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史記>

史記的讀後感14篇

史記 閱讀(1.1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史記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的讀後感14篇

史記的讀後感 篇1

前不久看了王立羣老師的讀史記,其中就說到了項羽的故事,項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可以這麼說項羽爲漢朝的建立立下了重要的功勞,中國歷史上許多成語與他有關係,我們熟知的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都是與他有關係的。

項羽的祖父是楚國著名的大將軍項燕,項羽的父親沒有在史記中記載,項羽是由他的伯父項伯養大的,項羽小時候對讀書沒有興趣。等項羽看到巡遊的.秦始皇的時候說了我可以取而代之。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承了皇位,二世昏庸無能,百姓民不聊生,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後來劉邦項羽也紛紛加入,最後同樣是楚國人的劉邦和項羽成爲滅到秦朝的力量。

當天下初定,劉邦和項羽卻起了矛盾,於是劉邦和項羽又經過的幾次的戰爭,大部分時候,劉邦被打的慘敗,然而每次打敗以後劉邦的政策就是逃跑,有一次連妻兒老小都不要自己一個人跑了。等到後來劉邦和項羽決定和談,這個就是著名的鴻溝之盟,項羽相信了劉邦率先撤兵,然而劉邦的謀士給劉邦出了主意,讓劉邦反過去打項羽一個措手不及。

結果項羽被圍,後來項羽衝出了包圍圈,帶着兩百個子弟兵倉皇出逃,但因爲路上被騙,最後項羽一個人還是衝到了烏江邊,烏江亭亭長想讓項羽過江,然而與劉邦不同項羽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後選擇了烏江自刎。

讀完史記這一段其實覺得有點可惜,論文化和武功項羽絕對在劉邦之上,然而項羽卻過分自信。最後,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面對失敗劉邦選擇原地爬起,而項羽卻因爲失誤一次選擇自殺。

在人生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千萬不要選擇和項羽一樣的道路。

史記的讀後感 篇2

在歷史的長河中,《史記》記載了一些豐富的歷史知識,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更加深入的瞭解了一些歷史知識,是我收穫不小呀。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秦始皇到唐朝這一段期間,是這本書的重點在這裏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廣爲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裏沒有多少多餘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深得官兵愛戴。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李廣不善言辭,與人亦以射箭來賭酒爲樂,一生都以射箭爲消遣。李廣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嘗飯食。對士兵寬緩不苛,這就使得士兵甘願爲他出死力。李廣射殺敵人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敵人圍追,射猛獸時也由於距離太近而幾次受傷,但李廣從不畏懼。

這麼一位可敬的大將,在最後還是自盡了,哎,這是可惜中的可惜.

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爲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歷史中的寶書,可貴的史書。

史記的讀後感 篇3

在我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講了《史記》的故事,從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記》見面,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史記》,我高興極了,連忙拿起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史記》是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歷史學術,它記述了從黃帝一直到漢武帝時代的.歷史事件。在《史記》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最早的皇帝——秦始皇這個人物,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功勞很大。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改郡縣制,還頒佈了新法;在經濟方面,秦始皇統一了全國幣制度、量衡制度。還修築了“東通海邊”、“南入吳楚”兩條大道,一但有叛亂,可以隨時派兵鎮壓;在軍事方面,秦始皇派兵出擊匈奴,將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起來,修築了萬里長城,另外,在文化思想上秦始皇也統一了文字。可秦始皇雖然對歷史做出了貢獻,但他對勞動人民卻很殘暴。他“焚書坑儒”,將儒生等四百餘人坑殺於咸陽,又下令燒掉諸子百家著作,給中國歷史造成了巨大損失。

讀完《史記》,我還了解到其它的歷史人物,如屈原、陳勝與吳廣起義、楚霸王項羽等等,歷史畫面如在眼前。這本書讓我增長很多知識,現在我知道《史記》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還是一本深奧的文學作品。《史記》,讓我感受到中國歷史文化是多麼宏偉,同時也使我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的知識增加自豪感。

