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工作計劃>

有關地理工作計劃集合八篇

工作計劃 閱讀(3.19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來爲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地理工作計劃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地理工作計劃集合八篇

地理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擔任七年級四個班的地理課,爲了更好地做好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很重要。結合所任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好本學期工作計劃。

針對培優,地理教學中要培養出優等生,要注意平時課堂上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更要注重課下發展他們的讀圖、分析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學好地理中對地理現象和規律之間聯繫把握。對於這部分學生,在學好課堂知識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學生可以讀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籍或收看有關自然地理知識的電視欄目,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地球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要經常與學生討論交流,並鼓勵他們隨時記下自己的讀書筆記,或是對學習地理體會。既擴大了學習地理知識面,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地理能力和水平。

對於後進生的輔導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進生之所以“落後”,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而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原因一部分又來自於任課老師。建立起融洽的師生感情。首先要讓學生先敢於親近自己,平時多花一點時間瞭解後進生,理解並尊重愛護他們,和他們多接觸,並和他們多談心,多溝通,及時瞭解他們的想法,有進步時,及時表揚,使後進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強項並及時在班裏進行表揚鼓勵犯錯誤時,及時疏導。對他們定時跟蹤調查,進行信息反饋,檢查複習的效果,平時,我經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在課堂教學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提高,學生的進步或退步與教師的教學管理有着直接關係。因爲有了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所以後進生現在對於地理課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儘管有學生學習進步不大,但他們始終都在努力着。在每一次考試後,及時查找學生學習上進步的原因和退步的地方。充分發揮家長與學校的管理作用,與家長多聯繫,齊抓共管、促使學生進步。另外,還要給予他們特別幫助,例如選擇一個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做到在課後對他們進行輔導。及時與學生談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並加強課內外輔導。

一、不拋棄、不放棄,端正思想,轉變觀念提高地理學習意識。

七年級大部分學生對於地理還存在濃厚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針對部分快要掉隊的.學生,需要儘快轉變學生思想觀念,端正學習態度。其根本的措施就是讓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到學“學習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重點是立即行動”,認識到我們現在所學的地理是對我們終身發展有用的。那麼如何才能將這一觀念在通過教學滲透給學生呢?這就成教學中的關鍵了問題。我準備將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放在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地理學習與學生終身發展的關係上,強調地理學習與學生終身發展有密切關係,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主要拆、抓以下幾個方面:

1.緊抓基礎,適當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將所學地理同學生的生活密切結合,使學生認識到所學地理知識對生活有用也必然對終身發展有用。本書着重學習四大地理區域,各個區域各具特色,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啓發學生對於祖國大好河山的嚮往之情,將所學的地理同其它學科相聯繫,使學生感到學好地理知識有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

3.將中學地理同高中地理相結合,使學生明確中學地理的基礎作用,學好中學地理,對進一步學習和終身學習非常的關鍵。鼓勵學生多與高中生交流,從高中生的反饋中,認識學好國中地理的重要性。

二、繼續深化“目標教學模式”,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從目前來看“目標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地理學科的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讀圖能力,突出了教學中的學法指導,推動了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爲了進一步深化“目標教學模式”,在下學期主要相抓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合理的安排學生的課前預習;二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優帶差。

三、激發學生的地理學興趣,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明朝的教育家王陽明曾強調過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具體做法是在教學中將地理知識融入學生生活,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有用性的認識。化難爲易,增強教學的生動性。開展活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創新教法,增強教學的啓發性。下學期學習的是中國的區域地理,抓住區域地理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評價生活環境質量,根據自己的需要以及個性與愛好選擇居住地的區位,並能對環境採取積極態度與保護行動。知道地方特徵與就業機會的聯繫,以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職中更有競爭力。以及哪纔是中國將來最具有競爭實力的地方,哪纔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地方等等。切實感覺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四、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

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爲的變化。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具體的做法是,在作業的佈置上不侷限與填充圖冊和練習冊,適時的佈置一些類似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類重要地理問題的作業,如根據氣候圖判別家鄉的氣候類型。春耕時節快到了,你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如何指導父母選種等等。佈置的作業不侷限於單獨完成,倡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評定學生的作業時不能只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而要揭示學生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多使用鼓勵性的評語。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還要多與學生交流,常與學生溝通。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一些表揚、一些自信,讓學生擁有烈的進取心和求知慾。

