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神話故事>

佛山民間故事6個

神話故事 閱讀(1.74W)

佛山,簡稱禪,廣東省第三大城市 ,省轄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地處珠三角腹地,東接廣州,南鄰中山,歷史上是中國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流傳着很多民間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佛山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佛山民間故事6個

  佛山民間故事 黃飛鴻

黃飛鴻神奇武功的故事在南海西樵可謂家喻戶曉。但舞獅用飛砣採高青的傳說鮮爲人知。

筆者近日在西樵大桐顯崗村一鰻魚飼料店買飼料時,聽店主永叔講述黃飛鴻曾協助顯崗權勝堂獅隊用飛砣採高青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感覺非常神奇!永叔今年七十多歲,是個地道的顯崗村人,曾見過權勝堂獅隊當年採青的原班人馬(現已作古了),講起故事來有聲有色。

權勝堂香港遇高青

話說清末明初,南邑(民間過去稱南海縣爲南邑)大桐顯崗權勝堂醒獅在教頭洪師傅的帶領下,來到香港採青。將地青、鋪頭青、一樓青、二樓青和門樓青通通都收歸袋中。衆人正在興奮之時,卻見一高青掛在四樓上面,令人望而生畏!權勝堂醒獅使出看家本領,用盡騎羅漢、竹篙飛人等招式,耗時兩天仍未能取下。衆人正在犯愁之時,聽有人說:“把獅頭和旌旗的地址‘南邑’前加多‘西樵’兩字,有高手協助採青。”教頭洪師傅雖不明就裏,但因無計可施,只好照辦!立即把獅頭和旌旗的地址改爲“西樵南邑權勝堂”。

神龍見首不見尾

是時,權勝堂醒獅繼續在四樓下舞動!聽有人大聲叫:“多燃放炮仗。”頓時,萬炮開花!煙氣騰騰,遮天蔽日;突然一身手敏捷的神祕人物出現在煙氣中,立即過來替換獅頭舞手。神祕人物叫幾個大漢扛起藤碟(盾牌),而他嗖的一躍跳上藤碟,左騰右挪、揚高伏低地舞動着獅頭!俄頃,醒獅張開血盆大口,擡頭仰望四樓上的高青。這時神祕人物立馬從腰間取出飛砣,抓緊砣尾,伸手迅速向上一揚!只見一個飛星閃動,瞬間飛砣飛上四樓,打中高青,飛砣順勢打轉捆索青物,神祕人物用力一收砣尾!說時遲,那時快!高青迅速落入獅子口中。頓時令場面歡呼雷動!

有如魔法表演,圍觀的人們個個都看傻了眼!驚歎聲、喝彩聲不絕於耳!是時,又有人叫大量燃放炮仗。即時萬炮齊鳴!濃煙滾滾!神祕人物跳下藤碟,一個“金蟬退殼”,叫人立馬接替獅頭來舞。採青大功告成!神祕人物迅速離開現場,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權勝堂醒獅繼續進行着食青、吞青、吐青等一系列的精彩獅藝表演。

神祕人物是黃飛鴻

後來,權勝堂派人多方面打探,才知道用飛砣採高青的神祕人物是西樵黃飛鴻。爲了紀念這一史實,權勝堂的醒獅和旌旗的地址還沿用“西樵南邑權勝堂。”

  佛山民間故事2

乃源自廣東佛山某地,每年除夕,必出現一頭怪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不斷呼出年年之聲。鄉人故命其名爲年獸。此年獸每年出現之時,不傷人畜,只到處嚼食田間蔬菜而去。鄉民不勝其擾,乃召集村人,議定用竹篾紙料,依其形狀,紮成獸頭,塗以各色,再以各種布料剪成三角形狀,製成獸身,兩人持而舞之,再集鄉民數十,攜帶向器,伏于田間橋下,候年獸出現時,羣起擊動向器,聲震田野,果然掠走年獸,從此不復現矣!民因紀念紙紮頭獸能驅走年獸,便每年制此種獸頭,於除夕鼓舞,即與舞年,後經鄉老們研究後認爲獅子爲獸類中之威武及瑞祥之動物,便將舞年改稱爲舞瑞獅。

