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五年級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7.42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追風箏的人五年級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追風箏的人五年級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五年級讀後感1

一口氣讀完了《追風箏的人》。故事就像是在一個殘舊的留聲機裏放着一張磨花的舊唱片,讀完了,那悲傷的斷斷續續的不完整的旋律還是在耳邊悽鳴。我閉上眼靜靜聆聽,一個個斑駁的畫面在我腦中拼接,時而閃爍雪花時而閃過片段……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的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爲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爲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在內心的掙扎中,最後選擇前往戰火紛亂的阿富汗,將哈桑的孩子救出來。從哈桑當初堅定地“爲你,千千萬萬遍”,到最後阿米爾對哈桑兒子索博拉的“爲你,千千萬萬遍。”世間,最終走過了一個輪迴,劃上了半個句號。

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會曾不惜一切去追逐當下最執着的想要的事物,它也許只是爸爸的專寵、兄弟的情誼。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爲我們那時心中的風箏,我們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裏想的都是它。可是當時光滾滾向前,我們是否發現曾經執着追尋的、或爲此放棄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爲了得到,我們曾選擇放棄、背叛、謊言、隱忍……可是那短暫的得到又會怎樣那,幸福和快樂只是慢慢的淹沒在自責、愧疚和恐懼中!可是人就是這樣,總會活在某個時限內,那裏的世界也許是幾年之後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但這又是我們無法突破的。

爲你,千千萬萬遍,也許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這,就是人生吧……

追風箏的人五年級讀後感2

一個不能爲了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長大之後只能是個懦夫。阿米爾不但懦弱的不能爲他的“爲你千千萬萬遍”的忠貞朋友挺身而出,而且連爲因自己的懦弱,自責而造成的對他人的傷害去贖罪的勇氣都沒有,他甚至膽小的`爲自己的心安理得挺身而出都不敢。

懦弱的人,第一反應總是拒絕那些肯爲他挺身而出的人。哈桑和阿米爾都對那天小巷裏的事情心照不宣,當阿米爾爲自己的懦弱膽小而受到良心的譴責時,哈桑又一次爲他,千千萬萬中的一次,可是他拒絕接受哈桑的示好,他根本無法接受如此道德低下的自己,哈桑的樂觀大度更加讓他倍受良心的譴責。懦弱,自私,最終讓阿米爾失去了爲他千千萬萬遍的摯友兼同父兄弟,最後剩下的只有他一人爲自己和父親贖罪,沒有人能再爲他挺身。

這一次,剩他一個人爲索拉博追風箏,不,不是爲索拉博,是爲他自己,爲他自己追回那些失去的,痛心的,已經來不及挽回的回憶。過去是哈桑爲他千千萬萬遍,往後是阿米爾爲他千千萬萬遍。

就像最後譯後記裏寫的,風箏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等等一切可以讓人覺得人之所以爲人的東西,所以,不管現在你擁有的是什麼,一定要加倍珍惜,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情感,千萬不要等到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了纔想起當年那個爲你千千萬萬遍的人,才猛然醒悟要去追那隻風箏。

我希望看到的是哈桑和阿米爾兩個人共同仰望着同一方向,邁着一致的步伐共同追求同一隻風箏。而不是過去你爲我,如今我爲你。那樣不合適,真的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