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列子>

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

道家列子 閱讀(9.86K)

在《論語·憲問》篇裏有着這樣的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曾遇到許多“避世”的“隱者”。這些隱者嘲笑孔子一心濟世,但都歸於徒然。隱者們大多遠離世俗,遁跡山林,欲潔其身,在遁世之後,還爲他們的生活方式歸結了一套道理,而他們所秉承的“避世”思想,便是道家思想的早期雛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

在《老子》中曾就“道”的多方面理解進行了大量的闡述,而給我留下印象最爲深刻的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自創立以來一直以崇尚自然,主張遵循客觀規律而被人們所熟知,道家主張個人應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在我看來“道法自然”不僅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萬物生生不息的規律,還提出了相對於消極“避世”的積極迎合自然的發展之道——“無爲”。《莊子·齊物論》中提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道家的思想認爲,天地與個人是一個整體,是同生同滅的,只有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才能長生長存。人與萬物都根源於“道”,“道”是人與世界的一種本原關係,它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衆妙之門”,是一切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故而,道家主張做到“無爲”。“無爲”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也許過於消極,但不得不說,道家所提倡的“無爲”並不是指無所作爲、隨遇而安、不做任何事情,而是反對過多的人爲干涉,不要以多爲勝,這就與老子的“反者道之動”不謀而合。即“少則得,多則惑”,“無爲”相對於“有爲”來說,是一個維持自然穩定、平衡的良好狀態。即“無爲”之道。

道家的“無爲”思想伴隨着歷史發展的腳步,走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並在各個階段中不同程度地發揮着、顯現着其在治世、治國、濟人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從道家思想的發展和歷史時期的劃分來看,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一、先秦時期:以老子、莊子思想爲代表

在這一時期,時代的大背景主要以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爲主。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出現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榮。社會環境的大變革,促進了一大批思想家的誕生,諸子百家爭鳴,思想之花競相綻放,而老子與莊子也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爲道家思想的傳揚吐芳露蕊。在《老子》第一章裏,開頭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老子看來,“道”是萬物之本源,是無從命名的,故喚之“無名”。在道家的思想裏,最爲常見的就是對“有”、“無”的思辨,也可理解爲對“多”、“少”的平衡。而這種使事物變化時保持平衡所要遵循的法則,老子稱其爲“常”,即爲常理。按照“無爲”的“常”來進行活動就必須要順乎自然,這就要求人們在爲人處世方面不要矯揉造作,做人做事不能違背常情。而在治國方面,則提倡不要忙於爲大衆多做事,而是應當廢除那些本不該做的事;另一方面,當以道爲法,自己無爲,而讓大衆各盡其能,以達到“無爲”之境界。

而在莊子看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是其對“無爲”的理解。他認爲達到“至樂”的途徑就是“無爲”地去超越普通事物、“我與世界”、“我與非我”、主觀與客觀的界限,達到“無”的境界。常人因爲“無爲”,所以“無己”,可以至樂;神人因爲“無爲”,所以“無功”,萬物得以順其自然的發展;聖人因爲“無爲”,與道合一,所以“無名”,世人可以自由自在,充分地發揮其所擁有的才能。故而,“無爲”之道實則自然之道。

二、漢代時期:道家的興盛與沒落

衆所周知,漢朝若要細分,可分爲西漢和東漢。在此不作細分,而是以道家的興盛與沒落作爲時間的主線來闡述。

漢朝建制初期,經過數年反秦戰爭與楚漢相爭之後,原本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農業人口大量流失,作爲新生的國家爲了讓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來的農業勞作崗位上,並且爲了減少多餘的政策支出和浪費,從而制定出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三大政策方針。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道家的主張巧妙地迎合了統治者的需要,因此,漢初的統治者在思想上就推崇以“清靜無爲”爲特徵,以“無爲而治”爲原則的黃老思想,以此來安定社會秩序,很快使社會和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並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景象,故而把它作爲統治的指導思想。自此,道家的思想得到了當權者的重視,其也成了漢初的正統學派。

隨着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迭,漢初所奉行的黃老之術,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使社會矛盾有所緩和,但並未能使矛盾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並且對於封建社會固有的矛盾更是沒有起到遏制的作用。所以,到漢武帝時,又面臨“盜賊羣起”,農民以暴力反抗統治階級的危機局面。爲了進一步緩解緊張的社會局勢,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統治者借鑑前人經驗,企圖藉助鬼神的強大威懾力來加強國家統治,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天人感應”爲核心思想的儒學家董仲舒橫空出世,很好地穩定了民心,鞏固了統治者的統治與權威。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爲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這樣一套新的思想體系,很快替代了之前的“無爲”之治,成了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而董仲舒所主張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是宣告了道家學派的沒落。“無爲”的治世思想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有爲”的政策從此捲土重來。

三、漢朝之後:道家思想與其他學派融合,再起思潮

漢朝之後,封建統治逐步加強,統治者更加致力於加強對民衆的統治,“無爲”的思想不再適應統治者的政治需要,從而,在其自己的發展空間中緩慢地發展前進着。在這一階段,道家學派的思想出現了異化,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並與其他學派的思想相融合來奠定本派思想的位置,因此世人稱其爲“新道家”。新道家們注意借鑑歷史經驗,兼容各家之長,其中以《淮南子》爲代表的新道家將陰陽說引入宇宙萬物生成論中。在公元三四世紀裏,隨着道家的再起,對名家的相關理論也再次進行了鑽研,在“玄學”中提出了“辨名析理”觀念。在這一時期的新道家們對早期的道家思想進行了修訂。即將“道”解釋爲“無”,另外就是提出了萬物自生的“獨化”理論。對“無爲”也有了新的理解,首先,隨着社會的變革,新的典制和道德自然應運而生。這一時期,順應天、順應自然就要順應新的典制道德,這就是“天”,就是“無爲”。反之,反對新的典制道德,極力維護舊的典制道德,這便是“人”,便是有爲。一個人,讓他的天賦發揮出來,就是“無爲”。反之,就是“有爲”。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道家所遵循的“無爲”不僅僅是要主張世人遵循自然、人本身所包含的規律,還將維護社會穩定、典制道德作爲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自然規律。

隨着時代的發展,道家思想家們逐漸開始將目光從山林,轉向了社會和世人。“無爲”作爲一種維持事物自然、和諧狀態的思想,被更爲廣大的民衆所接受。“無爲”由爲了自然而“無所作爲”,演變爲只有“有爲”在先,才能實現“無爲”的治世理念。然而,作爲一名現代人,我們也應恬然淡泊、清靜無爲、順其自然、淡然坦然地生活。正如現今所提倡的勤儉節約一樣,“見素抱樸”、“粗茶淡飯”的生活方式,“知足常樂”的生活哲學都將現代的“無爲”思想融入其中。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理想的社會是一個無剝削、無壓迫,按照自然規律發展的和諧社會,民衆不受干擾,人與人之間無猜忌、無矛盾、無衝突,自由平等,人民各盡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個社會安泰和美、其樂融融。中國傳統道家學派的這種渴求萬事萬物都能遵循自然,和諧發展的“無爲”思想,不僅能對人們在修身養性方面起到指導與提升的作用,還能對我國當前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直接的理論借鑑。在穩定中建設和諧社會,這不僅是一個理想,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