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雜家>

了凡四訓讀後感

雜家 閱讀(2.4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了凡四訓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了凡四訓讀後感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訓,分爲“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內容,集中概括總結了我國封建時代的道德倫理思想的精華,由於清代及民國初年的高僧賢德們的'推崇、印行,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我國民衆的人生和道德實踐發生了重要影響。

“立命之學”中提到了改造命運的原理有兩個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斷惡。而“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正是印證了這樣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論轉變爲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命運,即在生活中不斷的行善,而不作惡事,他的這種轉變也正是信仰的轉變,從信仰宿命論而改爲信仰福善禍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觀。正如其所說“餘初號學海,是曰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過之法”顧名思義,就是不僅要積極爲善,而且還要知非改過。正如孟子所說“人恆過,然後能改。”袁黃先生將改過分爲三個層次,分別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和從心上改,並且論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第一種層次僅僅是從表面上改變,即把毛病找出來一樣樣地改。第二種層次就是從理解道理的角度出發,道理明白了,過錯自然就會消除,正如此所說“其餘種種過惡,皆當據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第三是從心上改,即“過有千端,惟心所造,但當一心爲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說因爲人們有不正當的思想所以這些思想纔會發展成千萬種過錯,一個人如果能淨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滿心間,那麼其他不正當的思想就不會玷污自己的心靈,自然就不會犯錯誤。這是袁黃先生論述改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