地理工作計劃 篇2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三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每班爲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爲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爲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爲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四、教學策略與方法

本學期地理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大膽嘗試,運在學習中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教學中注重引發學生髮現問題,啓發思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在地理教學中注重與其它學科的整合,並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 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就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地理教師,而教師的魅力有內在的外在的美並存。內在的美應該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外在的美應有以下幾點:教師的言談舉止、主動與學生溝通、鼓勵賞識的態度、耐心細緻的幫助等等,總的說來教師應具備教學、師德的高素質,使學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師各方面素質都很棒,提高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二) 地理課堂模式的探索

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我一直採用新教學模式,結合地理教學做過大膽的嘗試,本學期仍從一切爲了學生髮展的目標出發,對地理課堂做如下嘗試。

1、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整合教學資源,選擇對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注重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

2、重點、難點的處理

對於重點知識的掌握和難點的突破我多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效的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的容量。現代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地理課堂是本學期地理教學改革大膽嘗試的重點內容之一。

總之,本學期總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把新課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應用於地理教學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模式。

地理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全國基教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增強自信和能力。並從教師的知識更新、方法轉變等方面展開了多次培訓、學習、展示、推廣形式的活動。使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目標、態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變。

地理學科在整個中學教育教學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才能真正改變教育教學現狀。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的解讀工作。塌實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學培訓,幫助每一位教師進行新教材的備課,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規律,上好每一堂課。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鑽研本專業的'知識並注意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博學多才”“博大精深”,實現從“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提高吳江的地理教師整體素質。

深入課堂認真聽課,爲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使他們能不斷地明確方向和具體目標;能不斷地改進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學研究網絡,使教研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爲提高教師業務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標:

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爲突破口,大膽進行地理課堂教改革。實現從“講——學”“灌——學”到“導——學”的轉變。創設“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2、更廣泛、更有效地使用電教手段,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輸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進行反饋都需要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

3、積極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地理教師。通過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並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競賽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脫穎而出,成爲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與教壇新秀。

4、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爲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的層次起作用。在課題研究中要把實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並實實

在在出成績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改革的方法。在國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上,試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體工作高中地理教研活動。

⑴高一、高二年級教研活動:

地點:黎裏中學 開課老師:丁金菊、錢明霞

活動的主要目標: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幾種方法:a。由學生來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b。進一步探討網絡課的開展。c。研究如何把課本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⑵高三年級教研活動:

研究新大學聯考方向;制定新教學內容和複習方法;統一教學難度、深度與具體目標。

地點:開學後定。

⑶配合蘇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內容的評課活動做好準備。

2、國中地理教研活動:

以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解讀爲重點,認真做好國中地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⑴建立國中教研網絡:各校選派一名地理老師參加《歷史與社會》的地理部分培訓。成爲學校學科聯絡員。

⑵各片組織學科中心組:鬆陵片:邱雪華、丁敬海 震澤片:鈕土林、金衛星 平望片:吳永鋒、金花、朱冬生 黎裏片:鈕文忠、莊巧英

3、課題研究工作的推廣:

蘇州市地理課題已經結題,起揭題報告受到蘇州市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認真做好有關工作的總結、分析工作,在全市範圍內加以推廣。吳江市級課題也將結題,要把已經取得的經驗展示出來。並且進行推廣。高三信息蒐集、交流活動:要認真分析新的大學聯考特點,做好資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過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討會,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做出有本吳江特點的複習方案。

地理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1、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爲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爲目標,抓好常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

2、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爲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3、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爲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通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教材分析:

(1)本學期高一地理採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學期教學內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2)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全冊六大單元。

(3)新教材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係、學生活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係,特別是人文數據、理論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備課,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生分析:

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於國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三、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措施:

1.備課時重點研究教材和學生,圈出難點、重點,把知識分爲了解層次、識記層次、掌握並運用層次,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做到有的放矢,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記住常識。

2.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要做到先管後教,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爲主,運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手段,以及學生所見所聞的現有知識,激發其學習熱情,啓發其積極思維,開拓其動腦、動手能力。