史記的讀後感 篇4

今天,我讀了《史記》中的《孫子吳起列傳》和《廉頗藺相如列傳》。讓我深切感受到這本書裏的故事,都是沿着智賢名相們的人生軌跡,呈現他們治國安邦、運籌帷幄的人格魅力。他們的人生際遇、功過成敗甚至喜怒哀樂都給我們帶來許多啓發。

藺相如面對強秦毫無懼色,憑自己的機智讓和氏璧完璧歸趙,還在澠池之會上滅了秦王的威風,而對於廉頗卻是一再禮讓,不與其針鋒相對,使廉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負荊請罪。這些都讓我明白,他們爲了國家可以不顧生死,知錯就改,留下千古美名。難怪連司馬相如都對藺相如肅然起敬,改成跟藺相如一個名。想想自己,明明有不少壞習慣卻始終改不了,上課還經常說話,作業也不認真完成,這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學習了,我得趕緊從這壞習的睡夢中醒來,追上同學們。

再看孫臏,僅僅調整了賽馬的出場順序,不僅贏得比賽的勝利,還贏得齊威王的青睞。從而告訴我們遇事還得多動腦筋,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算計,只要從大局出發進行微調,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歷史是人創造的,反過來歷史也可以改變人的.命運。我想,他們靠着勤奮,靠着實幹,在混亂的時代都可以抓住機會,成爲建功立業的大英雄,名垂千古。那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爲什麼不學習他們呢?

史記的讀後感 篇5

在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史記故事》是我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撰寫的史學名著。裏面記述了上至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讀了這書我認識了《史記》中廣爲傳頌的一些人物故事,例如薪嘗膽的勾踐、知錯就改的廉頗、堅持理想的`孔子,其中第二部分,春秋戰國時期中第十二篇《神醫扁鵲》。《神醫扁鵲》講述了,扁鵲少年吋期在家鄉做舍長。在他的旅舍里長住着一位旅客長桑君,兩人交情深厚,感情融洽。有一天,長桑君對扁鵲說:“我想把醫術及祕方傳授給你,你要保守祕密,不可外傳。”長桑君從懷中掏出一種藥拿給扁鵲,說:“你三十天之後能看見所有的東西。”然後他把所有祕方送給扁鵲。做完這一切後,長桑君就消失了。三十天後,他能透過牆,看見牆外的人。扁鵲過外行醫,扁鵲來到齊國,齊恆候聽了,便設宴招待他。扁鵲見到恆候就說:“恆候的病在肌膚上。”恆候不相信。五天後,扁鵲再去見恆候說:“病已經到了血脈,不治會加重的。”恆候十分生氣。又過去五天了,扁鵲見到恆候就離開,恆候十分納悶。果然,五天後,恆候突現重病,派人去找扁鵲,而扁鵲早已不見了蹤影。不久,恆候就病死了。

我覺得作者司馬遷寫這本書《史記故事》,很有意義。

史記的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司馬遷《史記》中的小故事:趙國名將趙奢兒子叫趙括,此人學習兵法,談軍事。連父親也不眼裏。但趙奢看出了趙括的弱點。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趙長平之戰時,趙括抗四十萬趙軍,自己也落得個亂箭穿心的下場,這後人所說的“紙上談兵”。

故事我們:死讀書,讀的書應該把知識,將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付諸行動。

實踐,我們對書本上的道理真正領會,比如登山,可以設想別人對你說登上山峯時是如何的”一覽衆山小“,你不容易體會到,你的間接體驗。再如讀書人和常年在山上打柴的`樵夫比登山,讀書人沒有親身實踐,一到山上就分不清東南西北,滿腹知識也毫無用處,但樵夫就不同,他經常上山,熟悉山上的,他上山就好似上山打柴一可望而及輕而易舉不費力氣,此大的區別。

在我們人類文化發展中實踐也起了的作用,富蘭克林雷電的一例。他小時候,聽他父親說雷電是上帝在懲罰,於是富蘭克林便想上帝在懲罰哪個可憐啊?可爲在夏天發怒而冬天不發怒呢?於是立志要解開祕密,富蘭克林長大後得知雷電是摩擦而成的,上帝在發怒,,請你想想:要富蘭克林做個實驗死讀書,他讀到的“上帝發怒”的答案,人類也會晚些得知雷電的祕密,還在渾沌的世界裏,實踐是。

