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學記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1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記讀後感

學記讀後感1

那天,我讀了《禮記·學記》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這樣的兩句話:“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意思是: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後才能不倦地鑽研。

這是關於教與學關係的精闢論述!確實如此,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孤陋寡聞,學識是如何的淺薄。從而激發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下去……而在教授學生知識時,自己也能從教中感到一些新的困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從而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有的教師確實是能做到細心鑽研教材,深入瞭解學生。也能積極主動地研習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真正坐到了“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當然,像這樣的教師,他們的教學效果是明顯的,教學成績是優秀的。他們更能爲學生做出學習的榜樣,給學生好的影響。他們自身不斷地成長,也能引領其他教師的成長,更是一個學校成長的中堅力量!他們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敬重,也會受到社會的讚譽。像這樣的老師,真的是無愧爲“人民教師”的神聖而光榮的稱號!

但是,也有一些人卻做得遠遠不夠……作爲一名知識的傳播者,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真的不應該滿足。要知道,時代是迅速發展的,知識也是不斷地更新的。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一個儲存知識的'容器,那麼不去補充新的知識,就會造成知識枯竭,思維凝滯。漸漸地,更會逝去工作的激情與職業的幸福感。那也只能是混天熬晌、百無聊賴地等待着退休,這其實是很悲哀的事情。因爲,工作期間纔是人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階段。如果連工作期間,都是那樣消極怠慢,那也只能說,這樣的人生真的是毫無意義的、失敗的。

作爲教師,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需要學習的方面真是太多啦!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並且,這些還會隨着時代不斷地更新換代、充盈完善。如果我們不去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又如何去教成長在網絡時代的孩子們。作爲他們的老師,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還固守着原來的老傳統、老觀念,那真是要被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無情地淘汰掉……對於新生的事物,我們真的不能再持不屑的態度,再懷有觀望、消極的心理。這樣做的後果,那隻能是誤人子弟!要知道,作爲教師,誤人子弟是一件多麼後怕的事情!因爲教書不像種莊稼,一季沒有用心管理,沒有好的收成,那也只是誤了一季。而對於一屆學生來說,如果恰好遇到了不負責任、知識貧瘠的老師,那真的是很不幸的事情!因爲,在知識的銜接上,如果出現了斷裂,就不容易去彌補……可見,一個不學無術的老師,給學生造成了多麼大的嚴重後果!

任何一位教師,都需要後天的成長學習。在實際的教學中,都要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反思自己的課堂還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去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爲稱職的教師。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對學生負責,對祖國的明天負責!

學記讀後感2

《亂說學記》是亂說系列之一,是非常老師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的講述之一。因爲非常老師,我得到了功夫作文的法門;也因爲非常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從對古文的深惡痛絕到慢慢喜歡,到如今會有一些感悟。

《亂說學記》,素雅白底、淡墨而出的竹子,給人莊嚴和親切感。翻開扉頁,醒目的橙黃內頁上有非常老師的親筆簽名:教育是熏習、是影響、是啓發、是挖掘。幾個字筆力剛健、圓融可親,想來字如其人,非常老師一定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書中有個禪師的故事,看完我還有些疑惑,這個禪師真是個偉大的教育家嗎?經過一點一滴的生活實踐,我終於明白了:不管弟子們和孩子的答案是什麼,這些答案都是他們思考的結果,而不是權威下的指令。就像開而弗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教育的本質是啓發而不是強灌,拔苗助長對孩子不能起好的助力作用,反而會生起很多麻煩。譬如會打壓他們的.自信心、剝奪他們的創造力,還會養成他們遇事不願再思考的惰性。說來很慚愧,爲了省事,我從來都是目標明確,標準答案一塞了事,結果,孩子每回都等我的答案,以前不明白,覺得自己很累,現在懂了,這個結果其實是自己找的。

深有感觸,暑假在網上買了軟呼啦圈,孩子和我認真地研究起來。結果沒幾下,孩子就能轉起幾個來,而我感覺很難控制,一脫手,那呼啦圈就軟塌塌的直掉到腳邊。看着女兒從不會到能轉,不禁表揚了她幾句,結果孩子更起勁了,還教我要領,儼然是個小老師,第二天孩子已經可以連續轉上百個了。雖然她教的方法我還是不能領會,但經過練習,我竟然也能轉幾個了。等到我能轉起來的時候,再仔細體會孩子的方法,覺得是很對的,但是要是我不做練習,方法對,不用也是枉然。

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的反面就是安其心而能知其樂。孩子暑假報了游泳班,第一天連水都不敢碰,鼻尖還沒有碰到水就趕緊擡起頭了,孩子說怕水進到眼睛裏,我趕緊給買了個游泳鏡,結果第二天,她就敢進水了,這以後就每天很快樂的去學游泳,下了課也要求去泳池遊,最後教練還推薦她去參加結營的游泳比賽。

反思下,爲什麼在我不擅長的領域,孩子的進步這麼大,而我能教的學業卻很不樂觀?應該是我的態度、我的方法造成的,自己覺得很容易,教了幾次就會有遷怒,態度就差了,嗓門也大了,臉色也難看了。還有方法上,沒有用善喻的方法,用的是開而達的方法,犯了教的大忌。

看了《亂說學記》更感到,教也者,長其善而救其失也。若是連其善也看不出,其用心努力也看不出,又怎麼可能去救其失呢,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不足,能反省,是學習的開始。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記得我剛拿駕照那會,我做公交司機的弟弟經常幫我一起練車。因爲沒有經驗,膽子也小,又不熟練,每次都很慌張。弟弟馬上安慰我說,教孩子也是這樣的吧,不是她不想表現的好點,而是她還不能夠很熟練或是很有經驗,所以才叫學。我當時感觸也很深,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火候還沒有到。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學記》幾千年前的老祖宗爲後輩們留下的瑰寶,學與教的典範,早就告訴我們要如何做,翻開非常老師的《亂說學記》,我能感受到前人的愛護,學習是就是在教學相長中,在學學半中,在行且深行中。合上《亂說學記》,彷彿還能聞到思想的清香。