3.課堂練習應緊扣課堂講解的內容,從易到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以中低檔題目爲主,做到有梯度有層次地推進教學,使學生能在識記、聽懂課堂內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對,從而達到消化課堂內容,體驗成功的感覺。

4.作業批改時教師應做好總結,把那些學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記錄下來,以利於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查漏補缺。同時,教師要做到認真批改,對那些掌握得好的學生不吝表揚,差等生鼓勵支持,中等生促進加油提高,批示時注意語言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5.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抓好“記憶改變學習計劃”,開展班級競爭,激發其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教師應通過適當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達到成績總體提高的目的。

6、、教學進度的安排。由於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週(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複習備考時間。

另附教學計劃進度表:

學年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年級高一,學科地理,任課教師

周次 教學內容

一 1.1人口的數量變化(2課時)

二 1.2人口的空間變化(2課時),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課時)

三 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1課時),複習,測驗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五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課時)

六 2.3城市化(2課時)複習,測驗

七 問題研究(1課時),3.1(1課時),

3.2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1課時)

3.2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1課時),

九 3.3以畜牧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1課時),

十 期會考複習

十一 期會考

期會考試卷分析(1課時),

十二 3.3以畜牧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課時)

十三 問題研究(1課時),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1課時)

十四 4.2工業地域的形成(1課時)4.3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2課時)

十五 問題研究(1課時),5.1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1課時)

十六 5.2交通運輸變化的影響(1課時),問題研究(1課時),

十七 6.1人類關係思想的演變(1課時)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1課時),

十八 問題研究(1課時)章末複習

十九 測驗評講

二十 期末考複習期末考試

地理工作計劃 篇5

一、 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學爲工作中心,以現代教學觀念爲實踐指導,切實落實學校在各項工作的要求,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用黨的先進性理論指導工作作風。

以繼續創建優秀教研組爲動力,團結組員,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建好地理教學網站,使地理教研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爲全婁底市,乃至全省、全國有名的地理教研組。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教研組建設

1、整體構建教研組,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全組教師全體會議;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全校地理教師凝結爲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共享。

2、強化備課組長的責任意識:在統籌全組工作的前提下,備課組長分工負責。具體安排爲:

高一:xxx

高二:xxx

高三:xxx

3、加強教師教學基本功培訓

(1)以備課組爲單位提高教師基本功。

(2)帶好青年教師,建立師徒對子:胡躍軍——吳伯平老師帶教

(3)教研組長組織骨幹教師,配合教務處加強地理課堂教學的檢查與督促。

(二)加強對本組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及管理

1、鼓勵全組教師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閱讀的習慣、有寫作習慣的研究型、學者型教師。

(1)有位教育名家說:我常常想兩個問題:第一,我能夠做什麼;第二,我怎樣把我能夠做的儘可能做好?所謂“有追求”,就意味着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目標,讓自己的每一個工作日都充滿創造的樂趣。“有追求”還意味着不斷拜師求學,不斷地接受新知。

(2)地理教師應該是一個有激情的,而又見多識廣的人。很難設想一個埋頭苦幹,不舉動接受新知識的人,能夠在講氣象災害時聯想到9月2日的美國“卡特里娜”颶風給美國帶來的`250億美元的損失,激情緣起於新聞。緊跟時代,走進學生的心靈,把學生感興趣的引入課堂,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3)一偉人說過:“人不過是自然界一隻最脆弱的蘆葦,但這是一隻會思考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偉大。”教師首先是知識分子,地理教師更應該以知識分子爲榮,因爲古時就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的淵博知識。而知識分子的特點是富有社會責任感,而且善於獨立思考。

(4)教師應當讀四類書:一是經典教育理論,二是教育報刊,三是科技博覽,四是寫中學生或中學生寫的書。

2 、各備課組老師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學校教務處的各項常規活動,確保常規教學:全期每個老師聽課不少於10次,作業批改不少於10次,小考不少於2次,高三小考每月不小於2次,教師備課要求按課時備,做好期中、期末考試,高三月考的命題及評卷工作

3、積極參與我組的科研課題――湖南省基礎教育教研重點課題“可持續發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活動子課題。由組長負責建好地理組網站

地理工作計劃 篇6

作爲一名教師,在發揮自己專業所學的同時,應不斷完善個人業務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礎教育,但面對大學聯考愈來愈激烈的競爭,對地理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繼續學習和提高將會被社會所淘汰。針對這一要求,我對自己本學年工作、學習制訂以下計劃:

1、 熱愛本職工作,爲人師表,在言行舉止方面作好學生的表率。

2 、 我應不斷充實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加強課外閱讀,關心國內外教學改革的動態;努力提高對教育教學科研的能力。

3、 作好教學後記反思

在一節或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及時記下自己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方法。一堂課或一天教學後,通過對教學設計執行情況的回顧,對教學原則、目的、內容、方法、手段、教學語言、教態和板書等諸要素、諸環節進行檢查反思,特別是要抓住教學片斷、實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學過程中的有關教改、教研中的主要問題,抓住教學活動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師生思想碰撞的火花,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爲,從而不斷總結概括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行爲的重塑。

4、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每學期讀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及時反思。

5、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工作,總結、歸納和提升教學經驗。深入學習貫徹新課標精神,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經驗出發尋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標、內容、組織形式及方法,並切實落實到日常工作中,科學安排學生一日活動,合理制訂計劃,活動中注重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結合學校教育特色,對學生在日常活動中加強教育。

6、認真參加參與教研活動,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調整。及時進行教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7、在本學期5月份《暢遊重慶濱江路》課題展示,6月份完成資料歸檔。

  xx

  xx年2月20日

地理工作計劃 篇7

一、本學期教學目的任務及要求

高三二輪複習以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地理部分考試內容爲依據,複習時,不再追求知識結構的先後順序,或學生認知結構的邏輯要求,而是對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通過合理的專題劃分,按專題重點複習。注意提煉主幹知識和關注知識結構質量,建立更加完整、完善而清晰的地理知識體系與知識網絡,達到將多個模塊的內容有機地整合成爲一個整體。

三輪複習是最後的衝刺複習階段,關注熱點,以題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點,查漏補缺,加強對學生解題能力和技巧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主要複習必修3的剩餘部分和選修地理Ⅲ旅遊地理、選修地理Ⅴ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地理Ⅵ環境保護的複習,以及大學聯考地理二輪、三輪的複習。大學聯考二輪複習是對重點的綜合性專題的突破,主要針對大學聯考的大塊考點;三輪屬於大學聯考前的衝刺。

三、教學進度

第二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爲例

第二節 溼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以洞庭湖爲例

第三節 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以田納西河爲例

第四節 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美國爲例

第五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以珠江三角洲爲例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第一節 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

第二節 全球定位系統和數字地球

二輪專題突破

專題一 地理基本技能

第一講 地球儀、地圖及地理信息技術

第二講 等值線的判讀

第三講 統計圖表的'分析

第四講 地理數據分析與計算技能培養

專題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講 地球的宇宙環境和地球的結構

第二講 地球的運動規律及意義

專題三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

第一講 大氣的運動規律

第二講 水體和地殼運動規律

第三講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專題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專題五 人文地理事項與原理

第一講 區位因素分析

第二講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和工業地域類型

第三講 人口、交通和城市

專題六 區域地理與國土整治

第一講 區域空間定位

第二講 世界主要國家和中國主要地區

第三講 國土整治和可持續發展

第四講 區域特徵分析與差異比較

專題七 選修部分

第一講 旅遊地理

第二講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三講 環境保護

考前衝刺

專題八 題型突破與答題建模

第一講 選擇題常用答題技巧

第二講 綜合題題型與答題建模

專題九 熱點問題

專題十 規範答題要訣

地理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爲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承擔八年級五、六、七、八四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共計315名學生,每週12個課時。班級學生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由於地理是小科,學生重視不夠,這是一部分學生地理成績提夠不上來的重要原因。八年級下學期面臨會考,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的重視,爲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的編寫,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建立新的教材結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冊教科書始終如一地注意鞏固和強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基本技能和表達、交流等能力的訓練。教科書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共分四節。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人口、中國的民族。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四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海洋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共分三節。介紹了秦嶺--淮河線、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差異。

四、 教學任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2、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瞭解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並能分析對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影響。

3、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概況以及取得的成就。瞭解交通運輸網絡和工業、農業的地區分佈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其分佈的因素,學會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5、繼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6、通過八年級《地理》上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5.密切聯繫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6、 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