知識從而離不開身體力行的求索,讓我們感受趙括“紙上談兵”的前車之鑑,在學習的過程中科學使用大腦,善於實踐。

史記的讀後感 篇7

“當他在山中行走時,感覺路途是如此的遙遠、顛簸,而懷裏的孤兒是如此沉重——這是一個從一出生就揹負了一大筆血債的孩子……”

故事雖然沒完,但我的內心已被深深觸動。

暑假裏,我看完了《少年讀史記:霸主的崛起》,講述了春秋戰國這個天下大亂、羣雄紛爭的年代,英明君王和忠義臣子的故事。整本書中最感動我的還是趙氏孤兒的故事——

奸臣屠岸賈發兵誅滅了趙朔全族,只有趙朔的妻子懷有身孕,留下一個遺腹子,躲避在宮中。程嬰和公孫杵臼設計,保全了嬰兒的性命,但公孫杵臼卻因此而死。待程嬰把孤兒撫養成人,趙家也恢復原有地位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殺,去向當年的公孫杵臼報告託付的.事已成。

像他這樣的忠義,不僅是在古代,就連現代的人也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也確實讓人感動。正如序言裏所說,驅動一批又一批愛國臣子的動力,不是別的,而是承擔。正因爲有了承擔,有了自己內心的標準,纔會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說是承擔,其實更準確的一個詞是“責任”。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身份都有每個身份的責任,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一種要求。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但這種壓力多數會轉爲動力,讓你堅守自己的本分,驅動你盡心盡責,不留遺憾。

人的一生,努力追求的不正是這個嗎?我們作爲現代社會的一名公民、一名國小生,一定要有責任感。當我們盡力了、嘗試了,做事做到問心無愧時,也就足夠爲人了。

史記的讀後感 篇8

在寒假裏,老師推薦的“必讀書目”中有一本“少年讀史記”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歷來對歷史故事感興趣的我立刻叫爸爸買了這套書。

《少年讀史記》是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的白話文版,而且他在翻譯的基礎上,還在內容上做了一些無傷大雅的修改,讓書中的歷史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拿到書以後,我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讀完第一本“帝王之路”,我發現這套書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在每個章節後面都會有《史記》的原文摘抄及現代文翻譯。在“帝王之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就是“不能不打的仗”。這一章講述了湯武革命的.故事。我認爲,這個故事完美地詮釋了一句我曾經聽到過的俗語,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湯武革命指的是商朝開國國君商湯滅夏的戰爭。《易·革·彖辭》中,由:“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的名言。這裏所說的“湯”,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治王朝的開基者——商湯天乙。書中提到,他曾經領導商部族和其他諸侯反抗夏王朝最後一個統治者——桀的殘暴統治的同盟部族,運用戰爭的暴力手段,一舉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統治秩序。而“武”則是指周武王,他領導商王朝的諸侯國西周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這兩次王朝更迭合稱爲“湯武革命”。

從發生在古人身上的這件事,我懂得了即使自己有天生的優勢,但不能對自己的優勢用心經營,任意妄爲,那麼最後自己所有的優勢都會化爲烏有。

史記的讀後感 篇9

最讓我尊敬的人物是衛青。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記載:衛青從小生活貧困,但早年不幸的生活卻鏈造了衛青堅強的性格,憑着姐姐衛子夫的得寵,有人認爲衛青能官拜太尉大司馬全靠他姐姐。但我不那麼認爲,《史記》稱他“善騎射,材力過人,有將帥之材。”他有那麼打的`成就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元朔元年,前128年衛青率三萬騎兵憑着國人的膽識和自信直插匈奴漠北龍庭。龍庭是祭祖的地方,是匈奴的政治中心。衛青這一行爲震驚大漢了,衛青之所以會採用如此大膽的戰略與他的軍事才能分不開。我認爲人生有時就應該冒險,有大膽的想法,當然這與自信是分不開,這樣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讀到了冒險,體會了自信。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司馬遷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因爲“李陵事件”而受宮刑。正是司馬遷要“究天人之行,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纔給了他莫大的自信,正如他所說可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沒有選擇輕生,而是隱忍的活下來爲的就是實現他一生的夢想——《史記》。在司馬遷身上我感悟到了人生的變化無常,但我知道只要心還在就一切都在——我讀到了勇氣,明白了氣節。

