幼兒個體上,教師對幼兒所處的家庭環境、已有的知識經驗、特殊的學習方式瞭解得很少,從而導致了課程中反映幼兒個體興趣、需要和經驗的內容較少,更缺乏對幼兒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內容。

因此,作爲教師的專業成長(無論是對在職教師,還是對正在學校學習的教師),首要的是加強教師的幼兒發展知識的學習,具體地說,就是要加強教師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教育學以及特殊兒童教育學的學習。

幼兒教師培訓機構應提供給教師更多、更好的關於兒童社會的、情感的行爲知識,提供給他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和語言發展的知識。

當然,作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知識,還應當包括教學的、科學的、文學的等方面的內容。

另外教師還要有指導孩子進行各種活動的知識。

通過學習,教師要能夠對幼兒的學習和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行爲有正確的理解,要能對幼兒個體成長中表現出的獨特的價值給予重視,要能幫助所有的幼兒克服遇到的障礙,獲得更好的發展。

幼兒教師只有以關於幼兒發展的知識爲基礎和幼兒相處,和幼兒一起工作,才能真正體現出他們的專業發展水平。

二、建立一個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

幼兒的學習,是在與周圍環境、與人、與事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在幼兒園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學習的環境是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應當爲幼兒提供真實的、具體的以及與他們生活有關的活動材料,而且這些活動材料應當是變化的,具有挑戰性的。

同時教師應當給幼兒足夠多的時間去自由擺弄、操作這些活動材料。

在幼兒與各種活動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提供幼兒相互交流、溝通(包括幼兒與教師交流、溝通)的機會。

但我們現在的幼兒園,能真正提供給幼兒足夠真實、具體以及與他們生活有關活動材料的並不多。

很多時候,教師只是將一些並無挑戰性的材料交給幼兒,而並不考慮這些東西的真實、具體性以及是否與幼兒的生活有關,這就造成了幼兒並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材料。

在相當多的幼兒園中,教師給幼兒提供的活動材料十分的少,以至於幼兒無法進行自發性的探索性學習,他們大多數時間只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活動。

幼兒園的課程目標應當是具有挑戰性的,同時應當讓所有的幼兒都能獲得成功。

課程的設計應包括幼兒所有領域的發展,因爲這些方面是以綜合形式對幼兒施加影響的,並非狹義的學科領域的學習。

但目前我們相當多幼兒園的課程只限於一些學科領域,並且這些學科領域是不相關聯的。

教師注重的是某些技能的訓練,或是如何將計劃中設定的內容教給幼兒。

這樣的結果,既沒有考慮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無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同時也忽視了幼兒在興趣上和能力亡的個體差異。

幼教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多年,儘管“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已成爲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但應當看到,這些年的改革,較多的是在教學方法上的改革,並沒有觸及到實質――課程。

因此,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如何建立適合幼兒發展的幼兒園課程問題。

1.關於各領域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應當包括幼兒所有領域的發展:身體的、情感的、社會的以及認知的,它是以綜合的方式對幼兒施加影響的。

在課程實施中,一方面教師要傳授一些領域的基本技能(如美術活動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技能等);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理解各領域的工具性質,將各領域作爲幼兒認識環境、事物的工具(如語言、數學、科學等)來處理。

2.關於研究性學習幼兒園的研究性學習,正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周圍環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細緻的研究性過程,它是幼兒將學習、掌握的各種技能綜合地運用到對實際問題的處理上,同時也是他們獲得更多的經驗、技能的過程。

這種研究性學習(有稱“主題研習活動”、“主題探究活動”等)與以往的“主題”活動是不同的,它強調的是問題的研究,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領域僅僅作爲研究問題的工具、手段,而不是相反。

由於研究性學習強調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和積極參與,強調他們的自主性學習,強調他們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某些問題,並且研究性學習還能使幼兒獲得更多新的經驗。

對相當多的幼兒來說,研究性學習同時還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因而這種學習活動也越來越受到許多幼兒園的重視。

3.關於課程計劃的制訂以往教師制訂課程計劃,多以學科方面的知識作爲主線,很少考慮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尤其是較少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

而且幼兒園的課程計劃往往是一成不變的。

一個年齡班幼兒的課程計劃,除了在某些學科內容上作一些調整外,每學年的變化是不大的。

因此,要使幼兒園現有的課程計劃方式有一個較大的改變,教師就必須對幼兒個體的需要、天賦和興趣進行定期觀察和評估,並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家庭/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相互作用方式、興趣差異、能力差異等)制訂課程計劃,以使課程適合於所有幼兒。