  佛山民間故事3

說是在清代幹隆皇下江南時,夢見一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幹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扎制一隻,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爲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據古籍記載,獅子舞在早期中國社會已非常普遍,《陝西通志》記載:“雜戲起於秦漢,有魚龍蔓延,高紐鳳凰,象人、怪獸之戲。”而獅藝則成熟於南北朝時代。獅子舞在那時喚作太平樂,據唐書《音樂志》記載:“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爲獅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客,二人持繩秉拂,爲戲弄文狀。”而到了唐朝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據唐《樂府雜錄》記載:“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方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劃衣,執紅獅子,謂之“列獅子郎” ,舞太平樂。”可知獅藝在當時已成爲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

佛山民間故事:“汾江”名稱的由來

佛山的汾江位於佛山的北面,是西、北江匯合以後的支流,通航廣州、江門和肇慶。直至1976年,佛山還有客輪來往於廣州、江門、新會和肇慶。清代,汾江邊有個地名叫“接官廳”,佛山舊八景之一“汾流古渡”也是汾江的景緻。當時汾江上的船隻之多,看下佛山人陳昌坪寫的這首竹枝詞就知道:“汾江船滿客匆匆,若個西來若個東,何處可容垂釣叟,石雲山下一孤篷。”

“汾”的方言讀音是“分”,不是“山西汾酒”的“汾”。“汾”原意爲“分”,指西北兩江匯流至王借岡而分兩條水道:東從石灣、瀾石入海;西從黃鼎、街邊下佛山。汾江流到官廳腳,即今日之民政橋,分道折往北,這裏河深水闊,水底有礁石,甚至會產生漩渦。爲了行船的安全,佛山人在岸上興建了規模宏大的水上關帝廟。爲什麼要拜關帝?關帝和水有什麼關係?可能是《三國演義》有關公水淹七軍、活擒龐德的故事,所以人們認爲關公的勇力威鎮八方,能夠鎮住河水,爲佛山人造福。水上關帝廟大約在上世紀70年代被拆除了,改作果菜公司。近年,又建成了一個類似公園的場所。

爲什麼用“汾水”而不用“分水”命名呢?因爲世人之常情,是喜“合”而惡“分”,喜歡團團圓圓,不喜歡四分五裂,所以爲了避忌,將“分”字添水爲“汾”,故名爲“汾水”,現稱汾江。知道這段歷史,也就懂得昇平路有一條街道叫做“汾水西街”的來源了。

汾江的水,有些更小的支流流入佛山,這些支流稱爲“涌”。汾江水首先流入最近的社區,即祖廟鋪的古洛社,稱爲洛水涌。由於洛水涌繞佛山鎮古洛社一直流到通濟橋,鄉志就將汾、洛總稱佛山水系,汾爲外河,洛爲內涌。知道這一點,就明白佛山祖廟孔聖園的牌坊,爲什麼取名叫“古洛芝蘭”了。

佛山民間故事:弼唐村的來由

在佛山市禪城區城門頭和石灣之間,有一條村叫弼唐村,村內氏族以龐姓爲多。弼唐村的地現在多被徵用建設廠房樓宇。原來這裏有稻田、魚塘、山林、瓜菜地,一片田園風光的景象。那麼,弼唐村有什麼來頭呢?