《史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記載的不僅有人物、事件、歷史,還有作者的靈魂。《史記》給人生留下思考,讓我用心去體會人生。

史記的讀後感 篇10

書是人類世界的瑰寶,人類的進步離不開他的存在。高爾基以前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人類離不開書。這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做《史記》。《史記》是由夜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用一生的心血寫成的,都收集了《史記》中的最精華的部分。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人們喜愛。而且文中的幾個故事多事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那些故事使人一讀就引人注目。這次,我就讀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明白吧!但是大家並不會十分的瞭解他的爲人,一生的事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與楚王是同性。他從小就刻苦學習,記憶力超羣。他們關心國家的.盛世存亡。之後楚懷王被秦王拐騙到秦國裏,還被脅迫拿出土地交換。懷王不肯,之後被秦國囚禁冤死。他的兒子頃襄王繼位,但是頃襄王也是個不明是非的君王,一些奸臣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之後,屈原被流放到了江南。秦國攻進了楚國的都城,焚燒了楚國的廟祖,剷平了楚國的祖墳。屈原聽到消息後他不願意看見楚國滅亡,於是他抱着一塊大石頭,沉入了汨羅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走過了一生。屈原沉江那年,一些附近的人爲了紀念這位堅貞不屈、剛正不阿的偉大詩人就在這天把糉子扔進江裏,划龍舟來祭奠偉大的屈原。

在《史記》這本書中收集了許多故事,有上古時期的傳說,還有歷史的光輝。《史記》幾本書很有價值。期望同學們能看看。

史記的讀後感 篇11

史記作爲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終於被我徹底看完了。在浩如煙海的人物列傳中,我被西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所折服。

剛開始項羽學習識字和學習各種本領時因半途而廢沒學成,但項羽力能扛鼎,氣壓萬夫,才氣過人。年青時他的志向便極爲遠大,後來還有取代秦始皇的信念。項羽的武勇古今無雙,他是中華數千年來最爲勇猛的武將,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秦朝統治非常殘暴,項羽與叔父項梁看到當地的.農民被施加暴政,心裏憤憤不平,下定決心要解放農民,爲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上了戰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叔父項梁在吳中刺殺太守殷通舉兵響應,此役項羽獨自斬殺殷通的衛兵近百人,第一次施展他過人的武藝!二十四歲的項羽,就這樣帶領八千吳中男兒反秦起義軍,登上了歷史舞臺。

秦二世二年,項梁率義軍大破秦軍於東阿、定陶。項羽和劉邦也率軍攻佔城陽,略地至雍丘,與秦三川郡守李由激戰,項羽以一人之力於萬軍之中斬殺李由,秦軍大敗。

項羽渡過漳河準備滅秦時已威震楚國,名揚諸侯,百姓們歸順於他,他將八千人的軍隊壯大到了四十萬人,然後以勢如破竹之勢,輕鬆取得了反秦之戰的勝利。

多麼勇猛的項羽啊!三年滅秦之舉,連史記司馬遷都無比佩服。中國文學名著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讀書就要讀好書,特別是要品讀咱們中國的文學名著,既可以增長見識,還可以知曉中國的歷史是如何發展的。

史記的讀後感 篇12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裏的開頭語,正好反映了我們中國歷史演變的規律。今天,我就讀了這本由歷史學家司馬遷,耗盡一生心血的著作《史記》。

史記主要敘述了三皇五帝到西漢滅亡,揭露了當時封閉社會君主的殘暴,也有一代偉人英雄背後的故事,還看到了當今社會的影子,令人深思。

其中,我最敬佩也是最喜愛的人物是藺相如。他不僅口才一流,還懂得隨機應變,令人信服。帶和氏璧與秦王見面時,讓虎狼之國國君完璧歸趙,廉頗妒忌藺相如故意爲難他,他卻毫不計較,秦王對趙王發難,藺相如讓他自食其果。不僅智勇雙全,而且識大體,明大義,這樣的英雄。值得我們去尊敬,去學習。