在制訂課程計劃中,要考慮動態問題,即課程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環境、幼兒以及幼兒所接觸到的事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幼兒園課程計劃無確定的要求,對於具體幼兒園來說,幼兒的某些領域的發展是可以作事先考慮的,如動作發展,可以按其規律(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從大動作到小動作)進行某些活動內容的安排,但只能是根據具體年齡班的幼兒的實際情況來訂。

4.關於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幼兒如何相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因爲課程目標的實現,幼兒身體、情感、社會和認知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於教師如何與幼兒相互作用。

現在有一定數量的幼兒園不太注意教師與幼兒相處方式以及相處的質量,許多幼兒園在教師與幼兒如何相處方面並沒有具體的要求,因而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目標的實現,也影響了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教師與幼兒相處,我們過去習慣稱之爲教育技巧,也有人稱之爲教育策略,實際上教師與幼兒相處問題涉及到教育觀、兒童觀,也涉及到兒童發展觀、學習觀,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技巧或教育策略問題。

因此,在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中,這一問題應當引起十分的重視。

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涉及到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應當直接、迅速對幼兒的需要、願望以及發出的有關信息作出反應,並努力使自己的反應適合幼兒的特點和水平。

(2)教師要提供給幼兒各種不同的交流機會(包括傾聽並作出反應、集體語言活動和文學活動、一對一的交流、小組學習討論等)。

(3)教師要通過支持和鼓勵(包括通過注意或靠近)來促使幼兒成功地完成任務(允許幼兒在學習中犯錯誤)。

(4)教師要注意幼兒行爲中出現的精神緊張信號(如新來園的幼兒對環境不熟悉、有的幼兒擔心自己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等),並進行一些消除緊張的活動(如身體接觸安慰或語言安慰、傾聽幼兒訴說等)。

(5)教師要接受、理解幼兒出現的各種行爲(如遊戲中搶玩具、打人,做錯事後撒謊等),教師要杜絕自身的一些不正確行爲(冷落、笑話他們,當他們做錯事後對他們吼叫等)。

《綱要》心得體會6

最近幼兒園組織學習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這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主要的心得體會如下:

對各領域的目標,重點追求什麼,其主要的價值取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各領域的內容與要求:教師應該做什麼,怎樣做;與此同時該領域教育的內容自然的負載其中的瞭解。各領域的指導要點:點明該領域知識的主要特點,其教和學的主要特點;點明該領域特別應該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的認識。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在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有集體,小組及個別活動。因此,我們應該在各方面給他們以發揮與施展的空間,創造各種條件與環境,爲幼兒的培養與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啓蒙階段爲他們做好鋪墊,充分發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他們在起跑階段就能打好基礎,爲今後求學,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21世紀的我國,市場經濟將更發達,社會將進一步表現出競爭性,開放性,創造性,變化性等特徵。爲了更好的適應這樣的社會,從現在起就要在幼兒教育目標中體現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做好幼兒的啓蒙教師,重視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認識變化,適應變化,促進變化,形成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的認知模式。重視培養幼兒大膽探索,不怕吃苦,勇敢追求和冒險的品格。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保護和啓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教書育人關鍵的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指導思想必須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作爲幼兒教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綱要》心得體會7

在學習了幼兒園指導綱要後,我覺得自己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改觀。綱要的理論知識是平時教育教學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等的支撐點,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等都有據可依。我覺得幼兒園綱要這本書是新教師,也是老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海洋中的教育理論導師,爲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總纜《綱要》,我深深感到其中貫穿着這樣一種思想──以兒童爲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爲本。在《綱要》中“教育內容與要求”,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被相對劃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健康的身體,作爲個體生存質量好壞的表現,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物前提和基礎,最易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綱要》的其他部分中,以兒童爲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爲本這一指導思想也隨處可見。例如: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總則”第四條)。

在資源利用方面,綱要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外部教育資源。做爲老師,要充分利用可利用資源,與家庭、社區等密切合作,做到資源共享,使幼兒教育走向開放化,社會化。從而爲幼兒的發展提供、創設良好的條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資源觀念,使幼兒教育適應社會變化、發展。如在平時要多與家長密切聯繫,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從而參與到教育中,使家園共育工作做的更好。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全面的、啓蒙的,五大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來開展幼兒教育工作。做爲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的素質,領悟《綱要》的內容和精神,爲能培養合格幼兒做出應有的貢獻。

《綱要》心得體會8

9月24號是新教師培訓的第一天,我滿懷熱情地來到了教師進修學校,第一堂課班主任給我們大家講的是學習新《綱要》的目的及重要性。以下是我對學習綱要的一些心得體會:

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中,教師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因此:作爲教師更應該深入學習《綱要》內容,觀察瞭解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幼兒期是對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響的時期,然而又是易被成人忽視,幼兒自己卻全然不知其價值和不能把握其發展進程的時期;幼兒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蘊藏着巨大發展潛力和具有很強可塑性的生命階段,然而又是一個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錯誤定向的時期;幼兒期是兒童需要成人精心照顧和保護的時期,然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長的時期,這些特性使幼兒園教師的作用更大,責任更重。

新《綱要》倡導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對教育規律的尊重。在教育內容和要求中不再把知識列爲一大堆靜態的,脫離幼兒實際的,僅僅要他們記住的東西,而是知識爲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強調幼兒教育的生活化、遊戲化,迴歸幼兒生活。因此,以新綱要爲準則杜絕盲目強調知識技能的掌握而不顧幼兒身心是否快樂,幼兒是否需要等。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

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活動材料,這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適合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層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從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得到不同發展。同時,要充分挖掘足夠的空間,並創設利用好每個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其與周圍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並且多和孩子聊天,還能有效地選擇教育方法,尊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如孩子們玩"拼拼剪剪"的遊戲時,我因爲事先和孩子們的聊天,得知有的孩子還不會使用剪刀,而也有的孩子會剪好看的圖形啦。我便在初次的活動中給大家安排了不同層次的動手操作,先摺好再剪,熟練之後在有淺到深,孩子們自由操作,其樂無窮啊。多和孩子聊天,能增進我們師生間的感情。因爲聊天,我知道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也知道了有的孩子愛受表揚,有的孩子需要多鼓勵,有的孩子挨不得批評等,我也瞭解了有的孩子在家在園都是一樣的活潑好動,更清楚了哪個孩子不善言辭、怕羞等等,這樣老師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可以更講究方法,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這是一個教師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強有力影響的過程。爲有效地促進兒童的發展,《綱要》中要求"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支持是兒童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要使幼兒成爲主動的學習者,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一方面要善於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爲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要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由此引起並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

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學習綱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創設,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愛孩子,讓"愛"始終貫穿其中,要懂得在愛中使教育進一步得到昇華。

《綱要》心得體會9

一、建立新型師幼互動關係

新《綱要》則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

“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

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纔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二、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成長,爲其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真誠地關心和熱愛幼兒,並且是每一名幼兒。

這是作爲專業教育者必備的,也是專業教育者與非專業教育者(如家長)的首要區別。

被尊重是幼兒的權利與成長的需要。

幼兒無論怎麼不成熟,都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權利的主體,他們和成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興趣和需求。

以幫助幼兒充分認識自己,鍛鍊並增強他們的優勢和信心,促進每一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富有個性地發展。

新《綱要》自始至終貫徹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精神,而且強調“幼兒園教育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礎”。

因此,作爲教師,不僅要把幼兒作爲一個年幼的個體來培養,而且要把幼兒作爲一個成長中的個體、未來的社會成員來培養,對幼兒一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爲其一生成長奠定基礎。

三、具備全面、正確瞭解幼兒和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備正確、全面地瞭解兒童發展的能力。

這是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

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會不瞭解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或規律,易導致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或矛盾衝突等,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

教師對幼兒全面、正確的瞭解,既可來自書本知識和聽課,更需要來自於自身工作經驗的積累,來自於與幼兒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動這一過程。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改進。

教師還應具備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過去,我們總是在找教材、用教材,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什麼,也忽略了所選所用教材的適宜性--即是否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需要。

通過對《綱要》的學習和領悟,在選擇教育內容上我們有了新的認識。

從孩子們的眸子、興趣和需求中找到了孩子們渴求的知識。

這正是一名教育者所需要的“眼光”。

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是短暫的,不能更深入地開展主題,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具備創設支持性環境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爲幼兒創設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要爲幼兒創設充滿關愛、溫暖、尊重的具有支持性的精神心理環境,教師要成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綱要》指出,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和每一個孩子交往,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同時注意積極地調整週圍人對幼兒的評價,給幼兒積極、健康、支持、溫暖的成長環境。

《綱要》心得體會10

通過上個星期,在園領導的領導下,幼兒園組織對《幼兒園教育指南綱要》進行了研討學習,重新對《幼兒園綱要》有了新的認識,體會到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感覺到我們作爲幼兒教師的重大責任.我們應該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熾熱的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我們要爲幼兒的一生打好基礎。