學記讀後感3

《禮記﹒學記》道:“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意思是說,老師要學會根據一個孩子的家庭職業背景,找到這個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來啓發他的智慧。

於是我想,也許可以從他的家庭關係裏面父母的職業找到突破口。我瞭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時工作比較忙,家裏還有一個小弟弟,家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媽媽性格比較急躁,平時對待孩子的批評和指責多於鼓勵和讚賞,於是,他做出種種出格的行爲,這些多是爲了獲得別人更多的關注。

根據這個孩子的個性,我想先從他的紀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這個方面改進,獲得認可和成就感,那麼其他方面的進步就不是問題了。

9月下旬,我在班會課上鄭重任命他爲紀律委員,強調職責同時提醒他,作爲紀律委員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紀律,文明用語,上課認真,按質按量完成作業等等,他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表態,保證一定管好自己並做好紀律委員。

任命之後沒過幾天就是國慶假期,假期之後學堂孩子們去黃山遊學,我特別與陪伴遊學的老師們交流,留意並適當引導這個孩子的言行舉止。

遊學回來,我和所有的老師都發現,這個孩子已經明顯沒有以前那麼愛說髒話了,偶爾會有一兩次,但只要老師稍微提醒,他馬上就會主動認錯。一天天過去了,我發現,他已經不說不合適的語言了,上課坐姿也特別端正,各科作業和課堂反饋都有很大進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當衆讚賞了這個孩子,並獎勵給一本課外書。他特別開心,也許很少真正獲得過正面的鼓勵,並且被作爲榜樣效仿,他的自信度和個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來了,心結打開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並願意學習和積極幫助他人,在接下來的全校一日禮儀學習評比中被評爲優秀。

除此之外,班級衛生每次輪到他打掃的時候已經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僅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黑板擦得一塵不染,窗戶乾淨明亮,而且主動細心地將桌椅下面、教室的門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掃得特別乾淨整潔。

我又利用班會課讚賞他,並且激勵他:“老師覺得你不僅可以在清潔衛生方面做榜樣,還可以在學業方面做得更好。比如,你的英文單詞聽寫和閱讀,只要你花精力,你也一定會做得更好的,老師相信你,加油!”

我在單詞聽寫測試的前一天特別提醒他:“明天聽寫好好準備,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進步的!”第二天測試中,10個單詞聽寫他居然對了6個,在自然拼讀課上,如果學了20個詞,我不引導,他居然也能自己試着拼出10個以上,如果我給一些幫助,他能夠全部拼讀出來,我真的特別感動。

現在這個孩子每天都有進步和變化,這讓我找到了作爲老師的成就感。我特別感謝學堂帶給我們的《禮記﹒學記》的研修,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領悟。

我深深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有着無限潛能的,作爲老師需要發現每個孩子的特質並適時引導和鼓勵;一個孩子只有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才能保持對大千世界濃厚的探索興趣,作爲老師我們需要好好善護孩子們最本真的東西。

學記讀後感4

仔細讀完《學記》,感觸頗深,作爲教育專業的我們,就應更早一點讀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資料和方法等等,這些經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未來。

開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教學爲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國家的首位,也說明了文化及學習的重要性,不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夠停止學習,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學相長”“學學半”這些經典的教育觀點,至今人們都在學習和運用。教和學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師,需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要培養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不要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要讓學生學會悟與思。最近,我們也在學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覺得這思考的過程,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能代替他們去思考,這個過程很重要,他們會從中學習與成長很多。我們也要“士先志”樹立學生的志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這樣纔有學習的動力。而此刻“填鴨式”的教育使學生們厭煩,覺得學習的沉重。我們需留給他們一點空間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導他們樹立志向,這樣學生纔會更簡單也更主動的去學習。

因材施教是《學記》裏提很重要的一個教育規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們的教育需要遵循這規律,學生的求學纔會順利。孔子總是瞭解了學生的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說:“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要立即去做嗎?”孔子回答說:“家裏有兄父,怎樣能自作主張呢?”而當冉求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卻回答說:“當然就應去做!”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後很不理解,認爲老師的講話前後不一致。孔子解釋說:“子路遇事輕率魯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謹慎些;而冉求遇事卻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大膽地去做。”

《學記》也交給了我們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時”“孫”“摩”即要防患於未然,教育合乎時宜,循序漸進,切磋琢磨。“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學生可能有的四有過失爲“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作爲教師需“知其心,然後能就其失也。”所以瞭解學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糾正他們的過失。

“長善而救其失。”,發揚學生的優點,糾正他們的過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鼓勵,同時真誠的幫忙他們克服缺點。我們也需學會“比物醜類”,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也需多思考,從學到的擴展思考開來,應用在其他學習和處理事情上,從而能夠更有效的學到更多。書本交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些文字,我們需開闊我們的頭腦,看到更廣的知識,如果只是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就不利於我們學習了。

《學記》中的教育資料是豐富的,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教育也是要不斷的探索的。儘管社會在發展,學生在變化,但這些根本的的理論不會失效。牢記經典再結合現實才能找到適宜的教學方法。其實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動都有它的方法。我讀的還不夠深入,也沒有實踐的經驗,我想這《學記》中的理論需先裝到我的行囊中,帶着它一齊去走我的教育學習之路,時常在看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