君、臣、民,三者擰成一條繩,國家才能安定,才能長久。可見,主心骨的力量最爲關鍵。我認爲,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善”。以善行天下,以善治天下。

像紂王,像晉靈公這樣的`昏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昏淫無道,不正是無善、不顧百姓的疾苦嗎?像堯、舜、重耳這樣的善君王,身知百姓疾苦,便會救災救難,國泰民安。

同時,君主身邊的大臣也應善。只可惜真正像屈原這樣的善臣有許多受到了冤枉,但像趙高這一類的奸臣,只會使國家走向滅亡。

我們雖然不能以善治天下,但可以以善行天下。積善積德,過清白人生。回顧歷史,我感到無比欣慰,因爲我們現在國泰民安,人與人和平相處。而許多小國戰火不斷,那裏的人民過着驚魂不定的生活,說不定哪一天小命不保。我們的生活雖沒有美國那麼發達,但我們過得富足、美滿。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生活,永遠這樣過下去。

善,人間的真善美,仁禮謙孝的傳統美德,永遠發揚下去。

史記的讀後感 篇13

一天夜裏,被處以宮刑的司馬遷高興的舉起一本書一蹦三尺高,喊道:“耶,這部劃時代的歷史著作完成啦!”

那以,司馬遷所說“劃時代的歷史著作”是什麼呢?它就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故事。

史記故事講述了三皇五帝時期至漢武帝太始二年的歷史。書中講述了許多偉大的人物,有敢於進諫的趙盾相國,有鐵面無麼的孫武大將,還有臥薪嚐膽的越王色踐……書裏還講了一些“出名”的人物,有性情殘暴的`商紂王,有荒淫無度的晉靈公,還有奉承拍馬的奸臣屠岸賈……

《史記故事》不光爲我國保存古代歷史,還救了它的作者司馬遷的性命呢!公元前99前,漢武帝派人攻打匈奴,其中的李陵因遭遇重兵包圍投降匈奴,司馬遷爲李陵說了風句公道話就被打入大牢並處以宮刑。原本遭遇意外打擊的司馬遷想一死了之,但因爲《史記故事》沒有完成,所以司馬遷要活下來並完成這本書。如此看來,《史記故事》可是立了大功呢!

讀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千。自古以下,朝廷大臣有好有壞,好的有百里傒,蹇步,趙盾等等:壞的,有虢石父,屠岸賈,費無忌等等。自古以來,都是壞人多,但是,壞人也有他的功勞,如果沒了壞人,那我們只會在帝王的統治下生存,而不像現在,人人平等!

史記的讀後感 篇14

在去年暑假裏,我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史記故事》。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史記》的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我覺得司馬遷非常了不起,他告訴我們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比如“臥薪嚐膽”、“鴻門宴”“晏子使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商鞅南門立木”、“仁義的敗將”……這些故事不僅精彩有趣,而且還爲我打開了瞭解歷史的一扇大門。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臥薪嚐膽”,越勾踐王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英勇無比的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大戰秦軍。

通過這本書我還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如:除了聰明的晏子、文武雙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計的孫武、還有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

我最佩服的是齊國國君,不計前嫌的公子小白,史稱齊桓公。他不記射中帶鉤之仇,以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爲齊相,主持國政。在管仲的幫助下克服困難,使齊國越來越強大。

我最喜歡的`是天下第一良臣孫書敖,他非常英勇。一次他在山裏看見了兩頭蛇,當時傳說只要看見兩頭蛇的人就會死,他想:反正我要死了就讓我一個人死吧,不能再讓別人見了這條蛇死去,我要宰了這條蛇!便舉劍將兩頭蛇斬爲兩段,還將蛇埋在了山上。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這坐座山叫蛇入山。

《史記故事》裏還有許多這樣精彩的故事,這本書真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還沒看過的同學,快去看看吧,相信你讀過之後,一定會和我一樣有許多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