首先學習了《幼兒園教育知道綱要》的簡析,在這一章裏面,我們學習區域的劃分,如何劃分?爲什麼這樣劃分?因爲每一個領域的知識性質不一樣,所以孩子們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班級開展活動區域可以發散幼兒思維,真正讓幼兒在自由操作中得到各方面知識的提高,比如說在語言區給孩子創設能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條件,使孩子在交流中、實際運用中的過程去發展自己的語言,創編一個又一個美妙的故事。又比如說在藝術的領域中,孩子們再沒有老師的要求下,根據自己的情感、想象、體驗和創造自己的作品獲得自己完成作品的成功喜悅,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是存在着老師把關注點過分的集中在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上,孩子們的思維存在了壓制沒有得到創造和發揮,得不到真正的進步,而活動區的開設是着力的組織了適合幼兒的活動創造了適宜的教育環境,從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去發現教學賴於展開的資源,通過活動區域的作用於幼兒的活動來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從而獲得體驗,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在學習《綱要》之後,使我感覺到與孩子們之間的相處應是和諧的,尊重幼兒,知識在語言方面,還有包括他每一個成功的作品。

在上一次的區域活動檢查中,我不小心弄髒了一個小朋友在區域中完成的畫,當時的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但在學習《綱要》以後,知道了這種細小的行爲就足夠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孩子造成一個不尊重,嚴重的話,說不定還會給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幹嘛還要畫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讚美,作爲幼兒園老師,首先就得具備有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是與自己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好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個人認爲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幼兒的教育觀,所以,在今後,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爲,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綱要》心得體會11

隨着兩會閉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理應關心黨的政策方針,優秀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是口頭,而應落實在行動上。爲了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更好地服務於師生,也爲了進一步瞭解黨的方針政策,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我們支部組織大家學習了十二五規劃綱要,尤其學習了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教育改革方面。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重點關注了教育改革方面。經歸納總結,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教學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障每一個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辦好使人民滿意的教育。

第二,遵循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找出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同時堅持德育爲先、能力爲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第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第四,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

第五,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質量評價、考試招生制度。

第六,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

第七,健全國家資助制度。

第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第九,增加教育投入,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以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爲重點,實施重大教育改革和發展項目。最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穩定發展。結合我校實際來看,我校一直以來強調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以及素質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這點與綱要體現出的要求不謀而合,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得到加強。

不僅如此,我校還將對課堂教學和考試方式進行改革,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在課堂學到知道,得到提高。另外,我校預科部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招生,更是偏向邊遠貧困,偏向民族地區的表現。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以及思想素質,做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爲社會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綱要》心得體會12

通過這段時間新《綱要》的學習,我對學習《綱要》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特向園領導彙報如下:

新《綱要》倡導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對教育規律的尊重.在教育內容和要求中不再把知識列爲一大堆靜態的,脫離幼兒實際的,僅僅要他們記住的東西,而是知識爲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強調幼兒教育的生活化、遊戲化,迴歸幼兒生活.因此,以新綱要爲準則杜絕盲目強調知識技能的掌握而不顧幼兒身心是否快樂,幼兒是否需要等.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活動材料,這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適合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層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從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發展.同時,要充分挖掘足夠的空間,並創設利用好每個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其與周圍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並且 多和孩子聊天,還能有效地選擇教育方法,尊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如孩子們玩拼拼剪剪的遊戲時,我因爲事先和孩子們的聊天,得知有的孩子還不會使用剪刀,而也有的孩子會剪好看的圖形啦.我便在初次的活動中給大家安排了不同層次的動手操作,先摺好再剪,熟練之後在有淺到深,孩子們

自由操作,其樂無窮啊.多和孩子聊天,能增進我們師生間的感情.因爲聊天,我知道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也知道了有的孩子愛受表揚,有的孩子需要多鼓勵,有的孩子挨不得批評等,我也瞭解了有的孩子在家在園都是一樣的活潑好動,更清楚了哪個孩子不善言辭、怕羞等等,這樣老師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可以更講究方法,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這是一個教師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強有力影響的過程.爲有效地促進兒童的發展,《綱要》中要求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支持是兒童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要使幼兒成爲主動的學習者,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一方面要善於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爲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要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由此引起並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

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學習綱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創設,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愛孩子,讓愛始終貫穿其中, 要懂得在愛中使教育進一步得到昇華.