相傳在南宋朝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龐氏始祖,一個叫仁叟的人從南雄珠璣巷南遷至此聚族而居,後來,龐氏子孫散居南海縣各地,所以南海姓龐的都以仁叟公爲始遷祖。明正德年間(1506-1520xx年),仁叟公的第八嫡傳孫有一個叫龐嵩,字振興,號弼唐,自幼深受老師湛甘泉(字若水)先生的薰陶,湛若水是明朝理學大師,他學識淵博,而且教學有方。龐弼唐被培育成材,官至雲南省曲靖知府,做官也做得比較成功。皇上曾賞賜他珍貴大夜明珠二顆,這使人聯想到村內的名勝古蹟,張槎古老八景之一的“弼唐燈火夜光明”,大概就是懷念當年龐弼唐受賞的兩顆夜明珠。傳說古時一隻夜光古燈系在村北甕社壇上,一到入夜,古燈自然光亮,遠近可見。後人還將“名宦鄉貢,理學正道”這個皇帝御賜題詞石刻爲匾額,建在左、右門樓之上,以留永念。當年,凡官員經過門樓,一律下馬,下車,出轎門,就地叩拜,表示對皇上的尊重,對龐弼唐的尊敬。後代子孫,爲龐弼唐建立祠堂,名“孝睦祠”,民國時期依然存在。建國後,爲了教育村中子弟,將祠堂改爲弼唐國小了。祠前門口對聯,據傳是新會陳白沙先生撰寫,陳白沙是湛若水的老師,即是龐弼唐的師爺,師爺說:“澤紹增城湛,恩留曲靖春”,說明龐弼唐的成就來自恩師湛若水的栽培,而在雲南曲靖任上榮沐皇恩。村人從此便用先祖“弼唐”的名號定名爲“弼唐村”,取代了原來新村的村名。建國後,人們一度在“唐”字加上“土”字邊傍,成爲“弼塘村”。不過,由於知道鄉中歷史的後人的建議,重新又將弼塘村的名字,還原爲弼唐村了。還有一樣,龐弼唐精於書法還影響及後代弼唐村人,歷代出了不少書法家。比如現在85歲的書法家龐星文。龐弼唐所遺的手書墨寶石刻,現仍存在南海西樵山飛流千尺白雲洞峭壁之上。我們從村名和龐弼唐對後人的影響,就可以知道龐弼唐在弼唐村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幾高啦。

佛山民間故事:佛山剪紙

各位,20xx年,佛山有6個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一項就是剪紙。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清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就有專門行業大量生產,產品銷往省內及中南、西南各省,並遠銷南洋各國。有人可能會以爲佛山剪紙只是女子農閒時候的工藝,其實,發展到後來佛山剪紙的設計者幾乎清一色都是男子漢。

古代,剪紙主要用途是節日禮品的裝飾、祭祀裝飾、刺繡雕刻圖樣、產品商標等。如用作禮品的裝飾叫“禮花”,貼在窗上的叫“窗花”,或用於燈綵、茶盞的裝飾。隨着社會的發展,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強、剔透雅緻、金壁輝煌的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爲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佛山剪紙與北方剪紙最大的區別在於工具,不是剪刀,而是鏨刀。所以有稱之爲“刻紙”的,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纖巧處有如髮絲,巧奪天工,令人歎爲觀止。佛山剪紙按使用的需要而選材施藝。用四張剪紙做成的中秋、元宵彩燈,最受佛山兒童的喜愛。剪紙工藝,在80年代曾被工藝師霍罐祥應用於傳統傢俱的創新上,在櫃門加上剪紙圖案的貼飾物,打開了新傢俱的國際市場。90年代,佛山工藝美術師馬炳榮嘗試將剪紙風格創作節日風俗系列畫,兼備圖案畫,木刻畫的特色。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是佛山剪紙的創作和生產基地。剪紙藝人創作反映嶺南水鄉特色的大幅水鄉剪紙,在外省倍受青睞。改革開放以來,更創作《紅樓夢》之金陵十二釵巨型剪紙懸掛在廣州花園酒店大堂,無數外賓爲其中國氣派所震憾。中、小幅的的金陵十二釵剪紙作品,常常被佛山市政府作爲高檔禮品贈送給重要的訪問團體。剪紙還是最早進入中、國小生課外活動小組的藝術創作。城區第九國小、第二十五國小、第八中學等學校,都曾經開設製作佛山剪紙的課外活動小組,請佛山民間藝術社的師傅到學校傳藝。上世紀60年代,郭沫若同志視察佛山民間藝術社,對佛山剪紙評價很高,留下“憑將秋色千張紙,奪取乾坤萬象春”的著名詩句。

好了,《佛山故事》,今日就講到這裏。欲知佛山千年事,且聽下回再分解。