《綱要》心得體會13

通過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作爲一名國小教師,對於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我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我國教育的重視。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俱有決定性意義。

綱要的內容有血有肉,時效性很強,各條都針對現實教育裏的問題,制定了周到的策略。內容有的放矢,淺顯易懂,行文流暢,脈絡分明。綱要涉及到教育中的各種各樣問題,如教育體制落後,缺乏靈活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內容跟不上時代,方法單一,不夠豐富,中國小生作業過多,減負是越減作業越多;提倡了多年的素質教育難以獲得實質性的進展;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差,創新能力不強,高素質的創新性、綜合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教育與社會脫軌;城市和鄉村、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投入產生了教育不均,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山村地區教育發展相對滯後。這些內容在時常見諸於報端,是社會的公衆話題,我也有所關注,以下是我學習的一點心得。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給學生留下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時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爲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對於這部分內容的理解,應該就是推行素質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都是以成敗論英雄,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的好壞。“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種畸形的教育體制下,減負談何容易。要推行素質教育,首當其衝,應該改革考試製度,不能讓分數束縛了孩子的天性,不能讓無數具有棱角的學生進了學校,都以圓形這樣的成品走出學校。教育要適應學生個性的發展,否則,減負只能是空談。

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義務教育是國家依法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到20xx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毋庸置疑,九年義務教育在我國教育體制中,是經過立法的,地位不可動搖。在九年義務教育方面,國家仍需加大力度監督,建立和健全教育監督機制。鄧小平同志說過:“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可以使好人變壞。”用在教育立法監督方面,也是可以的。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使壞學生變好,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學生變壞。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應該加大對貧困地區和邊遠地區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教育經費的投入,才能談得上鞏固。

作爲一個教師,自我要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平等地對待、賞識他們,不斷的爲他們提供成功機會,讓他們逐漸的實現人生的價值。把學生引出誤區、走出困境、重樹自尊,走向健康成長的道路,這才能真正的達到教育的根本。

《綱要》心得體會14

做爲剛剛走上校長崗位的一位普通的農村國小校長,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專題培訓。在近一個月的中國小校長遠程培訓中,我較系統地瞭解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容。共觀看視頻約900分鐘,發貼和跟貼20餘條參加討論交流,撰寫心得體會1篇。通過學習,我對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有了新的認識,收穫頗多。

一、“育人爲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做爲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一定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爲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關心每個教師和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在教學與管理工作中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爲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二、提高自身素養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着力點

作爲教育戰線的普通一員,一定要認真貫徹綱要精神,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業務能力,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做到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把自己的教學工作當做一種職業,做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三大原則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發展,促進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和傑出人才,關鍵要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着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要爲學生創造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注重維護學生的尊嚴和人格,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鍛鍊,去選擇性地讀課外書,去了解社會,去接觸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要改革課程內容,使之具有時代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要創新新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應對變化、把握機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啓發思維,培養學習思考能力。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保護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並重,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

在我們農村國小,重知識而輕能力發展的現象一直存在,通過這次培訓,我一定要引導我校廣大教師改變觀念,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無論從理念層面還是從實踐操作層面,都學到了不少知識,在今後我工作中,我一定要加以應用,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進而推進學校的整體工作向前發展。

以上爲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體會,不妥之處還請專家批評指正。

《綱要》心得體會15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園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確實如此,幼兒教育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支持,那麼只能獲得一半的教育效果,只有家園共建,雙向互動,纔是開啓成功早教的“金鑰匙”。

最近學習解讀了新《綱要》中家園合作這一塊內容,在“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家長建立主人翁的意識”中其中有兩小點提到“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角色意識,要明確自己在家園合作中承擔的任務”及“教師樹立爲家長服務的意識,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作爲班主任,更要明確自己在家園合作中承擔的任務,和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對我們的工作是否滿意。這與家園合作分不開。

作爲一名有責任心的幼兒園老師,除了對家長“尊重、熱情、主動”外,必須樹立爲家長服務的意識,尤其是我們在幼兒園,孩子年齡小,要照顧的方面很多,更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同時爲我園提升口碑。幼兒園和家長之家建立起互相的信任感,架起家園合作的橋樑。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也是我們工作的其中一部分。如:班上的家長,由於工作時間的原因,可能孩子們離園時間到了家長趕不及來接幼兒,我園就安排孩子們去晚託班,又安排了老師們輪着值班,雖是延長服務,老師們沒有任何報酬,但老師們誰也沒有“計較”過。

家園合作,當幼兒園或老師們滿足了家長的合理需要,家長合作的願望和熱情纔會更高,態度也會更積極;當幼兒園或老師們只要用心地、竭誠爲家長服務,家長自然會更肯定我們的工作,配合好我們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